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失心男孩兒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明代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明代時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崑曲”。

    崑曲發源於600多年前,由崑山人顧堅草創。到明代嘉靖年間,傑出的崑曲音樂家、改革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大膽改革,吸收了當時流行的餘姚腔、弋陽腔、海鹽腔的特點,形成了新的聲腔,廣受歡迎。因為這種腔調軟糯、細膩,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湯糰,因此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調”,這就是今天的崑曲。[3]

    明代萬曆年間,崑曲出現爆發式發展,湧現了大量優秀的劇本,演出也非常繁榮。據記載,當時僅蘇州一地,崑曲的專業演員就有好幾千人。如今,全國有七家崑曲院團,從業人員加起來也就一千多人,足見當年崑曲演出之興旺。那時候,演出的場合也各式各樣:家裡、別墅裡、草臺鄉間,甚至江南水鄉的樓船上也能演崑曲。一度還開了風氣之先,允許女眷外出觀劇。不過,為了避免禮數不和,會搭建只允許女性進入的“女臺”。有的大型演出中,還出現了“萬餘人齊聲吶喊”的盛況,就如同現在的巨星演唱會一樣。除了粉墨演出之外,不分年齡、職業、階層,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崑曲清唱更是風靡各地,構成了一種蔚為壯觀的文化現象。[3]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頭[4] 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專案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佈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崑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根據醜、副兩類角色的唸白特色,該劇種通常可分為南昆和北昆:南昆以蘇州白和揚州白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唸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臺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許多地方劇種,如晉劇、蒲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越劇、閩劇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哺育和滋養。

    崑曲中的許多劇本,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崑曲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為崑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崑曲作家和音樂家,這其中梁辰魚、湯顯祖、洪昇、孔尚任、李玉、李漁、葉崖等都是中國戲曲和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

    從崑曲的歷史發展上看, 18世紀之前的 400年,是崑曲逐漸成熟並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崑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世間的萬般風情。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崑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紀後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崑曲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19世紀中葉[5] ,京劇興起,崑曲敗落之勢更顯,許多崑曲藝人轉行演出流行的京劇。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力扶持和振興中國傳統的戲曲事業,崑曲才有幸得以重獲新生。1956年,浙江崑劇團改編演出的《十五貫》在全中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周恩來總理曾感慨地說:“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6] 之後,全國許多地方相繼恢復了崑曲劇團。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7]

    金代和元代,在那時的北方興起雜劇,由許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戲文起源於建炎南渡前後。明太祖洪武年間時,南戲文加北雜劇成傳奇。

    根據文徵明手錄的婁江魏良輔《南詞引正》一文記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燈鎮),精於南辭,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元代末年崑山顧堅為崑曲創始人。今崑山千燈鎮有顧堅紀念館。明代崑山腔是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元代末年,南戲傳到崑山地區後,與當地的民間曲調互相結合,形成了富有當地特色的聲腔,在音樂家顧堅推動下,有長足的發展。根據周玄暐的《涇林續記》,明太祖朱元璋也注意到崑曲,可見當時崑曲的規模已經不小。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清曲唱家魏良輔繼承古來“以文化樂”的傳統,改良崑山腔,採用中州韻系,依字聲行腔,“呼叫水磨,拍挨冷板”,使崑腔具細膩婉轉的特色,因之又有“水磨調”、“水磨腔”之稱。稍遲出現了用崑腔演唱的傳奇新作《玉玦記》、《鳴鳳記》、《浣紗記》等,新腔始風行大江南北,成為領導性的戲曲聲腔。明萬曆到清乾隆年間,前後一百多年為崑曲全盛時代,崑劇舞臺藝術亦在清朝中葉發展成熟。此後花部興起,以崑劇為代表的雅部逐漸退出舞臺,然薪盡火傳,其聲腔和表演藝術深刻的影響了後來劇種,如京劇;民間曲社唱曲活動也一直綿延不絕,成為儲存曲唱規範的主力。

    花部又稱“亂彈”,根據《揚州畫舫錄》卷五,特別以“亂彈”來統稱花部諸調便可以知道。徐扶明《亂談亂彈》一文指出,“亂彈”又名“鸞彈”、“爛彈”、“亂談”。花部腔調劇種中所用的音樂風格較活潑嘈雜。

    起源形成

    崑曲是出現於中國明代的一種新興戲劇樣式,從16世紀晚期開始,它逐漸佔據了劇壇的中心地位,成為此後兩百多年間最重要的戲劇形式。崑曲從起源到正式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根據所能見到的資料,大約在南宋光宗皇帝時期,浙江永嘉的一種地方小戲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間音樂為主要演唱曲調,所以被稱為南戲。南戲保留了許多民間藝術的特點,不受任何清規戒律約束,演出自由活潑,帶有較大的隨意性。在發展過程中,南戲逐步吸收了唐宋以來多種成熟的傳統音樂形式,日漸走向豐富和細緻。但由於缺少上層知識分子的參與,它一時還無法克服自身所帶有的種種先天或後天缺陷,以致於長期徘徊在一個不太高的層次上。

    明代初年,南戲一方面從以北方曲調演唱的雜劇中汲取寶貴藝術經驗,一方面吸引部分知識精英加盟,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讀到高明(?―1359)編寫的南戲劇本《琵琶記》後,大為稱賞,專門叫人在宮廷中排演。可見明初的南戲已經開始向更高雅的藝術境界邁進,由此得到上層社會的積極肯定。

    南戲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取得進展,與其本身所具備的靈活性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而這種靈活性集中體現在它演唱曲調的繁衍變化之中。從南宋到明代,南戲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與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發展出多種不同風格的地方曲調。它與崑山的地方音樂及吳語結合而形成的崑山腔便是崑曲的前身。必須注意的是,這時的崑山腔只是一種清唱的音樂形式,還沒有用來表演完整的戲劇情節。明代中葉以前,崑山腔的傳播範圍不是很大,僅在蘇州一帶流行。當時的蘇州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遙遙領先,是東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大都會。經濟的繁榮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崑曲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走到了社會文化大舞臺的中心。

    開發出崑曲所蘊涵的藝術潛力,使之成為一種重要演唱形式的是民間音樂家魏良輔(生卒年不詳)。同中國歷史上許多傑出的民間藝術家相仿,魏良輔的生平記載十分簡略。結合當時人著作中的一些材料可以知道,他大約生活在明代嘉靖、隆慶年間,原籍江西豫章,長期寄居太倉,以演唱民間曲調為職業。這種職業使魏良輔接觸到北方和南方的多種曲調,透過比較研究,他對崑山腔曲調平直簡單、缺少起伏變化這一狀況日漸感到不滿,於是和一批藝術上的志同道合者親密合作,開始了對崑山腔的全面改革。這種改革分演唱和伴奏兩個方面進行。魏良輔等民間音樂家在原來崑山腔的基礎上,彙集南方和北方各種曲調的優長之處,同時借鑑江南民歌小調音樂,整合出一種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調,演唱時注意使歌詞的音調與曲調相配合,同時延長字的音節,造成舒緩的節奏,給人以特殊的音樂美感,這就是流傳後世的崑曲。魏良輔善於演唱,但對樂器並不精通。在改革崑山腔的過程中,他得到了河北人張野塘(生卒年不詳)的大力幫助。張野塘協助魏良輔將北方曲調吸收到南方的崑曲中來,同時對原來北方曲調的伴奏樂器三絃進行改造,將它與簫、笛、拍板、琵琶、鑼鼓等樂器共同用在崑曲的伴奏之中,使其唱腔變得委婉、細膩、流利悠遠,被人稱之為“水磨腔”。

    崑曲改革的成功給魏良輔帶來了巨大的聲譽,這種新式的曲調一經問世,立即以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征服了當時的廣大聽眾。一批民間音樂家紛紛向魏良輔學習崑曲的演唱技法,使得這一優美的曲調很快在周圍地區傳播開來。最早用崑曲形式演出的劇作一般認為是崑山人梁辰魚(約1521―約1594)的《浣紗記》。

    崑曲的美,更重要的是它傳達的思想感情之深,蘊含的審美趣味之妙。愛情是崑曲永恆的主題,舞臺上的生旦最擅長的就是談情說愛。但這些愛情故事之間,有很多的巧妙不同。[3]

    經過魏良輔的改革和梁辰魚的藝術實踐,崑曲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快傳播到江蘇、浙江的廣大地區,成為這些地域主要的戲劇形式。

    發展興盛

    在崑曲初步形成的過程中,民間藝術家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崑曲獲得較為完整的戲劇形態後,開始向更高的層次發展,這時許多一流的作家、學者參加進來,用精美的詩句和生動曲折的故事撰寫了大量劇本。就在梁辰魚創作《浣紗記》的同一時期,明代戲劇領域還誕生了另外兩部影響同樣巨大的作品,那就是李開先(1502―1568)的《寶劍記》和無名氏的《鳴鳳記》。它們本來並不是為崑曲演出而創作的,後來改用崑曲演唱併成為崑曲重要的保留劇目。

    《浣紗記》《寶劍記》《鳴鳳記》等劇作主要圍繞政治主題展開,而在此前後的另一些劇作,如徐霖(1462―1538)的《繡襦記》、高濂(生卒年不詳)的《玉簪記》等,則主要圍繞愛情主題展開。從此以後,政治和愛情成為崑曲劇作的兩大主題,兩者有時各自獨立,有時又緊密結合在一起。

    共5張

    明刊本《玉簪記》插圖《追別》

    大約到了明代末期的萬曆年間,另一位崑曲發展史上偉大劇作家――湯顯祖(1550―1616)誕生了。他比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1564―1616)大15歲,兩人在同一年去世。湯顯祖的《牡丹亭》大膽地將閨門少女的愛情幻夢搬上舞臺,一經演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轟動。當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在伊麗莎白時代的倫敦劇場贏得陣陣歡笑的時候,在中國富紳的家庭表演場地或民間的露天劇場裡,《牡丹亭》中那個神秘而綺麗的夢境也正弄得人們如醉如痴。《牡丹亭》突破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情與理的衝突,試圖去追尋一種“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理想愛情觀。

    明代還有一位崑曲劇作家與湯顯祖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他名叫沈璟(1553―1610),是江蘇吳江人。沈璟顯然不像湯顯祖那樣激烈,他思想較為正統和保守,對於現行的社會體制採取充分肯定的態度,這種態度在他的崑曲劇作中體現得極為明顯。從藝術實踐的角度來看,沈璟的崑曲創作注重戲劇自身的藝術特性,為當時及後世的劇作家提供了適合舞臺演出的規範性樣本,自有其不容抹殺的積極意義。

    沈璟的《義俠記》取材於《水滸傳》武松的故事。它客觀反映了奸人橫行、司法紊亂、官府貪贓枉法的社會現實,認為這些都是倫理道德敗壞的具體表現,而武松與流氓惡霸鬥爭到底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正義行為。劇作的結尾表明,只有自覺維護以皇帝為中心的正常社會秩序,才能恢復被少數人破壞了的道德標準。沈璟以自己的藝術主張帶動和影響了同地區的一批劇作家,在崑曲創作領域形成吳江派作家群。

    湯顯祖這樣的戲劇大師和《牡丹亭》等傑作的出現,吳江派這樣頗具實力的劇作家群體的形成,標誌著崑曲創作開始進入全盛時期。在湯顯祖、沈璟等的帶動下,明代崑曲創作日新月異,碩果累累,先後產生了一大批著名劇作。連元代的一些劇作也被吸收改造為崑曲劇本,用崑曲形式演出了。

    伴隨著劇作的層出,是崑曲演出的異常興盛。崑曲演出最集中的地區是江蘇、安徽、浙江一帶。為滿足社會的需要,萬曆年間,這些地區出現了不少專門演出崑曲的民間職業戲班,其中以蘇州的瑞霞班、吳徽州班,南京的郝可成班、陳養行班,常熟的虞山班,上海的曹成班等最為有名。天啟、崇禎年間,民間崑曲戲班的數量迅猛增加,僅南京一地,崑曲戲班就達幾十個之多。

    與民間戲班相比,由文人和紳士階層私人家庭組織建立的崑曲戲班數量更為龐大,演出也更為頻繁。由於得到作家、學者的悉心指導和充分的經濟保障,家庭崑曲戲班的演出一般比較精美,總體水平也往往超過民間戲班。

    除了民間崑曲戲班和家庭崑曲戲班的演出外,業餘演員的登臺表演也是明代崑曲演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業餘演員中有作家、學者,有經濟較為寬裕的平民,有民間樂師,有自由職業者,還有文化素養較高的妓女。

    明代晚期,崑曲演出進入宮廷,成為供皇帝娛樂的新形式。與此同時,崑曲突破區域限制,在北方也得到廣泛的傳播,真正徹底地為全社會所共同接受。這一階段,明代崑曲領域名家輩出,體現出一種整體的實力。無論是戲劇作家、學者還是民間崑曲藝術家都勤于思索,勇於實踐,憑著自己的能力與才華將崑曲不斷引向更高的層次。

    進入清代以後,崑曲仍然保持著持續興盛的勢頭。明末清初,繼吳江派之後,蘇州地區又出現了一個崑曲作家群,後人稱之為蘇州派。與前輩劇作家相比,他們更加關注現實,力圖用自己的創作來挽救時勢,矯正人性的偏差。雖然蘇州派劇作家並沒有徹底擺脫官僚紳士階層的影響,但也給崑曲領域帶來了不少新鮮的氣息,明代各個時期的政治圖景及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和生活狀況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藝術上,他們超越了崑曲過分重視優美的美學傳統,顯示出宏大的敘事風格。蘇州派劇作家中以李玉(生卒年不詳)的成就為最大,他充分掌握了崑曲表演的特點,在創作中將舞臺性與文學性結合起來,寫出《清忠譜》《千忠戮》《一捧雪》《佔花魁》等三十多種優秀的崑曲作品,贏得了當時及後世大批觀眾的喜愛,在明末清初的崑曲舞臺上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跨越兩個朝代的蘇州派劇作家為清初崑曲創作開闢了道路,康熙年間,洪昇(1645―1704)的《長生殿》和孔尚任(1648―1718)的《桃花扇》兩部集大成式的重要崑曲作品相繼問世,標誌著新一輪崑曲創作高潮的到來。

    清代初年還有一位十分重要的劇作家李漁(1611―1680)。李漁是個天才型的作家。李漁平生創作了十個崑曲劇本,還撰寫了在中國戲劇理論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的《閒情偶寄》。他在藝術上有很多新穎的見解,但政治思想卻偏於保守,認為劇作家應該藝術地處理作品的意識形態內容,以使觀眾在審美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封建倫理道德思想的薰陶。

    李漁崑曲創作的代表作是《風箏誤》,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韓世勳的書生,他父母早亡,借住在父親生前的朋友戚天袞家中。戚家的兒子戚施面貌醜陋,性格粗俗,一天他在外面放風箏,不料風箏掉進了一戶姓詹的人家。討回風箏時,發現詹家二小姐在上面題了一首詩。韓世勳故意將另一隻風箏放進詹府試探,很快就接到詹家小姐的邀請。他到詹府去赴約會,沒想到遇見的卻是醜陋愚蠢的詹家大小姐,嚇得慌忙逃跑。後來醜陋的詹家大小姐嫁給了戚施,韓世勳在文官考試中取得第一名,戚天袞叫他和美麗的詹家二小姐結婚。韓世勳誤以為要娶的是前次所見的醜女,堅決不肯答應。直到與新娘在洞房中見了面,才徹底澄清誤會。這是一部幽默的風俗喜劇,思想平庸而技巧純熟,舞臺演出效果十分理想。

    從清代初年到清代中葉,崑曲演出繼續保持了較為旺盛的勢頭,各種家庭劇團和職業劇團也仍是演出的主要力量。宮廷崑曲演出也有所發展,清代初年主要是演出各種經典劇目的選場,乾隆時期,一些文化官員奉命創作了部分篇幅較長的大戲,將崑曲演出完全納入了宮廷文化的範疇。

    花雅之爭

    來自民間的崑曲曾以優美清新的風格超越了其他簡單粗率的戲劇樣式而登上時代藝術的巔峰,遺憾的是,到了清代中葉,崑曲經過長時間的繁盛之後,日漸失去原有的活力,開始走向衰微。眾所周知,崑曲的繁榮是與眾多作家、學者的全力投入分不開的,待到湯顯祖、李玉、洪昇、孔尚任等引領過時代思潮的知識精英消逝在歷史的地平線以外,崑曲便無奈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之中。平庸的後繼者們難以達到前代大師的藝術水準,只知道按照日益僵化死板的規範進行創作,推出一部又一部面目雷同、毫無新意的作品。

    清高宗為皇太后慶壽時豪華的演劇場景

    在藝術上,細膩幽雅的崑曲也開始顯露出遠離大眾欣賞趣味的一面,過分雕琢的歌詞、過分悠長的演唱、過分緩慢的節奏讓普通觀眾越來越難以接受。

    清政府頒佈的包括禁止官員擁有家庭戲班的禁令,使家庭崑曲劇團不復存在,文人和紳士階層與崑曲的密切聯絡遭到了致命的破壞,崑曲失去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基礎,只能在苦苦撐持中不斷衰落下去。

    清代中葉以後,各種演唱地方戲曲逐漸興起,它們粗獷的格調、旺盛的生命力,豐富多變的形式,被人們稱之為“花部”。在它們的猛力衝擊下,崑曲逐漸退出了主流舞臺,也宣告了中國戲劇史上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這些新出現的戲曲樣式往往是以歌舞為主、情節簡單的民間小戲,或者是崑曲和其他傳統劇作的改編本。與被人們稱之為“雅部”的崑曲相比,它們的語言顯得粗糙而雜亂,其中甚至存在著邏輯混亂、句法錯誤的弊病。這是因為這些戲的作者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民間藝術家,他們不懂詩歌格律,也沒有系統學習過傳統的經典作品,但他們卻有文人作家、學者所無法企及的一些長處,那就是他們對民間藝術和大眾語言相當熟悉,對普通觀眾的心態也比較瞭解,知道一齣戲怎樣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清代時期的昆班後臺

    他們創作的那些貼近生活、貼近觀眾的地方戲劇就這樣顛覆了崑曲優雅的美學傳統,顯示出樸質真淳、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可以說,這些地方戲劇之所以能戰勝崑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擁有了當初崑曲征服觀眾時所具備的真誠和淳樸。換言之,崑曲之所以衰落,也正是由於它背叛了成功時的藝術信條,走到了自己的反面。

    為了與地方戲劇競爭,崑曲戲班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清代民間表演藝術家們不再在舞臺上演出完整的崑曲劇目,他們在崑曲原劇基礎上,挑出一些精彩的場次或段落作了天才性的再創造,在表演中充分發揮歌唱的技巧,增進戲劇動作的美感和難度,同時增添一些滑稽有趣的情節,用來沖淡典雅的唱詞給觀眾帶來的隔閡。這便誕生了“摺子戲”。在長期演出過程中,這些崑曲“摺子戲”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都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充實進許多生動的細節,使劇作內容更加完美,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故而具有持久的藝術魅力,令人百看不厭。

    此外,清代民間表演藝術家還特意編創了一些內容通俗的短劇和場面火爆的武戲,與傳統劇目選場同臺演出。這些新增劇目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清新明快,熱鬧有趣,深為當時的觀眾所喜聞樂見。就這樣,清代中葉以後的崑曲憑藉經典劇目的“摺子戲”和新編短劇繼續活躍在舞臺上,在與各種地方戲劇的競爭中重新激發出藝術的生機。

    另一方面,在舞臺演出的競爭中,崑曲的藝術元素為各種地方戲劇所吸收,促成了地方戲劇的繁榮和京劇的誕生。新興的京劇繼承了崑曲的部分劇目和曲牌,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崑曲的行當和表演體制,同時克服了崑曲語言的侷限性,從而贏得觀眾的擁戴,成為繼崑曲之後主宰中國劇壇的重要戲劇樣式。

  • 2 # 古戲新說

    如果想要系統地瞭解崑曲,首先要了解的就不是崑曲本身。

    這並不是一句矛盾的話,因為顯然崑曲是中國戲劇的一種,所以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中國戲劇,準確說是中國戲曲的框架和基本概念(戲劇包含戲曲,戲曲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戲劇形式)。在一個大概的概念下去欣賞崑曲便會清楚和容易一些。

    網易公開課裡面 蘇州大學有一個崑曲的公開課 感覺還不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亦菲被爆拍《南煙齋筆錄》耍大牌,一餐花費700元,事實究竟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