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快車號

    大年初一,去影院看了預售成績和當日票房成績均排第一的《瘋狂的外星人》。看之前,是抱著挺多期待的,特別是加入了科幻元素,還改編自《鄉村教師》。

    但是看的過程中,卻不斷感到失望、尷尬,看完後,心頭更是掠過了一絲中國電影發展的寒意:莫非離電影強國夢越來越遠了?這可是今天大年初一票房最高的已達3億多的電影啊。

    先總體說一下吧。這部電影是甯浩導演的最新作品,增加了一些科幻、全球、文化元素,就放大了甯浩導演作品存在的一些缺憾:價值觀、世界觀方面偏頗叛逆,文化根底薄弱,敘事不夠嚴謹,視聽語言基本功不紮實,以及常常體現出的一些“令人討厭的目中無人”特徵。

    這篇文章可能是我寫過的影評中語言比較直接、犀利的一篇了,但是對於受到全民關注的春節檔大年初一最熱門影片,需要說出真話,也是建設性的,任何虛偽都沒有意義,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討、批評指正。我預計這部《外星人》將給甯浩導演帶來很多的批評聲音,也會讓很多觀眾和國際影人對當今的中國電影行業印象大打折扣,很多人可能還會比較憤怒。

    我看的那一場過程中,全場觀眾大笑的次數不多,比近些年看的一些火爆喜劇電影少很多,我是全程沒有能笑出來,這也不全是一部喜劇電影,而且可能會讓很多觀眾看完感覺自己如同影片中的情節一樣被當猴耍了。

    還是先來總結一下影片講述的故事內容,方便大家閱讀整個文章。《外星人》講了一個十分遙遠的外星球派使者來地球與地球人建交、交換DNA,卻因為地球派出的代表喜歡自拍發在社交媒體吸流量,結果在太空交換儀式中自拍讓外星人產生誤解併發生了太空相撞事故,導致外星人代表及其飛行器墜入地球上中國一個世界公園後,與地球人相怨相鬥的故事。雖然影片標明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鄉村教師》,但影片其實與原著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這可能也是作家劉慈欣並未在這次春節檔提起這部影片的原因。說實話,如果這真的是劉慈欣寫的故事,那麼大劉這個作家是沒有什麼前途和希望的,也是不可能受到國際認可的。因為,這個故事,從大邏輯、架構到諸多細節,都是不成立的,可能還會讓很多觀眾感覺很不入戲和智商受到了藐視。

    我認為《外星人》不是一部好電影,給人觀感是一部挺“土”的電影,也是甯浩導演過的最差一部電影,也將會給他帶來很多的負面評價和質疑。而且,如果這部電影走出國門,恐怕會被外國觀眾和影人評為“特大爛片”,而且會對我們倍加嘲笑,和對中國電影行業和中國文化產生一些敵意。下面具體從各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因為較長,為方便閱讀,分成上下兩部分。

    上半部分

    首先,從影片傳達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主旨來說,不能代表當下社會大眾的審美和追求方向,也不是面對全民普通大眾的文藝作品應該傳達和引領的。這個其實是甯浩導演以前一些作品也存在的一個問題,例如《心花路放》等電影受到各方的一些批評。甯浩導演作品的一個優勢在於喜歡關注和描寫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和故事,貼地氣,但是缺點也在於經常把小人物自身的狹隘性、侷限性和不美好的想法、行為傳輸給觀眾,雖然真實,但不是真正大眾化的。藝術並不是只片面追求真實,面對大眾的好藝術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要有豐富的情感蘊含、美感和社會責任感。而說到大眾化,好萊塢那些在全球“傾銷”的大片是最大眾化的,是最受普通民眾喜愛的,故事的主題必然都是宣傳普世價值觀和真善美的,因為這是最容易被各行各業、不同性格、年齡段人士所組成的“大眾”所能接受的價值觀,所以是“普世價值觀”。

    其實,在成名作《瘋狂的石頭》後,甯浩導演的電影並不是真正大眾化的,因為並不是以普世價值觀為核心,反而最貼合的人群是一些叛逆、青春期青少年和對自己的人生、生活有很多消極思維和抱怨的民眾,大家應該瞭解一點,網路有一個特性就是發洩不滿的渠道和吐糟,因此也比較符合一些網路平臺上一些使用者的口味,這就是為什麼甯浩導演前些年在網路上很受吹捧。如果在一些電影強國,甯浩導演的電影應該會分在“B級片”和小眾片系列,並不會分在最大眾、商業的電影系列。

    那些年,中國的普通觀眾看完電影后在網上互動的人很少,主要是一些活躍的、在網上主要是發洩不滿、吐槽的叛逆、憤世嫉俗的青少年,但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現在看電影的大眾參與評價越來越多,所以你會看到對甯浩作品批評的聲音越來越多,《瘋狂的外星人》正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其實,這是必然出現的。

    例如,看《瘋狂的外星人》,透過都是外星人意外降落地球的故事和外星人造型,包括海報,總是能想到斯皮爾伯格的那部經典鉅作《E.T.外星人》,這部電影核心就是傳達真善美和呼籲世界和平的觀念,非常溫暖,而在《瘋狂的外星人》中,是看不到真善美和呼籲和平的核心傳達的。如果說這就是對經典作品的解構和戲謔,是“暗黑”科幻電影,但那就不是符合大眾化的電影了。在把外星人當猴訓,為了笑果而生硬製造一些包袱的背後,卻讓人產生動物、外星人遭受虐待、人類不尊重的心疼和不適感,也真不是符合當今大眾審美理解的。這部電影的審美觀和理念是比較小眾和土的,也是已經過時的。中國雖然很多地方還不夠發達和文化水平落後,但華人群還是很善良和富有正義感同情心的。

    而且,在為了完成劇情包袱設定,強行將歐美強國和外星文明“弱智化”後,影片變成了幾個核心角色為了皮肉之痛、食物、金錢等基本需求、慾望的爭鬥,而且最後是吃(香蕉)的本能慾望打敗了外星文明,拯救了耿浩從而化解了地球的災難。這構成了一種對人類文明有意無意的“胡編”和“褻瀆”,人之所以為人,與其他動物相比的核心特徵是高階動物,更加文明,不是整天為了最低階的慾望遊走和搏鬥,然而這部電影,把人類、外星人的智慧發展彷彿又重新拉回了最低階的生理需求慾望,而外星人之所以文明高度發展,首要解決的就是克服低階慾望。根據人本主義科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也可以分成低階需求和高階需求,而越發達的國家的標誌,就越是高階需求佔主體的。

    這樣的不當的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嘲笑和解構(消解權威與規則)。也體現出了主創團隊在文化方面的不重視和薄弱,可以娛樂,但對人類文明、智慧、慾望法則要有基本的尊重,符合基本的常理,違背了常理,讓觀眾很難入戲。

    在文化方面,這不是一部思想上和層次上高雅的電影,雖然這次甯浩導演作品中的具體低俗段子並不多,但影片的整體格調是不高雅和三觀不夠端正、大眾化的,而且電影中有還有對中國傳統神話習俗、西方宗教文化的不尊重和嘲諷,比如結尾處,士兵用耍猴用的鑼槌來在身上劃十字的情節,會讓很多中外宗教人士和普通民眾反感和憤慨。還有一些髒話的謾罵,大過年的,真不太好。

    我們再捋一下影片傳達了什麼樣的文化內容。影片表現了外星人對地球人的瞧不起,歐美強國對亞洲人的瞧不起,但都因為“被智商低”而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和遭受戲謔,這樣粗暴簡單的處理沒有體現出藝術創作的智慧。

    影片中傳達了中國的什麼文化呢?“耍猴”“猴戲”雖然養活了很多藝人,但卻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文化,因為包含的不文明成分很多,有虐待動物的成分,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是背道而馳的。為什麼?因為人類文明不斷髮展,科技、武器都迅猛發展,如果不在精神層面的真善美上提高,那麼將給其他生物造成巨大傷害,以及人類內部的衝突導致的災難都越來越大,破壞生態鏈、汙染地球,比如一個核武器就可以毀滅地球,那最終與時間、空間、宇宙相比都十分渺小的人類都將自我毀滅。因此,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就是文明不斷髮展,真善美不斷髮展,人的高階需求需要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

    影片還表現了中國的酒文化,雖然酒是人類發展的產物,有的酒少量飲用對人體有一定益處,但相信大家也都明白,飲酒的弊端同樣是很大的,因此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落後和需要合理限制的,當然不適合在科幻片中大肆傳達。那說這是後現代主義的戲謔呢?戲謔也需要合理、讓觀眾信服和不反感。影片中的外星文明遠高於地球,連二十世紀後期才發展起來的手機通訊都被斥為極落後的科技,在全球各地早就誕生的酒在外星人面前恐怕就更是極為落後的發明了,怎麼可能被酒吸引住和戰勝?影片裡中國落後愚昧、不值得宣揚的文化打敗了西方世界、戰勝了外星文明,這顯然是很不合情理的,是屬於缺乏文化研究和“自大”“無知”的表現,會讓國際影人笑掉大牙。

    還有,中國用各種動物泡酒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和飲用,也是一個不人道的野蠻對待動物的行為,不值得在文藝作品中作為重量表現。很大的一個遺憾是,沒有看到電影中的應該有的善良和文明,哪怕是喜劇和解構主義表達,因為你是春節檔面對最廣泛大眾的產品。那些愚昧和殘忍會讓我們遭受國際友人的批評與蔑視。

    下半部分

    不說那些大的方面,就電影具體創作手法而言,這部《外星人》也不是好電影。其中一個主要的體現是,在故事、劇本敘事方面問題很大,很不嚴謹和紮實,給人感覺胡編拼湊,極大影響觀影感受和笑果。《外星人》從大的故事框架方面是不成立的,諸多重要情節轉折和細節方面也是禁不住推敲的。

    例如,外星人與地球人“建交”這樣的大事,在遍佈衛星和太空探測的今天,影片中的G華人是瞞不住其他國家的,而且一心創作歷史的G華人為何不搞一個全球直播,一起見證偉大時刻呢?還有,巨大的飛行物從天空墜入中國領土,天上劃過巨大光帶,恐怕早上熱搜了,航空航天部門絕不可能一無所知;影片中外星人的文明遠高於地球,也不可能被在地球已經誕生幾千年的酒吸引和征服;穿越幾千萬光年距離來到地球的飛行器,得有多發達的科技和預警、保護措施,不可能連普通的地球人造衛星運轉都躲避不開;已經是網際網路、抖音等各種社交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耿浩再傻,也不可能把一個將房子砸了一個大窟窿的從沒見過的外星人當南美洲動物;在耿浩不知道那個皮環是外星人恢復關鍵的前提下,外星人至少有一萬個機會可以取走皮環(而且從後面情節看出靠近皮環就可以獲得巨大能量)……確實,在大的情節設定、轉折和各種細節方面bug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難免會讓觀眾感覺智商遭遇了藐視和彷彿被當猴耍了一樣。

    另外,影片的敘事節奏比較拖沓,特別是中間部分,內容資訊量也不豐富,看到很多為了搞笑而搞笑的生硬的梗。雖然這部電影裡面沒有什麼黃段子,但有些梗還是比較低階。如果一部喜劇電影永遠圍著“屎尿屁”轉,那就真不是高階的。看得出來,設計外星人讓地球人把基因球放到嘴裡轉動來收取DNA(這是一個很奇怪和牽強的設定),就是為了達成讓G華人吃耿浩排洩出的基因球這個情節,製造笑點。但是這個梗實在是太生硬和尷尬,是對人家西方文化和宇宙、外星文化是一種很沒有說服力的胡編,充滿了我們的自嗨意淫,體現了我們的不文明和粗俗,會讓人家笑話的。

    總之,影片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劇本、敘事很不過關,缺乏對相關資料的認真瞭解、研究,很多是為了製造矛盾、衝突、笑果而強行安排,並不是合格的敘事、編劇手法,很多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不滿。其實,影片增加了科幻元素,也就放大了甯浩導演作品在這方面的弱項。

    在影片製作方面,也體現出了甯浩導演電影一直以來的一個缺憾,就是製作上有時過於“能省就省”,並不追求精緻。甯浩導演前幾部影片上映時,因為一些投資較大的電影本身存在缺憾,因此小成本喜劇藉助比較討巧觀眾、投資小的方式取得了票房和投資回報比率上的勝利。但在製作這部電影時,因為有科幻情節,有些錢是不能省的,會直接影響電影的效果,這是題材決定的硬核和觀眾觀影的剛性需求。

    全片第一個鏡頭,是一個外華人自拍的鏡頭,鏡頭拉開然後移動,但竟然很快出現了對畫面主體人物的“虛焦”,鏡頭的布光也不精緻講究,一下就體現出了影片的一個把握水準。常言說,看一部電影的前三個鏡頭就能夠知道整部影片的大致水準和風格,是有道理的,因為前幾個鏡頭太重要了,創作者們都會全身心設計。普通觀眾可能說不出來,但很多業內人士看到這個鏡頭就會感覺不精緻,會大大降低對電影的初始印象。

    甯浩導演電影還有一個較大的缺憾是,在視聽語言方面缺乏紮實的功底和設計,這也是我們現在很多導演的一個通病。《外星人》的視聽語言也是沒有多少設計和很值得分析研究的地方的。看很多國外優秀電影,包括所有的好萊塢大片,在視聽語言方面是讓人看著很過癮、很電影化的,可以看到那些很有章法的視聽語言設計與創作智慧,分析起來很有樂趣,但目前中國電影似乎在視聽語言方面越來越隨意和紊亂,越來越不正宗和電視劇化了,把我們以往老導演們的優良傳統給拋棄了。視聽語言是無數電影先人在漫長的創作中總結出來的寶貴智慧,也是電影不同於其它藝術的最基本敘事手段,不重視,那在敘事和傳情達意上自然會受到嚴重製約,也會越來越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

    影片前面的G華人部分敘事片段,剪輯與攝影產生了較明顯的衝突,一些運動鏡頭的剪接很愣,看得出來是在設計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和溝通好,攝影想用運動鏡頭,而最後想節省時間就大量剪短了。但這一段在觀看的時候,真的是比較尷尬,在開篇部分,大幅影響了很多觀影經驗豐富的觀眾對影片的初始感受,進而影響對整部電影的印象。

    總體來說,《外星人》的攝影、美術都不夠精緻,與好萊塢大片自然是不能比了,感覺在用心程度和精緻度上還不如甯浩導演的前幾部電影,不知道為了省錢還是時間不夠。

    相比畫面,影片在聲音方面的缺憾就更大一些。一個是很多音樂與畫面表達內容、故事人物不匹配,比如影片出片名主創的部分,那段彷彿是“中東”“阿拉伯”異域風情的音樂,讓人摸不著頭腦,以為故事人物要去中亞一些國家,然而看完全片也沒發現有多少聯絡。另外,影片的音樂有點大雜燴了,風格很不統一,就感覺是把很多乍一聽有各種韻味的音樂拼在了一起,而並沒有考慮與內容是否匹配。這方面,也感覺影片有點對付觀眾了。不知道甯浩導演是否是故意在追求一種奇怪、後現代拼接的風格,但真的是很違和。

    還有,就是影片的聲音製作粗糙程度較大,很多聲音大小好像是在混錄時沒有恰當處理好,還有人物的畫外音在5.1中“盤”(把聲響分到左邊聲道和右邊聲道,讓觀眾產生聲音的方向感和空間感)錯了方向,跳軸了,都體現出了製作上的不夠精緻,抑或是這部電影的後期時間不夠?

    這些年來,好萊塢電影不斷地向中國輸入,以不斷增強的製作標準不斷提高著中國觀眾的觀影水準,如果我們不提高,總是還把觀眾欣賞水平看得很低,不注重發展創新,為了爭取效益最大化過於追求節省和省事,不注重核心的敘事、製作質量把握,註定是在自我毀滅,把電影市場拱手交給別人。各行各業精英輩出,大多數行業的平均文化水平都比我們影視行業的平均水平高,隨著時代發展,觀眾的審美水平、眼光越來越高,自大、低估觀眾,想拿觀眾當猴耍肯定是不行的,正如電影裡面的,最後是要被耍的。

    網路上對於《外星人》的很多“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不夠尊重文化、邏輯”的批評已經出現很多,這是甯浩導演開始面臨的問題。再從美學上對甯浩導演的作品做一些分析,分析為什麼甯浩導演的作品會遭遇越來越多普通觀眾的差評。

    甯浩作品因為其一直以來的叛逆性、反傳統、反權威性,以及通常表現小人物的生活、遊戲人生的題材,博得了很多喜歡叛逆的年青人的共鳴和喜愛。其實,甯浩導演的這些作品特點,正是後現代主義思潮在文藝作品中諸多表現的一些表現。後現代主義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的思潮,並不是新東西,也有很多後現代主義影視作品,目前已是比較過時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後現代主義是在現代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人們對科技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重新審視和反思,其實也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比如出現瓶頸階段,出現的嘗試再次突破、實現螺旋式上升等的人類認知本能。因此,後現代主義並非單純是消極、懈怠和瓦解,要想在後現代主義中取得好成果,前提是對現代主義非常瞭解,才能嘗試打破那些規則,完成解構和重構。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後現代主義思潮中也並不是所有的理念都是成功的和有益的,比如那種試圖全部否定現代主義和科技發展的,就是一種有害的、可悲的倒退,而著名學者傑姆遜成功地將二者辯證統一了起來,將後現代主義推向“高階現代主義”,成為後現代主義的集大成者。這些對我們分析後現代主義文藝作品是極重要的依據。

    而甯浩導演的這部最新作品《外星人》中就接近那種最保守的後現代主義,用中國比較落後的文化打敗了全部的現代科技、外星文明,就是一種對科技發展不夠了解和尊重基礎上的一種“可悲的倒退”,是後現代主義中早已過時和已被證明註定失敗的思潮模式。電影中的故事創作,除了體現出陳舊的觀念之外,也體現出對文化的不注重和藐視。時代在飛速發展,社會思潮也在不斷變化發展,青少年的思維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一味守著陳舊的思維和方式拍電影,自然會失寵和遭遇失敗。

    其實,也有永恆的主題,好萊塢在這方面經驗十分豐富。對於越來越全民化的觀影群體來說,真正的“大眾”絕不是憤青、叛逆青年、“嬉皮士”可以全部代表的。人類文明發展幾千年,只有真善美才是真正能夠征服大眾、所向披靡和經得起時間淘洗沉澱的。當前,電影越來越開放,我們面臨全球的競爭,不在作品價值觀、文化方面堅守住,不去刻苦地下功夫,如果選擇耍小聰明、投機取巧,就註定會失敗,這不是危言聳聽。大家看看,哪一部全球大賣的好萊塢電影不是傳達普世價值觀、正義必勝和真善美主題的,這是人類大眾文藝作品的唯一永恆主題,也是我們當前影視行業最需要堅守的。

    在中國,本來並不是真正大眾化的甯浩導演作品能成為熱門檔期第一大片的現象,也正體現出了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的落後、不正規和觀影市場的不成熟。以往,很多真正的普通大眾並不參與網路評價和討論,我們必然經歷影視行業發展中的網路評價混沌時期。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眾和各行業精英參與進來了,必然會把文藝作品往正確、真正國際化的發現去糾正。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迅猛,但國際競爭力越來越下降,原因也正與我們失去了一個正常、規範的評價體系有關。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雖然今年大年初一的票房超過了去年,但那是因為大幅提高票價和大幅增加排片場次,整個觀影人數比去年有了明顯的幅度較大的下降。隨著時間推移,觀眾對中國產電影越來越有意見,就變成你不排好萊塢精品電影我就節假日不去看電影了。中國產電影就這樣,在惡性迴圈中逐漸衰落。到那天,賺錢的、圖名的都心滿意足又略帶留戀地離開了,剩下的一些真正愛電影的能幹什麼?只有長吁短嘆和唉聲嘆氣。

    甯浩導演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學院派。透過一些訪談可以發現,他對那些文藝電影都是持排斥態度,也沒有看到他有多少敬畏之心,這也正是甯浩導演的叛逆性所在。但我知道,絕大多數一流的商業導演,都是從心底對那些經典文藝電影畢恭畢敬的和充滿敬畏的。正如前蘇聯在商業上最成功的“第一導演”米哈爾科夫評價塔爾科夫斯基,認為塔爾科夫斯基是他可望不可及的人,是自己真心欽佩卻因達不到他的藝術高度而只能仰望的人。看得出來,目前甯浩導演還是對一些文化不夠重視和根底較為薄弱,要不然就不會拿“耍猴”“酒桌文化”作為影片中打敗外星文化的中國文化代表,這注定是會被各界觀眾所大量批評和質疑的。

    總體來說,令人失望的是,在《外星人》中,沒有看到甯浩導演有多少進步、學習,反而是因為這次觸碰了科幻題材,增加了全球性和文化屬性,就必然放大了他的不夠重視文化等一些缺點,這也是中國影視界很多導演的問題,也體現出了他對觀眾、市場的低估和成名後的自大、“目空很多人和事”。

    演員的表演真的是盡力了。黃渤和沈騰二人真是堪稱優秀演員,非常聰明和有才華,在表演的層次、節奏上把握得很好,有些劇本設計不合理的地方,依靠兩人的精湛表演才對付了過去。兩位演員也都很善良,但是,鑑於劇本和整個敘事、風格的問題,他們塑造的角色就沒有體現出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廣大女性觀眾最喜愛的善良和愛心。

    《外星人》在主題和價值觀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了製造笑果而體現出的人類社會和文明中的應該有的善良遠遠不夠,在創作方面,主要就是低估了觀眾,各種牽強生硬、胡拼亂湊的情節設計和精緻度不夠的製作,讓觀眾感覺彷彿被當影片中的猴一樣耍。

    其實,甯浩導演在做著他認為正確的事,也是我們的整個電影行業、影評行業的落後、不規範導致了很多怪現象。衷心建議甯浩導演,做電影一定聘請真正國際化眼光、水準的顧問和編劇,重視文化和藉助各種巨大優勢紮實補充各方面,以自信面對越來越全民化的觀影人群和國際化的挑戰,寧導是國內的大導演,很多人對他有大期待。

    這篇文字比較犀利,但確是有感而發。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作為一個連演藝圈的門都還沒入的人,說些真話是合適的,畢竟我不說,可能圈內那些影評人沒人敢說。影評就得講真話,有些話講得很直接,還請甯浩導演多多擔待。這些意見也是建設性的,甯浩導演擁有太多國內年輕人不擁有的各項資源和優勢,肩負著重大責任。期待甯浩導演能拍出真正讓華人驕傲和國際友人尊重的電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牛奶過敏吃什麼奶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