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92025717284
-
2 # 驚濤駭浪平和心
地(主)、富(農)、反(革命)、壞(人)、右(派)、叛徒、特務、走資派"、知識分子,在舊社會稱為"臭老九"。
-
3 # 冰151144837
“臭老九”是歷史形成的民間說法。
元朝是蒙古人政權,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對於教育並不像中原這麼重視。元朝對於職業的貴賤分了十等:一:官。二:吏(不能升為官的朝廷僱員)。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就這樣,知識分子被元朝列為第九種,於是民間有人稱知識分子為“臭老九”。
中國的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科舉制度是一種透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在古代,全國的書生透過嚴格的科舉考試來達到入朝為官的目的。只要能透過考核,不管出身門第怎樣,都能一步登天,從平民成為官員,光耀門楣。要應付考試,可不是自己能自學的了的。因此,就要有師傅。漢人政權時,知識分子是很受歡迎的,授業恩師嘛,天、地、君、親、師。可元朝統治者卻不這麼想。
蒙古族是一個遊牧民族,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從事生產勞動,很小的時候就獨立自主的去做很多事,沒有人會抱著書騎著馬在草原上馳騁。所以元朝統治者怎麼也搞不懂,為什麼需要知識分子,還專門有讀書的這種行業。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他們也不理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有什麼用。在他們的眼裡,任何人都是要有價值的,而知識分子在他們眼裡沒有價值。因此很瞧不起知識分子,將他們劃分到比娼妓低,比乞丐高的第九種人。也取消了科舉制度。
就這樣,在當時也就有了“臭老九”的說法。雖然元朝統治者瞧不起知識分子,但知識分子在中原人的心中地位還是很重的,因此“臭老九”這個詞也沒有廣泛流傳。
一流高臺(唱戲)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剃頭),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給家畜配種)九娼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