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以康熙對朝局的掌控力,立老四為太子,用幾年的時間全力支援老四,還愁八爺黨不垮臺?何必多此一舉復立太子呢?
6
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康熙對胤礽還是有感情的,畢竟他也是做了四十年的太子的,加上胤礽生母赫舍里氏的緣故,康熙對胤礽的希望和寄託,並不會隨著一次的廢黜事件而全部破滅。

    至於說到為什麼不培養四爺?其實康熙這個時候還沒看上四爺胤禛,他更想培養四爺做一個孤臣,做太子胤礽的孤臣。

    康熙打壓眾皇子

    熱河兵變當晚,康熙已經意識到眾皇子之間爾虞我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奪嫡之戰已經開始了。所以康熙必須打壓他們,而且是誰跳得高,就打壓誰。

    大爺胤褆,因為巫蠱和謀害太子兩件事被圈禁,一生不得獲釋;太子胤礽,因為有逼宮的嫌疑,圈禁,後被廢黜;三爺胤祉,背後捅刀,知情不報,但其清流勢力還不至於影響朝政,罵一頓了事;四爺胤禛,置身事外,不爭不奪,封郡王;八爺胤禩,表面沒有活動,沒證據,封郡王;九爺胤禟,沒證據,不管;十爺胤䄉,跳得不夠高,不管;十三爺胤祥,有協助謀反嫌疑,圈禁;十四爺胤禵,沒證據,不管。

    可見,康熙是打壓了老大、太子、老三、老十三,但對其他人都放了一馬。可這也造成了奪嫡之戰前期,八爺黨一家獨大的局面,八爺黨四大核心人物一個沒動,大千歲黨沉寂,三爺黨失寵,太子黨也只剩下四爺一個人了。

    康熙為何復立太子?

    國不可一日無君,儲君也是君,太子被廢后,自然急需重選一位。這時候的八爺黨就開始冒頭了,不但利用“張明德相面”事件,哄騙人心,爭取民間輿論,還在佟國維、馬齊的活動下,演了一場“百官舉薦”的戲碼,以表現八爺胤禩的眾望所歸。

    康熙在看那份“百官舉薦表”的時候,搞笑地說了一句:“乖乖,眾志成城啊”。這話聽著搞笑,其實十分刺耳,百官眾志成城是好事,但這座城應該保護的,是皇帝,而不是皇子。眾志成城護皇子的,不是忠誠,而是結黨。

    雖然康熙是看到了這一點,知道要適當打壓一下“八爺黨”了,可用誰來打呢?老大、太子、老十三被關了,老三能力不夠,老四隻有孤身一人,如何以一敵四,還要加上兩位上書房大臣和那眾志成城的百官呢?所以康熙最後才甘冒大風險,罷免佟國維,降職馬齊,提升保持中立的張廷玉,放出太子、老十三,重新建立“太子黨”,讓他和“八爺黨”抗衡。

    太子黨三人對八爺黨四人,上書房裡,張廷玉保持中立,馬齊沒了佟國維,孤掌難鳴,而至於“八爺黨”的百官,也自然會有太子舊部去制約。康熙把天平從太子獨大變成了八爺黨壓制眾人的困局,最後又把八爺黨獨大給強制轉變成太子黨和八爺黨兩雄並立的局面。康熙甘冒風險復立太子,除了因為對皇后赫舍里氏和太子的感情外。也是為了保持朝局的穩定。

    而為什麼不扶四爺上位,打壓八爺黨呢?前面也說過,康熙這時候還沒有讓四爺繼位的想法,他還是想讓四爺繼續輔佐太子。再說了,身份尊貴、皇帝親命、又做了四十年太子的胤礽,仍舊被八爺黨眾人看不起,處處使絆子,那又憑什麼認為一個平時以“閒人”自居,生母地位不高的雍王爺就能得到“八爺黨”的認可呢?

    何況扶持皇子,打壓眾人的做法,康熙不是沒做過,他扶了胤礽四十年,還給扶歪了。要是再扶一個,還是歪了怎麼辦?能躲過一次深夜兵變,百分之八十靠的還是運氣,要是以後再來一次呢?康熙還有沒有運氣能躲過去就難說了。

  • 2 # 尋根拜祖

    題幹說,以康熙的掌控能力,立老四為太子,在護駕幾年,八爺黨自然倒臺,復立太子是多此一舉。這是一種從結果倒推的思維模式,不成立。

    首先,在第一次廢太子後,康熙並沒有確認,老四胤禛就是他的理想接班人。

    從故事情節可以看出,當時廢掉太子,有一定的偶然性,是事發狀況下的臨機處置。原因在於康熙對太子產生了誤解,出現了錯誤的判斷,並非出自深思熟慮。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認真地考慮過,誰是接替太子的理想人選。

    事實上,當康熙得知胤礽受到“壓鎮”陷害後,已經表現出了對兒子處置過於嚴厲的歉意。

    其次,對太子胤礽的感情,最終還是佔了上風。

    太子是皇后所生,康熙與皇后伉儷情深,不幸的是因為生太子難產而死。康熙將對皇后的懷念,寄託在了太子身上。雖然後期父子之間出現了一些裂痕,但這種裂痕沒有擴大到,電視劇中所表現的那樣不可挽回,太子也遠沒有電視劇中表現的那樣不堪。這為太子復立,奠定了情感基礎。

    其三,除了胤礽,無論誰成為新太子,都勢必打破格局的平衡。

    即使此時康熙已經認準胤禛,他也不敢貿然立他為太子。為了太子之位,兄弟幾個已經勢不兩立,無論誰勝出,肯定會成為下一個被打擊的物件。很簡單,既然已經有太子被廢,為什麼新太子就不能被廢?

    這種情況下,除非康熙能祭出殺伐手段,才有可能減緩白熱化的鬥爭,康熙做不到!新太子他也沒把握保得住!康熙之所以在繼承人問題上左顧右盼,怕的就是這個!

    其四,八爺黨的勢力讓康熙心有餘悸。

    廢掉太子之後,面對大臣們的“議立新太子”提議,康熙同意了,並讓大家上折推舉。其實這是康熙犯下的一個錯誤,亦或者康熙是故意為之。太子被廢,自己又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他就不該倉促同意議立太子。如果是他故意為之,只有一個解釋:他想讓各個候選人背後的支持者浮出水面!

    無疑這個舉動太過冒險,雖然透過這次推舉,八爺黨浮出了水面,但無形中壓力卻甩給了康熙自己。否定老八,就會得罪眾多臣僚,甚至給人一種出爾反爾的口實,大臣們嘴上不說,心裡肯定不服氣。事實上也是如此,電視劇裡,暴戾的老十三就替眾人表達了這種不滿,康熙不可能感受不到來自輿論的壓力。

    在否定支援甚眾的老八後,假如老四上位,你覺得他能坐得住嗎?這分明就是逆流而上,劇情上可以任意安排,現實生活中,誰都知道輿情的力量!康熙能不顧忌嗎?

    綜上,權衡再三,康熙要麼還不能確認老四的繼承人地位,要麼就是認為,出於朝局的需要,還是胤礽復出是最佳方案

  • 3 # 鄉村卜哥

    四爺辦事太狠,不留情面,不符合當皇上的圓滑,心機太深,太子為人和善,為人謙恭,適合當皇上,所以康熙喜歡力保!

  • 4 # 不負如來1228

    第一點愛屋及烏

    太子是赫舍裡皇后所生,赫舍裡皇后與康熙皇帝伉儷情深,可以說是彼此的初戀。赫舍裡生太子胤礽時難產而死。康熙將對皇后的所有情感都寄託在了胤礽身上。所以在胤礽還在襁褓時就被立為太子,也是清朝有史以來第一位皇太子。

    第二點父子情深

    皇太子胤礽雖然有錯,但是康熙之前一直把他當做大清帝國的接班人來培養,對其也是言傳身教,精心培育了三十多年,就好比你自己打遊戲,玩了多年的大號你捨得一下子棄號嗎?

  • 5 # 達摩說

    原因可能有這樣幾點。

    第一,康熙那時候還沒有完全確定是否將皇位傳給老四胤禛,他仍在考察胤禛的能力、心性和大局觀,所以才暫時復立胤礽。

    第二,太子是未來的帝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但往往太子也是最危險的人。因為他不僅會被其他皇子所中傷,也會成為皇帝所防範的物件,一旦太子無法長時間繼位,就有可能造成父子反目。所以康熙也是為了避免未來的繼承人重蹈胤礽的覆轍。

    第三,康熙復立胤礽,也是考慮到一廢胤礽後諸皇子蠢蠢欲動的狀態,尤其是老八胤禩,竟然要勾結群臣,妄圖透過舉薦新太子的機會成功上位。康熙在打擊了大阿哥、三阿哥和八阿哥後,為了避免諸皇子奪嫡有可能造成的禍起蕭牆,決定復立胤礽,以打消其他皇子的奪嫡衝動。

    第三,康熙廢掉胤礽是在八大山莊事件後,那時很多事情都不明朗,他才停用了太子胤礽的印信。後來康熙得知調兵手諭是偽造的,又牽連出大阿哥魘鎮太子的事,或許是又動了些許惻隱和憐愛之心,決定再給胤礽一次改過的機會,所以才復立了胤礽。

  • 6 # 有得觀史

    康熙是個很重感情的人,尤其對太子胤礽感情更深,康熙一廢太子其實就是教訓一下不聽話的孩子,嚇唬嚇唬他,等太子有所收斂,改好了再恢復他的太子位。

    太子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氏和康熙是患難夫妻,兩人感情篤深。赫舍里氏因生太子難產而死,康熙把對她的愛轉移到胤礽身上,給他取乳名保成,希望上天保佑他長大成人。胤礽不到兩歲就被立為太子。在胤礽的教育培養上,康熙投入精力更大,不管國事多繁忙都每天檢查胤礽的學習情況。胤礽出天花,康熙輟朝照顧。康熙在太子身上付出那麼多,不可能輕易放棄。

    當太子時間長了有點著急,想早點當皇帝,可是皇帝是終身制,康熙不死胤礽沒有機會。大學士索額圖是太子黨核心人物,他急太子之所急,想太子之所想,意欲逼康熙退位。康熙把索額圖圈禁,不給吃的,餓死禁所,以示警戒,以此教育胤礽,挽救胤礽。

    殺掉索額圖沒管用,康熙親征,太子監國,他培植親信,要替索額圖報仇,實際上是藉機培植勢力,向康熙逼宮。康熙回來後又殺了幾個太子黨,再次警示太子。

    胤礽似乎還沒有悔改。在外巡遊時康熙發現太子每天晚上,偷偷到康熙帳篷前從縫隙往裡看,窺視康熙的動靜。太子黨被康熙打壓,逼宮可能性不大,康熙擔心胤礽謀害自己,於是下狠心廢掉太子。康熙的實際目的還是教訓太子,有證據可以證明。

    太子被廢,儲位空虛,大阿哥胤褆很優秀,而且排行老大,按理把他立為皇儲很合適,康熙明確表示不行。八阿哥胤禩更優秀,康熙也說不行。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這兩個在康熙皇子中出類拔萃的都不行(當時四阿哥胤禛還默默無聞),難道要找個才能一般的嗎?這不合常理。只有一個解釋,他還等著復立太子。

    康熙對太子胤礽的感情太深,沒那麼容易割捨。胤礽被廢以後,受到打擊,變得瘋瘋癲癲,康熙看到自己幾十年辛苦培養的太子變成這樣,吃不香睡不好,整個人瘦了一圈。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一次康熙生病,昏睡中夢見孝莊太皇太后和赫舍裡皇后面帶慍色,醒來不禁傷懷,他和赫舍里氏在一起的美好情景,以及和太子在一起的美好回憶被勾起,心裡難受,本來想過個一兩年再復立太子,他不忍現狀繼續下去,不到一年就復立胤礽為太子。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7 # 步武堂

    電視劇《雍正王朝》是一部歷史電視劇,是文藝作品。但是既然是以歷史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那麼基本的故事框架應該是符合歷史史實的。

    “兩廢太子”這個故事情節,電視劇是符合歷史的史實的,但具體的內容卻和史實有比較大的出入,比如太子胤礽和康熙的妃子鄭春華私通,但並不影響歷史的發展,電視劇和史實當中,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後,不久就被複立這個事件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康熙“強行復立”——因為無論是在電視劇裡還是史實當中,當時無論皇宗貴胄還是滿朝文武支援復立太子的很少。

    那麼,康熙為什麼要廢掉太子,又為什麼很快就匆忙的復立了太子呢?

    我們還是以電視劇《雍正王朝》為背景,分析一下這裡面的原因,透過這個“廢而復立”的事件,看看康熙朝晚期,康熙面對的立儲和朝局的複雜局面以及康熙駕馭這個局面付出的努力和代價。

    我們首先看看,太子胤礽是為什麼被康熙廢黜,又是在什麼環境下廢黜的。

    電視劇當中,太子胤礽被廢,完全就是他自找的。

    電視劇《雍正王朝》是從康熙四十六年說起的,選擇康熙四十六年,是因為這一年,黃河發了大水,造成了巨大的水災,朝廷需要趕緊想辦法賑濟災民,為此,康熙心急如焚。

    圍繞著賑災修河,朝廷的一個巨大的隱患暴露出來,那就是按照四阿哥胤禛核查戶部國庫存銀和災區周邊省份的存糧的結果來說,國庫空虛,只有幾十萬兩的存銀,根本撥不出銀兩籌集賑災糧草,而周圍省份也無糧可撥。

    這個結果讓康熙如同吃了一記悶棍——康熙盛世難道已經這麼不堪了嗎?

    很自然,他把這一切都歸罪於那個代他屬理朝政的太子,和那個他很放心的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這兩位的確是辜負了他的信任和寄託。

    這是康熙對太子失望的開始。但這僅僅是失望,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已經做了三十年的太子,也不能因為這一件“理政失誤”就一棒子打死。

    但是,令康熙失望的事一件接著一件,從康熙四十六年到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的種種劣跡逐漸暴露出來,當然,這裡面是有康熙其他的皇子們的功勞——扳倒這個太子,是眾皇子的一致目標,只有扳倒了這個太子,其他的皇子們才會有機會。

    當太子侵佔國庫銀兩,賣官鬻爵,甚至是買賣人命這樣的一系列“膽大妄為”的貪贓枉法行為不斷的被曝光之後,康熙心裡對這個太子的德行和能力都有了深深地懷疑——這難道就是我大清未來的皇帝嗎?

    到了這個時候,康熙已經有了否定太子胤礽的念頭,但是,他還是想再給太子胤礽機會的,因為廢掉一個三十多年的太子,對於康熙本身也不是一件多麼光彩的事,正如太子的老師王掞指責康熙的那樣:太子如此不堪,難道你康熙就沒有責任嗎?你盡到當爹的教育引導的義務了嗎?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康熙是不會輕率的做出“廢黜太子”的決定的,當然如果太子胤礽“自絕於列祖列宗”除外。

    康熙沒能下決心廢黜太子除了顧及面子,不忍下手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其他皇子們的忌憚,尤其是在看到八阿哥胤禩利用主審刑部買賣人命的大案的機會,透過誘供刑部侍郎肖國興獲得太子貪贓枉法的證據,並以此意圖逼迫康熙廢掉太子的這個“其心可誅”的行為之後,他深深地感覺到,一旦太子被廢,那麼奪嫡之爭必然會從暗鬥變成明搶,朝局必然會產生混亂,那麼他本人的地位也會產生動搖。

    所以,這一切,康熙決定忍了。他對太子進行了有限的懲戒,並對八阿哥胤禩進行了加封安撫,他需要的是穩定。

    在穩定的狀態下他才有機會和冷靜的心態來籌劃儲君的問題。他選擇了去熱河狩獵,並且帶上了他的所有皇子。

    康熙拿出了蒙古王爺進獻給太子的一柄金如意作為皇子們狩獵比賽的獎賞,這其實是一種測試,測試的內容,就是看看諸皇子對儲君之位的態度。

    測試的結果,康熙的心裡是有數的: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射殺的獵物最多,這是在情理之中,這兩位皇子都算是帶兵打仗出身,射殺的獵物比其他皇子多很正常,其他皇子也都是以打獵為目標,射殺多少都不過分,但是有兩位皇子的表現讓康熙注意到了。

    第一位是八阿哥胤禩,這位“八賢王”的獵物居然全部是活捉的。可見對於此次狩獵,八阿哥胤禩的用心程度——刻意的表現自己的“寬厚仁德”,必有所圖。

    另一位就是四阿哥胤禛,這位“冷麵王”以大病初癒不宜狩獵為名乾脆沒上場,一隻獵物也沒有射殺。等於是放棄了參賽資格,自動棄權了。

    康熙明白,對於那個金如意,最在乎,並且也看出了其背後寓意的那位皇子,就是八阿哥胤禩。

    在這場競賽當中,最用心最急切的想得到那柄金如意的,就是八阿哥胤禩。

    而最有自知之明的,就是四阿哥胤禩,因為當康熙徵求諸位皇子的意見的時候,胤禛的回答是:誰都不能給,金如意應該還給太子。

    誰對儲君之位覬覦之心最重,康熙瞭然於心。所以,最終他把那柄金如意賞給了胤禛的四兒子,那個機敏沉著,應對自如,拍馬屁不留痕跡的小弘曆,其實也就算是對四阿哥胤禛的變相獎勵,獎勵他的安分和懂規矩。

    但這個時候太子胤礽卻幹出了一件讓康熙顏面掃地的齷齪無恥的事,在熱河行宮,他和康熙的妃子鄭春華私下約會,在行苟且之事的時候,被康熙抓個現行。

    康熙的憤怒和羞愧是可以想象的,這個突發事件打破了康熙一心想維護這個不成器的太子的底線。而就在此時,一封太子調兵的手諭很及時的到了康熙手裡,同時,太子調來的兵也到了熱河行宮。

    幾件非常突然又非常緊湊又非常嚴重的事疊加在一起,讓康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對這個太子胤礽也就徹底絕望了——太子失德失政,自絕於列祖列宗,被廢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太子第一次被廢,是在一個非常狀態下康熙“乾剛獨斷”的應激之舉:先廢了再說!

    這就是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的背景,這次廢黜太子,並不是康熙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草率的,屬於應急處置的決定,這樣的決定,事後後悔的機率較大。

    事實證明,果然如此。

    後悔,是康熙復立太子的原因之一。

    康熙就是在極度憤怒和恐懼的情況下,恢復冷靜的速度還是非常之快的,他稍微冷靜下來之後馬上就對太子調兵謀反之事開始懷疑——知子莫若父,太子窩囊,無能,荒唐可以理解,但造反他應該沒那個膽子,況且所有的皇子都在,太子造反的成功率並不高。

    所以,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開始懷疑,那個調兵的手諭很可能是假的,是有人在“火上澆油,落井下石”。

    對於這個懷疑,康熙沒有追查,他知道這個時候追查局面就會大亂,甚至不可收拾,皇子們之間如果攀咬起來,非常可怕。

    對於太子的憤怒在內心否定太子意圖謀反之後,康熙的心裡就會多少開始迴歸理智。

    迴歸理智之後的康熙,對太子的所作所為的深層原因產生了懷疑:太子再貪,再糊塗,應該總不至於幹出和“母妃”通姦的“荒謬”之事吧?

    答案是三阿哥胤祉提供的,他揭發了大阿哥胤褆買通太子身邊的太監對太子實施魘鎮之事的“秘密”。

    在此之前,這個大阿哥居然建議康熙殺了太子胤礽以解“慶父之憂”,並自告奮勇代他的皇阿瑪行“為難之事”。

    從偽造太子調兵手諭,魘鎮太子,以及意欲除掉太子的這些現象當中,似乎看到在太子的周圍,充斥著圈套,陷阱,甚至是血盆大口。

    康熙在對大阿哥胤褆“終身圈禁”的同時,也算是打開了一個心結——太子的種種荒唐昏聵行為都是其他的皇子們陷害,魘鎮,構陷的結果。

    也許,太子還是個好太子?

    到了這個時候就,康熙對太子胤礽的仇恨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甚至開始同情起這個被一群盯著儲君之位的皇子們包圍並攻擊,欲扳倒而後快的“迷了心竅”的太子。

    但是,這麼大的動靜,太子被廢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廢黜太子就是必然。但這次的廢黜太子,僅僅就是康熙想給太子一個狠狠地懲戒而已。

    康熙的這個心態,大約只有跟隨七左右的心思縝密的張廷玉看透了。當然,神一般存在的四阿哥胤禛的師爺鄔思道也看透了,但是兩個人看透的角度並不完全相同。

    張廷玉是很強烈的感覺到了康熙的後悔和對太子胤礽的不捨,他知道在正式廢太子之前,康熙就後悔了。所以,在後來張廷玉給康熙的保舉廢太子的密摺當中那句“無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論心不論行”的論斷,讓康熙大為讚賞——張廷玉的書,讀的好,好就好在沒有忘了聖賢之道!

    而鄔思道的判斷,來自於他對太子被廢之後康熙對儲君之爭帶來的危機的恐懼的洞察,他看到了八阿哥胤禩對康熙的致命威脅,以及康熙為了打擊給他帶來威脅的八阿哥胤禩必然要復立太子的趨勢——除了廢太子復立,還沒有可以和八阿哥胤禩抗衡的皇子。

    但他同時預測,這個太子就是被複立了,早晚還要被廢。

    鄔思道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促使康熙下決心復立太子的另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就是八阿哥胤禩的“鋒芒畢露”和“咄咄逼人”。

    康熙在正式宣佈廢黜太子胤礽之後,馬上就下詔:公開推舉新太子。誰的票多,誰就是新太子人選。康熙的這個決定,表面看來似乎康熙是一個開明的能順應民意的好皇帝,但是冷靜想想,歷朝歷代都沒有過這種儲君來自於“選票”的先例。

    康熙的內心,其實是想讓那些大臣們把目光聚集在自己這裡,以他的意思或者暗示來搞一次“民意”的表演而已,透過大臣們的推舉,實現復立太子的目的。

    如果不是怕別人說自己“出爾反爾”,他自己宣佈太子復位就是了,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個不字。

    立儲,永遠是“乾剛獨斷”。

    歷史的史實也的確如此,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以後,康熙也的確是演了這麼一出,他把自己的心思告訴了大學士李光地,然後讓李光地下詔上書房大臣推舉新太子,但李光地通知了推舉新太子的事,卻沒有把康熙的意思告訴大臣們,結果,推舉出來的新太子居然是八阿哥胤禩,康熙尷尬至極,不得不裝神弄鬼的耍賴,同時找茬把八阿哥胤禩給收拾了一頓,然後復立太子。

    電視劇當中,康熙的心思也是如此,想假借文武大臣的推舉來複立太子,但是沒想到這個八阿哥胤禩實在是太厲害,朝廷上下在推舉新太子的事情上沒人找康熙商量,而是一股腦的找八阿哥胤禩和那個“佟半朝”佟國維商量去了。

    在八阿哥胤禩和佟國維的共同策劃下,滿朝文武幾乎是“眾口一詞”推舉八阿哥胤禩,就連他直接領導的“粘杆處”的大臣,在聯名公折上簽名都沒有事前請示。

    一個王爺和一個上書房首輔大臣就能夠操縱儲君之位的歸屬,這個這個陣勢著實嚇了康熙一跳:這個為人隨和,溫文爾雅的八兒子,能量可是真的不小,架空自己已經是“分分鐘”的事。

    細思恐極。必須給予堅決的打擊。

    這個時候,復立太子就是唯一的選擇。康熙的反擊顯示出了康熙的老辣,自視很高的八阿哥胤禩還是小看了他的老爹。

    僅僅是和佟國維的一個交易,康熙就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翻了盤,自認為勝券在握的八阿哥胤禩一直到背上一個“結黨營私”的鍋的時候,還是一臉茫然: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不得不說,康熙的帝王之術還是用的爐火純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入手第一臺座駕,預算關係,目光放在新捷達和威馳,兩款車品質都不錯,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