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次媽媽出門要走的時候,寶寶都會哭,不讓媽媽離開,媽媽都要騙寶寶說馬上就回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11
回覆列表
  • 1 # 陶玲家長課堂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現在很多小孩子都出現了一些焦慮的輕微症狀。比如:超級粘媽媽、面對陌生環境很緊張、沒有辦法自己入睡、恐懼嘗試事物、總是擔心未發生的事情…….等等,當孩子有了這些症狀時,家長就要特別注意了。

    焦慮就是人們在面臨不確定狀況時,有著非常強烈的情緒狀態。其實引起孩子焦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養方式、遺傳基因、氣質等原因。所有的因素中唯一可控的因素就是教養方式了。

    現在的很多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夠贏在起點上。所以看到別人家孩子會的,自己家孩子也一定要會,別人家孩子不會的,自己家孩子也要會,並且家長還要求孩子必須做到精益求精,孩子做的不夠好的時候,就會得到家長一頓訓斥,孩子在面對外界的壓力太大時,就容易形成孩子擔心未發生的事情。

    還有一種教養方式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愛偏向溺愛了。關於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不假借於他人之手,自己親力親為,讓孩子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所以當父母要出門時,孩子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就容易表現得比較急躁。

    專家指出:孩子有一定的分離焦慮是屬於正常情況的,這個現象起碼能夠證明你的孩子是一個身心健康的寶寶。

    如何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呢?

    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的焦慮和想象。比如:當孩子考試時,孩子緊張,但是家長表現的比孩子還緊張。當孩子最需要你的心理支援時,你卻表現得比他還緊張,這樣無形中給了孩子更多的壓力。面對焦慮的孩子,首先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大驚小怪。

  • 2 # 精分親屬

    我孩子小時也是這樣、每次我去上班都大哭、1⃣️直到6⃣️歲才好。想起樓裡一街坊,30來歲出門兒、老媽追出來問"兒子、到哪兒去呀?幾點回來?"兒子頭也不回、說:"今我休息、隨便遛遛,沒準兒幾點回來。"

    兒子乘電梯下樓了,他老媽說:"還是年輕好、家裡忙外頭忙、生活充實。孩子小時候粘著你,翅膀硬了就不聽話了!"

    我笑了"30了、還像小時候那麼聽話粘人,您️多著急啊!"…

  • 3 # 木子荏青

    寶寶從出生開始,一般來說接觸最多的就是媽媽,這也就造成了媽媽有事要出門的時候,寶寶不放行,哭鬧,家長們只能用一招幾乎大家都會的絕殺招~騙

    這招很好用,一般都能順利出門。可是,長此以往,問題也就出來了。隨著“騙”的次數增多,媽媽一次次“騙”出門,卻從不履行“騙”的約定,慢慢懂事的寶寶就會發現不對,不再好騙,媽媽也就不容易出門了

    那麼問題怎麼解決呢?我給大家講講我的經歷吧。

    我家寶寶現在兩週歲,我要出門她幾乎不會攔著,別看我現在滋潤,這可都是我們一家人用“計”得來的

    開始的時候,寶寶也不讓我出門,有時偷偷地出去辦事,每次匆匆忙忙回來,寶寶都是在大哭,看得人心疼死了!可我又不能不出門,於是一家人就決定除了吃奶,其他時間儘量減少寶寶跟我接觸,由寶寶奶奶帶著。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再出門果然寶寶不再哭鬧,甚至連看都不看我一眼,自顧自跟著爺爺奶奶玩

    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後遺症的,寶寶的爺爺奶奶屬於那種閒不住的人,有事出門,沒事也不在家待,寶寶跟著他們就養成了這種性子,喜歡出去玩,也不管外面冷還是熱。不過寶寶還算聽話,天氣不好,不讓出去在家也能玩一天。

    如果家裡老人不在身邊的,沒辦法讓別人幫著帶,那就經常帶著寶寶出去跟小朋友們玩,不要總拘著寶寶,寶寶出來進去接觸的就是媽媽,能不分離焦慮嗎?

    好了,這就是我的方法,很好用的,不但能解決寶寶的分離焦慮,還能養成寶寶合群的性格,以後上學也是有好處的!

  • 4 # 旺寶家

    分離焦慮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和處理:

    理解分離焦慮

    一般從6個月開始,寶寶逐步建立了“物質恆存”的概念,東西看不見了但還是存在的,隨之而來的就是“分離焦慮”開始萌芽,孩子會因為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而感到焦慮不安或者不愉快。通常七八個月寶寶會迎來第一次分離焦慮,他們變得更黏人,總是要抱抱,甚至出現睡眠倒退,一般10~18個月達到巔峰,另一次的巔峰就是上幼兒園的“心理斷乳期”。

    家長要理解分離焦慮是孩子認知發育的一種進步,每個孩子都會有不能程度的分離焦慮,但是我們要幫助孩子為分離做好準備,當分離來臨,我們和孩子都能更加從容。

    分離焦慮的原因

    儘管分離焦慮每個孩子都有,但是程度不盡相同,主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❶安全感、信任感不足。

    嬰兒期的安全感最初來源於父母,父母的愛撫、擁抱以及及時滿足基本需要,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穩固的,父母是值得信賴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有程度較重的分離焦慮,他們不願意離開父母去獨立探索,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嚴重的甚至造成依賴型人格,伴隨終身。

    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是無比細心地照顧著我們的孩子,也很努力地學習育兒知識,但是有些運用不當的理論倒是可能誤導家長。比如有理論認為“孩子越哭鬧越是不能抱,孩子會認為哭鬧就可以得到抱抱,就會變本加厲地哭鬧”,雖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也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一般一歲半以內的孩子認知發育根本還沒有達到能夠耍這種心機的程度,他們哭鬧只是真實地表達需要,無論是物質的還是情感的需要,這個時期如果能給予孩子更及時的反饋,反而能縮短這個焦慮過程。帶有愛意的身體接觸是重要的生命體驗,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一些反常情況是否與“面板飢渴症”有關。

    上個世紀初葉,“面板飢渴症”的概念被引入,人類需要每天進行面板間的接觸才可以更好地發育。若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這種愛撫,就會出現面板飢餓,長期如此會引起孩子食慾不振、營養不良、智力衰退。在情緒上變得抑鬱、不合群、膽怯、躁動不安,出現各種行為異常。長期下去不僅影響孩子正常生理發育,而且在心理上也會留下陰影,是造成畸形心理的原因之一。 

    ❷過度控制以及無力感。

    平時總是幫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代替孩子拿主意,讓孩子覺得凡事都要聽父母的。當孩子遇上要自己獨立做事情的時候,因為缺乏平時的鍛鍊積累,孩子總是體驗不到成功,從而形成強烈的挫敗感,導致習得性無助,遇上問題總覺得“我不行”,感到自己無法離開父母。

    孩子的能力感是要逐步培養的,給孩子一點點加大挑戰難度,讓他體驗成功,感覺自己是可以的,遇上問題,多問問孩子的想法,鼓勵他去拿主意並實踐,孩子的想法被尊重,他們將會更有自信和主見,更有勇氣離開父母的懷抱。

    ❸環境的變化。

    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能夠讓他習慣於其他人的環境,比如一個大家庭,孩子的焦慮情況可能會好很多,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照顧孩子當然是最好,但是如果孩子與其他人的接觸很少,孩子總是以你為唯一的中心,那他的分離焦慮就可能相對嚴重一些,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引導。

    對於新環境的害怕問題,可以讓孩子帶上他的安撫物或者喜歡的玩具,增加他熟悉的元素,新入園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先參觀學校,先對環境有所瞭解或先認識幾個朋友或者老師再去融入。

    ❸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孩子首先會受到我們的情緒影響,如果我們總是擔心他不能適應,而先產生了焦慮,孩子會感受到我們的情緒,並覺得分開是很不好的。

    3~5歲的孩子的社會性行為開始尋求和同伴團體保持一致,這個階段,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還很弱,對同伴的行為無差別地模仿,上幼兒園的時候別的小朋友哭鬧著不要父母離開,我們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父母要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把焦慮情緒向積極的方面引導,比如對孩子說“寶貝,你覺得是媽媽先來接你還是那個小朋友的媽媽先來接你呢”,“媽媽會先來接你,那麼你先在幼兒園玩一會,我們一會兒再見好嗎?”

    ❸分離的創傷體驗。

    上次不恰當的離開給孩子造成了傷害,讓孩子更加依賴父母,極度害怕父母的再次離開。這種情況下,父母要在這段時間多陪伴孩子,撫慰孩子的創傷,給予更多耐心和愛,重新獲得孩子的信任

    化解分離焦慮

    ❶平時的訓練。

    找一些機會,幫助孩子認識更多人、參加更多活動,讓孩子習慣陌生人和新環境。你要陪在身邊,但是不要干預孩子,然後逐步短暫地離開,當然前提是孩子是處在安全的環境中的。

    透過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讓他適應分開,透過繪本、情景模擬、編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分離並做好心理準備。

    從短暫的分離開始訓練,先從孩子的視野中消失一會兒,孩子開始表現出焦慮就出現或者與之隔空說話,透過訓練不斷延長能夠分開的時間。

    ❷體面地離開。

    一定不要偷偷離開,雖然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離開短時間有效,但是當孩子反應過來就會嚎啕大哭,產生強烈的不安,即便是去隔壁廁所也最好跟孩子說一聲,對於高需寶寶,一開始你人離開,最好讓他知道你在,去廁所也要保持隔空交流。

    離開前要跟孩子認真告別,向孩子解釋你要去哪裡,做什麼,和什麼人,要多久才能回來,這些細節能讓孩子對分離能有個心理準備。要跟孩子強調回來的時間,對於沒有時間概念的孩子不要說幾點,而是具體的事件,比如說等你吃完下午的零食我就回來了,而且要強調媽媽是一定會回來的。

    理解孩子不想和你分開的心情,告訴他你知道他會有點害怕,不想分開,但是你必須要離開,經常這麼做,孩子會逐漸習慣。

    高高興興地離開,保持微笑,讓孩子覺得你的離開並不是悲傷的事情,離開後就不要因為孩子的哭泣而折返,一旦回去,大點的孩子就會覺得,我哭,媽媽就會回來,只會強化他的哭泣行為。你離開後,孩子會從反抗到失望最後到超脫,其他人會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孩子也會逐步接受其他人的照顧,儘管當他們想起你還是有可能會哭泣。

    離開前,給孩子佈置一些小任務,讓孩子有責任感也能分散他對你離開的注意力,比如“我不在的時候,你能幫忙照顧好奶奶嗎?”、“能幫媽媽把門關一下嗎?”等等。

    ❸回到孩子身邊。

    家長要遵守和孩子的約定及時回到孩子身邊,如果確實因為不可抗力沒能及時回來,要跟孩子道歉並解釋原因,並在下次一定遵守承諾,重建孩子的信任感。

    回到孩子身邊後要給予孩子一個擁抱或者其他的親密接觸,對孩子好的表現給予鼓勵。向孩子強調“媽媽說過我一定會回來的,我現在回來了對嗎”,加深孩子對媽媽離開,但是一定會回來的印象

    最後:雖然寶寶粘人會讓疲憊的家長超崩潰,但是這黏人的時光卻一定是一去不復返的,在旺寶不再需要夜奶以後,我有時候半夜醒來,甚感空虛,原來被需要真的很甜蜜,尤其是回憶的時候。

    我們要教會寶寶如何面對分離,但是我們卻是最捨不得和寶寶分離的人,只是成長就是別無選擇的分離,看著寶寶漸遠的背影,看寶寶奔跑進人群。

  • 5 # 百合媽媽讀心理
    1、提前預演,巧用遊戲的力量。

    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吉諾特教授曾經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闡述了關於孩子焦慮的一些來源,其中有一點就是因為擔心被拋棄而產生的焦慮。 吉諾特教授不建議父母偷偷地離開,然後把事情留給親戚或者保姆解釋,這樣做只讓孩子焦急、煩躁。父母可以透過準備工作讓孩子安心,減輕分離帶給孩子的壓力。

    書中的一位媽媽在因病不得已要長期離開孩子之前,預演了很多次關於分離和團圓的場面,慢慢地孩子就會正確理解分離、等待、再次團圓的含義,而不會在父母離開時感到過分焦慮。

    2、尊重孩子,同孩子正面溝通。

    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感受,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不想讓媽媽離開,但是,媽媽有很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出門去!”父母的理解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孩子的一部分焦慮。 然後,明確地告訴孩子要去哪裡、做什麼、去多久,什麼時候回來,給孩子一個清晰的時間、空間概念,讓孩子內心安定,同時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與信任。最後,孩子一般都會同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為別的原因沒有辦法按時回家,也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打個電話說明原因,不然,孩子會對父母感到失望,覺得父母說話不算話,是不在乎他的。

    3、借用外力,讓其他家庭成員提供幫助。

    有許多家庭可能會跟爺爺奶奶、其他親戚或者保姆生活在一起,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與他們溝通,讓他們也學會一些育兒知識,這樣,在父母離開的時候,其他人就能更加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善待孩子,耐心地陪伴孩子等待父母的歸來。

    4、拓展空間,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

    父母要經常帶著孩子去戶外活動,幫助拓展孩子的活動場所和眼界,讓孩子看到除了家之外的這個廣闊世界,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在做各種不同的事情,同時,給孩子講一講,爸爸媽媽離開他就是出門做某件事,增強孩子對一些事情的現實體驗與理解,讓孩子的思維更加立體、寬闊,也讓孩子明白,父母除了照顧他,還有許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做。如此,當父母下次離開的時候,孩子就會有一種比較客觀而理性的接納。

    在生命早期,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就是畫家,父母在這張紙上畫什麼,就會呈現什麼畫面,所以說父母的育兒水準影響著孩子生命的高度。而孩子的心理成長永遠都應該被放在第一位,任何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都是對生命的褻瀆,為人父母的一定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用心呵護孩子成長的每個瞬間。

    -END-

  • 6 # 霍體清

    媽媽出門全靠“騙”,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有分離焦慮的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一生下來,媽媽就圍著孩子不離開,過去孩子多,需要幹活,沒這個條件。現在媽媽緊看著,好像很負責,但是孩子覺得媽媽是自己的唯一,一刻看不見就受不了。畢竟媽媽要做一些事情,即便不工作,也要做一些走親戚,或其他的應急事情,不可能一顆不離開,即便在孩子小的時候能做到,但孩子大了以後也會焦慮,就沒法出去上學、工作。

    如果孩子的這種焦慮情緒已經形成了,全家要注意輪換看孩子,並且培養孩子一個特別喜歡玩的遊戲,如果媽媽要出去,再出去之前,別人和孩子玩遊戲,讓孩子玩到興奮的狀態,這是別人怎麼樣,他不會介意,等出去以後,遊戲停下來,孩子可能有點情緒,但也能感受到,媽媽出去了,那會自己也很高興。在這基礎上,多鼓勵孩子做一些家務等,培養孩子的安全感,等安全感建立起來,問題就解決了。

  • 7 # 高了高

    有位媽媽給我提了一道“世界性難題”:

    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三週歲的孩子、每天上班的時候都會說媽媽不上班。特別週末陪孩子兩天。週一上班必哭。有什麼辦法緩解呢?

    一點不是誇張,這個難題,放在任何國家、任何地方,都不太好解決。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從小就不生活在媽媽身邊的孩子。但正如我前面文章中提到的,這類孩子長大後出問題的機率很高。

    要想孩子正常,就需要從媽媽那裡獲得安全感,所以母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連線是相當緊密的。一旦媽媽離開,即便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孩子也會十分焦慮,兒童心理學中常見的一個名詞——分離焦慮就出現了。

    首先要明白這個過程不可避免,是母子關係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現象。而且,它和嬰兒的吮吸本能、抓握本能一樣,是嬰幼兒時期的本能反應,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對付這種情況,一般的辦法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過,做過爸媽的都知道,孩子的情緒易波動,興趣轉移快,就算透過注意力轉移等方式來引導他,也往往是用一次兩次行,下次就要換別的辦法,要經常琢磨新主意,這是最讓家長崩潰的。

    所以,別想什麼一勞永逸,心理學博士、教育學專家對自己的孩子都經常一籌莫展、近乎崩潰,何況我們乎。

    如果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要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尤其注意:要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孩子的語言來溝通。

    這方面有個典型的例子,我在群裡也和大家分享了:

    一個3歲小孩去幼兒園的時候,非要把米老鼠玩具帶到幼兒園,說米老鼠是她弟弟,自己在家會害怕。但幼兒園不準孩子帶自己的玩具。

    他爹挺有辦法,問她:“你弟弟多大啦?”孩子大概知道只能說3歲以下,只好說:“1歲。”她爹又問:“多大才可以上幼兒園啊?”孩子說:“3歲。”(掉到他爹埋伏的坑裡了)

    他爹說:“那1歲的娃娃能上幼兒園嗎?該讓誰照顧呢?”孩子說:“不能上,要讓媽媽看。”他爹說:“那把你弟弟交給你媽媽照看,晚上回來再陪弟弟好不好?”女兒說:“好。”

    就這麼解決了問題。關鍵是孩子把布娃娃當弟弟,你就必須把布娃娃當兒子看,問題才能解決。

    轉移孩子注意力之前的有效溝通,也是這樣。記住,這個溝通的目的,是給孩子建立目標期待(這也算目標管理),讓他覺得“有盼頭”。這個盼頭,就是讓他知道媽媽多長時間會回來。不要說“4個小時”等大人的語言,要用孩子的方式,比如“看完一本繪畫書”,“畫完三幅畫後媽媽就回來”等。

    轉移注意力這個方法,有一點特別重要:千萬不要讓老人吸引住孩子,媽媽偷著離開,這是大忌,會讓他更沒有安全感。當然了,家長面對這類問題,最頭疼的是“用什麼轉移孩子注意力”,今天可以畫畫,明天可以看繪本,後天可以玩球,但每種花樣,頂多起一次效果。沒辦法,養孩子就是一場修行,慢慢熬吧。

    雖然分離焦慮是孩子一個必經的過程,但也不是沒辦法縮短,主要方向有兩個,家長可以從這兩個方向找辦法:

    第一,是建立同理心。同理心,簡單地說,就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要讓孩子理解爸爸媽媽是需要工作的。但這個道理,直接講肯定不行,還是要用孩子的方式講出來,最好是用講故事的方式。

    比如,可以利用週日,和孩子一起畫幾幅漫畫,內容可以是大鳥養育小鳥的,和孩子一起畫,故事情節自己想象著展開,比如小鳥餓了,鳥爸爸、鳥媽媽就要出去找東西吃,這就是鳥爸爸鳥媽媽的工作,他們如果不工作,小鳥就餓死了;這時候鳥爸鳥媽會把小鳥託付給喜鵲阿姨照看,喜鵲阿姨就相當於孩子的奶奶等。

    一定要有情節,這麼引導著,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工作是不行的。

    另外,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機會,帶孩子到媽媽的工作單位看看,讓他知道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在幹什麼,也可以讓他把媽媽工作的地方畫下來。孩子之所以有分離焦慮,一方面是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潛意識裡也是在擔心媽媽,他如果知道媽媽在什麼環境下工作,就踏實多了。

    第二,是讓孩子學會付出愛。安全感可以透過得到父母的愛建立,更可以透過付出自己的愛心建立,所以讓他學會關愛別人,更容易建立安全感,所以家裡養著小寵物的孩子,一般安全感較強,因為他們對小寵物有付出,而不僅僅是從父母那裡得到關愛。

    媽媽分開的時候,讓他照顧家裡的布娃娃、寵物甚至小花小草都可以,讓他學會付出,內心會更平靜,也就不容易焦慮了。

    他是齊文化研究員,文史學者,作家;出版了《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喬布斯告訴中國》等10餘本暢銷書。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優秀女兒的好爸爸,並以此為終身職業。

    從前,他也是一個“無證上崗”的爸爸。開車需要駕駛證,成才需要畢業證,唯有做家長,我們都在無證上崗。

    所以,他自行“考證”,光心理學方面的書就讀了上百本,併力圖把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成功學結合,打造“家庭教育的成功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成功的人生,而不僅僅是學業有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能力工作很努力也有業績,但為什麼得不到領導的信任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