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戰王聊歷史
-
2 # 腳踏一枝梅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仲謀者,孫權也!曹劉孫,實際應是曹孫劉,三國三大梟雄的老二,劉皇叔墊底,魏王丞相曹操第一。
亂世英雄者,都有天下捨我其誰的壯志,都是槍桿子裡出政權!都想滅掉別人當老大,一統江山君臨天下。誰說孫權無此野心?
孫權的頂層戰略設計,是先奪取荊州這塊四戰要地,和曹吞劉,待機與曹決戰奪天下。為此,他不惜背盟奪佔了劉備的荊州,隨後彝陵之戰打敗了蜀軍主力,本欲一口吞劉,奈曹軍不樂意孫權獨大,圍魏救趙.直逼江東要地。孫權無力同打兩個戰場,隨即借坡下驢,同意孔明重盟的請求,暫不滅蜀。但要求孔明出漢中牽制曹軍,這就是孔明六出祈山北伐的由來。
他與曹大哥又打又談,最終大哥實力超他太多,急切難遂吞曹的雄心,故以後將重心轉到經營江東基業。可能給外界造成了,他只想當軍閥,不想當皇上的誤解或迷霧,這就太不瞭解孫權了!
-
3 # 達摩院一姐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惟有江東孫仲謀,不教橫槊建安中。
縱觀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孫權沒經歷過打江山的辛苦,也不敢去睹上命運,因此一步一步的輸掉了機會,孫權的選擇是腳踏實地,儘可能多地擴大領土。事實上他已經做得足夠成功。
大小戰役中,東吳多為被動出兵。難道說一代英主孫權就只是一個胸無大志,不求統一天下,只求偏安一隅的軍閥?孫權統領江東多年,他繼父兄之基業,虎踞江東以窺天下,他不是沒有一統天下之志,他是看到了天下大勢,以江東之力要打敗曹操是不可能的,所以走聯劉抗曹的路線。孫權短於臨陣突敵,戰功不著。直接影響他爭天下的程序,同時大批謀臣驍將的過早謝世使得東吳爭雄天下的實力大大衰落。
孫權親臨戰陣所指揮的戰役,多次失敗。有的是在絕對優勢情況下失敗,說明孫權應變將略,不是他的長處,合肥之戰給東吳造成的影響很大。
合肥是曹魏在江淮一帶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則可以西問申、蔡,北向徐、壽,而爭勝於中原”這一戰,江東失利,徹底打破了孫權入主中原統一天下的美夢。西有巴蜀天險,易守難攻,北有合肥不能取,孫權只能守好江東之地,免遭曹魏和蜀漢的侵略,在當時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曹魏佔天下三分之二。吳蜀合力相抗。尚且不敵 ,而又爭奪荊州。吳雖得實利,但也削弱了同盟 ,可以說是失誤。自相殘殺下大大削弱了抗衡力量 ,增強了曹魏逐鹿中原的能力!
曹魏重點防吳,孫權無隙可乘幾不能建奇功。魏文帝曹丕三次大舉伐吳,兩次臨江。在曹魏嚴密設防下,無論孫權 .還是陸遜,出師皆無功。
孫權作為中國歷史上對抗中原大一統王朝的割據江南第一人,首開數千年青史之先河,作為一個精明的現實主義者,他雖獨守江東,但和漢末無數的軍閥相比,他能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是一般割據一方的諸侯所難比的。稱之梟雄並不為過。
不是孫權無圖天下之志,是三足鼎立之勢無突破口,三家強則三家同在,一家弱則天下一統。孫權制定的三步走計劃:立足江東、竟長江所極、問鼎中原。正由於三國鼎立,孫權只走完了第一步,非不為而力不能也,因此不能說孫權滿足於偏安王業。孫權不能統一天下,因受歷史條件侷限,有著多種原因。孫劉曹在漢末群雄紛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
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孫權,字仲謀,東吳開創者,生於公元182年,死於公元252年,終年71歲。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年僅19歲孫權接班,以五郡之地穩定東吳政局,並不斷開創疆域。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收降荊州,乘勢沿長江東進,27歲的孫權頂住東吳投降派的壓力,在周瑜、魯肅的支援下,力主聯劉抗曹,並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
公元220年,關羽北伐樊城,孫權令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兵不血刃佔領荊州全境,並殺關羽。
公元221年,劉備伐吳,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大破劉備於夷陵。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迀都建業(今南京)。
公元252年夏,孫權病逝,時年71歲。
孫權的一生,可謂年少得志,為守住江東之地,孫權任用賢臣,內徵山越,合縱蜀魏,並立三國。孫權至始至終都在為了東吳的利益,開疆拓土,不斷擴大東吳的地盤,卻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
孫權少年得志,早期的孫權並非沒有統一天下的大志,東吳實力達到頂峰當屬夷陵之戰後,沿長江天險與曹魏對峙,而與曹魏的交戰中,在軍事上並無過多建樹,形成拉鋸戰,各有勝負,但未有實質性突破,實力上也比曹魏相差較多,導致後期孫權僅有守土之心,無統一之志。
另外孫權自身有相當部分原因,導致其無圖天下之志:
1、孫權多次向曹魏稱臣,稱臣意謂接收曹魏為宗主,雖孫權此舉是為東吳利益,但在政治上已矮曹魏一截,統一實在是出師無名,可看出孫權無統一之志。
2、孫權用人。孫權能夠任用賢能,在危機時刻總能任用賢能,化解東吳現實危機,但孫權給人感覺就是用過後就棄用,或不能禮賢待人,如陸遜後期被孫權逼死,而周瑜與呂蒙均在壯年死的不明不白,雖原因不明,但是否與孫權有關,不得而知。
3、孫權為人睚眥必報,心狠心辣。此性格難免讓人難以接近,無法聚集人才。
4、戰略上無統一之思想。魯肅是三分天下,周瑜是二分天下,無統一天下之思想。反觀諸葛亮的隆中對,最終目的是統一,以蜀漢之弱小都有統一志,孫權卻無。
軍事上無建樹,實力上不如曹魏,思想上無統一之謀,孫權實無統一之志。
-
5 # Mer86
孫權並不是“無圖天下之志”,只是他這個人的能力確實不行。
關於孫權的能力,最有名的一句是曹操說的:
“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這句話是半截話,曹操說的原話,完整版是: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曹操是把孫權和劉表的兒子(劉琦和劉琮)做對比。曹操的意思是,孫權比劉琦和劉琮強一點。
曹操這個人,極其擅長張嘴胡吹,愛好比作古人。一生中吹的牛皮無數,且多次被打臉。
第一次打臉
曹操評價張邈: “太祖之徵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張邈字孟卓)
說張邈不會背叛他,結果後來曹操討伐陶謙,張邈就背叛了。
第二次打臉
曹操當年跟劉備一起喝酒,說劉備:“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後來漢中與劉備對峙,又說劉備是:“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
要拉攏劉備的時候說他是天下英雄,變成敵人了又罵他是賣草鞋的。
第三次打臉
曹操評價于禁:“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把于禁吹出花來了,結果於禁投降關羽,全無氣節。
第四次打臉
曹操討伐馬超時,評價夏侯淵:“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
夏侯淵被黃忠砍死於漢中時說:“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
要用夏侯淵的時候一頓吹,待夏侯淵被砍死了又一頓貶低。
此外,曹操還分別評價過張郃、荀彧、徐晃。
評價張郃:“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將張郃比作韓信)
評價荀彧:“吾之子房也”(荀彧比作張良,張良字子房)
評價徐晃:“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徐晃比作周亞夫)
列舉這麼多曹操吹過的牛皮,只想說明說一個觀點。曹操評價孫權:
“生子當如孫仲謀”
真的不值得拿出來吹噓,曹操評價的人多了去了。孫權這個評價,很一般。
拋開曹操的評價不說,就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孫權這個人,可以用一句話來評價: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最擅長整人”
孫權的下限不低,十九歲繼位(虛歲),東吳內部政治錯綜複雜,孫權處理的很好。
我這麼說,肯定有不少人要不服氣。但是隻要好好想想,夷陵之戰劉備慘敗,蜀漢軍被斬俘數萬,軍器物資損失殆盡。在這種情況下,曹丕精心策劃的南征目標居然是孫權,而不是大敗之後的劉備。就明白了。《三國志·夏侯尚傳》記載:
“黃初三年......權將諸葛瑾與尚軍對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軍於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將步騎萬餘人,於下流潛渡,攻瑾諸軍,夾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
關羽鎮守南郡幾年,屁事沒有。孫權靠偷襲關羽拿下南郡,曹魏一個猛攻,東吳水軍就輸的慘敗。半個江陵城就沒有了!
魏軍擊敗東吳水師,攻上了江心中的小島。孫權的荊州防線已經全面崩潰了,魏軍直接架起浮橋,就可以向長江南案的江陵城發起進攻。
只是因為曹丕害怕軍中疫病,重蹈曹操赤壁之戰的覆轍,魏軍自己退兵了,否則江陵必破無疑。孫權的那點心思,全用在挖盟友牆角上面了,他也只有這點本事。
呂蒙偷襲荊州,如果不是糜芳裡通東吳,孫權都不見得能搞定關羽。
同樣是治南郡,關羽反殺曹仁,雙殺于禁,同時包圍襄陽、樊城。曹軍主力出動也只能解樊城包圍。讓孫權負責,荊州防線崩潰。真是白瞎了荊州固若金湯的城防。如果沒有蜀漢,孫吳被曹魏打爆,只是遲早的事而已。
破盟,讓孫權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東吳有孫權,可以多活很多年。但也正是因為孫權,東吳也就只能那個樣了。
-
6 # 蕭武
孫權雖然渣,但是也不能說他沒有天下之志,當然是有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又是對荊州念念不忘,又是三番五次的進攻合肥和淮南了。
孫權臨危受命坐領江東的時候,東吳的內外形勢並不好。北方是曹操,西邊是劉表和黃祖,南邊是山越,曹操和劉表與江東都處在敵對狀態。而孫權當時又還很小,父兄兩代的創業元老還有很多人都在,江東的世家大族對孫家的態度也很曖昧。所以,孫權即位之初,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先穩住陣腳,然後再談開疆拓土的事。
經過幾年的努力,江東才終於攻佔了皖城,也就是今天的安慶。這意味著什麼呢?安慶在長江以南,在這之前,曹操在江東是有一個釘子的,是可以利用這個橋頭堡來直接主動進攻江東的。好在曹操這時候正在和袁紹對峙,也沒什麼功夫來對付江東,這個釘子的戰略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在拔掉這個頂子之後,曹操對江東的直接威脅才大大減小了,江東與曹操的邊界線也推進到了長江沿線。
拿下皖城之後,孫權又開始沿江上溯,進攻黃祖,為其父孫堅復仇。復仇當然只是說辭,更重要的目標是進攻荊州。到赤壁之戰前,終於消滅了黃祖,佔領了江夏郡,江東之前已經佔領的豫章郡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的地盤才算是安全了。但消滅黃祖,這同時也意味著,江東和劉表之間已經沒有了緩衝,是直接對峙的。劉表派長子劉琦率軍駐紮在夏口,就是抵禦孫權的。
劉表去世,曹操南征,劉琮束手投降,劉備落荒而逃,到了夏口。這時候的孫權二十六歲,年齡還是不大。雖然孫策去世的時候也才只有這個年齡,但孫權和孫策的情況不同,孫策是長子,也是開創之主,而孫權一直受父兄蔭庇,在即位之前並沒有多少鍛鍊的機會,這時候要在投降還是抵抗的問題上做決定,並不容易。
赤壁之戰勝利結束後,本來江東有機會全取荊州,但是因為沒有把握住機會,反而被劉備搶先佔領了荊州一部分地盤,就此留下了孫劉聯盟破裂的禍根。但孫權也在此後不斷進取,到劉備佔領益州後,孫權一度強佔三郡,孫劉聯盟差點破裂,危急之際,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倉促回援益州,才和孫權達成了湘水劃界的約定,並約定一起北伐,勝利之後瓜分曹操的地盤。
這之後,江東就開始在荊州和淮南兩個方向上搖擺。先試試荊州,看劉備和關羽態度比較強硬,就轉而去進攻合肥,試圖在淮南方向用力,看能否有所突破。結果是孫權在逍遙津被張遼擊敗,未能突破江淮防線。而這時候劉備佔領漢中,關羽又北伐襄樊,對曹操威脅很大。而曹操也在赤壁之戰後前後六次在淮南方向進攻江東,所以孫權認為可以和曹操結盟,偷襲荊州。最後是孫權偷襲關羽得手,終於拿下了荊州。
曹魏也在赤壁之戰後始終保持著對江東的主動進攻態勢。曹操在世時,赤壁之戰後,曹操先後六次主動進攻江東,都是在淮南方向。夷陵之戰後,剛繼位不久的曹丕也仍然選擇以東吳為主要進攻方向,在從荊州到淮南的千里戰線上同時進攻江東,和東吳進行了長達半年時間的戰爭。而每次曹魏進攻也並未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只要東吳能堅持到汛期即將到來,曹魏就只能主動撤退。
所以說,江東的關鍵是在袁術覆滅的時候,孫策正忙於在江西掃除殘餘勢力,而沒有主動進攻袁術,搶佔淮南,讓江東始終未能得到進取中原的前進基地。而東吳只要向北進攻,就始終未能突破淮南地區,主動進攻的時候也很被動,更多的時候只能被動防禦。
在這一點上,不能不說劉備的戰略眼光要更長遠一些,眼光也要更好一些。劉備從曹操手中成功奪取了漢中,讓漢中成為此後蜀漢的北伐基地,即便是防禦,也可以採取主動防禦措施,而不是完全的被動防禦。不僅如此,劉備甚至還想奪回荊州,讓蜀漢在面對東吳的時候也能夠處於戰略上的主動地位,而不是被動挨打,只是擁兵不當,功敗垂成,反而成就了陸遜的威名。
-
7 # 知常容三國
孫權固守江東,是因為有先天的條件限制。因為吳國沒有戰馬,而且吳國習慣的或者說強項是水軍,水軍一旦上了岸就不是北方騎兵的對手。而且吳國也很少騎兵,他向遼東的公孫家族買馬,諸葛亮把一百多馬作為外交禮物送給孫權,可見東吳缺馬到什麼地步。在騎兵天下,東吳即使有心想統一也是沒有能力。
第二個原因,東吳是世家大族共治,不是孫權一個人說了算。世家大族都養私兵,所以三國裡面最富的是孫權,他基本上不用擔心養兵的問題,但這樣帶來的壞處就是他們沒有動力去攻擊北方,為進攻北方得到的地盤,到時候歸了孫權,對自己沒有好處,孫權的勢力越來越大,那樣反而對自己家族造成威脅。
第三個原因,孫權壓根就沒有想過統一全國,甚至連稱帝都沒有想過,是魯肅第一個提醒的,所以他稱帝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魯肅。因為在東漢講究聲望名聲地位家族的情況下,孫家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最落後的,所以他也是稱帝最晚的。
-
8 # 小約翰
從個人能力上講,孫權的實力與曹操、劉備等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甚至比袁紹、馬騰等還要低。孫權之所以能保守江東,四個字——因人成事。
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都是真正的創業之君,白手起家打天下,一輩子在干戈中度過。而孫權則不同,他的江山繼承自他父兄,本人未經戰陣,治軍修政或許可以,但論打仗的本事,要比曹劉差上太遠。
曹操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是對孫權最好的評價。雖然這句話看起來是在誇孫權,可是這並不是一句對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的評價。曹操對孫權的看法完全是一個長輩對晚輩的欣賞,覺得這小夥子還可以,有前途,比同齡人強。後一句是“劉景升(劉表)子,豚犬爾”,曹操雖然說孫權比他們強,但是拿孫權和這兩個廢物相提並論,對孫權的定位可想而知。
至於說孫權有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當然也有,可是現實不允許。
在關羽死前,對於孫權來說,不要說進攻,防守都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因為關羽牢牢的把控著長江中游,雖然關羽和孫權是名義上的盟友,可關羽向來有吞併東吳之心。而掌握長江中游的關羽,江東對他來說簡直是囊中之物。南宋時,蒙古和南宋在襄陽就發生了激烈的爭奪戰,因為“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得也”。
所以關羽讓孫權輾轉難眠,終於在關羽荊襄大勝後,東吳徹底坐不住了,透過偷襲奪回了荊州,至此才算真正的站穩了腳跟。
偷襲荊州後,孫權正式開始了爭奪中原的嘗試,這個時候,他本人的戰爭短板就暴露出來了。在荊州之戰後,東吳與曹魏在合肥足足發動了四次會戰,東吳毫無進展。孫權本人的大軍甚至被曹魏猛將張遼來了一次八百破十萬,連本人都差點扔進去,本事可想而知。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東吳的爭霸大業,連合肥這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孫權也許能夠依靠一個又一個的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退曹操拒劉備,卻沒有本事從曹劉手中爭天下,這也許就是孫權的悲哀吧。
-
9 # 懷疑探索者
誰說孫權只守江東,卻沒有圖天下的大志的?實際上,終孫權之一生,他一直在不斷的進取,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孫權派呂蒙偷襲關羽駐防的荊州一帶,最後還殺死了關羽,就是想為以後逐鹿中原做準備。只是,你孫權的東吳想統一天下,別的國家一樣想統一天下,所以,曹操的魏國一直對東吳保持了強大的壓力。孫權為了削弱曹魏,就首先派兵攻打曹魏重兵駐防的合肥。結果,這一打就打了20年。期間,孫權和曹操雙方互有死傷,死了很多將領,但孫權始終就是無法把合肥拿下來。合肥拿不下來,孫權就無法放心的北伐。孫權不但要應付綜合國力是自己三倍以上的曹魏,還要同時把精力放在防範蜀漢國上。蜀漢和東吳的關係,完全是一種利益聯盟,這種聯盟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赤壁之戰之前,孫權和劉備就齷蹉不斷,爾後呂蒙殺了關羽,盛怒之下的劉備不顧群臣勸阻,率領大軍想一舉消滅吳國,多虧陸遜擊退了蜀漢軍隊。蜀漢也是一個想積極進取的國家,蜀漢勢力大了,一樣不會放過東吳,所以孫權不得不同時與兩個國家明爭暗鬥。不是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實在是局勢和國力不能讓他施展抱負。局勢就是蜀漢和曹魏都是狼,都不是善茬。國力則是東吳的國力畢竟有限。以東吳的人口和經濟情況,最多隻能養20萬軍隊,實際上達不到這個數目。而曹魏可以養40多萬軍隊。雙方的軍事實力就有本質上的差距。孫權的東吳實際上處於軍事上的弱勢,能夠自保已經很是艱難了。
-
10 # 小奔說史
首先是能力不夠。
這一點,不是我黑他,是他的親生哥哥孫策臨死之前說的,“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意思就是,我能開拓新的市場,你只能守好現有的市場。
事實證明,孫策說的一點沒錯,孫權在打仗上,確實不咋地。
孫權為了北進,屢次興兵進攻淮南,其中大戰11次,除了攻克皖城一次,另外10次都未能取得勝利。
其中,六次進攻合肥,全部以失敗告終。
公元209年,孫權乘赤壁之戰餘威率眾十萬進攻合肥,結果三個月沒打下,被迫撤回。
公元215年,進攻合肥,失敗。張遼、李典、樂進以七千之眾大破,他本人差一點就被張遼俘虜。
公元219年,進攻合肥,失敗。
公元230年,進攻合肥,失敗。
公元233年,進攻合肥,失敗。
公元234年,聯絡蜀國同時進攻,西路陸遜、諸葛瑾進攻襄陽,東路孫韶進攻廣陵,孫權本人率中軍進攻合肥。
結果,依然失敗。
在孫權看來,合肥簡直就是曹魏的斯大林格勒!!!
所以,不要怪孫權不進取,實在是能力不行。
不過總體來看,孫權雖然打仗不咋的,不僅沒有丟失父兄打下的一寸土地,反而奪去了荊州,趁機鼎足三分天下,建立了吳國,也算是給孫家過了一把皇帝癮。
其次是實力不夠。三國時期,中國經濟重心仍然在中原,人才人口都傲視江東、四川。
曹魏所控制的地域佔有天下三分之二,不僅人才眾多,而且一代一代成長不息,江東偏促一地,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孫權所能依靠的只有跟隨他父兄的老班底,可惜的是,周瑜、魯肅、呂蒙,這三個文武具備的統帥級人物,偏偏都死的早。
其中,周瑜36歲,魯肅46歲,呂蒙42歲。
號稱東吳十二虎將的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甘寧、董襲、淩統、徐盛、潘璋、丁奉,絕大多數也沒能活過孫權。
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後天氣虛。
所以,能臣武將紛紛凋零,導致孫權圖天下的實力大大衰弱。
再次,曹魏重點防備的永遠都是東吳。曹魏設定襄陽、合肥、祁山三大重鎮防備吳蜀,其中,襄陽、合肥兩大重鎮防備東吳。
公元234年,吳蜀聯手大舉進攻,魏明帝果斷命令西線採取守勢,親自東征孫權,最後孫權只好聞風而退。
回覆列表
天下問孫權:你愛過我嗎。孫權:愛過,可是愛一個人是需要勇氣的。勇氣是需要實力支撐的。奈何錯失良機,被劉大耳朵攪黃了。
孫權肯定有圖天下的志向,奈何荊州被劉備奪了。當時,曹操已經雄居北方。孫權如果趁著赤壁之戰獲勝,取得荊州,然後再攻取漢中,肯定能和曹操爭天下。大家也都知道,荊州被劉備“偷”了。劉備以荊州為根基,入漢中,取益州。三國割據形成,兩弱對一強。
孫權雖然不甘心,但是還是試探性的五次進攻合肥,全部以失敗告終。結果,第二次進攻合肥時,孫權十萬大軍被張遼七千人擊敗。張遼卻一戰成名。
後來呂蒙和陸遜從關羽手中又把荊州“偷”了回來,還殺了關羽。直接破壞了孫劉聯盟。此時曹操佔有荊州北部,漢中劉備已經站穩腳跟。孫權面臨兩個強敵,只能向曹魏稱臣,然後全力阻擊劉備復仇。
夷陵之戰,劉備就率領四五萬人進攻東吳,孫權就向曹魏求援了。證明,此時孫權雖然奪取荊州,但是,東吳的陸軍勢力確實還是三國最弱。孫權已經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了,轉向"偏安一隅。"
總之,孫權稱霸天下的野心和夢想,在劉備奪荊州以後,就破滅了。此後,孫權甚至向曹丕稱臣,更是沒有了圖天下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