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ndyzhang

    山水蒙,蒙卦。

    蒙卦的卦象: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瀆則不告。利貞。

    不是我求著、趕著、心急如焚地非要小孩子啟蒙,而是要讓小孩子賦能般地向我問問題求教最後覺悟。

    小孩的教育與啟蒙,是要引導、引索、引領他去主動求學與提出問題,這樣他才會感興趣並牢記在心。而不是強行地灌輸、填鴨式的灌入。

    一陰一陽之謂道,從這裡要看到另外一面。孟子有句話叫:人之大患,好為人師。

    某些趾高氣揚的長輩,好為人師,動不動就給晚輩孜孜不倦地說三道四、說教,最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樣最後會遇上悔恨甚至貞兇的景象。

    初筮告,瀆則不告。利貞。

    同一個知識點學生第一次問,給他解答,第二次問,給他臉色讓他懂得刻苦用功,第三次再問,就是沒用心沒誠心去學習的,就要看情況再定奪是否要教了…

    蒙的上卦是艮是代表山,下卦是坎代表水。山水蒙。蒙,是啟蒙,是教育,是學習,也可以是與啟蒙相關的事象與象數理。

    教育就像自然,自然而然、不言而喻、不知不覺般的像山水,從上而下流淌,而滋潤萬物般的深入淺出,學而思,且學有時不用思卻自然醒的境界。

    以上。

  • 2 # 繆師做美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中的“我”指老師或師父或者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句中的“童”指學生或徒弟或是想學知識技術的人。

    “我”求“童”,對“童”來說是被動接受;“童”求“我”,對“童”來說是主動求學。

    在現實中,被動學與主動學是兩回事,學習的效果也不一樣。被動學是消極的,是強塞,硬塞;主動學是積極的,是爭取,是拿來。

    被動學就會不專心,主動學才會用心。對於學習,還是積極主動好。

  • 3 # 山西紅紅

    不是我有求於幼童,而是幼童有求於我,第一次向我請教,我有問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有禮貌地亂問,則不予回答。

    出處:《周易》第四卦《蒙卦》。

    賞析:

    不是我求這孩子接受我的啟蒙教育,而是他感到有需求,主動來請求我幫助他消除矇蔽。第一次可以告訴他,如果就一個問題反覆再三的詢問,證明這個人是一個缺乏實踐能力的人,一個少有魄力勇氣去單獨承擔責任的人,這樣就不應該再告訴他什麼了。

    蒙卦的卦辭以老師對待無知學童為比喻,說明在當前形勢下,主方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童,以自己的良好素質讓客方受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有時則陰中有陽,維護自己的利益,“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易經》64卦中的第4卦,《蒙卦》象徵啟蒙:亨通。不是我有求於幼童,而是幼童有求於我,第一次向我請教,我有問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有禮貌地亂問,則不予回答。

    《象》辭說,山上雜草眾生灌木叢林有著無限不確定的險情和危難,但山下卻清泉見澈無限明淨,這是《蒙》之象。君子觀此,思天下雖看似矇昧混沌但必有清澈明淨的一面,從而當果敢行動來培育自我高尚的品德,唯此則可為萬民之師表而德業建矣。山水蒙 (艮上坎下)

    艮為山,坎為泉,山下出泉。泉水始流出山,則必將漸匯成江河,正如蒙稚漸啟,又山下有險,因為有險停止不前,所以矇昧不明。事物發展的初期階段,必然矇昧,所以教育是當務之急,培養學生純正無邪的品質,是治蒙之道。

    【譯文】蒙卦:通泰。不是我有求於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於我。第一次占筮,神靈告訴了他。輕慢不敬的再三占筮,輕慢不敬的占筮,神靈就不會告訴他。但還是吉利的卜問。

    【原文】《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譯文】《彖辭》說:蒙,本卦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坎,坎為險,可見山下有險是蒙卦之象。艮義為止,因而又有遇險而止的意思。所以卦名叫蒙。矇昧不明,但是通泰,因為以通達的態度採取了切合時宜的行動。"不是我有求於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於我",這是講占筮者與求筮者的關係是相互和應的。"初次占筮,(神靈告訴了他)"是因為他信仰堅定而符合卜筮的原則。"輕慢不敬的再三卜筮,輕慢不敬地卜筮,神靈就不會告訴他",輕慢不敬正是矇昧無知的表現。將矇昧無知的人培養成具有貞正之德的人,那是聖人的功業。

    【原文】《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譯文】《象辭》說:上卦為艮,象徵山;下卦為坎,象徵泉。山下有泉,泉水噴湧而出,這是蒙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取法於一往無前的山泉,從而以果敢堅毅的行動來培養自身的品德。

  • 4 # WJW12345

    對我非常不利的時候就應回到本我的狀態,以純真來對待當前的狀況。而自已處在周邊環境都很勢利時候則應以現實的庸俗對待周邊的人

  • 5 # 一以貫之

    這句話含義是,不要讓孩子被動學習,要讓孩子主動求學。

    背後的道理是,被動學習由於不是基於興趣,所以孩子並不會認真思考,也不會深入理解和記憶,更不會實踐及舉一反三的創新。只有主動學習的孩子才能認真思考,才有可能理解消化記憶並融會貫通。

    這句話清晰地指出了當下中國教育的弊端。填鴨逼迫式的教育讓孩子重度逆反,徹底喪失了學習興趣,於是才有畢業撕書的奇葩現象。這樣培養的孩子並不能真正理解和運用知識,更不要奢談創新了。

    看著中國教育不遺餘力的糟蹋孩子,實在無語,唯有嘆息。古人的常識,如今已經成了無法逾越的溝壑。

  • 6 # 樂易說

    這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主動和被動的調換,“我求童蒙”,是孩子被動的學習方式,是灌輸式教育,所以用“匪”字來否定這一方式;“童蒙求我”,用引導方式來調動孩子對學習某些知識的積極性,使孩子可以主動發問,才有利於記憶與進步;這裡的“童蒙”不單單只是說孩童,對知識有好奇心的人都屬於“童蒙”。

  • 7 # 大哉乾元56137137

    【易經.蒙】中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是說自己不要硬性地去要求孩子懂得道理,而是要善於引導他們具有好奇性,然後來向我們求教獲取知識。這句話充分揭示出我們的古聖先賢啟迪孩子獲得知識的良好教育方法。

  • 8 # 額DC姑

    《易經》第四卦,蒙卦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蒙:不懂的人,指學生,徒弟;亨:懂的人,指老師,師傅。卦意:老師用心教授學生,但學生一再不用心,老師就不會再傳授知識了。這一卦的用意是讓學生明白不是老師來求學生學習,而是學生求老師傳授知識。利貞利:有利於;貞:端正。其意: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有利於端正學習態度。這卦對我的啟發就是,不要以身份地位來評判人的高低貴賤 ,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只要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就要尊敬他向他請教。

  • 9 # 易山風水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站在古人卜筮的角度去理解。至於對當代教育的啟示就太廣了,反正古人沒說過把你自己的觀點強加上去,別人也沒有反駁的,這就是現代很多大師打著易經旗號欺世騙名的原因,其解釋與原注差之十萬八千里了!

  • 10 # 四川工商學院魏老師

    從卦上看,一個“求”字充分體現老師與學生(師傅與徒弟)的關係,對學生的“品德”和“忠誠度”要求高。傳遞知識技能,老師是很慎重的。

    原因如下:

    1.傳遞知識,意味著“競爭”開始,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在過去是常有的,比如你教會了徒弟炒螺螄粉,過幾天徒弟就在你對門炒螺絲粉賣,所以對這個學生的“德”有要求。你賣螺螄粉起碼得走遠點撒,可有的人不是,不但把攤子擺師傅對門不遠,而且還說師傅哪裡哪裡不行,就討厭了。有的公司裡也一樣嘛,你毫不保留認真教才到公司的新人其實大部分年輕人也覺得沒啥,最怕碰到學會了還幫著他人踩你拿了有獎金從來記不起你,然後心裡拔涼拔涼的。

    2.對於教育“信則有,不信則無”。有這樣一種學生,他遇到問題很謙虛地向你請教,然後老師耐心解答,結果第二天兩個老師一碰面聊天才知道,這個學生拿著同樣的問題昨天問了好幾個老師,原來這個學生是向一個老師求證另一個老師的答案對不對和對多少,他才決定學習多少,這種學生心中沒有“教育”也沒有“老師”只有他自己。

    3.在過去,老師和學生是利息共同體,榮辱與共的。一個人再有才能,也要拜師,才能進入那個圈層,才會被認同和接納,師從何人很重要。現在玩藝術不也一樣嗎,如果你師從知名大咖,本身學得又不錯,那你隨便走哪裡報上教授的名字,別人也得敬你三分,資源唰唰唰就來了。相反,在過去,如果你推薦這個學生做官犯了事,推薦的老師也是會受到牽連的,多看歷史就知道。

    在過去,科學技術和商業經濟不達,人們上升通道發展機會不多,各人要養家餬口,要功成名就,離不開勤學苦練,離不開推薦你支援你那個人,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程度很高。

    隨著多方面考慮防止師生關係對zz生態的破壞,隨著時代進步,個人的成就對老師依賴逐漸降低,那個“求”在向“服務”、“消費”轉變,你得讓學生開開心心學習,你得讓家長開開心心繼續交學費,你得讓學校開開心心順順利利透過各種檢查考核評估。

  • 11 # 知者易也

    這句話來自《易經》中蒙卦的卦辭,完整的卦辭是“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瀆則不告;利貞”。

    許多人將蒙卦解讀為與教育和啟蒙有關的師生之間的關係,其實不然。《易經》六十四卦沒有任何一個卦是講具體某一方面的事情的,都是透過列舉人們熟知和常見的事和物去闡述一個普遍的規律,這也正是《易經》可作為占卜依據的原因。

    “童蒙”(注意:不是“蒙童”,不是懵懂的兒童),就是像孩童一樣矇昧,不知所措和需要幫助的人。

    在此卦中誰像孩童般無助?只有六五爻。

    他為什麼需要幫助呢?因為六五雖身處尊位,卻被剛健的上九欺壓。就像文弱的皇帝被宗室或太后欺凌而成為傀儡。

    卦辭中的“我”又是誰呢?只有九二,他不僅是除上九之外唯一剛健有力的爻,又是六五的堅定支持者。

    那為什麼“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呢?因為九二雖然既忠誠又剛健,但他畢竟是臣子,儘管他也知道主子受欺凌,但也只能在主子主動尋求幫助時方可有所行動,否則,極可能讓主子誤以為他有二心。儘管如此,如果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問詢是否可行,那最好也不要積極主動。因為這說明主子沒有下定決心,或對九二仍存戒心。這也就是後面“初筮告,瀆則不告”的意思,那就只能暫時堅守現狀啦,即“利貞”。

    古往今來這樣的例項很多,試想一下,一個手握重兵的將軍,即使看見自己的皇帝主子受到欺凌,也不宜主動提出有所行動,除非主子有令。

    白丁

    2022年8月

  • 12 # 趙庚白

    【本經】蒙。匪我求蒙,童蒙求我。初,再三,瀆則不告,利

    【譯】本經 由於見識淺經驗少不知怎樣做才能通達。解決這些問題不是我去尋找像奴僕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而是像奴僕一樣見識淺經驗少的人前來求我,剛開始往遠方去需要告訴他怎樣做才能通達,經一次又一次遠行他就會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了,能沒有阻礙地往遠方去就不用告訴了,這對做事意志堅定的人有利。

    註釋: ⑴“”幼稚(形容見識淺,經驗少。)。《周易·序卦》:“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

    ⑵“”通達,順利。《後漢書·班固傳》:“性類循理,品物咸亨。”

    ⑶“”尋找,尋求。《孟子·梁惠王上》:“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

    ⑷“”僮僕;奴僕。《漢書·貨殖傳》:“童手指千。”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童,奴婢也。”

    ⑸“”請求。《左傳·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⑹“”起始,開端。《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初。”

    ⑺“”往遠方去。《漢語大詞典》通“逝”。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老子·道經》:“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按,今本《老子》作“逝”。(逝:去;往。《說文》:“逝,往也。”《廣雅》:“逝,行也。”)

    ⑻“”告訴。《左傳·隱公元年》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⑼“再三”屢次,一次又一次。《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歡,慷慨有餘哀。”

    ⑽“”沒有阻礙。《康熙字典》《風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顏師古注曰:『江、河、淮、濟為四瀆,瀆者,發源而注海者也。』所謂發源而注海者,江、河、淮、濟皆發源於西,而注乎東,受他水而不為他水之所受,有直通之意,故謂之瀆。(通:沒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

    ⑾“”有利於,對……有利。《老子·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⑿“”堅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賈子道術》:“言行抱一謂之貞。”諸葛亮《出師表》:“貞良死節之臣。”

  • 13 # 篤行子泉

    此語出自《易經》六十四卦第四卦“山水蒙”卦,“我”在卦中所處位置是“九二爻”“童蒙”在卦中所處位置是“六五爻”兩者所處位置都是中心位置。蒙卦是指事物初出還在矇昧期,是需要啟蒙的。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我所理解是雖然要啟發和開導“童蒙”,這是老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但我們要先引起“童蒙”的學習興趣,讓他主動來找我學習而非是我硬壓著他學習。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轉變教育孩子的觀念,變硬壓式,監督式轉化成啟發式,引導式。這樣能充分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孩子的主動性起動後,所創造奇蹟是巨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肚子上多餘的脂肪會是一塊一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