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伴茶

    李紈說妙玉的壞話?噢,你是說《蘆雪廣爭聯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那一回吧?

    大觀園裡的才子才女們,不但要賞雪,還要品梅。

    李紈在雪中看見了櫳翠庵的紅梅,心生喜歡,覺得有趣,想要折一枝插在瓶裡,可又討厭妙玉的為人,他不理妙玉,就罰寶玉去取。

    是,李紈說的,討厭妙玉為人。妙玉之潔,遭人妒恨,她是那種不理凡人的、自以為是的道姑。平時不會把賈府上下人等放在眼裡,入她法眼的只有黛玉、寶釵和寶玉。

    李紈當著眾人的面,說討厭妙玉,只說明妙玉太過孤傲與清高,與世不容,曲高和寡,支援李紈說法的人一定是大多數。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岫煙是這樣說的,也是對妙玉之性情,捉摸不透。畢竟她們之間的修為與境界,相差太遠。岫煙這樣說,也摻雜著對妙玉的不喜歡,雖然她與妙玉為鄰十多年,己經感染了些妙玉的氣質,但還是不很合。

    李紈說討厭妙玉,也附和了大家心理,不會引起麻煩,所以善解人意的李紈才敢說。

  • 2 # 小說紅樓

    李紈和妙玉都是十二釵中的一員,可是兩個人的性格差異也無比巨大。李紈是賈家一貫的活菩薩和老好人,妙玉則是最特立獨行、孤高自傲的那一個。她們一個是櫳翠庵修行的小尼姑,一個是賈府的打少奶奶,她們兩人就算沒有什麼交集也不至於交惡。

    就算妙玉得罪了她,按照李紈一貫謙和的態度,也不至於會說妙玉的壞話。為什麼在懲罰寶玉去向妙玉討要紅梅的時候,她卻當著眾人面前說妙玉的壞話呢?是李紈變了,還是妙玉太可惡呢?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所有的事情不過一個誤會罷了。

    第一,李紈所說不過一句玩笑話,並不能算作說妙玉的壞話

    李紈笑道:“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李紈說的是她不喜歡妙玉的為人,她並沒有說妙玉的任何壞話,她只是在表達她對妙玉的看法罷了。李紈說她不喜歡妙玉的性格,只是因為兩人性格天差地別玩不到一起,可是這並不代表她討厭妙玉,或者讓大家對妙玉有不好的看法。

    李紈是大家的大嫂子,她說話和做事都是有分寸的。就算她不喜歡妙玉,她可能會在無人的時候抱怨,但她無論如何都不會當著眾人說妙玉的壞話,她所有的禮教根本不允許她這樣做。所以,無論公與私,李紈都不會說妙玉的壞話。

    第二,李紈只有在弟弟妹妹們面前才會放下“老好人”的面具,簡單的做自己

    李紈會在眾人的面前說出她不喜歡妙玉的話,也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因為這是她為數不多可以真實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刻。

    李紈是賈家的孫媳婦,她本該和王熙鳳一般活得精彩紛呈,可是因為丈夫賈珠早亡,她不得不讓自己活得像個木頭人一般,生活沒有色彩,還要處處周全,做好媳婦的本分和母親的職責,她不敢與人交惡也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和眾姊妹一同起詩社是李紈最輕鬆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她沒有那麼老成,她只是詩翁“稻香老農”,她可以和大家開玩笑、可以暢所欲言、可是表達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可以。在這個輕鬆愜意的時刻,李紈才會不小心就說出這樣的話,或許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任何不妥和與平常不同之處。

    其實這個時候的她最真實,她不喜歡妙玉就可以直接的表達出來,可是她沒有說妙玉的壞話,她只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大家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詫異。

    第三,按照李紈和妙玉的立場,她們兩個人都不會在意這件事

    也許有人會認為李紈說了妙玉的壞話,可或許作為當事人的兩個人她們都不會在意這件事。李紈說得很自然隨意,如果哪一天妙玉知道了她也不介意解釋一遍,她根本就沒有也做過得事情,她也不會在意。

    妙玉的性格她自己知道,大家對她有什也麼看法她也不在乎,她的孤高自傲讓人很不爽,很多人也不喜歡她,可是她並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她活得很好很快樂。無論李紈有沒有說過她的壞話對她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她聰慧明達,外界的傳言她自會分辨,李紈一般的老好人是不會說她壞話的,所以無需在意。

    總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李紈所說的話不過是一句玩笑話,她沒有說妙玉的壞話,她本人不會在意,妙玉壓根不會把這樣的事放在心上,所以一起的事情都是一個誤會。

  • 3 # 每天讀名著

    在榮國府,李紈是個悲劇角色,年紀輕輕死了丈夫,成了一個不能改嫁的寡婦。從這點看,封建社會婦女地位何其低微!

    賈府規矩是寡婦奶奶不管事,只宜清淨守節。賈府給她這個大奶奶的具體工作是:帶姑娘們看書寫字,學道理,學針線。其餘時間主要是撫養賈蘭和督促其唸書,可以說,無慾無求的“老好人”李紈的生活寡淡的很!

    幸虧探春發起組織了海棠詩社,生活極度空虛寂寞的李紈找到了存在感:不僅自告奮勇自薦當了社長,一個“稻香老農”的雅號雖樸素但霸氣。而且極熱心的為薛寶釵、寶玉等封了雅號,定社規、立罰約、完善詩社組織機構、約定每月初二、十六兩日開社、由她出題限韻等等,李紈是積極出謀劃策,不遺餘力。顯示出極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在五十四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_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眾姑娘爭臉聯即景詩,寶玉落第,為表示懲罰,李紈對寶玉說:“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支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如今罰你去取一支來”

    李紈為何討厭妙玉為人?

    一是妙玉為人清高,對於一般人是不屑一顧的。

    曹雪芹說妙玉:“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對妙玉的評價之一是:“ 才華阜比仙”。脂硯齋對這句話的批語是:“妙卿實當得起”。

    第二是妙玉舉止不合時宜,讓人難以接近。

    妙玉拿自己日常用的綠玉斗斟茶給寶玉,寶玉誤作了俗器。妙玉說,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也未必找得出這麼一個俗器呢。讓寶玉啞口無言;黛玉卻是何等的清高,緊接著也被妙玉斥為俗人,說她竟然雪水雨水也分不清……劉姥姥喝過的茶杯,再珍貴也要拋掉……這樣不合時宜的舉止,李紈肯定是知道的。

    李紈的看法似乎得到大家的贊同,所以大家認為這樣的處罰又雅又有趣,既可以考驗寶玉的折花難度,又可以讓紅梅助興詩會!所以最後寶玉討來了紅梅,大家皆大歡喜。

  • 4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國風認為:

    很正常,再老好人也有心裡上討厭的人,只不過這種人不會直爽地表達!李紈所以在公開的場合,說出討厭妙玉為人!若不是認為一圍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樣討厭妙玉的人。就是多喝了兩杯一時的失誤!

    李紈性情寡淡,但為人隨和,和大觀園所有的人的關係都不錯,包括那些低等的下人。從沒見李紈得罪過什麼人。李紈的地位在賈府中不算很低,能保持如此待人,可見其品性純良!

    但妙玉為人就不同了,自命清高,待人刻薄。瞧不起底層人民!大觀園中能找出喜歡妙玉的只怕是沒幾個人。就連黛玉寶釵等也對她敬而遠之!更何況別人,由於她瞧不起下人,只怕大觀園的底層人士更討厭他!

    雖然說小人喜隨和,君子愛清高。但是太過了也沒什麼好處!畢竟這個世上,成為君子的人很少!而小人就太多太多了!

  • 5 # 萍風竹雨123

    這個故事發生在《紅樓夢》第50回,蘆雪亭聯詩,賈寶玉又落了地,為了罰他,李紈提議讓寶玉向妙玉討要梅花插瓶:

    “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李紈"重德不重才″,做事穩重周全,謹守禮儀本分。怎麼會對妙玉說話這麼不客氣呢?原來,李紈雖然平時平和穩重,但在姐妹們面前,卻不失活潑,說話在坦率公正外,也不失幽默有趣,時時綻放一種青春的光彩。

    如一聽探春要發起詩社時,馬上說道:“雅的很”,並自薦為掌壇人,還拿出自己的稻香村作為社址。 而且馬上根據林黛玉的建議讓大家起詩號。為了讓王熙鳳投資詩社,李紈用開玩笑的口吻,一口氣送給王熙鳳“無賴泥腿市儈”“下作貧嘴惡舌”“黃湯灌狗肚”“狗長尾巴尖”“潑皮破落戶”“楚霸王”等一系列封號,迫使王熙鳳不得不出錢支援。如63回,寶玉過生日,在大觀園群芳開夜宴,她不但和湘雲等人灌探春喝酒,還開起林黛玉的玩笑,批評寶玉也是從來不客氣。

    另外,對妙玉的一些做法,許多人都看不慣,如 賈寶玉說她為人孤僻,不合時宜,賈環評妙玉更狠:"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妙玉的好朋邢岫煙也說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李紈僅僅說一向“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已經是很客氣了。

  • 6 # 書燈幽見

    主要談三點。

    第一:

    紅樓夢裡的寫作手法,在所有文學小說裡面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多變與豐富。

    比喻,修飾,暗喻,草蛇灰線,不認真細讀,很容易被他瞞過。

    文字內說李紈是“菩薩”,但是卻從未見過這位“菩薩”伸手助人一把。所以,所謂的“菩薩”是個“假菩薩”。

    文字內說鳳姐是夜叉,夜叉雖然幹了不少壞事,但是她至少也救濟過貧苦的劉姥姥。所以,夜叉也未免是真夜叉。

    所以,文字內對於一個人的評價裡,偶爾也不乏諷刺的意味。

    所以,李紈“老好人”的評價,亦可以反解。

    第二:

    李紈父親李守中,是個守舊的人。李紈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封建主義對女子天性的打壓的教育。

    妙語的性格是十分獨立特行,雖然身住空門,卻不比真正的出家人,她是帶髮修行而已。所以她的性格行為,都與真正出家眾不一樣。

    刑岫煙就曾經評價妙玉:

    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從來沒見拜帖上下別號的,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道理。”

    邢岫煙是妙玉好友,尚且如此評價她,也是略有看不慣之意。而刑岫煙的性格,是最為淡泊和雅的,連她都尚且看不慣妙玉的行徑,就更不必說性格守舊固執的李紈,能去看得習慣妙玉了。

    第三:

    妙玉或許對李紈的態度非常傲慢。也引起李紈的不滿。

    “乞紅梅”一段,李紈親口說:

    “妙玉為人可惡,我不理她..”,雖然文字內並沒有直接寫明二人交惡,但是從妙玉只叫黛玉,寶釵,寶玉三人吃茶的情景看來,平日裡她對李紈應該是相當傲慢的。

    李紈雖然因為寡居不管家,但是她畢竟是榮國府的正經主子奶奶。妙玉住在他們家,眼裡卻絲毫沒有李紈的一絲地位,也比較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

    李紈與妙玉,是一對性格完全對立的人物。

    一個是封建禮教忠實的守護者,一個封建禮教的叛逆者。

    這樣兩個人,根本不可能有交集點。若有,便只有交惡了。

    再加上李紈的性子,也並不是軟弱可欺的人。相反,她的性子也有非常剛硬的時候。

    比如說,她就會當面痛批鳳姐:

    你這個東西,虧了還託生在詩書仕宦人家做小姐,又是這麼出了嫁,還是這麼著。要生在貧寒小門小戶人家,做了小子丫頭,還不知怎麼下作呢!

    連潑辣的王熙鳳,她都照批不誤,批妙玉,也真的不算什麼。

    (圖源皆自網路,侵刪)

  • 7 # 潤楊閬苑

    李紈是表面的老好人,她骨子裡是和王夫人一樣的人。李紈的曲子說她不給兒孫積陰騭。這說明李紈不是善人,不算老好人。

    李紈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她連王熙鳳都連說帶損的,對妙玉說句厭惡是正常。

    找王熙鳳要詩社經費時,李紈損王熙鳳一頓。

    你這個東西,虧了還託生在詩書仕宦人家做小姐,又是這麼出了嫁,還是這麼著。要生在貧寒小門小戶人家,做了小子丫頭,還不知怎麼下作呢!

    李紈說王熙鳳,一點都不留情面。妙玉不過是賈府養著的一個小尼姑,李紈沒必要討她的好。討厭就說出來,因此李紈說:“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妙玉比林黛玉還孤傲,萬人不入妙玉的眼。與之相對,賈府人大多不喜歡妙玉。就連妙玉的徒弟邢岫煙都覺得妙玉,僧不僧,俗不俗的。其他人更是如此。因此李紈就是說妙玉可厭,也不會傳到妙玉的耳朵裡。

    李紈嫉妒妙玉有錢,有自由,因妒忌妙玉,而厭煩她。

  • 8 # 平姐悅書

    李紈與妙玉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皆因賈家而有過面緣。在李紈的心裡便留下了對妙玉的看法。書中第五十回,在蘆雪庭爭聯即景詩時,寶玉這一次又落後了,李紈便提議懲罰寶玉:

    “也沒有社社擔待你的。又說韻險了,又整誤了,又不會聯句了,今日必罰你。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在眾人面前這麼直接地說出特別不喜歡一個人,這似乎不符合李紈的性格。她在眾人的心中就是一個與世無爭,待人和善的人。一直以來都是以“老好人”面目示人。王熙鳳說她是個“佛爺”――性子極好的一個人。

    按理說,李紈是不會說出“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這樣有失賈家大奶奶風度的話來,可事實是李紈唯一一次的情緒反應,徵對的便是妙玉,足見妙玉給她的印象有多麼的不好。這是為什麼?

    一、妙玉心性太高潔

    作為曹雪芹筆下“金陵十二釵”中的一分子,妙玉的身世來歷,為人處事必會有交代的。雖然寫妙玉的筆墨不是很多,但僅有的幾次敘述,便可以讓讀者瞭解妙玉的這個人。

    書中第十八回給我們交代了妙玉的身世,原來妙玉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官宦之家的小姐,最後卻落入了空門。只因她從小多病,入了空門才好。自此她便帶髮修行。跟隨師父入了京。後來,恰逢賈府建了省親別墅,另有庵子之類的房屋,打算採訪聘買一些小尼姑、小道姑。王夫人聽林之孝家的說起了妙玉的身世和學識,便有了招聘的想法。無奈妙玉的說辭是:

    “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深知這樣的官宦小姐,即便入了空門,骨子裡也是驕傲的。便命人下請帖、備轎接了過來。由此可見,妙玉的心性極高。

    對於妙玉的這一點,我們也可以透過她送生日帖子給寶玉。書中第六十三回,提到寶玉過生日,妙玉託人送來一張粉紅箋子,上面寫道:

    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塵。

    乍一看,這帖子也沒什麼不妥。問題就出在這“檻外人”三字上。由於這樣的三個字弄得寶玉竟不知如何回帖。後來在邢岫煙的點撥下,寶玉才知道要自稱“檻內人”便可。這妙玉為何自稱“檻外人”?原來她只喜歡范成大的兩句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在妙玉看來,無論你生前多麼身世顯赫,地位多麼高貴,死後也不過是入得個“土饅頭”。年紀輕輕的妙玉看透一切,便不想與世俗之人為伍,她不願去搭理那些“俗事”和“俗人”。她常贊莊子的文章。說明道家的“出世”思想已深入她的骨子裡,所以她自稱“檻外人”――不入俗世之人。可以說,她不想食人間煙火味,把一切世俗的東西都擋在了她的心門之外。

    而這樣一個保持心性極高潔的妙玉,是不會去搭理那些諳於世俗之道的人。這其中就包括李紈。因為李紈就是一個深諳做人之道的人。雖然書中並沒有直接描述過妙玉與李紈有過正面接觸或是說過話等,但是我們從妙玉的說話處事上可以知道,她們之間只會限於面緣,是不會進一步產生交集的。

    二、妙玉為人孤傲

    妙玉說話從來都是不給人留情面,她沒想過太多,一切隨心。大觀園中眾多女孩兒中,她只願與釵黛二人交往。第四十一回,賈母攜劉姥姥來到櫳翠庵。妙玉招待了賈母茶水後,單獨邀請寶釵和黛玉來到耳房內吃體己茶。這一舉動,可以看出妙玉獨對釵黛二人有好感。

    因為妙玉是一個有才情的女孩,她便對同樣有學識的女孩“傾心”。而寶釵黛玉是大觀園中的佼佼者,她請二人吃體己茶:一來是想試試二人在茶品上的學問如何,有與她們鬥茶之意;二來從側面說明妙玉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很高。在品茶的過程中,妙玉對茶品的研究確比釵黛二人要勝一籌。她不僅懂得選用茶具,還懂得選茶水,且精通飲茶之道:

    妙玉笑寶玉道:“你雖吃的了,也沒這些茶糟蹋了。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驢’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麼?”又笑黛玉不識茶水:“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

    妙玉借這一次與釵黛二人的品茶鬥茶之際,試探了一回她們二人的才學。她們二人離開,妙玉也沒有相送。可見,妙玉性格有多麼的孤傲。

    對大觀園中頗有才華的釵黛二人,妙玉都只限於這樣的交情,可見其他人她根本就不怎麼當回事,連賈母她都是拿舊年蠲的雨水泡茶,而不是拿雪水來泡茶招待。那麼,李紈這樣不出眾的人,那是根本就入不了妙玉的眼的。

    三、妙玉骨子裡透著叛逆

    《紅樓夢》十二支曲中,妙玉的唱詞是: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

    這樣一個氣質才華俱佳的妙玉,骨子裡是排斥俗世裡的一切約束。她不喜王公貴族那一套處世之道,也不願去接觸裡面的“濁物”。可以說她最厭封建道德禮教中的那些個對女孩兒的束縛。因此,她會願意與黛玉湘雲探討詩詞。因在她們二人身上,她找到了一種惺惺相惜之感――性格氣質中隱隱含有某種叛逆性。

    李紈卻是一個截然相反的人。她是一個不敢越矩半步的人,書中第四回是這樣介紹她的:

    “這李氏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至李守中承繼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李紈,字宮裁。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從這段文字中透露的資訊可知:李紈出身貴族家庭,卻由於家中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讓李紈骨子裡遵從女子三從四德,一切行為合乎封建禮教,裡面只知“侍親養子”、外面只做陪侍姑娘們“針黹誦讀”的事,其他一概無見聞,長此以往,生活只如“槁木死灰”,沒有一點生機和色彩。

    李紈行事小心謹慎,是一個典型的封建禮教的衛道者。一個毫無個性的李紈是不會被有個性的妙玉注意的。妙玉是從骨子裡討厭這種人的。我們可以從她對劉姥姥的態度上看出一二。

    在第四十一回中,劉姥姥跟隨賈母一起來到了櫳翠庵,妙玉用舊年雨水蠲的茶招待賈母。賈母喝了一小半便遞給劉姥姥喝。事後,妙玉對劉姥姥喝過的茶杯極度厭惡:

    “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使過,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你要給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給你,快拿了去罷。”

    妙玉其實並不是嫌棄劉姥姥的貧,她是不喜歡劉姥姥那副在賈母一行人面前那副討好、諂媚的嘴臉。總之一切入了俗世的東西妙玉都不喜歡。她把自己置於俗世之外。

    一個入世的李紈,一個出世的妙玉,她們二人是不會有交集的,更不會有交情的。所以,李紈會最討厭妙玉了。

  • 9 # 遠景讀紅樓夢

    《紅樓夢》第50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李紈最後做總結髮言,提出要罰寶玉去櫳翠庵折紅梅,這時她突然冒出一句,“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取一枝來插著玩兒。”這確實是一個“老好人”在當眾說妙玉壞話,讓不少讀者也是大跌眼鏡。其實,這裡面有三個原因:

    一、兩人結怨在先

    在讀者的印象裡,李紈與妙玉井水不犯河水,怎麼還會結怨?原來在第41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時,妙玉請寶釵、黛玉喝私房茶,寶玉也跟著進去蹭茶喝。

    這等於妙玉公然搞了一個品茶的小圈子,釵黛兩人都是座上賓,寶玉算是列席,但是李紈卻被排除在外。我們知道,李紈實際上是大觀園的一姐,負責大觀園內姐妹們的看護、教養等日常工作,櫳翠庵就坐落在大觀園內,這層利害關係妙玉不會不清楚,但是用我們現代人的話來說,妙玉太不把李紈這個稻香村的村長當幹部了。李紈心裡能沒有怨氣嗎?

    二、李紈借題發揮

    一般人心裡要是有了怨氣,總要找機會發洩出來,李紈估計也不能免俗。當然,她要專門就此事當眾批一下妙玉,估計迎探惜、湘雲也會深有同感,但這樣就顯得自己有點小家子氣了。所以李紈作為海棠詩社的社長,在詩社的集體活動中借題發揮一下,就顯得非常自然,也無傷大雅。而且,大觀園是她的領地,她又是大家的意見領袖,在這裡她很放鬆,在特定的氛圍下脫口說出“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這樣的話來,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三、小說情節需要

    《紅樓夢》是文學作品,需要透過情節的精心設計,產生一些矛盾衝突,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也透過這些矛盾衝突,塑造更加豐滿的人物形象。於是,我們看到了李紈這樣的“老好人”,也會背後說人壞話;妙玉這樣天性孤僻的人,居然有很多人對她都頗有微詞。

    “蘆雪庵爭聯即景詩”這一段寫得還非常美,非常有意境,透過李紈之口,創造了一種氣氛,把生活的情趣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也凸顯了寶玉與妙玉兩人之間微妙的關係。讀《紅樓夢》,常常能感受到曹雪芹先生的閒筆不閒,讓讀者看得興致盎然。

  • 10 # 書伴茶

    李紈說妙玉的壞話?噢,你是說《蘆雪廣爭聯即景詩.暖香塢雅制春燈謎》那一回吧?

    大觀園裡的才子才女們,不但要賞雪,還要品梅。

    李紈在雪中看見了櫳翠庵的紅梅,心生喜歡,覺得有趣,想要折一枝插在瓶裡,可又討厭妙玉的為人,他不理妙玉,就罰寶玉去取。

    是,李紈說的,討厭妙玉為人。妙玉之潔,遭人妒恨,她是那種不理凡人的、自以為是的道姑。平時不會把賈府上下人等放在眼裡,入她法眼的只有黛玉、寶釵和寶玉。

    李紈當著眾人的面,說討厭妙玉,只說明妙玉太過孤傲與清高,與世不容,曲高和寡,支援李紈說法的人一定是大多數。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岫煙是這樣說的,也是對妙玉之性情,捉摸不透。畢竟她們之間的修為與境界,相差太遠。岫煙這樣說,也摻雜著對妙玉的不喜歡,雖然她與妙玉為鄰十多年,己經感染了些妙玉的氣質,但還是不很合。

    李紈說討厭妙玉,也附和了大家心理,不會引起麻煩,所以善解人意的李紈才敢說。

  • 11 # 小說紅樓

    李紈和妙玉都是十二釵中的一員,可是兩個人的性格差異也無比巨大。李紈是賈家一貫的活菩薩和老好人,妙玉則是最特立獨行、孤高自傲的那一個。她們一個是櫳翠庵修行的小尼姑,一個是賈府的打少奶奶,她們兩人就算沒有什麼交集也不至於交惡。

    就算妙玉得罪了她,按照李紈一貫謙和的態度,也不至於會說妙玉的壞話。為什麼在懲罰寶玉去向妙玉討要紅梅的時候,她卻當著眾人面前說妙玉的壞話呢?是李紈變了,還是妙玉太可惡呢?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所有的事情不過一個誤會罷了。

    第一,李紈所說不過一句玩笑話,並不能算作說妙玉的壞話

    李紈笑道:“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李紈說的是她不喜歡妙玉的為人,她並沒有說妙玉的任何壞話,她只是在表達她對妙玉的看法罷了。李紈說她不喜歡妙玉的性格,只是因為兩人性格天差地別玩不到一起,可是這並不代表她討厭妙玉,或者讓大家對妙玉有不好的看法。

    李紈是大家的大嫂子,她說話和做事都是有分寸的。就算她不喜歡妙玉,她可能會在無人的時候抱怨,但她無論如何都不會當著眾人說妙玉的壞話,她所有的禮教根本不允許她這樣做。所以,無論公與私,李紈都不會說妙玉的壞話。

    第二,李紈只有在弟弟妹妹們面前才會放下“老好人”的面具,簡單的做自己

    李紈會在眾人的面前說出她不喜歡妙玉的話,也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因為這是她為數不多可以真實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刻。

    李紈是賈家的孫媳婦,她本該和王熙鳳一般活得精彩紛呈,可是因為丈夫賈珠早亡,她不得不讓自己活得像個木頭人一般,生活沒有色彩,還要處處周全,做好媳婦的本分和母親的職責,她不敢與人交惡也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和眾姊妹一同起詩社是李紈最輕鬆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她沒有那麼老成,她只是詩翁“稻香老農”,她可以和大家開玩笑、可以暢所欲言、可是表達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可以。在這個輕鬆愜意的時刻,李紈才會不小心就說出這樣的話,或許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任何不妥和與平常不同之處。

    其實這個時候的她最真實,她不喜歡妙玉就可以直接的表達出來,可是她沒有說妙玉的壞話,她只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大家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詫異。

    第三,按照李紈和妙玉的立場,她們兩個人都不會在意這件事

    也許有人會認為李紈說了妙玉的壞話,可或許作為當事人的兩個人她們都不會在意這件事。李紈說得很自然隨意,如果哪一天妙玉知道了她也不介意解釋一遍,她根本就沒有也做過得事情,她也不會在意。

    妙玉的性格她自己知道,大家對她有什也麼看法她也不在乎,她的孤高自傲讓人很不爽,很多人也不喜歡她,可是她並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她活得很好很快樂。無論李紈有沒有說過她的壞話對她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她聰慧明達,外界的傳言她自會分辨,李紈一般的老好人是不會說她壞話的,所以無需在意。

    總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李紈所說的話不過是一句玩笑話,她沒有說妙玉的壞話,她本人不會在意,妙玉壓根不會把這樣的事放在心上,所以一起的事情都是一個誤會。

  • 12 # 每天讀名著

    在榮國府,李紈是個悲劇角色,年紀輕輕死了丈夫,成了一個不能改嫁的寡婦。從這點看,封建社會婦女地位何其低微!

    賈府規矩是寡婦奶奶不管事,只宜清淨守節。賈府給她這個大奶奶的具體工作是:帶姑娘們看書寫字,學道理,學針線。其餘時間主要是撫養賈蘭和督促其唸書,可以說,無慾無求的“老好人”李紈的生活寡淡的很!

    幸虧探春發起組織了海棠詩社,生活極度空虛寂寞的李紈找到了存在感:不僅自告奮勇自薦當了社長,一個“稻香老農”的雅號雖樸素但霸氣。而且極熱心的為薛寶釵、寶玉等封了雅號,定社規、立罰約、完善詩社組織機構、約定每月初二、十六兩日開社、由她出題限韻等等,李紈是積極出謀劃策,不遺餘力。顯示出極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在五十四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_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眾姑娘爭臉聯即景詩,寶玉落第,為表示懲罰,李紈對寶玉說:“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支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如今罰你去取一支來”

    李紈為何討厭妙玉為人?

    一是妙玉為人清高,對於一般人是不屑一顧的。

    曹雪芹說妙玉:“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對妙玉的評價之一是:“ 才華阜比仙”。脂硯齋對這句話的批語是:“妙卿實當得起”。

    第二是妙玉舉止不合時宜,讓人難以接近。

    妙玉拿自己日常用的綠玉斗斟茶給寶玉,寶玉誤作了俗器。妙玉說,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裡也未必找得出這麼一個俗器呢。讓寶玉啞口無言;黛玉卻是何等的清高,緊接著也被妙玉斥為俗人,說她竟然雪水雨水也分不清……劉姥姥喝過的茶杯,再珍貴也要拋掉……這樣不合時宜的舉止,李紈肯定是知道的。

    李紈的看法似乎得到大家的贊同,所以大家認為這樣的處罰又雅又有趣,既可以考驗寶玉的折花難度,又可以讓紅梅助興詩會!所以最後寶玉討來了紅梅,大家皆大歡喜。

  • 13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國風認為:

    很正常,再老好人也有心裡上討厭的人,只不過這種人不會直爽地表達!李紈所以在公開的場合,說出討厭妙玉為人!若不是認為一圍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樣討厭妙玉的人。就是多喝了兩杯一時的失誤!

    李紈性情寡淡,但為人隨和,和大觀園所有的人的關係都不錯,包括那些低等的下人。從沒見李紈得罪過什麼人。李紈的地位在賈府中不算很低,能保持如此待人,可見其品性純良!

    但妙玉為人就不同了,自命清高,待人刻薄。瞧不起底層人民!大觀園中能找出喜歡妙玉的只怕是沒幾個人。就連黛玉寶釵等也對她敬而遠之!更何況別人,由於她瞧不起下人,只怕大觀園的底層人士更討厭他!

    雖然說小人喜隨和,君子愛清高。但是太過了也沒什麼好處!畢竟這個世上,成為君子的人很少!而小人就太多太多了!

  • 14 # 萍風竹雨123

    這個故事發生在《紅樓夢》第50回,蘆雪亭聯詩,賈寶玉又落了地,為了罰他,李紈提議讓寶玉向妙玉討要梅花插瓶:

    “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李紈"重德不重才″,做事穩重周全,謹守禮儀本分。怎麼會對妙玉說話這麼不客氣呢?原來,李紈雖然平時平和穩重,但在姐妹們面前,卻不失活潑,說話在坦率公正外,也不失幽默有趣,時時綻放一種青春的光彩。

    如一聽探春要發起詩社時,馬上說道:“雅的很”,並自薦為掌壇人,還拿出自己的稻香村作為社址。 而且馬上根據林黛玉的建議讓大家起詩號。為了讓王熙鳳投資詩社,李紈用開玩笑的口吻,一口氣送給王熙鳳“無賴泥腿市儈”“下作貧嘴惡舌”“黃湯灌狗肚”“狗長尾巴尖”“潑皮破落戶”“楚霸王”等一系列封號,迫使王熙鳳不得不出錢支援。如63回,寶玉過生日,在大觀園群芳開夜宴,她不但和湘雲等人灌探春喝酒,還開起林黛玉的玩笑,批評寶玉也是從來不客氣。

    另外,對妙玉的一些做法,許多人都看不慣,如 賈寶玉說她為人孤僻,不合時宜,賈環評妙玉更狠:"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妙玉的好朋邢岫煙也說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李紈僅僅說一向“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已經是很客氣了。

  • 15 # 書燈幽見

    主要談三點。

    第一:

    紅樓夢裡的寫作手法,在所有文學小說裡面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多變與豐富。

    比喻,修飾,暗喻,草蛇灰線,不認真細讀,很容易被他瞞過。

    文字內說李紈是“菩薩”,但是卻從未見過這位“菩薩”伸手助人一把。所以,所謂的“菩薩”是個“假菩薩”。

    文字內說鳳姐是夜叉,夜叉雖然幹了不少壞事,但是她至少也救濟過貧苦的劉姥姥。所以,夜叉也未免是真夜叉。

    所以,文字內對於一個人的評價裡,偶爾也不乏諷刺的意味。

    所以,李紈“老好人”的評價,亦可以反解。

    第二:

    李紈父親李守中,是個守舊的人。李紈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封建主義對女子天性的打壓的教育。

    妙語的性格是十分獨立特行,雖然身住空門,卻不比真正的出家人,她是帶髮修行而已。所以她的性格行為,都與真正出家眾不一樣。

    刑岫煙就曾經評價妙玉:

    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從來沒見拜帖上下別號的,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道理。”

    邢岫煙是妙玉好友,尚且如此評價她,也是略有看不慣之意。而刑岫煙的性格,是最為淡泊和雅的,連她都尚且看不慣妙玉的行徑,就更不必說性格守舊固執的李紈,能去看得習慣妙玉了。

    第三:

    妙玉或許對李紈的態度非常傲慢。也引起李紈的不滿。

    “乞紅梅”一段,李紈親口說:

    “妙玉為人可惡,我不理她..”,雖然文字內並沒有直接寫明二人交惡,但是從妙玉只叫黛玉,寶釵,寶玉三人吃茶的情景看來,平日裡她對李紈應該是相當傲慢的。

    李紈雖然因為寡居不管家,但是她畢竟是榮國府的正經主子奶奶。妙玉住在他們家,眼裡卻絲毫沒有李紈的一絲地位,也比較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

    李紈與妙玉,是一對性格完全對立的人物。

    一個是封建禮教忠實的守護者,一個封建禮教的叛逆者。

    這樣兩個人,根本不可能有交集點。若有,便只有交惡了。

    再加上李紈的性子,也並不是軟弱可欺的人。相反,她的性子也有非常剛硬的時候。

    比如說,她就會當面痛批鳳姐:

    你這個東西,虧了還託生在詩書仕宦人家做小姐,又是這麼出了嫁,還是這麼著。要生在貧寒小門小戶人家,做了小子丫頭,還不知怎麼下作呢!

    連潑辣的王熙鳳,她都照批不誤,批妙玉,也真的不算什麼。

    (圖源皆自網路,侵刪)

  • 16 # 潤楊閬苑

    李紈是表面的老好人,她骨子裡是和王夫人一樣的人。李紈的曲子說她不給兒孫積陰騭。這說明李紈不是善人,不算老好人。

    李紈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她連王熙鳳都連說帶損的,對妙玉說句厭惡是正常。

    找王熙鳳要詩社經費時,李紈損王熙鳳一頓。

    你這個東西,虧了還託生在詩書仕宦人家做小姐,又是這麼出了嫁,還是這麼著。要生在貧寒小門小戶人家,做了小子丫頭,還不知怎麼下作呢!

    李紈說王熙鳳,一點都不留情面。妙玉不過是賈府養著的一個小尼姑,李紈沒必要討她的好。討厭就說出來,因此李紈說:“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妙玉比林黛玉還孤傲,萬人不入妙玉的眼。與之相對,賈府人大多不喜歡妙玉。就連妙玉的徒弟邢岫煙都覺得妙玉,僧不僧,俗不俗的。其他人更是如此。因此李紈就是說妙玉可厭,也不會傳到妙玉的耳朵裡。

    李紈嫉妒妙玉有錢,有自由,因妒忌妙玉,而厭煩她。

  • 17 # 平姐悅書

    李紈與妙玉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皆因賈家而有過面緣。在李紈的心裡便留下了對妙玉的看法。書中第五十回,在蘆雪庭爭聯即景詩時,寶玉這一次又落後了,李紈便提議懲罰寶玉:

    “也沒有社社擔待你的。又說韻險了,又整誤了,又不會聯句了,今日必罰你。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在眾人面前這麼直接地說出特別不喜歡一個人,這似乎不符合李紈的性格。她在眾人的心中就是一個與世無爭,待人和善的人。一直以來都是以“老好人”面目示人。王熙鳳說她是個“佛爺”――性子極好的一個人。

    按理說,李紈是不會說出“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這樣有失賈家大奶奶風度的話來,可事實是李紈唯一一次的情緒反應,徵對的便是妙玉,足見妙玉給她的印象有多麼的不好。這是為什麼?

    一、妙玉心性太高潔

    作為曹雪芹筆下“金陵十二釵”中的一分子,妙玉的身世來歷,為人處事必會有交代的。雖然寫妙玉的筆墨不是很多,但僅有的幾次敘述,便可以讓讀者瞭解妙玉的這個人。

    書中第十八回給我們交代了妙玉的身世,原來妙玉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官宦之家的小姐,最後卻落入了空門。只因她從小多病,入了空門才好。自此她便帶髮修行。跟隨師父入了京。後來,恰逢賈府建了省親別墅,另有庵子之類的房屋,打算採訪聘買一些小尼姑、小道姑。王夫人聽林之孝家的說起了妙玉的身世和學識,便有了招聘的想法。無奈妙玉的說辭是:

    “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深知這樣的官宦小姐,即便入了空門,骨子裡也是驕傲的。便命人下請帖、備轎接了過來。由此可見,妙玉的心性極高。

    對於妙玉的這一點,我們也可以透過她送生日帖子給寶玉。書中第六十三回,提到寶玉過生日,妙玉託人送來一張粉紅箋子,上面寫道:

    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塵。

    乍一看,這帖子也沒什麼不妥。問題就出在這“檻外人”三字上。由於這樣的三個字弄得寶玉竟不知如何回帖。後來在邢岫煙的點撥下,寶玉才知道要自稱“檻內人”便可。這妙玉為何自稱“檻外人”?原來她只喜歡范成大的兩句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在妙玉看來,無論你生前多麼身世顯赫,地位多麼高貴,死後也不過是入得個“土饅頭”。年紀輕輕的妙玉看透一切,便不想與世俗之人為伍,她不願去搭理那些“俗事”和“俗人”。她常贊莊子的文章。說明道家的“出世”思想已深入她的骨子裡,所以她自稱“檻外人”――不入俗世之人。可以說,她不想食人間煙火味,把一切世俗的東西都擋在了她的心門之外。

    而這樣一個保持心性極高潔的妙玉,是不會去搭理那些諳於世俗之道的人。這其中就包括李紈。因為李紈就是一個深諳做人之道的人。雖然書中並沒有直接描述過妙玉與李紈有過正面接觸或是說過話等,但是我們從妙玉的說話處事上可以知道,她們之間只會限於面緣,是不會進一步產生交集的。

    二、妙玉為人孤傲

    妙玉說話從來都是不給人留情面,她沒想過太多,一切隨心。大觀園中眾多女孩兒中,她只願與釵黛二人交往。第四十一回,賈母攜劉姥姥來到櫳翠庵。妙玉招待了賈母茶水後,單獨邀請寶釵和黛玉來到耳房內吃體己茶。這一舉動,可以看出妙玉獨對釵黛二人有好感。

    因為妙玉是一個有才情的女孩,她便對同樣有學識的女孩“傾心”。而寶釵黛玉是大觀園中的佼佼者,她請二人吃體己茶:一來是想試試二人在茶品上的學問如何,有與她們鬥茶之意;二來從側面說明妙玉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很高。在品茶的過程中,妙玉對茶品的研究確比釵黛二人要勝一籌。她不僅懂得選用茶具,還懂得選茶水,且精通飲茶之道:

    妙玉笑寶玉道:“你雖吃的了,也沒這些茶糟蹋了。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驢’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麼?”又笑黛玉不識茶水:“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

    妙玉借這一次與釵黛二人的品茶鬥茶之際,試探了一回她們二人的才學。她們二人離開,妙玉也沒有相送。可見,妙玉性格有多麼的孤傲。

    對大觀園中頗有才華的釵黛二人,妙玉都只限於這樣的交情,可見其他人她根本就不怎麼當回事,連賈母她都是拿舊年蠲的雨水泡茶,而不是拿雪水來泡茶招待。那麼,李紈這樣不出眾的人,那是根本就入不了妙玉的眼的。

    三、妙玉骨子裡透著叛逆

    《紅樓夢》十二支曲中,妙玉的唱詞是: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

    這樣一個氣質才華俱佳的妙玉,骨子裡是排斥俗世裡的一切約束。她不喜王公貴族那一套處世之道,也不願去接觸裡面的“濁物”。可以說她最厭封建道德禮教中的那些個對女孩兒的束縛。因此,她會願意與黛玉湘雲探討詩詞。因在她們二人身上,她找到了一種惺惺相惜之感――性格氣質中隱隱含有某種叛逆性。

    李紈卻是一個截然相反的人。她是一個不敢越矩半步的人,書中第四回是這樣介紹她的:

    “這李氏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至李守中承繼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李紈,字宮裁。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從這段文字中透露的資訊可知:李紈出身貴族家庭,卻由於家中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讓李紈骨子裡遵從女子三從四德,一切行為合乎封建禮教,裡面只知“侍親養子”、外面只做陪侍姑娘們“針黹誦讀”的事,其他一概無見聞,長此以往,生活只如“槁木死灰”,沒有一點生機和色彩。

    李紈行事小心謹慎,是一個典型的封建禮教的衛道者。一個毫無個性的李紈是不會被有個性的妙玉注意的。妙玉是從骨子裡討厭這種人的。我們可以從她對劉姥姥的態度上看出一二。

    在第四十一回中,劉姥姥跟隨賈母一起來到了櫳翠庵,妙玉用舊年雨水蠲的茶招待賈母。賈母喝了一小半便遞給劉姥姥喝。事後,妙玉對劉姥姥喝過的茶杯極度厭惡:

    “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使過,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你要給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給你,快拿了去罷。”

    妙玉其實並不是嫌棄劉姥姥的貧,她是不喜歡劉姥姥那副在賈母一行人面前那副討好、諂媚的嘴臉。總之一切入了俗世的東西妙玉都不喜歡。她把自己置於俗世之外。

    一個入世的李紈,一個出世的妙玉,她們二人是不會有交集的,更不會有交情的。所以,李紈會最討厭妙玉了。

  • 18 # 遠景讀紅樓夢

    《紅樓夢》第50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李紈最後做總結髮言,提出要罰寶玉去櫳翠庵折紅梅,這時她突然冒出一句,“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取一枝來插著玩兒。”這確實是一個“老好人”在當眾說妙玉壞話,讓不少讀者也是大跌眼鏡。其實,這裡面有三個原因:

    一、兩人結怨在先

    在讀者的印象裡,李紈與妙玉井水不犯河水,怎麼還會結怨?原來在第41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時,妙玉請寶釵、黛玉喝私房茶,寶玉也跟著進去蹭茶喝。

    這等於妙玉公然搞了一個品茶的小圈子,釵黛兩人都是座上賓,寶玉算是列席,但是李紈卻被排除在外。我們知道,李紈實際上是大觀園的一姐,負責大觀園內姐妹們的看護、教養等日常工作,櫳翠庵就坐落在大觀園內,這層利害關係妙玉不會不清楚,但是用我們現代人的話來說,妙玉太不把李紈這個稻香村的村長當幹部了。李紈心裡能沒有怨氣嗎?

    二、李紈借題發揮

    一般人心裡要是有了怨氣,總要找機會發洩出來,李紈估計也不能免俗。當然,她要專門就此事當眾批一下妙玉,估計迎探惜、湘雲也會深有同感,但這樣就顯得自己有點小家子氣了。所以李紈作為海棠詩社的社長,在詩社的集體活動中借題發揮一下,就顯得非常自然,也無傷大雅。而且,大觀園是她的領地,她又是大家的意見領袖,在這裡她很放鬆,在特定的氛圍下脫口說出“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這樣的話來,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三、小說情節需要

    《紅樓夢》是文學作品,需要透過情節的精心設計,產生一些矛盾衝突,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也透過這些矛盾衝突,塑造更加豐滿的人物形象。於是,我們看到了李紈這樣的“老好人”,也會背後說人壞話;妙玉這樣天性孤僻的人,居然有很多人對她都頗有微詞。

    “蘆雪庵爭聯即景詩”這一段寫得還非常美,非常有意境,透過李紈之口,創造了一種氣氛,把生活的情趣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也凸顯了寶玉與妙玉兩人之間微妙的關係。讀《紅樓夢》,常常能感受到曹雪芹先生的閒筆不閒,讓讀者看得興致盎然。

  • 19 # 桃樹下吃桃

    李紈,榮國府賈珠的妻子,賈珠夭亡後,李紈安靜的帶著賈蘭做著寡婦。妙玉,從小受到賴頭和尚點播,進了尼姑庵,按理說這樣的兩個人應該是沒有交集的,但是李紈為什麼會在眾人面前說妙玉的壞話呢,我認為與李紈的性格和她們二人的經歷有關。

    李紈的出身並不差,她嫁到賈家原本也算是圓滿的婚姻,但是隨著賈珠的夭亡,李紈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平靜,作為寡婦,李紈雖然在物質生活上不會有缺失,但因為丈夫已逝,第一點就是離開權利中心,沒有權利在很多時候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很多自由,李紈雖然可以接受做寡婦,但是從她進入大觀園後的表現來看,她的內心並不是像她表面一樣可以接受平靜甚至是平靜的像一潭死水一樣的生活,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因為她生活在賈府中,高門大院的規矩讓她的生活必須入死水一般。但是當李紈搬進大觀園後,因為周圍住的都是林黛玉、賈寶玉等年輕人,在逃離了賈府後的李紈,相識重新活過來一般,因為不在權利中心,雖然之後的李紈,變化很大,但王熙鳳很確定李紈對她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因此,搬進大觀園後的李紈才算生活的比較開心。

    妙玉雖然從小因身體原因不得不出家,但妙玉對紅塵事多有眷戀,她雖住在尼姑庵,但有姊妹們時常去看顧她,因此她的生活雖然平靜但卻不像是李紈那樣毫無浪花。但是若說為什麼“老好人”李紈會在眾人面前說妙玉不好,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妙玉雖然在尼姑庵,但是作為賈府的女兒來說,她比李紈多了些自由,妙玉雖然出家,但是妙玉在做很多事的時候更多的是遵從自己的本心,並沒有像李紈那樣太過壓制自己。而這一點確實讓李紈最羨慕但是最無可奈何的原因。

    因此我認為,李紈會在眾人前說妙玉不好,多少也是因為嫉妒妙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君子蘭晚上可以放陽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