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煮酒論英雄89

    謝謝!記憶中的一戰史,讀書時上歷史課經常遇到,德國在一戰中戰敗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幾點,馬恩河戰役,德國未能取勝法國,直接拖跨了國內資源,凡爾登戰役,德軍沒有攻下凡爾登,錯失了攻佔巴黎的機會,傷亡慘重,耗盡元氣,成為一戰轉折點,美國參戰,改變了德法的力量對比,最後義大利又落井下石,對德宣戰,同盟國瓦解。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吸取讀懂歷史教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2 # 趕不上的節拍

    首先承認德國實力很強大,不管是軍事理念,還是軍人素質,都是歐洲最強國。如果和任何一個如法國、俄羅斯等國單獨PK,他就可以打敗他們!無奈好漢難敵人多,樹敵太多了,兩線作戰,收了一幫小弟,可惜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傢伙。其二,一戰時軍事科技沒有那麼先進,還處於低端的人海戰術,如馬恩河戰役,就是消耗戰,沒啥技術含量,德國被直接拖跨了國內資源,耗盡元氣!這也是為什麼二戰時德國採用閃電戰,不給你喘息的機會,雖然你武功高強,可還沒來得及展示就死了!乒乓球運動員劉國樑的技戰術與閃電戰有些神似!

  • 3 # 四海風清

    特別建議你看一本小說,巨人的隕落,對整個一戰歐洲的政治環境和起源,以及各個階層在戰爭中的生活軌跡都做了很好的講述。可讀性強

  • 4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德國缺乏足夠的資源支撐長久的消耗戰;

    2、美國的參戰,打破了戰場的平衡。

    科技的領先,可以帶來戰術上的速勝,從全域性戰略看,戰爭打的還是資源和戰爭潛力。

    一戰前的德國,殖民地少,原材料也少,市場也小,因而,他主要在效率和產業升級上做文章,德國重視科技進步和革新的起點,就在這裡。

    透過科技進步和技術革新,德國擁有了效率和結構優勢,漸漸超過了用歐資源和市場優勢的英國,成為了新興的知識和科技的集散地。

    德國的效率和產業鏈結構,都優於老牌的霸主英國以及他的鄰居法國,所以,它需要為飢渴的商品尋找資源和市場,因此,英德、法德矛盾不可調和。

    (上圖為1913年的世界殖民地圖)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殖民地少,原材料少,市場小,是德國得以在科技和技術革新上超過英法的原因,

    殖民地少,原材料少,市場小,同樣是德國戰爭資源和戰爭潛力弱於英法的原因。

    一戰,德國無法速勝,只能戰敗,

    二戰,德國無法速勝,同樣只能戰敗。

  • 5 # 美景情歌匯

    二戰初期,德國戰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到後期時卻連連敗北,最後柏林被攻佔,最終被迫投降。其戰敗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戰術高明戰略失策。

    二戰初期,德國軍事實力強悍,兵鋒銳利,依仗著閃電戰術,德國戰車所向之處,周邊小國紛紛淪陷。可以說,德國幾乎是依靠自己一個人的實力,橫掃大半個歐洲。從這點上看,德國閃電戰術是高明的,打了歐州一個措手不及,當英、法、蘇聯等國反應過來時,歐州已被打下一大半了。但是德國戰略失策在於兩線作戰。德國在進攻英國沒有結果的情況下,開始在西邊採取守勢,然後貿然與蘇聯開戰,結果導致八月南北分兵。因為進攻程序超出預定計劃太多,結果就是到十月以後才開始進攻莫斯科,當時不僅雨多,而且寒冬到來了,閃擊戰的矛頭——坦克部隊被拖延了,而德國根本沒做好面對莫斯科冬季的準備,結果三十萬德軍被包餃子,為戰敗埋下了禍根。

    第二,野心大於實力。

    希特勒不僅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的政治家、軍事家、演說家,而且還是一個詭辯家、陰謀家、野心家。他帶領日耳曼人到達他們從未經歷過的權力與征服的頂峰,將卐字旗從北歐一直插到高加索山脈和非洲。他一度在整個歐洲呼風喚雨,颳起了一陣納粹主義的狂風暴雨。但是,他領導下的德國卻有著極大的硬傷,那就是地小、資源少、人口少。作為坦克燃料的石油,德國非常緊缺。德國的閃電作戰,主要靠機械化部隊的高超配合,如果一旦缺乏石油,德軍的坦克便會趴窩。在二戰當中,同盟國可以隨意的拖時間,但是德國不行。所以希特勒便想要攻克蘇聯,為自己補充石油資源。但是,跟蘇聯打起來後,卻陷入了拉鋸戰,等到德國準備再一次向莫斯科發動襲擊時,寒冬籠罩蘇聯大地,對當時大都是穿著單衣在風雪中進行戰鬥的德軍士兵來說,噩夢來了,大多數人沒有死在槍炮下,而是凍死在冰冷的荒原裡。

    第三,豬隊友拖累後腿。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如果當時希特勒聽到,肯定大為贊服。軸心國兩個重要成員之一的義大利,從沒打過像樣的仗,義大利軍隊遇見盟軍,不是失利就是投降,成為了德軍的軟肋,真不知道為什麼希特勒要和他聯盟。而軸心國另一個重要成員之一的日本,也跟德國一樣,地小、資源少、人口少,所以仍然是要用軍隊素質來彌補這個國家的劣勢,說白了必須要做到速戰速決才行,不能深陷某個戰爭泥潭,否則消耗戰會耗盡國內所有的資源。於是這個國家為了東南亞等地的資源,又空襲了美國,讓美國加入盟軍,成為了壓死軸心國的殺手鐧。可以說,如果沒有日本的這一敗筆,把美國這個中立國家直接推向了反德意日聯盟,讓德國不得不同時與英、法、蘇聯、美國等國同時開戰,耗盡了資源、財力、物力、人力,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的戰爭下估計沒有這麼快結束。

    投降後的日軍

    第四,沒有來得及造出原子彈。

    當時德國的工業水平非常的發達,聚集了很多高素質高水平的科學家,並最先啟動原子彈研製專案。但由於戰爭開啟後,很多研究沒有能有序進行,原子彈沒有在戰爭中研製出來。如果當時德國率先研製出原子彈,那個時候二戰的走向可能會發生逆轉,第一顆原子彈炸的不再是廣島,整個人類歷史也將重新改寫。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曾經威震亞歐的德國戰車,最終還是戰敗了!

  • 6 # 智囊士官

    概括來說:第一兩線作戰損耗國力;第二缺乏打持久戰的基礎;第三同陣營國家數量少力量弱;第四海軍實力弱導致進口壓力大;第五本國財團勢力強大影響政治;第六協約國陣營持續壯大。

    而德國處於中歐這個四戰之地,卻偏偏還要惹沙俄,所以一方面不得不承受沙俄的烏拉衝鋒,另一方面還要在西線和英法死扛。而且後期的義大利反水,讓德國承受南部的壓力,北部海域又受到英國海軍的封鎖,德國四面楚歌,除非速戰,否則持久戰德國必敗。

    正是因為持久戰的消耗,讓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積攢的工業基礎都消耗殆盡,而且德國想從外部進口,港口也被老辣的日不落帝國海軍鎖死,德國海軍只得龜縮在海港無所作為。

    而且同個陣營的國家數量少,而且大部分實力都不是很強,包括反水的義大利,華而不實的奧匈以及那個站錯隊的西亞病夫土耳其等。

    至於海軍,早在在日德蘭海戰就被縱橫各大洋的老辣英國海軍給打得龜縮在海港裡,艦隊等於完全失去了價值。

    還有一個就是因為英國海軍的封鎖,導致海外的資源不能進口,本國的產品又不能出口,德國的財團的經濟利益受損,因此就憑藉著國民積壓已久的戰爭壓力,影響德國,讓德國投降。

  • 7 # 浩瀚一粒912

    概括來說:第一兩線作戰損耗國力;第二缺乏打持久戰的基礎;第三同陣營國家數量少力量弱;第四海軍實力弱導致進口壓力大;第五本國財團勢力強大影響政治;第六協約國陣營持續壯大。

  • 8 # 史論縱橫

    德國在第一次大戰中戰敗,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兩線作戰,盟友義大利的倒戈,打消耗戰等。

    當然,每個史學家給說的觀點都不一樣,我認為德國失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太貪心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本質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想要獲得與自身實力等價的利益,但是,這就要挑戰英、法、俄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了,而德國處於法俄之間因而使德國陷入兩線作戰。

    但是,幸運的是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蘇俄政府決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退出戰爭的過程中,簽訂了諸多的條約,幾乎是將整個東歐都給了德國,德國竟然一下子將其吞併。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其實當時並不是德國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國家,還有日本和美國,其實在歐洲戰場上的你爭我奪,已經是表象了,有人說是因為德國輸了馬恩河戰役和凡爾登戰役,所以,才導致了德國最終的失敗,要知道凡爾登戰役德法傷亡比例是1比1,除了德國難受,法國也很痛苦。

    其實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素,絕對的因素是美國站在哪邊,如果美國站在德國一邊的話,結局未可知。

    那麼,為什麼美國要站在老牌資本主義陣營,而不站在同是新興資本主義的陣營呢?

    因為,美國看到了德國的貪婪,正是因為德國對東歐地區的佔領,使得美國意識到,如果德國獲勝,歐洲將是一個被德國治下的並且不斷擴張的德國,這個新興的國家很可能會威脅到自身的存在。

    德國在東歐吞併了一百多萬領土,並且還打算一口吃下,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而且這麼大塊土地,還需要派重兵維護統治,這樣的話,比兩線作戰還可怕。如果當時德國進行間接的戰領,像日本扶持偽滿洲國一樣進行統治,結果會好很多。

    德國在1939年的時候,德國還是犯了同樣的錯誤,貪婪永遠的本質,如果能夠見好就收,在閃擊波蘭之前將佔領地區進行消化吸收,然後再開啟二戰,畫面就不敢想象了,可是越是這樣,越加激發德國的貪婪,再攻打英國一半的時候,轉身就攻打蘇聯,陷入兩線作戰。

  • 9 # 五味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國內罷工不斷,由於基爾水兵的起義,德國被迫宣佈停戰,德國國內瀰漫著“德國不是輸在戰場上,而是國內有人在背後捅刀”的情緒,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普魯士貴族(德國國防軍)能與希特勒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儘管俄國十月革命後退出一戰,緩解了德國的緊張國際環境,但德國依舊深陷戰爭泥潭,普魯士貴族企圖透過新戰術來“挽救”德國,由於國內的反戰情緒高漲,罷工不斷,基爾水兵的起義直接引發德國革命,德國被迫宣佈停戰。

    由此,德國上下瀰漫著德國沒有輸在戰場上,而是有人在背後捅了自己一刀,這人就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工人運動”。日後希特勒正是抓住這一點,渲染德國民族主義情緒,尤其是成功拉攏普魯士貴族,這也都是德國國防軍將領,他們對一戰德國的失敗心生不滿,希特勒終於再次把德國綁上了二戰的列車。

  • 10 # 放牛娃3124

    這是因為1、地理位置不好,一旦開戰就會陷入二線作戰十分的不利。

    2、交友不慎第一個,義大利不但在二戰坑了德國,在一戰時也見利忘義,戰爭剛爆發就放棄了盟友,投向敵人的懷抱。第二個日本,它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但是在二戰中惹怒了美國,使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加入了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珠》中有哪些被遺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