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因為雍正善於忍。

    所謂不爭是爭,就是最好註解。

    雍正最初是廢太子集團的主要成員,但是他表現出來的是獨特個性,遵從廢太子,聽命於廢太子,是因為廢太子是儲君,雍正是以國事的原因才服從廢太子。

    這令康熙非常喜歡。

    在大阿哥集團、廢太子集團、三阿哥集團、八阿哥集團、十四集團的歷年鬥爭中,雍正看起來是孤臣,是冷麵王,康熙非常滿意。

    直到太子二廢,大阿哥幽禁,八阿哥出局,三阿哥被排除,雍正才正式亮明旗號,接收廢太子集團殘餘勢力,與十四競爭。這依舊令康熙非常滿意,老四一直忠於國事,忠於廢太子沒有異心,遠比大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這些一脈相承的集團首腦更可靠。

  • 2 # 小崔說歷史LanyaLanya

    康熙晚年九子奪鏑事件,其慘烈度和影響面不僅在清一朝是為最甚,就是在二千多年封建帝制歷史上也是極其少見的。至於說,到最終為什麼太子黨、八爺黨慘敗,四爺黨能夠笑到最後,這還得從其核心成員的性格、人緣和能力及康熙的態度等方面來綜合分析。

    首先說太子黨,其核心成員就是太子和太子他姥爺——索額圖了。這個太子呢,其實沒有什麼能耐,性格也太有點自負,只不過是有了母親——索額圖女兒——康熙帝正宮——的光環罩著,才成為天然的太子。可他太過自負的性格,自以為是的作派,不僅招致他聽不進心機滿腹的姥爺——索額圖的循循善誘和再三勸諫,而且也得罪了一眾能力都比他強的阿哥們的鄙視與忌恨,同時在監國期間任性妄為,該辦的事情壓著不辦,該調的糧草不調,該見的大臣不見,官心民心盡失。他不敗誰敗?

    再來看八爺黨。其核心成員有八爺、九爺、十爺、十四爺等。看似人員眾多,其實慫貨不少:除了八爺本人具備該有的政治抱負外,九爺和十爺充其量只能算作些只知吃、喝、玩、樂,不知家國天下之“紈絝子弟”,太多的時候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帶兵有一套的十四爺脾氣太過剛硬,不具備一個政治家應有的權謀智慧和政治頭腦,也難成大事。說穿了,就是八爺再有本事,再有能耐,累死也不可能黨爭成功。他不敗誰敗?

    下面看四爺黨。其核心成員有四爺本人、十三爺。看似人少,可個個都是不俗之人。四爺本人的家國情懷,十三爺的鞠躬盡瘁,鄔思道的神機妙算,年羹堯的外圍助力等等。這些至關重要的因素,對於四爺取得黨爭最後成功缺一不可,恰恰四爺都有,他不成誰成?

    最後看康熙帝。上面說了這麼多,無論誰成誰敗,康熙帝的態度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一切的。其實,早在太子第一次被廢棄之後,就已經註定了太子的完蛋,只所以再立,只不過是為了延緩一下黨爭的局面而已;康熙帝早早就說過,朕是仁心來治理國家,而八阿哥仁心是用來收買人心的。從這評價來看,承繼大統,八爺本就不在康熙人選範圍之內;到是從康熙把老十四支得遠遠的,把老十三圈禁十來多年,把四爺之子弘曆收到身邊親自教育,似乎可以看出,康熙老爺子卻是早早地看好了四阿哥。

  • 3 # 向左看

    康熙繼承其父皇順治生前決定繼承人的辦法,採取皇太子制。康熙共有35個兒子,成年且冊封的只有20人。

    康熙十三年皇二子允礽生,皇后赫舍裡在生育中難產死亡,年僅22歲,康熙十分傷心,故對允礽格外鍾愛,第二年就冊封為太子,但立儲過早,太子過幼,真間變數多,在冊立太子後的33年間,自然形成太子黨。

    皇太子允礽生母皇后赫舍里氏的祖父是索尼,父親是內閣大臣噶布喇,叔父是大學士索額圖,索額圖結黨,趨奉太子,議論國政,密謀大事,康熙深感自己皇位和生命受到威脅,後來下令將索額圖處死,同時警告太子,但太子並未因此收斂,反而更加乖張,康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以皇太子允礽“不法祖德,不遵聯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廢除皇太子。太子被廢引出更為嚴重的後果,抱有野心的皇子們,結黨鑽營,於是在太子黨外又形成皇八子集團和皇四子集團。

    皇八子允禩,有才有德,聰明能幹,很得眾心,在太子被廢之後,黨羽相結,謀為代立,主要有皇長子允禔、皇九子允禟、皇十子、皇十四子,大臣阿靈阿、鄂倫岱、王鴻緒等。在大學土馬齊等臣都秘密推舉皇八子為太子後,一些大臣也紛紛靠向允禩,在皇八子周圍,逐漸形成一個爭奪皇儲的政治集團。后皇八子被鎖拿,革爵位。

    皇四子胤鎮集團;主要有十三弟允祥、十七弟允禮、以及隆科多、年羹堯等。胤祺有心計,細心觀察,不露聲色,對皇太子的廢立,窺測風向,暗藏心機,對皇八子集團既不附從,也不作對。他祥聽父言,“安靜守分”,廣結善緣,在皇太子和皇八子爭得魚死網破的時候,坐收漁人之利。

    最後皇四子胤禛登極,是為雍正皇帝,在眾多皇子中勝出。可是關於雍正的繼位是否正當已成一段歷史疑案。

  • 4 # 匯默人生

    隱忍讓他在前期鬥爭中沒有被過多的針對,不想太子那樣,從出生就被很多人注意了,一直在被人算計,其次是沒有像八爺黨那樣太過於明顯的奪嫡,畢竟康熙還是比較偏重太子的,這樣做特別引起康熙的反感,還有雍正一直比較注意自己的行為(尤其在康熙面前),還有一個好兒子(乾隆),當然原因不止這些。知識有限,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指正。

  • 5 # 板鴨小桔子

    九子奪嫡看起來是九個皇子,其實一共是六派。

    第一派是太子,第二派是大阿哥,第三派是四爺黨,第四派是八爺黨,第五派是十四爺,第六派是三阿哥。

    同時,這六派又在不同時期發生變化。

    最初的奪嫡,其實沒有其它阿哥什麼事,因為胤礽基本上生下來就被定為接班人了,所以滿朝之上基本上已經沒有懸念了,其它後來出生的阿哥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奔頭,只有怎樣效忠於誰之類的選擇。但是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大阿哥胤禔。

    中國自古就有立長這樣的一個說法,當然只是說法,很多皇帝並不見得只任長,更重要的是要任嫡和賢。但是作為從小受到頂級教育的皇子,大阿哥也不是膿包。

    胤禔本來不是老大,但是他前面四個兄長都早夭,所以自然就成了排行老大。大阿哥是有能力的,三次帶兵出征,而且作為一個政治符號,無論他是否覬覦皇位,都有一個利益集團會強迫他,比如說納蘭明珠。

    明珠是康熙早年時期的權臣,也是大阿哥的叔外祖父,索額圖扶持自己家的親人太子胤礽,明珠就扶持自己的親戚太子胤礽,都想自己家的勢力萬年延續。

    太子作為一個坐了四十多年冷板凳,兢兢戰戰的傀儡,早年就是被大阿哥幹,而兩個人互掐必然拖出來一個問題——都想上位,換個說法就是都想老爺子早死,對家中來說,這是不孝,不敬,對朝中來說,容易引起政局不穩,所以兩個人互相掐的結果就是,都失勢了。

    兩個老大火拼得差不多了,才可能接著排下來。

    三阿哥是獨立的,坐山觀虎鬥,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團結在一起,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雖然團結在一起,但是各懷鬼胎。

    八爺黨裡面,八爺出生最低微卑賤,而十爺最高,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九爺腦子最聰明,是個學霸。

    相對來說十四爺要獨立一些,自己有自己的算盤。

    很多人說八爺黨勢力很大,其實不是,康熙是按照古人慣用的思維來選接班人的——嫡、長、賢。

    首先是自己最愛的嫡長子太子,太子不行了,按照年齡往下看,看到三阿哥不合適,自然就看四阿哥,鍛鍊四阿哥,四阿哥辦事能力強,靠譜,能夠整頓吏治,發展經濟,那自然就是四阿哥了,既不是長,也不是嫡,也沒機會展現能力,你人多又有什麼用?

    四阿哥和八阿哥都不是嫡,也都不是長,在嫡和長開始火併並且最終雙虧的尾聲,都被康熙升為親王。在這個起點上,康熙選人要選的就是賢,這個賢不是八賢王那個人多勢眾大家喜歡的賢,而是我們常說的靠譜。

    在靠譜這件事上,八阿哥也有把自己作死的行為,那就是迷信占卦,利用相士占卦,對於康熙來說——你爹說了不算,還要讓那些亂七八糟的人來威脅我。就這樣,八爺努力給自己加負分。

    而因為年齡關係很早就得到鍛鍊的雍正,一方面在做事情,另一方面,牢記康熙告誡的“戒急用忍”,韜光養晦,穩紮穩打。

    從康熙中年,晚年的一些安排就看得出來,康熙一說到八阿哥就很厭惡,但是卻讓四阿哥代自己祭祖,閱兵,未來誰是儲君,高下立判了。

    九子奪嫡就像打麻將,其實告訴我們兩個道理——

    剛剛摸起來的牌可能不好,但是不見得打不好。

    聽牌早的人不見得有好結局。

    規規矩矩打牌的人比出老千的走得遠。

    牌技好,穩得起,藏得深的人,容易笑到最後。

  • 6 # 源稚生

    在中國,康熙帝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他繼位為帝時年僅8歲,但是他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滅葛爾丹,功績卓著,他治國有道,清朝在他的統治下進入治世。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林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佈廢除太子。之後眾多阿哥開始了對於皇位的覬覦。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復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1711年)末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託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

    太子之位空懸,此後諸位皇子為了繼承皇位你爭我奪,史稱“九龍奪嫡”。這個事件中四阿哥胤禛最終脫穎而出,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為什麼會這樣呢?

    ‖四阿哥的爭儲哲學:不爭

    胤禛在爭奪嫡位之前,是站在太子胤礽一邊的。但是胤礽兩度被廢后,已經基本上沒有機會繼位,八阿哥胤禩黨羽甚多,甚至有大學士佟國維,馬齊等人支援,聲望日隆,但是樹大招風,八阿哥不得康熙器重,基本上已經告別了皇位爭奪。

    而另一方面,十四阿哥胤禵異軍突起,看似機會很多,但是“大將軍王”的封號就讓他遠離政治中心,而胤禵的後勤補給卻在四阿哥胤禛的掌控之中,胤禵並不具備繼位的資格和能力。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四阿哥胤禛。胤禛為人穩重,對爭位之心表現的很剋制,讓康熙帝很滿意,他的爭儲哲學對他來說確實大有裨益。

    ‖康熙帝晚年開始重視四阿哥胤禛

    胤禛一方面博取康熙帝的依賴和好感,另一方面也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將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七子胤禮拉到自己的陣營,同時也將康熙帝面前的紅人隆科多和年羹堯爭取了過來。

    在諸皇子紛紛落馬的情況下,康熙帝逐漸有意立胤禛為儲君。胤禛先後代替身體漸弱的父親參加祭祀有22次之多,居皇子之冠。康熙帝還多次召胤禛共商軍國大事,表明了他對皇四子的重視。

    ‖當時的政局最適合破局的人就是胤禛

    康熙末年,貪腐橫行,官員結黨營私嚴重,面對這種嚴峻的政治形勢,康熙帝需要一個能改變政治局面的繼承人,遍觀諸子,八阿哥胤禩善於結黨,十四阿哥年輕氣盛,三阿哥書生意氣,他們都不合適,而四阿哥胤禛辦事得體,最主要的就是他有改革之心,這是別人不具有的,他能繼承皇位也是有其原因的。

    面對“九龍奪嫡”的局面,四阿哥胤禛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也是有其原因的。他是勇於革新、勤於理政的傑出政治家,對康熙晚年的積弊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他能繼位為帝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的魄力和銳意進取,“九龍奪嫡”他能笑到最後也是必然的。

  • 7 # 史談歷史

    太子黨:早年受索額圖等人操縱利用,皇太子胤礽不免得意過早,行為多有不軌,結黨營私、同流合汙之事屢見不鮮。經歷二度廢立,最終無緣大位。

    八爺黨:在太子廢掉之時,蠢蠢欲動,幾百人聯名的推薦信就是他黨羽眾多,野心勃勃的最好證明。借用康熙臨終的話,處處學朕,卻又學得不像,對手下過於放縱。

    四爺:處處以孤臣自居,低調行事,暗中卻結交了隆科多、年羹堯等內外實權派。心機太深,無時無刻不在揣摩老皇帝的心意,表面不動聲色,看似不爭,其實是爭。

  • 8 # 步武堂

    “九子奪嫡”的確是發生在康熙朝晚期的很重大的歷史事件,這個事件對康熙朝後期的政局以及對康熙之後的清朝歷史的走向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無論是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還是真正的歷史記載,在“九子奪嫡”當中勝出的的確是四阿哥胤禛。但是電視劇裡的故事遠比真正的歷史精彩很多,畢竟歷史是不能演繹的,而電視劇卻可以依照歷史背景展開自己的推理與想象。讓歷史和現實聯絡的更緊密一些。

    所以,我們還是透過對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分析。看看九子奪嫡當中的三大集團:太子黨,八爺黨和四爺黨究竟都幹了些什麼,才導致太子黨和八爺黨都落得慘敗的下場,而四爺黨最終勝出,四阿哥胤禛成功繼位的。

    先說說太子黨的失敗。

    首先,電視劇裡面的所謂太子黨,其實算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沒有自立門戶的時候,他們哥倆算是太子黨的人,至少在康熙和滿朝文武的眼裡,他們是。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和太子胤礽的關係應該是從小就挺好,主要是他們都是在皇后(康熙第二任)扶養下長大的,太子胤礽應該算是他們的“親二哥”。

    但是,隨著哥幾個都長大成人,太子胤礽也開始幫著康熙屬理朝政的時候,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卻慢慢的對太子的很多“胡作非為”和“德行不佳”有了越來越大的反感,直到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後,四阿哥胤禛開始動起了奪嫡的念頭,和十三阿哥胤祥另立門戶參與奪嫡之爭。

    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前以及被廢之後,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還算是幫著太子胤礽的,尤其是十三阿哥胤祥,表現的非常仗義。

    如果,太子能夠珍惜這兩位曾經的“心腹”,並且能夠以自己的德行和能力讓這兩位兄弟對自己死心踏地的堅決追隨的話,太子胤礽不至於慘敗。

    可惜的是,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的胤礽,似乎太子當的越來越不像話,也越來越讓他的這兩個兄弟看不起。

    沒了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太子黨,基本上就是徒有虛名,除了能幫著太子搞一些“貪贓枉法”的事情斂財,在真正的治國方略和具體的朝政差事方面,就毫無用處。

    這是太子黨慘敗的團隊因素。團隊水平太差,如何會在幾大皇子集團的爭鬥中佔得上風?

    第二,太子黨的領頭人就是太子,而太子本人的確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主。作為康熙嫡長子的胤礽,剛滿週歲就被冊封為太子,應該說名分早定,按理說,胤礽是有著比其他皇子更加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說,只要他安安穩穩,嚴於律己,用心理政,別的皇子應該是沒有什麼機會覬覦太子之位的。

    但是,這個太子在成年之後,特別是代康熙理政之後的各種有悖於太子身份的各種行為,讓那些自身本領也不容小覷的其他皇子們看到了奪嫡的希望。

    應該說,這個機會是太子胤礽自己雙手奉送的。完全是自找。

    應該說,如果不是太子胤礽太不像話,康熙還是挺偏心的,他一直是本著“容忍,偏袒,維護”的心態,一次次的原諒和保護太子。

    但是這個太子的所作所為卻讓康熙最終是忍無可忍。在熱河狩獵的時候,太子和康熙的妃子鄭春華偷情被康熙堵個正著,讓康熙在“惱羞成怒”之下,第一次廢黜了太子。

    第三,太子黨一直就是諸皇子的“眾矢之的”。對於任何一個皇子來講,奪嫡之爭的第一步,一定就是先扳倒太子,只有先扳倒了太子,其他皇子才有可能替補上位。所以無論其他的皇子們如何各自“心懷鬼胎”,但在對付太子的問題上,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這個問題,在太子第一次被廢,太子的老師王掞師傅在朝堂之上的一番話算是一語中的。再說到太子失德無能的問題時,王掞師傅的就很明確的對各位皇子沒有一個真心輔佐太子,支援和幫助太子,而是眼看太子犯錯而隔岸觀火甚至是落井下石提出了很尖銳的指責,這個指責其實康熙是聽進去了的。

    太子黨,或者說太子的慘敗,是自己不爭氣、團隊不給力和“牆倒眾人推”的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八爺黨的慘敗,核心的原因,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八爺黨的實力,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質量上都要比太子黨高出至少一個檔次。

    八阿哥胤禩是一個有著“賢德之名”的“八賢王”,他為人寬厚仁德,處事幹練沉穩,有溫文爾雅,深得朝廷上下官員的稱讚和支援,他的黨羽遍佈朝野,而核心成員裡面包括了敢說敢幹的十阿哥胤礻我和財力雄厚又有心機的九阿哥胤禟,還有能文能武的十四阿哥胤禵。

    同時,八阿哥胤禩還與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結成了同盟,而號稱“佟半朝”的佟國維在康熙朝的勢力是無人能及的。

    如此強勁的實力使得八阿哥胤禩對於扳倒太子信心滿滿,事實上八爺黨也真的就兩次都成功的扳倒了太子。

    但是,八爺黨最致命的失誤,就是太相信和陶醉於自己的強勁的實力,卻忽視了這種實力對康熙的威脅。

    其實,相對於太子的無能和失德,八阿哥為首的太子黨的咄咄逼人的實力和氣勢,對康熙的威脅更大,可惜的是八阿哥胤禩包括號稱“佟半朝”的上書房大臣佟國維都被自己的實力衝昏了頭腦。

    康熙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就明顯的感覺到了八阿哥胤禩極其黨羽的咄咄逼人。他感到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和他爭奪對朝局和權杖的控制。這讓康熙感到的是發自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如果說,太子是慘敗於“牆倒眾人推”的話,那麼八阿哥胤禩和他的八爺黨就慘敗於“自作聰明”和康熙的“帝王之術”。

    在感受到八爺黨實實在在的威脅的時候,也就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康熙宣佈公開選舉新太子,滿朝官員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援八阿哥胤禩為新太子的時候,康熙就開始動手解決這個八爺黨了。

    公開推舉太子之後,康熙出手,透過與佟國維的私下交易,用保全佟家的榮華富貴和皇親國戚的地位為代價,罷免了佟國維,並透過罷免佟國維,狠狠地打擊了八阿哥胤禩,初步瓦解了八爺黨。佟國維的倒臺,八爺黨失去了一個最有實力的同盟軍。

    而在太子第二次被廢之後,康熙再一次透過任命八爺黨的核心骨幹十四阿哥胤禵為“大將軍王”,挑起了八爺黨內部的鬥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之間產生了根本性的分歧,十四阿哥胤禵開始脫離八爺黨自己獨立進行奪嫡之爭,這個時候,八爺黨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不再,甚至八阿哥胤禩本人已經就基本上被康熙排除在“皇儲人選”之外了。

    八阿哥胤禩兩次扳倒了太子,但並未取得最終的勝利,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幹掉對手,並不意味著自己就是勝利者,真正的勝利者有可能是給你遞刀子的那個人。

    那個人就是四阿哥胤禛。其實四阿哥胤禛也是有“黨”的,只不過他的那個四爺黨,規模不大但水平很高,殺傷力強但行事低調。

    更重要的是,四爺黨採取了一個最為正確的“行動路線和行動綱領”,那就是任何時候都把自己當做康熙的心腹和得力助手,逐步的得到康熙的信任,成為康熙的同盟軍,這樣的方針,焉能不勝?

    胤禛的策略,其實就是“借力打力”,藉助或者說利用八爺黨的力量,實現了扳倒太子的目的,而扳倒太子產生的負面影響則由八爺黨來背。然後藉助康熙的信任,奪取皇位,成功登基。

    不能不說,四爺黨儘管其核心人物僅僅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師爺鄔思道,和包衣奴才年羹堯三人而已,但是其水平和能力要比烏合之眾的太子黨和規模宏大的八爺黨要高得多。

    這裡面,鄔思道的足智多謀,十三阿哥胤祥的忠義擔當,年羹堯的果敢幹練,組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團隊。好的團隊,人不在多而在於精,更在於沒有短板和凝聚力。

    胤禛的成功,除了借力打力之外,還在於堅定的與康熙結成同盟。也就是想方設法成為康熙的得力助手,同時,堅決的執行鄔思道制定的“不爭是爭”的低調務實的方針。

    無論是主動請纓赴江南籌款賑災,還是挺身而出追繳國庫欠款,胤禛都向康熙傳達了一個非常清楚的資訊:你老人家的四兒子,只是一個知道為父皇分憂,在父皇面前盡孝的“兒臣”而已。

    尤其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後,公開推舉新太子之時,胤禛和胤祥聽從了鄔思道的建議,上密摺保舉廢太子胤礽為新太子,這讓康熙“龍心大悅”——這兩個兒子識大體,有情義,並且毫無覬覦之心。

    所以,康熙的評價:好,好,好!是發自內心的。康熙認定這個四阿哥是一個胸懷江山社稷,有擔當有大志可託付的兒子。

    但同時,太子還是要扳倒的,不扳倒太子,康熙的託付就是一句空話。於是胤禛胤祥和鄔思道,在背地裡醞釀並實施了藉助八爺黨的力量再次扳倒太子的“大陰謀”,四爺黨的計劃成功了。

    從暗中追查和搶奪並最終當眾燒燬“百官行述”,到利用“叛徒”高福把太子“圖謀控制百官而進行私下交易”的親筆信交給八阿哥胤禩,到最終藉助十四阿哥胤禵之手把證據交到康熙之手,逼迫太子“背水一戰,拼死一搏”的心態下調兵圖謀造反而讓康熙第二次廢黜太子,四爺黨的這一波操作,彰顯出這個團隊的策劃,組織和執行以及控制局面的卓越能力。

    至此,胤禛的最終成功基本上算是水到渠成。

    在這樣的團隊運作下,即使是在康熙臨終之時和歸天之際,八阿哥胤禩有所準備,也不能改變什麼了。

    胤禛,這個低調的“冷麵王”,完成了自己的逆襲。而能在這個九子奪嫡當中勝出而登基的皇帝,有所作為也就不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有效預防新生兒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