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聯校園
-
2 # 申城趙德柱
有,當然有!不過要有選擇,有改變。
現在網路對實體衝擊確實很大,很多實體店也是沒有及時調整和改變慘遭淘汰,不過實體店依舊有做得好的,而且線上也有往線下發展的諸多實體超市,像天貓,京東,蘇寧等都有佈局。所以實體店要用發展的眼光,及時改變戰略。題主所經營的700平方超市屬於標準超市了,品項也是比較多的。這種超市受網路衝擊更大。很多人已經習慣網上購買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這樣你的銷售業績慢慢變的慘淡。從店租成本和庫存成本來說,幾乎沒有優勢。那要怎麼辦呢,轉變模式,往便利店轉型。幾個理由分享一下:
1.經營面積變小,降低店鋪租金成本,700平至少砍掉500平。
2.減少品類,降低庫存壓貨成本。
3.提供便捷的商品服務,品類少,做的精,即時型消費,網路幫不了。早上起床喝杯酸奶,必須要手到擒來。半夜聚會完了網上定點飲料,也不合適。地段條件允許還可以做些快餐便當服務。
4.因為便利,再帶做些公共服務,快遞,水電煤氣費等,額外盈利可以做起來。也能帶動消費。
面對趨勢,及時調整,剩者為王。透過整合很多實體店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
3 # 若辰讀書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她說她買菜都在網上下單了,平時工作太忙,嫌逛超市浪費時間,網上購買菜、肉、牛奶、水果,一般當天就配送到,還經常有促銷活動。
這確實是對線下超市巨大的衝擊。
去年我家附近小區裡突然進駐了一臺自助售貨機,賣蔬菜、肉蛋牛奶的,剛開始促銷多,很多人都充值了,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在機器旁幫助大家購買,後來沒多久,發現售貨機裡的菜不太新鮮,有時候出錯了,也沒法調換,工作人員也不經常來了。充值的錢花完就不再充了,沒多久售貨機也消失不見了。
大家還是回到超市購物了。
儘管有電商的衝擊,實體超市還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唯有不斷尋求突破的方式,才能增加客源,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
在INSTAGRAM上有一個網紅超市,大家爭相排隊,這個超市成立11年至今,創下了日客流過萬,年收入15億人民幣的神話,紐約店單店收入規模高達8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億。
Eataly的神奇就在於把超市和餐廳結合在一起,定位為“慢食餐廳”,超市內有各種當季食材,還有試吃、品酒、烹飪課、現場加工。在超市裡,大家可以選好食材,等待加工完,然後邊吃飯,邊看看電視、翻翻書,聊聊天,跟回到家一樣。
無印良品在大阪也開始了類似的經營。
在深圳的盒馬生鮮超市,我也看到類似的專案,超市裡面有個小餐廳。
總的來說,就是把超市從購物空間變成生活空間。提供一些延伸服務。
比如擺放一些印刷好的菜譜,旁邊放上已經洗好、切好搭配好的食材,打包出售,這樣大家買回家可以馬上按照菜譜做飯,大大節省上班族的時間,也可以在超市提供加工服務,另外收費。
Eataly 還有個做法讓消費者頻繁進店,就是創造一種每天都不一樣的儀式感。 meatless Monday(素食星期一),每週一大家盡情享用素食,還有 Eataly 自己造出的 Anti-Valentine" Day,2 月 14 日單身狗們可以齊聚一堂吃吃喝喝,還有 Suppliers" Friday(供應商星期五),每週五邀請 Eataly 的供應商向大家講解食材是怎樣被生產和準備的。真的是把試吃做到極致。
2、善用智慧科技iBeacons是一種定位系統和智慧標籤,下載APP後,顧客可以新增自己的購物單,然後APP會告訴顧客要買的東西在超市哪個位置,如何最快走到那裡。
今年初,北京一家生鮮零售超市安裝了智慧系統,消費者只要從貨架上拿起某個水果,智慧系統就會感知他的需求,並將該水果的名稱、產地、甜度、吃法等資訊展示出來。
3、多功能服務整合國外有的超市裡還提供一些簡單的醫療服務,這也是利用了人們的補償心理,看完病買點東西補償下自己。
-
4 # 在路上覓尋
看到了你對於問題的描述,我們就我們的見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不要埋怨什麼電商的衝擊,把實體店衝擊的體無完膚,其實,大家想一下,不是什麼電商的衝擊,是現代的經營理念對於傳統經營理念的衝擊,這才是矛盾的焦點。
我們想一下,原來的商業在沒有汽車的時候,基本上是馬拉人扛才能有貨物的流動,但是,當汽車出現以後,你依然堅持馬拉人扛的方式來運輸貨物,那不是自找死路嘛?
我們再看看實體店的轉變,原來的雜貨鋪,慢慢的演變著,從百貨大樓,到購物中心,到專賣店,到連鎖超市等不同的業態在進化著,每時每刻老的傳統的經營模式都在接受著挑戰,都會從生到死的一個進化過程,這是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至於說超市這個業態,是否有開下去的必要,我們認為,不但有,而且還會繼續地存在著。這從電商的奠基者馬雲(中國的)身上也能看到端倪,馬雲的“新零售”就是把實體店又提上了新的日程。
其實,電商的日子最近也不是很好過的,任何一種的經營模式都不是萬能的,當一種模式進入到競爭白熱化的時候,也意味著這種模式的式微,新的模式就會出現;
那麼如何經營好自己的超市,我們認為這完全是人為的因素在起作用。我們給你舉一個例子,那就是許昌的“胖東來”也是一個實體店的超市,她基本就沒有收到電商的衝擊,而且,在許昌地區,電商反而是處於下風的。
至於說,是擴大面積還是經營小而精,這要看你的具體情況,要看當地的競爭程度,你的資金實力,你的運營能力。這需要綜合的判斷才能給出結論。
那麼,超市現在面臨著最大問題是什麼呢?電商的衝擊來自於資訊傳遞的及時性,擴散性,品類的多樣性,把原來資訊的不對稱變得易於獲得,這才是電商最大的衝擊。此時的你,最頭痛的是價格通明,利潤率降低,而束手無策。
此時,你需要增加服務類的專案,增加網上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鄰里之間的親切感,較好的購物體驗感,購物的舒適感等。用額外的服務,來增加你的商品附加值,這才是解決之道。
篇幅有限,不再累牘贅述,望諒解!
-
5 # 李合偉的國學思想
實體超市現在還有開下去的意義嗎?
太有意義了!現在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線上線下一體化是大勢所趨,而目前面臨的現狀是線上的流量基本已經被耗盡,未來線下流量才是真正低價而精準的優質流量。
所以,實體店必須開下去,但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留存顧客資料現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的主要支付方式,線上化也方便留存顧客資料。網際網路時代,實體超市老闆也要懂大資料,結完賬絕不代表生意就此結束,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消費資料:某位顧客最常買你家哪件商品、每次消費多少、買什麼商品的顧客最多、顧客多久來一次……
2.分析產品消費方向和單個產品的趨勢還要透過資料分析出產品的消費方向和單個產品的趨勢,以此來最佳化商品的採購和營銷計劃。
3.改變思維,消費升級,優質低價產品才是大方向實體超市要變革,關鍵是經營者思維的變革。消費升級時代,優質低價的高消費頻次的剛需產品才是大方向。
4.店面要求整潔,服務周到、熱情,這些也是消費升級的需要實體店想要生存,在這個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就要牢牢把握服務和體驗,使用者體驗成為必不可少的元素。店面乾淨明亮、服務熱情周到,提供給顧客良好的購物體驗。
6.時令水果,蔬菜要重點管理,保證新鮮和衛生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在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的趨勢下,各巨頭紛紛佈局線下生鮮,對比生鮮電商,線下實體店經營生鮮類產品優勢更明顯,線下經營生鮮在儲存、採購、管理等方面都更具優勢,在未來,生鮮經營會進一步成為超市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要重點管理,保證新鮮和衛生。
消費升級的時代,你的實體超市轉型成功了嗎?
-
6 # 多多聊事
超市開得下去與否,與位置和經營管理有很大關係,不是超市開不開得下去,是你的超市開不下去而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7 # 鄉鎮幹部肖洪昇
有,解鈴還須繫鈴人,現在實體超市確實受網路衝擊嚴重,加之運營成本提高,但實體店畢竟有網購沒有的優勢,若將實體超市開活開旺,個人建議如下:
1. 充分運用地理優勢,注重體驗性,發揮時效性。實體店一般離居民小區很近或者就開在大型居民小區裡面,在一些體驗性很強的商品如生鮮類,熟食類方面,如果網際網路思維深入運營思維,運用大資料,結合使用者需求,可以將當日生鮮迅速送達居民家中。這一點可以學習一下“盒馬鮮生”。
2.保證商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價格,將利潤看薄一點,走量。最主要的是留住客戶。保持客戶的粘連性。商品品種可以少一點,但保證每款都做到價格最低,質量上乘。可以退換貨。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商業模式,美國的Costco超市,就是這種模式,可以借鑑。
3.可以和小區居民生活緊密相連的業務充分融合,組成小的商業綜合體,一定小而精,例如理髮、乾洗店、機票預訂等需要體驗性強的網際網路無法取代的商業型別加入進來,抱團取暖,不是排斥網際網路,而是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思維,線下線下一體化經營,真正將服務的理念展示給消費者。
4.產品和營銷理念要升級。新形勢下,國家在產業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在調整,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也在升級,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大資料思維,對客戶精準定位,最大程度將需求轉化為交易,這種交易是面對面的,帶感情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
8 # 無憂精英網
丟擲這個問題的原因大概是現在的B2B和電商太多了,線上的渠道五花八門,不免讓人覺得,既然在線上有那麼多的門路和渠道可以銷售,又沒有成本,為什麼還要有實體超市?其實這個想法大錯特錯!實體店,始終有它存在的意義所在!
個人認為,往後的實體超市可能會歸類為兩種,一種是便利店,一種是大型的品牌超市,縱然電商不耗成本,宣傳面廣,但它卻有著實體店所沒有的幾大缺點:第一、網路上真實性低,貨物是否可靠不得而知,只能透過商品評價去辨別,哪怕一些大型品牌超市,在網路商店都可能會有貨物問題。第二、有很多的超市貨物都是需要使用者試過才知是否合適, 這一點是網路商店難以去彌補的一點。第三、網上就沒有什麼街角,地理位置各方面的優勢可言了,商品重複性和多樣性讓選購者頭疼,同時也讓商家只能透過廣告位,廣告語去推廣自己的商品,這樣進一步存在誇大的可能,導致網路購物更亂更雜!第四、實體超市是在自己居住地附近的,超市的商品本就是家常用品,很少有人會囤貨,也就是經常都是用完或者快用完才買,實體店具有及時提供的便利性,而在網上買的商品無法保證何時到貨,所以柴米油鹽這些很少有人會上網購買。
綜上,便利店和實體店是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相信往後也會一直開下去。不過目前的體驗店越來越多,可能往後實體店也會換另一種模式去經營也說不定。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
9 # 鹿用招聘
早幾年阿里巴巴的淘寶掀起了“新零售”的電商模式,已經把傳統行業不少實體商店沉重的打擊,加上京東、蘇寧、唯品會等不同領域的電商巨頭,就連外賣APP也開始增加超市代購業務,乃至這兩年火起來的拼多多……
如果要說電商對傳統實體商店的影響有多大?用一組天貓“雙十一”的資料就可以一目瞭然了。
如今電商在不同領域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電器、服飾、飲食、交通工具……2017年天貓雙十一最終銷售額定格在1682億元,意味著全國傳統實體商店銷售額少了1682億元的生意。可怕的是,也許一整年實體商店加起來的地面銷售額都不及這一天的電商狂歡節。利潤和營業額都大幅度縮水,試問商家還哪有心思經營了呢?
舉個栗子。還有多少人記得班尼路這個牌子?
現如今最潮的單品是什麼?Supreme?Stussy?Off-White?
早在這些牌子紅極一時之前,大多數80後、90後眼中的潮牌就是各大一線明星代言的牌子,而擁有劉德華、王菲、黃曉明(2011年的時候還是挺紅的)等明星代言人的班尼路,一度是“潮流”、“有品位”的代名詞,在一二線城市的繁華商圈都能看到它的招牌,據統計,截至2012年5月,班尼路全國門店達到4404家。
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快時尚品牌,在人們不再留意班尼路甚至忘了這個品牌存在的同時,班尼路6年關閉近3000家店面,目前全國門店可能僅剩1000多家。同時內地廠房也已關閉,令人感嘆輝煌不再。
快時尚品牌在國內競爭激烈的當下,還有佐丹奴、達芙妮等大品牌面臨淘汰危機,一方面是線上同款低價,另一方面是產品過剩嚴重,營業額的不景氣,關店也是可想而知。
但是超市跟服裝店定位不同,因為針對的客戶需求不同。人可以一整年都不買新衣服,但不可以一整年都不買炒米油鹽或者。即使電商有價格優惠而且可以滿足人們足不出戶購物的懶惰心理,但是時效性上還是遠不及超市來得方便。
如果要探究實體超市的自救之路,主要還是以下幾點:品質、市場和服務。
①品質。前不久拼多多才被曝假貨太多,這其實也透露出電商的弊端,真實性及品質是不及線下實打實那麼有保障的。雖然大家購物都會比較喜歡價格實惠的,但是品質才是首位考慮的。
②市場。超市、便利店的選址目的一般會在居民區附近,為的就是覆蓋更多人口、搶佔市場。如果真正能做到“便民”,而且品類豐富,何愁沒有營業額呢?
③服務。售前售後服務應該是跟電商平臺最大的區別,實體商店可以補電商的短板,現實交流中更詳細地給顧客提供產品介紹、推薦服務,購物後的退換貨的便捷性,網購還要倒貼運費。當然作為超市的運營者,也可以考慮多方向發展拓展服務,比方說免費兒童樂園、寵物託管等等。
只要能讓顧客切身實地地感受到線下購物帶來的便利和樂趣,傳統商店就還有生存意義,只是營業額可能需要運營者嘗試更多機會。至於店面還是精品,也許品類會更重要。正如前面提到的,使用者需求才是經營者最需要考慮的,當你的商店除了能解決顧客大部分生活需求,還有優質服務和趣味性提供給顧客,不愁沒有營業額。
-
10 # 吳懟懟
當然有意義。多年前網購盛行,都說網購衝擊實體店,實體店要消亡了,這麼些年過去,實體店還開的好好的。
生意的本質是一樣的無論是網店還是實體店,做生意的本質是一樣的。
網店節約了實體店店租成本和經銷商的層層盤剝,將利潤讓利給客戶。節約了成本,商品定價低,但是仍然有利可圖。
而實體店,雖然比網店售價更貴,但勝在能給客戶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體驗。比網店更高的商品費用,可以看作是額外為服務支付的費用。
網際網路公司轉向線下獲取流量最近大火的新零售,說白了,就是線上流量獲取成本太貴,網際網路公司轉往線下獲取流量。於是開了大量線下實體店、快閃店等等。
所以,現在反而是屬於實體店的機會。京東小店、蘇寧小店遍地開花。
合理分析,靈活應變。Costco作為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超市,利用最低價格提供給會員高品質的品牌商品,摸索出會員制,並以服務獲利。
711這種小而美的便利店則用精準到極致的單品管理、完善高效的物流配送、以及極致的服務快速佔領市場。
大超市有大超市的玩法,小便利店有小便利店的優勢。合理分析自身優勢,靈活應變,才能成功。
-
11 # 咖啡館義工老韓
只要不虧損,就要堅持。網路再發達,人都需要體驗。生活用品永遠有市場,特色上多動心思,吸引人流是關鍵。商業學問大,薄利能長遠。
-
12 # 張小迪就是我
沒有意義了,我前段時間打算投資這一塊,但是經過調研回報率太低了,以某地(新二線)城市三環至四環中間位置舉例:房租120元/平/月,那麼700平方,就是84000元/月,一年就是1008000元/年,加上押金按500元/平,就是350000元/月,裝修60-100萬元不等,人工約35-40人,月工資平均3500元/月,40人就是14萬元,加上貨品50萬-80萬不等,第一批投資就是100.8萬+35萬+100萬+14萬+80萬=330萬,可是毛利潤約按25%計算,這要何年何月能拿回成本啊,如果再遇上生意不好,淨虧,不划算,投資與回報率不成正比,除非是利潤高的暴利行業!
-
13 # 曉東145019955
我是農村的開過超市,已經停業3年了,商場如戰場,記得那年過年的時候,我到城裡去進橘子,批發價18元一箱,回到家了買16元一箱,隔壁的那家超市賣18元一箱,結果過年我家超市的貨被搶購一空。
很慶幸我現在已經轉行了。像你這樣的實體超市投資大,零進整取是不核算的
-
14 # 博揚智慧家居
實體超市購物,客戶提供最好的購物體驗和環境,多從運營上下功夫。
-
15 # 華旭韻
馬雲的新零售,就是打通實體和網店聯接。可在網上尋找新機會。
-
16 # 沐春陽1
答案是一定要開下去,半途而廢的人下次還是創業失敗者!
第一你要租出去100--200米,每個月租金5000--10000
第二門口一定要擺水,風扇賣不了幾個錢,而水是超市的賺錢機器。
第三,要有送貨上門服務,並且要能交水電手機費。
第四,要有兩款不賺錢的產品,一年四季做促銷,吸引顧客!如果能有更多的品就更好了
第五服務態度一定要好,不然憋氣的顧客不會再來,衛生一天搞三遍,地面貨架永遠是乾淨的
第六,要擺幾個平角沙發,即使不買東西,也能休息,增加人氣,切記
第七,一個月可以舉報一次抽獎活動,獎品流行的手機,免單一次二百元。
第八,門口可以賣乾貨,水果,實在不行就外包。
做到以上八點,害怕賺不到錢嗎?
-
17 # 憧憬156386327
17年後搞超市是找死,特別是新販子,700平,120一平,25個點,3500一個月,40個員工,現在有錢滴人多滴是,你做之前市場不會等你搞是空白吧,你做得好滴花,立馬有人複製,不好滴話,奏當學費,至於你想要條碼,對碼,經銷商,公司滴比你賊,他認為值得給,你生意差不了,反之,你要,他不得給,不得臉死
-
18 # 問天134172736
留上一個進出口,先打招租廣告,根據租方要求把其它7個窗框分割成門面,攤低成本。你目前貨架應是1.5米的,買二手1.8---2.0米的貨架換掉。銷售方面的才是最重要的,各地情況不同,沒有了解就沒法說,也不是幾句就能說清的。有人說現在向廠商收費用的話純屬胡說八道,你沒有銷量誰會給你月月出費用?你的店銷售能做到當地前三時,你那時就是亂收費,供貨商也得認。記住:銷量為王。
-
19 # 雪山二叔
有些超市是非常有必要開下的。比如一些社群離大型超市比較遠,而那些在社群附近的小型超市就很有存在的必要,這些小超市如果再增加一些其他功能基本滿足小區的日常所需,上班族和家裡老人不可能每天逛離家很遠的大超市,只是在週末或假日偶爾才能去一次。所以這些方便居民的小型超市如果經營得體還是很受歡迎的。
-
20 # 南陽市一鳴商務工作室
有意義,實體超市具備的潛力還是有的,不然各位大咖《京東、天貓》紛紛涉足便利店市場,消費者對於商品的選擇始終都會有時間與空間差的!這個是便利店市場的生存之源!實體店的投資在於對市場精準把控,切勿只追求規模!投資回報率,運營成本,機會成本,風險成本,有些預算掌控的穩機會還是有的!一切事物的運營看似天成,仍有一把無形大手在掌控!大道至簡,恭祝商祺!
回覆列表
網購模式都進入成熟期了,但你有見到過大批實體店因網購排擠而關門的現象和相關新聞嗎?當然是沒有的,這個問題在網購剛興起時就引發了爭議,初期大家也都抱懷疑的態度,然而到現在相信大家也看的出,雖然周圍人們現在都有網購現象,但實體店也沒有出現大量減少的狀況,存在即有意義,所以實體超市還會繼續開下去。
網購確實有不可代替的便捷性和通達性,透過網路可以買到許多新奇的東西,甚至是透過海外代購買到一些實體店買不到的東西,可以說網購帶來了一次市場革命,但也正是因為勢頭正猛,一些不良商家也加入到這個浪潮中,而且巧妙地抓住了網購精髓,現在很多商家透過其他線上平臺與買家交流,有償要求刷回購,甚至還有花錢去買一些“刷單手”,看似龐大的購買量背後不知參雜了多少水分,所以實體店的存在就是有意義的,大家可以看到實物,對產品的色澤質量也清楚可辨,當然要比網購放心的多。
而且網購中間是有一段等待快遞的空白期,如果一些東西馬上要用,網購的延遲性就會被體現出來,逛街的快感大家不會沒體驗過吧,陪女朋友誑街,總比她自己一個人在家剁手來的好吧,畢竟網上東西太多,女生自制力又差,小心點總歸沒錯的……
而且也不是所有東西都會在網上買,柴米油鹽這些生活必需品,還是超市來的更方便吧,難道吃一根雪糕都得在上個淘寶嗎?那得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