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史也是史
-
2 # 孤舟蓑笠雁南飛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 ~ 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又稱梁惠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孫,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國鼎盛時期,魏惠王由安邑遷都大梁(今開封西北)後,魏國亦稱梁國。
可以這樣說,魏國成也是惠王,敗也在惠王手上。惠王即位之初,其父親武侯魏擊給其留下了相當好的基礎,朝中人才濟濟,魏國闢土四面,拓地千里,成為中原一帶大國,‘魏武卒’也被各國稱為勁旅。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這一舉動讓魏國的聲勢達到了巔峰。但是由於魏國地處中原,四面樹敵,夾於秦、齊、楚,大國之間,這讓魏國陷入與列國紛爭不休的局面,魏國要永保霸業就必須對外用兵,然而外交的不利,造成了軍事上的被動,軍事上的失敗成為了必然。
首先,韓趙魏三家聯盟的瓦解:魏國與南韓攜手在中原大大方方進行著擴張戰爭,一致拒絕趙國插手中原事務,這使趙國心中不滿,在三家分晉後,韓趙魏徹底分庭,各自稱孤道寡,前386年,在趙敬侯遷都邯後,公子朝不滿,率領親兵,欲與趙成侯血拼,爭奪君位。魏武侯派遣軍隊協助公子朝為亂,直接攻打趙都邯鄲。最終趙勝戰敗,這是魏國與趙國關係破裂的起點。三晉聯盟走到了盡頭,使魏國對外作戰中陷入了被動,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其次,魏國四面樹敵。與秦國是宿敵,雙方圍繞著河西一帶大打出手數次,造成倆國極大的損失,使秦國十分痛恨魏國。魏國與楚國勢同水火,早在晉國的時候,晉楚交手數次,各有輸贏,等到三家滅智氏後,三家諸侯齊心協力,一致對外,當三家將擴張的矛頭對準楚國時,楚國輸得一敗塗地。在魏文侯的領導下,三晉多次攻入淮泗流域,迫使楚國連連求和。與東方大國齊國因為南韓的問題,魏國發兵攻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南韓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田忌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又用“減灶示弱”的方法,將魏軍10萬人殺得潰不成軍,並俘虜了魏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惠王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從此失去霸主地位。
最後,惠王任人唯親,使國內衛鞅 孫臏等賢才出走國外,使魏國內吏治腐敗,政令不通,民心不可用,再者,魏惠王在公元前334年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這大義上使魏國陷入了被動,成為諸侯戮力勤王的目標。
在這種種矛盾下,魏國的霸業在惠王手中漸漸拉下了帷幕,魏國的霸業也成為了歷史,後起的秦趙等國成為了歷史的主角。千古帝王將相,皆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啊!
-
3 # 西府趙王爺
眾所周知,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逐鹿天下,最終秦國成為了大贏家,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但其實在戰國初期,最有統一相的並不是秦國,而是秦國的鄰居,魏國。
春秋末年,三家分晉,是為趙魏韓。其中魏國由於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東南西北分別是齊楚秦趙。曾經的春秋四大國有三個是他的鄰國,所以魏國國君魏文侯著很強烈的憂患意識,極力的想要強大國家。
於是魏文侯任用李悝主持魏國變法,開啟了戰國變法運動的序幕,後來秦國的商鞅變法、南韓申不害的變法、楚國吳起的變法無不是以魏國李悝變法為藍本的。而這次變法使得魏國很快強大了起來,一躍為中原的霸主,傲視群雄。
當時的魏武卒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六國中除了隔的遠一點的燕國以外,其餘五國全被虐了個遍,尤其是秦國。魏國自前413年至前408年五年的時間裡,連續攻秦,盡得秦河西之地,打得秦國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我們知道,後來魏國最終還是衰敗了下去,而其由盛轉衰,就是在魏惠王時期。
魏惠王又稱梁惠王因為他將都城遷到了大梁,魏國因此又叫梁國,他是魏文侯的孫子,同時也是魏國的第一個王。
就是《孟子》裡面和孟子大談仁政的那位梁惠王!
魏國在經過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代的勵精圖治,傳到魏惠王這裡,已經成為了中原第一強國,也是戰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此時正是魏國鼎盛時期。公元前343年,魏惠王率領諸侯朝見周天子,史稱逢澤之會。正式標誌著魏國成為新一代的霸主。
不過此後,魏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魏國的強大,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安,比如南韓、趙國都開始與齊國交好,以此來應對這個強大的鄰居。
這就引出了歷史上兩次著名的事件:圍魏救趙與圍魏救韓。齊國與魏國爆發了著名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結果龐涓所率領的魏軍二度為齊軍孫臏所敗,龐涓也戰死於馬陵。
最終魏國不得不服軟,魏惠王於公元前334年,在徐州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史稱“徐州相王”,正式稱王,並於當年改元重新紀年,這標誌著魏國的霸主地位的喪失。
而由於之前的數次戰敗,魏國軍事實力已經受到嚴重削弱。而西邊秦國在歷經商鞅變法之後,已經逐漸強大起來,屢次攻打魏國,與此同時,南邊的楚國也咄咄相逼。
以至於“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
從此魏國一蹶不振,就此衰亡,最終魏秦國所滅。
所以,有人說,魏惠王是個敗家子!
確實,當時的魏惠王對於魏國的發展做出了錯誤的引導。他與韓趙交惡,與齊國爭霸,最後連敗於齊國。直接導致了魏國的衰落。同時,他還忽略了西邊秦國的發展,連商鞅原本都是準備跟他混的,結果他不待見人家。商鞅這才跑到秦國去,最終成功使得秦國強大起來,打得魏國生活不能自理。
無獨有偶,曾兩度擊敗魏軍的孫臏也原本是他手底下的人,結果孫臏為魏將龐涓所害,逃到齊國,成了魏國大患。
不得不說,這魏惠王真是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當然,主要是戰略眼光問題,從魏惠王率領諸侯朝見周天子就看得出來,他的想法還是停留在春秋時期,噹噹霸主就好了,根本就沒想過一統天下,不然秦國估計早就被滅了。
這也怪不了誰,只能說是老天都在幫秦國吧!
我是白話歷史君,請多多關照!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鞅已歸秦臏入齊,有才不用孰持危。後來醫國非無藥,仁義良方惜不施。——《魏惠王》.徐鈞 (宋)
魏國是一個強國,是戰國時最先稱霸的國家。然而,由於歷史的慣性,魏國沒有將霸權轉換成國力,卻因為率先打破了原有秩序而遭到了周圍各國的嫉恨。魏國稱霸時,雖然禮崩樂壞,征伐自諸侯出,但是春秋大義尚存,各國多少還要借周天子的名義來加尊號。如公元前386年,田齊還要透過魏國表奏周天子,請代立為齊候,正式位列戰國七雄。魏國自恃雄強,屢屢對他國發動戰爭,開啟了戰國時代的新模式。如同在新領域創業的公司一樣,先驅最終成為了先烈,最終能夠成事的,反而是能夠殷鑑前事的後來者。
天時、地利都不是上乘之選的魏國,能夠成為戰國第一個稱霸的國家,所倚賴的乃是人和。在這一點上,不管是魏文侯、魏武侯還是魏惠王,他們其實都有著清晰的認識的。然而在對待人才的態度上,魏文侯時尚能推心置腹,魏武侯時也能折節下士,到了魏惠王時卻只能看著“鞅已歸秦臏入齊”了。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魏國,在戰國兼併戰爭愈演愈烈的時代下,很快就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魏惠王前期,魏國霸業已臻巔峰,魏國國力也達到極盛。此時的魏國東敗齊、西迫秦、南遷楚,北走趙,四面開戰而不落下風。魏國看似威風凜凜,然而也已禍根深種。
(魏惠王前期魏國達到鼎盛)
魏惠王之失有四:
其一,“三晉一體”戰略徹底崩毀。
趙襄子策反了圍攻晉陽城的魏桓子、韓康子,三家聯手剿滅晉卿中最強的智氏家族,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此後魏趙韓三家長期結盟,號稱三晉一體,對外征伐外交,依然延續著晉國的霸道。公元前400年,魏文侯組織三晉聯軍南征楚國,魏武侯在公元前378年攻齊。至於秦國,則在數十年中不斷被壓迫到洛水以西。魏國率先變法,以武卒稱霸諸侯。趙韓兩國更像是抱霸主大腿的小弟。
三晉都是由封建士大夫封國而成立的新國家,地盤犬牙交錯。從諸侯手中奪取的新地盤,讓局面變得更復雜了。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魏國高層採取了兩種解決辦法。一個是透過交換飛地來讓自己的領土變成整塊,另一個辦法是在趙韓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前者是三家滅智氏以來就有的老傳統,後者則由魏武侯開啟。
魏武侯元年,趙國的公子朝作亂失敗,逃到了魏國。魏武侯決定出兵支援公子朝,讓他成為魏國在趙國的代理人。然而事與願違,魏軍本想趁亂偷襲趙都邯鄲,卻被新君趙敬侯派兵擊退。魏趙兩國由此結下樑子。儘管兩國後來兩次聯手攻齊,還跟南韓共滅晉君,但邊境關係越來越緊張。
趙敬侯三年,齊魏交戰,趙國派兵大敗齊人。趙國意欲吞併衛國,進軍中原,這讓意圖在中原稱霸的魏國心生不快。魏國轉而勾結齊國把趙國新建的邊城奪走了,趙國因此懷恨在心。魏國不僅在東線的中原戰場跟趙國搶地盤,還在西線佔領了黃河沿岸的趙國重鎮藺縣。趙國自此與魏國形同陌路。
魏武侯的霸道做法,很快就招致了韓、趙兩國的反彈。在魏惠王剛剛即位的時候,公中緩發動了叛亂,韓、趙兩國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復仇良機。內戰讓魏國朝野分裂成兩個陣營。韓懿侯本來跟魏國也沒什麼恩怨,卻在公孫頎的遊說下動了趁火打劫的念頭。他邀請趙國聯手攻魏,趙成侯二話不說就派出了精兵良將。趙韓聯軍突然加入戰團,在濁澤大破魏軍。魏惠王被聯軍包圍,隨時都有性命之憂。雖然最終因為韓、趙兩國意見分歧,魏惠王逃過一劫,但是隔年,緩過勁來的魏惠王就對臥榻之側的韓、趙兩國發起了反攻倒算。
魏國原本在與秦獻公爭奪河西,韓、趙兩國本著三晉一體的原則也出兵助陣,卻未料魏國突然陣前與秦國講和,立刻對趙韓發動澮北之戰。魏惠王此舉雖是報當年濁澤之仇,但在事實上改變了魏國的爭霸戰略。從此魏國深陷中原爭霸泥潭(中原大國眾多,魏國雙拳難敵四手),再也抽身不得,秦國則獲得難得的喘息時機,開啟了商鞅變法。戰國的歷史走向,在不經意間悄然發生了轉變。
(意氣風發的大魏王)
其二、魏國將戰略重心東移,失去了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的時機。
魏國在公元前413年前後奪佔河西之地,改土歸流,設西河郡,吳起為第一任郡守。此時的魏國距離滅亡秦國僅僅一步之遙,所顧忌的只有周天下滅國戰爭帶來的其他勢力的掣肘。可是,魏國即便不立刻滅秦,也在事實上將秦國壓迫到西部邊陲,已經不足以構成太大的威脅。
澮北之戰表明,魏惠王認為滅秦的功業已經難以與兼併三晉相提並論。對於臥榻之側的威脅,變生肘腋,讓魏惠王動了兼併趙韓的殺心。咄咄逼人的秦獻公在少梁之戰後不久就去世,魏惠王趁機開始著手新的戰略佈局,公元前364年,魏惠王把都城從河東的安邑遷徙到中原的大梁。
很多人以為魏國遷都大梁是為了躲避秦國兵鋒,這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安邑所在的位置不僅秦國能夠威脅到,韓、趙兩國都能夠威脅到,加上南方的楚國,魏都城的安全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一旦三晉聯盟解體,魏國都城立刻面臨四國夾擊的風險。同時,對於魏惠王而言,中原的膏腴之地,以及奪自楚國的淮泗之地,都遠比河西更為富饒,魏國高層早就想把戰略重心放在東線的中原戰場。
魏國的疆域比較微妙,和南韓一樣地跨今天的河南省與山西省,而且都被黃河分為兩段。南韓的上黨郡把魏國領土分割成東西兩大戰區。西部戰區以舊都安邑為政治中心,包括河東、河西、上郡三個地區;東部戰區以新都大梁為政治中心,包括梁地與河內之地。
魏文侯時期曾經借道趙國吞併中山國,但後來中山國死灰復燃,魏國也失去了這塊飛地。除了滅中山之外,魏文侯和魏武侯更多以西部戰區為中心進行擴張。到了魏惠王時,西線幾乎沒有太多擴張潛力了。上郡往北是趙國的地盤,往西是魏國盟友義渠國的勢力範圍。河西地位於關中平原的東部,與秦國首都圈隔著洛河對峙。魏河東郡北鄰韓上黨郡的汾河河谷,那裡有南韓舊都平陽;往南則韓三川郡接壤,那裡有南韓重鎮宜陽。也就是說,魏國西部戰區如果不攻秦的話,只能去搶南韓和趙國的地盤。
再看大梁的周邊環境,東面的宋地與南面的楚國淮北地區都是富庶的大平原,西面緊挨著南韓新鄭首都圈,東北挨著衛國和齊國濟西地區,渡過黃河一路向北則能抵達趙國邯鄲首都圈。因此,魏國東部戰區面向廣闊的華北平原,有著巨大的擴張潛力。若能佔據整個中原之地,就有望將霸業升格為王業。因此,魏惠王把爭霸中原放在第一位。他遷都大梁的最初用意,正是為吞韓並趙大計奠定基礎。
(魏武卒兵發邯鄲,三晉聯盟解體)
其三,深陷爭霸泥潭,魏國左支右絀,疲憊不堪。
魏國高層戰略中心東移,首要的目標即是兼併韓、趙兩國。為了完成整合三晉資源的宏願,魏惠王還與秦國達成了和解,確保了西部的暫時安全,從而得以將魏武卒盡數派往韓、趙前線。在與秦國達成河西之盟的後一年,魏惠王就藉機發動了滅趙之戰,兵發邯鄲。起因是趙國將都城從深陷魏國中央的中牟遷往更容易防守的邯鄲,魏惠王判斷趙國已然做好了與魏國決裂的準備(趙國吞併衛國,被魏國擊敗,因此結仇),因此決意先發制人。
魏上將軍龐涓帶著8萬精兵很快包圍了邯鄲,並且經一年激戰,攻陷了邯鄲。由於趙國存在邯鄲、晉陽、代地三個政治中心,魏國即使攻陷邯鄲,也無法一鼓作氣滅趙。齊國則直撲大梁,以圍魏救趙之計消滅8萬魏軍。秦國也趁機襲擊舊都安邑。魏國只好跟齊秦講和,把邯鄲歸還趙國。
魏惠王不死心,對橫臥在腹地的南韓又發動了滅韓之戰。起因也是因為韓昭侯啟用了申不害變法,南韓兵革之利天下聞名,一旦南韓新軍練成,對於魏國無疑是肘腋之患。殷鑑趙國被魏國毆打之慘痛往事,南韓又與秦國結盟。這讓魏惠王感到南韓隨時可能會反叛魏國。魏惠王決定在南韓羽翼未豐時動手,發動了滅韓之戰。新鄭離大梁很近,就算齊軍再來大梁,魏軍主力也能迅速回援。魏國君臣滿以為可以破解圍魏救趙之計,結果在馬陵之戰中,喪師10萬,魏上將軍龐涓也戰死陣中。
經過兩次大敗,魏國實力大損,齊國、秦國、楚國趁機出兵攻打魏國。魏國四面受敵,屢屢失敗,喪師失地。不得不策劃了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事件,拉著齊國來分擔戰略壓力。這一做法昭示著魏國已經無力承擔霸主的責任,開始尋求共治的政治秩序。
魏國放棄滅秦,轉而攻打韓、趙,並把齊國也給捲了進來,數十年間,魏國損失慘重,寸土未得,可謂是戰略失當,當魏國重又回頭來看時,西部的邊陲小國已然成了一個虎狼之秦。
(開一代風氣之先的商鞅變法)
其四,魏國老人政治,人才結構板結,有識之士紛紛出走。
魏國是第一個變法的國家,沒有先例可循。魏國的變法相對來說,並沒有吳起在楚、商鞅在秦變法時的鐵血政策,因為魏國的變法保留了相當程度的貴族封建的特權。魏國地處死戰之地,當然深知內部不和會造成外敵侵攻的危害。因此,魏國的改革沒有大刀闊斧,國君待宗室、士卒甚厚,這也造成了魏國的中央集權的程度是比較低的。同時,這些貴族子弟紛紛把持著社會資源,魏國的人才依然眾多,卻都無法在魏國朝堂上展示才幹。到秦國做客卿的商鞅、張儀、範睢都是魏華人,他們幫著秦國坑害魏國時,絲毫不留一點情面,這也是因為他們在魏國時遭受到的非人冷遇,讓他們對魏國實在愛不起來。
其實,不僅魏國有這樣的情況,趙國、齊國、楚國都有類似的情況,這些國家的改革都不徹底,底層民眾都無法獲得高爵顯名,這讓魏國的人才紛紛出走他國。
只有對魏國瞭解太透徹的商鞅,殷鑑魏國變法之失,來到秦國後實行了比較徹底的軍功爵制度,雖然也有很多限制條件,但到底是給了底層民眾上升的渠道和希望。同時,商鞅還開辦了很多軍事學校,以前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充任的軍官的技戰術,平民百姓也能接受學習。中國的貴族社會即將終結,平民社會即將到來。
說到底,這與魏國率先稱霸有關。魏國的國力一騎絕塵後,魏國君臣滿足於既有成績,不願意也沒有動力進行深化改革(商鞅改革也分了3個階段,前後長達20多年才最終落地生根)。而且,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人在位時間太長,老人政治雖好,可以保持國策的持續穩定,但同時也會讓人固步自封。公孫座臨死時才推薦衛鞅,甚至勸說魏惠王如果不能用衛鞅,就要殺死他。這些“公孫”、“公子”都是魏國公室,可見魏國用人之策空有好賢之名,其實最放心的還是自家人。本來有著薦賢職責的丞相,也存了藏賢、害賢的心思,魏國焉能不敗?
(老人政治下的魏國步履蹣跚)
魏惠王並非是一個昏君,卻誤以為魏國強大的根本原因在於魏武卒的戰功,殊不知魏國能夠稱霸的首要原因在於人和。韓、趙離心後,魏惠王沒有想辦法加以籠絡,反而起了滅國的心思,他把西線的精銳都抽調到東線,企圖先兼併三晉,卻不知道落入了大國爭霸制衡的迷局裡。魏國深陷中原戰爭泥潭,無法安然脫身,自然也無法進行第二次改革了。隨著魏武卒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損失慘重,魏國的軍事力量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本來可以大有作為的魏國,最終因為戰略方向的選擇,一步錯步步錯,終至萬劫不復。
在魏惠王嘗試整合三晉失敗後,此後的趙國即使再度崛起,也沒動過整合三晉的心思,而是一心往北拓展。可能是趙國也看到了魏、趙兩國前世執刀相向的慘痛後果,今生才談起了放下。在秦國步步緊逼的攻勢下,魏國在最後關頭還把鄴城送給了趙國。趙、魏兩國在戰國後期也算是相互扶持吧,只是天下大勢已定,趙、魏兩國也先後隱沒在秦軍鐵騎揚起的塵土中。
-
5 # 不書公子
魏國作為戰國七雄中率先崛起的國家,依賴於魏文侯魏斯和魏武侯魏擊兩代國君的勵精圖治——居危思進,魏國處四戰之地,稍有疏忽,便無喘息之機!
到了魏惠王時代,魏瑩好大喜功,他重用器量狹窄的龐涓,逼走了真正的軍事天才孫臏。他還與龐涓商議對策,先攻趙攻韓,統一三晉,再揮師一統華夏。這一舉措使魏國自食其果:惡化三晉關係的同時,魏國本身的軍事力量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一、齊、魏桂陵之戰(圍魏救趙),魏軍精銳武卒喪師數萬;
二、齊、魏馬陵之戰(圍魏救韓),魏國再次損失10萬精銳之師,主將龐涓戰死;
三、一直蟄伏變法圖強的老對頭秦國,也趁機奪回了河西戰略要地,齊、楚兩國亦出兵奪回之前被魏國佔領的土地!
龐涓死後,魏國一時無名將可用,只好重用公叔痤、龍賈等老臣老將。彼時,丞相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薦自己的幕僚衛鞅,卻遭到魏惠王嗤笑。在他看來,一個小小的幕僚,能有何經天緯地之才?但恰恰是這個小幕僚,到了秦國後,使秦國改頭換面,為秦統一六國打下基礎。而且,後來在秦惠文王時代事秦的縱橫家張儀以及在秦昭襄王時代提出“遠交近攻”策略的範睢,都是魏華人。魏惠王失才!
國無英明之君,朝無砥柱大臣,外無能戰之兵,加上魏國四面受敵的地理位置(此時秦國、齊國已經崛起,戰國格局變得更為複雜),魏國安能不敗?
回覆列表
魏惠王魏罃,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幾大敗家子之一。他執政時期,魏國由盛轉衰,最終霸主地位完全喪失在他的手裡。論才略,魏惠王遠不如祖父魏文侯和父親魏武侯;論求才,亦不如同時期的秦孝公和齊威王。但是,論敗國,魏惠王當仁不讓。
魏惠王魏罃,魏國第三代國君,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即位時,正是魏國鼎盛時期。此時的魏國,經過前兩代的勵精圖治,已經成為了中原第一強國,戰國時期的一方霸主。擁有有這麼好的國家基礎,魏惠王是怎樣將魏國弄衰落的?請繼續往下看,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魏惠王劇照)
1、魏惠王不識才,盡失賢良魏惠王安排失當,敬賢不識才,流失了眾多賢良之才。魏惠王崇尚孔孟之道,喜歡跟孟子聊天,敬重讀書人。但是,由於安排不當、重用龐涓,錯失了孫臏、衛鞅、張儀這些能扭轉乾坤之人的輔佐。孫臏被龐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衛鞅在他眼中只是一箇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國政;張儀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辯的辯士,不如孟子之道。正是被棄用的這三個人,削掉了魏國的霸權。
(龐涓劇照)
2、魏惠王攻伐策略脫離實際魏惠王在國力鼎盛時期放棄滅秦國,轉而圍攻韓趙而敗於齊。魏惠王認為秦國窮弱,佔領無益,他想平定三晉再滅齊國,進而達到一統華夏。魏國攻趙國,齊國救援,在桂陵打敗魏國,生擒龐涓;魏國又攻南韓,齊國再救援,在馬陵消滅魏國主力,龐涓戰死。秦國衛鞅趁魏國主力被滅,發動河西之戰,殲滅魏國河西軍和最後一支魏武卒,魏國遷都大梁,衰敗於此。
3、魏惠王稱王,受齊國打擊魏惠王在韓、趙兩國的支援下,取得魏國君位。魏惠王覺得自己志向遠大,於是很快稱王,提升魏國為王爵。加之後期沒用處理好與齊國的關係,在隨後的幾次戰爭中,受到齊國的致命打擊,使魏國的衰敗加速。以至於魏惠王最後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
(魏惠王劇照)
魏惠王如何能知人善用,留住孫臏、衛鞅及張儀這些曠世奇才,再加上魏國赫赫有名的魏武卒以及當時鼎盛的國力,統一六國應該說是易如反掌。可惜呀,一副好牌,被魏惠王打的稀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