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盞茶的恬靜
-
2 # 孤獨行者Noodle
又一次帶著“職業”敏感來回答這個問題,看了兩個已有的回答我也比較認同。
我昨天和前天答了兩個類似的問題,但問題不是問是不是自閉症,而是列舉了孩子的一種現象我很敏銳地覺得有這方面的可能。
一個是孩子站腳後跟不落地,這是感覺統合失調造成的,是自閉症孩子常見的一種表現。但那個問題裡的孩子是八個月,沒有發育完全是主因。
另一個是昨晚答的,一歲九個月的孩子不坐任何車不去陌生地方,這是自閉症譜系刻板不接受變化的一個特徵,從年齡來講如果還有後續特徵的話就比第一種情況更令人擔心。
回到題主你的問題,你必須把孩子的年齡說清楚,如果是八九個月的孩子不會指東西那很平常,你要求他能力達不到的東西怎麼能會呢?
如果是兩歲以上甚至更大的孩子如此,那可就明顯落後於同齡孩子的發育了,就得往這方面考慮。
自閉症不是簡單一個踮腳走路,不會指東西,或是刻板偏執就可以判斷的,它必須符合一系列的特徵,最主要的核心應該是社交障礙,我們前面所說的都是一種表現而已,如果這些表現同時出現那就得趕快權衡去醫院診斷了。
最後介紹一下我自己,之所以說我帶著職業敏感,是因為我是一名自閉症譜系孩子的父親,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譜系家長既要是醫生和對自己孩子的專家,還要是特教老師,還要是爸爸。我們必須集這些角色於一身,才會與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游刃有餘。
望回答有幫助!
-
3 # 特科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初步診斷自閉症也是有標準,若發現患者在3歲以前逐漸出現言語發育與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等典型臨床表現,而又排除兒童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滯、Asperger綜合徵等其他廣泛性發育障礙,可做出兒童自閉症(孤獨症)的診斷。
少數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典型,這些患者診斷為非典型孤獨症。
題主目前只是說明了孩子的某一個表現,因此不能太武斷,自閉症是需要透過各種特徵表現,再一一排除各類發育障礙才能確診。
目前自閉症主要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根據孩子的病情情況按劑量給藥,如硫必利、氟哌啶醇、匹莫齊特、氯硝安定、肌苷等。
2.心理治療家人的支援和鼓勵,這些家庭可能正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需要朋友、親戚以及相關服務提供者=不帶評判眼光的所有可能的協助。在很多人都覺得孩子是個不尋常的孩子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們肯定。
3.rTMS經顱磁治療rTMS經顱磁治療是經顱磁技術中的一種刺激模式即重複經顱磁,經顱磁技術是一種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被稱為"二十一世紀四大腦科學技術"。經顱磁治療儀主要是修復損傷腦細胞,促進新的神經元發育成長、加快神經網路重建。激發神經自身保護機制,抑制大腦失衡的神經遞質,並調節至正常水平。從而達到治療自閉症的效果。總結一下:自閉症的孩子雖然性格上自閉,並不表示其他方面就弱於別人,他肯定有其他驚人的地方,只是沒有被人發現而已,建議家長們善於發現,相信一定會有精彩的一面。但一定要正視疾病,不可放任不管,錯過黃金干預期。
-
4 # 鞍山心語特殊兒童培訓
自閉症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徵,首先很多自閉症兒童會有刻板的行為,如,看手,開關門,喜歡發光的物品,旋轉的物體等等!
語言功能缺失或者不完善!有一部分自閉症兒童屬於失語型,有一部分語言表達能力不完善,句子短,表達不清晰等等!
社交能力較差,不能融入同齡孩子的世界,玩的方式比較單一等!
所以您說的不會用食指指物品,是不能確定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症的!
-
5 # 千古鳴
寶寶不會用手指東西是否不正常,不指物是自閉的表現?
病症的特殊性大家很難區分。自閉症的寶寶表現在語言障礙十分突出,不能與孩子們交往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絡,難以介入同齡人,獨自玩耍,與人眼神的接觸是刻板機械的。有的自閉症的寶寶平時也不黏父母,而有的自閉症兒童似乎很難離開父母尤其是母親,有時還喜歡讓家人抱著,但這種關係和正常兒童的依戀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不會察言觀色不會理解大人的情感。
一般寶寶到了二三歲,不僅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且會理解大人的情感。大多自閉症兒智力發育落後及不均衡,學習能力遲鈍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對周遭環境冷漠。家長朋友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要留意孩子日常的變化,出現了上述症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當然,要仔細觀察寶寶智力正常與否。不能說寶寶不認生不指物就是自閉的表現。這可能沒有聽懂你指的東西的名字。
-
6 # 大寶吧啦
寶寶不會用食指指物當然不能說是自閉症啦。
診斷為自閉症是有條件的。孤獨症診斷是必須要有病史的檢查,精神檢查,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孤獨症評定量表的檢查。我們一般用兒童孤獨症診斷標準即CCMD-3進行診斷,CCMD-3如下圖
而且孤獨症的診斷對病程標準也有要求,他通常是起病於三歲以內。
至於寶寶不能用食指指物,那得看年齡段,如果超過了正常同齡兒童能用食指指物的時間太多的話,那就得懷疑是不是發育遲緩或者說它是存在一些骨骼方面或者神經方面危險因素建議去兒科檢查一下
-
7 # 宓宓的遊戲時刻
謝謝邀請,自閉症兒童現在怎麼那麼普遍啦?先說一個發生在身邊的事,我姐的小孩今年三歲多,然而還不會說話,然後她夫妻二人就認為小孩是自閉症兒童,於是到處尋醫,到地級市人民醫院就診,醫生讓查腦部CT,腦電圖,查聽力……然後這家醫院顯示腦電圖異常,腦部CT未見明顯異常,左耳聽力中度不良,右耳聽力正常,然後主診的主任醫師下了診斷不是自閉症,說可能是聽力不行影響的發聲;然後她們便去省城婦兒醫院就診,做的檢查結果顯示都是正常的,便下了診斷說是自閉症,要進行早期自閉症干預了,但是這個自閉症的診斷該怎麼下,這個主診醫師下的診斷是否有依據呢?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自閉症這些年的發病率逐年提高,甚至接近到百分之一的水平,而且自閉症這三個字,常常被一些不瞭解的人誤用、誤會,甚至是濫用。我甚至看到有一些成年人,他們認為自己自我封閉,就認為自己是得了自閉症。 其實我們說的自閉症,更多的是兒童在發育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的障礙,而且自閉症,也僅是對一些行為語言表現上的一種泛稱,到目前為止,人們對自閉症,究竟是什麼原因所造成,仍然莫衷一是,但是大體上,有先天基因的原因,有後天環境的原因,也就是說,自閉症作為一描述兒童發展障礙的,一種“指標”,仍然我們對它的瞭解是非常少的,它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可以認為我們把某些表現類似的孩子,都把他稱作為自閉症。 但是很可能,一群自閉症的兒童孩子裡面,治療他們的方法完全不同的,他們每個人的預後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就告訴我們:自閉症是一個人們研究的不是很清楚的、明確的、可診斷的某一種病症,他只是對某一些孩子的一種,暫時性的,模糊的描述而已,有些孩子可能隨著年齡的變化,慢慢的病情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還有一些孩子,在早期的干預過程中效果非常好,另外一種孩子卻似乎沒有都少效果,所以這不是一過統一的病稱,正因為於此,對自閉症兒童的診斷和治療,多考慮個性化的因素。也就是說,每一個自閉症的孩子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他們的成因可能不同,治療的方法可能不同;預後可能不同。
你的寶寶是不能用食指指物,那他能用其它手指指物,證明聽力是可以的,也能對你的指令作出應答,證明大腦發育是正常的,只是食指不能指物,有可能只是手指生長髮育的精細動作還沒發育好,小孩的生長髮育遵循著一般規律,用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所以你多點給他玩一下玩具,練習一下食指運動,慢慢就可以了。
-
8 # 你好children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有點片面,因為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育障礙疾病,
它的診斷不是單單憑藉這一個標準來判斷的。不會用手指指東西只是自閉症中一個非常小的細節表現而已。
你題目中提到的應該是指的兩歲半以前的,語言還沒有發展完善的寶寶。
自閉症的診斷年齡一般在36個月之後了,但是也有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的孩子在兩歲半以前都會出現語言交流、社會互動、肢體運動等各方面的障礙。今天,小編就從孩子三歲前各個階段的反應和表現為大家解答一下。如果在三歲之前孩子出現以下症狀,家長就要提高警惕了。
一,孩子半歲之前
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自閉症孩子在半歲以前都沒有明顯的發育異常現象出現。
也有一些家長說,孩子沒有眼神交流。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被納入到自閉症的“預警訊號”之中。
如果情況存在的話,那麼注意正常兒童主要集中在眼睛,而自閉症的兒童看人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在耳朵、下巴、嘴唇等細微的點。
二,嬰兒期(孩子6-12個月)
1,靠近孩子的時候,孩子沒有反應,也沒有任何社互動動和興趣。
2,和孩子互動的時候,他沒有明顯的配合舉動,不會模仿大人的表情、動作等。
3,六個月以後,普通的孩子都會出現“牙牙學語”的單字和音節,而自閉症的孩子不會。
4,和家長交流沒有目光,也沒有眼神對視。
5,和人互動交流的興趣遠遠低於對物和玩具的興趣。
6,一歲左右了,還不會用手指自己喜歡的東西。
三,幼兒期(12月-24個月)
孩子到了這一階段,症狀表現會比小的時候明顯一些。
語言:語言發展遲緩,不會發音,有的孩子兩歲也不會說簡單的詞語。
行為:出現重複刻板的行為(87%的孤獨症家長此項報告結果異常)。
迷戀某樣東西和玩具,並長期沉浸其中。
社交:缺乏和別人互動和玩耍的興趣和愛好。
對父母沒有依戀性,對周圍的一切不理不睬,漠不關心。
家長叫他沒有明顯的反應。
肢體運動:肢體異常動作出現,喜歡轉圈、旋轉、搖頭晃腦。
孩子一旦多次出現以上多種現象,一定要配合專業的醫生和老師進行干預,堅持“父母配合、標準工具評估、多學科合作”的一體化干預方式,例如,孩子對聲音不敏感,就要配合耳鼻喉科醫生一起診斷。
-
9 # 之媽說育兒
“寶寶不會用食指指物是自閉症嗎”?相信提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對自閉症可能存在著一定的誤解。會不會指物只是自閉症孩子其中的一個表現而已,但不能絕對不能作為判斷自閉症的標準。
兒童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從上面可知,判斷孩子是不是自閉症必須要滿足三個標準。第一就是溝通交流障礙,它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完全不會說話,就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交流,可能會透過手勢等非語言去溝通。另一種是會說話,但是總是答非所問,前言不搭後語,總說一些不符合情境的話。這兩種都是溝通交流障礙的表現。
自閉症的第二個特徵是“狹窄的興趣及刻板行為”。相信瞭解自閉症的人都知道,自閉症的孩子都非常固執,不管是思想固執還是行為固執。他們可能會走重複的路線,會把物品按照一定的規律擺成一排,會重複開關燈或者門,會看閃爍的燈,看滾動字幕…他們總是非常固執的重複同一個動作,同一件事情。
自閉症孩子的第三個特徵就是“社交障礙”,這也是他們最核心的症狀。具體表現就是,他們總是一個人玩,不會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很難融入集體生活中。通常這一點是家長們非常擔心的,對於一些高功能的自閉症孩子,家長們最想改善的就是孩子的社交問題了。
綜上所述,只有滿足了以上三個特徵的孩子才能說他有自閉症的傾向,但是我們一般人是沒有診斷資格的,只有專業的醫生才能診斷還是是不是自閉症。
-
10 # 家庭醫生雜誌
目前認為,自閉症有兩個核心症狀:
一是重複性的刻板行為,比如不斷開門關門、開燈關燈,反覆拍手、轉圈等;
二是社會交流障礙,比如不與人對視、不跟人交流、不依戀父母等。
而關於自閉症的診斷需要專業醫生收集更多的資料來進行診斷,對於您所存在的疑問恐怕是擔心什麼樣的情況可能是自閉症,所以提供下面這些需要警惕是自閉症的情況:
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當缺乏哪些技能時,需要家長提高警惕?
●6個月左右 跟家長之間沒有互動,與家長無對視,不能被逗樂。
●1歲左右 聽力正常,但沒有牙牙學語,聽到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
●16個月左右 不會說單個詞語。
●1歲半左右 不會用手去指點物品,或眼睛不會追隨別人的手指指向。 沒有假扮遊戲,比如假裝做飯、假裝開車等。
●任何年齡段 出現語言倒退,即原來會講的,後來不會講了。
回覆列表
這家長有些太過謹小慎微了一些。
每個孩子發育都有其獨特性的,有些言語發育快些,有些運動系統發育快些。就比如有些孩子先會走路,再會說話;有些孩子先會說話,再會走路是一樣的道理。就協調性來說,有些人就算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發育得協調,難道能說他也有問題?
因此,首先不用太緊張,就像有些答問提到的的孩子有多大?系統的發育和同月齡的有沒有較大差異?同時也反思一下有否產傷或者孕產期間的不良因素?後天營養跟不跟得上?事實上,營養跟不上,有些缺鈣的嬰幼兒也是會發育緩慢一些的。
關於自閉症。如果是嬰兒,我們可以觀察TA的言行舉止,跟家人有沒有情感交流還是可以發現一些問題的,比如不苟言笑,連母親都沒有相應情感等,那就需要重視了。這病到了幼兒時期症狀更加明顯,當然也有言語動作發育緩慢。但不是單純動作協調性差就是自閉症,需符合的條件還需要許多呢。
當然,就目前資訊來看君是紙上談兵,醫生看病什麼時候都是需要望問切聽,是需要見得人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有疑問最好掛個號,找兒科醫生看看最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