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道丁

    赤壁之戰,東吳勝曹,但因後力不繼,已無力擴大戰果;夷陵之戰,東吳勝蜀,但有後顧之憂,曹魏虎視眈眈,因此只能見好就收。

  • 2 # 心向青山

    三國鼎立的形成,由三大戰役奠定。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孫權劉備聯手擊敗曹操,奠定天下三分的雛形。

    公元221年,夷陵之戰,孫權擊敗劉備,三國鼎立之局形成。

    三場戰役均為以少勝多,這也是得以名留青史的重要原因。

    這三大戰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戰役結束之後怎麼做,這更能決定歷史的走向。

    官渡之戰後,曹操北上河北消滅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擊滅烏桓,統一北方。

    赤壁之戰後,曹操固守南線,消滅馬騰、韓遂、張魯等北方殘餘勢力;而孫權北上攻合肥被曹操擊敗,此後孫吳共五次圍攻合肥,均被曹魏擊敗,不能北上一步,張遼威震逍遙津後更是讓東吳聞風喪膽;與此同時,劉備借荊州,吞益州,稱霸西南。

    夷陵之戰後,諸葛亮遣使與孫吳修好,依然共抗曹魏。

    所以,孫權一直都是守的一方,無論是赤壁之戰還是夷陵之戰後,孫權都無力擴大戰果,所以也只能止步於解除外部威脅,而不能開疆拓土。

    舉一個例子,唐朝出兵塞外,不一定每戰必勝,但贏了就是滅國開疆拓土。宋朝防守國土,每戰均能擊退敵軍,但輸了就是亡國。

  • 3 # 李沐茗

    東吳雖然在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中先後打敗了曹操和劉備,但是始終是偏安一隅的政權,具體原因我們要從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去分析。

    天時

    所謂天時,就是時機,機運。很顯然,東吳和天時是絕緣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孫堅死的不是時候:孫堅被稱為“江東猛虎”,歷史中真正斬華雄的那位,在征討荊州時不幸陣亡。為什麼說孫堅死的不是時候,因為他的死使孫家失去了割據的最佳時機。孫堅死之前,同當時的大軍閥袁術是合作狀態,而他死後,孫家直接依附了袁術,從自己做老闆到給別人打工。如若孫堅不死,必會在亂世初期割據出一塊兒自己的地盤,憑藉孫家的能力,大機率會成長起來,從而威脅到中原的曹家和河北的袁家;

    孫策死的不是時候:孫堅雖然早亡,但是好在“老子英雄兒好漢”,他兒子孫策是個狠人。“小霸王”孫策在袁術處打了不到兩年工就自己幹了,迅速地佔據了江東,彌補了之前錯過的割據一方的時間。但是“英雄氣短”,跟他爹一樣,早亡了,孫策的死使江東失去了擴大地盤的機會。孫策死於公元200年,官渡之戰前夕,當時的形勢是曹操聯合公孫瓚對付袁紹,袁紹聯合劉表對付曹操。孫策其實有兩個選擇,一是趁袁紹和曹操對峙時放心攻打劉表,不用擔心曹操打他,二是趁曹操攻打袁紹,背後捅曹操刀子,直接偷襲許昌。而孫家世代和荊州有仇,所以選擇了對付劉表,但是孫策卻被曹操為了杜絕後患找人陰死了,於是孫傢什麼都沒做成。假設孫策沒死,大機率能拿下荊州,假若孫策不打荊州而去捅曹操的刀子,也大機率會獲得中原部分割槽域,那麼曹操說不定會第一個被滅掉;

    兩場大戰都贏了,但是都是被動防守,對時局影響不大,沒有造成轉折點。赤壁之戰前曹操已經統一北方,所以曹操赤壁大敗並沒有對他造成實質的影響,改變不了時局。夷陵之戰也是,劉備雖敗亡,但是益州根基未動,且北有曹丕,東吳也不敢擅動,只能維持三分天下的局勢。所以這兩場戰爭雖是大勝,卻無大用。

    東吳政權先是因為兩次領袖的早亡錯失了割據和發展的最好時機,然後在時局難以改變的情況下贏了兩場防守戰,可謂不得天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這兩場戰爭輸的話,東吳將會不復存在,所以這兩場戰爭還是很有意義的。

    地利

    諸葛亮曾在隆中對中說過,東讓孫權佔地利,那麼孫權真的佔到地利了嗎?我只能說,他只佔了一半。東吳勢力範圍在江東一塊兒,大概今天的江浙,天然擁有一條長江作為防守天塹,這也是他能在防守戰中屢戰屢勝的原因之一,想打我先把水軍練好。

    但是有利就有弊:

    攻進來不容易,打出去也不容易。江東水軍一流,但是陸戰能力卻差的不能再差了,對外戰爭被打的不忍直視。張遼八百鐵騎打的江東的小孩子一聽到他的名字就不敢哭了;

    中國古代自古以來經濟文化的中心就在北方,南方一直被視為蠻夷之地,到了南北朝時期才開始陸續遷移,所以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戰爭大都是由北向南的(除了朱元璋這個bug);

    所以說,東吳只佔了一半的地利,他只能打防守戰,只能偏安一隅,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人和

    古人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東吳一不佔天時,二隻佔了一半地利,你要想統一,總得佔個人和吧,奈何,他人和也不佔。

    東吳人和方面最大的問題在於領導者和江東士族的矛盾,說好聽的,孫家在江東有士族的支援,說不好聽的,孫家已經被士族給架空了。一有戰爭,這群士族喊投降喊得最兇,對外戰爭更是出工不出力。

    再加上孫權死後,江東內亂不斷,沒苟延殘喘幾年,就被滅了。

    總結

    孫吳政權不佔天時,不佔人和,僅佔一半的地利,雖然贏了兩場大戰,但是註定不會完成大一統。

  • 4 # 肖申克的舅爺

    兩大戰役東吳全勝,但兩次都是防守戰,東吳守護自己的地盤還是很有能力的。

    第一,東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

    第二,東吳各大氏族基本都是東吳本地人,祖祖輩輩在這裡安居樂業。搶別人地盤或許沒啥興趣,但別人搶自己的地盤還是寸土不讓的。

    第三,孫權本就一位守業之才。孫策遺言就說過,開疆拓土孫權不及自己,但守護家業,自己也比不上孫權。

  • 5 # 愛獨史書

    說起來東吳這個國家真的不弱,雖說他們的存在感要比魏國和蜀國低一些,但是當初在三國時期,他們還是打過不少漂亮的戰役的,就比如說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打了兩場,兩場全勝,而且其他戰役也是勝多敗少。

    就是這麼一個能打仗的國家,他們在後期卻沒怎麼作為,因此才會存在感那麼低,後來更是被溫水煮青蛙一般,很憋屈的被司馬王朝給滅掉了。

    首先,他們的領導者思想比較保守,就拿孫權來說,他最大的本事不是打江山而是守江山。其實無論是赤壁之戰,還是夷陵大戰,我們都能看出,吳國雖然是參戰了,但是他們始終都在被動防守,每次都是別人打過來,他們才出兵迎戰,很少有主動發起進攻的時候。

    從這點上來說,孫權確實有些保守,而且進取心不是很足。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吳國的整體走向,一直默默無聞,難有什麼大的作為。

    其次,吳國有好幾次好時機,都沒能把握住。第一次機會出現在赤壁之戰之後,此時聯軍的部隊打敗曹軍,那時候劉備的力量還是比較弱的,其關鍵性作用的,實際上還是吳軍。此時可以說是吳國絕佳的機會,他們如果在這個時候擴大自己的地盤,相信是不會遇到什麼阻力的。

    不過可惜的是,周瑜恰恰就是在這個時候死的,周瑜一死,吳國更沒有一個恰當的領導者統領軍隊開疆擴土,結果反倒是給了劉備機會。

    而吳國的第二機會,則是夷陵大戰結束之後出現的,但是這一次,孫權還是沒能抓住機會。夷陵大戰結束之後,吳國實際上是得到不少地盤的,為了奪得荊州,他們又把西邊的防線,推進到了三峽一帶。

    可惜,孫權擔心遭到曹操的趁火打劫,又擔心劉備會奮不顧身的給自己來一個反戈一擊,總之,他沒有繼續擴大戰果。從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不難看出,當初的孫權顯然是想多了,如果他當初趁機出去擴大戰果的話,反而是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就。

    總的來說,東吳之所以那麼能打仗,卻又沒什麼存在感,主要還是和他們領導者的性格有關,而在孫權之後,那些後代的能力又非常有限,被滅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 6 # 一壺清茗品春秋

    三國中的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其中,官渡之戰交戰雙方是曹操和袁紹,這一戰讓曹操最終統一了北方,赤壁之戰是劉備、孫權與曹操,孫、劉火燒赤壁,成就三國鼎立局面,夷陵之戰是劉備與孫權為爭奪荊州發生的,火燒連營七百里,最終燒斷了劉備荊州夢。

    東吳孫權雄才大略,手下人才濟濟,三場大戰勝了兩場,但卻沒能統一天下:

    1.東吳的統治階層主要是江東本土人,他們在受到侵犯或威脅時,為了保衛自己利益,能夠一致對外,但因為利益大多在江東本土,因此更傾向守住江東,做稱霸一方的霸主,而不是統一天下。魯肅曾為孫權獻計,“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帝號以以圖天下”。可見,東吳的首要戰略目的就是佔據長江,劃江而治。在佔據荊州以後,戰略目的已經達到。

    2.透過對比兩場戰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相似點,就是東吳都是防禦應戰。赤壁之戰主攻的一方是曹操,夷陵之戰主攻的一方是劉備,東吳都是先防禦,再取勝。但是東吳除了成功奪取荊州,在其它主動進攻中卻鮮有勝績。這大概和東吳軍隊以步兵和水軍為主相關。即使奪取荊州也是靠白衣渡江,水軍偷襲取勝。而真正到了敵人嚴陣以待防守的時候,就顯出了東吳不擅長攻城硬仗的缺點。比如,主動攻取合肥,孫權親自上陣,仍然被張遼打的大敗。可見,東吳長於防禦,短於進攻。同時,東吳軍隊屬於將領的私兵,這是不利於聯合作戰。往往在外在壓力下,能夠凝聚在一起,爆發強大戰鬥力。而要對外行動中,將領們就要考慮自己勢力的消耗了,導致戰鬥力降低。

    3.東吳的實力不足以滅魏、滅蜀。雖然在赤壁之戰戰敗曹操,讓曹操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但是曹魏的國力和人才優勢都是東吳不可比的。僅張遼一人就能阻擋孫權北上的步伐。而像周瑜、魯肅、呂蒙等名將也都相繼早逝。到後期還有陸遜取得夷陵之戰勝利,但是東吳面對蜀地層層險阻的地勢,東吳無能為力。還要防備曹魏襲擊。而且陸遜本人能力也未必能勝過諸葛亮,自然也就無法乘勝消滅蜀漢。東吳與蜀漢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任誰把誰滅了,自己都無法抵擋曹魏的進攻。這也正是蜀國滅亡後,吳國無法獨立對付曹魏,最終為其所滅。

    最後,東吳境內少數民族眾多,土著人經常叛亂,導致東吳高層不得不拿出大量時間去鎮壓,這也制約了東吳對外擴張的精力,不可能拿出足夠的兵力去進行統一戰爭。

  • 7 # 淨月暖陽

    三國由三大戰役砥定三國格局,官渡之戰,曹操一統北方,赤壁之戰阻擋了曹操一統江山的步伐,夷陵之戰最終形成三國鼎立。

    這其中,在三國演義中主演配角的東吳勝了兩場,可為什麼東吳卻始終偏安一偶,沒能統一華夏,最終被西晉所滅亡了呢?

    很多朋友對古時戰爭並沒多少了解,只是就戰爭而戰爭,並沒有把當時的政治、經濟、人口、民心向背等眾多因素放進去一併考慮。而三國時期,因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算是普通華人最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可演義只是文學作品,能讓老百姓通俗易懂,可也讓人分不清那些是歷史真實情況,那些是文學加工分不清楚,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讓無數人認為,那時的戰爭常以武將單挑來決定勝負,還為誰的武力高強爭個不休,真是哭笑不得。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並且長時間的處於國家中心。三國時期仍處在黃河文明高度發達的時期,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發達,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的中心。這些都是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重要因素。僅以人口論,三國鼎立後,魏之人口有400萬,吳只有魏的一半200萬,而蜀只有90萬人口。人口的多寡,就決定了糧食的產量,經濟的發達程度和戰爭的動員能力。冷兵器時代,兵力的差距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無地利、糧草等因素的參與,1萬人是萬萬打不過10萬人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政治上,曹操赤壁大戰失敗後,並沒有窮兵黷武,再戰江南,而選擇勤理內政,與民休養生息。戰亂初定的北方,快速恢復生機,經濟人口都很快回升。曹操死後,雖然曹丕篡漢,但仍以發展經濟為主,還出臺系列政改措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老百姓並不希望戰爭,也不會歡迎外來統治者。曹叡及後幾任魏帝,戰略上都保持了守勢,積累國力。

    東吳所佔地域雖廣,但那時經濟不象今日中國的經濟,人口聚集區也就長三角地區和長江沿江地區,其它地區多為不毛之地或少數民族地區,不僅提供不了戰爭所需的糧食、人口,還得分散精力去管理,分散兵力去以防動亂。雖然贏得了兩場大戰的勝利,但都屬於戰略防禦的戰役,能守住就屬萬幸。此後東吳也主動發起過討魏的戰爭,如濡須之戰,石門之戰,但都無法動搖魏之根基,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吳一方,反而削弱自身國力。所以不能說孫權胸無大志,而真是力不能及。此後就基本上採取劃江而治的防禦格局了。

  • 8 # 介籌堂

    縱觀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赤壁大戰、官渡之戰和夷陵之戰,都是以弱勝強的戰例。同時三大戰役還有一個共同點,火攻而勝。赤壁大戰全仗一把火。官渡之戰曹操用許攸之計,焚烏巢,絕糧道,致袁紹一敗塗地,把個偌大的河北拱手讓於他人。夷陵之戰,陸遜臨危受命,靜觀其變,以示弱麻痺之術,只待對手兵疲師老。炎夏殺人,火燒連營。從此毀了劉備興漢夢,致使託孤白帝城。此役後,三國格局形成。

    官渡之戰,袁紹兵精糧足,威逼許昌,形成巨大優勢,曹操不得不戰。憑著卓越的軍事能力,順勢而為,火燒烏巢大營,斷其供應,終於扭轉時局,平定河北。繼而兼併幽燕,鞭及遼東。置軍墾,納賢才。橫掃中原,遂有定鼎天下之圖。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都是對東吳的用兵,這兩勝也是在措手不及之時,被迫採取守勢,說明東吳一方在戰爭初期戰場實力明顯較弱。發動這種戰爭,往往是攻守雙方的勢力懸殊,攻方多是守方力量的幾倍,例如赤壁大戰曹操比東吳要強勢許多,帶甲百萬,飲馬長江。劉琮束手,虎吞荊襄。夷陵之戰劉備幾乎發傾國之兵打了東吳一個措手不及,待強弩之末,陸遜用火,幾乎燒掉了劉備的根本,導致蜀國國力大衰,從而失去了恢復漢室、逐鹿中原的機會。

    這兩場戰役都考驗了東吳的能力,周瑜和陸遜堪稱臨危受命的棟樑之才。二人在雙方對比懸殊的情況下發揮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決策,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尋求戰機,最終拖垮了對方。猶記當年許昌,青梅煮酒論英雄,“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想那一代奸雄曹操、一代梟雄劉備卻都敗在了孺子孫權之手,可見孫仲謀真英雄也!於是我想起辛棄疾詞裡的那句話:“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成敗得失,自有因果。點評三大戰役失敗的原因,不外兩個因素,客觀條件與主觀判斷。

    袁紹官渡兵敗,在於用人失當,戰爭打的是經濟,兵需輜重是決定戰爭的關鍵因素。由於袁紹疏於細察,任用酒鬼淳于瓊守烏巢。在最關鍵時刻,謀士許攸降曹,洩露軍機,徹底扭轉了戰場的態勢,由此可見袁紹馭人之術之差。之後,曹操用許攸之計,當機立斷,以輕騎突襲,火燒河北軍之糧道,全部用需頓時化為烏有,導致袁軍分崩離析,迅速瓦解。最後關鍵時刻,主將張郃、高覽也順勢降曹,致使局面無法控制,終於一敗塗地。糾其根本原因,在於戰爭形勢瞬息萬變,袁紹用人失察是其取禍之道,不能臨機應變是其兵敗之根本。

    赤壁之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攜官渡取勝之餘威,兵鋒所指,虎視荊襄。舳艫千里,大江東望,發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慨!如蘇子《赤壁賦》所言:“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那何等的志得意滿。一旦東南風起,徹底驚悚酣睡之人。糾其原因,水土不服和舍車馬而舟楫,是其用兵之短;民心未穩是其天時不利,長江天塹隔絕南北是其地理不及。最關鍵,輕敵是其失敗的根源。孫劉聯軍,利用天時地利,積極防禦,一把大火,致使檣櫓灰飛煙滅。

    夷陵之戰,劉備頤指氣使,為報關羽兵敗失去荊州之仇,興師動眾,強行用兵,破壞了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戰略部署,以傾國之兵深入吳國腹地幾百裡,及至炎夏,兵鋒已老。忘乎所以之時,始料未及之際,乾柴如烤,烈火烹油,燒掉了劉皇叔的家國夢。白帝城無奈託孤,一生要滅曹,遺恨失吞吳。只留下一個殘破的蜀國與諸葛,這真如司馬徽所言“孔明得其主,未得其時也!”

    比起東吳的兩次險勝,諸葛亮的六出岐山就顯得不自量力,在自己兵力弱於對方的情況下,僅為報答先帝知遇之恩,完成扶漢重託而強行征伐,無疑於以卵擊石,自毀長城,儘管有過幾次小勝,但整體而言,雖稱得上吊民伐罪,但也有些窮兵黷武,使得蜀國國力日衰,導致三國鼎力多年,第一個被區區幾千人滅亡,可見蜀國兵力之疲。比起東吳勢力較弱之時,積極防禦而獲得大勝,蜀國實力較弱卻積極進攻,不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正應了那句話“國雖大,好戰必亡”,何況蜀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

    只可憐一代名相諸葛亮,不能扶危漢,隕落五丈原。枉寫三分書,空負八陣圖。每想起杜工部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不覺讓人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至於東吳擁有兩次勝出的機會,但綜合實力與曹魏比較起來,還是處於比較劣勢。第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得天時之利。二是曹操經營多年,招賢才,興軍墾,實力強勁。曹操死後,曹丕篡漢,加強了中央集權,並沒有放鬆對統一天下的準備。而此時的東吳,孫權雖然之後也稱帝,但經過多年與曹操的用兵,國力也損耗不小,最重要的是,孫權死後,東吳內訌嚴重,極大的消耗了國家實力。三是,臥榻之側,還有西蜀虎視眈眈,從而分散了兵力。總之,東吳憑藉長江天塹,得地理優勢,加上江南物阜民豐,終成三國鼎力之格局,但要統一天下,其力量還是遠遠不夠的。

  • 9 # 安定郡小書生

    三國時期的戰爭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稱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其中東吳參與了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取得了最終勝利。

    於是題主發出這樣的疑問,曹魏經過官渡之戰奠定了北方霸主地位,而東吳經過赤壁、夷陵之戰,作為最終勝利方為何沒能進一步統一天下呢?

    這裡就要為題主釋疑一下了,每次戰爭都是在不同的背景下進行的,其結果或勝或敗都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官渡之戰是經過長期戰爭北方剩下曹操、袁紹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就在袁紹擊敗公孫瓚,鞏固後方厲兵秣馬企圖南下許都時,官渡之戰拉開了序幕;最終處在弱勢的曹操抓住了戰機,取得最終戰爭的勝利,北方兩雄取其一,曹操一家獨大,統一了北方。

    赤壁之戰是曹操統一北方後,率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取得荊州,直到長江岸邊,與孫吳隔江相望;此時的孫吳猶如彼時的曹操,雖是孫劉聯合抗曹,依舊處於劣勢之中;最終還是孫劉一方抓住戰機,利用火攻,一舉擊敗曹操,曹操退回北方,孫劉鞏固了自己的地盤,奠定了三分天下割據。

    夷陵之戰是劉備稱帝后,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水陸兩路大軍沿長江而下,孫吳求和不成,開始應戰,雙方僵持在夷陵地區;此時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孫吳避其鋒芒,堅守不戰;最終在劉備軍隊士氣懈怠之際,抓住戰機反攻,火燒聯營,劉備幾乎全軍覆沒;此戰孫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為雙方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

    從結果來看,三大戰役都是處於弱勢一方取得徹底勝利,達到保全自己的目的。但是官渡之戰,曹操抓住戰機,在袁紹死後乘勢統一了北方;赤壁之戰,曹操雖然大敗退回北方,孫劉雙方只是保住並擴大南方的地盤,而沒有能力乘機向北擴張,一路消滅曹操;夷陵之戰,劉備死後,東吳也沒有抓住戰機或者有能力吞併劉備地盤,最終在雙方實力都受到損耗情況下,再次結成聯盟對抗北方曹魏勢力。

    因此,雖然東吳參與兩大戰役,都是取得最終勝利,但是最終都沒有將戰敗一方徹底消。所以說,不可能統一全國,甚至連統一南方都沒有做到。

  • 10 # 青峰山女史

    簡單講一下,官渡之戰,曹操戰勝袁紹,但是袁紹的基本盤還在,實力猶存。要不是袁紹死後幾個兒子不合,給了曹操蠶食袁紹地盤機會,曹操也沒有多少機會收割官渡之戰的紅利,逐步統一北方。

    吳國兩次戰役,是防禦戰,別人主動進攻他的地盤,結果被東吳利用防禦戰優勢,火攻取勝。關鍵是取勝後有沒有機會擴大戰果,收割勝利的紅利呢?只能說運氣不太好。

    第一次,曹操戰敗,勢力收縮,退回北方。東吳方面只取得了荊州部分地盤,而最大受益人確實劉備,接受了原來劉表的荊州其他大片地盤。而周瑜計劃進一步沿長江而上,奪取益州漢中的計劃,卻因為周瑜在的巴丘去世而擱淺。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劉備阻撓。使得東吳沒有機會繼續收割赤壁之戰紅利。

    第二次,陸遜用火攻擊敗劉備,劉備退守魚復縣(即後來永安)。這時孫權和陸遜不是不想,擴大戰果,把自己勢力觸角伸入益州。但是,做不到。劉備守住了入川大門,陸遜只有望川興嘆....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曹魏在旁邊,隨時又可能撲上來,不得不防。

    東吳雖然是取勝者,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轉化為己方戰略優勢,這就是為何東吳贏得兩次大戰勝利,卻不能一統天下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足智多謀,他的後代為何快速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