-
1 # 品味音樂人生
-
2 # 青悠論史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之職,將中書省的權力下放給六部。
中書省的丞相職位的廢除,標誌著在皇權在與相權數千年的鬥爭中徹底佔據了上風,但是也給皇帝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丞相最重要的一個職責便是上傳下達,替皇帝將很大一部分的政事代為處理,即“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但自從朱元璋廢除丞相後,皇帝“不勝庶政之繁”。
據史料記載,廢除丞相後,朱元璋每天需要批覆近200餘奏摺,處理大大小小五六百件政事。久而久之,朱元璋久受其累,於是下令設定四輔官替皇帝批改奏摺,後來,又仿照宋朝制度設定華蓋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幫助皇帝,這就是明代內閣制度的雛形。
朱棣即位後,廢除各殿大學士,改為學士。由於經常御駕親征,常年的戰事讓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真正意義上總攬朝政,因此一個幫助皇帝處理國家政事的機構——“內閣”應運而生。公元1402年,明成祖特派解縉、胡廣和楊榮等人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成為內閣。自此,內閣制度正式成立。
明朝內閣人數一般由5人組成,最多則有7人,除了一位首輔和次輔外,其餘都被稱作閣老,並沒有具體的職位劃分。由於內閣大學士並不是一種官職,因此內閣成員一般都是由各部尚書和侍郎兼任,共同幫助皇帝處理朝政。
-
3 # 魅力多彩吉安
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諮政機構,此後權利逐漸增大,後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至七人不等,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內閣由內閣首輔,次輔及其他內閣大學士組成。明朝內閣大臣主要首輔:楊榮,顧鼎臣,嚴嵩,張居正。這些內閣大臣均兼有尚書職位,和擔任大學士的大臣組成內閣。
1425仁宗朱高熾時,明仁宗因楊士奇、楊榮等為東宮舊臣,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之後楊士奇、楊榮等人均兼有尚書職位,雖然身居內閣,其頭銜均以尚書為尊。自此,內閣權力加重,逐漸受到重視。
明代宗朱祁鈺的景泰年間,王文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後進入內閣,自此之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內閣權力更大。雖有明英宗朱祁鎮的正統末年的反覆,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際,內閣在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代表。
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所行之事被認為多荒謬不經。可也有有楊廷和等閣老撐著,未成大亂。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時,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到嘉靖二十一年,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的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一樣了
-
4 # 尋找不答應
一、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設內閣作為秘書機構參與處理政務,沒實權,僅是顧問。人員的選拔數量不確定,官員在五品以上都有可能被選上,完全看朱元璋的心情和個人喜好。
二、朱棣時期
都是五品,從翰林院的編修、侍講、侍讀中選。內閣學士開始受重用!
三、仁宗、宣宗時期
從五品一下子升到一二品的尚書。像六部尚書、侍郎,詹事,太常寺卿,通政使等都是入閣的人選。
四、嘉靖後
由朝廷特檢、廷推,然後報備皇帝。一般要在翰林院待過,最容易入閣的是禮部侍郎,吏部尚書基本入不了閣。
-
5 # 文史劉磚家
明朝初年,朱元璋廢宰相,設內閣,其後權勢愈重,權力在六部之上。內閣成員通常由六部尚書或其他握有實權的大臣組成。
一、明朝的內閣與大學士
明代皇帝的秘書機構稱為內閣,內閣中的秘書稱為學士。“內閣”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時候。明成祖即位後,命官品較低的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於午門內的文淵閣當值,參與機務,始稱為“內閣”。剛開始其主要作用為皇帝決策提供諮詢建議,官居五品。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那時候仍大學士然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永樂中期以後職權漸重,兼管六部尚書,成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人數從一人到七人不等,內閣合起來相當於一個宰相。明朝有“四殿”、“兩閣”。四殿是中極殿(原為華蓋殿)、建極殿(原為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兩閣是文淵閣和東閣。所以,明朝的大學士又因為其所在殿閣稱某某大學士,如: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
二、明朝的官員級別
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設內閣。在中央設定六部五寺一臺一院,直接聽命於皇帝。按照明朝官員級別劃分,三師三孤為一品官員,但那也只是一個身份象徵,沒有實際管轄的權力。六部尚書為正二品,六部的副長官左右侍郎為正三品。督察院設有左右督御史,為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為正三品。六部尚書和左右都御史直接聽命於皇帝,所以,實際上掌握行政權的就是六部尚書。相比於唐朝,六部尚書的官員品階高出一品,地位也對應提高了。
三、明朝內閣成員的組成
透過上述分析就會發現一個突出的矛盾:內閣大學士雖然權力大,但也只是個五品官。六部尚書握有實權地位高,但是又不是內閣成員,不能參與決定國家大事。所以,通常內閣大學士都由尚書兼任。這樣一來,內閣學士地位雖不高,但尚書地位是高的,這樣就可以避免這個尷尬局面。所以明代的大學士通常以六部尚書(政府行政長官)和曾任經筵講官(皇帝的老師)的來兼任。但也不是全部,透過閱讀明史,大概可以判斷內閣成員有幾個來源:
一是六部尚書兼任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如:“禮部尚書徐階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二是六部的副長官左右侍郎兼任翰林學士,參預機務。如:吏部侍郎李賢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詹事彭華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三是給皇帝和太子講學講讀的老師。如:“冬十月戊辰,侍讀學士苗衷為兵部侍郎,侍講學士高谷為工部侍郎,併入閣預機務。”四是其他一些握有實權的重臣。如:“通政司參議兼侍講呂原入閣預機務。”“九月甲子,太常少卿彭時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由上可知,內閣不是一個官職,實則是一個官署。
我是文史小劉,敬請各位高手賜教!
-
6 # 歷史小知
沒有具體規定,時間不同入閣者也不盡相同,但有一個硬性規定必須是出身有“清貴”之稱的翰林。
自始至終,明代的內閣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關,只是屬於皇帝的內侍機構。
一開始是選拔協助處理政務的官員,更似文秘,因此多選於翰林院的五品翰林。後才開授予各種更高階的頭銜或兼任各部尚書,方便履職,權力日重。
隨著內閣權勢日重。內閣大學士開始多由各部尚書、侍郎中選拔,但因其設立的本意翰林仍可直入內閣,同時入閣者也有了個定例就必須是翰林出身。因此翰林在當時也被稱為“清貴”。
-
7 # 鄭州第二大閒人
明成祖成立內閣以後,自己掌握決策權,內閣負責議政權,六部負責行政。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在明成祖時期,內閣與六部各司其職, 內閣只是參政議政而已,並不是什麼決策機關,屬於皇帝的助手而已。
1、形態初備朱棣時期,解縉、胡廣、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七位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內閣制度至此建立,不過朱棣時期,雖然重用內閣大學士,諸如在有關和戰、立儲、用人、徵調或蠲免賦役等重大軍國政務上,經常徵求他們的意見,但是此時的內閣沒有任何的實權,只是僅限於參政議政,內閣大臣的官階很低,都在正五品以下。
歲月的車輪一步一步的向前。內閣制度的設立還在繼續,他們還需等待時日。
2、勢力崛起轉眼間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生於1398,1425年至1435年在位),內閣的地位和作用才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因為明宣宗繼位時,朱棣時期受到重用的內閣大學士如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人都還在位,並以前朝舊臣元老的地位和極深的資歷受命輔政,加上皇帝年輕,只得把政務交給內閣辦理,於是內閣的權力逐漸加重。
從明英宗朱祁鎮開始,後面的歷屆皇帝差不多都是荒怠懶惰或寵信宦官的人,他們往往會將政務交給內閣處理。於是,內閣地位進一步提高。
內閣地位提高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內閣擁有了“票擬”大權。票擬也叫做票旨、條旨,就是所有的章奏先由內閣大學士看過,然後用一個小紙條寫上處理意見,再送進宮裡由皇帝最終決定,這叫做“條旨”。
皇帝看過以後,把紙條撕了,再親自用紅筆寫上意見,叫做“批紅”,亦稱“硃批”。皇帝批好了拿出去由下面執行,這就是正式的諭旨。
3、誰與爭鋒於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大學士開始由尚書擔任,而這些尚書有的還擔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階為正一品,於是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這就使他們實際上成為內閣的下屬,
這時候內閣成了絕對的權利部門,明朝後期,內閣對皇帝“不合理”的詔旨,可以拒絕草擬,封還執奏。皇帝不滿內閣票擬,發回重擬時,如內閣認為自己的意見正確,可以拒絕重擬,以原票封進。
那麼就把明朝歷年的主要內閣大臣和宰輔來介紹下。明成祖到明宣宗時期(到1435年),楊榮、楊士奇、楊溥為主要的內閣大學士。
明英宗時期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正統三年(1438年)四月,英宗升楊士奇和楊榮為少師,升楊溥為少保,三楊都獲得了“三孤”的名號,到了正統七年(1442年)的十月,支援內閣勢力的太皇太后張氏死去之後,明英宗朱祁鎮開始親政,內閣地位急轉直下,司禮監太監王振漸攫權勢,內閣成員漸成附庸,成為受宦官挾持的傀儡。從正統八年(1443年)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期間,此時的內閣根本無法制約、規束宦官王振。基本處於無用狀態。
天順元年(1457年)明英宗改元天順,內閣大臣李賢(1457年進內閣,後當首輔至1467年)以“獨斷”堅其心志且教他“制之以漸”的方法,明英宗才開始看到剷除奸黨的希望。
明憲宗(1487年亡)時期,商輅(1414—1486)1467年繼李賢后再度入閣,官至少保、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等職,於(1487年-1492年)任當朝首輔一職。
明孝宗時期(1487-1505在位),孝宗皇帝銳意求治,積極選拔賢能之士外,其選用的內閣大學士如徐溥、劉健、等內閣大臣無論從才學、能力還是品質,都堪稱是明朝最成功的內閣之一
內閣首輔劉健1492年-1498年任當朝首輔一職。劉健歷仕英宗、憲宗、孝宗、武宗,為四朝元老。他入閣十九年,任首輔八年,對明朝中葉弘治、正德兩朝政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以後就是李東陽,(1498年到1512年入主文淵閣,為內閣首輔),1498年賜李東陽太子少保、禮部尚書銜兼文淵閣大學士,151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李東陽以身老生病懇求退休,皇帝准許,
以後為
楊廷和 (1459~1529) 1512年-1515年任內閣首輔
梁儲 (1451~1527) 1515年-1517年任內閣首輔
毛紀 (1463~1545)1517年-1524年任內閣首輔
費宏 (1468~1535) 1524年-1526年,任內閣首輔
楊一清(1454年-1530年)1526年--1529年任內閣首輔
張璁 (1475~1539) 1529年-1531年 任內閣首輔
翟鑾 (1478~1547) 1531年--1532年任內閣首輔
方獻夫 (1485~1544) 1532年-1535年任內閣首輔
李時 (1471~1539) 1535年-1538年任內閣首輔
夏言 (1482~1548) 1538年-1539年任內閣首輔
顧鼎臣 (1473~1540) 1539年 --1540年任內閣首輔
嚴嵩 (1480~1565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仍掌禮部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首輔翟鑾因事削籍,嚴嵩成為首輔一直至1562年,明朝四大奸臣之一(王震,劉瑾、嚴嵩、魏忠賢)。
(嚴嵩畫像)
徐階 (1503~1583) 1562年-1568年任內閣首輔
以上首輔沒有什麼大的作為,所以簡單言之,明穆宗朱載坖(1537年-1572年,1566年改元隆慶)時期,隆慶二年(1568年),李春芳升任內閣首輔,閣臣高拱、張居正等所容,故而屢疏請辭,終於隆慶五年(1571年)致仕歸鄉
李春芳回家後,隆慶五年(1571年),高拱升任內閣首輔,高拱勵精圖治,不數年內,政績卓然,自是一面。但他以才略自許,負氣凌人。1572年明神宗朱翊鈞繼位後(十歲繼位),因為說了:“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而視為擅權無君而罷免官職回家。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高供下臺,張居正成了內閣首輔,萬曆十年(1582),因病去世。他曾說過:“願以深心奉塵剎,不予自身求利益。對於整個明王朝來說,張居正可以說是明朝第一內閣首輔。之後的內閣首輔都是明哲保身,意義不大。
張居正去世後,內閣中還剩下呂調陽、張四維兩位閣臣,馬自強、申時行這時候入閣,閣臣增為4人。張四維1582年出任內閣首輔,一年後,回家守喪,申時行1583年繼張四維出任內閣首輔
眾所周知,萬曆年間因為立太子一事,明神宗和文官集團鬧得不可開交,而申時行既想討好神宗皇帝,贊同他廢長立少,又怕此舉得罪公卿大臣。想來想去,他決定採取首鼠兩端的策略,在神宗面前贊同廢長立少;在群臣面前,則裝作恪守禮法,反對廢長立少。
申時行見群臣激憤,擔心大禍臨頭,於萬曆19年(1591年)遂上疏辭官。神宗詔準,許他乘驛站的車馬歸鄉。
萬曆後期不上朝(萬曆19年後,就不在臨朝了),皇帝不臨朝將近30年,國家沒有癱瘓,正是因為內閣制度的存在,內閣制度雖然也有自己的缺陷,但是它在基本完善的情況下,卻能夠保證整個國家執行的正常。
1591以後得內閣宰輔,
王家屏 1591年-1592年
趙志皋 1592年-1593年
王錫爵 1593年-1594年
趙志皋 1594年-1601年
沈一貫 1601年-1606年
朱賡 1606年-1608年
李廷機 1608年-1612年
葉向高 1612年-1614年
方從哲 1614年-1620年
後期進入到明熹宗時期,宦官當道,內閣無用,崇禎時期,因為崇禎生性多疑,更是頻繁更換內閣大臣,在位十七年,更換首輔十七人。
回覆列表
元至正二十四年(紅巾軍宋龍鳳十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即吳王位,仿元制,置中書省、行中書省,設左右相國。洪武元年(1368)改為左右丞相。洪武九年,改行中書省為三司,改變行省政治直屬中書省局面。同年,裁汰中書省官員,唯餘丞相。洪武十一年,詔令六部,政事“勿白”中書省,奪六部政務於中書省。洪武十二年,謫斬右丞相汪廣洋。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維庸案發,株連萬餘人,廢丞相、中書省,設春夏秋冬四輔官,兩年後撤之,仿宋制,改設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四大學士,並增置文華殿大學士。諸大學士僅以“輔太子、備顧問”。建文帝改革翰林官制,廢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大學士但設學士,將翰林、殿閣學士合而為一。永樂帝繼位後,復舊制,並充實翰林官。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永樂帝命解縉、胡廣、楊榮等翰林官七人入值文淵閣,協理庶政,是為內閣肇始。
永樂時,內閣初置為七人,以侍讀、修撰、編修等職入閣,不足五品。其職初為皇帝的秘書機構,以顧問、擬票(擬定文草)等。初以解縉為首,後胡光,後楊榮,今以資歷或入閣先後為序,並無職務高下。
鴻熙帝於永樂二十二年(1424),重置各殿閣大學士,增設謹身殿大學士。設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並以封閣臣。鴻熙元年,仁宗設宏文閣,以楊浦掌理,“廣知民事,為理道之助”(明仁宗寶訓),即負責聽取意見,作為對內閣決策的反饋。當年,仁宗崩。宣德宣宗立,將宏文閣併入文淵閣,楊浦入內閣共事。宣德年間,宣宗特賜文淵閣印。內閣凡機密事,加封文淵閣印入內,其它公文加翰林院引移各衙門。
英宗正統三年(1438),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內閣,併為三孤,兼六部之職。已為至尊。其實,英宗尚幼,事皆決於太后。太后不欲專權,每事皆付內閣議決。內閣權始重。英宗正統七年(1442)翰林院落成。翰林院遷出文淵閣。內閣與翰林院正式分立。英宗天順六年(1462年),李賢“掌文淵閣”,始為首輔次輔之分。
弘治七年,內閣專設閣員典誥敕,嘉靖中止。嘉靖十六年,世宗修繕內閣館舍,完備制度,內閣制度至此已備。
嘉靖世宗時,首輔權位漸重,“李時為首輔,夏言次之,顧鼎臣又次之”(明史·顧鼎臣傳),至萬曆張居正至極。其時,一切政務由首輔票擬專定,次輔坐待之。中極殿大學士(舊名華蓋殿),建極殿大學士(舊名謹身殿),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並正五品,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達下,曰詔,曰誥,曰制,曰冊文,曰諭,曰書,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進畫,以下之諸司。下之達上,曰題,曰奏,曰表,曰講章,曰書狀,曰文冊,曰揭帖,曰制對,曰露布,曰譯,皆審署申覆而修畫焉,平允乃行之。凡車駕郊祀、巡幸則扈從。御經筵,則知經筵或同知經筵事。東宮出閣講讀,則領其事,敘其官,而授之職業。冠婚,則充賓贊及納徵等使。修實錄、史志諸書,則充Quattroporte官。春秋上丁釋奠先師,則攝行祭事。會試充考試官,殿試充讀卷官。進士題名,則大學士一人撰文,立石於太學。大典禮、大政事,九卿、科道官會議已定,則按典制,相機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頒詔則捧授禮部。會敕則稽其由狀以請。宗室請名、請封,諸臣請諡,並擬上。以其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閣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內閣。
先是,太祖承前制,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吳元年命百官禮儀俱尚左,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武元年改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從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參知政事,從二品以統領眾職。置屬官,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員外郎正六品都事、檢校,正七品照磨、管勾,從七品參議府參議,正三品參軍、斷事官,從三品斷事、經歷,正七品知事,正八品都鎮撫司都鎮撫,正五品考功所,考功郎,正七品。甲辰十月以都鎮撫司隸大都督府。吳元年革參議府。洪武元年革考功所。二年革照磨、檢校所、斷事官。七年設直省舍人十人,尋改中書舍人。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中書省。其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九月,置四輔官,以儒士王本等為之。置四輔官,告太廟,以王本、杜佑、襲斅為春官,杜斅、趙民望、吳源為夏官,兼太子賓客。秋、冬官缺,以本等攝之。一月內分司上中下三旬。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尋亦罷。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禮部尚書邵質為華蓋,檢討吳伯宗為武英,翰林學士宋訥為文淵,典籍吳沉為東閣。又置文華殿大學士,徵耆儒鮑恂、餘詮、張長年等為之,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諭群臣:“國家罷丞相,設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務,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當是時,以翰林、春坊詳看諸司奏啟,兼司平駁。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建文中,改大學士為學士。悉罷諸大學士,各設學士一人。又改謹身殿為正心殿,設正心殿學士。成祖即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
仁宗仁宗以楊士奇、楊榮東宮舊臣,升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仁宗始置,閣職漸崇。其後士奇、榮等皆遷尚書職,雖居內閣,官必以尚書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入內閣。自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領,而閣權益重。世宗時,三殿成,改華蓋為中極,謹身為建極,閣銜因之。嘉靖以後,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