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果獵人fruithunter
-
2 # 大足鄧三
最近幾年,馬鈴薯出現枯萎病的現象越來越常見,此病影響馬鈴薯的生產質量,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本文主要從馬鈴薯枯萎病的基本症狀入手, 透過對其基本發病條件進行分析, 總結馬鈴薯枯萎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從而提升中國馬鈴薯的生產質量與品質, 促進馬鈴薯的良性發展。
馬鈴薯枯萎病的發生
1.馬鈴薯枯萎病的發病症狀
馬鈴薯枯萎病對於農業生產有很大的危害, 要想對其進行根本有效的控制與治理,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馬鈴薯枯萎病的發病症狀。一般來講, 馬鈴薯枯萎病在災害分類上屬於對植物系統的侵害。也就是說, 我們要對其系統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 當馬鈴薯受到病害侵襲時, 在初期, 基本可以看到葉片垂萎, 與正常葉片有較大區別, 肉眼可別。尤其在Sunny照射強烈的時間段更加嚴重, 在光照弱的清晨和晚上又會恢復正常。隨著枯萎病的不斷髮展, 葉片會由下而上逐漸枯萎而死, 並且在馬鈴薯塊莖部分, 剖開內部可以清晰的看到內部顏色變色, 一般為褐色或者黑褐色, 並且在病變的部位, 會伴有白色或者粉紅色菌絲。從馬鈴薯的發病症狀上來看, 其外部表現還是相當明顯的, 但是由於在初期時, 在時間段上會有不同的外部表現, 並且在早上與傍晚還會恢復到正常的生長狀態。因此, 在具體的馬鈴薯枯萎病的防治上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要從多方面進行觀察分析, 從而對馬鈴薯枯萎病進行有效的防治, 促進馬鈴薯的健康生產。
2.馬鈴薯枯萎病的發病條件分析
馬鈴薯枯萎病的病菌一般是透過土壤進行傳播的, 病菌透過一定的條件將其附帶在馬鈴薯的內部, 一般在以下條件下容易進行病菌之間的傳播。其一, 在溫度方面, 由於馬鈴薯枯萎病一般是其葉片枯萎進而導致馬鈴薯的細菌侵襲。因此在溫度方面要求是較高的, 一般來說是在土壤溫度高於28度的時候容易感染細菌。其二, 在地勢土壤方面, 主要是在地勢低窪, 土質黏重的地帶種植的作物容易被其細菌侵襲, 其基本原理是在地勢低窪的地帶容易積水。而在雨水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質, 在長時間的浸泡之下, 就容易造成枯萎病的發生。其三, 在氣候方面, 對於適應種植馬鈴薯的地帶, 其降水多少也會影響其發病率的高低。因此, 如果是在降水較多的地帶, 發病率就會高。
馬鈴薯枯萎病的防治
3.馬鈴薯枯萎病的防治與解決辦法
馬鈴薯枯萎病的傳播與發展, 不僅對馬鈴薯的生產質量與品質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並且在很大程度上, 阻礙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 對於馬鈴薯枯萎病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 並且積極探索馬鈴薯枯萎病的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具體來講,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效防治。
3.1 與禾本作物或者綠肥等進行4年輪作
對於馬鈴薯枯萎病的防治首先就要從土壤方面入手, 改善土壤質量, 可以在一塊土地上進行交叉種植。也就是說, 假如以4年為一個週期計算, 在每一個週期進行不同作物的種植與培育。比如, 在一塊土地上, 種植馬鈴薯已經有四年, 在第五年的時候, 就可以改種玉米這類禾本作物, 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改善土壤質量, 並且可以豐富土壤中有益物質的含量, 促進農作物的有效吸收。從而在有效利用土壤資源的基礎上, 充分有效的改善馬鈴薯枯萎病的問題。
3.2 選擇健薯留種, 施用腐熟有機肥, 加強水肥管理
在種植馬鈴薯之前, 對於馬鈴薯植株的選擇也會是有一定要求的, 要積極培育健壯且抗病能力強的植株進行栽培, 並且由於馬鈴薯枯萎病通常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容易發病。因此, 在種植過程中, 可以採用高壟地膜覆蓋栽培模式, 合理密植, 在種植密度上進行嚴格要求。另外, 在灌溉方面, 要進行合理灌溉, 避免大水澆灌, 傷害植株。及時對田間的雨水等進行排放與清潔, 避免細菌的傳播與感染。
3.3 藥劑防治, 及時治理
前面講到, 馬鈴薯枯萎病在發病的整個過程中, 都有很明顯的外部表現, 從這個層面來講, 可以在發病初期, 可以有效把握與控制。當發現有葉片枯萎等症狀時, 進行藥劑的噴灑, 對細菌的進一步傳播進行有效控制。並且, 針對不同的時期, 可以進行不同藥物的治理, 也就是說, 在藥劑治理前, 要做一個基本的樣本分析, 對其發病的階段進行明確的判斷, 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藥劑噴灑。
馬鈴薯枯萎病對於農作物的發展具有很大危害, 對於其生產質量與品質也有很不利的影響, 因此, 從長遠角度來講, 要積極探索馬鈴薯枯萎病的發病症狀表現與條件, 進而總結出防治馬鈴薯枯萎病的解決辦法, 促進中國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
3 # 村裡琪琪
環境條件:地勢較低,土質黏重,雨後易積水,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通透性差,管理粗放,缺肥缺水植株長勢差發病重。
傳播途徑: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在帶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
發病症狀:為系統侵染性病害,發病初期地上部出現萎蔫,剖開病莖,薯塊維管束變褐,溼度大時,病部常產生白色至粉紅色菌絲。
防治方法:
(1)與禾本科作物輪作2年以上。
(2)選擇地勢較平坦,不易積水的地塊進行栽培,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3)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
(4)化學防治。發病前至發病初期,可採用5%丙烯酸·惡黴·甲霜水劑800-1000倍液,或80%多·福·福鋅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水楊菌胺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0%福·甲·硫磺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300-500ml,視病情隔5-7天灌1次。
-
4 # 快樂的馬力
之前我回答釋出了關於馬鈴薯種植、疾病預防的問題,現在具體分析枯萎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馬鈴薯枯萎病,是馬鈴薯上的一種土傳性真菌病害,分佈廣泛,全國各種植區普遍發生。在重茬地發病重,對馬鈴薯生產造成威脅。馬鈴薯枯萎病菌複雜,遺傳變異性大,抗逆性強,增加了該病害的防治難度。
一、枯萎病症狀
馬鈴薯枝莖上部出現萎蔫,剖開病莖,薯塊維管束變褐,溼度大時病部常產生白色至粉紅色菌絲。
二、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在帶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
三、防治方法
①與禾本科作物或綠肥等進行4年輪作。
④施用腐熟有機肥,加強水肥管理,可減輕發病。
⑤必要時澆灌12.5%增效多菌靈溶劑或者噴灑除菌類藥物。
-
5 # 旅遊達人老嶽
分析原因,主要有下面幾個影響因素:
一、防治土傳病害時,過量使用嘧菌酯等殺菌劑,導致許多有益菌被殺滅,加劇了原本有益菌不足的情況,而對鐮刀菌防控效果不理想。
二、土壤亞健康,營養不均衡,影響吸收效果。
三、七八月份時高溫天氣,秧子旺長,過多地消耗了部分營養,同時造成馬鈴薯自身免疫力下降。
四、“六月病”後遺症,晚疫病防治藥劑大量使用進一步加重馬鈴薯負擔,其它病害包括細菌性病害發生等彼此重疊等導致早衰提前發生。
防治方法:
一、發病初期噴多菌靈、苯菌靈、甲霜·惡黴靈等進行防治。
二、選用無病種薯。用化學保護劑處理切塊種薯,注意切刀消毒。
三、合理輪作,避免在發生過枯萎病的田塊裡栽培馬鈴薯。另外,馬鈴薯應與禾穀類作物或者綠肥植物進行3-4年的輪作。
-
6 # 三農的高度
枯萎病在病菌界可是大名鼎鼎。尖鐮孢菌侵染,這種病菌生存力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沒有寄主的情況之下,依舊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危害馬鈴薯的地上植株和地下莖塊,是馬鈴薯種植中,危害性極大的病害之一。
病原體:子座灰褐色;大型分生孢子在子座或粘分生孢子團裡生成,鐮刀形,彎曲,基部有足細胞,多3個隔膜,大小19~45×2.5~5(um),5個隔膜的大小為30~60×3.5~5(um)。小型分生孢子1~2個細胞,卵形或腎臟形,大小35~26×2~4.5(um),多散生在菌絲間,一般不與大型分生孢子混生。厚垣孢子球形,平滑或具褶,大多單細胞,頂生或間生,大小5~15um。◆發病原因:此病菌以病菌絲或者厚垣孢子,寄存在土壤中,病殘體上,或者薯種上和棚室設施內越冬。當馬鈴薯田間溼度過大,溫度高的情況之下,透過馬鈴薯植株等損傷口,入侵健康植株,造成馬鈴薯發生枯萎病。
◆危害症狀:①、馬鈴薯枯萎病,顧名思義,使感染的植株,枯萎死去。發病初期,馬鈴薯植株主莖或者一個分枝,出現枯萎症狀以後,迅速性枯萎,然後真菌會逐步蠶食整個馬鈴薯植株,使馬鈴薯植株枯萎死亡。
②、發病主枝莖基部維管束呈黃褐色,如果把病株枝莖的一段,放入清水中,會看到斷茬處有乳白色的真菌液體滲出。而且,可以影響到地下莖塊。被感染的馬鈴薯塊,切開以後,可以發現,內部維管束呈褐色,有時候還會出現白色或者粉紅色菌絲。
◆傳播途徑:①、連作土傳性病害。上面說到枯萎病病菌,可以非常頑強的隱藏在土壤之中很多年。比如輪作辣椒田、菸草田、茄子地、番茄田等,這些作物都是枯萎病病菌的寄主,那麼,病菌很可能殘留在土壤中,或者病殘體上。如果馬鈴薯接茬種植,或者重茬種植,那麼,發病機率大增。
②、薯種傳播。如果選擇的薯種,帶有這種真菌性病菌,如果不進行脫毒處理,那麼,我們種植戶,用了這種帶菌薯種,馬鈴薯田,就易發生枯萎病。
③、風雨或者灌溉傳播:有些種植戶知道,這種能夠分生孢子的真菌,分生孢子或者菌絲會隨風吹、或者水流進行田間傳播。④、農事傳播:我們種植戶在田間工作的時候,處理病株病薯不當,也會造成病菌蔓延,或者從有病菌的地方,沾染身上以後,帶進馬鈴薯田。
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在馬鈴薯田勞作管理的時候,在高溫高溼的的環境下,小心不要給馬鈴薯植株造成損傷,因為這種病菌靠馬鈴薯的植株上的傷口入侵。
◆預防措施:①、既然是土傳病害,我們要採取必要的輪作措施,根據這種病菌的危害特點,我們合理施行倒茬輪作,以禾本科作物輪作最佳,避免重茬種植。
②、選擇抗病品種。雖然說抗病品種無法對這種病菌全部免疫,但是,專對性的抗逆性強,可以減少這種病菌的侵蝕。③、利用無病種薯。專業化種植馬鈴薯,可以選擇脫毒馬鈴薯做薯種,經過脫毒的馬鈴薯,可以除去薯種帶來的真菌隱患。採用無病菌土育苗栽培,可以有效減少此病害。
④、儘量用整薯做中薯,減少切塊傷口帶來的傳染機會。如果馬鈴薯切塊做種,我們要用草木灰或者高錳酸鉀拌種,起到保護性滅菌措施。
⑤、農事作業的時候,精耕細作,減少機械化損傷馬鈴薯植株和根部。無損的馬鈴薯植株,被侵染病菌大大降低。
⑥、水肥管理得當。整地時候,讓田間減排方便,做好排水措施。增施有機肥,要注意是腐熟透的有機肥,杜絕土肥帶來的病菌侵染。
化學防治措施:發病初期,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或者農用鏈黴素5000倍液,或者銅製劑灌根,或者灌根12.5%增效多菌靈溶劑等措施。間隔8左右用藥一次,連續用藥2~3次。收穫前半月停止用藥,以防汙染出土的馬鈴薯。
-
7 # 基層農人
馬鈴薯的枯萎病,是在馬鈴薯種植生長期間,發病最重的一種病害,也可以說是馬鈴薯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確實難治,好好的一棵植株,一旦染上此病,幾天兒時間,就會全株枯死,如果不及時拔除和農藥防治,很快會殃及健康苗,致死植株減少,產量降低。要實施防治措施,尋求解決辦法,還需要了解清楚其病菌來源、發病規律及症狀表現形式,才能更精準的對症下藥,採取“以農業先預防為主、農藥後防治為輔”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將枯萎病病菌消滅在萌發前期,確保馬鈴薯植株健康生長髮育。
一,病菌、病源及發病規律:馬鈴薯枯萎病是由尖鐮孢真菌侵染而致,是一種土傳病害,無論是老病區還是新病區種子、土壤、肥料都是直接的最初侵染源,也可隨澆水、生產接觸病株等傳播侵染,同時植株老弱、重茬種植、過於乾旱,都引起馬鈴薯枯萎病發生,在空氣溼度過高,氣溫在20℃以上時,或著是陰雨連天情況下,病勢會發展更快,數天內會枯死。
二,侵染途徑:枯萎病病菌主要是透過自然裂口或根部傷口而侵入,再通分泌毒素,致使地上部分迅速萎蔫,最後全株枯死,因此在培土生產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傷根,減少傷口,可降低病菌侵入途徑,加強地下害蟲防治,避免侵食根部增加傷口,也可減少侵染途徑。
三,症狀表現:馬鈴薯枯萎病,從幼苗到開花後都可發生,病發初期最明顯能看到的症狀是,部分葉片在溫度較高時萎蔫下垂,在傍晚和早上卻恢復正常,和缺水的症狀基本相似,慢慢擴散到全株最後會整棵枯死,莖基部收縮,切開看裡面為黑色。
四,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或選用無病種薯,或用無病植株選留種薯,播種時用中、小塊整薯種植,減少傷口,降低侵染途徑,需切塊時對刀具消毒,同時對種薯切塊可進行草木灰拌種消毒,都可降低枯萎病的發生。
2,在忌重茬的基礎上,播前對土壤整體噴殺菌和殺蟲的農藥,如丁硫.毒死蜱和多菌靈等,或拌成毒土,種植時施入溝內,都可有效降低馬鈴薯枯萎病的發生。
3,在生產培土等工作時,儘量避免傷根傷莖,同時加強地下害蟲防治,避免因危害造成更多傷口,增加病菌侵染途徑。
4,加強營養,促進植株健壯,提高免疫力,施農家肥時,要徹底腐熟,避免帶來蟲卵蠅蛆及其它潛伏病菌危害植株,減弱長勢,增加枯萎病發病機率。
5,澆水、排澇:澆水適時適量,以清淨無汙染水為上,不幹不澆,多雨季及時排澇,以免溼度過大,誘發枯萎病。
6,農藥防治:初發病時,可噴施70%的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或25%的多菌靈400倍液,1周1次,連噴2~3次,早防早治,把病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以上就是馬鈴薯枯萎病發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參考!
-
8 # 大農圈
馬鈴薯枯萎病病原為尖鐮孢菌,是馬鈴薯上的一種土傳性真菌病害,分佈廣泛,全國各種植區普遍發生,在重茬地發病重,對馬鈴薯生產造成威脅,而且病菌複雜,遺傳變異性大,抗逆性強,增加了該病害的防治難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馬鈴薯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吧!
1、馬鈴薯枯萎病的危害症狀枯萎病起初地上部出現萎蔫,剖開病莖,薯塊維管束變褐,溼度大時,病部常產生白色至粉紅色菌絲。最初在幼嫩葉片的葉脈之間出現退綠斑點,然後退綠區壞死。病株葉片呈青銅色,萎蔫、乾枯並掛在莖上不脫落。
2、發生規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在帶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
3、發病條件
田間溼度大、土溫高於28℃或重茬地、低窪地易發病。
4、防治方法① 農業防治提倡與禾本科作物或綠肥等進行4年輪作。
④在種植過程中, 可以採用高壟地膜覆蓋栽培模式, 合理密植, 在種植密度上進行嚴格要求。
⑤在灌溉方面, 要進行合理灌溉, 避免大水澆灌, 傷害植株。及時對田間的雨水等進行排放與清潔, 避免細菌的傳播與感染。
⑥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防止偏施氮肥。
⑦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
⑧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者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也可使用克枯丹600-1200倍液噴霧控制病情,再用噁黴靈、30%甲霜·噁黴靈等藥劑進行防治。將多菌靈或五氯硝基苯等土壤消毒劑,施用在種植帶上,可減輕發病機率。
-
9 # 達人陳可可馬鈴薯作為中國農村隨處可見的農作物,其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而且管理起來也不是很難,所以能被廣大種植戶接受,但是就是這樣一種幾乎不會生病的農作物,在種植戶手中卻枯萎了,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馬鈴薯枯萎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最後還是需要種植戶的科學管理。導致枯萎病的原因
1、連作
這個病症最主要的表現是馬鈴薯從下向上的枯萎,而且還會出現傳染,枯萎病的發病原因之一是持續連作,導致土地的貧瘠,有人專門做了一個實驗,兩片不同的馬鈴薯地,長期連作的出現枯萎病機率高達80%。
2、地表溫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土地的溫度和溼度導致的,當馬鈴薯種植地地表溫度高於20度,馬鈴薯苗就比較脆弱,從而感染枯萎病。
3、田間管理不利
對於種植戶來說,產量就是他們種植的目的,所以很多種植戶就加大種植密度, 這樣的後果不僅不會增產,反而會因為費力不足和通風性差導致枯萎病。
4、品種選擇品種選擇上出了問題,在種植的時候,很多人對於馬鈴薯的品種選擇只在乎產量和個頭,往往會忽略抗病。
如何科學防治1、改善種植地
種植地不能連作,最好有休耕期,在馬鈴薯成熟後,給土壤施農家肥,然後種植點禾本科植物,例如小麥、高粱或者玉米,這些都是可以的,而且這樣也能創造二次收益,既能保證馬鈴薯的產量和健康,同時也能保證土地最大化的利用。
2、改變溫度在炎炎夏季的時候,可以用遮陽布等措施來改變地表溫度,在夏天的晚上可以給馬鈴薯澆水一次,這樣土壤溼潤了,地表的溫度自然而然就會下降。
3、正確栽種
栽種的距離和密度要適中,不要因為想增產幾十斤就加大種植密度,這樣是不對的選擇,而且在選擇馬鈴薯種植地的時候,要考慮要通風,這是很關鍵的。
4、種子選擇馬鈴薯的種子不僅要考慮產量,同時更要考慮抗病,如果沒了抗病能力,那麼產量就成了問題,所以種植戶千萬不能因小失大。
總結:在馬鈴薯種植中,導致枯萎的原因有很多,不是全部枯萎都是枯萎病導致的,還有乾旱、病害、蟲害也會導致馬鈴薯的枯萎,一定要找好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
10 # 高勇博士
馬鈴薯枯萎病是一種尖鐮孢菌真菌類病原土傳病害,必須做種子消毒、栽種土壤消毒和田間生長過程消毒,才能保證馬鈴薯生產過程中不發病。
根據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馬鈴薯種植試驗,採用生物克菌靈效果十分明顯,該圖片來自當地試驗效果。生物克菌靈是一種發明專利生物製劑,無毒無害無殘留,只有成都康巴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獨家生產和銷售。
回覆列表
馬鈴薯枯萎病是一種土傳性真菌病害,近幾年在中國北方馬鈴薯種植區均有發生,且危害日趨嚴重,目前已經成為制約我區馬鈴薯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馬鈴薯枯萎病菌複雜,遺傳變異性大,抗逆性強,給該病害的防治增加了難度。下面為大家講解下該病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提供幫助。
病原:病原為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Schlecht.],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生育時期:全生育期。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在帶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
發病條件:
地勢較低,土質黏重,雨後易積水,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通透性差,管理粗放,缺肥缺水植株長勢差發病重。田間溼度大、土溫高於28℃或重茬地、低窪地易發病。
發病症狀:
為系統侵染性病害,發病初期地上部出現萎蔫。
剖開病莖,主莖維管束變褐,溼度大時,病部常產生白色至粉紅色菌絲。
防治方法:
(1)提倡與禾本科作物或綠肥等進行4年輪作。
(2)選擇地勢較平坦,不易積水的地塊進行栽培,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3)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
(4)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浸種薯。
(5)發病前至發病初期,可採用5%丙烯酸•惡黴•甲霜水劑800-1000倍液,或80%多•福•福鋅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水楊菌胺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0%福•甲•硫磺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300-500ml,視病情隔5-7天灌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