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雜談歷史

    藩鎮割據造成了唐朝中央政府實際管轄地區縮小,吐蕃、回鶻等過去臣服於唐朝的少數民族相繼建立地方割據政權,吐蕃甚至和唐朝發生過對立衝突,使得隴西一帶喪失大半。

    還有藩鎮割據對唐朝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

  • 2 # 兜兜裡藏蝴蝶

    安史之亂結束後,安史殘餘勢力仍然非常龐大平叛功臣也是尾大不掉,唐代宗為首的朝庭為獲得暫時的安寧,將其封為節度使,總攬地方軍政大權,隨著時間轉移,地方與中央的聯絡越來越遠,形成了藩鎮林立,割據四方的局面, 唐末藩鎮割據造成了以下影響

    1. 各藩鎮之間相互征戰,搶奪地盤,造成社會動盪,生靈塗炭

    2.唐朝中央權力徹底被架空,唐王朝軍政不一,遭到外邦入侵時,無法抵禦外敵

    3.藩鎮軍閥,吏治腐敗,壓迫百性。

    4.由於藩鎮戰爭需要,推動了火藥產生髮展推廣使用。

    5.最終導致唐朝滅亡。

  • 3 # 峰哥談史

    大家知道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是中晚唐時期的產物。在一定時期內,藩鎮割據有效的防禦了邊疆的軍事外敵,建立初期起到了重大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各方藩鎮割據勢力的變強,也為唐朝埋下了不安定的種子,比如著名的“安史之亂”就是藩鎮割據的產物。接下來,筆者從藩鎮的產生、發展以及它的歷史意義多方面介紹一下。

    藩鎮的產生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正月,為了加強邊陲地區的軍事防禦,唐王朝將整個邊境地區從西至東、由北向南劃分了十大藩鎮,分別設定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九大節度使,外加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後來發動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就是在這時被任命為平盧節度使,從此手握重兵,成為一方的封疆大吏。

    藩鎮割據的不斷髮展壯大

    由於藩鎮割據有著高度的自治權,不僅可以自行招募士兵,也不用向中央政府上交稅賦,還可以自己任命轄區內的官吏,爵位也可以世襲。在此制度和背景之下,藩鎮逐漸發展壯大,不再服從中央政府,有的實力雄厚的藩鎮,甚至起兵反叛,公開叫板朝廷。

    藩鎮的歷史意義

    藩鎮的歷史作用不可忽視,在對內平叛,對外抗敵方面,對於當時的唐王朝確實起到了正面作用。藩鎮勢力為了自保,軍隊勤於操練,戰鬥力非常強悍。同時,藩鎮割據為了壯大的實力,非常重視經濟的發展和各種商業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發展和促進商業發展的作用。

    總之,在唐朝中後期,大部分的藩鎮是不割據的,能夠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和統治。但是隨著唐朝黃巢起義的爆發之亂,才出現了普遍的藩鎮割據現象,最終使唐王朝在藩鎮割據混戰中,加上不斷的內憂外患,曾經繁榮昌盛的唐王朝最終走向衰亡。

  • 4 # 三個網球

    在唐末期, 由於軍事武裝力量日益廢弛, 邊境問題也日益嚴重。 為了鞏固邊防, 在睿宗景雲二年(公元 710 年) 設定了節度使這個專職, 以集中地方軍政,加強邊防力量,減輕中央負擔。 開元以後, 唐朝在沿邊設有九個節度使。 由於募兵制的實行, 邊防將領得以專兵, 從此節度使的勢力日益擴大, “每以數州為鎮, 節度使即統此數州, 州刺史盡為其所屬”。 節度使又多兼安察使、 安撫使、 度支使者, 他們在地方不僅握軍權, 同時還掌握政治、 經濟大權, “既有其土地, 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財賦”。 於是藩鎮勢力日強, 中央勢力日漸衰微。 唐初本以文臣主邊事, 但李林甫、 楊國忠執政後, 改用蕃族寒人, 提拔蕃將為節度使, 邊鎮的軍事不斷增強。 隴右節度使突厥人哥舒翰有兵達 7 萬餘人,胡人安祿山兼河東、 范陽、 平盧節度使, 兵力達 18 萬之多, 竟掌握了 全國兵力的三分之一, 國土的五分之一。 安史之亂後, 安史餘部還保持相當大的勢力, 唐於 763 年任命安史降將薛嵩、 李寶臣、 李懷仙、 田承嗣等仍為節度使, 造成事實上“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 的局面。 並且, 在平叛過程中, 設定在關中、 江淮的藩鎮還在保留。 當時, 勢力最大的是河朔三鎮: 即成德、 魏博、 盧龍。 這些節度使為了維持割據, 大肆擴軍, 並選精勇組成“牙兵”, 牙兵多父子相襲、 親黨膠固, 十分驕橫, 對主子不如意者, 他們竟能或殺或逐, 另立新主, “變易主帥, 如同兒戲”。 所以, 藩鎮之亂, 除了藩鎮與中央的對抗外, 還有藩鎮內將校之間、 將校與牙兵之間的相互廝殺。 德宗與憲宗時發生了 四鎮之亂、 淮西之亂, 並被相繼平息。但是割據的源頭並沒有消除, 元和 15 年(公元 820 年), 唐憲宗被宦官所殺, 河朔三鎮再叛, 藩鎮林立的局面此後一直延續到唐亡為止。 割據的藩鎮在本境內, 召集黨徒, 練兵修城, 自收租稅, 自定法令,儘量保持獨力的權力。“雖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 官爵、 甲兵、 租賦、刑殺皆自專之”。 在經濟上, 各藩鎮成為地主利益的集中代表, 他們“皆自擅兵賦, 迭相吞噬, 朝廷不能制, 江淮轉運路絕, 兩河、 江淮賦不上供,但多時獻奉而已”, 這直接危及中央的財政收入。 尤其是河朔節度使, “戶版不藉於天府, 稅賦不入於朝廷”。 而朝廷又對此毫無辦法, 於是“國命所能制者, 河西、 山南、 劍南、 嶺南四道數十州”, 中央的各項支出只有靠這幾個地方來維持了。 至唐末藩鎮割據的後期, 鎮帥在全軍中的地位日漸勢微, 部將反抗鎮帥的事時有發生, 鎮帥由部眾擁立屢見不鮮。 因此鎮帥不輕易相信部將, 部將們對鎮帥缺乏忠心。 為收攬人心, 鎮帥們常把勇敢的部下收為養子, 為其效力; 或是放縱他們殺戮搶掠, 這樣, 牙兵則“逾法犯令, 長吏不能禁, ……視百姓稍不如意, 則舉族被誅”。 藩鎮割據使唐王朝直接管轄的土地大為減少。 據元和三年(公元 807 年) 宰相李吉甫撰《元和國計簿》 統計, 山東、 河北、 河南的十五道七十一州之地, 長期淪於藩鎮, 全國三分之二的人口, 二分之一的倉儲穀物, 為藩鎮所霸佔,為後來唐朝滅亡埋下伏筆,經濟發展南強北弱由此開始。

  • 5 # 白日何其短

    藩鎮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的持節都督,唐中期改為節度使、觀察使等,天寶末年的安史之亂是節度使制度的崩壞開始。接下來阿偉就來說說藩鎮割據的影響吧。

    一:最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唐帝國加速沒落。各地節度使手握軍政大權,雖名義上聽命於大唐朝廷,但實際上就是獨立王國。朝廷無法調集全國各地的資源進行發展。

    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藩鎮間次數頻繁的戰爭,每一次都在消耗著不多的大唐人口。

    三:形成無數的割據政權,造成國家又一次分裂。五代十國的梁唐晉漢週五代以及南方的十國近半個世紀的分裂。

    四:造成宋代的文貴武賤現象。唐末至宋初的各藩鎮將領無不是朝秦暮楚,見利忘義,殺戮之重之人。使得宋代立下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以防武夫干政。

  • 6 # 魚兄讀歷史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優影響力的盛世王朝,國土面積空前廣闊。說起藩鎮割據就不得不提唐朝末期的“安史之亂”。

    根源

    唐朝為了治理廣闊的疆域,早在唐玄宗時期就在邊境設定了多個兵鎮。邊境長官節度使集行政、軍事、經濟等大權於一身,這既鞏固了疆土,同時帶來邊境擁兵自重的問題。

    我們說每一種體制都有其優缺點,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唐朝的這種分兵制度走向不好的一面呢?

    奸臣當道

    安史之亂之前,唐朝中央奸臣當道。先是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異己,後有楊國忠(楊貴妃的哥哥)禍亂超綱。中央政府的這種行為計劃了中央和地方勢力的矛盾,楊國忠與安祿山的權力之爭成為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索。

    軍事制度遭到破壞

    李林甫出任宰相的時候,為了排斥異己,向唐玄宗建議重用邊境胡人,放任他們擁兵自重。唐朝府兵制不斷遭到破壞,這直接導致了邊境軍隊不斷增加,到天寶元年,邊軍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

    安史之亂

    隨著矛盾的激化和邊境勢力的不斷強大,最終安祿山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安史之亂興起以來,為了鎮壓叛亂,唐朝征服不斷任命節度使,除了邊境,連中原地區也是遍地節度使,處處擁兵自重。

    最終,安史之亂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安史之亂直接造成了唐朝末期藩鎮割據的局面。中央政府名存實亡,雖然唐朝後來又存續了150多年,但殘局最終無法收拾,藩鎮割據的副作用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

    影響

    藩鎮割據直接導致唐王朝由盛轉衰,各地你爭我奪,百姓不堪負重,土地荒廢,經濟蕭條。北方戰事頻繁直接導致了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

    五代十國之後統一天下的宋朝便吸取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對軍隊尤其是軍隊領袖控制很強。然而,這種過激的制度又導致宋朝成為軍事弱國,頻頻收到邊境少數民族的入侵。

  • 7 # 北風hxn

    首先我們要了解“藩鎮”和“藩鎮割據”兩詞語的意思。“藩鎮”指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定的軍鎮。“藩鎮割據”是指某些藩鎮的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

    在安史之亂前,藩鎮的設定主要以邊地為主,主要是用以防範外敵。但由於兵力過重,造成外重內輕,被一些投機者看到機會,爆發了安史之亂。

    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在中原地區新設立了許多藩鎮,戰後也沒有撤銷,如河北、河南、劍南、嶺南依然有重兵把守。

    “夫使祿山之亂,兩河、汝、雛、淮、楚之閒,有大臣屯重旅,拊其入關之背,而迫之以前卻兩難之勢,賊其敢輕窺函谷哉!”——《讀通鑑論 卷二十二 玄宗》。唐政府認為,內地設定重兵,這樣才能內外力量均衡。

    藩鎮的設定到唐末黃巢之亂爆發之前,110年內,藩鎮是沒有脫離中央政府控制的,或者說和中央政府維持一種平衡。

    在唐朝後半段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都不割據,依然接受政府的政令和人員調派,即使有個別藩鎮割據,也一定程度施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

    藩鎮的設定有其積極的一面:邊地與內地強大的兵力設定,使軍力維持一種平衡,使得大唐自安史之亂後得以維持了一百多年。期間有數個藩鎮反叛,也被很快平定。

    宋代不少名人也肯定了藩鎮的作用,如李綱:“皆賴方鎮相與掎角以定其亂,則方鎮之兵不得謂無功於唐”。秦檜:“使異日士卒精練若唐藩鎮之兵,將相得人若唐肅、代之臣,大金之於中國能必其勝哉”。

    可惜到了黃巢之亂後,唐中央政府無法再控制藩鎮。藩鎮割據氾濫,唐朝也在各個藩鎮的混戰中解體滅亡。

  • 8 # 文史一點通

    一、藩鎮

    藩即“保衛”之意,鎮指軍鎮。“藩鎮”意為保衛軍鎮自身安全。

    唐朝藩鎮設立之前,中央政府在邊地上設定有守捉、城、鎮、軍,總體稱為道。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賀拔延嗣被任命為涼州(治今甘肅省武威市)都督,為防範吐蕃的入侵,河西藩鎮成為唐朝第一個藩鎮

    後來,為了加強邊境地區的軍事防禦,唐玄宗時開始設定有大量的藩鎮。

    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已增至10個節度使:河西節度使、范陽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安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嶺南節度使。

    唐玄宗早在設立節度使時就定下了“不久任,不兼統,不遙領”的原則,這是制約節度使謀亂的根本。

    應該說在“安史之亂”之前,各藩鎮還是不割據的,中央政府和地方勢力的權力處於較好的平衡狀態中,藩鎮制總體是利於帝國發展的。

    可惜,最終還是唐玄宗自己親手在安祿山身上打破了“三不”原則,造成了“安史之亂”的嚴重後果,為大唐王朝的毀滅挖了一個“大坑”。

    二、藩鎮割據

    公元763年,“安史之亂”最終結束,雖然暫時平定了安祿山等人的叛亂,卻無力繼續追剿藩鎮節度使的殘餘力量。

    “安史之亂”後,藩鎮不斷增加,光北方的土地上就分佈約40名節度使,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平衡徹底打破。

    廣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破長安,唐朝中央政權瓦解。

    至此,藩鎮進入互相兼併,互相討伐,群雄並起的混亂時期。

    三、影響

    1、造成唐王朝滅亡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公元907年,朱溫篡奪皇位,建立後梁,曾無限榮光的大唐王朝步履蹣跚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同時也宣告由唐末藩鎮割據演變而來的的五代大亂正式開啟。

    2、唐初制定的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調製的架構紛紛解體,併到最後徹底瓦解。這些變化終結了貴族社會秩序,標誌著晚期帝制中國社會的經濟革命的開始。

    3、由於各割據勢力互相討伐,內耗嚴重,中原地區的廣闊領土不斷被外族侵吞和蠶食。進入五代時期,中原版圖不斷縮小。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兒皇帝”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其它還有河西走廊、吐蕃結合部等紛紛受到外族侵吞。

    4、宋太祖趙匡胤害怕地方武將重演唐末藩鎮割據亂象,自導自演一出聞名千古的“杯酒釋兵權”之大戲。隨後,他採用“更戍法”分離掌兵權和發兵權,逐漸剝奪節度使的兵、財和人事權;重文事、抑武將,守內虛外,並把“抑武用文”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確定下來。

    悲哀!這種矯枉過正的行為最終導致 大宋王朝軍威不振和百餘年後那場令每一個漢人都矢志不忘的奇恥大辱!

    5、唐末藩鎮割據勢力為按照傳統的家世相傳方式不在朝廷任職的人們提供了入仕之路。這些科舉制之外新的仕途,真正宣告了朝廷裡貴族統治的結束。

    後世透過聯姻、結義親和土地積累來構築地方權力基礎的行為正源於此,我們後世看到的強大的鄉紳階層產生的歷史程序的最初形式就是在唐末割據時期。

  • 9 # 公子明仲

    藩鎮割據影響:在藩鎮割據的權力格局下,從西魏開始的動盪的皇權開始穩定下來,諸王、外戚、軍事貴族不再成為威脅皇權的主要力量,軍人勢力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成為主角,但是無法從根本上威脅皇權,所以,唐朝的藩鎮格局,從唐肅宗公元757年回到長安算起,到黃巢公元880年進入長安,就存在了123年;如果拉長到公元927年朱溫篡位,足足有150年。

    藩鎮是指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添了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藩鎮割據是指節度使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

    藩鎮割據產生於中國從士族門閥制度向官僚制度的過渡階段,軍事制度從府兵制過渡到募兵制,軍事貴族制約軍人的格局消失了,但是文職系統制約軍人系統的格局,還沒有構建出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用細化分割大軍區的方式來駕馭軍人集團的結果。

    為什麼唐朝之前頻繁改朝換代皇權動盪更替:府兵制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出兵徵防則由朝廷命將統率,調遣時必須持兵部所下魚符,經州刺史和折衝府將領勘合後,才得發兵。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府兵制下,軍事統帥對軍隊只有臨時指揮權,卻沒有所有權。將帥就不能擁兵自重。軍隊的所有權,並不歸皇帝所有,而是歸眾多軍事貴族共同所有,皇帝也只是眾多軍事貴族之一。事實上,府兵制下的軍隊卻成為軍事貴族的私兵。

    在府兵制下,自然不會出現藩鎮割據的格局,因為在府兵制下,因為真正控制軍隊的人,都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軍事貴族,將帥只是一個個的打工仔。

    在這種背景下,純粹的軍人自然不會威脅到皇權,而強大的軍事貴族存在,無論對帝國的政治穩定,還是對皇權的高高在上,都是一種巨大的威脅。事實上,在府兵制存在的200多年時間裡,被廢被殺被弄成傀儡的皇帝,實在太多了;而且還伴隨著諸王內訌、王朝短命的事實。西魏、北周、隋、唐,表面上是四個王朝,其實呢?他們就是西魏開國時的幾大股東輪流坐莊罷了。北周宇文氏、隋的楊氏(孤獨氏)、唐的李氏,在西魏時代,就都是標準的軍事大貴族。他們後來能篡奪皇權,也是因為擁有這種資本。

    安史之亂的原因:從貴族政治漸漸向官僚政治轉化,府兵制向募兵制轉化,

    高宗以後,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府兵徵發物件主要是均田農民,隨著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徵點制失去了賴以實行的經濟條件。這樣,玄宗統治初期,府兵逃散的情況日漸增多,府兵制慢慢廢除,逐步轉向募兵制。以府兵制為基礎的軍事貴族也就慢慢消失,不再成為操縱皇帝影響政局的決定性力量。募兵制需要中央政府把帝國的經濟權力,最大限度的收納到中央政府的系統裡,否則就沒有實現募兵制的經濟基礎。募兵制計程車兵以當兵為職業,將領長期統帥一支軍隊,專設將領統兵雖然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兵將之間有了隸屬關係,使士兵只知將帥,不知朝廷。募兵逐漸成為了將領的私人軍隊。

    但是,在這個過渡時期,軍人力量一時失控了。在以前,皇帝是和眾多豪門大佬共同控制軍隊,所以純粹的軍人勢力,在政治舞臺的地位非常有限,真正有地位的人不是諸王外戚,就是那些有著豪門背景的勢力。現在在募兵制下,軍人成為了主角,開始扮演以前外戚 親王 軍事貴族的角色。邊鎮的節度使更掌握了駐地的民政、財賦、刑法權力,逐漸脫離中央,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安史之亂中的安祿山便是如此發展而來。

    藩鎮割據原因:駕馭軍人勢力,避免節度使權力過大威脅皇權

    晚唐五代時,軍人勢力突然處於失控狀態,主要是因為軍事貴族制約軍人的格局消失了;而文職系統制約軍人系統的格局,還沒有真正構建起來。這樣,由募兵制導致的軍閥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問題開始出現,這種問題,在唐玄宗時代,還不算太明顯,所以唐玄宗並沒有試圖用細化分割軍區的方式駕馭軍人集團,於是帝國關東地區就三個軍區,唐玄宗還讓一個人去管理了。安史之亂後,皇權開始給這個權力制衡系統打補丁了。就是開始不斷分割細化軍區了。在這種背景下,關東地區,就出現近二十個軍區,表面上軍人集團勢力高漲了。其實呢,就是傳說中的多建諸侯少其力,關東地區有近二十個軍區,一個軍區節度使所擁有的權力,能有多大呢?實際上,從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到唐懿宗在位期間黃巢起義爆發的乾符年間,大約110多年時間裡,藩鎮的形勢是比較穩定的,藩鎮數目最多也大體固定在46個左右。

    安祿山造反時,瞬間就可以讓關東地區變色。後來的軍區司令造反時,不要說想瞬間讓關東地區變色了,就是想讓一個省變色,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實上,眾多實力相當,並沒有任何隸屬關係的軍區一塊造反,通常是看不到希望的,因為幾大軍區內部的勾心鬥角,就足以讓皇帝透過縱橫開合的政治手段,把他們打得萬劫不復了。

    事實上,晚唐可以長久的存在,主要原因就在這裡。雖然皇帝無法改變這種藩鎮割據的格局,雖然藩鎮經常出來鬧事,但是他們與皇權相比,永遠也處於弱勢,所以他們通常總是以失敗告終。因為皇帝可以運作各種力量,讓這些藩鎮大佬死於非命。

    而著名的河朔三鎮之所以無法去除。並不是因為他們實力有多大,只是因為河朔三鎮符合軍人集團的共同利益。所以政府軍在圍剿他們的時候,關鍵時候總會掉鏈子的。

    為什麼皇權要採用藩鎮來建立權力制衡系統 

    看唐玄宗之後的歷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論皇權受到多大的威脅,皇帝也不輕易用以前的分封諸王的方式控制局勢;更不輕易用擴大外戚權力的方式控制局勢。

    事實上,除了唐玄宗逃到西南後,為了駕馭唐肅宗,曾一度試圖用分封諸王的方法;還有唐肅宗初到西北,為了控制局勢,所以一度讓自己老婆參政,此後就沒有皇帝再重用過這種力量。

    皇帝為什麼一再捉襟見肘,也沒有用兩漢、兩晉南北朝最常見的諸王、外戚力量駕馭天下呢?顯然是因為藩鎮割據的格局,自然對皇權存在巨大的威脅,但是相對重用諸王、外戚的政治格局,顯然更先進一些。其實呢,皇帝如果願意用分封諸王、重用外戚的方法,肯定也能消除藩鎮帶來的威脅。問題是,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對此只要看一下,兩晉南北朝分封諸王、重用外戚時的皇權慘狀,我們就可以知道了。最簡單而言,只要看一下李淵、李旦都提前退休;李世民兄弟、諸子之間如何火併仇殺;武后、武三思、韋后、太平公主如何威脅皇權,我們就可以知道了。要不是因為篡奪大唐皇權的人是李世民的兒媳婦武則天,大唐的歷史當時就結束了。

    藩鎮割據的結束

    唐玄宗時代開始,到趙匡胤時代結束這段時間,處於這兩種政治格局的過渡階段,所以皇權就遇到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那就是軍人勢力失控了。因為府兵制消失之後,拉開了藩鎮割據的歷史。這個一直要到宋代之後,官僚政治完全成熟,制約軍人勢力的文職系統開始建立起來,於是軍人開始退出政治舞臺,藩鎮割據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都知道哪些高中數學的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