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快樂的小蜜蜂

    那要看是什麼孩子啦,我家那時候別人都還沒有電腦的時候我家就有,我們倆個也都玩,孩子也玩。但是孩子好像是不上癮,她自己能控制住自己。我們也沒有過多的限制她,電腦就放她那個房間裡的。現在參加工作了更不玩,就是上淘寶喜歡買東西。

  • 2 # 使用者2296848603753

    玩物喪志,精神鴉片比吸食毒品還厲害,人沒有了志向,就象船在大海中失去了航向,遊戲政府必須全面毫不手軟的禁止,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就是挽救中國的未來

  • 3 # 家國子華心經教育

    答:根據題主的提問,在遊戲是否能成為孩子學習的“絆腳石”問題上,我感覺到問題的關鍵點應放在“是否上癮”上,如果孩子在學習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達到了“上癮”程度,而忘記了學習,我想就應該引起家長高度重視嚴格管控了。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一、網路發達的時代,如何讓孩子斷掉網癮?家長的“規避”和“引導”很關鍵。

    家長朋友們,您說時代發展到今天,已經是5G了,電腦上有網路,手機上有網路,家裡有網路,商場有網路,甚至候車室、火車上都有網路。玩火山,玩抖音。於是,問題來了,有的孩子就禁不住玩會兒“王者榮耀”了?所以,這樣一種大環境下,家長要想完全讓孩子與網路斷開,也不容易啊!話也說回來,正在上學階段的孩子,如果玩遊戲上癮,肯定是嚴重影響學習的。那麼,家長應該怎麼辦呢?我想,家長應該做的關鍵點——就是如何“規避”和“引導”。個人提供幾個辦法,供參考:一是設定考分上的“紅色警戒”機制。就是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與孩子商定君子協議,要用自己的考試分數說話,規定多少分以上才能玩多長時間,低於多少分就不能玩,建立考分自警機制。因為考分是孩子自己考的,如果考不好的話,想玩的孩子也不好意思了。二是設定體能上的“定時監測”機制。比如:可以規定孩子的視力保持多少,否則的話不允許玩;還可以規定學校體育賽事如果不達標,也對想玩的孩子亮紅燈。這樣孩子就會因為事關自己的身體,不能再玩遊戲的話,也會理解。三是設定學習上的“幫教查閱”機制。比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商議,玩遊戲只能是暫時消遣,學習才是主業,如果想玩一會兒,但要自覺地遵守作息時間,自覺地把網路作為查閱學習資料的工具,幫教提高學習的第二課堂。如果遇到自尊自愛的孩子,他是可以理解的。四是設定裝置上“定時關網”機制。比如:市面有一種能夠設定定時關網的路由器,有的孩子自己也會設定。對自尊自愛的孩子來說,家長讓他設定這個功能,是可以理解的。對自律性較差的孩子,家長就可以直接定時關網的辦法,讓孩子早點休息,不至於影響到學習。

    總之,不管家長採取何種辦法,一定要把孩子玩遊戲的問題,控制在可控的範圍,不讓他們“上癮”,不讓他們“耽誤學習”,不讓他們“影響身體”,不讓他們“改變品性”。採取必要的措施,不讓孩子沉迷於網路,這裡的關鍵就是家長如何正確地規避和引導。二、競學激烈的時代,如何讓孩子考出高分?孩子的“好學”和“勤奮”是重點。

    家長朋友們,您說社會發展到現在,大學畢業還好找工作麼?不是一個象樣的大學,就已經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了。國家選拔人才的機制,就是地道的“真才實學”;單位選拔招聘時,就是真正的“金章銀證”。目前畢業生就業應聘,還沒有一家憑“王者榮耀”高手,就被錄取的。所以,玩遊戲對學生來說,只能是個消遣,是個放鬆,是個娛樂罷了。那麼,作為家長,又該如何教育引導孩子,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呢?我想,家長在這個問題上,對孩子應該做的關鍵點——就是如何讓孩子“好學”和“勤奮”。個人提供幾個辦法,僅供參考:一是家長要善於運用正面激勵法,喚醒孩子的好學潛能。托爾斯泰說:“稱讚不但對人的感情,而且對人的理智也起著很大的作用”。如果孩子一味地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玩遊戲上,一則說可能是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二則說可能是孩子在學習中,得不到老師或家長的正面激勵。比如:家長可以適時對孩子進學習上的“表揚、讚美和獎勵”,久而久之就會喚醒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二是家長要善於運用動力引導法,喚醒孩子的學習慾望。學習是苦差使,任何人都知道學習沒有娛樂讓人興奮。所以,家長應該想法設法,讓孩子對學習提高興趣,還要善於用“希望、信念、勇敢”的辦法,不斷鼓勵孩子,激發孩子戰勝困難,勤奮學習的慾望。三是家長要善於運用標杆校向法,喚醒孩子的勤奮毅力。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孩子也是一樣,他在學習的道路上,有時也有軟弱的一面,也有愛玩的一面,也有拖沓的一面,那麼作為家長,就應該對孩子多用鞭策之法,讓孩子學有榜樣,勤有標杆,用孩子身邊優秀的同學,用歷史上成功的偉人,激勵孩子,挖潛孩子,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鍛鍊孩子勤奮鑽研的恆力。

    總之,不管家長採取何種辦法,一定要把孩子玩網路的問題,引導到激烈競爭的學習上,引導到勤奮上進的道路上。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大學畢業即失業”的大環境下,透過勤奮努力,考上個好大學,找到個好工作,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回報父母和社會。三、科技發達的時代,如何讓孩子展望未來?社會的“需求”和“選擇”是硬理。

    家長朋友們,您說未來的發展是什麼樣子?未來的生活,或許是機器人時代,或許是大資料時代,或許是無人駕駛時代,或許是家庭機器人保姆時代,或許是電腦網控時代。等等,這些電子化、網路化、感應化、無人化的發展,您說哪一樣不計算機相關呢?哪一樣不和科技相聯呢?為什麼現在有的家長上個“支付寶”,就得讓孩子幫弄?因為時代發生了變化。現在再回答題主的所問,“遊戲真的是孩子學習路上的絆腳石”麼?我可以肯定地說,應該是初、高中孩子勤奮學習上的“絆腳石”,而非大學或工作後學習上時完全意義的“絆腳石”。面對這樣一種新情況,家長又該怎麼做呢?我想,家長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做的關鍵點——就是如何落腳在“需求”和“展望”上。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幾點看法,僅供參考:一是如果孩子今後想在計算機上有所發展,在不影響成績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一些業餘時間瞭解一下網路。目前的計算機專業,包括計科、網路、軟體等分科,比較熱門,但學習起來也比較費時費力,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愛好,就可以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提前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二是如果孩子今後想在人工智慧上有所展望,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業餘時間瞭解一下電腦。目前人工智慧,就是一個很有發展的行業,但其中大多數知識都和計算機、網路分不開,如果孩子在這方面有所需求,就可在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提前瞭解決一些這方面的內容。三是如果孩子想在自動化上有所建樹,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業餘時間瞭解一些科普。自動化課程也是一樣,它也是具有比較強的前瞻性,其中大量利用了軟體程式設計科工程應用的知識,如果孩子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提前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科普知識。

    總之,不管家長採取何種辦法,一定要把孩子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將孩子引導到他終生的興趣和愛好上,只有終生的興趣和愛好,才能讓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遙遠。有些興趣和愛好,對有些孩子來說可能是“絆腳石”,但對有些孩子來說卻是跳向成功的“跳板”。世界是矛盾的,也是統一的,所以家長朋友們,看了這篇文章,本身在網路的問題上,是不是應該“一分為二”有所取捨?但最終的落腳點,就是“因人而異”,因人施教,因人而控。
  • 4 # 精選好書

    隨著3C產品(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總稱)的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人群患上了“自然缺失症”。為讓我們的下一代在自然中真正“玩”起來,並從玩中學到知識,從2013年開始,中國出現了很多自然教育機構,運用好玩而有趣的體驗式學習方法,讓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們加入自然教育的活動體驗中,並讓自然教育成為傳統教育的有力補充。

    當今全球著名的自然教育家約瑟夫·克奈爾創設的自然體驗活動在全球有超過60萬人在使用,其體驗式學習方法讓參與者都可以快樂和輕鬆地發掘自然的魅力和智慧。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分享幾個親子游戲,這個季節真的很適合出遊呢,我們一起出去親近自然吧。

    盧梭說:“用新鮮的感官感受新鮮,歲月的奇蹟存在於每一個瞬間。”

    01

    聲音和顏色

    聽覺意識遊戲

    • 白天,任何地點

    • 1人以上

    • 3歲以上

    • 無需輔助材料

    遊戲規則:

    讓孩子們坐下,手肘彎曲,手指聚攏成拳,與肩同高,手心朝前。每聽到一種新的聲音,就伸出一根手指。讓孩子們挑戰一下:“能聽到10種不同聲音嗎?”讓孩子們閉上眼會令他們更加專注。

    注意:如果是在喧鬧的城市公園裡進行這個活動,告訴孩子們,只聽大自然發出的聲音就好。

    辨識顏色遊戲

    • 白天,任何地點

    • 1人以上

    • 4歲以上

    • 無需輔助材料

    遊戲規則:

    辨識顏色遊戲向孩子們提出挑戰:站在同一地點,能數出多少種不同的顏色和色度?

    你可以這樣問:“你能看出多少種不同的綠色?”孩子們迴應過後,你接著告訴他們:“綠色是大自然最喜愛的顏色。大多數植物都是綠色的,因為它們含有葉綠素,能夠從Sunny中吸取能量。植物的綠色深淺不同正是因為葉子所含葉綠素的多少有一定差異。”當然,植物還含有其他會影響顏色的色素。

    如果站在懸崖上眺望大海,你還可以問:“你能看出多少種顏色?”

    光線會改變顏色。每24小時之中,我們都體驗到黑暗與光明的交替。在大峽谷(Grand Canyon),岩石每時每刻似乎都在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樣。

    請孩子們觀察一處自然景觀,看看光線如何改變顏色和氣氛。

    02

    我能看見

    這個遊戲幫助孩子和大人在自然環境中變得更用心、更投入,即便只有幾分鐘的時間,簡簡單單的活動卻能讓人們強烈地感受當下。

    生命意識

    • 白天,任何地點

    • 2人以上

    • 10歲以上

    • 無需輔助材料

    遊戲規則: 隊員兩人一組結成小組,在大自然中尋找一處有吸引力的地方。找到之後,一名隊員坐在或站在另一名隊員的身後。兩人之中,坐在後面的是“教練”,坐在前面的是“運動員”。

    教練說:“我能看見……”運動員接過話茬,說出自己看到的第一樣東西,比如“高高的樹”。教練接著用同樣的句型引導運動員,每說一次,運動員要透過觀察迴應教練的話,例子如下:

    教練:“我能聽見……”

    運動員:“啄木鳥啄樹的聲音。”

    教練:“我能聞見……”

    運動員:“鮮花盛開的灌木叢。”

    教練:“我能感覺到……”

    運動員:“森林之靜謐。”

    教練可以多次重複這樣的短句,也可以創造新的個性化的句式。團隊在興致所及的時間內可以一直問答下去(一般3分鐘左右),之後互換角色。

    與幾個孩子一起玩“我能看見”

    引導員讓孩子們緊湊地坐成一排,自己坐在他們後面。這時引導員要用短語引導每個孩子進行回答,從最左邊那位開始。我往往對短語進行小小的改變,比如,對第一個孩子說:“我能看見……”對第二個說:“我能聽見……”依次說下去,直到每個孩子都回答了3~4次。

    注意:一定要確保每人都分別完成聽到、聞到、感覺到的互動。

    03

    動物,動物

    “動物,動物”遊戲能促進人類和動物的親近感,這個遊戲有兩種玩法:第一種主要使用動物圖片,溫暖又有趣;第二種更為嚴肅、深遠,透過觀察活生生的動物,人類會產生更強烈的共情。(在本文中,就暫時展示第一種玩法啦~)

    野外動物觀察,動物行為、舉止,共情

    • 白天/晚間,任何地點

    • 6人以上

    • 5歲以上

    • 動物圖片

    版本一

    隊員人數為 10 人以下

    引導員把動物圖片放在地上,正面朝下,讓隊員每人選一張,但先不要說出是哪種動物。隊員們自己先選個地方,花幾分鐘時間練習這種動物的行為表演。而後引導員召集大家集合,隊員一一上前進行展示表演。

    團隊人數超過 10 人時

    這種情況下,6~8位志願者要為團隊表演動物行為。引導員把一系列動物卡片正面朝上放在地下,每位隊員選一種自己最擅長表演的動物。

    引導員請每位表演者先在頭腦中想象一下這種動物,擺出一個有代表性的靜態姿勢,保持6秒鐘。之後,再動態地表演動物形象,但是不能出聲,觀眾也要靜靜地觀看。

    表演者的表演結束後,觀眾才能開始猜答案。為了避免觀眾搶答,引導員告訴大家,能開始回答的時候,你會揮手示意。要是觀眾猜不出來,你也可以給他們一些小小的提示。但你一定會為大多數隊員精彩的模仿感到驚歎,幾乎每次都有人能快速說出正確答案。

    你可以指定一塊場地當作舞臺,這樣能使活動更加有趣,同時,你還能在必要時給觀眾提供些小線索,在表演開始前,提前看看錶演者的卡片。

    你所選擇的應該是為人熟知的,具有明顯外形、動作、行為特徵的動物,常見的幾個包括熊、蝙蝠、企鵝、猩猩、烏龜、貓頭鷹、豹子和蒼鷺。

    04

    蝙蝠與飛蛾

    蝙蝠用的是回聲定位,而不是微弱的視力來探測運動中的昆蟲。

    這個遊戲讓隊員親身感受回聲定位原理、動物適應性和捕食者—獵物關係。與此同時,還能培養傾聽和專注的好習慣。

    引導員先讓孩子們圍成一個直徑4~6米的圈,由3~4名志願者隊員扮演飛蛾,一名成人引導員扮演蝙蝠。要想使遊戲精彩刺激,引導員要找一位蒙著眼睛也能行走自如的蝙蝠——他一會兒要在圓圈裡“飛”著找獵物。

    聽覺相關、意識、回聲定位

    • 白天,空曠的場地

    • 8人以上

    • 5歲以上

    • 矇眼

    遊戲規則: 開始的時候,飛蛾和蒙著眼的蝙蝠都站在圓圈裡,蝙蝠要抓飛蛾,靠的是聲吶進行探測。為了模仿自然聲吶訊號,蝙蝠要喊出“蝙蝠—蝙蝠—蝙蝠”的聲音,此時,每隻飛蛾都要馬上回應一聲“飛蛾”,只要不出圓圈的範圍,飛蛾可以隨便跑動。漸漸地,蝙蝠會靠近並捕捉到飛蛾,最終飛蛾全部被抓住時,遊戲結束。

    遊戲進行時,其他孩子要圍成圈,不讓蝙蝠和飛蛾出去。如果蝙蝠費很大力氣也逮不到

    飛蛾,引導員可以示意每人往前跨一步,把

    圓圈縮小一些。要是蝙蝠還逮不著,不妨再縮一縮。還有一種辦法,蝙蝠可以加快發出回聲定位的頻率,比如,大喊“ 蝙 蝠! 蝙 蝠! 蝙 蝠!”, 而 不 是“蝙蝠—蝙蝠—蝙蝠”(野生蝙蝠在接近獵物的時候的確加快發出聲吶的頻率)。

    圍圈的孩子看著蝙蝠捕獵飛蛾會變得興奮不已,引導員要提醒他們保持安靜,這樣蝙蝠才能聽清飛蛾的嗓音和腳步聲。

    05

    動物肢體扮演

    動物肢體扮演遊戲能激發集體創造力,孩子和家庭皆宜。

    動物特徵、行為舉止

    • 白天/晚間,任何地點

    • 每組4~5人

    • 5歲以上

    • 無需道具

    把 團 隊 分 成 4~5 人 的 小 組,讓每組選擇一種有趣的或是最喜歡的動物。決定好之後,引導員要告訴小組成員,每個人都需要扮演所選動物的一個肢體,比如頭、身體和四肢。

    引導員要請團隊自由發揮,模仿動物的形態和舉止行為,以便觀眾對所展示的動物一目瞭然。同時,鼓勵團隊更多地模仿舉止、行為,儘量不要依賴於辨識度較高的叫聲。給每組 5~10 分鐘的練習時間。

    如何扮演動物部位呢?

    多名隊員要充當腿或是翅膀——每位隊員扮演一條腿或一隻翅膀,其他人可以扮演尾巴。如果選擇扮演袋鼠,還要有人扮演能裝寶寶的育兒袋;如果選擇扮演鹿,一名隊員可以用手指或是木棍代表公鹿頭上的犄角;如果選擇扮演紅頭啄木鳥,那紅色上衣就能派上用場了。

    各個小組準備好以後,引導員就可以讓他們

    一一到“舞臺”上進行展示了。一定要提醒觀眾,只有每支隊伍的展示完全結束以後,才能大聲喊出自己的猜測。

    06

    微徒步

    最近一位女士告訴我,她從未忘記過25年前微徒步的體驗,她說:“我真的不曾想到,小小一片土地上,竟有那麼多神奇的東西!”

    觀察土壤表面

    • 白天,任何地點

    • 1人以上

    • 4歲以上

    • 每位隊員一條3~5英尺

    長的繩子、1個放大鏡

    孩子們對腳下的土地痴迷不已,在這個活動中,隊員將進行一次小規模“徒步”。引導員給每個孩子發一條1~1.5米長的繩子,讓他們找一塊喜歡的土地,自己用繩子量出微徒步的行動範圍。

    之後,引導員再給每位孩子發一個3倍放大鏡,告訴他們怎麼用放大鏡來觀察小型岩石、植物和隱藏的小昆蟲。孩子們的頭一定要在距離地面0.3米高的位置,這樣才是最佳視線。當他們腹部、手或是膝蓋都趴在地下的時候,可能會看到小昆蟲、小種子、苔蘚或是花朵。

    引導員此時詢問孩子們,是否發現了動物啃食樹葉,或是吃掉種子的蛛絲馬跡。要充分鼓勵大家,讓孩子們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充滿全新視角和新奇歷險的“魔力迷你世界”。要是有人發現了某種神奇的昆蟲,引導員更是要鼓勵他,儘可能透過觀察,更多地瞭解這種動物。

    小孩子並不一定非要走完全程,有時候,0.3米的距離就足以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好幾分鐘。這個遊戲可以先持續10~15分鐘,然後讓參與者一起分享自己的發現。

    07

    熟睡的守財奴

    這是孩子們無法抵禦的挑戰:偷偷接近睡熟的守財奴,偷走他裝滿金幣的口袋。孩子必須悄悄走過來,儘量不發出聲響,以免驚醒了守財奴。這個遊戲能促進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深度的專注力,鼓勵孩子們在戶外保持安靜。

    潛行、專注

    • 白天,空曠的場地

    • 5人以上

    • 6歲以上

    • 眼罩

    引導員首先找一個孩子扮演守財奴,讓他坐在地上,矇住眼睛,用一頂帽子或頭巾代表一袋子黃金。守財奴儘管深深迷戀著他的財產,但現在還是睡著了,所以其他孩子要抓住這個機會搶走他的財寶。

    引導員選一塊場地,周圍沒有很大的噪音。其他孩子圍成一圈,圍住財主(離他大概6米遠),如果有人願意光著腳也沒問題。引導

    員給出訊號以後,孩子們為了趕快搶到財寶,必須儘可能安靜地靠近守財奴。若想取得成功,他們一定要控制住身體的每一個動作,不許跑動,也不許撲向財寶。

    “裁判”站在守財奴身後。如果守財奴聽到了什麼聲響,就會指向那個方向,聲音過大的時候,裁判可以“附和”他所指的方向。當然,他也可以不“附和”,但一旦裁判指定了某個孩子,孩子必須停下來,原地不動。

    要是好幾名孩子都被“抓到”,或有人碰到財寶之後,裁判宣佈本輪遊戲結束。休息期間,碰到了財寶的隊員挪到圓圈外圍,等待其他選手結束遊戲。被抓住的孩子則回到圓圈邊緣重新開始,一定要確保沒有人在休息時間向財寶靠近。本輪中第一個碰到財寶的人則扮演下一輪的守財奴。

    由於孩子們在這個遊戲中往往十分安靜,平時難得一見的動物經常會闖入遊戲區域,讓孩子們感到非常驚喜。但是,沉睡的守財奴遊戲最大的益處還是培養孩子們的自控力和警覺性。

    以敬畏之心向大自然致敬

    今天我們推薦的這些遊戲方法都是整理總結自《共享自然》這本書,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充分說明了“流水學習法”的設計原理、學習步驟和效果;第二部分根據“流水學習法”的步驟設計出53種遊戲,簡易、安全、有趣並設有快速參考欄,便於活動帶領者運用。這些活動能有效地開啟平日怠速的五感,如聽覺、觸覺、嗅覺等,使之更加敏銳和專注;這些活動能開啟人們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敏感度,讓人們輕鬆獲得生態學的基本知識。

  • 5 # 志為人上人

    很多人該上好學還是上好學 ,該不上好還是不上好 ,你可以把遊戲看成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考驗 經得住考驗的成功了 沒經住考驗的失敗了 ,我經常聽到有人說連遊戲都控制不了,不就是個廢物嗎。我覺得也有道理 。歸根結底不是遊戲 ,最重要的是學習環境,家庭教育 社會上的誘惑很多 比遊戲嚴重的多,如果連遊戲都控制不了 怎麼確保他在以後的社會中順利進行下去 。也可以把遊戲當成個社會的濾網,以前有小說 電玩 現在是遊戲,社會是不斷髮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然災害和地質災害有什麼區別和聯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