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陶淵明的詩詞歌賦有很深遠的影響,名氣大,又有影響力,為什麼他的孩子卻低能,很讓人不解!
11
回覆列表
  • 1 # 悠言悠語

    《責子》詩:‘’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五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天運苟為此,且進懷中物。”

    陶淵明大筆揮就的責子詩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對五個孩兒的失望與怒其不爭,然而錯不在天,不在五子,而在陶淵明身本身。

    科學表明,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有關——這類物質會影響DNA,從而誘發突變。

    在受損DNA的影響下,造血幹細胞的活性出現了顯著降低;這些異常會被傳遞到無數源自這些造血幹細胞的血細胞中。

    擁有同樣遭遇的典例比如“詩仙”李白,千金換酒,但求一醉。李白生有四子,個個痴傻瘋癲,這也是遺傳因子受到破壞的表現。

    在那個才子嗜酒如命,誇若風流的時代,生物知識嚴重缺乏,導致很多引領一代風流的人物後繼無人,不明所以之下,也只能怪造化弄人,蒼天無眼了。

  • 2 # 默語的時間戳

    先了解陶淵明之前世今生 ,方知曉世間之誤傳種種!

    01

    陶君之個人簡歷

    陶淵明,名潛,世謂之淵明,字元亮。潯陽郡柴桑縣人。

    他是東晉大司馬陶侃曾孫,父、祖皆為郡守,自曾祖、祖、及父,都在東晉為臣。

    雖然陶淵明的曾祖父是東晉名將陶侃,做過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淵明一代,家境已經很貧寒了。

    陶君從小喜歡讀書,不想求官,家裡窮得常常揭不開鍋,但他還是照樣讀書做詩,自得其樂。他的家門前有五株柳樹,他給自己起個別號,叫五柳先生。  

    陶君一生未曾擔任高官,當地官府聽說陶淵明是個名將後代,又有文才,就推薦他在劉裕手下做了個參軍。

    但是過不了多少日子,他就看出當時的官員將軍互相傾軋,心裡很厭煩,又要求出去做個地方官。

    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澤(在今江西省)當縣令。 就任彭澤後,因厭惡當時的政治,只做了80餘日就辭職歸故里。

    陶君80餘日就辭職,可謂硬骨牛人。他辭職趣事流傳至今,成就一段典故佳話: 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彭澤縣當縣令。當時做個縣令,官俸是不高的。

    陶淵明傲骨清風,絕不肯幹剝削民脂民膏的勾當。他的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裡過的窮日子,當然要好一些。

    再說,他覺得留在一個小縣城裡,沒有什麼官場應酬,也還比較自在。   

    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就是今天的省委巡視員,檢查下級官吏就職述職情況。

    縣裡的小吏聽到這個訊息,連忙向陶淵明報告。陶淵明正在他的內室裡捻著鬍子吟詩,一聽到來了督郵,十分掃興。只好勉強放下詩卷,準備跟小吏一起去見督郵。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還是便服,吃驚地說:“督郵來了,您該換上官服,束上帶子去拜見才好,怎麼能穿著便服去呢!”

    陶淵明向來看不慣那些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督郵,一聽小吏說還要穿起官服行拜見禮,更受不了這種屈辱。

    他嘆了口氣說:“我可不願為了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號小人打躬作揖(文言是“不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說著,他也不去見督郵,索性把身上的印綬解下來交給小吏,辭職不幹了。   

    陶淵明回到柴桑老家,覺得這個亂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離得太遠了。從那以後,他下決心隱居過日子,空下來就寫了許多詩歌文章,來抒發自己的心情。

    陶君因不喜時政,歸故里隱世,反成就了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闢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汙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

    陶淵明歸隱田園,縱情山水,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代表作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公元427年,淵明卒於潯陽,友人私諡為“靖節”,後世稱“陶靖節”。

    02

    言歸正傳,陶君在中國文學史上如此牛掰!為啥世人皆傳陶君有三個傻兒子呢?

    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分別為陶舒儼、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女兒數名具體不詳。

    其實緣由應源於此事,陶君曾在四十多歲時作詩一首,描寫了膝下五子之樂趣:

    《責子詩》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詩詞直白譯文:我已白髮染鬢了,身軀也不那麼結實挺拔了。唉,我的長子阿舒,懶惰到舉世無雙;次子阿宣,對應考沒興趣;阿雍和阿端是雙胞胎,誰知笨得不認識六和七;小兒子阿通成天都在找果子吃。老陶我只好聽天由命,管它三七二十一,喝自己的酒去。

    如此直白解讀此詩,其實實在勉強。

    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關於它的用意,後代的兩個大詩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一個是唐代杜甫,一個是宋代黃庭堅。

    唐代杜甫《遣興五首》其三:“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達生豈是足,默識蓋不早。有子賢與愚,何其掛懷抱。”

    宋代黃庭堅《書陶淵明責子詩後》:“觀淵明此詩想見其人豈弟(同愷悌,和樂安閒的意思)慈祥戲謔可觀也。俗人便謂淵明諸子皆不肖而淵明愁嘆見於詩耳,可謂痴人前不得說夢也。”

    杜甫的意見是認為《責子》此詩是在批評兒子不求上進。黃庭堅予以否認。

    詩題為“責子”,詩中確實有對諸子責備的意思,陶君另有《命子》詩及《與子儼等疏》,對諸子為學、為人是有著嚴格的要求的。

    陶淵明雖棄絕仕途,但並不意味著脫離社會、脫離文明、放棄對子女教育的責任,他還有種種常人之情,對子女成器與否的掛慮,就是常情之一。

    杜甫是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此詩的。但是,杜甫的理解又未免太認真、太著實了些。批評是有的,但詩的語句是詼諧的,陶君不是板著面孔在教訓,而是出以戲謔之筆,又顯出一種慈祥、愛憐的神情。

    可以說,兒子的缺點都是被誇大了的,漫畫化了的,在敘說中又採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辭手法,體現出陶君下筆時的那種又好氣、又好笑的心情。這是帶著笑意的批評,是老人的舐犢情深。

    這樣看來,黃庭堅的體會又是頗為精妙的:

    “觀淵明之詩,想見其人愷悌慈祥,戲謔可觀也!”詩中並無生子不肖的遺憾,沒有捶胸頓足的悲憤,通觀全詩,氣息雍容平和,名為責子,實為幽默,諸兒憨態可掬,讀完令人捧腹噴飯。

    用詩來描寫兒女情態,首見左思《嬌女詩》,唐代不少詩人都寫有這方面作品,陶淵明起了推波助瀾作用。這對詩歌題材的擴大及日常化是有不可低估的意義的。

    其實,陶淵明的孩子們,按自己的天性自然成長,生活在父母親寬厚的愛護中,甚是幸福啊!

    03

    陶君,在其危病時對兒子們叮囑不休,告誡他們,拳拳父心,天地可鑑!

    陶淵明大約五十出頭時,經歷了一場重大病患,在“自恐大分將有限”的心情下,《與子儼等疏》這是是寫給五個兒子的一封家信。

    儼,和正文第一句中的“俟、份、佚、佟”都是陶淵明的兒子。

    告儼、俟、份、佚、佟: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聖賢,誰能獨免 ?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餘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穎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濟北汜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這篇《與子儼等疏》文體為疏,疏是一種帶勸誡之意的正式的文體。文章讀來莊嚴肅穆,讀來仿若陶淵明正用微弱、斷續的語氣在對自己的五個兒子做最後的告誡,感情充沛動人,個人情緒色彩濃重

    作品譯文如下 :

    告訴嚴、俟、份、佚、侮諸子:

    天地賦予人類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聖賢之人,誰又能逃脫死亡呢?子夏曾經說過:“死生之數自有命定,富貴與否在於天意。”孔子四友之輩的學生,親身受到孔子的教誨。子夏之所以講這樣的話,豈不是因為人的窮困和顯達不可非分地追求,長壽與短命永遠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緣故嗎?

    我已經年過五十,年少時即受窮苦,家中常常貧乏,不得不在外四處奔波。我性格剛直,無逢迎取巧之能,與社會人事多不相合。自己為自己考慮,那樣下去必然會留下禍患。於是我努力使自己辭去官場世俗事務,因而也使你們從小就過著貧窮飢寒的生活。

    我曾被王霸賢妻的話所感動,自己穿著破棉襖,又何必為兒子不如別人而慚愧呢?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我只遺憾沒有求仲、羊仲那樣的鄰居,家中沒有像老萊子妻那樣的夫人,懷抱著這樣的苦心,內心很是慚愧。

    我少年時曾學習彈琴、讀書,間或喜歡悠閒清靜,開啟書卷,心有所得,便高興得連飯也忘記吃了。看到樹木枝葉交錯成蔭,聽見候鳥不同的鳴聲,我也十分高興。我常常說,五六月裡,在北窗下面躺著,遇到涼風一陣陣吹過,便自認為是伏轟氏以前的古人了。

    我的思想單純,見識稀少,認為這樣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時光逐漸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復過去的那種生活,希望又是多麼渺茫!

    自從患病以來,身體逐漸衰老,親戚朋友們不嫌棄我,常常拿來藥物給我醫治,我擔心自己的壽命將不會很長了。

    你們年紀幼小,家中貧窮,常常擔負打柴挑水的勞作,什麼時候才能免掉呢?這些事情總是牽掛著我的心,可是又有什麼可說的呢!你們兄弟幾人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應當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

    鮑叔和管仲分錢財時,互不猜忌;歸生和伍舉久別重逢,便在路邊鋪上荊條坐下暢敘舊情;於是才使得管仲在失敗之中轉向成功,伍舉在逃亡之後回國立下功勞。他們並非親兄弟尚且能夠這樣,何況你們是同一父親的兒子呢!

    穎川的韓元長,是漢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職,享年八十歲,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濟北的匯稚春,是晉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們家七代沒有分家,共同擁有財產,但全家人沒有不滿意的。

    《詩經》上說:“對古人崇高的道德則敬仰若高山,對古人的高尚行為則效法和遵行。”雖然我們達不到那樣高的境界,但應當以至誠之心崇尚他們的美德。你們要謹慎做人啊,我還有什麼話好說呢!

    在陶君之前所作《命子》組詩中,也可以看出陶淵明推崇漢朝疏廣的“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認為留給孩子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謀生做人之道。 他對幾個兒子諄諄教誨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從《責子》,到《命子》及《與子儼等疏》,我們可以感受到陶君對其子嗣們為學、為人是有著愛護、期望和諄諄教導,舐犢之情言於溢表!

  • 3 # Kao上WJB

    看來“父母學霸,兒女學渣”的事情自古就有

    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一般而言,“老子英雄,兒好漢”才是大家能夠接受的結果。但是,世事無常,反差無處不在。

    就拿老陶來講,生了五個兒子,各個都不爭氣,“如此之坑爹”,這個事情就很蹊蹺。如此大的機率,一定發生了什麼。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隱性基因突然“顯靈”,連著“顯”五次

    隱性遺傳,大家都知道,就是兩個隱性基因配對後,隱性的特徵就會出現。可能老陶也有“隱性的白痴基因”,在生孩子的時候,不幸出現了。例如:這個樣子,白人夫婦生出黑人寶寶。

    第二種可能,老陶的教育

    老陶雖然有才,但是有才不一定會教兒子,而且老陶那脾氣,瀟灑滴很,難免當甩手掌櫃。大家都知道,“男人帶孩子”是個什麼熊樣子。

    第三種可能,老陶住得太偏,自己倒是閒雲野鶴了,可是孩子們跟著沒了見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因此變得不知世事,也是有可能的。例如:狼孩啊!人猿泰山啊之類的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老陶的要求太高,本來兒子們很正常,在他的嘴裡就變得不成器。這種現象很常見。我們小時候,不都經常被父母罵“啥都不會”麼!

    總之,各種可能,我還是覺得,老陶望子成龍心切,發發牢騷而已,並不是真的生了五個傻子!

  • 4 # 三國天下行走

    智力的遺傳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

    首先,醫學和心理學都對智力遺傳有大量的研究,但只是在試驗室條件下或抽樣進行的。但智力本身就是一個無法具體描述、只能大概定量的概念。智力遺傳不像其他遺傳(比如長相)那麼直觀和準確,有點看不見摸不著。

    其次,智力由先天遺傳和後天因素等多方影響。聰慧的父母生下的孩子,有可能智力高,但生下來不教導,自己再不學習不努力,有可能看不出聰明;也有可能生下的孩子智力一般,但智力開發的好、教育水平高,就會聰明、發展好、成就大。反之,智力一般的父母,生下的孩子也可能很聰明、也可能智力一般,但透過教育、學習,都會取得成功,成為世俗眼光的聰明人。

    第三,聰明和成就是兩個概念。我們看到蘇軾取得的成就大,就認為他是聰明的。其實,我們已經偷換了概念。

    第四,回到蘇軾孩子本身。蘇軾夫人生孩子時,到底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有可能是受吃藥、身體健康等外部因素影響了,從而導致染色體缺失,或影響了大腦發育。從當今來看,高智商高學歷父母的孩子智力低下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圖片無關

  • 5 # 道玄傳媒

    首先謝謝邀請。一個人的成才,除了先天的遺傳,後天的培養也是比較重要。陶淵明辭官歸隱,生活過得艱難困苦,飲酒吟詩,應該對孩子的教育不到位,古時讀書的目的就是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而陶淵明的思想學問非常高,但是也落得個貧困潦倒的境地,他的孩子看到這樣,我認為對學習也不會太上心。

  • 6 # 使用者95093592431

    感謝邀請,陶淵明辭官歸隱田園後,在詩文方面大放光彩,他藉助詩歌抒發自己胸中的情感,傾訴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所著詩歌無一不是佳作。而從他的那些詩作中,不論是飲酒詩,還是詠懷詩,亦或是田園詩,都可以看出陶淵明對寧靜悠閒的田園生活的喜好,以及他淡泊曠達、安貧樂道的高尚人格。他有一對雙生子陶雍份、陶端佚和小兒子陶通佟先天智力低下,是弱智兒。詩中描寫雙胞胎都十三歲了還不會識數算數,簡單的加減法也完全不懂;小兒子陶通佟已經九歲,還是年幼無知、個頭蠢笨的樣子。整天只知道在外頭玩耍,爬樹摘果子,到頭來只會念“梨”、“慄”,一點學習的熱情和心性都沒有。為什麼呢?原因就是陶淵明酷愛喝酒。喝酒對胎兒以及酒後懷孕,所生酒精兒,都會有智力問題。受酒的傷害而發生“酒精中毒綜合徵”的患兒除表現出頭、面部、心臟、四肢各部畸形外,還伴有精神異常,發育緩慢。

  • 7 # 鑫然說歷史

    這個問題,無法正面回答,因為古籍中對陶淵明兒子記載很少,多是從陶淵明的詩詞和言論中側面瞭解的。那我們就來看看陶淵明到底說了什麼?讓大家認為他的兒子是“低能兒”。

    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早年為了生計,也曾踏上仕途為官。當時東晉末期朝政腐敗,內部鬥爭不斷,大官可以橫行無法,百姓苦不堪言,官員之間貪汙受賄之風盛行。陶淵明看不慣這一切,一心向往田園生活,可他又希望為官一展抱負,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幾次歸隱又幾次復出。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任彭澤令,到了十一月僅僅三個月時間,因為程氏妹卒於武昌,陶淵明辭官正式歸隱田園,直到生命終結。

    陶淵明的一生是矛盾的,他既嚮往田園生活,又想踏入仕途實現理想抱負。在反覆幾次的歸隱復出,可以看出他其實一直沒有放下心中那一點執著,可能是因為當時年輕,復出後又看不慣官場的種種,意氣之下又選擇歸隱。在這一次次反覆下,矛盾中,心確實是累了,最後選擇歸隱。但他心中那團火併沒有熄滅,而是轉移了物件,那就是他的兒子。這裡要說一下,陶淵明有五個兒子,不是三個。

    陶淵明因為自己的經歷和才華,對兒子的要求特別的高。在他四十二歲時,其長子陶舒儼已經十四歲了,即將步入“成童”時期,就作了一首《命子》詩,透過講述陶氏先祖的功德、光榮來激勵兒子,表達了陶淵明希望兒子成長為一個有作為、有抱負的人。全詩言辭懇切,感情厚重,表現出陶淵明對兒子的希冀之情。四十四歲時,作了《責子》詩,估計很多人認為陶淵明幾個兒子資質不行,就是因為這首詩。這首詩的內容如下: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白髮覆垂在兩鬢,我身已不再結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身邊雖有五男兒,總不喜歡紙與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白話譯文: 阿舒已經十六歲,懶惰無人能相比。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阿宣快到十五歲,也是無心去學習。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通兒年齡近九歲,只知尋找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飲酒莫論理。

    從這首詩確實可以看出,陶淵明對幾個兒子都不滿意,最後句還感嘆道:如果這就是天命,就喝酒不管這麼多了,看出陶淵明的失望。但換個方向想,這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只是用了一種幽默的口吻來激勵兒子們,告訴他們現在做得還不夠,離陶淵明的期望還很遠,現在不都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估計當時陶淵明對幾個兒子也是這樣的目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陶淵明自知不久於人世時,還作了一首《與子儼等疏》的詩詞,也可以說是一封家書,其內容大致說的是,陶淵明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活態度,思想抱負,告誡兒子們要互敬互愛,期望兒子們能實現他的理想,謹記他的做人準則。全信款款而談,語重心長,尤能體現陶淵明的一生志向及滿腔深厚的寄望之情。

    所以說,陶淵明的兒子並不一定是“低能兒”,只是陶淵明的要求很高,希望兒子們能實現他沒實現的理想抱負。如果真是“低能兒”,陶淵明不會一再的寄予厚望,只是當時的歷史條件,要想實現抱負,哪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作為父親的陶淵明要求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 8 # 三餘書館

    “低能兒”的說法太過了。

    世人有此看法,大抵源於陶淵明寫過的一首戲謔意味頗濃的詩《責子》: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五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天運苟為此,且進懷中物。

    這首詩從字面意義看,大兒懶,二兒不愛學習,老三老四數學差……即使如此,也不算“低能兒”吧。

    這首詩背後其實是有陶淵明的自我反思與沉痛的。

    他三仕三隱,固然順從了自己的內心,卻因為經濟問題與環境問題,不能給孩子們其他仕宦家庭一樣的受教育條件,日子見長,孩子們多半要碌碌一生了。

    這是他作為父親的隱痛。五十歲左右時,陶淵明一場大病,留給兒子的遺書中這一心態透露無疑: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 餘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我不愛“自謂羲皇上人”時的陶淵明,我愛感嘆“人生實難”的陶淵明,他讓我覺得親切,讓我感受到他一樣具有凡夫俗子一面的血肉,在那基礎上,他愛的,憎的,渴望的,選擇的,才如此有鏗然之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的國粹,偉大的詩詞,還有前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