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谷歷史

    當時秦朝暴政弄得百姓民不聊生。秦二世昏庸無道,勾結太監趙高禍亂朝綱。在政治上、民生上、經濟上毫無建樹。國家一天不如一天。最終復辟之野火如春草般燃燒。當時的6個國家又開始了復辟浪潮。起義軍遍地生根發芽。最著名的就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出了嘹亮的革命口號。最終秦朝末年出現了混戰的局面。項羽率領楚軍與秦軍在鉅鹿決一死戰大敗秦軍。從此秦朝一蹶不振。

    話說劉邦也帶領自己的軍隊率先攻入函谷關佔領了秦都咸陽。但忌憚於項羽的勢力,所以在謀臣的建議之下。他暫且退出了咸陽,拜項羽為關中王。項羽此人有勇無謀,而且不聽他人之言。一意孤行衝入咸陽燒殺擄掠,又將宏偉的阿房宮付之一炬。製造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慘案。老百姓紛紛託唾罵項羽。最終在一片罵聲中,項羽在劫掠了大量的美女和財寶之後退出了咸陽。原來項羽此人是楚國的貴族。當時趁著天下大亂並參加了農民起義軍反抗無道暴秦,秦朝滅亡之後,因為階級的制約和侷限,項羽根本不可能為廣大的農民和百姓撐腰做主。所以退出咸陽後的項羽又回到了楚國,並把楚懷王作為傀儡皇帝,而他則掌握了兵權。最後他乾脆把傀儡皇帝殺了自己當霸王,並且效仿周天子遵循古制開始分封各路諸侯。而劉邦責備項羽成為了漢王。在他所分封的18個封地中,劉邦的封地最貧瘠也最小。

    周圍還有忠於項羽的藩王包圍著他,無奈自己兵力有限。但劉邦足智多謀還喜歡招賢納士,所以有更多的人願意投奔到劉邦的帳下為他效力。韓信之前在項羽賬下不受重用,所以要投奔其他諸侯,但無一不是到一處就碰一鼻子灰,這讓他大為惱火。他曾經為項羽多次獻上良策,但都未被項羽採納。一次他在鄭王帳下做事,不小心犯罪被抓,在即將行刑的時候被漢王的部下夏侯嬰所救。就這樣他陰差陽錯的來到了劉邦身邊。起初他只是漢王軍中的一個運糧官。但他將工作辦的井井有條得到了上級的重視。漸漸的進入到了蕭何的視野。在經過一番徹夜長談和對韓信的一番考察之後。韓信的才華被蕭何發現。並推薦給了劉邦。

    但劉邦起初並沒有重用韓信,他覺得自然只會耍嘴皮子。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才能。更不能將寶貴的軍隊交給他指揮。這樣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不過在蕭何的一再舉薦之下,劉邦無奈只能看在蕭何的面子上給韓信一官半職,但都沒有什麼實權。最後封他做大將軍。韓信心高氣傲,聽說劉邦才給自己封了個小官,所以內心非常不滿,趁著月黑風高時。他悄悄地從林中溜走了。說也奇怪,或許是天助大漢。正當韓信逃跑沒多久就被蕭何就發現了。得知此事後的蕭何著急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他思來想去這樣一個如此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為大漢效力,實在是太可惜了。更嚴重的是韓信如果跑到別處為他人效力會為自己留下後患對大漢不利。沒有多想,蕭何立刻上路追趕張良。當時劉邦帳下逃跑的風氣十分嚴重。許多市民偷偷的開小差溜回了老家。這讓劉邦一籌莫展。突然有人向他報告自己的丞相也跑了。這對劉邦來說無異於晴空霹靂。兩天之後蕭何終於追趕到了韓信並把它帶回來大營。

    並再次引薦給劉邦。並對劉邦引薦韓信是有這般那般的才能。想奪天下必先重用韓信。劉邦無奈只好拜韓信為大將軍,並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交給韓信。上任後的韓信為漢王東征西討接連取得勝利。這也讓劉邦吃了一顆定心丸。證明了韓信確實是一個人才。後悔當初沒能早點重用他。那麼我們從蕭何月下追韓信能夠看出什麼問題呢?他留給我們的啟示又有哪些?

    筆者認為:從蕭何月下追韓信中我們可以發現劉邦此人是一個知人善任並且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人。韓信之前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運糧官,而跟隨他的蕭何也在一個小地方做7品芝麻官,而眾所周知的韓信最早也只不過是一個保鏢侍衛。除了這些人外,在劉邦身旁鞍前馬後的大多是一些起初默默無聞的人。但他們的才能都被劉邦發現進而為自己所用。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劉邦是一個十足的謀略家。

    他的眼界和胸懷是項羽無法與他比擬的。反觀項羽,他雖然武力高強又是古代著名的大力士。有著一腔熱血和萬夫不擋的勇氣。但也造就了他恃才傲物,狂妄不羈的性格特徵。如此一來許多為其效力的人才逐漸從他身邊流失。這也是為什麼項羽最終兵敗身亡,而劉邦可以開創大漢基業一統天下的緣故所在。其次,我們可以從蕭何月下追韓信得到一個重要的啟發,那就是: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只要你有才能,只要你能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那麼你的這種才能是不會被埋沒的,終究會被人發現。

    而你的政治抱負和個人能力也將得到很好的發展。你的夢想也會實現。這給當代人的其實更多的是鼓勵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個人才能和價值,這樣可以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雖然有才能也為大漢的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最終慘死於宮中還被滅了三族。這告誡後人一定不要以功勞自居。應該懂得守謙退之節。不論處於何時何地都要秉持著一顆謙虛的心。這樣才能走的更加長遠。

  • 2 # 歷史戲語

    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最先不但沒有誇讚蕭何,還有點不高興的說蕭何,那麼多的兵不去追,去追一個韓信。劉邦實在想不明白。

    韓信先前在項羽帳前效命,一直得不到項羽的賞識,幾次建議都被項羽拒絕;韓信最後就跑了,跑到劉邦這裡,劉邦也不待見;韓信還差點被斬,是因為自己違反軍紀,在臨刑前對夏侯嬰說了一句“難道漢王不想得天下?為何要斬殺壯士?”。夏侯嬰看韓信語出驚人,相貌不凡,於是釋放了韓信,並向劉邦舉薦韓信,劉邦還是沒有重用韓信。

    韓信和蕭何交談,蕭何發現韓信很有才能,多次交談後,蕭何更加賞識韓信;劉邦準備收復關中,行軍到南鄭時,韓信認為劉邦是不會重用自己,於是跑了;卻被蕭何發現,蕭何來不及稟告劉邦,就去追韓信去了。

    蕭何追回韓信,被劉邦給批評了一頓;問蕭何,其他人不追,為何要去追韓信?蕭何給劉邦解釋追韓信的原因;漢王失去一些兵將無礙,如果失去韓信,那麼天下就可能失去,然後說:韓信如何的有大將之才,統兵之能;有了韓信,漢王就能打下天下。劉邦採納了蕭何的建言,是因為蕭何說的話,劉邦相信;蕭何自比在韓信之下,劉邦不得不看重韓信。

    劉邦後來拜韓信為大將軍;這給我們一個道理:舉薦一個人,首先看自己說話的分量,如夏侯嬰舉薦韓信,劉邦沒有采納,是因為夏侯嬰是武將,他能舉薦的人最多就是能打;而蕭何舉薦的,劉邦認為一定是個能人,有謀略的人,蕭何可是劉邦的衣食父母官,沒有蕭何,劉邦連大一點的仗都消耗不起;蕭何可是為他撐起了半邊天。再一個原因是蕭何看重的人。劉邦知道絕對是一個不簡單的人。所以舉薦人很重要,如何舉薦更重要。

  • 3 # 心向青山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我想,韓愈的《馬說》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世上其實並不缺乏千里馬,但缺少的是慧眼識珠的伯樂,缺少的是風雲際會的環境和時勢。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天生適合亂世,有的人則是治世之才,用錯了地方,人才也會變成庸才。

    既然伯樂不常有,我們所要做的唯有自己創造機會,畢竟機會總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

  • 4 # 匠人傳承守藝人

    劉邦能最後戰勝項羽,得力於他手下有一 位非常善於用兵打仗的大將,這個人就是韓信。

    典故來由

    韓信是淮陰(在江蘇省清江市西南)人,年輕時家裡很窮,地方上選拔官吏,總沒他的份。 他既不會種田,也不會做生意,所以連自己都養 不活,只好東家吃一餐,西家討一頓,人家都非 常討厭他。 韓信雖然窮,卻也像武士、俠客一樣,整天挎著一把劍。淮陰城裡有個當屠夫的青年特別 看不起韓信,當著許多人的面侮辱他說:“你雖 然長得高大,又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 鬼。”說著就分開兩腿,對韓信說:“你要是有種, 就拿劍來刺我;要是個軟蛋,就從我褲襠下鑽過 去。 ”韓信把他上下打量了 一會兒,就趴下去,從 他褲襠底下爬過去了。從此,人們更看不起韓 信了。

    各地向秦王朝發難後,韓信先去投了項羽, 未受重視,他又投奔了劉邦,也當了個小小芝麻 官。後來劉邦的丞相蕭何見了他,跟他談了幾 次話,覺得他很不尋常,就極力向劉邦推薦,但 劉邦卻不大聽得進去。 當時漢軍的處境非常艱難,到南鄭(在陝西 省漢中市)時,有幾十名將領半路逃跑了。韓信 估計自己不會得到漢王重用,也跑了。蕭何半 夜得知這個訊息,來不及報告劉邦,趕緊親自去 追,追了好遠,說了許多好話,終於把韓信追了 回來。

    這當兒早有人報告劉邦說:“蕭丞相也 跑了劉邦又氣又急,整天不安。 過了一兩天,蕭 何回來見劉邦。劉邦聽他說是去追韓信,氣得 罵他說:“將軍們跑了幾十個你不去追,卻去追 什麼韓信,我看你是胡說八道! ”蕭何說:“將軍多的是,像韓信那樣獨一無 二的人才您上哪兒去找?您要是想一輩子待在 漢中,那就用不著韓信;要是想爭奪天下,那就 非用韓信不可,只看您怎麼打算了。 ”劉邦說:“我當然想打到東邊去,怎麼能窩 窩囊囊地老待在這兒呢?”蕭何說:“您既然打算東征,那就一定要用 韓信。您能用他,他就會留下來;不能用他,他 終究是要走的。”劉邦說:“我就依著丞相,讓他當個將軍 吧。”蕭何說:“只做個將軍,他還得走。 ”劉邦沒法子了,只得說:“那就讓他做大將 (統領全軍的元帥)吧!”蕭何說:“那可太 好了!”韓信被封為大將後,果然率領漢軍南征北 戰,所向無敵,幫助劉邦奪取了天下。

    感悟

    劉邦之所以後來是漢朝的創始人,因為它比項羽會用人。這個故事就是講劉邦會用人,他手下的蕭何就是一名人才,他善於為大王挑出精兵強將,這個故事中的韓信就被蕭何看出是一名人才,沒被大王重用,自己就走了,而蕭何在半夜去追他,可見蕭何是一位善於觀察人才的人。

    劉邦是一位會用人才的人,比如他手下的蕭何、張亮,等各種文臣武將。所以他能戰勝項羽。項羽手下有一個叫亞父(范增)的人,而項羽還不用他,不聽他的忠言,所以他沒能戰勝劉邦。在這一點,他們倆人的差距就拉開了一大截。

  • 5 # 夜航船水手

    蕭何,韓信,劉邦在歷史上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都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蕭何追韓信的前後經過。

    大致經過

    秦朝統一天下後,廢除分封以法治天下,由余人民對政策不習慣,更兼秦朝不停的勞役和兵役讓人民不聊生,人們都懷念諸侯王的時代,但畏懼秦始皇的威勢,沒有大規模的動亂。等二世繼位,更是變本加厲的奴役百姓,終於激起民變。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天下響應。六國貴族之後趁勢崛起,天下大亂。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陳勝、吳廣、魏咎、田儋、項梁等梟雄相繼戰死。為了重新振奮人心,楚懷王丟擲一個約定。誰先進關中滅了秦就封誰為關中王。劉邦採用巧妙的策略,以較小的代價先到關中。而項羽歷經艱辛,打垮秦軍主力,贏得了反秦義軍首領的實際地位,後進關中。鴻門宴上項羽壓制了劉邦。項羽不按楚懷王的套路,重新做了分封,把劉邦封到漢中。更過分的是項羽在關中一通燒殺,揚長而去。

    韓信是項羽帳前執戟郎中,本有大志大才,然而項羽一直順分順水,也用不到他。他就在另尋他路。韓信對比了劉邦在關中透過約法三章廣發邀買人心與項羽的三光政策相比較,看到劉邦的潛力。更兼,項羽依仗自己的軍力,不珍惜關中之地的戰略地位,一心返回彭城。經過了解,劉邦陣營雖然不缺猛將謀臣,但是缺少大將之才,韓信決定冒險放棄在項羽陣營中尷尬的地位,前往劉邦陣營尋找機會。

    韓信其人,身材高大,器宇軒昂,但是並沒有相匹配的為人處世之道,二來,他也要以底層的身份來再考察一下劉邦陣營的核心力量成色有幾分。劉邦的軍紀還是很嚴明的,韓信等人居然違反軍令,正五花大綁等待被處決。一起犯事的已經有13人掉了腦袋。韓信仰天而望,心想難道他就這麼結束了嗎,他不甘心啊。

    說來也巧,他看到一個人物路過前呼後擁,必定是個大人物。‘沛公難道不想得天下嗎?為什麼殺英雄好漢。’

    路過的人,吃了一驚,看到此人相貌非凡,於是叫刀下留人。這個大人物,乃是大名鼎鼎的夏侯嬰,是劉邦心腹。夏侯嬰就跟劉邦說起韓信這個怪人。劉邦當時正鬱悶呢,也沒太留意。隨口讓夏侯嬰給韓信謀了個管理糧草的都尉身份。

    正是有了這份工作,韓信與蕭何接觸了。透過日常接觸,蕭何發現韓信乃是國士無雙。蕭何非常器重他。還沒來得及跟劉邦推薦韓信,韓信已經在等待中失去耐心。當時劉邦軍隊好多人都不想進漢中,選擇了逃跑,韓信也跑了。

    蕭何一聽韓信跑了,來不及給劉邦留句話,快馬加鞭前去追趕。等追回韓信,兩天已經過去了。劉邦再見到蕭何,五味雜陳,大罵蕭何,以為蕭何也要離他而去。蕭何道出實情,執意要封韓信為大將軍。劉邦見蕭何如此堅持,必定有他的道理,於是按照蕭何的建議,築拜將臺,選了吉日良辰,舉行拜將儀式。等大家一聽封一個無名小卒做大將軍,全軍上下一片譁然。

    劉邦給我們用人的啟發--授權、收心;考察、任用

    這個故事立隱藏著一點,劉邦對蕭何的充分授權,核心人員的向心力很強。很多普通將領逃跑,然而核心人才如蕭何等人忠心耿耿,不但不跑,都是把漢王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做。包括夏侯嬰保住韓信性命,包括蕭何急急忙忙追趕韓信,天地茫茫,找個人,能容易?蕭何毫不猶豫去追,根本不考慮追不到怎麼跟劉邦解釋的問題。

    當時劉邦剛剛到漢中,千頭萬緒的事情都壓在蕭何身上,但是他敢放下這些事,去追韓信,事後,劉邦竟然也聽信了蕭何那麼離譜的建議---不僅劉邦懷疑韓信的才能,全軍上下都不相信,當然,如果韓信的才華很容易被發現,那麼他早就在項羽那兒立功了,輪不到劉邦撿漏。也說明劉邦對蕭何做了充分的授權,蕭何對自己手下的人才如何任用和選擇有很大話語權,而且,可以跨專業,跨級被向劉邦舉薦,劉邦是不考核他的KPI的。

    再一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後,宴會上就與韓信聊上了,一聊,發現韓信的見解的確高人一等。宏觀上,堅定了與項羽爭天下的信心,微觀上把握了入關的時機。但是,劉邦可沒有讓韓信獨自掌兵。韓信領兵是在劉邦兵敗彭城之後的事,之前,可以算是大將軍軍銜,總參的職位。看看,劉邦,用人的尺度,拿捏的到位不。

    蕭何給我們做事的啟發---用心盡力,果斷,擔當

    蕭何是文官主要任務都是軍需後勤,在打進咸陽的時候,別人都在搶金銀財寶,蕭何第一時間把秦國的典籍圖冊收集起來,免遭破壞,如此一來,掌握了天下虛實遠近,為後來爭天下取得很有價值的情報。

    在追韓信這件事,他也毫不顧忌自己的利益,單人匹馬,兩天不休,而且當時天下可不太平,路上說不定遇到啥事,他一個文官,為了留住一個武將,甘願冒著風險去追韓信。就這份心,捫心自問,幾人能有。

    從蕭何回來後,劉邦罵蕭何來看,如果蕭何追不回韓信,那真是空口白牙,不好解釋,但是蕭何去追韓信的時候客沒有半點猶豫,如果跟劉邦說,劉邦當時不認為韓信有才,或許就耽誤了。不去告知劉邦,直接去追,可以算是當機立斷,因為事情充滿不確定性,後果難料,也是滿滿的擔當,一心就是去追,不考慮別的。

    當然,這種情況,往往不是單方面就能促成的,跟個人有關,跟組織文化也有關係。

    韓信給我們的啟發---核心要硬,斷離舍,自我推銷

    首先核心要硬,也就是自己要有才能,如果才能追不上野心,那一切免談。你看韓信經過多少關口,才能在知人善任的劉邦面前取得一展身手的機會,沒有真才實學,那是萬萬不能。

    韓信一直有一顆做王的心,執戟郎可不是他的目標。項羽的平臺,在當時是很強大的,然而,對於韓信來說,毫無意義,舞臺雖大,與他無關。戰事即將結束,劉邦野心勃勃,不想安於現狀。韓信再不搏一把,恐怕歷史上真就不會有他一筆了。敢於到次一級的平臺從小頭目做起,也要去試試。當然風險也很大,要不是夏侯嬰,韓信也就是淮陰街頭那個被笑話了一陣的鑽當少年罷了。

    我們也看到,韓信的自我推銷能力確實照他的軍事才能要弱很多。在老家,連生存都成問題,要寄人籬下,受人欺負,鑽人褲襠,誰能看出半點才華。等參軍,在項梁、項羽陣前,也沒有啥機會,要說項羽不會用人,陳平一個新來的也混的不賴。再到劉邦陣營,要不是蕭何慧眼識英才,哪有出頭的機會?

    缺少自我推銷的本事,這個可能是個很容易引起共鳴的話題,也是關乎個人切身利益的問題。這個是韓信的弱點,是劉邦的強項,不再這個故事裡體現,需要我們再關注其他資料。

  • 6 # 趙氏檯球

    蕭何月下追韓信留給我們什麼啟發,勵志啟發。韓信幾乎可以說是個無名小卒,一無是處。蕭何重視他,也幾次和劉邦推薦過。但是漢王沒有重視韓信,以為蕭何開玩笑的。

    後來當韓信跑了,蕭何知道後第一時間去找韓信去了。而且這次蕭何以自己的丞相的位置,全家身家性命為韓信擔保。韓信成為了漢家軍第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後來韓信也用自己的戰績證明漢王沒有用錯人。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證明蕭何也沒有推薦錯人。韓信一個王侯將相集於一身的人

  • 7 # 家庭理財顧問

    韓信(?~公元前196 年),淮陰(今江蘇清江東南)人,漢初傑出的軍事家。他深知兵法之道,常能以創造性的戰略戰術致勝,為後世兵家所推崇。韓信從小喪父,家境貧寒,不能為官,又不懂生財之道,常寄人籬下,過著乞食的生活,被許多人看不起。他曾受人胯下之辱而不與計較。項梁渡淮河時,韓信投奔了楚軍。項梁死後,他又成為項羽部下,為郎中。他曾數次進言獻策,但官卑言輕,均未被項羽採納。

    韓信感到不得志,便離楚投漢,起先也未受到重用,後與漢丞相蕭何相識。蕭何對他的軍事才能頗為賞識,但蕭何向劉邦幾次推薦韓信,都被劉邦拒絕。韓信見此極為失望,感到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便不辭而別。蕭何聽說,來不及向劉邦打招呼,急忙去追趕,終於勸說韓信返回。

    劉邦見西進途中部下將士逃亡數十人,蕭何不追,偏偏追趕曾受胯下之辱,毫無志氣的韓信,甚為驚怪。蕭何對劉邦說:“諸將易得耳,至如(韓)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韓)信;必欲爭天下,非(韓)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①張良也極力推薦韓信,劉邦這才下決心重用韓信,擇吉日,親自齋戒設壇,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向劉邦分析形勢說:“項王喑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主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章)邯、(司馬)欣,(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鹹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劉邦大喜,自認得韓信過晚。

    漢高祖元年八月,劉邦乘項羽忙於與田榮交戰,無暇西顧之機,命韓信領兵東進,留蕭何留守巴蜀,為前方籌集糧草器械,補充兵源。韓信出奇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奇襲關中。章邯倉促應戰,先敗於陳倉,再敗於好峙(今陝西乾縣東),在壤鄉(今陝西武功東南)又被漢軍擊破與司馬欣、董翳的聯軍,不得不退守雍都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漢軍又分兵攻取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北地(郡治在今甘肅鎮原東北)、上郡(郡治在今陝西榆林南),迫降司馬欣、董翳,斬去章邯的左右膀。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 年)六月,漢軍終於攻破廢丘城,章邯自殺。至此,三秦之戰以劉邦的勝利告終。劉邦實現了預期戰略目的,佔據了“形勝甲於天下”的關中之地,為繼續東進奠定了基礎。

    以上是整個事情的概述。事實證明蕭何有識才之能,劉邦當初雖沒有采納,但其最終能聽善言,是其取得成功的關鍵。給我們的啟示是:舉薦良才,唯才是用,事業就有可能做的更好,更遠!

    我們會持續更新更多前人經驗及教誨,從中學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 8 # 陳湯都尉

    秦朝末年,各地起義紛爭而起,韓信先投項梁,因不受重用而轉投劉邦。開始做個治粟都尉。並結識蕭何。在南鄭駐地,韓信以為自己不會受到重用,便趁著夜色連夜逃走了。

    蕭何得知訊息後,心急如焚,來不及報告劉邦,就立即跳上戰馬,連追了兩天,才把韓信給追了回來。劉邦知道後,非常生氣,還罵蕭何是小題大做。經過蕭何再三舉薦,劉邦才同意拜韓信為大將軍。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以說是蕭何成就了韓信。才有後來的背水一戰,四面楚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期間該如何飲食才能既吃得好又能減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