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漫今生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北韓國王家屬。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無可否認,多爾袞是個內心極其複雜矛盾的人,他的生命裡有著太多的抉擇,非但關係到他和兄弟們的榮辱和身家性命,也關係到滿族整個民族的命運。他對權力帝位有著極大的野心,但也是襟懷胸襟大志一往無前的創業之主,福臨的即位是他一手促成,入關後也是他親自派車駕迎幼帝,福臨在北京的稱帝他是總導演,福臨的登基詔書是他領著滿漢群臣逐字逐句反覆推敲而成的。他生前並沒有想廢掉幼主,雖然不克不及說他沒有當皇帝的設法主意,但是他究竟結果沒有走出這一步,這不克不及說他太心神不定,也不克不及說他勢不如人,卻只能說這是他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後所作的明智抉擇,這也與他的一貫行事作風相吻合。  客觀環境是順治雖然說是個空架子皇帝,但他究竟結果是皇權的象徵,而孝莊雖然不掌權,可她還是起到了牽制作用,不論是否用情也好,她背後還有蒙古力量的支援,然而總體來說,實力不足以與多爾袞抗衡,所以多爾袞要稱帝是完全可以作到的,但是要作到滿族內部不受一點衝擊和影響,完成不流血的政變卻很難說。

    多爾袞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但決不是為達目的悍然不顧的人,他絕對不是吳三桂袁世凱之流為了作皇帝悍然不顧,也不象清朝中葉的林爽文意圖割據臺灣稱王,一邊吃著紅薯身上穿著破衣爛衫而南面獨坐受群臣朝拜,他有更高的野心和理想,他要把他的民族帶入新的天地和世代開創萬世基業。歷史學者們公然他不稱帝的緣故原由之一就是他始終顧及到滿洲整體的利益和清朝的統治,他不願意為了名位造成最高統治層的分裂,也不願意破壞滿族的團結,因而可能延緩甚至嚴重租礙清軍統一全國的程序或是對剛剛設立建設起來的政局有所動搖。多爾袞的這種行為是歷史上統治者中很罕見的,但也說清楚明瞭滿族是個很有向心力的民族。

     多爾袞有稱帝的心,但更有由他一手統一中原奠定大清江山的雄心勃勃(他是個講究實際的人,光是有個周公的美名是不足以讓他放棄稱帝慾望的)。入關之初,他握有絕對兵權,稱帝可謂輕而易舉,前明降臣勸進的也很多,他沒有稱帝就是為了上述緣故原由。當時雖然清軍佔領了北京,但是僅僅據有京畿四周的一小部分,南面有南明宏光政權,西面李自成佔有殘山剩水,四川有張獻忠,敵對勢力加起來有二,三百萬的軍隊,而清軍傾全國之力也不到十三萬,其中滿洲八旗也就五萬餘人,所以這時候的清朝統治是極其不穩的,誰得天下都有可能。多爾袞只有鼎力大舉集中權力維持最高決議計劃層的正常執行並團結滿族所有力量才有可能完成統一中原這一艱鉅甚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他選擇的戰略方針是先對付大順軍,對南明則不戰不和,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也正是由於李自成,張獻忠搶著當皇帝,搶地盤,而南明各個政權  也為了爭奪正統而內鬥的不亦樂乎,才讓多爾袞的清軍各個擊破以狼吞虎嚥之勢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試想如果農民軍和南明能擯除小我私傢俬欲,聯合抗清,清軍再精銳也不可能統一全國。這正是作了皇帝的失了江山,而不做皇帝的得了江山。所以明末清初之際,多爾袞絕對是關鍵人物,他的識大體顧大局的政治素養,與滿族社會他人包括他的同母兄弟的昧於各人私慾,還有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以及南明諸王將士,不可等量齊觀,而以後的代代清帝都應該好好感謝這位叔祖。多爾袞到死沒有看到九洲干戈息止的太平天下,也沒有做成皇帝,但他實際上是愛新覺羅家族真正君臨天下的第一人,他絕對是滿族的民族英雄,比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毫不遜色的一代豪傑。  多爾袞是不想因為自己當了皇帝破壞整個滿族的團結!  從多爾袞的行事作風來看,他是很講求實際,對虛名非但是看不上而且很嘲諷的態度,所以他真要當皇帝,不會顧及篡位的罵名。  目下當今的史學家們一致共認多爾袞實在當的起“睿親王”這個“睿”字,從他可以當皇帝而選擇不當,很多人是真心佩服他懂得審時度勢,究竟結果皇帝這個頭銜實在是太誘人了,袁世凱哪怕是當83天皇帝也要硬來,吳三桂兵敗如山倒還要過把皇帝的癮,臺灣的林爽方穿破布啃地瓜也還坐在土敦上稱萬歲,可見從古到今有多少英雄,梟雄,狗熊要當皇帝。  多爾袞在皇太極死後硬要稱帝也能夠,但是他的兵力其實不足以抗衡豪格集團,稱帝就意味著滿洲內部的同室操戈,就算以力服敵,一場內訌必將使得滿族元氣大傷,這樣就算當了皇帝也沒多大的意思。再說多爾袞其人政治目光敏銳,志向高遠,早就立志要設立建設超過父兄的基業,這就需要整合滿族統統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經過內訌的滿族其實不能給予多爾袞進軍中原足夠的支援讓他一展報負,更何況讓父兄兩代人辛苦創下的基業毀於一旦也不是他所願意看到。他推舉福臨繼位,濟爾哈朗和他共同輔政切實其實是平衡滿族八旗幾派勢力最好的一個方案,並且巧妙的把豪格排除在外,又贏得了兩宮皇太后為代表的兩黃旗的支援,實在是當時撲朔迷離情況下對他最有利的。  

    入關以後,多爾袞又再次拒絕了明朝降臣的勸進,反而在較短的時間將小皇帝接進紫禁城。他需要經由過程順治登基,定都北京等一系列的政治運作來迅速確定以清代明這個事實,非但是對漢人的正式宣告,也堅定了滿族內部入主中原的決定信念。如果他當時自行在北京稱帝,滿族內部的分裂也將不可避免,這在當時複雜的形勢下整個滿族極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這其實不是多爾袞願意看到的。  皇太極死後五天,在大清帝國後繼皇帝的推舉會議上,出現了一個事先誰也沒有預料到的結局。會議一入手下手,兩黃旗八大臣中的索尼與鰲拜便率先提出,應立皇子繼位。多爾袞勒令他們退出會場。隨後,英王阿濟格與豫王多鐸提議多爾袞繼位,多爾袞沉吟不語,未置可否。多鐸即聲稱:“你若不願意,就立我為帝。我的名字是在太祖遺詔裡的。”多爾袞迅即反駁道:“太祖遺詔裡也提到了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不止是你一小我私家。”多爾袞的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在反駁多鐸的同時,順便把豪格也排除出了候選人之列。於是,多鐸提議:“既然我不行,那就立長,當立禮親王代善。”代善透露表現:“睿親王多爾袞如果同意繼位,當然是國家之福。既然他不願意,就應該立皇子。豪格是皇長子,應該立他。”代善也夠狠,彷彿不經意之間,便堵死了多爾袞的路。豪格說:“我福小德薄,不配負擔負責大任。”離開了會場。這時候,兩黃旗擁戴皇子的大臣們佩劍上前,說:“我們這些人食於帝,衣於帝,皇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皇帝的兒子,我們寧願跟隨皇帝於地下。”見此情形,代善說:“我是皇帝的大哥,我老啦,皇帝在時,我都不參與國家大事,目下當今哪裡還能干預干與這麼大的事?”隨即起身離開了會場。多爾袞則應機立斷地表態說:“你們說的有道理,我贊成由皇子繼位,目下當今,豪格既然沒有這個意思,就應該立皇九子福臨為帝。他年紀小,由我和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等他成年之後,我們即行歸政。”多爾袞的提議,立即獲得多數人經由過程。 綜述:其一、皇太極剛死時力量不足以爭奪帝位,有親王派、帝子派、蒙古諸部力量的制約。其二、入住紫禁城城時天下紛爭,統一大業未成,李自成、張獻忠、南明勢力制約。為維護滿族內部團結統一沒有分裂而不敢奪取帝位。其三、沒有時間準備。入主北京後直到多爾袞死去都沒有完成統一大業,戰亂不斷。多爾袞命不佳年,才僅僅三十九歲就去見皇太極了。

  • 2 # 逝去即歷史

    這個表述是不正確的,多爾袞在爭奪帝位的時候並沒有權傾一時,否則也不會放棄皇帝的寶座的。正因為多爾袞奪取帝位無望,才退而求其次得了個攝政王的位子,來代替幼帝順治皇帝管理朝政,最後透過一系列的手段逐漸的排擠打壓其他人,最終將權利集中到自己的手裡,達到權傾一時的地步。

    因為皇太極是暴斃身亡,所以沒有留下遺詔,這就造成了各個有資格爭奪皇位的人都來爭奪這人讓人垂涎欲滴的位子。

    當時有資格當皇帝的有皇太極的兄弟代善、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皇太極的兒子豪格(其他兒子都太小)等人。

    這麼多人都有資格,當然是誰有實力誰當。 代善掌握著兩紅旗的大權;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人以多爾袞馬首是瞻,他們三人掌握著兩白旗的權利,還有一部分其他旗的人也支援多爾袞;兩黃旗和正藍旗在皇太極手裡,皇太極死後,兩黃旗大臣主張立皇太極的兒子為帝,開始支援的是豪格;鑲藍旗主濟爾哈朗保持中立。

    代善首先表示自己年齡大了,退出競爭,但是在豪格和多爾袞之間搖擺不定,沒有準確意見。

    最後的爭奪在豪格和多爾袞之間展開,兩方面各不想讓,相持不下。

    豪格為了刺激兩黃旗大臣賣力爭奪,用了一個以退為進,眼看就要控制不住場面,發生內訌的時候。

    多爾袞看爭奪無望,轉而退出爭奪,提出立皇太極幼子福臨登基,自己和濟爾哈朗攝政,待福臨年長後歸政。 最後福臨登基,多爾袞開始了攝政王的政治生涯,並且逐漸的大權獨攬,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 3 # 章魚說歷史

    多爾袞退出帝位之爭原因有三

    一,皇太極死後,當時還有幾旗不是多爾袞撐握的,多爾袞手上只有兩白旗和一鑲藍旗,兩面黃旗肯定在皇太極嫡系手中,其他三旗的立場也並不明確,如果多爾袞要當皇帝,滿洲八旗分裂,只會讓明朝得到好處,所以多爾袞當時只能讓皇太極的子嗣成為皇帝。

    二,多爾袞本人沒有子嗣,若奪位自己也要揹負罵名。更何況,他要是奪得帝位,也只能傳給他的養子,而福臨同樣是他的侄子,他沒必要這麼做。

    三,當時天下未定,內部不能不穩定,多爾袞為了大清的以後著想,所以就放棄了搶皇位的機會,所以說多爾袞是一個觀大局,謀天下的人。

  • 4 # 縱湖秋色

    清初攝政王多爾袞從未退出帝位之爭,但是一輩子沒成功,縱觀多爾袞的一生,其實挺悲情的。

    愛新覺羅·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母為阿巴亥,弟兄三人,哥哥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弟弟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

    多爾袞第一次人生軌跡發生變化是天命五年(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當時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廢除大福晉富察氏,繼任大福晉就是多爾袞三兄弟的母親阿巴亥,子憑母貴,所以多爾袞三兄弟也很得父親疼愛,同年九月,努爾哈赤廢除大貝勒代善太子之位,而立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嶽託、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多爾袞為和碩額真,共議國政,多爾袞以八齡幼童躋身於參預國政的和碩額真行列。但是細心一看不是九人嗎,怎麼稱為八貝勒呢。

    檢視舊滿洲檔原件,就可以發現多鐸和多爾袞之間沒有格點,原來多鐸和多爾袞是做為一個人來計算的,並且多鐸排在多爾袞的前面。

    天命八年,努爾哈赤將兩黃旗分三幼子,阿濟格領正黃旗15牛錄為旗主,多爾袞領正黃旗15牛錄為領主,多鐸與其父共領15牛錄在鑲黃旗。

    天命十一年,多爾袞15歲時人生第一次面臨帝位選擇,八月十一日,其父努爾哈赤病逝,十二日其母阿巴亥殉葬,當時阿濟格22歲,多鐸13歲,雖然他們同母三兄弟有兩黃旗60個牛錄,但是父母皆亡,年齡又小,所以錯過了人生第一次機會。

    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極猝死於盛京清寧宮,多爾袞32歲,再次面對皇位,阿濟格、多鐸跪請多爾袞即位,說:“汝不即位,莫非畏兩黃旗大臣乎?我舅阿布泰,及固山額真阿山曾有言,兩黃旗大臣願皇子即位者,不過數人耳,我等親戚鹹願王即大位也"。這不僅是同胞兄弟的心聲,也是兩白旗將士(也就是努爾哈赤的兩黃旗)憋了17年的心聲!惜乎多爾袞當斷不斷。但是多爾袞最終推薦皇九子福臨繼位,他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

    關於多爾袞的內心活動,現代可見的史料不得而知,況且他也不象以後的幾個皇帝有詩作傳世,多少也透露些許情緒。

    無可否認,多爾袞是個內心極其複雜矛盾的人,他的生命裡有著太多的抉擇,非但關係到他和兄弟們的榮辱和身家性命,也關係到滿族整個民族的命運。

    他對權力帝位有著極大的野心,但也是胸懷大志勇往直前的創業之主,福臨的即位是他一手促成,入關後也是他親自派車駕迎幼帝,福臨在北京的稱帝他是總導演,福臨的登基詔書是他領著滿漢群臣逐字逐句反覆推敲而成的。

    他生前並沒有想廢掉幼主,雖然不能說他沒有當皇帝的想法,但是他畢竟沒有走出這一步,這不能說他太優柔寡斷,也不能說他勢不如人,卻只能說這是他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後所作的明智抉擇,這也與他的一貫行事作風相吻合。   

    客觀環境是順治雖說是個空架子皇帝,但他畢竟是皇權的象徵,而孝莊雖然不掌權,可她還是起到了牽制作用,不管是否用情也好,她背後還有蒙古力量的支援,然而總體來說,實力不足以與多爾袞抗衡,所以多爾袞要稱帝是完全可以作到的,但是要作到滿族內部不受一點衝擊和影響,完成不流血的政變卻很難說。   

    多爾袞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但決不是為達目的不顧一切的人,他絕對不是吳三桂袁世凱之流為了作皇帝不顧一切,也不象清朝中葉的林爽文意圖割據臺灣稱王,一邊吃著紅薯身上穿著破衣爛衫而南面獨坐受群臣朝拜,他有更高的野心和理想,他要把他的民族帶入新的天地和世代開創萬世基業。

    歷史學者們公認他不稱帝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始終顧及到滿洲整體的利益和清朝的統治,他不願意為了名位造成最高統治層的分裂,也不願意破壞滿族的團結,因而可能延緩甚至嚴重租礙清軍統一全國的程序或是對剛剛建立起來的政局有所動搖。多爾袞的這種行為是歷史上統治者中很罕見的,但也說明了滿族是個很有向心力的民族。   

    多爾袞有稱帝的心,但更有由他一手統一中原奠定大清江山的雄心壯志(他是個講究實際的人,光是有個周公的美名是不足以讓他放棄稱帝慾望的)。入關之初,他握有絕對兵權,稱帝可謂易如反掌,前明降臣勸進的也很多,他沒有稱帝就是為了上述原因。

    當時雖然清軍佔領了北京,但是僅僅據有京畿四周的一小部分,南面有南明宏光政權,西面李自成佔有半壁江山,四川有張獻忠,敵對勢力加起來有二,三百萬的軍隊,而清軍傾全國之力也不到十三萬,其中滿洲八旗也就五萬餘人,所以這時的清朝統治是極其不穩的,誰得天下都有可能。

    多爾袞只有大力集中權力維持最高決策層的正常執行並團結滿族所有力量才有可能完成統一中原這一艱鉅甚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他選擇的戰略方針是先對付大順軍,對南明則不戰不和,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也正是由於李自成,張獻忠搶著當皇帝,搶地盤,而南明各個政權也為了爭奪正統而內鬥的不可開交,才讓多爾袞的清軍各個擊破以風捲殘雲之勢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試想如果農民軍和南明能擯除個人私慾,聯合抗清,清軍再精銳也不可能統一全國。這正是作了皇帝的失了江山,而不做皇帝的得了江山。所以明末清初之際,多爾袞絕對是關鍵人物,他的識大體顧大局的政治素養,與滿族社會他人包括他的同母兄弟的昧於各人私慾,還有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以及南明諸王將士,不可同日而語,而以後的代代清帝都應該好好感謝這位叔祖。多爾袞到死沒有看到九洲干戈息止的太平天下,也沒有做成皇帝,但他實際上是愛新覺羅家族真正君臨天下的第一人,他絕對是滿族的民族英雄,比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毫不遜色的一代豪傑。   

    從多爾袞的行事作風來看,他是很講求實際,對虛名非但是看不上而且很嘲諷的態度,所以他真要當皇帝,不會顧及篡位的罵名。   

    現在的史學家們一致共認多爾袞實在當的起“睿親王”這個“睿”字,從他可以當皇帝而選擇不當,很多人是真心佩服他懂得審時度勢,畢竟皇帝這個頭銜實在是太誘人了,袁世凱哪怕是當83天皇帝也要硬來,吳三桂兵敗如山倒還要過把皇帝的癮,臺灣的林爽方穿破布啃地瓜也還坐在土敦上稱萬歲,可見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梟雄,狗熊要當皇帝。   

    多爾袞在皇太極死後硬要稱帝也可以,但是他的兵力並不足以抗衡豪格集團,稱帝就意味著滿洲內部的自相殘殺,就算以力服敵,一場內訌必將使得滿族元氣大傷,這樣就算當了皇帝也沒多大的意思。再說多爾袞其人政治目光敏銳,志向高遠,早就立志要建立超過父兄的基業,這就需要整合滿族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經過內訌的滿族並不能給予多爾袞進軍中原足夠的支援讓他一展報負,更何況讓父兄兩代人辛苦創下的基業毀於一旦也不是他所願意看到。

    他推舉福臨繼位,濟爾哈朗和他共同輔政的確是平衡滿族八旗幾派勢力最好的一個方案,並且巧妙的把豪格排除在外,又贏得了兩宮皇太后為代表的兩黃旗的支援,實在是當時錯綜複雜情況下對他最有利的。   

    入關以後,多爾袞又再次拒絕了明朝降臣的勸進,反而在較短的時間將小皇帝接進紫禁城。他需要透過順治登基,定都北京等一系列的政治運作來迅速確定以清代明這個事實,非但是對漢人的正式宣告,也堅定了滿族內部入主中原的信心。如果他當時自行在北京稱帝,滿族內部的分裂也將不可避免,這在當時複雜的形勢下整個滿族很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這並不是多爾袞願意看到的。   

    我想如果假多爾袞以天年,很難說他不會最終稱帝,但終他攝政時期,戰亂頻仍,他是不會在大業未定,人心紛亂的時候作出不恰當的選擇。

  • 5 # 月關略萌

    古往今來,身為皇室子弟,尤其是皇帝的直系血親,對於皇位沒有慾望的少之又少。皇權帶來的誘惑和享受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拒絕和抵抗的。說到曾權傾天下的多爾袞,他對於皇位的渴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最終卻退出了帝位的爭奪,實乃明智之舉。

    一、扶植順治上位,符合當時大清的利益

    皇太極猝死後,懸而未決的皇位成了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爭奪的焦點。一邊是皇太極的長子,擁有著眾多勢力支援的豪格;另一邊是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從雙方勢力和實力上對比,都很難全面壓制彼此。雙方相持不下的局面下,最終當時年僅6歲的順治帝成為“黑馬”,被扶上了帝位。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當時大清的局勢。那個時候的大清還未入關問鼎中原,正值關內局勢複雜混亂,明朝政權名存實亡,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聲勢浩大。大清想要入主中原,要走的路還很長,面臨的挑戰和阻礙還很多。如果多爾袞不顧整個大清的利益,和豪格一味得內訌爭權奪利,八旗內部消耗嚴重,那麼將徹底失去逐鹿中原的資格。在這種局勢下,儲存大清的實力逐鹿中原才是最佳的選擇。況且,在順治登基後,多爾袞是輔政親王,在整體利益權勢上並沒有被削弱。

    二、自己打下的江山自己做主,帝位只是虛名

    順治繼位後,多爾袞正式開啟了他的征戰天下模式。即便你再不喜歡多爾袞,卻無法掩蓋他為大清統一天下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乾隆年間,乾隆為多爾袞平反時,其對大清統一做出的功績是一個重要的“加分項”。由此可見,後人對於多爾袞的貢獻是完全肯定的。

    迴歸正題,多爾袞在幫助大清統一天下後,被順治封為“叔父攝政王”,由此開啟了他的攝政生涯。由於順治帝年幼,整個大清實際上就是多爾袞在當家。多爾袞從“叔父攝政王”晉升為“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其內心對於皇位的渴望之心昭然若揭。

    有人會問,那為何多爾袞沒有廢帝自立?原因有二。

    1、多爾袞享受皇帝規格待遇

    當時的多爾袞雖然不是皇帝,但他行使和享受的都是皇帝的權力和待遇。甚至連皇帝的璽印都被他掌控在手,所用的儀仗規格等同於皇帝,見到皇帝也不用跪拜。這種種都表明了多爾袞實際上就是當時大清的皇帝,只不過少了一個正式的皇帝名號而已。在這種位極人臣,甚至已經不是臣子的狀況下,如果硬是為了一個皇帝的虛名謀反篡位,不僅揹負謀逆的千古罵名,甚至還會影響動搖立足未穩的大清基業。這不符合多爾袞以及整個大清的利益。

    2、順治的背景勢力

    順治之所以能夠被扶植上皇位,和他身後的背景勢力有關。他的生母孝莊是蒙古科爾沁部人,因此順治擁有著蒙、滿兩族血統。皇太極當初迎娶孝莊就是政治聯姻,為的就是蒙古的支援。同樣的,順治作為擁有一半蒙古血統的大清皇帝,自然是受到蒙古部落勢力的支援。如果多爾袞要廢順治,其身後的蒙古勢力必然不允許。再加上原本就反對多爾袞登上帝位的八旗子弟,多爾袞根本沒有稱帝自立的條件。

    綜上,多爾袞作為攝政王將大清最高權力掌控在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若強行逼宮稱帝不但不能成功,還會揹負千古罵名,得不償失。

  • 6 # 江湖熱視

    那時候皇太極還在呢,何來權傾朝野。你說的是順治時期,他是攝政王,那時候確實是權傾天下。至於為什麼有沒稱帝,很多原因還要歸咎於孝莊皇后的身上!

  • 7 # 全景歷史地理

    皇太極死後,最有實力的兩個皇位競爭者分別是皇太極長子豪格和皇太極弟弟多爾袞。

    皇太極生前手握八旗中最精銳的正黃旗和鑲黃旗,皇太極死後,正黃旗和鑲黃旗是豪格最忠實的追隨者。豪格本人作戰英勇,被封為肅親王,手握正藍旗。所以,豪格有三旗勢力的擁護。

    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兄弟手握正白旗、鑲白旗,雖然勢力不如豪格,但是兄弟三人驍勇善戰,戰功彪炳,睿親王多爾袞更是文武雙全,沒有多爾袞的支援,誰也無法坐穩帝位。

    剩下的三旗中,禮親王代善手握正紅旗和鑲紅旗兩旗,鄭親王濟爾哈朗手握鑲藍旗。此兩人並無繼位的可能,代善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如今年事已高,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形勢以及很明朗,誰爭取到代善和濟爾哈朗的支援,就極有可能繼位。

    多爾袞先發制人,企圖爭取中間派勢力支援,以及先聲奪人瓦解豪格勢力,多鐸、阿濟格請求多爾袞繼位,但是沒人響應。

    雙方冷戰對峙四天後,多爾袞打破僵局,詢問正黃旗大臣索尼意見,索尼強勢堅持:“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為所知也。

    代善和濟爾哈朗率先發言,公開支援豪格。豪格覺得獲得八旗中六旗的支援,繼承帝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於是”以退為進“,逼多爾袞表態,豪格說道:福小德薄啊,非所堪當。說完就離開現場。

    豪格的退場讓在場所有人始料未及,代善和濟爾哈朗也懵了,本來他們只是意向支援豪格,實際上豪格和多爾袞做皇帝他們都是無所謂的,這樣子代善和濟爾哈朗也不再堅持擁立豪格而得罪多爾袞兄弟。

    豪格的突然退場,讓兩黃旗大臣失去核心,他們無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擁立皇子為帝。

    形勢正在往多爾袞有利的方向發展,擁立豪格為帝的提議被否掉後,多鐸、阿濟格再次提議多爾袞為帝,但還是沒人響應。多鐸接著提議擁立代善為帝,逼代善表態。

    老奸巨猾的代善知道多鐸的不懷好意,反過來對多爾袞說:睿親王若允,中國之福,否則當立皇子,我老矣,難勝此任。

    精明的多爾袞聽出代善話裡的意思,表面上是示好多爾袞,實際上是不支援自己,多爾袞猶豫不決。

    代善見差不多了,繼續說道:若是多爾袞不允所請,則當擁戴皇子為帝。

    代善的提議為群龍無首的兩黃旗大臣指出一條希望之路,於是兩黃旗大臣乘勢而起,把劍於前,大聲喊道:吾屬食於帝,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而已。

    面對兩黃旗大臣咄咄逼人的氣勢,多爾袞沉默許久,最終選擇了放棄爭奪帝位,退而求其次,說道:汝等之言是矣,豪格既讓退出,無繼統之意,當立帝之第九子。而年歲幼稚,吾與右真王(濟爾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輔政,年長之後當即歸政。

    這是兩大勢力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多爾袞不再堅持帝位,兩黃旗大臣的願望也已達到,這是雙贏的結果。如果逼多爾袞鋌而走險,最終必將雙方魚死網破,受益的只有明朝。

    就這樣子福臨陰差陽錯的繼位,是為順治帝,至此,皇太極死後的帝位之爭正式結束,豪格成為最大的輸家,多爾袞獲得輔政大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說的上醫治未病,該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