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替鯨照顧海

    白起和王翦誰更厲害,?兩人都是將軍,我們就從打仗的角度來評比一下兩人誰更厲害?

    主要功績:

    白起:趙楚懾服,不敢攻秦,使秦業帝

    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王翦:破邯鄲,消滅燕、趙,大破項燕,攻滅楚國,南征百越

    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統兵六十萬大敗項燕,消滅楚國。聯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

    時勢造英雄:白起主要活動時間是在秦國不斷髮展壯大的時期。他的主要功績是威懾別的國家,使得其他國家不敢進攻秦國,從而為秦國統一六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正因為有白起這樣的名將在秦國,所以秦國才能安穩發展,才能有後來的秦朝。

    王翦主要活動時期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那段時間。除了第一個被滅掉的南韓他沒有參與以外,其他國家的滅亡都與王翦或者他兒子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說王翦是那一個幫助秦國成為秦朝的大將軍。

    戰鬥風格迥異:白起的戰鬥風格是像一把鋒利的劍,直指敵人的心臟,他在擔任將軍的30年裡面,一共攻破了70度座城池,殺敵甲士100多萬,著名長平之戰被坑殺的就有40萬,所以白起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大將軍。這樣的狠人更是有著人屠的外號。

    王翦的戰鬥風格偏向於穩重老成的方向,王翦的很多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戰鬥之前的準備。而且還會等到把敵人都包圍起來,等敵人露出破綻,然後再一擊致命。這樣無疑會消耗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資源,但貴在一個穩字。讓這樣的人打仗所有君王都很放心。

    這兩個人都是戰國四名將之一。也都是為秦國開疆擴土的功臣。這臺優秀的兩個人,我們後人難免會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而如果給他們同樣的兵力和支援,我想應該會是。我穩重出名的王翦會獲得最終的勝利吧。

  • 2 # 孤獨的一角

    白起和王翦他們兩個的戰績可以說是不相上下,都是非常優秀的將領,很難一比高低。

    歷史上,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的又一位非常優秀的總司令。他是戰國四大名將中的第一位。通常人們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在白起身上很好的得到了驗證。在古代,有許多人從來沒有遇到過人才,白起就有一個很好的關係,和太后的的弟弟關係特別好。秦始皇時期,白起開始走向六國,白起是戰國時期的第一位大將軍,絕對名副其實。可以說,白旗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基礎”。白起率軍攻打六國這場戰爭是卓越的,先是殺死了24萬韓魏聯軍,然後又相繼進攻六國,奪取了魏國,並先後讓楚國和趙國割讓了大面積國土。

    王翦也是戰國四大將軍之一。秦朝六國統一也與運氣因素有關。在短短50多年的時間裡,第二位軍事天才王翦被賜給秦朝。與白起不同的是,王翦的主要活動是在秦始皇時期。秦始皇時期,秦國的主要目標是吞併六國。王翦首先用一個反陰謀摧毀了趙國,趙國成為秦國的秦軍。後來,因荊軻刺傷秦國,秦始皇大發雷霆。王翦隨後摧毀了燕國。王翦的一生,先後滅掉了燕、趙、楚。戰國七傑被王翦消滅了大半。

    他們有各自不同的戰鬥方式和應對世界的方式。白起戰爭注重乾乾淨淨,不以圍城為唯一目的。白起擅長突襲和深戰,只要打仗一定要消滅對方的生力軍,才能實現其目標,千方百計用出色的眼光和準確的戰前預算估算。王翦不一樣。與白起相比,王健更善於謀劃,利用巨大優勢贏得對方,讓對方痛失良機。與白起的形象相比,王翦更像一個謙虛的紳士。

  • 3 # ww3721王建文

    白起和王翦相比,就不得不說他們的統帥誰更厲害了。一個在老孃淫威下長期受壓迫下,到了晚年才能夠埸眉吐氣,能統治全軍的大王。一個是名振幹古,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的秦始皇。

    滅六國,統九州,統一天下的大戰略。兩人作戰任務不同,戰略形勢更不同,使得做為統軍大將的任務責任更加不同。從戰略任務,殲滅敵人,和滅除敵國戰略意圖,有很大區別。

    對白起和王翦的要求和必須完成戰略任務有更大不相同。所以白起在秦襄文王時代只要求打勝仗,攻城破關殲滅敵人就成。

    王翦在秦始皇時代,就是要從根本上要把敵國從此徹底消滅,要捉國王,殲滅全部敵軍打擊敵對勢力外,還要建立秦國自己統治機構。任務責任也遠遠大於白起時代。要求完成的任務深高度,也更遠遠大於或超過白起 ,白起只要做破壞了敵國世界的工作就是大功。

    當然王翦的戰略規模,行動計劃,軍事部署,做戰任務。必然更加繁重複雜,對王翦的要求也必然更高更細更加要面面俱到。

    在這種滅國戰略形勢和意圖下。王翦做為秦始皇時代傑出軍事家,在青年時代,就完成了白起都認為無法完成攻破趙國都城邯鄲的戰役。在秦國邯鄲戰役大敗於六國之後,又率領秦國軍隊攻破趙都邯鄲城。使趙王投降。消滅了燕趙軍隊。在滅六國中,再以秦國絕對國力,率領大軍去消滅楚國。領導兒子王賁完成秦始皇兼併滅除六國的任務。

    王翦才是最大功臣,傑出軍事指揮家。有超一流天才軍事統帥智慧決策。全面戰略分析謀劃、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戰必勝,攻必取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在戰將卓越,謀臣優秀,群傑眾多還是出類撥翠。除南韓外,其餘五國均為王剪父子所滅,立有奇功。不但對比白起,李牧,廉頗等是非常卓越的,更是遠遠的超越古代其它之人的。更有他對對未來韜光養晦預備。不在戰場上,決不殺戳無度的處理極為難得。是的,在中國古代不是功高震,而未能喜得善終,就是因帝王猜疑被殺。。王翦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終成福將,徹底隱退,得以正終,而幹古傳頌,其滅國功勳,遠勝後來衛青,李靖,郭子儀,韓世忠,曾國潘,是王家永恆的祖祖。這樣厲害名將何人能比,何人敢比。

  • 4 # 蘭臺記史

    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難免會被拿來比較,在古代往往用戰績作為評判一名將軍的標準,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王翦和白起,如果他們兩人單挑,誰更厲害呢?

    在白起的幾十年戰爭生涯中有兩個十分著名的戰爭,華陽之戰與長平之戰,白起在這兩場戰爭中都獲得了勝利。戰國時期,隨著實力的持續增強,秦國漸漸地開始走向了攻佔天下的道路,此時趙國與楚國便成為秦國統一天下道路上的最大阻礙。公元前273年,白起率領軍隊前去與趙、魏兩國迎戰,在白起正確的戰略指導下,秦國獲得勝利,佔領了大量魏、趙兩國的城池,華陽之戰的成功為以後秦國一統天下的偉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白起與王翦在戰爭中常有配合,在攻破趙國、楚國的戰爭上都有合作。公元前260年,秦、趙兩國爆發的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役,也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關鍵一戰。在長平之戰中,秦國一開始處於劣勢,長期的混戰導致秦國糧草兵馬岌岌可危,並且在戰場上碰到了用兵老練的廉頗,戰場上趙軍防守無處可破,這樣一來,看似秦國並無戰勝的可能。此時白起深知正面出擊是非常危險的,便使用了反間一計,四處張揚秦國真正怕的是趙國的將軍趙括,而不是年老力弱的廉頗,他找人刻意將謠言傳到趙王的耳中,用以迷惑趙王。果不其然,愚昧的趙王聽此訊息,便即刻將廉頗召回趙國。趙括性格莽撞,急於求成,白起利用這一弱點,假裝戰敗後退,吸引趙軍脫離營地,然後用兵將其包圍,最終趙軍損失45萬。

    王翦被稱為滅國將軍,然而在戰爭中面對的的都是損傷慘重的較弱國家。在趙國經受創傷之際,此時秦國另一個以王翦為首領的軍隊,前往趙國,攻佔城池,將趙王拿下。在與楚國的戰爭中,依然如同長平之戰一般,白起帶兵攻打楚國軍隊,之後王翦趁機進入楚國,奪得楚國領地。

    王翦在無論是戰績或者軍事能力,白起都要比王翦更為出色,如果兩人單挑的話,那就不一定了,兩個人都很厲害,白起擅長智取,王翦更加擅長智取,從他“計殺魏齊,剷除呂氏”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在與諸侯國征戰之中,白起往往負責前期、更為困難的一部分,這也是因自身實力決定的。白起一生中雖沒有將諸侯國消滅,但是他的功績遠遠大於這些。您覺得王翦和白起單挑,誰更厲害呢?

  • 5 # 天涯史館

    白起王翦為戰國後期秦國名將,同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我認為從軍事指揮能力上講,白起比王翦要勝出一籌。

    白起和王翦同在一國但不在同一個時代,很難做直接的比較,但就戰績和軍事指揮上來分析,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

    軍事生涯戰績

    白起,戰國四大名將(起頗翦牧)之首,有”戰神“,”人屠“之號,一生征戰大小七十餘,從無敗績,由他統帥的秦軍共計斬首一百餘萬級(據考證,整個戰國二百餘年,歷次戰爭死亡人數共計二百餘萬,白起砍了一半多。。。)

    簡單羅列一下白起輝煌的軍事生涯: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領兵攻打南韓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戰績不詳。這是白起領軍生涯的開始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伊闕之戰,消滅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攻取魏國舊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奪取了魏城六十一座,置河東郡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二十九年(前278年),郢都之戰,白起率軍千里奔襲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大破楚軍,燒燬歷代楚王陵墓夷陵(今湖北宜昌),置南郡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華陽之戰(今河南新鄭北),大破趙魏聯軍,斬首十三萬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南韓的陘城,陷五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 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趙長平(今山西高平)之戰,歷三年相持後大破趙括領軍的趙軍,斬首及坑殺趙軍四十五萬

    王翦為白起之後秦國湧現的新一代名將,同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主要戰績是滅趙,滅燕,滅楚之滅國大戰,一將滅三國,戰績彪柄。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王翦統兵四十萬,與楊端和軍兩軍呼應,準備一舉滅趙,遇上與趙國的名將李牧相持一年多後,王翦採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李牧死後,王翦勢如破竹前行,大敗趙軍,擊殺趙軍主將趙蔥,攻入趙國國都邯鄲,俘趙王遷,趙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7年),荊軻刺秦王事件失敗後,秦王政盛怒,派王翦領軍攻燕。燕王喜和代王趙嘉聯合抵抗秦軍,在送別荊軻的易水河邊全軍覆沒。王翦乘勢攻取燕都薊城,燕王喜逃至遼東,燕國名存實亡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政召叢集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政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朝,迴歸故里。 李信伐楚中了楚國名將項燕示弱之計,大敗,折軍近半,為戰國後期秦軍少有的大敗。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3年),王翦統六十萬大軍伐楚,抵達楚境後堅壁不出,與項燕統領的 四十萬楚軍相持。一年後楚軍糧草不濟,軍心動搖,王翦抓住楚軍調動之機,全線出擊大破楚 軍,逼殺項燕,攻破楚國都城郢都,又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隨後王翦又南征百越之地 (當時的蠻荒之地,大體在今福建,廣東,廣西),平定百越。

    從戰績上來分析,白起一生征戰,大小七十餘戰未嘗敗績,戰必克,攻必取,斬首百餘萬,其中規模最大同時也戰果最輝煌的就是對趙的長平之戰,歷三年相持後等來趙軍換將,白起用詐敗之計誘趙括離營出擊,用奇兵斷趙軍糧道及後路,圍困趙軍主力四十餘天,趙軍主帥趙括戰死後趙軍餘部投降,被白起盡數坑殺。

    王翦統兵時,秦國已經建立起對山東六國的統治性優勢,無論國力軍力戰力都可以輾壓對手。王翦的主要戰績就是滅趙滅楚滅燕,其中難度最大的應是滅趙之戰,王翦與名將李牧相持近一年無果,後用反間計除掉李牧,趁趙軍換將之機全線出擊,大破趙軍。

    綜合分析,從戰績上看,白起略優於王翦。

    軍事指揮風格

    白起軍事指揮風格多變,精通各種戰法,領軍作戰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打殲滅戰,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軍事指揮藝術最為突出的特點。白起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之一也許可以去掉)。

    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思慮周詳,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其戰術應變能力極強,軍事生涯中包括多種戰法均有涉及,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採用掏心戰術,中心開花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採用長途奔襲,出其不意,閃電出擊,一擊致命;長平之戰中以相持麻弊對手,然後以佯敗戰術誘敵出擊,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出奇兵斷敵後路及糧道,再分重兵分割包圍對手,全殲敵軍。

    王翦軍事指揮風格比較穩健,很少出奇兵(當然當時秦國綜合國力已輾壓六國,也沒必要弄險),滅趙滅楚之戰均是以優勢兵力與對手相持,在相持中尋找戰機一擊致命。

    從軍事指揮風格上看,白起風格多變,精通殲滅戰,陣地戰,水戰,破襲戰等多種戰法,王翦打的主要是陣地戰,應該說白起略勝一籌。

    後人評價

    白起:

    “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司馬遷“秦將白起,戰功濟濟,拔城如山,殺人如水” -------黃道周“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毛澤東

    王翦:

    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 杜牧古之善用眾者,莫如王翦、韓信。 ------ 鄧廷羅 (清代軍事評論家)

    從後人評價上看,雖然缺乏直接比較,但以評價高度論,仍然是白起勝出。

    另外唐代設武廟,尊奉古今名將並加以祭祀,其中白起名列十哲,王翦名列六十四將,從這點看,後人對白起的認可度也要更高一些。

    性格,情商及最終結局

    王翦相對白起優勝的一點應該體現在性格和情商上,這也導致兩個人的最終結局不一樣。

    白起為人鋒芒畢露,不給人留餘地,是非常純粹的武人性格,與秦昭王,秦相范雎的關係並不是很融洽。長平之戰後,范雎深恐白起滅趙後功勳地位壓過自己,在秦昭襄王面前進讒;秦昭襄王也擔心白起功高震主,尾大不掉,因此下詔以秦軍疲憊,需要休整為由停戰將近一年,召白起回秦,白起因之一病不起。第二年秦王令秦將王陵再攻邯鄲,為救亡圖存,三晉再起合縱, 魏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與趙軍內外夾攻秦軍,秦軍大敗於邯鄲城下,傷亡慘重 (據記載亡二十萬人,為戰國後期秦軍罕見大敗),退回秦國本土。秦昭襄王詔白起復出領軍,白起以病重為名抗命不出,秦軍軍心大亂 ,潰不成軍,合縱聯軍乘勝追擊,兵臨函谷關,秦昭襄王再詔白起,白起仍抗命不出,王大怒,賜劍令白起自裁,一代戰神就此謝幕。

    白起抗命的主要原因是他認為此戰不該打且必敗,秦王不懂軍事,因此他不奉亂命。但身為軍人,服從命令乃是天職,白起不顧邦國安危,有避戰之實,這是他最為後人詬病的地方。

    王翦的為人就比白起老到得多,他謹慎謙和,不為已甚,身為四朝元老,歷任多位相國,無論是范雎、蔡澤,乃至呂不韋,都對他十分尊重。當他攻下燕都之後,迅即上表告老還鄉,此時楚齊未滅,但他向秦王推薦李信,楊端和來完成統一大業。李信統軍伐楚大敗而歸,王翦不得已再度出山滅楚後,無論秦王怎麼勸都要徹底隱退。王翦功高震主而身不居功,急流永退,從而得以善終。

    性格決定命運,這一點上,王翦完勝白起。

    綜合分析,從純軍事才能的角度,白起應比王翦高出一籌,但從做人的角度,王翦的為人處事可就比白起成熟得多,結局自然也就比白起好得多。

  • 6 # 飛魚說史

    白起和王翦都是戰國四大名將,兩人到底誰更厲害些?

    白起和王翦兩個人在秦國的統一大道上,皆功不可沒,一個最大消滅了山東六國的有生力量,一個直接幫助秦國完成了滅國之戰。

    那麼兩個人如果非要比個高低,究竟誰更厲害呢,下面就聽飛魚細細道來。

    白起的軍事成就。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提到白起,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認為他是殺神,有些人認為他是人屠,不過無論如何,白起在軍事上的成就和為秦國統一大業所做的貢獻都是不可忽視的。

    正如上述引用所說,武安君白起一生攻佔山東諸侯城池70餘座,向南攻佔了楚國半壁江山,向北打殘了趙國,並且把還活生生地吞下了趙國幾十萬大軍,讓戰國末期唯一能和秦國抗衡趙國,一蹶不振。

    此外,白起還有一點讓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成就,那就是把士兵作戰的積極性提高到了最頂點,因為跟著白起計程車兵,都能輕而易舉的獲取到夢寐以求的爵位。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以敵人的人頭換取爵位,白起生平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所殺之人更是驚人的。

    據統計有100萬人左右,這樣算下來能拿到爵位計程車兵數量必然是驚人的,因為白起不可能一個人殺那麼多人,這也能側面說明,長平之戰趙國幾十萬士兵為何非死不可,即使白起不願意殺,估計手下計程車兵也不願意。

    王翦的軍事成就。王翦為秦將,夷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山東六國,王翦滅四,除卻南韓、齊國,其餘四國盡皆為王翦所滅,你可能會說燕國的燕王喜是王賁最終擒獲的,其實那時候燕國已經名存實亡了,畢竟燕國國都都已經姓秦了,燕王喜偏居遼東一隅已經很難再成氣候了。

    尤其是王翦啃下了山東諸侯最難滅亡的楚國,可以說是奇功一件,畢竟李信和蒙恬兩位名將都打不來的楚國,王翦一個人就搞定了。

    此外,王翦在秦王政平定嫪毐叛亂時亦功不可沒,當秦王政和嫪毐火拼之時,王翦就手握三萬精兵,使呂不韋老老實實的只能看戲,最後平定了嫪毐之後,呂不韋亦被罷相,這也是秦王政為何會一直重用王翦的原因所在了。

    白起和王翦的比較。

    按照司馬遷對兩人的比較那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就是說兩人各有各的長處,那麼如果非要做個比較的話,可以說白起在軍事上勝過王翦,而王翦又在政治謀略上勝過白起。

    白起的成就在王翦之前,王翦之所以能順利地攻滅六國,是以白起的功績為基礎的,畢竟最大限度的削弱了諸侯國的有生力量,才讓王翦進行滅國之戰進行的順利。

    此外,白起以三萬士兵一路所向披靡攻下楚國的國都郢都,把楚國西部大部領土劃入秦國,而王翦滅楚動用了六十萬大軍,如果讓白起帶六十萬大軍,天下或許早已姓秦。

    不過白起最後卻被秦昭襄王賜死,而王翦則得到了秦王政的尊重,得到了善終,並且王氏三代為將,助秦稱帝,這點卻遠遠不是白起可比的。

  • 7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無月看來,王翦和白起都很牛,兩個人都是戰國中的戰神。

    人屠-白起

    白起在戰場上,令六國都感到恐怖。

    因為白起被人稱為“人屠”。

    白起打仗很厲害,但更厲害的是白起的“狠”。

    白起作戰的主要目的就是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就是敵人的作戰單位。

    白起的理論很簡單,我把你的軍隊都打光,你以後都沒有力量再反抗。

    就好比一隻螃蟹,把它蟹腳全給拔了,這蟹也就死翹翹了。

    所以,白起參與的戰鬥,傷亡率都很高,不是秦軍傷亡高,而是白起的對手傷亡高,動不動就是殲滅敵軍幾萬幾十萬這樣的數字。

    整個戰國期間,死在白起手裡計程車卒不下百萬,這其中包括趙國長平之戰的40萬降卒,趙括居然向白起投降,也真的是自己跳進了鬼門關。

    滅國-王翦

    王翦在戰場上,領六國感到絕望。

    王翦是個很智慧的人,他的作戰目標也很直接,滅國。

    秦國掃六合,六國全是王翦滅的,所以,不用過多描述,王翦就是很厲害。

    但是王翦比白起厲害的一面,在於自保。

    王翦的功勞比白起要大上很多,可以說大秦的江山就是王翦打下來的,這樣功高震主的人居然可以壽終正寢,真是奇蹟。

    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不是沒懷疑過王翦,王翦領秦國傾國之兵滅楚的時候,是王翦最危險的時候,但王翦只是以在出徵前向秦王索要金銀田地的方式,就讓秦王打消了顧慮。

    功成之後馬上身退,給自己留下一個安穩的晚年。

    所以,白起勝在破軍,王翦勝在滅國。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8 # 遊戲情報圈

    要說誰更厲害其實不大好說,從戰鬥能力領兵作戰的話白起更厲害,政治方面王翦更厲害。白起破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指揮過很多戰役,平生大小無一敗績,據考證,戰國時期發生戰爭死亡人數,白起就佔了一半。史書上贊他為:“料敵合變,出奇無窮。”從未有過敗績,不打無勝算之仗。

    要說白起時不時戰國第一武將,其實說法不一,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改用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斷其糧道,分割包圍,全殲敵軍。所以白起的作戰指揮技術應該是戰國頂尖的,所以白起才能成為戰國名將之首。

    在說說看王翦,與其子在滅六國中就橫掃五國,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是在白起那個年代,秦國的實力並沒有領先很多,七國實力懸殊不大。但是到了王翦那個年代,秦軍的實力更高,所以白起的戰鬥力更強一些。但是政治方面的話,白起不如王翦,白起不懂帝王所以沒能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崖葬懸棺,古人如何將百斤棺材送上懸崖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