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蝸行於文藝

    《苔》這首小詩好像是最近才被人們發現它的價值,亦如它的詩名一樣不起眼,但細細品來卻是饒有韻味,蘊含著以小見大的精神氣質。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釋義:

    春天明亮的Sunny照不到的背陰處,生命照常在萌動,照常在蓬蓬勃勃的生長,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一點也不自暴自棄,一點也不自慚形穢,依然象那美麗高貴的牡丹一樣,自豪地盛開。

    毎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多麼卑微的所在都可以絢爛!高貴不是你說了算,一粒微塵也有無盡的尊嚴,尊重弱小才能更彰一個人的素養內涵!無論是貴如牡丹,或者米小如苔,無論是曇花一現,或者高潔如蓮,無論是薔薇帶剌,或者溫潤如蘭!都是上帝為世界派下的精靈,因之靈動而讓世間變美,因之靈動而讓萬物之靈的人類活得精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們敬畏;"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我們尊重;所有的美好的生命之花,在奮發中生芽,在溫柔溫暖溫潤的相待中綻放!

  • 2 # 啞巴說畫

    沉寂了幾百年突然火了,一首清新勵志的小詩《苔》

    一首清代袁枚的詠物小詩,一夜之間撥動了大眾心中哪一根最柔軟的琴絃?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若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詩中所蘊涵的傳統思想基礎,至少有這幾方面:萬物同源於自然,人亦不例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一滴水可見日月光輝,一叢苔蘚自可見人生真諦。詠萬物都是對人生的吟詠。 萬物有靈,眾生平等觀。無論山川湖海,無論四季天象,還是植物動物,都被附於自然的靈性,成為人心可以觀照的對應物。心若自在,世界安然。

    對於佔社會比例最大的平凡人,物質生活是無憂的,但心理比較的失衡感在加劇。《苔》詩以微凡的“苔蘚”為吟詠的主人公,歌唱了平凡生命的光彩一一再平凡的生活(生命),只要你願意,都可以開出國色天香的牡丹,得到他人的讚賞,開出生命燦爛而驕傲的花朵。

    去年在山上挖兩棵不知名的小植物,山泉邊剝了點苔蘚,回來用苔蘚包裹住植物的根部,再用細線纏住。放在小碟子裡,把自已用牙籤做的小亭子往上一放[驚訝]一看還挺有意境的其實生活中並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們再來看看詩所表達的意境,青苔生長在Sunny照耀不足的陰暗處,但是依然獨自在的生長,開出朵朵小花。雖然無人問津,比不上牡丹的鮮豔,也要為自己活的精彩。

    為什麼這首詩一夜之間被大家所熟知?因為上了電視。詩是透過語言和音節,塑造成一種意識形象,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情感。電視畫面,是一種視覺形象。簡單的文字表達,是不容易觸達到讀者的情感,單獨的畫面,讀者也可能理解不了其中的意義。只有詩和畫面的相結合,聲情並茂的表達一件事,才能更容易觸動觀眾的內心,引起共鳴。之所以這首詩一夜流傳開來,正是因為電視裡講了一個好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年輕的梁老師,甘願忍受寂寞,留在偏遠的山村,教那麼留守兒童。教孩子們讀書識字,還教孩子們唱歌讀詩,當我聽到他和那個小女孩唱《苔》這首歌時,別說曾寶儀哭了,我都感動的不行。

    你只有把這首詩和這個畫面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意。那些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可不就像那些默默生長的苔,不上電視誰會去關注他們。就算沒人關注那又怎麼樣,自己不會放棄自己,也學牡丹開,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這是一首勵志小詩,雖然電視的傳播面比較廣,但還是必須要有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可能他們現在的生活條件不是太好,但是他們表現的積極Sunny,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們一下子就記住了那位梁老師,也記住了這首詩。

    袁枚先生與紀曉嵐並稱南袁北紀,平生所著的詩篇也被十全老人愛新覺羅•弘曆下詔收錄皇家詩集,可以想象這位一生正處級幹部的進士,對於官場失意詩詞榮光煥發的感慨。袁枚23歲的時候,進京趕考,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在大司寇(刑部尚書)尹繼善幫助下,袁牧進士及第,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中央黨校學習),坐了三年冷板凳,出缺外放江蘇為官。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嘉慶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 3 # 詩雨煙雲

    最近,清代袁枚的一首小詩《苔》火了起來,鄉村教師梁俊和山裡的孩子們一起唱了這首“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想真正能讓大家感動的或許不是這首詩而是其背後的故事。梁老師想透過這首是告訴山裡的孩子們“不要小看了自己”,只要有夢想,總有破繭成蝶綻放光芒的一天

  • 4 # 宇哥帶你讀原著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苔蘚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植物,也許很多時候我們就不把它看成一種有生命的植物,而是將它看成依附於潮溼石頭的裝飾而已。

    就是這樣一個被忽視的它,並沒有因為環境的惡劣與不被認同而放棄自己。

    在“白日不到處”的地方,依然散發著自己的青春。

    而且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原來苔蘚也是會開花的。

    雖然花只能跟米一樣小,但是卻可以“也學牡丹開”。

    這讓我很深刻的認識到了,不要忽略每一個生命,只要存在,它就會有存在的尊嚴和使命。

    這個世界,不光是為了牡丹而存在的,也是為了千千萬萬像苔花一樣的小花而存在的。

    而將這首詩演繹成歌曲爆紅的就是鄉村老師梁俊和他支教的大山裡的孩子。

    大城市的孩子擁有的夢想,山裡的孩子也應該擁有。

    大城市裡老師能夠獲得的尊嚴,在大山裡老師也應該獲得。

    我們不能以牡丹的要求,來要求苔花;

    我麼也不能將苔花的美麗,作為標準來看待牡丹。

    就像這首小詩一樣,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選擇。

    不管您的出生如何,都必須要勇敢的活出青春。

    無論你是牡丹,還是苔花,

    你就是你自己,一個無可取代的存在。

  • 5 # 百姓日常

    (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袁枚,清代詩人,所做小詩(苔)個人試析:

    在一個不適於生命生長的逆境中,苔蘚憑藉頑強的生命力,綻放出了青春的光彩,這個如米粒的弱小,也可以如牡丹樣絢麗。

    個人覺得此詩與李白的一句詩“天生我材必有用”異曲同工,意思相通,都是勵志的,不管多麼卑微的人,或處於多麼糟糕環境下,都要勇敢,堅強的生活,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作用,只要發出光芒,也可以如牡丹一樣芬芳,豔麗。

  • 6 # 蒼天鷹隼1

    《小草》

    小草入瓊宴

    無邀已自來

    雖無百花貌

    也把碧春裁

  • 7 # 遙說新語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是清代被譽為“乾隆三大家”的袁枚創作的一首小詩。詩人用獨特的眼光歌頌了苔蘚的頑強生長,歌頌了它雖小亦能綻放生命的光彩。

    “白日不到處”:起句就告訴了人們苔生長的環境:它生長在一個連Sunny都照不到的陰暗潮溼之處,如此幽暗的環境,竟也能新生出綠意。

    “青春恰自來”:這生命的綠色從哪裡來?正是這不惹人注意的苔蘚自己綻放出來的。是的,苔花雖小,它卻毫不自慚形穢,一樣充滿著自信,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個性色彩。

    “苔花如米小”:小如米粒的苔花也有生命的春天,它也能開花,也一樣會綻放生命的光彩。雖然Sunny照不到,生命一樣可以蓬蓬勃勃。

    “也學牡丹開”:儘管苔蘚渺小、卑微,不能像牡丹一樣受到人們重視、得到人們的讚譽,但是花期來臨時,它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也能像牡丹一樣競相開放。是的,是花就要開放,不在乎有沒有人欣賞,努力做好自己就行。

    其實從苔花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不抱怨生長環境的惡劣,不妄自菲薄,逆境中要堅強,逆風更適合飛翔。我們大多都是一顆無名小花,不必去羨慕別人的精彩。從容自在,執著堅強,就算無人欣賞、無人喝彩,我們也要在最美的季節,綻放屬於自己的最美瞬間!!

  • 8 # 0過去現在未來0

    一、原請及其大意

    苔 清 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其大意是:在白天太陽照射不到的陰暗角落,青苔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天性也綻放出了綠色,也在蓬勃生長。青苔也開花了,雖然花朵就像米粒那麼大,但是它也像牡丹一樣開得熱烈、自然、富有自豪感。

    二、袁枚其人沒其文學成就

    袁枚生於1716年,卒於1797年,享年81歲。他是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晚年自號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評論家,是清代乾嘉年間三大著名文學家之一。他少年早慧,頗有文才,先後在四地擔任過七年縣令,頗有政聲。他四十三歲即辭官隱居,在南京隨園著書立說,招生授徒,女弟子尤多,在當時影響很大。

    他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品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現知寫詩四千餘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詩人。他提出了“性靈說”的主張,認為為文寫詩不能泥古不化,應尊尚自然。

    三、具體賞析

    白日不到處。青苔這種植物,它生活在白天太Sunny照射不到的陰暗、偏僻角落。這句主要寫青苔生活的環境,寫它的卑微,它生活環境的簡陋,沒有Sunny和雨露,沒有人的欣賞和讚美。它是那麼的不起眼,不仔細看還找不到它的蹤跡。這句是對它生活環境的實描,也為下文的展開做鋪墊,為結句作反襯。

    青春恰自來。一遇春風,青苔就憑藉著自身玩強的生命力生長,也綻放出了綠色,恰逢其時地長大。此句寫青苔並不因為環境不好,不受人重視而自暴自棄,並不因為牡丹等花受人栽培而羨慕,時候一到,自得其樂地生長,按照自己的規律完成生命的歷程。在這裡也體現了袁枚尊尚自然的特點。

    苔花如米小。青苔開花了,但是他的花骨朵很小,就像大米粒那麼大。這句是實描,因為青苔本來就微小,開的花也就更小了。青苔雖然卑微,但它也有生命的歷程,該發芽就發芽,該開花就開花,該結籽就結籽,生命的歷程一樣也不會少。

    也學牡丹開。雖然青苔的花很小,但開放的過程也和牡丹一樣熱烈奔放,也是那樣的生機勃勃,賞心悅目。這句說明青苔雖卑微但不卑賤,雖弱小但不自卑,開花時也熱情似火,自豪享受,這和牡丹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首詩雖區區二十字,但把卑微的青苔那怒放的生命寫活了,大自然自有規律可循,不論尊卑貴賤均當充分享受生命的過程和樂趣。

  • 9 # 無念206

    這首詩有的體會是:每一個生命體都有自己個的青春,自己的快樂,都向往Sunny,美麗。無論生存環境是貧瘠或是富有,亦或卑微,都會綻放屬於自己的那份光輝……

    不善言詞見諒……

  • 10 # 硯田劍影

    謝邀請。“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牧丹開。"袁牧的這首小詩,詩境很有深意。在Sunny照不到且是陰暗角落裡以它頑強的生存方式吐綠長苔,雖說無法和飽嘗Sunny普照的鮮花小草比肩比美,被遺忘在角落裡,但是苔蘚勇於爭抗不甘寂寞,以它鮮豔的綠苔向鮮花百草訴說苔蘚自有用武之地,百花豔麗供人們觀賞,綠苔作出的盆景亦也受到人們的喜愛。暗喻社會底層的大眾在大環境下奮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同樣也能受到全社會的尊敬,不自暴自棄,勇於闖蕩。沙埋金子終現日,功成名就正當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想g505 AMD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