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晃天下
-
2 # 小武書記官
公元1631年(明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八月一日,正在大淩河築城的明朝軍民看到了遠處如黑雲壓來的八旗鐵騎,頓時感到末日的到來!五萬後金鐵騎將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城內的明朝軍民一共13800餘人,其中相當一部分為築城的民夫。
後金圍而不打,大淩河守將祖大壽認為後金軍畏懼明軍大炮獲取,企圖引誘明軍出城野戰。此時祖大壽認定只要據城不出,坐等後援,可保大淩河城無恙。
先不談大淩河戰役,首先要搞明白明軍為什麼要在大淩河築城?
現在將時間退回到明天啟六年,袁崇煥在寧遠一炮將後金皇帝努爾哈赤炸成重傷,取得了寧遠大捷。此一戰讓整個明廷為之一振,將王在晉、高第所提出的譭棄關外一切城市,退守關內的錯誤戰略,以寧遠、錦州為支撐點,建立了一系列邊城要塞,形成寧錦防線。大淩河城就是一座錦州的衛星城,是後金軍進擊山海關的必經之地。
皇太極繼位之後,多次發兵衝擊寧錦防線,但是屢屢碰壁。在堅城重炮保衛下的明軍要塞讓善於野戰的八旗騎兵無處下口。但是中國這麼大,不是隻有一條路能進入中原,面對銅牆鐵壁的寧錦防線,皇太極決定避實擊虛,繞過寧錦防線。崇禎二年,皇太極利用八旗騎兵的快速機動性,以蒙古喀喇沁部臺吉布林噶都為嚮導,取道蒙古,由由大安口、龍井關、 洪山口進入關內。萬里長城萬里長,明朝不可能處處布兵,後金軍只要找到一個防守薄弱點,集中攻擊一點,就能衝破明軍邊境防線。這樣一來寧錦防線就成了明朝的馬奇諾方向。
後金軍突破邊境之後迅速打到北京,蹂躪京畿各州縣,隨之佔領永平、 遷安、灤州、 遵化四城。此時的震驚的袁崇煥犯了一個大錯誤,他在未接到崇禎皇帝聖旨的情況下,擅自率領關寧軍主力回援京師。此時後金軍大肆散佈謠言,說袁督師意欲與後金合力攻打京師。袁崇煥在朝廷的一片猜忌下來到京師城下,被守城明軍拒之門外。隨後袁崇煥就被崇禎皇帝下獄,凌遲於北京西市。 在袁崇煥蒙怨下獄後,關寧軍將領祖大壽擅自率軍脫離戰場,企圖返回關外。這是相當於軍事譁變了!雖然最後祖大壽接到袁督師的親筆信後返回戰場,但是我相信袁崇煥被殺對於關寧軍的軍心的打擊是致命的。這位祖大壽就是日後大淩河之戰的明軍統帥。
此次皇太極雖然在大掠之後退回關外,但是這條路算是趟出來了,此後多次取道蒙古抄掠關內,寧錦防線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袁承煥死後,孫承宗繼任督師。對於後金的侵擾,孫承宗也只有防禦戰略,加強寧錦防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這種策略之下,祖大壽率軍自錦州北上,修築之前被毀的大淩河城。
清軍自瀋陽出發,達到大淩河,期間用了15天左右。在這個時間段內,祖大壽部可以退守錦州,錦州城大兵多,五萬清軍是無法攻破的。錦州方面的明軍也可以集中重兵,馳援大淩河,在城外構築工事,那麼大淩河也將成為清軍難啃的硬核桃。但是祖大壽沒有撤,孫承宗也沒有向大淩河增派重兵,甚至沒有向大淩河調撥糧草,白白浪費了15天的時間。
在大淩河被圍之後,孫承宗才開始向大淩河派兵解圍,但是卻是添油戰術: 八月十六日,松山二千明軍前來支援,被擊敗;錦州六千明軍前來支援,被阿濟格部清軍擊敗;二十四日,明太僕寺卿監軍道張春、總兵吳襄、鍾緯等,率副將、參將、遊擊、守備、都司、備禦、 千總共百餘名,馬步兵四萬餘,由錦州來援大淩河城,欲解祖大壽之圍。但是這四萬明軍遭遇的是已經列裝火器的清軍,同時清軍聯合蒙古軍以騎兵不斷衝擊明軍軍陣。明軍企圖利用火攻擊破清軍,怎奈風向突變,自己反被火燒。此一戰,明軍大敗,四萬援軍幾乎全軍覆沒。此時孫承宗也已無援軍可用,只能坐視大淩河繼續被圍。祖大壽堅守三個月之後,開城投降,清軍摧毀大淩河城。
在明亡清興的歷史程序中,大淩河城是一個拐點。在此戰役中,明軍關寧軍精銳損失嚴重,寧錦防線變得更加羸弱。清軍在此役中第一次使用炮兵,火器不再是明軍的專屬利器,騎兵搭配火炮,明軍在野戰中的勝算進一步降低。
此外,清軍一改此前利用人海戰術攻城的戰法,圍點打援,極可能的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此後的攻城戰對於清軍也不再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大淩河戰役之後,明清爆發松錦之戰,明軍全軍盡墨,洪承疇降清,袁崇煥辛苦打造的寧錦防線徹底被摧毀。
此乃本人的一絲愚見,如有不妥之處,望各位大牛多多斧正!
-
3 # 方圓讀書
題主所說的“大淩河之戰” ,發生在公元1631年(明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是由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領的五萬軍隊進攻明朝遼西大淩河的戰爭。這場戰爭可以說是明清時期“圍城打援”戰法的典型。
也正是由於這場戰爭,使得明朝遭到了戰略性的失敗。而戰後的明軍在關外的勢力已經不復存在,加速了明帝國的衰亡。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場戰爭的全過程!
大淩河今位於遼寧錦州凌海市一帶,公元1631年,皇太極率領五萬後金軍隊度過遼河,嚮明軍的防線大淩河發起了進攻。但是大淩河本身很堅固,雖然在後金軍的劇烈進攻下被摧毀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其基本的牆基還沒有受到損壞,所以要修起來也不是很困難。當時駐守在這裡的是明朝將領“祖大壽”。
但是皇太極並沒有給祖大壽足夠的時間,讓他去修繕。
這一次,皇太極一改前面的戰略,從原來的進攻變成了“包圍”,此時皇太極的兵力遠多於祖大壽的守城軍隊,所以自然能將其包圍起來。皇太極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圍城打援”。
皇太極命令士兵們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圍牆,將大淩河城圍得水洩不通。圍城的好處就是能夠避免進攻時造成的人員損失,同時也能迫使城裡的軍民投降,因為這不僅給城中的軍民造成了恐慌,同時也能阻擋他們的補給運輸,這樣一來,過不了多久,城中便就會斷糧了。
沒有辦法,只要靜靜的等待援軍的前來。
大明帝國知道大淩河城的戰略地位,所以便先後三次派援兵前來救援,但是每一次都被皇太極給打敗了。
為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有生力量,皇太極利用了祖大壽渴望盼援軍的急切心態,便弄了一次假增援,將祖大壽騙出了大淩河城,最後將其打敗。也許是命不該絕,祖大壽在被圍攻的時候,他的部下個個變得英勇無敵,終於殺出一條血路,又逃回了城中,自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公元1631年農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皇太極先後兩次勸降祖大壽,但是都被遭到了拒絕。而此時的大淩河城裡,由原本的三萬餘人,已經餓死一半了。
同年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又派援軍來了,此時的的軍隊人數眾多,高達四萬餘人。但是沒過多久,又被皇太極給打敗了。從這以後,朝廷再也沒派來過援兵。第四次的增援幾乎是全軍覆沒。而兵敗的原因除了後金軍具有威力強大的紅衣大炮以外,最重要的還是皇太極優異的指揮能力!而反觀四萬明軍將領張春則不然。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開啟城門,率領眾將領來到皇太極軍營。皇太極隆重的迎接了他,接著雙方便登壇發誓祭天。
十一月初九日,大淩河之戰徹底結束。
-
4 # 歷史總探長
大淩河之戰,雖然不如寧遠大捷、寧錦大捷那樣彪炳史冊,但是在明王朝的末期,大淩河之戰卻宣告了明王朝積極向前推進防線的徹底失敗。
雖然大淩河之戰是一場失敗的戰役,可這場戰役對於明王朝來說,是極具歷史意義的,甚至遠遠超過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這兩場戰役。
寧錦防線的弊端崇禎二年,努爾哈赤遠行蒙古,強行繞過寧錦防線,突入了北京城。皇太極的這種做法,給與了遼東將士一種沉重的打擊,曾經孫承宗、袁崇煥為首的經略利用寧錦縱深防線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對於後金軍隊的防範。
寧錦防線雖然極為重要,也對後金軍隊染指山海關之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寧錦防線是有弊端的,而且弊端極大,其實我們從後金軍隊後來的戰略打法已經能夠看得出來。寧錦防線雖然鞏固,但是有一點卻是極為致命的短板。
因為寧錦防線是一條單點縱深防禦戰線。
這條單點縱深防線可以讓後金軍隊可以直接繞過關城,不必非要拿下錦州、寧遠兩城。但是,在寧錦防線構造之初,後金軍隊並不敢直接冒進,強行繞過關城攻打另一座關城。可後來皇太極屢屢用這種方式攻打寧錦防線,皇太極每次進軍,先將錦州城包圍,隨後再帶領大軍攻打寧遠城。
皇太極這樣強行繞後的做法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卻對寧錦兩地的經濟帶來了眼中的影響,甚至直接拖垮了當地的經濟,以致使遼西之地的這條縱深防線上,百姓民不聊生,頗受戰爭荼毒,更多的人逃離故鄉遠走遼西。
遼西經濟被破壞,所能依靠的也僅僅是明王朝杯水車薪的軍餉,這種財政支撐遼西戰局的防線並沒能都改變遼西之地的現狀,反而明王朝的財政一步步的被寧錦之地的防線所拖垮。
外圍防線崇禎四年,孫承宗作為薊遼督師再次經略遼西之地,此時的遼東巡撫邱禾嘉極力主張改變以前的單點防禦佈局,試圖將防禦戰線延伸出去,不至於過於被動的抵抗皇太極的入侵,也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將皇太極的勢力扼守在遼東之地,防止他再一次繞行蒙古之地,侵襲京師。
但是,薊遼總督孫承宗否定了遼東巡撫邱禾嘉的這種防禦思想。
如果真的呼叫軍力將寧錦防線延伸出去形成一個“扇形的防禦戰線”固然是上上策,甚至可以將後金軍隊徹底攔截在遼東之地,無法再一次長途奔襲到京畿之地。
可義州、廣寧兩地雖然可以將寧錦防線鞏固,但是這兩座關城離寧錦防線太遠,構築關城需要時間,也需要龐大的財力支撐。
縱使朝廷同意,皇太極會給你時間修築義州、廣寧這兩座關城嗎?
很顯然,目前大明王朝的處境面對這樣的防禦思維並不現實。
確立新的防線但是鞏固寧錦防線和延伸戰線已經是勢在必行。
孫承宗在思忖一番,決定採用邱禾嘉提出的“構造扇形防禦”的軍事思想,但是卻並非在義州和廣寧兩地構造防線,而是在大淩河、右屯、廣寧三地構造防線。
可是構造防線的時候,大淩河、右屯依舊是重中之重,廣寧之地由於遠離錦州,並沒有那麼多的財力支撐。
所以,率先修築防線的大淩河和右屯兩地。
可當寧錦防線的外圍據點剛剛就要完工的時候,朝堂大臣因為財政問題又開始抨擊遼西軍務,同時下令將寧錦外圍兵力撤回薊州,孫承宗無奈,只能下令撤軍。
遼東巡撫邱禾嘉當場暴怒,玩呢???
邱禾嘉堅決不撤,下令讓祖大壽、祖大弼鎮守大淩河,自己駐軍於小淩河,其餘的地方愛咋滴咋滴。
大淩河交戰皇太極聞知寧錦外圍防線被撤,帶領大軍抵達大淩河以北的白雲山。曾經屢屢攻城受挫的皇太極改變了以往拼命攻城的作戰方式,改用圍而不攻的方式將大淩河團團圍住。
邱禾嘉眼看事態緊急,帶領四萬大軍從小淩河救援。邱禾嘉帶領部將宋偉、吳襄在離大淩河不遠處和皇太極的軍隊交戰,宋偉和吳襄的營帳很快被騎兵部隊沖垮,吳襄也未能抵擋住清軍的進攻。
戰爭的關鍵時刻,一陣狂風朝著清軍吹去,吳襄下令趁勢縱火反攻。可大軍撲到皇太極大軍面前的時候,風向突然逆轉,天降大雨。風勢、火勢在一瞬間朝著吳襄的大軍吹了過去,皇太極又開始趁勢帶領騎兵衝鋒。
大淩河交戰,明軍四萬大軍為之一潰。
也許是天意如此,也許是事發偶然。
總而言之,大淩河交戰的失敗,改變了明軍向外延伸戰線的戰略,甚至往後數十年的時間,明軍都未能再一次構造合理的外圍防線。
-
5 # 論史
明清大淩河血戰發生在崇禎四年(1631)的八月六日清軍圍城,到十一月九日清軍解圍東去,歷時三個月,最後以清軍迫降大淩河城內明軍,並且拆毀城池而終,宣告著明朝此次運用積極防禦的戰略壓迫後金政權的行動以失敗而告終。
對於明朝來說,孫承宗接任死去的袁崇煥督師薊遼,依然奉行著繼續加強寧錦防線,步步為營,積極防禦為主的戰略方案,力圖向錦州方向逐步推進,壓迫後金的戰略空間,說實話這對明朝來說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在野戰無法與後金匹敵的情況下,堡壘戰術也不失為良策。而修築大淩河城就是以此戰略為基礎所做的決策。
大淩河城之所以修築,首先是起於寧遠巡撫邱禾嘉的進取之策,他當時提出了直取廣寧、義州、右屯三鎮的方案,但是身為督師的孫承宗卻並不完全同意他的策略,指出廣寧城早已被後金損壞不堪用,且廣寧距離錦州和大海兩百餘里,“廣寧城曠而壞,去錦與海可二百里”,陸運十分困難,且遼東兵力不足,能戰之兵僅有6萬餘人,兵派少了恐怕還沒等到救援就已經陷落,兵派多了又會造成巨大的後勤壓力,且造成其他地方的守備空虛。
《孫承宗集·條次東西邊政疏》:如出三萬據廣寧,則直以三萬有奇守九城,而三萬人三月之糧,且二十萬,未可不脛不翼而至。《孫承宗集·條次東西邊政疏》:如恐其據之墮之,即目前為計,則空九城以聚之一城,需烏合未練之眾,惴惴於守,而甲馬或未足戰。而義州地處偏西,離廣寧有一百二十里,距離過遠,無法聲援廣寧,所謂“地忒偏西,去廣寧百六十,繞山而東,難以窺廣寧”,不如先收復右屯,此地背靠大海可依託海運,離明朝控制區更加接近,易於屯兵聚糧,以此為進攻發力點,“不妨為發軔之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右屯城破壞嚴重,需要重新修建方能使用,為了防止後金軍在修築過程中前來襲擾,就一定要修築大小淩河城,以連線松山、杏山、錦州等要塞,“而復右屯,必復大、小淩河,以接松、杏、錦州”,他的意見得到了兵部尚書梁廷棟的支援,修築大淩河城的決策得以落實。事實上這種穩紮穩打的戰略確實讓後金產生了緊張感,當皇太極聽說明廷修築大淩河城並藉機駐兵的訊息後危機感油然而生,對諸貝勒表示絕不能坐視明朝開疆拓土,威脅後金的戰略空間。
《滿文老檔》:汗集諸武將諭曰:“我等所居瀋陽、遼東之地,原系我屬乎,乃天賜予我,方得之也。若不事征討,坐視明國拓疆築城、修治軍械,得以完備,能使我等安居乎?”但是,好的戰略也要靠人來執行,偏偏在修築大淩河城的過程中,明廷內部可謂是么蛾子不斷,為大淩河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第一,負責執行修築計劃的寧遠巡撫邱禾嘉違背孫承宗的命令,自作主張,將大淩河城和右屯城同時開工,分散了人力物力,導致了工期延誤。
《聖武記》:時承宗已復關內四城,復理關外舊疆,欲併力先城大淩河。巡撫邱禾嘉違其節制,遂同右屯城並築。第二,決策遊移不定,導致戰起之日大淩河城兵力不足,糧食缺乏。
在祖大壽督工修築大淩河城的時候,兵部尚書梁廷棟去職,廷議騰起,非議“大凌荒遠不當城”,以兵部尚書熊明遇為首的反對者大淩河城的修築會導致兵力分散,想以此做為戰略發起點,收復遼東四衛(金州衛、蓋州衛、復州衛、海州衛)很不現實,所以他建議停修大淩河城,“止大凌功,檄班軍回修薊”,以至於撤回班軍一萬四千人,守衛工地的石砫土司兵也撤去(此係筆者推測,《山中聞見錄》提到撤去步兵萬人,疑是石砫兵),而只留存糧萬石,嚴重削弱了守備力量。
當然,大淩河城之戰後金之所以能獲得勝利,不僅僅是因為明廷的失誤。因為後金改變了以往的傳統打法,重新進行戰術調整而取得的戰果。
在大淩河城之戰前,後金的打法是騎兵突擊,野戰爭鋒;誘敵出城,裡應外合。憑藉這十六字訣,後金獲得了一系列勝利,就比如說奪取撫順、瀋陽就是使用了這種戰術。明軍經過一系列丟城失地的教訓,再加上紅夷大炮的列裝,改變戰術,來了個依託火炮,憑城固守,誘而不出,內無奸細。一時間後金就開始屢屢吃癟。
就比如在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的重步兵和攻城的楯車完全形同廢物,紅夷火炮“每發糜爛數重”,對後金造成嚴重殺傷,努爾哈赤憤懣退兵。
而在寧錦之戰後,皇太極依然使用傳統打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錦州攻城戰中,後金軍“抬拽車梯、挨牌,馬步輪番攻打西、北兩面”,城內明軍以火器射打,“打死夷屍填塞滿道”,皇太極攻而不克,移師寧遠,沒想到又一次碰壁,明軍甚至敢於與皇太極背城野戰,在寧遠城下的野戰中,後金軍傷亡頗大,後金貝勒濟爾哈朗,大貝勒代善之子薩哈廉、瓦克達俱受重傷,遊擊覺羅拜山,備禦巴希戰死。在戰鬥之前皇太極曾經憤怒不已的說道:“昔皇考太祖攻寧遠,不克;今我攻錦州,又未克。似此野戰之兵,尚不能勝,其何以張中國威也!”這句話集中體現了皇太極的無奈。由於傷亡過大,不得已退兵。
《滿文老檔》:是役也,士卒陣亡甚眾。於初五日,大軍自錦州還。這兩場戰役讓皇太極認識到兩點,第一,攻打城炮結合的城池代價巨大。其次、必須有相應的火力壓制住明軍來進行攻堅戰。所以,後金在攻打大淩河城的時候戰術有了顯著的變化,從戰術上採用掘壕長困,圍點打援。在具體戰鬥中,發展火器部隊,廣泛採用紅夷大炮。
後金軍一到大淩河城下,派八旗軍四面包圍,便開始挖壕築牆進行長圍,將大淩河城與外界隔絕,“攻城恐士卒被傷,不若掘壕築牆以困之,彼兵若出,我則與戰,外援若至,我則迎擊”。
《清太宗實錄》:又環城四面掘壕,深廣各丈許。壕外築牆高丈許,牆上加以垛口。牆內距五丈餘地,又環掘壕,廣五尺,深七尺五寸,壕上鋪秫,覆以土。營外亦掘壕,深廣各五尺許。此次攻打大淩河城,還令佟養性攜帶四十門紅夷大炮、大將軍炮參與大淩河圍城戰,“其隨營紅衣炮、大將軍炮四十位及應用挽車牛騾,皆令總兵官佟養性管理”,將其火炮佈置於“錦州大道而營”,專門對付明朝援兵。
在圍城打援的過程中,紅夷大炮發揮了重要作用,明軍大淩河城外各臺堡被後金所攜帶的紅夷大炮一一掃蕩,就比如說大淩河城外的最大臺堡“於子章臺”,就因為被連續炮擊三天而陷落,後金擊垮城外臺堡,不但消滅了可能的外援,還從臺堡內獲得了大量的糧食,補充軍需,“士馬飽騰”,支援了後金的圍城作戰。
其次,在阻擊明軍的援兵過程中,紅夷大炮也發揮了巨大作用,九月二十四日,明監軍道張春會同吳襄、宋偉率四萬軍隊來援,皇太極親率騎兵嚮明軍進攻,明軍發射槍炮還擊。宋偉營柵堅固,一時難以攻入,於是轉攻吳襄大營,佟養性指揮炮兵助戰,不斷轟擊明營,導致了明軍潰敗。
可以說此次大淩河會戰,如果沒有裝備紅夷大炮,戰局不會那麼順利。
《清太宗實錄》:以是久圍大淩河,克成厥功者,上創造紅衣大將軍炮故也。自此凡遇行軍必攜紅衣大將軍炮雲。明軍屢次增援失利,以此次失利兵員損失最為嚴重,明朝無力再派援兵,聽憑大淩河城束手待斃。留守大淩河城的明軍在求援無望,城內缺糧人相食的狀況下,不得已出城投降,此戰不僅使明軍步步為營的計劃流產,更使明軍的遼東軍精銳部隊受到了慘重損失,更有一大批文臣武將投降皇太極,在未來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引用文獻:《清太宗實錄》、《滿文老檔》、《孫承宗集》、《山中聞見錄》、《三朝遼事實錄》、《烈皇小識》、《聖武記》
回覆列表
以孫承宗為代表的文官集團不堪用,以遼西將門為代表的武官集團軍隊不堪戰!
戰略上:
孫承宗和袁崇煥的策略,就是築城方式推進縮小後金活動範圍,進而圍困後金。
但該方式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後金來強拆怎麼辦?!
大淩河城距離錦州三十多里,因在靠近大淩河而出名,從錦州出發也就一天的路程。
大淩河築城不是一次了,天啟七年初袁崇煥利用皇太極用兵東江,又鼓吹“以款愚之”,趁機在大淩河、錦州、松山等處築城。等後金結束東征戰事後,又迅速西征錦右破壞築城,而當時僅有錦州築城完畢。
寧錦之戰,袁崇煥表現驚慌失措,甚至對錦州解圍也不抱任何希望。此後二次上任,袁崇煥也無法過大淩河築城。
從根本上說,在關寧軍不具備與後金正面硬鋼的能力情況下,築城時間又長,一旦遇到後金奔襲強拆關寧軍只有稀里嘩啦。可以說孫承宗和袁崇煥的築城推進,本來就是扯蛋!所以袁崇煥的議款,是為了停戰獲得時間築城。當然皇太極也不傻,在議款中明確談到劃界(崇禎二年閏四月),要求明軍不能過大淩河,自然議款也就談不到一塊了。又斬帥,因為毛文龍不會乖乖的將東江移鎮到遼南蓋州,從而靠近三岔河去吸引後金火力。若袁崇煥繼續就任督師搞五年平遼,要麼友軍東江軍犧牲光了,要麼還是會發生大淩河之敗。
戰前:
大淩河距離錦州僅一天路程,而距離三岔河卻遠多了!大淩河築城時,孫承宗包括祖大壽等關寧軍,面對很可能會發生的後金奔襲基本無預案,也無偵防。導致沒有及時撤離或者及早準備充足糧草,導致被圍困。
戰中:
遼西將門以吳襄為例,先是吳襄宋偉怯戰不前,後是決戰中吳襄率先逃亡。吳襄可是祖大壽的妹夫!
而皇太極也一改以往強攻堅的方式,“逆奴圍凌,連挖四壕,彎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在大淩河明軍的火器射程外挖溝掘渠圍而不攻,很快祖大壽就斷糧了,皇太極開始擅長的野戰打援。
不得不提的是,皇太極很注重發展科技,已擁有了火炮,不斷累積優勢(優勢包括,軍事制度、經濟、動員能力、科技等),而明朝方面卻不斷衰弱,軍事上尚無重大革新。面對皇太極的火炮,關寧軍逐漸敗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