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浪的穩重

    漢朝有一個特別荒唐的皇帝 :漢靈帝劉宏,他到底哪裡最荒唐呢?要說這個漢靈帝,出身很一般,在眾多侯爵當中,他只是個小小的亭候,數他的官職最小,再加上他又沒什麼本事,也沒有人選擇扶持他,本來皇位的寶座距離他是很遙遠的,他平日子連想都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皇位寶座,但是有些人就是屬於運氣好的一種人,天上掉什麼餡餅都能砸中他,他憑藉自己獨特的氣質被別人所看重,有一隻幕後黑手已經悄悄向他伸來橄欖枝,選擇戰隊他這邊,扶持他作為皇帝候選人。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上文我們說到漢靈帝憑藉自己獨特氣質,引起別人的關注,選擇扶持他,大家肯定想不到他獨特的氣質到底是什麼?原來這種獨特的氣質就是窩囊氣質!想不到吧,漢靈帝之所以能做到皇帝的寶座,完全是因為窩囊,大家肯定會納悶,窩囊也能成為皇帝?是的,就是因為他的窩囊被當時的漢恆帝老婆竇皇后所看重,這個竇氏是一個很有城府的女人,她也是觀察了好久,才發現漢靈帝能夠為她所用,她覺得如果是扶持漢靈帝這個窩囊廢當個傀儡皇帝,就不會威脅到竇氏一族的權益,所以選擇他做傀儡皇帝。

    很快作為有實權的竇氏選的皇位繼承人漢靈帝登基了,那一年漢靈帝才年僅十一歲,他登基後做的第一件是各種封賞竇氏一族,一是為了討好竇皇后的歡心,一方面是做為感激竇皇后捧自己做為新的國家領導人。各種封賞竇氏一族的做法讓竇皇后很開心,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漢靈帝在擔任國家領導人期間,所有國家的真正實權其實都掌握在竇皇后手中,國家治理的很不好,當時出現了很多宦官干政的不良風氣,宦官的權利甚至是大到威脅了具有實權的竇氏一族,竇皇后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氣的是火冒三丈,一群太監竟然敢為非作歹,這還了得,還有沒有國法,有沒有家規,要知道古時候的太監地位是很低的,於是竇皇后決定要好好整治一下這些為非作歹的太監,但是由於一些有實權的太監耳目眾多,很快的知道了此事,為了以求自保,他們選擇威脅漢靈帝寫了很多的詔書,內容大多是整治竇氏一族的話,數落了很多竇氏一族的罪狀,最後將竇氏一族徹底的剷除了,剷除了竇氏一族對漢靈帝來說看似是一件好事,因為他終於擺脫了王皇后的束縛,但是萬萬沒想到他又被宦官玩弄於鼓掌之中。

    他對當時負責伺候他的兩個宦官張讓、趙忠十分信任,甚至稱呼他兩人為自己的父親。宮中的宦官人數也遠遠超出規制,是漢朝歷代人數之最。漢靈帝將自己宮裡的太監封為大大小小的官員,甚至是還把一個太監封為了車騎將軍,他對服侍自己的太監特別信任,因為這些太監早就摸清他的愛好,對他是各種的諂媚,獻殷勤,深討他的歡心。

    朝中大臣見漢靈帝再這樣的話國家肯定會自取滅亡啊,於是就勸誡漢靈帝,不要聽從宦官的話,或者是嘉獎太監做官,不符合綱紀,但是漢靈帝不但不聽不說,還整治了諫言的大臣,之後就沒人敢出聲,任憑宦官禍亂朝綱。

    在宦官的慫恿下,漢靈帝還公開的允許買賣漢朝的官位,只要你有錢,就能為朝做官。漢靈帝用的來的這些錢建造了一個頂級高配的花園,裡面的設施是應有盡有,都是豪華套裝。晚年的時候,由於漢靈帝一直不作為,導致漢室暴亂,

  • 2 # 每天一點冷芝士

    唐朝末期的宦官田令孜與唐僖宗李儇。唐僖宗(公元873-888年)是唐懿宗的第五子,懿宗崩,十二歲的李儇在宦官劉行深等人的擁立幼年登基。這位少年天子登基後的第一件事竟是擁立自己的親信宦官為公爵,其中就包括這個被李儇尊為“阿父”的宦官田令孜。

    田令孜是一個目的性極強又很聰明的人,他本性陳,為了仕途經濟,田令孜認有權勢的太監田某為義父,並伺候在當時還是晉王的李儇左右。作為一個宦官(服務人員),田令孜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提醒添減衣物、照顧一日三餐,簡直比李儇的親生父母還要體貼入微,這讓還是個幼童的晉王對田令孜產生了深深的依戀之情。

    李儇即位後,升田令孜為左神策軍中尉,是禁軍最高統兵官之一,這個官職權力之大讓人咂舌,更何況是封給小小宦官的。而田令孜為了留住皇帝的寵信,對皇帝大施“迷龍之術”,除了不讓小皇帝讀書問政之外,什麼吃喝玩樂、調皮搗蛋的事兒都拐帶著皇帝做。本就少年心性的皇帝更是喜愛這個太監,田令孜恃寵而驕,禍亂朝廷,無惡不作。早就呈頹勢的唐王朝在皇帝無能、宦官作亂的局勢下以無回天之力。

    公元878年黃巢起義揭竿而起,公元882年,黃巢軍攻入長安,田令孜挾唐僖宗倉皇逃竄至四川,期間仍為非作歹,濫殺忠臣。但是大快人心的是,田令孜的下場並不好,因為與自己的養子王建不合,被王建所殺。

  • 3 # 上將軍潘鳳

    我是歷史小明王,我來回答。

    撿來的皇帝

    漢靈帝劉宏本來是跟皇帝之位沾不上邊的,由於上一屆皇帝漢桓帝壯年死去而且沒有子嗣,外戚竇氏想找一個傀儡皇帝方便控制,於是生性懦弱的劉宏就被選中了,就這樣得到了天大的好處。

    怪異的癖好

    這劉宏是一個雙性戀,他在位期間寵幸宦官而且自己做生意,只要你給錢就能當官這種行為導致漢朝民怨沸騰,也導致漢朝後來瓦解的原因之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竟然稱呼太監張讓為阿父,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人太監為乾爹的皇帝。

    為政措施

    他在位二十年期間製造了天下動亂的根源,期間戰事不斷以致天下百姓流離失所,他喜好詩詞歌賦,將孔子和七十二位弟子懸掛在學校中,在漢代獨尊儒術的政策裡在這所學習並不是研究儒家經典,這也是當時非常另類的存在,他是一個任性妄為的皇帝。

  • 4 # 追記歷史

    太監是一個不完整的男人,所以他肯定不會有親生兒子去當皇帝,要說有認宦官為父的還真有。東漢的孝靈帝劉宏是一個非常昏庸的皇帝,他的上一任皇帝漢恆帝因為沒有子嗣,加上當時外戚竇氏專權專政,權傾朝野的竇氏為了不讓自己的權勢受到影響。所以就從一堆高個子的劉皇室成員中,選擇了劉宏這個最矮最不靠譜的一個人,這樣一個不幹正事的人肯定不會削弱竇氏的影響力。

    劉宏是一個只知道貪圖玩樂的垃圾人,但雖為皇帝也要花錢去支撐他的這些開銷,而當時他所處的東漢內部朝政混亂,外部農民起義頻發。所以當時東漢的財政狀況是很差的,劉宏哪裡願意縮減開支停止吃喝玩樂,所以他就想了一個買官賣官的餿主意,自上而下將各種級別的官職明碼標價,這就有點兒像賣菜一樣了。而且就算在職為官,每年也要向朝廷交一筆不菲的費用,這些錢從哪裡來?不用想也是從普通百姓的身上搜刮而來,在這樣荒唐的制度下,一個國家怎能正常的執行下去。

    劉宏還是一個將宦官重視到極致的一個人物,他在任期間太監這個不登大雅之堂的種類,被巧立名目出各種高大上的宦官官職。一時間宦官專權專政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甚至將軍這樣重要的職位都有宦官來擔任,比如當時有名的太監曹節就曾被他封為將軍。曹節死了之後,另一個太監趙忠又被封為將軍,劉宏對宦官的依賴性就像抽鴉片一樣無法自拔。其中這個趙忠就深得劉宏的信任,史料上記載劉宏把趙忠當成自己的父親一樣對待,這是一件多麼荒唐的事情,由此可見劉宏這個皇帝有多愚蠢。

    上面咱們說了劉宏這個昏君,其實唐朝也有一個皇帝幹過這種事,當時懦弱無能的唐肅宗去世,權傾朝野的宦官李輔國繼續凌駕於繼任者唐代宗之上。其實李輔國本名叫做李靜忠,“腐國”這個名字是後賜的,唐代宗上臺之後不想再像唐肅宗一樣受制於這個可惡的太監。可礙於李輔國多年經營的強大勢力,只能韜光養晦的去忍耐,李輔國這個太監很不簡單,歷史上宦官專權亂政的事情並不少見,但是說能被加封王又能成為宰相的太監就極少見了,李輔國就是特殊的一個。唐代宗為了不引起李輔國的懷疑,平日裡處處聽從迎合李輔國的安排,甚至稱呼他為“尚父”,但唐代宗這種認賊作父的行為,並不是昏庸無道而是一時的緩兵之計,後來唐太宗找準機會一舉將李輔國殲滅。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宦官專權亂政的都存在並不鮮見,甚至一些宦官的權勢已經達到了帝王級的萬人之上,比如秦末的趙高。現在想想對宦官的嚴格控制倒還是清朝做的不錯,簡單琢磨了下清朝還真沒有什麼大奸大惡的宦官,就是慈禧掌權時期紅極一時的李蓮英,也沒有達到像前朝明星太監那種高度。

  • 5 # 鄭國柱

    歷史上把太監稱為爹的皇帝就是東漢的漢靈帝,他不但有一位太監爹,還有一位太監娘,還有犬“愛卿”呢,奇葩得讓你想象不到。

    漢靈帝劉宏(157—189年),漢章帝劉炟的玄孫。初襲父爵為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劉志死,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在位22年。

    劉宏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愛做生意的皇帝,這與他的出身和他所處的環境有關。劉宏出身於落魄的皇族,憑運氣做了皇帝,當時正是東漢末年,宦官擅權,他不能親臨朝政,皇帝只是個虛名。

    漢靈帝是位生活糜爛,不講道義的皇帝,他的胡作非為,把國家折騰得烏煙瘴氣,他荒唐無恥,令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他與宮女在赤遊館飲酒作樂,經常通宵達旦。

    他還喜歡養犬,把犬喚作“愛卿”,給“愛卿”戴上文官的進賢冠和綬帶。漢靈帝在玩犬跑馬中,體驗著聚斂錢財的快樂,沉浸在美酒和女色之中,把帝王的職責和尊嚴拋在腦後,為東漢的覆亡埋下了禍根。

    劉宏知道自己這個皇帝是被人家請上臺的,隨時可能被請下臺,不如趁機多撈點錢,為以後的出路做出安排,有權不使,過期作廢了。

    於是外邦、各郡、各封國每次進貢,在未入國庫前,劉宏就先行抽成,送進皇宮,據為私有,還美其名曰“導行費”。

    宦官呂強看到皇帝貪圖小錢,就上了一份奏章,委婉地勸他以天下為重,不要為幾個小錢,惹得百姓不滿。靈帝看了奏章,大為怒火,把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

    漢靈帝憑“導行費”撈到了第一桶金,他在西園設定了一個小金庫,有了豐厚的本金,漢靈帝就在宮裡建造了“商業街”,仿造外邊的街市,設有各種商店和攤點。

    宮女嬪妃或扮成各種商人,或扮成顧客,還有的扮成耍猴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歌聲笑聲,不絕於耳。

    商品種類豐富,胭脂、髮簪、玉佩、女人內衣、琴、棋、書、畫,應有盡有,乃至各種特色服務,五花八門,熱鬧非凡。

    漢靈帝穿著商人的衣服,裝成是出售貨物的商人,在集市上游蕩,或在酒店中飲酒作樂,或與店主、顧客吵嘴、打鬥,玩得淋漓痛快。

    漢靈帝用截留下來的錢在河間老家置田建宅,以備不當皇帝時,回家還能作個土財主。

    皇帝的胃口越來越大,區區“導行費”已不能滿足他了。

    漢靈帝極為寵信兩位太監,一位叫張讓,一位叫趙忠。張讓是潁川(今河南禹縣)人,趙忠是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2人在桓帝、靈帝時,都做過小黃門、中常侍等職,張讓封列侯,趙忠封都鄉侯。他倆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對兩個太監言聽計從,常說“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

    被他稱為“爹媽”的宦官張讓、趙忠看透了他的心思,給他出謀劃策,讓他以修宮殿、鑄銅人為名,加徵田稅,每畝多出十錢,他的錢財迅速增加。

    但靈帝還下令各州郡輸送材木、文石到京城。由宦官驗收質量,不合格的按原值的十分之一收,宦官又將各種不合格的材木倒給各州郡,賺取差價。

    州郡再將這些不合格的材木,運到京城,運來的木材堆積如山,後來變成一堆爛木。折騰幾年,宮殿也沒修成,靈帝卻斂了鉅額的錢財。

    漢靈帝斂財又發現一招,手中掌握著很多的官位,這就是錢財,出售官爵的錢來得更多更快。他對各項官職明碼標價,年俸600石的官職600萬錢,2000石的官職2000萬錢。

    依此類推,按官定價。上至太尉,下到縣令,明碼標價,交錢就行。即使是國家選拔的特殊人才,價錢減半或三分之一。肥缺或重要職位,另行加價。

    從光和元年(178年)到中平元年(184年),漢靈帝一直做著出售官爵,期間,官價隨行就市,還可以參與競價,出價高者勝出。大名士崔烈想當司徒,因他出身名門望族,透過關係,只花了五百萬錢就拿下了一千萬的司徒。

    冊拜之日,崔烈春風得意,靈帝覺得這個官出售虧了五百萬。旁邊的宦官勸說:“崔公這樣的冀州名士,也花錢做官了,以後官位更好出手了,陛下還用發愁?”

    於是靈帝規定,以後新官上任、官吏調遷或晉升,先支付1/3或1/4的官位標價。

    當然,也有些人不肯貪贓枉法,所以不願做官。當時司馬直是著名的清官,靈帝為他開恩,只收三百萬錢,派他做鉅鹿郡太守。

    他以請假為名,拒不上任,靈帝不批,他勉強答應。在赴任路上,他上書靈帝,引經據典、抨擊時弊,然後服毒自了。

    那些花錢做官的人,上任後拼命撈錢,榨取民脂民膏,加重對百姓的盤剝,造成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社會矛盾空前激化,導致了黃巾起義的爆發,雖然起義最後失敗了,但它加速了東漢王朝的滅亡。

  • 6 # 不負人不負己

    可不止一位哦!

    一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漢靈帝,靈帝常說:“張讓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

    另一位就是唐僖宗,他稱呼田令孜為“阿父”。

    為什麼這兩位皇帝都認了太監為父呢?

    唐僖宗李儇和漢靈帝劉宏的人生經歷極為相似!都是11歲左右繼承皇位,11歲剛好是一個孩子心智開始養成的時候,這個時期也是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最深的時候。

    唐僖宗李儇

    唐僖宗李儇四歲喪母,十一歲喪父。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宦官之手。

    僖宗自幼被田令孜帶大,所以感情上很是依賴田令孜。所以才稱呼田令孜為“阿父”。

    僖宗除了會打馬球,鬥雞等玩樂專案,對於其他的事物一概不知!耳濡目染的全是太監們病態的想法!

    漢靈帝劉宏

    桓帝死後,膝下無嗣。漢靈帝被桓帝皇后竇妙及其父竇武立為皇帝。靈帝父親劉萇早逝,他的母親董太后影響了他的一生。

    他的母親董太后做了什麼呢?

    大肆干預朝政,賣官求貨,收納金錢。後來開始教唆漢靈帝公開賣官鬻爵。

    漢靈帝在位期間,正事沒幹過,就是斂財,而他斂財所得的財富都進入了他的私庫。

    中常侍呂強進諫:“天下財物都是陛下的,何必還分公和私?”劉宏不聽。

    可能有人會說,一個皇帝富有天下,難道還缺錢?

    答案是不缺,但是靈帝在他母親董氏的影響下成了一個典型財迷!

    靈帝是侯爵出身,再窮也窮不到哪裡去。生活水平比一般人要好的多,但是他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經常抱怨他的父親劉萇,沒有為他攢過傢俬。

    為什麼漢靈帝常說:“張讓是我父呢”?答案就是張讓幫他斂財,幫他攢傢俬。對靈帝來說,張讓可能比他親爹還親!

    這兩位皇帝都是缺乏良好的教育所以才成為了昏主。這是典型的教育問題!

    倘若李儇不是被太監帶大,且有人管制,他還會變成一個只會玩樂的皇帝嗎?就算他拯救不了大唐的頹勢,但也有可能成為和崇禎一樣的皇帝,在後世名聲不會太差!

    倘若劉宏的母親是一個懂是非,明事理的太后,劉宏還能這麼貪財好貨嗎?不說他能成為明主,起碼不會賣官鬻爵!

  • 7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管宦官叫爹媽漢靈帝劉宏

    建寧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儀式下,一輛豪華的青蓋小車載著一個12歲的孩子緩緩地駛入皇宮。這個孩子名叫劉宏,他是解瀆亭侯劉萇的兒子,漢章帝的玄孫,即將成為東漢的第十一個皇帝,這就是漢靈帝。

    說起來,漢靈帝能登上皇帝的寶座完全是一個意外的幸運。剛剛死去的漢桓帝沒有兒子。他的竇皇后及其父親竇武,決定在皇族中選一個繼承人。他們看上了劉宏,因為劉宏的曾祖父是河間王劉開,父親解瀆亭侯劉萇與桓帝劉志是堂兄弟,劉宏是桓帝的親堂侄。但這些親戚關係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劉宏年紀小,當時還是個只有12歲的孩子。

    原來,從漢章帝開始,東漢的統治就出現了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的現象。外戚專權,在西漢就已經很普遍了,最後就是外戚王莽取代了西漢,建立了新朝。

    因此到了東漢,皇帝們就對外戚掌權很是忌憚,但是,東漢自章帝以下的諸帝都是少年登基,年幼不能理政,只能靠皇太后臨朝稱制,太后自然會想到依靠孃家的人,於是就帶來外戚的專權。

    可皇帝總會長大的,漢靈帝劉宏不甘心大權一直在外戚手中,而外戚專權卻使得朝中大臣大多擁護他們,皇帝就只能依靠身邊親信的宦官來剪除外戚,其結果就是外戚倒臺,宦官主政。等到下一屆皇帝即位,這樣的迴圈就再來一遍。不論是外戚還是宦官,他們都不是按政府正常途徑選拔官員,一旦掌權,往往結黨營私,橫徵暴斂。於是東漢就在這樣的惡性迴圈中走向滅亡。

    對於外戚來說,只有皇帝登基的時候年紀很小,太后稱制才名正言順,他們才能得到專權的機會,而東漢諸帝又往往早亡,沒有子嗣,所以他們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都願意選小孩子,以便於控制。12歲的劉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推上皇位的。

    漢靈帝雖然登上了皇位,但十幾歲的小孩什麼都不懂,自然得由竇太后執政。竇太后的父親竇武被封為聞喜侯;其子竇機為渭陽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竇紹為鄠侯,遷步兵校尉;竇靖為西鄉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騎。竇氏一家權傾朝廷內外,十分顯貴。一輪新的迴圈又開始了。

    但是,這時的情況稍稍有了些變化。外戚和宦官相繼專權,把持朝政,朝廷中那些按照“察舉”等正當程式選拔出來的官員,自然十分不滿。

    此外,東漢朝廷很重視儒學教育,在首都洛陽的太學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竟能達到三萬人之多。這些人聚集在京師,干預輿論,影響政治的力量十分可觀,他們和朝中正直計程車大夫聯合在一起,以“清議”為武器,已經成為了獨立於外戚和宦官之外的又一股政治力量。他們對外戚和宦官的抵制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擁戴,使得皇帝有時也不得不屈從。漢桓帝時,就曾迫於太學生的詣闕請願,不得不把因為得罪宦官而遭受處罰的官員赦免。

    但宦官們對此豈肯善罷甘休,就誣陷他們結黨謗訕朝廷,惑亂風俗。於是漢桓帝下令逮捕“黨人”,並列出名單公告天下,凡屬“黨人”,一律禁錮終身,不得做官並出遊。這件事就被稱為“黨錮之禍”。只是朝廷雖然把這些人宣佈為罪人,但他們在民間依然有很高威望,連朝廷中的高官,也有不少同情他們的,竇太后的父親竇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竇武雖然也是外戚,但卻和這些清流士大夫關係不錯,曾經在黨錮之禍後為“黨人”請求過赦免。現在靈帝即位,竇太后臨朝,朝廷大權已經在他的手裡了,他就把那些被禁錮的名士又召來做官,並和一向反對宦官的大臣陳蕃聯合起來,打算誅滅宦官。這時,大宦官曹節被封為長安鄉侯,暫時受到壓制,但透過靈帝乳母和太后的身邊宮女,向竇太后獻殷勤,又取得了竇太后的信任。結果,竇太后對竇武和陳蕃的密謀一直猶豫不決,反反覆覆。最後,這件事情被被宦官得知,就激起一場大事變來。

    建寧元年(168年)九月初七日,宦官發動了宮廷政變,先把漢靈帝和竇太后挾持在他們手裡,奪取了玉璽,又派人去逮捕竇武等人。後來就宣佈竇武和陳蕃謀反,把他們殺掉了,那些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清流士大夫,自然又被統統罷免,朝廷大權,再一次到了宦官手裡。

    漢靈帝剛剛當上皇帝,就碰上了這麼一場政變。他只是十來歲的小孩子,又來自外藩,從沒有生活在皇宮,哪裡能明白這士大夫和宦官的鬥爭是怎麼一回事。甚至宦官曹節等指控“黨人”圖謀不軌的時候,小皇帝還不知道“不軌”是什麼意思。不過他看到周圍人頭紛紛落地,也覺得挺害怕的,從此甘願把大權交到宦官手中。他周圍的張讓,趙忠等十名宦官,都曾擔任中常侍,封為列侯,號稱“十常侍”。這些宦官本是在皇帝身邊的伺候之人,見皇帝年幼,也甘願給他尋找各種新鮮玩法,好讓他尋歡作樂,不理國事,方便自己弄權。漢靈帝見這些宦官如此知心知意,就更加寵幸他們了,有一次竟然說:“張常侍是我爹,趙常侍是我媽。”

    宦官們作了皇帝的“爹媽”,從此大權在握,其父兄子弟、姻親賓客遍佈天下,專橫跋扈,貪婪放縱,大肆搶掠財物,損害百姓。甚至連他們造的宅第,都模仿宮室的樣子。他們怕靈帝登臺看到,就騙他說:“天子不應該登高。天子登高,百姓就會失散。”靈帝對宦官言聽計從,從此就不敢再登臺榭。

    宦官連皇帝都糊弄住了,對以往的宿敵清流士大夫,就更不肯放過。建寧二年(169年),宦官侯覽又指使人誣告山陽郡東部督郵張儉結黨,圖危社稷。結果又起大獄,有好幾百人死在獄中,這就是第二次黨錮之禍。經此兩番折騰,朝野正直的政治力量也就算被折騰完了。

    熹平四年(175年),漢靈帝又下令:“宦者可以為令。”也就意味著身處禁中的宦官們,可以合法和直接地參與到由士大夫們組成的政府管理機構之中。在此之前,宦官們是隻能透過影響皇帝的方式,間接地操控帝國的政府的。這樣一來,宦官們沒有了制衡的力量,此後更加肆無忌憚,靈帝一朝,也就成為了東漢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年會不會出5G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