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逍逍兮易水寒
-
2 # 味哎兒
太超前了!
秦始皇得暴名就是太超前的用了標準化流水作業法的勞動工作的流程工藝。
這是工業時代才應用普及的工藝,除巨大提高工作效率外,還可責任追到具體個身上。即勞動所做物件分成各零部件,由每個多人組各做一個部件的一個工藝,做完自工藝就傳於下一個人做另一個工藝,最終完成這個零部件,最後由組裝人群進行整個造物的組裝成品的完成。這種可追責限時的操作法就是將人機械化,美國卓別林表演過這種工藝,更是引發陳勝吳廣起義的誘因因素。
中國現代民眾言為“一字長蛇陣”,也就是傳運式的眾人排成一列互相傳遞所搬運物體致遠處的運物方式方法。
這種工藝在兵馬俑及出土秦兵器上都有體現。這同一個人或幾個人完成一個物品全部製做的慢工出細活工藝完全不同,所以論功有賞的秦人用的工藝,在合併六國後普及推廣時,被並者就不適應這種催命式工藝,始皇獲暴君號,當倒秦時因兵分散於其它列國地盤上進行執政管理,喪失集全國兵力擊其一點,再各個擊滅的優勢,而快速消亡。
-
3 # 歷史大男孩
我們看到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便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儘管秦二世殘暴,儘管奸臣當道,可龐大如斯的大秦帝國就這樣理所當然的覆滅了,仍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大秦帝國確實是被農民起義所推翻的。但在其中卻有著更為深層的歷史規矩在裡面。
1:首先我們大秦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在它之前並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統一整個中原大地,這種統一王朝的出現在當時是開天闢地的第一次,它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沒有方法可以學習。雖然當時秦始皇首創了郡縣制度來管理國家,但對於被覆滅的其他國家來說,儘管國家已破,但秦國的人也很難被他們接受。
2:這龐大的國家沒有一個能夠駕馭它的統治者,秦始皇在的時候國家機器還能有條不紊的運轉,可當他死後各種問題紛繁出現,矛盾空前高漲,並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有人說如果扶蘇繼位秦朝或許不會亡,但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能不知道自己的情況嗎?他選擇把胡亥帶在身邊,自然有他的理由。大皇子扶蘇已經30幾歲了,在朝中居然還沒有自己的勢力。秦始皇來一封信叫他死,就真的自殺了。這樣的人當了皇帝,不見得比胡亥強。
3:各個國家的貴族利益被侵害,他們迫求反抗。這不僅僅限於被迫過的其他六國,而且也包括秦國自己的貴族,從歷史書上看秦朝是覆滅於農民起義。但在這其中其實更多的是貴族勢力。
4:消滅了六國之後的秦國消除了外部矛盾,內部矛盾無法得到轉移。在秦始皇死後一切矛盾就凸顯出來,沒有糟糕,等奸臣秦朝或許可以多存活幾年,但最後一定會滅亡。
喜歡歷史的朋友關注一波,一起學習探討|・ω・`)
-
4 # 嚴家慶
秦朝短命鬼的命運是世界軍國主義的必然結果。亞述9年,馬其頓11年,羅馬帝國12年,德國6年,日本8年。秦朝13年算是命大的。
秦國的強大離不開“商鞅變法”。商鞅用秦人最喜歡的權力和手法將權力集中到秦王手中。當秦王感覺到威脅或被中原諸侯鄙視時,就輕易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窮兵贖武,不顧民生,不屑《周禮》,赤裸裸擺出一副唯武是問的架式。就連秦始皇永遠不會知道,戰爭只是政治的表現形式這個大道理。決定一個朝代,一個國家命運的永遠是政治。
短命的秦朝垮了,取而代之的是楚人。楚人不僅成功地實踐了“楚雖三戶,滅秦必楚”的政治夙願,而且政治管理水平高出秦戎好幾個擋次。它可以海納百川,又可以雖遠必誅。可以平衡昔日諸侯利益,又可以恩澤萬民。所以,漢朝漢民族能持續到今天。
秦人,秦朝,秦始皇只是歷史長河幾滴犯濺的水花。不值得評說。
-
5 # 一支獨秀小凡客
秦統一的代價就是常年征伐,以至於各國民眾苦不堪言,積怨恨念太深。統一後沒有及時撫民,反而苛政暴斂。修長城,建阿房宮。耗金銀,傷民眾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民心向背。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後秦二世的不作為,加之趙高亂政。綜上所述秦王朝的滅亡是必然的。
-
6 # 經典守望者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近來很多人在為秦始皇翻案洗白,但是卻枉顧秦朝短命的事實。一個王朝的崩潰和他具備的軍事實力其實並沒有必然關係,唐玄宗開疆拓土,但安史之亂距離大唐亡國也只有一步之遙。嘉靖後期昏庸無能,怠惰朝政,庚戌之變,南部倭亂,明代的衰亡由此開始,但是後來的萬曆皇帝仍有能力實現萬曆三大徵,但是萬曆之後明朝的江山也就開始江河日下。所以,秦始皇統一六國並不代表秦國的內部沒有矛盾,也不代表秦國的發展沒有問題。
秦朝滅亡的原因主要如下:
第一,急政。秦國是以鯨吞蠶食的方式吞併全國的。在之前的歷史上,秦國攻打下一個地區,並不會馬上推行自己的全部政策,而是會因地制宜,將當地原有的政策加以利用,同時甚至會沿用過去的某些官吏進行管理。這一點在“裡耶秦簡”當中已經得到證實。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卻改變了這種做法,採取了絕對的君主集權統治。統一貨幣度量衡雖然在後世看來是正確的,但是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改變人的原本生活方式很有可能會招來反抗。而且,統一之後,對於原本的六國舊貴族太過於苛刻,各項政策執行起來太急躁,犯了冒進的錯誤。這也直接導致了六國的人心還是想著原本的六國舊貴族,所以只要秦朝統治出現鬆動,他們振臂一呼,很容易就聚斂起了民心。秦末的六國復國就是這樣進行的。
第二,殘暴。關於秦朝的法律如今還有爭論,但是《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與奏讞書》的出土,為我們揭示了漢二年也就是秦朝滅亡不久的法律,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法律還是非常嚴酷的。斬手斬腳,誅滅三族,割鼻髡髮都是存在的。而且,在交通運輸非常不便的時代,在全國徵調大批的民夫修築始皇陵,長城,民夫的死傷是非常慘重的。所以,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逃離徵發民夫的隊伍,這也是導致劉邦逃竄至芒碭的主要原因。
第三,虐民。秦軍在春秋戰國時期素來驍勇。六十萬眾滅亡楚國是何等的威震天下。但是,短短十餘年就變成了連地方起義武裝都打不過的二流部隊。甚至,在鉅鹿被項羽坑殺數十萬人。連還手之力都沒有。這主要是因為秦王朝忽視了對於自己大本營——三秦大地的休養生息與兵力維護。統一六國戰爭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秦軍的傷亡也是不小的,在統一之後沒有看到秦始皇對於三秦大地的額外安撫政策,也沒有看到秦軍的恢復與補充。所以,扶蘇的安民主張其實在當時是合理的,只是沒有得到始皇帝的認可,讓奸人有機可乘。
以上三點都是源自始皇,可以說秦國的滅亡與始皇帝脫不了關係,而且秦二世與趙高更是變本加厲,使得天下沸騰,秦國最終只能是輸光了賭本,安然退場,走出了歷史的舞臺。
-
7 # 填哥嗑歷史
這個問題千百年來一直引發人們的思考。當年秦始皇雄並六國,北擊匈奴七百里,南並百越,何其厲害,以至於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到,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鞭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可見秦勢力之強大。然而強大的秦朝為什麼迅速滅亡了呢?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易也。賈誼這種論調也代表了漢朝以來人們於秦朝的態度。這種態度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秦時確實濫用民力,刑法也嚴苛了些。這是激起民憤的原因。
漢朝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是秦朝實行郡縣制,不行分封制才造成滅亡的。所以漢朝初期實行郡縣和分封並行的制度。
我認為,秦朝的滅亡,上面兩個方面的影響是有的,但不是最主要的。主要原因是秦始皇吞併六國速度極快,後遺症明顯,還有趙高的胡作非為。
我們先來說說趙高對秦的影響。趙高隱瞞秦始皇死訊,篡改遺詔,以至扶蘇自裁,蒙恬被殺,李斯腰斬,秦始皇的王子王孫被一網打盡。隱瞞起義訊息,最終殺死秦二世。可以說,趙高是導致秦被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
至於統一過快所造成的影響,這個也是挺明顯的。我們看看後世大亂之後的統一性全國政權,西晉,隋朝,元朝都是短命而亡。因為長時間的分裂之後,不是短時間就能說統一就統一的。秦始皇的修建直道,靈渠,多次出巡,隋朝的大運河,遊江南,為什麼?除了皇帝的私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鎮壓反抗勢力。大分裂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必然面對強烈的反抗,跟他們說理是講不通的,必然要強力鎮壓,而這,往往被看成暴政的象徵。加速了統一王朝的衰亡。而且能統一王朝,其帝王必定能力極強,野心勃勃(西晉那種吃老本的除外)。這也會加速了王朝的衰亡。而秦的滅亡,始皇帝北征匈奴,南伐南粵,造成國內空虛,也是原因。
-
8 # 誓言無他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僅僅兩年後就調50萬大軍南征嶺南,接著就是派蒙恬30萬大軍北逐匈奴接著修長城,而秦始皇陵從秦始皇登基就開始修結果沒修完他就死了剩下的還是秦二世替他修完的,還有就是為了快速調動大軍而修的秦直道,春秋戰國數百年的亂世剛剛結束本應該好好休養生息的,而秦始皇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以上的這些即便是放在現在都稱得上是大工程最牛逼的是這些還基本上都在同一個時間開始的這些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力和老百姓所能承受的範圍,連口氣都不帶讓人喘的誰受得了,老百姓也是實在受不了了所以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所說的天下苦秦久已一點都不誇張都是事實
-
9 # 歷史戰爭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一直飽受爭議。在成就上,秦朝不輸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它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起多民族融合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它的許多制度對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然而秦朝卻又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秦朝苛政,二世而亡,秦國篳路藍縷花費上百年終於完成統一大業,秦帝國卻在十四年就走到自己生命的盡頭。我們不禁發問,統一天下的秦帝國,為何逃不過二世而亡的命運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許多人的回答是四個字:秦朝苛政。自古以來許多學者都認為秦朝亡於苛政,比如柳宗元就在他的《封建論》中闡述道:“秦有天下……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賈誼也在《過秦論》中說道:“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朝苛政確是事實,秦朝的暴政也是它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不過它卻不是秦朝二世而亡的全部原因,更何況隨著秦朝竹簡的大量出土,許多暴政已經證明是子虛烏有,是後世對於秦朝的構陷。而且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秦朝軍隊仍在,十幾年前他們還都是征服六國的精銳悍卒,面對臨時組建的起義軍,秦朝贏面頗大。那麼,在秦始皇時期天下無敵的秦軍在面對起義軍時為何屢戰屢敗,最終導致秦朝二世而亡呢?原因其實與一個人有關,他就是趙高。
趙高可謂是古代最著名的奸臣之一,他甚至以一己之力讓太監成為世人不屑的職業。而秦朝滅亡,趙高可謂罪魁禍首。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費盡心機尋找長生不老藥的秦始皇還是病倒了,當他瀕臨死亡時,他突然醒悟自己追求長生不老不過是一場鬧劇,因此他召來趙高,讓他擬一道詔書,讓公子扶蘇趕回咸陽主持他的喪事,秦始皇此舉無疑是選擇扶蘇做自己的繼承人。然而趙高卻沒有履行秦始皇的詔令,他與扶蘇並不熟悉,蒙恬才是扶蘇的心腹,趙高擔心一旦扶蘇繼位,自己將會失寵。因此趙高與李斯一起密謀,最終假傳聖旨,立胡亥為太子,並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賜死扶蘇與蒙恬。蒙恬對詔書的真實性產生質疑,但扶蘇卻說道:“父賜子死,尚安復請!”(《資治通鑑》)隨即扶蘇自殺,秦帝國的希望慘死在趙高手中。客觀的講,扶蘇不是力挽狂瀾的梟雄人物,從他接到詔書以後不假思索就自殺可以看出他不善權術心計,不過扶蘇性格寬仁善良,實際上在秦朝苛政的情況下,扶蘇就是最好的繼承人,只要他登上帝位並穩住局勢,就是秦朝的轉折點,只可惜,趙高親手扼殺了這個希望。
扶蘇自殺以後,趙高在一輛馬車中裝滿鮑魚,掩蓋秦始皇屍體的腐臭味道,因此除胡亥、趙高與李斯以外,再無人知曉秦始皇已經駕崩。直到回都以後,胡亥在趙高與李斯的擁護下登上帝位。胡亥實在不是一位合格的繼承者,趙高只會順著胡亥的心意,李斯也不敢違逆他,因此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胡亥開始窮奢極欲,橫徵暴斂,大興土木,天下百姓困苦,民不聊生。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趙高不僅沒有勸諫胡亥,反而利用胡亥打壓異己。趙高先後誅殺了蒙氏兄弟、李斯、去疾以及馮劫等人,並利用“指鹿為馬”殺害大量忠良。在朝中安然無恙的,基本上都是趙高的黨羽,他們莫不是陰險狡詐、見風使舵之人,這也就導致了秦帝國無人可用。如若這些人沒有被趙高誅殺,項羽是否還能破釜沉舟贏下秦軍猶未可知。
而且趙高的罪行還遠不止如此,他逼降章邯,可謂熄滅了秦帝國最後的希望。章邯是秦朝最後一位名將,是秦軍的支柱,他率領臨時組建的軍隊大破周文,屢勝陳勝吳廣,還攻殺多位反秦武裝將領。然而在章邯與項羽作戰時,朝中的趙高卻對他多有掣肘,他派人督戰,並逼死章邯愛妻,還準備構陷章邯。章邯屢次被項羽大敗,但秦朝主力尚在,可是在趙高的逼迫下,章邯率領數十萬大軍投降項羽,秦朝自此已經名存實亡。
然而即使在這樣危難的關頭,趙高想的還是內鬥。章邯投降以後,胡亥質問趙高,趙高擔心胡亥會誅殺自己,於是他發動政變,將胡亥逼死。逼死胡亥以後,趙高本想自立為帝,但由於群臣不允,因此他只得扶持子嬰上位。此時秦朝國力衰微,已不復帝國榮光,因此子嬰自稱秦王。子嬰向來知道趙高的殘暴,於是他上位以後設計將趙高誅殺,並誅滅他的三族。
趙高發動沙丘政變,逼死扶蘇,使秦朝失去一位可以帶著它轉變方向的皇帝;趙高誅殺李斯、馮劫等人,則讓秦朝文臣武將無人可用;而趙高逼降章邯,則親手扼殺了秦朝最後的希望,將秦朝推向深淵,此後趙高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他負隅頑抗的瘋癲之舉。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它的暴政,一個朝代滅亡的責任當然不能完全推給一兩位奸臣,但趙高不同,他的每一步都在秦朝的心臟上刺上一刀,他的自私自利、陰險狡詐讓秦朝在面對天下起義時徹底失去希望,因此說他是秦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毫不為過。
參考資料:
《封建論》 柳宗元
《過秦論》 賈誼
《資治通鑑》 司馬光
-
10 # 古樓殘卷
古樓藏書,殘卷論史!大家好!
我認為,秦的統一短暫而亡,歸根結底,是沒有讓老百姓嚐到統一天下的甜頭!
春秋戰國幾百年的紛爭,就連諸侯爭霸也只是夢想做一個霸主,做天下的帶頭大哥就感覺很榮耀了!統一,壓根想都不敢想,秦有統一的想法也是長平大戰之後的事情了!
從上之下根本沒有統一的概念!天下從未統一過,幾輩人下來,誰也沒有經歷過統一,不知道統一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於是在始皇帝統一之後,由於始皇帝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自稱皇帝,天下行郡縣制,並且為統一做了很多的動作,很多的工程齊頭並進!
本來嘛,統一之後。老百姓應該好好休息,嘗一嘗統一之後的各種好處,結果還有很多麻煩事!
比如勞役,勞役自古就有,這不稀奇!區別在哪裡呢?
統一前齊國百姓服勞役,再遠也不會去齊國外,統一之後不一樣,有可能給你派到遙遠的北方!
還有繳稅,統一前,你是楚國的,你不可能繳稅到國外,統一後就不一樣了,趕著牛車去咸陽吧!
老百姓一看,原來統一是這個樣子啊!還不如以前呢,以前多好,還自由,沒這麼多事!
老百姓有了怨言,六國舊貴族正好有了可乘之機啊,復辟勢力各種活動,企圖顛覆新政權!
最終,如他們所願,秦末大亂,百姓嚐盡了戰亂之苦,此時百姓才終於體會到,統一真好!寧做盛世犬,不做亂世人!
之前只經歷過分封制,統一之時沒有真正嚐到統一的甜頭,等到嚐到了戰亂之苦的時候,才知道統一的和平盛世多麼的不容易啊!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因此在後面楚漢戰爭的時候,老百姓不願意支援項羽,一個重要的原因,項羽代表了分封時代的舊貴族,老百姓渴望統一了,老百姓成熟了!
綜合來看,秦的統一,只是天下統一的一次不成功的嘗試,老百姓經歷過痛過之後,才知道統一的可貴,才知道當初被某些居心不良的人給利用了!等到漢朝建立,老百姓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統一,才有了大漢四百年基業!很多事情,只聽道理可能沒有體會,只有親自經歷了才有切身感悟!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歷史風雲閣閣主!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前身是戰國時期的秦國,秦國自秦穆公確立春秋霸主的地位以來,一直是中原諸侯中的強國。到了戰國時期,秦國又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經歷了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實力開始凌駕於其餘六國之上。
在與其他六國的戰爭中,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戰略,透過其他諸侯之手削弱齊國、燕國的力量,又在戰場上擊敗了趙國、魏國、楚國等大敵,尤其是長平之戰後,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軍降卒,最後一個能跟秦國正面對抗的國家也被擊敗,秦國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揮兵進攻南韓,打響了一統天下的戰爭。公元前221年,秦軍攻破齊國的首都臨淄,宣告了最後一個諸侯國的滅亡,秦始皇也在這一年完成了千古之偉業,首次統一了中華大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大一統的王朝。
嬴政一掃六合後,為了彰顯自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功績,取了遠古“三皇五帝”中的兩個字,自稱為皇帝。嬴政是秦朝第一個皇帝,所以也稱為“始皇帝”,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也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此後的各個朝代都採用了皇帝制度。
秦始皇一統六國甚至統一後鎮壓各地叛亂的戰爭,向來都是摧枯拉朽的橫掃過去。但是為什麼秦朝如此強勢的統一了中國,最後卻只實現了14年呢?
首先,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統一全國。突然擁有了這麼大一片疆域,秦始皇也是首創了郡縣制來管理。當時六國舊地的百姓依然思念故國,對秦朝的統治還沒有產生認同感。秦始皇雖然建立了秦朝,但是這個大一統王朝的建立也是古來頭一遭,根本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
秦始皇是靠著絕對的實力橫掃六國的,郡縣制確立後,官員都是有朝廷直接任命,不允許世襲。古代帝王都會對官員採取帝王權術去平衡他們的勢力,但是秦始皇壓根就沒有讓官員互相制衡的想法,這就導致了底下的官員地權謀私,破壞秦朝的統治。
其次是秦始皇用人不明。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賢臣能將供他驅使的,但是建立六國後,秦始皇的用人手段好似突然斷線了,根本沒有了那個橫掃天下、縱橫捭闔的帝王霸氣,秦始皇晚年的識人不明也是秦朝統治時間短的重要原因。
提到秦始皇的用人,我們就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趙高。趙高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宦官之一,指鹿為馬的成語典故就出自趙高。趙高出生在一個罪犯家庭,地位地下,身份卑微,但是他非常熟悉監獄的律法,而且博聞強識,他也因此被秦始皇賞識,將他提拔為中車府令,並時常教導胡亥決獄斷律。
趙高擅長察言觀色,揣摩聖意,深得秦始皇以及後來的秦二世寵信。當時秦朝的丞相是李斯,秦始皇死後,趙高與李斯合謀篡改了遺詔,賜死了素有賢名的大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擁立二公子胡亥繼位。
扶蘇本是秦始皇欽定的繼承人,剛毅勇武、宅心仁厚又富有政治遠見,如果是扶蘇繼位,必能緩和社會矛盾,將秦始皇統治千秋萬世的夢想傳承下去。可是最後繼承皇位的是驕奢淫逸、殘暴不仁的胡亥。
胡亥繼位後,趙高慫恿胡亥殺害兄弟,誅滅能臣。他為了獨攬大權,利用秦二世對他的寵愛,設計陷害李斯、馮去疾、馮劫等名臣,他在秦二世面前進讒言、搬弄是非,最終將朝廷的三大中流砥柱全部剷除,曾經的盟友李斯也不得不落個車裂的下場。
除了陷害朝中三位重臣,秦朝最後的一位名將章邯也沒逃過趙高的毒手。章邯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軍事將領,曾先後擊敗陳勝、項羽的起義軍。但是章邯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趙高在背後小動作不斷,不僅派人督軍分散章邯的兵權,還逼死了章邯的妻子,甚至在戰事緊張之際,趙高還誣陷章邯養寇自重。最終章邯走投無路,只能投降了項羽。
在趙高的陷害下,秦朝的中流砥柱幾乎全部被害,再無一個能保護秦朝基業的能人。秦朝的江山已經是風雲飄搖,危在旦夕了。秦始皇識人不明,重新趙高是他晚年所犯的最大錯誤。
最後秦朝的暴政激起了民怨。古代每一個朝代建立之初,一般都是經過了戰爭,國家百廢待興,需要休養生息。但是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卻並沒有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而是屢施暴政,壓榨百姓,政權腐敗。
秦始皇陵兵馬俑和萬里長城是秦朝的兩個標誌性建築。兵馬俑有武士俑7000多個,戰車100多輛,戰馬1000多匹,這還只是兵馬俑的陪葬,由此可以想見秦始皇陵有多大。還有萬里長城,工程量之大,耗費之巨世所罕見。孟姜女哭長城的典故就是秦始皇徵調民夫修建長城暴政的體現之一。
秦朝毫無疑問是一個偉大的朝代,秦始皇也是一個偉大的帝王,但是再偉大的人或朝代都不能侵犯人民群眾的利益,都不能忽視人民群眾的呼聲。不管是哪個朝代,如果讓你的百姓生活不下去了,他們造反是遲早的事。
我認為秦始皇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他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統一了文字,第一次將中華大地整合成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客觀的說,秦始皇確立了中國大一統的基礎。但是就算功績再大,在秦始皇壓榨百姓,重新趙高,揮霍無度時,秦朝的敗亡就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