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嬌羞帝老師

    毋庸置疑,熊孩子是家長一手造就的,和老師沒有任何關係,請不要把造就熊孩子罪過的這口鍋甩給老師,事實上很多老師本身也是熊孩子的受害者。

    基本上“熊孩子”問題背後的根源就是“熊家長”,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主要是由於其在公眾場合展現的驚人破壞力,當然熊孩子在公眾場合所展現出來的這種破壞力就是平時家庭教育的一個直接反映。

    熊孩子並不是天生的,畢竟孩子剛出生就像一張白紙一樣,需要的是家長正確的引導和愛護,然而很多家長要麼自身品德有問題,要麼缺乏管教,只懂得一味的溺愛,這才造就了熊孩子,殊不知自己疏於管教和溺愛,會從根源上影響孩子心理,讓他們在熊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比如:

    1,過分溺愛,導致孩子產生虛榮的優越感;

    2,過分的依賴父母,導致孩子喜歡拿父母作為霸道擋箭牌;

    3,過分的寵溺,導致孩子形成極端自尊自負的心理。

    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總之,還是那句話,你自己的孩子不好好教,在外面,總有人會幫著你教的。

  • 2 # 后街727

    性相近習相遠。無所謂熊孩子不熊孩子,孩子都是爛泥扶不上牆。家長調教、潛移默化好,孩子就不是出格的熊。家長執著栽培,也許成人成才、能夠扶上牆。老師這方面起不了什麼作用。

  • 3 # 平淡是真oymlq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

    熊孩子是指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無法無天,惹人討厭的孩子,那些亂翻東西、搞破壞、不守規矩,無法無天的孩子。

    明白了熊孩子的概念,我們就明白了熊孩子是因為缺乏家庭教育造成的,或者是家長放縱溺愛造成的。

    可能一些家長總以為孩子還很小可以放任不管,這就犯了教育大忌。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到老。超市裡看到孫子想買東西,爺爺不買,就撒潑打滾,甚至打爺爺。我第一感覺就是想撲上去狠狠教訓孩子一頓,自古以來,天地君親師,尊老愛幼,優良傳統哪裡去了?!但反過來想想,這應該是爺爺長期放縱溺愛的結果。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唉~養不教父之過啊!

    這兩年在鄉鎮支教,看到很多令人揪心的事情,父母生了孩子,等到孩子斷奶,就出去打工。過兩年又生一小孩,等小孩斷奶,夫妻雙雙又出去打工。留下孩子由婆婆爺爺外公外婆照看。(不是我有偏見,因為我的老家也在農村,姐姐弟弟都是農民。)

    隔代教育的後果很嚴重。

    一是老年人對孩子往往過於慈祥,無原則放縱溺愛。這樣孩子從小要什麼就有什麼,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稍大一點,要吃好的,穿好的,沒有滿足,就大哭大鬧,甚至以不讀書來要挾,而最後投降的是爺爺奶奶,造就了熊孩子的產生。

    二是爺爺奶奶根本不懂輔導作業。小學低年級,家長對孩子的輔導很重要。沒有家長的及時輔導成績越差越遠,從小就在班上抬不起頭,產生自卑,甚至產生心理陰影。

    三是缺乏父愛母愛的孩子“愛商”低。所謂的愛商是指愛與被愛的智慧,“愛商”低的孩子長大以後,同情心、感恩的心淡漠,容易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甚至是老子天下第一。

    為了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我們應該從小抓起,對孩子的愛是必須的,但是愛孩子又必須是有原則的,沒有原則的愛其實是害了孩子。我們還應該避免隔代教育,權威資料:中國青少年87%的的犯罪,是來自留守家庭和單親家庭,觸目驚心啊!

    讓全社會都關心兒童,加強對孩子思想教育,加強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避免熊孩子的產生,使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

  • 4 # 進擊的滷蛋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效仿的原型。

    我們傳統的觀念有典型的兩種,一種是“暴力教育”,總認為“不打不成材”,不會鼓勵孩子,怕他會驕傲。可從來沒有想過孩子會在成長中留下什麼樣的陰影,心靈會受到什麼樣的傷害。

    第二種就是溺愛,溺愛的後果就是孩子無法無天,天不怕地不怕,即使傷害到別人他也不會有絲毫波動,反而會開心。這種小孩子我們稱為熊孩子。輕則摔壞手辦、口紅,重則連父母都殺害。

    我們必須杜絕這兩種極端,父子都應主動地相互溝通,應該以愛為原則而不是“孝順”“責任”。愛才是唯一的感情基礎。

    女童為何誣告生父?國家的希望已是如此,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全文共2729個字,23張圖片,預計閱讀時長8分鐘】

    2017年10月,一位13歲的女孩狀告自己的生父,指控他對自己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性侵。正如萬千父親姦汙女兒的下場一般,法律給了這個“禽獸”應有的判決。

    時隔兩年,在我們已經遺忘這件事的時候,在我們認為"罪犯"已經得到懲罰的時候,在我們已經更新了一波又一波對此類社會新聞的抨擊時,它帶著更加"驚悚"的真相捲土重來——"女童誣告生父性侵"!

    事情的真相已經水落石出,女孩對父親的所有指控都宣告無效。正義看似"功成身退",在風波將要平息的最後,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審視這個案件,看透它背後的意義?

    不管是驚訝於13歲孩童的"絕情",還是憤怒於父親的教育方式,又或者是貫穿始終的看客的成見。

    至此為止,整個社會彷彿陷入了某些困境……

    "Ta還只是個孩子"總被我們掛在嘴邊,但童言真能無忌麼?

    我們的印象裡,小孩一直是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的,陰暗狠毒這類詞怎麼也跟他們搭不上邊。孩子做錯事說錯話,我們總會用"童言無忌""Ta還只是個孩子"為理由原諒他們。

    可在此新聞裡,我們看到的是女孩為了玩手機,用父親扔掉的沾有精液的紙團擦拭了自己下體和內褲,以此威脅父親。

    母親回家後因怕事情敗露,便立即擺出的"慌張"表情,做出"撿紙"的動作,採取了"不願意回答"的欲擒故縱。

    在母親的逼問下才"小心翼翼"地用方言告知自己被性侵,報警後又說自己被性侵長達兩年父親多次摸她的胸部和下體……環環相扣,每走一步都在把自己的父親往絕路上逼。

    心思縝密這個特質灌在13歲的靈魂裡,並且將其用在誣陷生父性侵的上面,實在叫人細思恐極,網友們也大呼難以置信。

    這是來自一個孩子的惡意,可他們的惡,平時卻被家長們看做了雞毛蒜皮的小事。

    去你家做客時,弄斷你梳妝檯上的口紅,摔碎了粉餅,弄壞你珍貴的手辦;

    因不讓其玩王者榮耀,可以連劃小區地庫裡的29輛私家車;

    這樣的"熊孩子"就像是披著羊皮的狼,很多時候大家只看到他們的可愛便上前擁抱,卻看不到他們可愛背後那鋒利的爪子。稍有不慎,就名譽盡毀,甚至威脅到生命。

    此前,一個女生髮帖稱親戚家來了一個熊孩子,趁著大人們都在聊天的功夫,從背後猛推了一把懷孕了四個多月的孕婦。

    該女生立即雙膝跪地死死架住孕婦,才沒有導致嚴重後果。

    女生的媽媽問熊孩子:為什麼推孕婦?

    熊孩子滿不在乎的說:我就想看看推倒孕婦會不會流產。

    惡念從來不會因為“年齡還小”就有半分的寬容,熊孩子的惡意遠比成年人的惡意更加可怕,在“Ta還只是個孩子”糖衣的掩護下,會讓我們毫無防備地承受惡意帶來的全部傷害!

    從小惡到大惡,只有一步之遙;從熊孩子到殺人犯,也只有一線之隔

    而這些卻無從預防,也從不曾正視和重視,只因"Ta還只是個孩子"!

    "父親不讓玩手機"只是導火索,恨意滋生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此次事件中,女孩要有多大的恨意,才能將親生父親視同仇人不惜用清白名譽陷害入獄

    我們可以看到女孩編造謊言的原因——"長期偏愛弟弟","常常責怪自己","曾經被同學的父親摸了下體,沒想到父親反而責怪她放學回家晚",便因此"不喜歡父親"

    翻譯成我們常提到的詞就是"重男輕女"、"粗暴教育"、"性教育",每一個重點,都是我們的痛點。

    由於觀念的固化,重男輕女的現象我們仍然隨處可見。

    網友的弟弟查出腎臟有問題,不是特別嚴重,媽媽立即就說兒子是希望,不能有事。緊接著詢問醫生需要移植嗎?女兒很健康可以移植。

    醫生說女兒太瘦身體不像很好的樣子,她媽媽說沒關係,需要的話就給她養身體。

    給女兒養身體,只為給兒子換腎。

    因為重男輕女,很多家庭選擇去小地方做B超,獲取孩子性別,是女嬰就打掉。導致"新生人口性別比例"方面,中國長期處於嚴重失衡狀態。

    因為重男輕女,女孩生病得不到醫治,在女性"健康與生存"指標上,全球144個經濟體,中國排倒數第一。

    因為重男輕女,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三千一百萬。

    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男人才能為家族延續香火。特別是在農村,生了兒子全家光榮,生了女兒則被人說"肚子不爭氣"。

    他們是重男輕女,還是重自己?

    他們是喜歡男孩,還是養兒防老?

    他們是覺得男孩可以少操心,還是自私自利,想讓自己以後好過些?

    同樣為人詬病的,是長期以來的教育方式。

    不久前,讀到一位高中生自殺留下的遺書。

    信中反覆提到"動不動就打""考98分都被罵""感覺不到父母的愛"……

    走不出"不打不成材"的誤區,隨意責罵孩子,卻美名其曰"為他好"

    也總以"長大了就自然會懂性"為由,從來不正確引導孩子的性啟蒙,不教他們怎麼保護自己。

    甚至在女兒被猥褻後無動於衷,責怪她回家晚。

    這樣的教育下,孩子要怎麼學會關愛父母?怎麼學會理解父母?又怎麼學會珍惜自己?

    家庭是一個社會的小單元,關上門,門裡的所有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是個怎樣的社會。

    所以每當出現女嬰被遺棄、小孩弒母殺父、孩童被性侵的新聞時,我們除了憤怒和驚訝,更應該做的就是反思

    反思我們是否"習慣性"的忽視女孩,讓她們在被忽視的過程中滋生自卑與恨意

    反思我們是否有盲目的打罵孩子,推開了該有的家庭之愛,讓他們成為感情缺失的犧牲品

    反思我們是否告訴過孩子身體的禁地,教會他們怎麼拒絕和應對別人的侵犯

    女兒口中的“被生父性侵”就是事實,“弱者本善”究竟錯在哪裡?

    "父親性侵女兒"光看到標題就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厭惡和氣憤。

    "精液"、"DNA檢測與父親一致",事情似乎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從來沒想過除了法律制裁還有什麼其他的結局。

    在資訊的缺失的情況下,我們帶著"怒火"中的正義,想要為孩子討回公道;我們帶著"成年人複雜,孩童什麼都不懂"的成見,認定父親一定是禽獸。

    就連真相大白後,網友們還是揣測:一定是父親威脅小女孩了!

    孩子是社會中特殊的弱勢群體,被老人訛錢的現象遍地都是。因此一旦發生疑似傷害孩子、扶老人被訛的事情,整個社會總是會毫無保留的站在孩子和"被訛者"一邊,對施害者群起攻之。

    2017年7月4日,網民釋出一個"申冤"微博,稱自己的侄女被學校的教導主任和副校長在3個月內強姦達十七八次,此事瞬間引爆了中國的網路。

    7月19日,涉事學生承認性侵的情節是自我編造。她說自己也不願意撒謊,曾對警方說了實話,但姑姑和叔叔並不認同。

    2017年11月22日,網路傳聞某彩色幼兒園有"爺爺醫生、叔叔醫生"猥褻兒童。

    11月25日,劉某被依法行政拘留,承認自己編造集體猥褻幼兒的虛假資訊。

    2018年12月26日,騎摩托的張先生將摔倒的老人扶起,卻被指認為肇事者。劉先生整理了家屬言辭和路人採訪的影片,證明自己被“冤枉”,影片一經發布後,網友們對老人一家的行為進行譴責

    後經公安交警部門調查取證,這起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屬實。張某的摩托車從腳踏車右側超越時碰到老人的腳踏車,造成了腳踏車摔倒,老人受傷。

    兒童純潔,成人複雜,所以童言比成人的話更加可信,這是人們的常識,於是人們選擇了輕信兒童。

    老人倚老賣老,好心扶老人得不到好報,所以善良的好人比糊塗的老人更加可信,這是人們的認知,於是人們選擇輕信好人。

    我們為弱者打抱不平,所以高舉正義的旗幟;

    我們害怕自己遭遇到同樣的事,所以不由分說的為弱者站隊;

    我們將"現在保持沉默,將來無人替我說話"的紀念碑銘文熟記於心,所以去憤怒、去抨擊。

    當正義面對真正的惡時,它所聚集的能量可以戰勝邪惡,保護弱小;而當正義面對的並非真惡時,它便成為兇器,刺向無辜

    人性的美好之處在於人們能用道德和正義去抵抗罪惡,保護弱小;而人性的弱點在於人們習慣於僅憑自己的成見做出判斷,而忽略其他的事實。

    面對頻頻反轉的新聞事件,我們需要接近真相的資訊,同時也需要反思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

    如果我們一味的偏信弱者,就會離真相越來越遠;

    如果我們一味的放任弱者,就會成為被利用的工具;

    如果我們一味的堅持成見,就會成為道德綁架的元兇。

    在事實尚未釐清之前,不輕易站隊,就不會盲目跟風;不輕易指責,就不會傳播謠言;不輕易判斷,就不會陷入獵奇的怪圈。

    讓我們正視部分孩童群體的邪惡,重視缺失的家庭教育,為真正的弱者發聲,為真正的正義揮旗。

  • 5 # 腦洞趣味歷史

    趕高鐵的時候,我和女朋友一起訂了相鄰的兩張票,因為她臨時有事,就沒上火車,票也沒退。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家長

    那趟車比較擠,但我一個人坐兩個位置還是比較輕鬆愜意的。我後座有一個母親看到我旁邊有位置,也沒諮詢過我意見,大概就是覺得沒有人訂的那種空座吧,直接把她三四歲的小孩放我旁邊位置上,然後自己趴在小桌子上睡覺了。因為是小孩子的緣故,我也不好說什麼,想著讓他佔個座位也沒啥。

    但我實在沒想到這小孩實在是太皮了,在旁邊大吼大叫,自己穿著鞋站在座位上,扮演起了我不認識的什麼超級英雄打小怪獸的角色,還一直拿腳踢我。我就拿出自己的零食給他,告訴他安靜一會,結果這小孩更歡樂了,大概是覺得鬧一鬧還有零食吃。邊吃還把零食袋之類的隨手扔。

    我覺得很煩人,就告訴他的母親,你的孩子影響到我了,她卻說:“小孩子鬧一鬧很正常,再說那就一個沒人坐的空位而已。你這麼大了,讓一讓小孩子又能咋地?”我一聽,滿臉問號,什麼?你家孩子影響我休息,你不管,還要我讓他,我幫你只是我想幫,照顧孩子可不是我的義務啊!你倒好,自己休息了,把小孩子扔給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就想了個法子,我問他要不要吃那種聞起來很香的泡麵,泡麵對小朋友果然有吸引力,他的臉上寫滿了“我要”。我就藉著去泡麵的功夫,找了一個沒有位置的大學生,然後告訴他我旁邊有個空位,還有個熊孩子,一會我把熊孩子弄走,你就坐我旁邊,避免他再過來。弄完這一切,我回到位置上,告訴熊孩子,你要去給你媽媽分享,我才把泡麵給你。

    然後,熊孩子就跑去搖醒了他的媽媽,滿臉期待的看著我。這時候那個大學生也坐到了我旁邊,我很愉快地把泡麵給了那個小孩子。

    接下來的行程,就是小孩子在他媽媽腿上一臉歡快的大吼大叫,而他母親,滿臉憤怒的看著我,又無可奈何。所以,熊孩子的背後往往還有一個更加噁心的家長。

  • 6 # 誠信良心責任

    絕大多數是家長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所致,少部分因為厭學,熊孩子還是很聰明的,只是聰明的點不專注在學習上,需要好好引導。

  • 7 # 立人書畫

    熊孩子自古以來都有,只不過當下的成年人,擁有一顆所謂披著高素質外衣的玻璃心對熊孩子不依不饒的批判。曾幾何時,戰場上的大多數將軍,小時候哪個不是熊孩子。只怪現在的人生在和平年代,衣食無憂後,活的矯情。

  • 8 # 玩在股氣場

    ⊙2019.01.12

    本編認為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不能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各打五十大板,家長有責,老師有過。

    熊孩子,通常是指那些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無法無天。調皮並不可怕,但不可養成任性,形成惡習。最可怕的是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別是一些家庭家風不好,父母不和環境下,熊孩子通常會變成壞孩子。這種情況下家庭責任就非常重大。

    看到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帶有破壞性的事情時,“這熊孩子”年齡小不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熊孩子的不懂事往往也是家長過分放縱溺愛的結果。

    熊孩子帶有貶義,被網友們界定為那些亂翻東西、搞破壞、不守規矩的孩子。事實上熊孩子也有可愛之處,他們往往愛活動,聰明,大膽,調皮中帶有淘氣,不是每個孩子都是隻會“胡攪蠻纏”的。

    熊孩子在成長,就象一棵小樹,家長和老師要呵護小樹的成長,澆水施肥,還要注意打叉喲!

    一一《養氣場》

  • 9 # 猴子媽媽

    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師,父母影響對孩子更多,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言傳身教。

  • 10 # 老碗哥的茶餘飯後

    學校裡是集體活動,有校規老師也有一視同仁的責任。“熊孩子”的生長土壤幾乎不存在。恰恰是在家裡,一些“熊孩子”的長成,正是說明這個家沒有家規,家長更是無規無距。面對孩子一次次的“熊”,家長表現出的無非就是“忍”“讓”“寵”。讓一個還有救的熊胚子,眼睜睜一天天長大成型,再去扭轉,就難了!

    一個朋友帶四歲男孩子來我工作室,不過一會兒熊孩子就開始熊了,把工作室裡所有的電腦椅拼到一起,要在上面玩跳一跳遊戲,且穿鞋。這不但看起來實在不符合一個工作室的環境,且電腦椅下面是滑輪,一個意外就會讓摔得很慘。實在看不下去就控制著聲量讓他停止這樣的胡鬧。但無濟於事,更讓我無語的是,孩子媽居然無動於衷,只是無奈地冷笑。這讓我從開始的看不慣,到嚴重地不被尊重的感覺,儘管如此還是壓著性子給她說,你管管你孩子,萬一摔下來就慘了。你猜她怎麼說?她說沒事,孩子在家比這玩的還瘋,再說她以前感覺孩子在外有點膽怯,可能就是因為她老是斥責孩子的緣故,所以她現在儘量不吼他,這樣可以鍛鍊他的膽量。

    我的媽她姑呀,我一句話都不想說了。默默地假裝去廁所再也不想出來了!

  • 11 # 供參考同研討

    熊孩子必要而充分的條件:具備極端自我的畸形性格。

    要形成這種畸形性格,必須在父母、長輩中,最少有一位對孩子百依百順、溺愛放任的"熊後臺″,父母、長輩中的其他各位,最低限度是置若罔聞、視而不見,嚴重的是肉麻當有趣,同流合汙,合夥當"熊後臺"。

    這種"態後臺″,教師不可能擔當。這種形成畸形性格的教養環境,學校不可能形成。

    所以,熊孩子的形成,家長負全責!

  • 12 # 左析右洞

    問問題太絕對化,非彼即此。

    不是家長就是老是老師,條件太偏面化。

    以本人來看,“熊孩子”的造就,是社會造就的。家長和老師也有責任。

    舉一個例子吧。

    假設在公共場合假設(餐廳),熊孩子大聲吵鬧,影響別人,是誰容忍的?

    假如熊孩子的吵鬧影響到我了,我可以投訴到飯店管理人員,飯店管理人員可以讓其家長管好自已的孩子,否則,飯店請其出去。

    飯店應該有這樣一個觀念:到店裡用餐的都是上帝,飯店有義務維護每位顧客用餐的權益。如果飯店想留住每一位顧客,飯店最好提供兒童遊樂區或者用餐區。

    但我們現實是這樣嗎?飯店不管,靠你一個顧客去表達不滿意,純粹找不自在,找吵架。

    一個小孩發展天性,但必定要以不影響別人的權益為前提,否則,都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為藉口,逃避應受到的管教,還談什麼公共良俗道德。

    不要說教,也不要談什麼素質,要有人性的制度。

    在共公場合禁止吸菸,是靠說教嗎?禁止酒駕,是靠素質提高 嗎?

    熊孩子的產生,固然家長,老師有責任,但還是社會容忍了,才造就了大批的熊孩子。

    制度教育家長,家長才會教育好孩子,老師也才會教育好學生。沒有好的制度,其它一切免談。

    圖書館,飯廳,交通工具,娛樂等場合,應有各自的管理措施,以保護各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談大人還是小孩。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否則,不提供服務。

    人性的制度,比在網上大談什麼道德素質,來得更實在。

    小孩不懂事,監護人應懂得事理,監護人不知道規矩,是社會沒有教會家長。

  • 13 # 平平淡淡

    和自家的生活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有直接關係的

  • 14 # 春蘭5309

    熊孩子是家長溺愛和放縱的結果。

  • 15 # a強13208820165

    我認為這多數都是家長的責任,還有就是現在的社會造成的。

  • 16 # 使用者75565015832李尊

    熊孩子是基因問題,基因是有遺傳的,農民的孩子永遠也當不了家,教授孩子是博士,研究生,名星的孩子日後是導演,環境變動人,孩子的父母是惡霸,往後是黑幫,父母是酒鬼往後孩子是酒酒仙,熊孩子其實和老師無一點關係,如果學生聽話,努力學習,是給老師一個安慰,痛愛有加,如果是熊孩子老師像避瘟一樣,厭惡感,山河易改,本性難調,是幾千年的寶典,好多人以為是開玩笑的。

  • 17 # 智愛陪伴成長中心

    為啥會有這個問題?

    老師一個人管這麼多個學生,那點經歷也就能維持一下秩序,和上一下課。主要在於上課教書吧。父母自己不教好,怪老師的家長是怎麼想的?

    父母是一對一,老師是一對多,這不是明擺著家長的問題嗎?

  • 18 # 善解人意夏之梅

    好好的孩子變成“熊孩子",主要是家長的責任,從小不知管教,任其自由生長,好比小樹,若有枝叉旁生,就該及時修剪,等長成大樹想修就晚了。老師也是受害人,現在的老師不好當,管深管淺都為難,遇到不講理的家長,不定出什麼妖蛾子。為了自己的孩子成材,勸家長們儘量在孩子小時候管緊一些,別把這鍋甩到老師身上!

  • 19 # 歲月醉白髮

    熊孩子與家長的教育有密切的關係。現在孩子少,家裡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慣著,讓孩子無法無天的。

    我兒子只比和大哥家的孫子大一歲,老話說的小叔大侄。他孩子打了我兒子,他們一家都護著,不讓我兒子還手。那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把電視都砸壞了,一家子還當笑話給別人講。簡直是把孩子寵上了天。現在這孩子打罵爺爺奶奶,說髒話,簡直就是一個混世魔王。

    因為家庭教育已經養成,到了學校老師更不好管理,不能體罰不能罵。以前的嚴師出高徒放在這社會不管用了,打個投訴電話老師就等著挨批吧!想想做老師也挺不容易的

  • 20 # 火星來的哥哥

    “熊孩子”曾幾何時不是個貶義詞,只是用來吐槽不聽話的小朋友,現在卻是用來形容無法無天的小朋友們。

    誰造成的,我覺得家庭的責任更大一點。自己的孩子自己瞭解,因為現在獨生子女多,父母這一輩已經不再缺乏物質,所以就無法避免無限滿足孩子的慾望。可是慾望是無限的,大人如此,小朋友更是這樣,小朋友之間比拼玩具,衣服鞋子,因為家長的縱容,所以導致孩子越來越任性。

    再說學校裡,學生們不聽老師的安排,佈置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課堂上不能好好的遵守紀律,不能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因為現在的教育環境,教育局規定,對老師要求更高,不會有我們小時候老師動手的情況發生,老師們缺少了威懾力,孩子們也當老師是紙老虎。老師無奈告知家長,但是家長也起不到好的作用。惡性迴圈之下,“熊孩子”就真的變成了熊孩子。

    要想孩子成才,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希望我們作為家長都能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和熊孩子鬥智鬥勇也是其樂無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別山有多少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