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敏哥說歷史

    公元668年,唐軍在第五縱隊的幫助下攻克了平壤城,享國700餘年的高句麗宣告滅亡。但在不到半個世紀之前,他們剛剛擊敗了隋煬帝發起的三次遠征,甚至由此觸發了隋朝的崩潰。

    那麼,作為隋朝的嫡系繼承者,唐朝何以超越前人?依靠那些進步收穫最終勝利呢?

    突厥對隋末中原局勢的影響深遠

    自秦漢以來,中原和北方遊牧民族就在此長彼消中展開互動。前者的鼎盛程度,往往取決於後者的興旺程度。若草原上出現能夠整合各方勢力的強者,中原政權就不得不向北方屈膝。當草原勢力陷入分裂,中原政權就會立刻取代草原強者的位置,君臨整個東亞。這種現象在隋唐易代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公元7世紀初,源自山西的李家在東突厥汗國幫助下擊敗各路豪強,從而建立起新的唐朝。隨著自己羽翼漸豐,唐朝很快就和原來的宗主國發生劇烈衝突。當然,戰勝了王世充、竇建德和劉武周等這些水平不一的突厥附庸,並不能確保唐軍在面對突厥本部時也那麼無往不利。

    公元626年,頡利可汗的大軍逼近長安,迫使李世民繳納了大筆保護費,史稱“便橋之盟”。值得玩味的是,慄特商人很可能是充當了這次秘密談判的中間人,為兩者牽橋搭線。

    由於唐太宗和隋煬帝一樣得位不正,所以在當時不敢有太大動作。但他同樣渴望進行對外擴張,來增強自己的合法性。只是因為草原帝國的強力壓制,在完成準備前都要必須選擇默默蟄伏。高句麗王國也因為有了東突厥這個屏障,得以繼續致力於和新羅、百濟的戰爭。所以,這一時期的唐朝和高句麗的矛盾相對緩和,保持著熱度不高的封貢關係。

    不過誰也沒想到,在便橋之盟數年後,東突厥汗國的國勢就急轉直下。先是貞觀初年,蒙古高原上白旱等自然災害頻發,人畜死傷不可計數。接著,頡利可汗和幽州的突利可汗、河套的已故處羅可汗嫡子鬱設射,為爭奪最高權力而血親相殘。然後,又是漠北的鐵勒諸部不堪突厥的沉重剝削而起義。待到公元629年唐朝正式出兵北伐,東突厥汗國已經形同滅亡。

    於是,唐太宗就不費吹灰之力的接收了東突厥汗國遺產。根據一些學者推測,唐朝在629-630年之間收留了120萬人口。其中不乏驍勇善戰的突厥、契丹、奚人等部落民,軍事實力大大增強。東突厥汗國的滅亡,同樣也敲響了高句麗的喪鐘。十多年後,大量的原東突厥汗國臣民將作為唐軍先驅,率先攻入高句麗境內。

    高句麗對東突厥汗國的瓦解尤為驚恐。一方面,他們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在631年完成了西部邊境長城。準備蜷縮在高牆之後,躲避東北亞政治勢力大洗牌的狂風暴雨。另一方面,高句麗王廷日益傾向於放棄遼東,試圖在唐軍奪取遼河流域前佔領整個三韓之地。

    公元631-641年的之間,高句麗王國也發生略遜於東突厥汗國的內亂。國王建武和大貴族蓋蘇文兵戎相見,結果是國王和一百多位貴族慘遭殺害,蓋蘇文成為高句麗的實際統治者。

    蓋蘇文原本出身平壤系貴族,日常都要隨身攜帶5把刀。因行事極為兇暴,號稱東部大人。他也是高句麗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獨夫,對貴族階層和無辜平民均進行了清洗和屠殺。導致了王國各個階層的凝聚力嚴重下降,貴族和平民畏懼他之餘又對其異常憎恨。

    在沒有強敵入侵時,蓋蘇文或許能用鐵腕手段維持他的暴政。不幸的是,他在對外關係上也決心效法先前的廣開土王,一昧道蠻幹。在無視唐朝的警告後,繼續對新羅開展大規模攻勢,給了唐朝以開戰藉口。

    公元644年,唐太宗發動了第一次對高句麗的遠征。在這場規模遠小於隋朝的遠征中,大批遼東系高句麗貴族毫無鬥志,紛紛陣前倒戈。若非安市城城主材勇阻滯攻勢,恐怕唐軍會攻佔鴨綠江以北所有的高句麗領地。

    作為遼東系高句麗貴族,材勇也曾擊敗過蓋蘇文,迫使後者承認他對安市城的權力。唐太宗更是對他讚不絕口,臨別撤退之際還特意贈送了布匹,表彰他的頑強不屈。

    力主消滅高句麗又不一味消耗糾纏的李世民

    唐朝從隋朝的失敗中總結出經驗,並從前期的試探性進攻中摸索到高句麗人的弱點。唐軍將領沒有寄希望畢功於一役。相反,他們利用自己野戰優勢,不斷對高句麗的主力機動部隊進行聚殲,並定期掃蕩高句麗國境。等對手因失血過多而衰竭,方才實施雷霆一擊。

    唐太宗在644-648年之間,又對發動高句麗發動了三次遠征,俘虜和擊斃的高句麗人多達50萬以上。這讓鴨綠江以北高句麗領地陷入一派蕭條。伴隨著人口掠奪的是物質經濟打擊。唐軍長達數年的攻勢,已經嚴重干擾了遼河流域的農業生產,使這一地區陷入饑荒和貧窮。雖然唐朝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相比高句麗的損失來說還是不算什麼。何況,唐朝本身就有高句麗人望塵莫及的資源優勢。

    到李世民去世,鴨綠江以西、遼河以東的廣大地域已被唐軍佔領。只剩下安市、國內、烏骨城等幾座孤城在負隅頑抗。龍興之地的易主,是高句麗不可承受的創傷。這不光意味著王國失去了主要生產區,也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高句麗人和北方親族的聯絡。

    即便國內因戰爭的創傷而滿目瘡痍,執掌高句麗的蓋蘇文家族依舊不準備休養生息。在654-655年之間,高句麗人還聯合百濟進行了南北作戰。聯軍分別襲擊了唐朝的盟友新羅和僕從部落契丹,點燃了新一輪的烽火。公元660年,唐軍在熊津口登陸入侵百濟。忙於彈壓反對貴族的蓋蘇文沒有援助,坐視百濟被唐-新羅聯軍滅亡。

    公元666年,軍武強人蓋蘇文病逝。他的三個兒子泉男建、泉男產、泉男生,為父親留下的爛攤子打得不可開交。失敗的泉男生逃亡邊境,請求唐朝出兵恢復他的合法權利。

    兩年後,在他的指引下,李勣率領的唐軍攻克高句麗首都平壤城,俘虜了寶藏王和泉男建。強橫一時的高句麗王國,終於嚥下最後一口氣。

  • 2 # 翊翊浩浩尉尉

    高句麗是公元前37年,由夫餘人朱蒙在原西漢帝國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立的政權,建國之時,其與中原王朝就建立了宗藩關係,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但是,隨著高句麗政權的不斷髮展,其在東北地區不斷擴張,殘食此前的漢四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一直和南北方的中原王朝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在政治上,高句麗接受中原王朝的封號,為其藩附;在經濟上,向中原王朝納貢。這一時期的高句麗政權,趁中原內亂的機會,企圖衝破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舊有宗藩關係體系的束縛,建立自己的區域性統治。

    高句麗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北部,對中原王朝核心區域的威脅實在有限,可是從公元612年隋文帝欲討伐高句麗開始,直到公元668年唐朝和新羅聯軍滅高句麗,歷經五任帝王(唐太宗更是來了個御駕親征),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如此耗費人力物力去滅掉一個遠離中原王朝核心區域的政權,究竟為何?

    難道這些帝王都是傻子嗎?當然不是,這些君王的眼光遠在所有人之上,其實唐太宗已經給出了答案,他曾說:“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這句話說得太有前瞻性了,結合歷史再看李世民這句話,一千年後後金在白山黑水的東北地區崛起,進而入主中原,與當年高句麗的崛起何其相似。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已經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兼有漁獵、農耕還有少數遊牧民族三大實力,可以說既有遊牧民族的驍勇善戰,又有農耕文明的物資積累。而且當時的高句麗就是東北部的小霸主,早在隋朝時期便主動進攻遼西等地。

    可以預見,一旦中原衰敗,高句麗就是一千年後後金的翻版,基於這個原因必須消除掉這個隱患,所以唐太宗等君王不愧為千古一帝,看問題的高度比普通人要高多了。再多說一句,如果明朝君王能早點看到這一點就好了。

    隋唐兩朝都曾經大規模征伐高句麗,隋朝動用的人力物力巨大超過唐朝,最後還失敗了,失敗的因素很多,其中與軍事統帥的戰略思想和策略也有很大關係!高句麗俘獲了大量物資與隋人。而隋朝楊廣的極度殘暴統治導致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林世弘等等大量農民起義,大規模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然後,李淵李世民起義,逐步攻滅各割據勢力,結束隋末嚴重分裂大亂,做到統一。貞觀年間,唐朝攻滅東突厥國、吐谷渾國、西域諸國,打敗薛延陀國、吐蕃,四夷臣服。

    早在武德二年,高句麗君主高建武就派使者朝貢於唐朝。武德四年,高建武再次派使者朝貢於唐朝。武德七年,唐朝冊封高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貞觀五年,唐朝派人去高句麗收殮埋葬隋朝時期戰死的隋人屍體,摧毀高句麗用隋人屍體立的京觀。高建武害怕唐朝攻打高句麗,於是築長城一千多里,東北從扶余開始,西南到海。貞觀十四年,高建武派他的太子到唐朝,進貢於唐朝。

    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的親唐政策,使高句麗與唐朝之間保持了20餘年的和平友好關係。但是,貞觀十六年(642年,高句麗榮留王25年)冬十月,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殺死容留王高建武,另立榮留王弟大陽王的兒子高藏為王,獨專國政,同時出兵進攻新羅,阻斷新羅朝貢於唐朝的通道。泉蓋蘇文破壞了榮留王與唐朝建立的友好關係,導致高句麗與唐朝的關係迅速惡化,最終導致唐朝徵高句麗。

    唐徵高句麗的策略與隋有很大的不同,隋的策略是以一部攻遼東城,其主力搗高句麗的首都平壤,所謂“攻破其腹心,則四肢自潰者也”。唐太宗從隋朝的失敗教訓中認識到,不先撫定遼東,固其根本,而勞師遠襲去攻平壤,不是上策。只有攻下遼東、新城、安市、建安等名城要隘,然後會合諸路大軍,渡鴨綠江,一鼓攻下平壤,這才是萬全之策。

    所以,唐朝的四路大軍(包括水師)齊集遼東,先後攻克遼東等十城,並在這些地方置州設官,以兵鎮守,作為繼續徵高句麗的根據地。太宗數次征討高句麗,雖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一舉消滅高句麗,但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它消滅了高句麗的有生力量,使其國力和軍隊的戰鬥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同時,也顯示了中央政權大唐的聲威和徵東戰爭的正義性。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欲再伐高句麗,被大臣勸止。以後數年,唐對高句麗採取了偏師騷擾的策略,欲使其疲於奔命,社會凋敝,然後再一舉消滅。同年三月,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討高句麗,五月,渡遼水,攻南蘇、木底等城。另有水師自萊州渡海攻石城、積利城。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邱道行軍大總管,從水路討高句麗。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又以營州(今朝陽市)都督程名振兼東夷都護討高句麗,敗高句麗於貴端水(今渾河),焚新城外郭及村落而還。顯慶三年(658年)六月、四年十一月,程名振及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兩次分別戰於今瀋陽和撫順一帶的貴端城、赤烽鎮和橫山。

    顯慶五年(660年),唐朝改變了策略,決定先滅高句麗的盟國百濟,然後再與新羅對高句麗實行南北夾擊。當年派蘇定方等率水陸十萬大軍一舉滅掉百濟。翌年,又以三十五萬大軍,水陸並進,大舉征討高句麗。陸路在鴨綠江一線殲滅高句麗三萬人。蘇定方率領水軍實施了對平壤的包圍,但由於未能得到新羅人有利的後勤保障,此役最終未獲成功。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的獨裁者莫離支蓋蘇文死,其長子泉男生嗣位,後被兩位弟弟男建、男產所逐,逃到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市),並派人到唐朝求援。唐朝派出大將契苾何力、龐同善統率大軍去接應泉男生。泉男建率眾截擊,高宗又命薛仁貴為後援。龐同善等到新城,夜裡被高句麗兵襲擊。薛仁貴領兵援救,斬首數百級。龐同善等進至金山,又為高句麗兵所敗。高句麗乘勝而進,薛仁貴攔截橫擊,高句麗大敗。

    於是,薛仁貴向東連奪南蘇、木底、蒼巖等三城,始與泉男生相會。薛仁貴乘勝率兩千人馬,進攻高句麗北部重鎮扶余城,拔其城,附近四十餘城望風而降,一時薛仁貴威震遼海。十二月,又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討伐高句麗。第二年二月,李勣渡遼河,趕到新城。

    戰前李勣對各位將領講:“新城是高句麗西境鎮城,最為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於是,指揮三軍從新城西南側,據山攻城。九月,城中發生兵變,叛兵綁縛城主,開門投降。李勣領兵繼續進攻,連續攻奪十六城。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李勣率大軍渡鴨綠江,泉男建派其弟來拒戰,李勣追奔二百里,來到平壤城下,泉男建閉門不敢出。一個多月後,高句麗王高臧派泉男產率首領九十八人打白旗出城投降。泉男建猶閉門頑抗,不斷派兵出戰,均遭失敗。最後,他的心腹僧人信誠秘密派人與唐軍聯絡,願為內應。

    五日後,信誠開啟城門,唐軍入城。泉男建自殺未遂,被擒,高句麗滅亡。戰爭結束後,唐朝對高句麗君臣採取了極為寬容的態度,國王高臧被封為司平少常伯,泉男產被封為司宰少卿,就連頑抗到底的泉男建也保全了性命,被流放到邊遠地區。

  • 3 # 青史回聲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說起高句麗,這個國家建國史就比較長了,早在西漢時期,扶余人朱蒙就已經在漢四郡之一的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立起政權,一直持續到唐高宗年間,也就是668年,才被李唐王朝所滅。

    在早年,高句麗還是個小國,一直是受中原王朝所冊封,也就是個古代的宗藩關係,不過那只是在中原大一統時期。南北朝分裂時期,隨著他的政權不斷髮展,實力越來越強,漸漸地,他了其它的心思:想脫離中原王朝的掌控,打破舊有的宗藩關係體系,建立起東北地區的區域統治。

    隋兩代討伐高句麗

    當時中原還是四分五裂,無暇顧及這個欲擺脫控制的高句麗,所以暫時放在了一邊。等到隋朝建立後,隋文帝楊堅才開始想起這件事,於是出兵東北,收復高句麗佔領下的遼東地區。不過沒有見到成效。甚至是後來的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也是大敗而回。

    李唐征討高句麗

    隋朝滅亡後,唐朝建立。高句麗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於是先與李唐王朝確定了新的宗藩關係,甚至是剛登基的高句麗王,也接受了李唐的冊封。雖說高句麗服軟了,但其實這只是緩兵之計,高句麗是想滅掉南邊的百濟和新羅,一統整個北韓半島。可是對李唐來說,這也何嘗不是緩兵之計?當時李唐初建,國祚未穩,不適宜發動新的戰爭。後來到了貞觀年間,李唐王朝一直所維持的半島局勢被打破了:百濟與高句麗結盟,挑起了與新羅的戰爭。於是,唐朝出兵了。加上高句麗國內大將淵蓋蘇文殺高句麗王榮留,另立新主,唐朝更有理由出兵高句麗。

    不過第一次的太宗親征,雖然區域性收復了一些土地,但由於太宗受傷,又因氣候和補給原因,不得不退兵。經過第一次的教訓,唐太宗在第二次改用持久戰,和高句麗拼國力,並不急於滅掉他,這個戰略是非常有效,給後來唐高宗最後征服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高宗年間,李唐王朝內部國力昌盛,逐漸趨於穩定,尤其是經過貞觀之治,整個國家一片欣欣向榮,因此有了“永徽之治”的美稱。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高宗於是征戰高句麗,不過這次不是親征,而是給了東征將軍足夠的權力,可以針對不同的戰爭形勢便宜行事。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征服高句麗志在必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有了隋唐三代帝王徵高句麗的經驗,隋唐兩代不僅多次派遣使者,掌握高句麗國內政治訊息,而且幾次對外戰爭,也充分了解了高句麗的封疆圖,例如城池、河流和佈防情況。

    其次,高宗這次征討高句麗和之前幾次不同,戰術也所改變。運用海陸兩棲作戰。一是出關,從陸地上騷擾遼東地區,二是派出戰船,從渤海出兵,從山東半島出兵,在高句麗本土登陸,採用遇弱則攻、遇強則退的戰術,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反正有戰船,可以來去自如!

    正因為如此,也就是在668年9月,唐軍攻入平壤,高句麗滅亡。

  • 4 # 帝子乘風2

    靠內奸!!攘外必先安內!自古依然!!隋煬帝,唐太宗面對君臣一心的高句麗,無功而返,唐高宗這樣的面對兄弟失和,引外人入侵者卻手到擒來!!!可見一斑!!另外也說明隋煬帝,唐太宗時逆時流作戰,勞民傷財,空耗國力!

  • 5 # 古今文社

    我來簡單談談這個問題,唐朝兵強馬壯,經濟繁榮,被周圍國家尊為天可汗,周圍各國也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諸如吐蕃,高句麗等。其中高句麗實力雖然不如吐蕃,但也不容小覷,曾三次大敗隋王朝,那麼為何卻最後被唐朝給滅了呢?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在唐朝之前,隋朝多次攻打高句麗,雖然多次以失敗而告終,但也對高句麗造成沉重打擊。兩方都是在自己強大國力支撐下,不停的進行對抗,最終隋朝國內動亂,各路勢力揭竿而起,這也是導致隋王朝消滅高句麗的重要原因。

    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帶領下,唐軍四處征戰,接連收復周圍的各個地方勢力,軍隊計程車氣正是旺盛的時候,士兵也是驍勇善戰,加上又有李世勣、薛仁貴等眾多名將,打一個高句麗還不是手到擒來。

    第三,唐朝改變戰術,為避免重蹈覆轍,所以唐朝採用比拼國力,和他們打持久戰的方式。而此刻唐朝國內經濟繁榮,百姓的生活富庶。反觀高句麗,經濟停滯不前。常年徵兵,百姓苦不堪言。而唐朝隨著募兵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參加軍隊。軍隊採用戰時集結,平常在家農作,這樣有更多的時間,發展國內經濟。發展農業,糧食充足。而且國內湧現了各種優秀的將領,這些都為唐朝戰勝高句麗提供了基礎。

    第四,唐朝的出戰時間,唐朝大舉進攻高句麗時,正是高句麗當時國內發生內亂,老國王過世,繼位的兩個兄弟不合。而且,唐朝透過對周圍高句麗的調查瞭解,對於高句麗的軍事理論,用兵策略,風俗民情等等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對於後來對高句麗的征戰有很好的鋪墊。

    對於高句麗的戰爭,從隋朝以來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笑到最後是唐朝,首先這和唐太宗的英明領導是分不開的。其次經濟的繁榮,國力的昌盛也是唐朝能笑到最後的基礎。

  • 6 # 與風互語

    面對三次擊敗隋朝的高句麗,李唐王朝是如何笑到最後的?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的起因就是,高句麗連犯燕遼地區,有圖霸中原之意,所以隋煬帝決定征討高句麗。

    第一次征討動用了從全國各地調集而來的一百三十萬大軍,隋煬帝是個好大喜功之人,恰在當時各國使節低達長安朝拜之際,所以隋煬帝就想顯示一下隋帝國的威風,有意放出了各路人馬的主將及所來之地,再沒有做好充足征戰的準備工作的情況下草率的對高句麗發起了攻擊,因沒有統一的指揮所以各路人馬都是各自為戰,而高句麗是做了充足準備的,高句麗在各個擊破隋門之後來了個圍而殲之,隋軍十二路大軍一百三十萬精銳全軍覆沒,遍地的屍體,高句麗人就將隋軍將士的屍體堆集起來向隋王朝示威,史書稱“屍觀”。

    尚有一定實力的隋王朝是不會嚥下這口氣的,所以隋煬帝又抽調了全國各地的六十萬將士,並徵集了一百多萬運送糧草的民夫,規模也是很大的,命鐵槍大將來護爾擔任水師主帥統八萬水師,隋煬帝本人親率十萬驍果禁軍出發再度征討高句麗,(驍果軍是隋煬帝的禁衛軍 、由北方草原的胡人和漢人混編而成的,戰鬥力極強)。

    計劃不如變化來的快,如此精心準備的戰略確被楊素之子楊玄的叛亂給打斷了,為了平叛各路人馬回師平叛,第二次征討高句麗的戰鬥也就隨之結束了。

    平定了楊玄叛亂之後,隋煬帝第三次對高句麗進行征討,高句麗只是一個偏東小國而已,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高句麗國王向隋煬帝請降,隋煬帝見高句麗以降服,因此也就結束了對高句麗的征討,第三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也就隨之結束。

    隋煬帝沒能在第三次征討時,徹底的滅了高句麗真的是一大敗筆,假如他滅了高句麗哪麼以後天下也不至於大亂。

    隋煬帝的三次征討高句麗動用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使得民眾苦不堪言,以至於引發了各地的叛亂,隋王朝也隨之走向衰敗,也為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高句麗是公元前37年伕餘人朱蒙在原西漢帝國的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建國時就與中央王朝確立了宗藩從屬關係,接受中央王朝的冊封。

    高句麗在不斷的發展中越來越強大,隨著日益的強大他們不願臣服於王朝,也不願在繼續保持與中央政權的宗藩從屬地位,並開始一點一點的佔領了大面積的土地,繼而對中原王朝產生了極大的威脅,所以隋朝中央政權就對高句麗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征討。

    唐朝初期中央王朝開始並末介入高句麗與百濟相爭的的事務,只是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主和兩派大臣各抒已見,最後主戰派佔了上風,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決定徹底結決高句麗的問題,併發兵親征高句麗,到了唐高宗時才徹底的平定了高句麗及北韓半島上的百濟國。

    唐朝對高句麗的戰事不同於隋朝,唐朝採取的是襲擾戰術來對付高句麗及半島的百濟,先消耗他們的實力,並且是水陸並進,搞得高句麗和半島的百濟在驚恐和疲憊中慢慢的消失了堅強的戰鬥意志後,才出手去消滅他們。

    唐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唐軍先滅了半島的百濟,斷了高句麗的後援,形成了對高句麗南北夾擊之勢,在徹底的鞏固了佔領的百濟地區的局勢後,並與新羅聯合始了對高句麗的強有力的軍事打擊,而此時的高句麗也是內亂不斷(公元668年)九月,唐軍包圍了平壤,十一月佔領了平壤,高句麗滅亡。

    高句麗滅亡後,唐朝中央政權將其分為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個縣,並在平壤設定了安東都護府,由右威大將軍薛仁貴率軍鎮守。

    唐中央政權對原高句麗的民眾採取了強制性的移民措施,將高句麗原居民遷往內地及關中,有一部分自然流向了新羅及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以及後來的渤海國境內,至此高句麗也徹底的從歷史上心消失了,高句麗的問題也徹底的得到了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清女首富、慈禧乾女兒,歷史上的周瑩是怎樣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