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北府兵,是由東進將領謝玄所領導建立,因為成軍的地方在北府,北府就是京口,即現在的鎮江市,那時候的北府相當於東晉的北方邊防線了,所以北府兵其實就是東晉王朝的北方邊防軍!!

    北府兵到底有多厲害呢?

    北府兵的成名之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淝水之戰,北府兵以8萬兵力對抗前秦苻堅的90萬大軍,苻堅一敗塗地,這場大戰直接導致了前秦的後期衰敗。這場戰例也載入史冊,成為中外軍隊研究的範例!

    北府兵驍勇善戰的原因

    兵員組成基本以“死士”為主,謝玄組建北府兵時,大部分兵員都是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的北方流民,這些流民無牽無掛,只要誰給飯吃就能為誰賣命,因此打起仗來毫無畏懼,堪稱死士!

    軍隊士氣高漲,史書記載,北府兵內部異常團結,每逢大戰士氣高漲!

    優秀的將領指揮,謝玄、劉牢之都是優秀將領!

  • 2 # 穿越再現彼岸

    “北府兵”又稱“北府軍”,是東晉謝玄組建的軍隊。最出名的一戰就是“淝水之戰”,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苻堅軍隊的主力聯軍,前秦敗亡,穩定了東晉王朝岌岌可危的局面,形成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北府軍”功不可沒。(謝玄雕像)

    “北府軍”的組建和得名。

    東晉建國始於“門閥士族”的支援,建國初期有“王與馬共天下”之稱。其實東晉有王、謝、庾、桓四大門閥士族,輪流執政。公元377年(東晉孝武帝初年),前秦逐步統一了北方各國,前秦強大起來,威脅東晉政權。(謝玄像)

    一、“北府軍”組建原因。東晉下轄的主要是荊州和揚州,他們抵禦北方的侵略,同時又是富庶之地。面對北方的威脅,荊州的桓衝兵力強大,威脅東晉的皇權。為了平衡門閥士族以及平衡荊州的方面的威脅,謝安推薦自己的侄子謝玄出任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守廣陵,開始組建軍隊。

    二、“北府軍”組成人員。

    在謝玄的管轄的廣陵和京口地區,聚集著大量的北方躲避戰火的“流民”,這些流民很多不是簡單的老百姓,有很多組織武裝,他們曾經在北方和少數民族打過仗,有一定的作戰經驗。謝玄將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的流民武裝統一起來,選拔身體健康,作戰經驗豐富的人,組建了一支軍隊。這支軍隊不同於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他們都有作戰經驗,因此戰鬥力非常強。同時也有比較著名的指揮員,如: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孫無終等,他們是後來北府軍的主要將領。

    三、“北府軍”得名。

    公元379年,謝玄將治所改到京口。京口是現在的江蘇鎮江,東晉時的人稱“京口”為“北府”。因此,這支軍隊被稱為“北府兵”,又稱“北府軍”。(江蘇鎮江京口)

    “北府軍”戰績。

    北府軍先後有五位主要的領導者:謝玄、司馬括、王恭、劉牢之、劉裕。前期主要是謝玄,謝氏家族把控這支軍隊,實現了私人化、軍閥化。387年,謝玄被東晉皇帝去職。“北府軍”的主要戰績是在謝玄掌控時期,主要有:

    1.擊敗前秦的東線進攻。公元378年,前秦苻堅派遣苻丕率領7萬人馬攻打襄陽,次年打下了襄陽,這是西線戰場;為了配合西線戰場,苻堅又派遣部隊攻打東線,也就是揚州一帶,牽制東晉的軍隊。新組建的“北府軍”投入戰場,北府軍戰勝盱眙的前秦軍隊,燒斷前秦在淮河上建立的運輸橋樑,在君川再次擊敗前秦軍隊,劉牢之將前秦的運輸船隻焚燬,前秦將領只帶領少數人逃跑。前秦在東線的攻勢被新組建的“北府軍”擊敗。

    2.淝水之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親自帶領聯軍87萬,步兵60萬,起兵27萬,大舉進攻東晉,苻堅想統一全國,一戰定乾坤。北府軍擊敗苻堅的前鋒與前秦軍隊對峙淝水兩岸。前秦的軍隊應該是個大雜燴,前秦建國時間短,還沒有整合好原來各國各族的部隊,戰鬥的合力並不強。謝玄讓前秦軍隊稍微後撤,以便渡過淝水作戰。苻堅答應了,在北府軍渡河到一半時,“半渡而擊之”,這是常規戰略。苻堅的大軍後撤,而在前秦軍陣後方的東晉降將朱序在後方大喊“秦兵敗矣”,前秦軍隊頓時大亂,前鋒苻融也被晉朝軍隊殺死,一發不可收拾,苻堅中箭逃走,其他部隊也紛紛逃走,北府軍大勝。(淝水之戰繪畫)

    這一戰,北府軍進攻到了黃河流域,佔據了大片領土。387年,司馬道子控制北府軍後,北方領土陸續被北方政權佔領。

    “北府軍”的衰亡。

    397年,王恭掌控北府軍。他起兵反對司馬道子和王國安,次年再次起兵,被部將劉牢之反戈一擊,殺死了王恭。劉牢之掌控期間,他鎮壓了孫恩、盧遁起義。

    公元402年,劉牢之投降的桓玄,被解除了軍權。北府軍的主要將領高素、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孫無終等被桓玄殺害,他收編了北府軍。(劉裕像)

    北府軍的將領劉裕在京口重新組成“北府軍”。這個“北府軍”就是那個“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起家部隊,已經不是原來的“北府軍”了。不過這支軍隊在劉裕的帶領下北伐,佔領了北方的洛陽、長安等地,恢復了不少領土。不過“北府軍”也埋葬了東晉王朝,劉裕殺盡司馬皇室,建立了北宋。

  • 3 # 冷兵器研究所

    提及晉朝的北府軍,很多歷史愛好者必然想到的是那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

    但其實在淝水之戰後,北府軍依然有很多亮眼表現。

    比如東晉義熙五年(409年),當時的東晉名將、後來的宋武帝劉裕率領北府軍出師北伐,目標直指鮮卑慕容部在山東半島建立的南燕。

    當時燕軍主力近10萬人猥集在臨朐城。聞聽晉軍已迫近臨朐,慕容超命公孫五樓率騎兵4萬去佔據四十里外的巨蔑水(山東境內古彌河,疑在今臨朐城南約四十里處的冶源水庫附近)。結果,公孫五樓與戰不利,退回臨朐城。

    在之後的臨朐大戰中,劉裕命令將4000輛戰車放在大軍兩翼,以防止敵騎衝突,戰車上都張掛布幔,以遮擋敵軍的弓矢。同時再以輕騎兵在外圍遊走,作為步兵的支援。

    而燕軍聞知晉軍已到,便傾巢而出以重甲騎兵猛攻晉軍。北府軍劉藩(劉裕北府起事二十七將之一,劉毅之弟)、劉道憐(劉裕之弟)、劉敬宣(劉牢之之子)等部合力迎擊。北府軍以車阻騎的戰術佈置收到了良好效果,燕軍鐵騎雖然勢大,卻不能衝破北府軍的步兵方陣。兩軍交戰半天未分勝負,劉裕看出燕軍後方命門所在,命大將檀韶(檀道濟之兄)、向彌、胡藩等人率輕騎進攻防守空虛的臨朐城。臨朐的燕軍此時都在城南與晉軍大戰,城內守軍數量少得可憐。檀韶等人一擊得手,打破臨朐城,拔掉慕容超的牙旗,俘獲慕容超所用御馬、步輦、玉璽、豹尾等,慕容超遂逃向城外的段暉部。燕軍後院起火,無心戀戰,北府軍趁勢猛攻,遂將燕軍擊潰,當場斬殺南燕兗州刺史段暉等10名大將,並在之後圍困住南燕的都城廣固。最後,北府軍攻破城池,南燕皇帝慕容超逃跑不成,被北府軍生擒,不久後被斬於建康。東晉因之收復山東泰山以東的疆土。

    又比如,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劉裕率領北府軍北伐羌族人姚萇在關中和隴右地區建立的後秦。

    第一路,北府軍頭號大將王鎮惡、檀道濟出壽陽攻項城、潁川方向,目標是洛陽。攻入河南的北府軍銳不可當,連克新蔡、項城、潁川,俘虜潁川太守姚坦、大將楊業、新蔡太守董遵等。潁川以北的後秦部隊無不望風而降。

    期間,北府軍在黃河沿岸畔城附近(今山東聊城西),擺下卻月陣,大破支援後秦的北魏騎兵。

    北府軍一戰擊敗北魏部隊後,隨後沿河西上,最後一舉攻破長安。後秦主姚泓只好率宗族出降。姚泓本人被押送至建康斬首,宗族子弟皆被殺。後秦遂告滅亡。

    總之,劉裕北伐南燕、後秦,收復山東、河南、淮北和關中大片失地,將東晉疆土擴至極大。其賴以成事的,都是北府軍。劉裕代晉建宋後,北府軍由地方部隊升級為中央軍,成為劉宋皇帝直接控制的軍事力量,是其皇權政治的基礎。北府軍重鎮京口也結束了東晉年間由大族勢力控制的狀態,改由劉宋皇室子弟直接鎮守。自此之後,南北形勢逐漸趨於穩定,作為北府軍基礎的北方流民逐漸減少,兵員漸漸枯竭。特別是劉宋立國前後,隨著劉敬宣、王鎮惡、檀道濟等一批北府舊將逐漸凋零,北府軍在劉宋文帝后已慢慢不再存在。

  • 4 # 阿呆夢話

    北府兵是一隻神秘的,又所向無敵的軍隊。是東晉時期建武將軍謝玄組建起來的一支軍隊。開始是屬於謝家的府兵,後來幾度易手,最終成為南朝軍隊的主力。

    《資治通鑑》中記載:“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在建康(南京)。建武將軍謝玄負責北面的防衛,住京口,京口稱為北府,所以謝玄的這隻軍隊就被稱之為:北府兵。

    北府兵到底有多厲害呢?

    北府兵的成名之戰便是著名的淝水之戰。在淝水之戰中,北府兵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強敵,無所畏懼,以一擋十,將八十萬敵軍殺得人仰馬翻,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北府兵從此在劉裕的統領下,成了南朝軍隊的主力,所向無敵。

    北府兵為什麼如此厲害呢?

    第一、兵源。北府兵主要是徐州、青州、兗州等地的流民。這些地方原本民風彪悍尚武,一直是最佳兵源地。流民又無後顧之憂,要想活命或有出路,只能相互抱團,拼命廝殺,獲得升遷和保命。

    第二、制度。北府兵是私家兵,只認將軍不認朝廷。謝家是四大家族之一,實力雄厚。透過賞田地、賜婚、賞金錢喝家宅等方式,對作戰有功勞計程車兵賞賜。使得這些府兵有目標有追求有希望,透過忠誠和搏命,來換得幸福生活。比起朝廷的義務兵來說,他們目標明確。

    第三、將領。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北府兵由謝玄組建,第一任參軍是劉牢之。將門出身,性格深沉剛毅,為人足智多謀。制定了北府兵最基本的制度和練兵方式。並將流民訓練成一支鐵血精英隊伍。

    淝水之戰以後,劉裕帶領下的北府軍,戰鬥力達到了最大。從京口出發,到徐州,入山東,滅南燕慕容,又溯黃河而上,北破拓跋,西攻潼關,進軍長安。

    北府兵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猶如一柄鋒利的鋼刀,劃到哪裡,哪裡必破。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裡,對此感慨:劉裕之功,烈於曹操!

  • 5 # 夏慈史

    作為古代最彪悍的軍隊,北府兵上演了一個打十個的真實戲碼

    常言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決定一支軍隊戰鬥力的往往不是士兵的數量,而是質量,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特種部隊”了。特種部隊這個名詞雖然是二戰以來才出現的,但早在古代就已經有性質與之類似的軍隊存在了,像秦王李世民手下的玄甲軍、北宋岳飛手下的背嵬軍,都曾取得過以一敵百以少勝多的驕人戰績。而今天我們所要介紹的這支軍隊,戰鬥力堪與之齊名,史稱“北府兵”。 北府兵,又名“北府軍”,乃是東晉時期戰鬥力最為彪悍的部隊之一,是由東晉大將軍謝玄一手打造。是曾幾度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存在。

    先來介紹一下,“北府兵”的名字究竟是從何而來。

    西晉滅亡以後,南方士族門閥在長江以南又建立起新的王朝,並推舉司馬睿登基稱帝,這就是東晉的由來。而東晉初年,與之隔岸相望的前秦勢力愈發強大,為了防止前秦南侵,東晉名臣謝安力薦自己的侄子謝玄去前去組建軍隊防禦。而謝玄也的確沒有辜負老叔的期望,很快拉攏了一撥人組建了軍隊。因為謝玄後來統領京口軍務,而京口又名“北府”,所以他手底下這支部隊又叫做北府兵。

    說完了北府兵名字的由來,再來看看這支傳奇的部隊究竟石油什麼人組成的。

    實際上,這支部隊放眼望去幾乎找不到正規軍出身的,恰恰相反,部隊主力全是由流亡的老百姓組成的。然而可不要小看了這些流民百姓,因為他們多半是由北方逃過來的,能在前秦氐族人的屠刀下活下來,說明這些人絕對不是什麼善茬。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些流民為了躲過北方胡人的追殺,不僅都攜帶有武器,而且自發組成了各種防禦武裝,稱他們為“民間鬆散的武裝力量”毫不為過。所以,當謝玄來到京口一帶組建軍隊時,主要的工作就是把這些分散的流民集中起來。據記載,北府兵建立之初,共計約有八萬人,基本上清一色全是流民,就連北府兵參軍劉牢之也不例外。

    那麼問題就來了,流民為什麼會有如此彪悍的戰鬥力呢?要知道,正規軍也有武器,而且還受過更加系統的訓練,差距為啥子會這麼大呢?其實呢,北府兵之所以會有如此彪悍的戰鬥力,原因不外乎有兩點:

    一者,是對於前秦氐族深深的痛恨,要知道,痛恨才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前面說過了,這些流民多半是從前秦逃過來的,他們多半都遭受過胡人的掠奪和欺辱,甚至還有不少人的妻子兒女都是死在了胡人的刀下,國恨家仇都擠在一塊,誰能不狠?現如今終於有人給他們撐腰,給他們報仇的機會,這些人必定是打出十二分精神去殺敵。

    二者,是北府兵超好的待遇。這一點有點類似於敢死隊,畢竟風險高收益也得高嘛!為了組建這支隊伍,謝安幾乎可以說是把身家性命都壓了上去,無論是糧草、軍餉還是裝備,北府兵都是最一流的。既能報仇,還有大把的銀子可以拿,何樂而不為呢?

    而要說到真正讓北府兵揚名天下的,還是前秦與東晉的那場曠世大戰——淝水之戰。

    在這之前,先來看一下雙方的實力對比,前秦這邊兵力足足八十七萬,正如主帥苻堅所叫囂的那樣“鞭可斷流”,反觀東晉這邊,除了長江天險以外,就剩下北府兵這八萬人了。稍微懂一點數學的人都能算得過來,這是貨真價實的以一敵十啊!

    然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去實在是叫人大跌眼鏡,八十七萬人的前秦兵團折損大半,就連主帥都給小嚇得草木皆兵,而前秦也自此一蹶不振;回過頭來瞅瞅北府兵,傷亡卻少的可憐。淝水之戰,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不可否認,東晉能夠大敗苻堅兵團,謝玄所使用的緩兵之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透過誘使苻堅主動後撤改變陣型,徹底擾亂了前秦士兵的軍心,這時候再把嚴陣以待的北府兵派出去才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時,北府兵自身的戰鬥力也是不可小覷的,否則即便是佔據先機,要想以八萬兵力擊潰八十萬那也是相當困難的!只能說,這支部隊著實變態!

  • 6 # 小院之觀

    組建於東晉初年的北府軍,實際上是以北方流民為主力的一支軍隊。因為其所在地京口而得名,京口在當時是歷任徵北、鎮北、北中郎將府所在地,所以被稱為北府,駐紮在京口的這支軍隊,也理所當然被稱為北府軍。

    中國歷史上,幾乎歷朝歷代,都會有一支名揚天下的勁旅,在西晉分崩離析,北方少數民族強大壓力之下,只有半壁江山的東晉似乎只是苟延殘喘,卻為何還能堅持100多年之久且未亡於異族之手,關鍵就在於這支北府軍。

    從東晉的歷史看,從北府軍組建到東晉滅亡,北府軍的歷史長達百餘年,而若將目光往下延伸,直到劉宋立國,二度北伐,都是北府軍戰力的延續,可以說北府軍開啟了南朝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如果沒有北府軍,可能南北朝也就不復存在。

    如果以北府軍的性質地位來打個比方,那可能就如同著名成語“聞雞起舞”中的主角——祖逖,祖逖一心北伐,但南渡的東晉政府衰弱至極,甚至沒有自己可以指揮的中央軍隊,晉元帝雖認可祖逖的想法,奈何有心無力,只能口頭上同意而無法給出任何實質上的幫助。但祖逖豈是凡夫俗子,硬生生自己組建出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進行北伐,還打下了黃河以南的廣大土地。

    北府軍,就大致相當於這個地位,它組建時是由地方門閥招募及控制的私兵,名義上聽從中央指揮,實際上指揮權完全在門閥首腦手中。

    北府軍為何這麼強大?

    北府軍成立之初,未必見得有多麼強大,它在東晉初期由忠於朝廷的兗州刺史郗鑑以北方流民為班底建立,在王敦兩次叛亂和流民軍統帥蘇峻的叛亂中,北府軍都作壁上觀,未敢輕動,也正是得益於此,在幾次戰爭中其他門閥軍隊損失慘重,北府軍反而乘勢坐大,成為了一支有實力主導東晉格局的力量。北府軍的統帥也從開創初期的郗鑑主導的郗氏家族及部將傳承過渡到了權臣恆溫手中,這一階段,始終終於中央政府,從未參與叛亂的北府軍逐步成長為東晉健康政府可以依靠的一支力量。

    到了恆溫隕落,謝氏崛起,被桓溫掌控的舊北府軍已在他第三次北伐中被打得支離破碎,難以獨立成軍,與此同時,前秦苻堅聲勢日隆,逐漸對東晉形成泰山壓頂之勢,謝安掌權後,建立一支政府可以直接掌控的軍隊以對抗前秦大軍迫在眉睫,否則衣冠南渡的漢人政府難逃亡國滅種的命運。這種情況下,借鑑郗鑑當年的經驗,重新整編招募以北方流民為主體的軍隊無疑是最省錢省力的舉措,於是,新北府軍應運而生。

    區別於舊北府軍的是,新北府軍不再受控於門閥貴族,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控的軍隊,這也使得它在重建之初就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援,在衣甲軍器上都強於舊北府軍。同時配備了精兵猛將,著名的將領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孫無終等後來名重一時的猛將皆在北府軍中效力。有了精兵、猛將,北府軍戰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南方軍閥部隊中的佼佼者躍升為可以與北方軍隊一較高下的力量。

    北府軍的裝備

    說到北府軍的裝備,在得到中央政府支援後,北府軍裝備得到了飛躍,除了三國兩晉時期戰場主要裝備步騎五兵即刀、槍、劍、弓矢、盾牌外,還裝備了萬鈞神弩和車弩等大型弩機,這些弩相當於小型火炮,安裝在固定支架或戰車之上,力道可以達到1500斤之多,當然光憑人力是無法拉動的,需要多人靠絞機才能張弦,弩矢長度有一米多,最大射程達到了1000米,威力當然也是相當驚人,木質的大型樓船都能被一弩射穿。

    在甲冑方面,三國時期的黑光鎧、兩當鎧仍是主流,明光鎧已經出現,漢人鎧甲正在過渡至其巔峰階段,除了將士,戰馬同樣裝備馬鎧,重灌戰馬加上身披明光鎧的重甲騎士,這就是名震天下的甲騎具裝,也就有了對抗北方少數民族重甲騎兵的資本,這些在東晉時期墓葬的壁畫中都有體現。除此以外,北府軍還擁有強大的水軍,西晉滅吳時,樓船已經出現,到了東晉,發展得更加巨大,大型樓船能運載兩千多士兵,堪稱當時的航母,藉助水路,其投放和輸送能力遠遠強於陸路。

    北府軍的戰績

    世人所知北府軍,大多是來自對於淝水之戰的記憶,在這場決定漢人政權存亡的決定性戰役中,數萬北府軍對陣數十萬秦軍,在人數比超過一比十的情況下,未等全部渡河即發動進攻,一舉沖垮秦軍大陣,殺得苻堅草木皆兵,數十萬大軍土崩瓦解,其不可謂不兇悍。

    不過實際上,在淝水大戰之前,前秦已向東晉發起了一系列進攻,在這些戰役中,北府軍早已揚名天下。

    公元379年,謝玄率五萬北府軍在揚州-盱眙一帶連續擊敗南下的秦將彭超手下十萬大軍,前秦將領都顏、邵保被陣斬,彭超、俱難僅以身免。

    公元382年,北府軍將領劉牢之率五千精兵襲取洛澗,殲滅秦軍一萬五千,斬殺前秦大將梁成。

    經過這系列戰役,消滅了前秦渡過淝水的突出部,這才形成了兩軍相隔淝水對峙的局面,才有了之後的淝水大捷這樣的戰績。

    苻堅失敗後,謝玄指揮北府軍乘勢北伐,收復了大片失地,巴蜀、襄樊、淮北、兗州、青州等都被克復,特別是北府軍的先鋒猛將劉牢之,像一把鋒利的匕首深深插進了前秦腹地,打得前秦無力招架。可惜劉牢之孤軍深入,遇到了另一位名將—此時已反叛前秦的慕容垂,劉牢之未能穩守,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被慕容垂擊敗,劉牢之僅以身免,至此,東晉的北伐宣告失利。

    其後的北府軍,在門閥士族爭奪權力的鬥爭中成為了工具,主將劉牢之站隊錯誤被桓玄逼迫自殺,隨後北府軍將領劉裕、劉毅﹑何無忌等又起兵討滅桓玄,北府軍的首領成為了劉裕,也就是以後的劉宋武帝。

    北府軍在劉裕手裡,又成為了一支氣吞萬里的虎狼之師,劉裕掃平東晉內部爭鬥後,於東晉義熙五年出兵北伐,北府軍成為當仁不讓的主力,在臨駒城下擊敗慕容超的南燕大軍,又攻破南燕都城廣固,擒斬南燕皇帝慕容超,平定南燕,這是一次滅國級別的勝利。

    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劉裕伐後秦,北府軍名將王鎮惡、檀道濟勢如破竹,直逼後秦都城長安,後秦末帝姚泓無奈出降,被押送至健康斬首,北府軍第二次成功滅國。

    可以說,在劉裕手下,北府軍達到了第二個輝煌的巔峰,再一次威震天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的名篇可以為證。到了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一代強人劉裕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手下敗將北魏,計劃再次北伐,可惜壯志未酬,在同年就病逝。

    北府軍的凋零

    到了劉裕代晉立宋後,其賴以成事的北府軍自然也就升格成了中央軍,此後南北形勢漸趨穩定,作為北府軍基礎的北方流民減少,兵員逐漸枯竭,同時北府軍名將王鎮惡、檀道濟等先後凋零,到了劉宋文帝以後,北府軍逐漸不復存在,自然消亡。但它給世人留下的,是一段段不朽的傳奇,在五代十六國的亂世中,如果沒有這樣一支軍隊支撐著南方的漢人王朝,其後果恐怕是難以想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軟文營銷推廣怎麼做?企業文章怎麼精準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