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屬馬姓楊
-
2 # 水井土城
先放結論,有!如果正確使用機會還很大!
單兵防空導彈最大的特點就是小、靈、快。
先說,小小,即小型。單兵防空導彈又稱行動式防空導彈,顧名思義,是可以由步兵單人徒手攜帶的防空導彈。
有別於各種車載的大中型防空導彈,單兵防空導彈在設計時就突出輕便二字以伴隨步兵行進,因此其體型和重量都有嚴格的限制。從外觀上,看單兵防空導彈個頭很小,遠不如大型防空導彈般粗壯。從資料上看,單枚遠端防空導彈的重量超過1噸(紅旗9),中程防空導彈的重量也有300-500公斤(紫苑15),近程防空導彈也超過100公斤的重量(道爾M1)。而單兵防空導彈,長不過1.5米,重不超過15公斤,一名士兵就能夠輕鬆帶走。著名的“毒刺”單兵防空導彈,彈重10公斤,全系統則僅有15公斤,普通人都可以輕鬆攜帶。從便攜性上來說,單兵防空導彈遠勝其他防空武器。
行動式防空導彈一般由兩人組成,一人觀察一人操作
另外,各種中遠端防空系統除了導彈本身外,還需要有一大堆輔助車輛配合其作戰。比如搜尋目標用的遠端警戒雷達,跟蹤目標用的火控雷達,還有提供電力的點源車,配套的維修保障車等等。越是大型的防空導彈需要的配套保障車輛越多,其暴露的機率也就越大。反觀單兵防空導彈,用不著佔用太多的資源,從搜尋、跟蹤到發射,全部流程只需要攜帶者依靠目視即可,最多再加一人輔助其觀察發現目標,兩人組的防空導彈可比各種車輛疊加的大型陣地隱蔽的多,除非主動暴露否則很難被發現。
遠端防空系統的配套車輛眾多,這裡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再說,靈靈,指靈活方便。單兵防空導彈的使用靈活便捷,可以出現任何需要的地方。
前面我們說過,各種大中型防空導彈系統因為車輛重多、系統繁雜,所以作戰時必須選擇寬闊、空曠的場地作為其防空陣地,就是中小型車載防空系統,也因車輛限制導致對場地有一定要求。即使是可以單車作戰的“道爾”防空系統,因使用了履帶式底盤同樣會在山地、叢林、城市等地域受到發射限制。單兵防空導彈則沒有以上任何要求,因其可以伴隨士兵攜帶,只要有步兵的地方,單兵防空導彈就能部署到哪裡。在車輛無法進入的叢林,在崎嶇難行的山地,在河流密佈的水網,只要找到一處稍微空曠的地方,單兵防空導彈就有它的用武之地,更不用說在高樓密佈的城市了(樓頂發射瞭解一下)。就是因其靈活性,單兵防空導彈可在任何地域任何時間發射,這就不得不讓低空飛行的戰機、武裝直升機等飛行器有所忌諱,不敢隨意攻擊地面目標。
這種地形下也只有單兵防空導彈能上的去
最後說,快快,指反應快捷,應變迅速。不客氣地說,單兵防空導彈是所有防空系統中反應最快最靈敏的。
絕大不封防空系統的交戰過程都是先發現目標,接著進行敵我識別,確認為威脅目標後進入搜尋跟蹤程式,最後導彈發射直至命中目標。這套流程下來,從發現目標到發射導彈,短的十餘秒,長的可就不好說了。還是以反應最為靈活的“道爾”防空系統為例,其從發現目標到發射導彈,最短也需要10秒左右的時間。
那單兵防空導彈呢?單兵防空導彈,屬於直接省去了搜尋和發現目標的程式,直接進入了鎖定跟蹤步驟,只要鎖定完成,導彈即可發射。為什麼這麼快,這主要是因為在進入單兵導彈的射程前,目標早已被目視發現和鎖定,並提前進行了敵我識別,單兵導彈只要進行最後的鎖定工作就行,省略了很多步驟。而且單兵防空導彈屬於被動制導,省去了地面引導的部分,發射後可以立即撤離陣地,進行後續的其他任務。
單兵導彈隨同裝甲部隊一起開進,發現目標後可立即開火
單兵防空導彈的問題單兵防空導彈的特點突出,缺點也同樣突出。就因為一個字,小!
過小的導彈導致彈體內燃料儲量太少,無法支援發動機長時間燃,更關鍵的是導彈發射時的初始速度為零,發射後需要一直加速,這就導致絕大部分燃料在導彈到達最大速度後便燃燒殆盡,之後只能依靠慣性繼續飛行。這也是單兵防空導彈射程小、射高低、機動性不足等問題的關鍵所在。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單兵防空導彈,有效射高不超3000米,有效射程也不過5000米,最大速度雖能達到2馬赫以上,但持續時間很短,有防備的噴氣式戰鬥機可以透過劇烈機動甩開導彈或者直接加力飛行逃出其射程範圍。
過小的體積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無法容納更大的導引頭以應對各種干擾。現代單兵防空導彈除使用被動紅外製導,還有鐳射制導、電視/光學制導。這幾種制導方式各有利弊,紅外製導雖然已經發展到抗干擾能力更強的紅外成像制導模式,但是限於體積仍無法容納太多的電子裝置,整體抗干擾能力遠不如同時代的近距空空導彈。相對紅外製導,鐳射制導的優點結構簡單、抗干擾能力更強,但受天氣影響較強,也缺乏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同樣由於體積限制,單兵防空導彈的鐳射制導也不如其他大型平臺下鐳射制導的精度和距離,更別說抗干擾能力了。電視/光學制導就不說了,都明白。
戰鬥部偏小也是單兵防空導彈的缺點之一,目前大部分單兵防空導彈的戰鬥部裝藥量普遍只有1-2千克左右,毀傷能力嚴重不足。比如中國“前衛-1”單兵防空導彈的戰鬥部重1.42千克,裝藥只有0.57千克。法國的“西北風”防空導彈戰鬥部倒是有3公斤之重,但已經無法使用肩扛發射必須攜帶三腳架,整體便攜性降低。阿富汗戰爭中,很多蘇軍戰機被毒刺導彈擊中後,因為威力偏小而沒有形成致命傷,從而得以逃脫險境。這種天生的缺陷幾乎無法得到有效改善,後期透過改進也沒有太好的效果。早期“毒刺”防空導彈為了增強毀傷效率,使用的甚至是觸發引信而非常見的近炸引信。
單兵防空導彈的尺寸偏小,帶來的問題也不少
單兵防空導彈改怎麼用呢?看完了以上介紹,我們就能知道。單兵防空導彈由於其自身的特殊性,優缺點都相當突出。可只要避開缺點,發揮長處,單兵防空導彈一樣能在戰鬥中取得不錯的戰績,更別說擊落什麼客機、戰鬥機了。
單兵防空導彈的目標小,發射症候小,飛行過程短暫同時也沒有任何訊號,這很難被飛行員發現。同時,其較短的射程也不會給飛行員太多的反應時間。在這種特點下,出其不意成為了單兵防空導彈制勝的法寶。比如在飛機起降時發射,這一階段飛機因為沒有多餘的速度無法及時規避導彈,極有可能會被命中。也或者可以在飛機低空飛行時從側面發起射擊,低空飛行的飛機因為要注意高度避免墜機所以注意力很可能都在前方而忽視了側/後方的觀察,這時從側面發起攻擊只要飛行員有絲毫疏忽,那就有很大可能得手。目前單兵防空導彈的目標不只低空飛行的飛機,對直升機的威脅更大。
阿富汗人使用的毒刺導彈很是讓蘇軍頭大過一陣
對了,還有一點沒有說
有了單兵防空導彈,這才讓天上的各種飛行器有所顧忌,不敢在低空肆意妄為。想當年,抗美援朝時期,入朝的志願軍連基本防空力量都沒有,結果導致的是美國戰機肆無忌憚,很多戰鬥機駕駛員為了射擊地面目標甚至貼地飛行,對支援軍及後勤部隊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阿富汗戰爭前期,蘇聯的戰機和直升機同樣橫行一時,毫無顧忌,直到被“毒刺”打疼了之後,才真正收斂起來。
這也證明,單兵防空導彈並不是沒有存在價值。即使是其射程小、易干擾、命中率低,但只要能限制住戰機、直升機的低空活動範圍和強度,使其不敢輕易攻擊被保護的目標,那麼配備單兵防空導彈的最終目的就達到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單兵防空導彈是威脅低空飛行器的一種有力武器,而且只要有合理的戰術,揚長避短,單兵防空導彈擊落現代戰機、客機、武裝直升機都不是問題,連巡航導彈也不在話下。
-
3 # 武研社
首先先說下行動式防空導彈,這傢伙就是肩抗那種防空導彈,這東西可以獨自一人操作和使用,通常是以紅外製導打擊低空飛行的戰機、運輸機和直升機。近年來,巡航導彈發展比較快,也可以作為攔截目標。
行動式防空導彈體積比較小,還要兼顧運輸,主要是為了防止火炮和中遠端防空導彈的空白。還能有很強的機動能力,發射自由,不需要更多的車輛。
上世紀70年代末,蘇聯入侵阿富汗,投入了大量的戰機,運輸機與直升機。就在戰鬥時候,美軍給阿富汗反抗軍提供了大量的毒刺行動式防空導彈,蘇聯戰機損失慘重。主要是米-24直升機和蘇-25攻擊機,還對起飛和降落的運輸機造成巨大的傷害。
大家看過電影《第九連》的時候,蘇聯安-12運輸機剛起飛時候,遭到2枚毒刺導彈的攻擊,第一枚躲過去了,第二枚擊中了運輸機機身,飛機隨機搖搖欲墜,準備迫降,最後還是迫降失敗,還撞上了油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2018年2月3日,俄羅斯一架蘇-25戰鬥機在敘利亞執行任務時候被行動式防空導彈擊落,飛行員跳傘,隨後與極端分子交火中犧牲。
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的最大特點就是小、輕、快、猛,準,不需專用電源車、指揮車和成套的保障裝置,便可在敵前沿作戰區域內進行隱蔽攻擊,因此屬單兵點防空裝備。發射和制導就要力求簡便,面對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戰鬥機,運輸機,無人機,都是他能夠打擊的目標。
肩扛式發射一般是發射者呈站立姿態,發射仰角選在15°~65°之間,將發射器置於肩上,用單目瞄準鏡進行瞄準、像發射反坦克火筒那樣扣動扳機便可。現代的行動式防空導彈一般都是發射後不用管,3000米以內的目標都在打擊範圍之內。
當然,這種武器針對科技也有非常大的威脅,目前世界上有幾十萬枚行動式防空導彈。一旦落入恐怖分子的手中,重量輕,只有十幾公斤,便於攜帶和運輸。在武器交易市場中,這個也方便交易,價格便宜。據相關部門統計,民用客機遭受過幾十次的襲擊。2002年11月,一架以色列的波音757客機遭到恐怖分子的防空導彈襲擊,所幸兩枚導彈沒有擊中客機,要不然機上兩百多人都會遭到滅頂之災。所以這種武器對於飛機的打擊還是有一定的威脅的。特別是直升機和無人機,簡直就是靶子。
-
4 # 老槍與戰線
機會肯定是有的,但難度很大。
究其原因說穿了就是小了。小就意味著射程近,電子裝置簡單,航速慢,彈頭威力小。
印象中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薩姆7就參戰了,但戰果很少。容易被飛機擺脫,命中後也難以造成致命傷。
阿富汗戰爭時期毒刺參戰,效果不錯。但主要是在山區攻擊直升機,或者在機場附近伏擊起降的飛機,作戰環境有其特殊性。
便攜導彈攻擊運輸機和客機的例子也聽說過,有成功的(比如把盧安達總統飛機放下來那次,引發了種族屠殺),也有不成的,因為畢竟這種飛機是多發,一個發動機被擊毀並不意味著一定墜落。
但是總之是個威脅吧,也沒哪國或者哪種飛機就敢宣傳對便攜防空導彈免疫,畢竟高速飛行的飛機總體是個脆弱的東西,運氣不好一隻鳥就讓它下來了,何況彈頭還至少有幾百克炸藥呢!
-
5 # 鷹鴿分析
客觀的講,是完全有可能的,只不過客機被擊落的機率相對要小一些,這主要取決於飛機的飛行軌跡以及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的射高。
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是現代野戰防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用於野戰環境下打擊低空、超低空武裝直升機、近距支援攻擊機、無人機以及巡航導彈等飛行目標,一般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的射高普遍超過4000米,也就是說只要是飛行高度不超過4000米的近距目標都有相應的打擊能力。
早期的野戰防空作戰中,由於戰機飛行效能和彈藥使用限制,導致戰機需要下降高度投彈高度來保證彈藥的命中率;隨著軍事科技的迅猛發展,尤其是精確制導技術的運用比例提升,防區外打擊成為各國海空軍對地打擊發展的主流方向,這就使得飛機的發射安全距離大幅度提升,極大的限制了中近程防空導彈的作戰效能,至少對載機的威脅越來越小。
這裡就引申出了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的一個缺陷,那就是有效射程比較近。回到問題本身,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的作戰效能體現在一個火力覆蓋空間內,即4000米以下的飛行高度和5公里左右的打擊射程所構成的一個殺傷區域。
時間軸上最近的一次戰例就是,在敘利亞戰場上,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彈炮一體防空系統多次成功攔截制導彈藥、無人機,甚至還擊落過一架以色列F-16戰鬥機,可謂是轟動一時。現役的野戰彈炮一體防空系統大多由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改裝而來,因而該戰例也可以視作是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擊落戰鬥機的一次案例。
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主要用於打擊野戰環境下的武裝直升機和攔截精確制導彈藥,因為大多數偵打無人機、武裝直升機發射導彈的高度普遍不會超過3000米;其次機載裝置合成孔徑雷達的探測距離在30公里左右,可見光偵查系統的探測距離在15公里左右,以及大部分機載彈藥射程在10公里以內;這就為單兵肩射式導彈的使用創造了一定條件。
現役的第三代戰機多組合了精確制導武器系統,機載裝置探測距離和精確制導武器射程普遍較遠,通常在單兵肩射式導彈射程的好幾倍距離外即可實現發射,部分彈藥且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極大的增加了打擊載體的難度。
但是單兵肩射式導彈對於超低空突防的戰機構成較大威脅。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超低空突防成為戰鬥機奔襲作戰的主要方式之一,只要戰術運用得當,一般進入目視距離發射肩射式導彈,戰鬥機規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威脅還是相當大的。
此外單兵肩射式導彈作戰運用靈活,該類防空導彈大多使用紅外尋的制導模式,機動靈活、抗干擾能力較強,類似於上文提到的擊落以色列F-16戰例,對於巡航在三四千米高度的戰鬥機還是有很大威脅存在的,這主要得益於該型別導彈的隱蔽性,很難及時被發現。
綜合上述,只要戰術運用得到,單兵肩射式防空導彈對於戰鬥機還是有很大威脅,至於民用飛機一般巡航高度較高,且遠離戰區,不會成為攻擊目標,打擊難度更大,主要還是受限於射高問題;戰鬥機巡航在較高的高度化,單兵防空導彈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過戰場瞬息萬變,誰也很難保證不會出現瞎貓撞上死耗子,難免會有一兩架戰鬥機被擊落,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
6 # 浴火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確一下,現代裝備的各型單兵便攜防空導彈其研發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能夠打擊低空飛行的戰鬥機,因此可以說這種裝備的誕生就是為了打戰鬥機而生的,在這種情況下該型武器自然也就具備了打擊戰鬥機能力,其理由具體如下:
1、射高,射程均已足夠
目前世界上對於行動式防空導彈的代系劃分基本上已經劃分到了第三代,這其中作為第三代的典型有美國的“毒刺”改進型、法國的“西北風”和英國的“標槍”,當然還包括我們國家的“飛弩”16。這裡我們不妨就看一下“飛弩”16,該型防空導彈作為原有“飛弩”6的升級版,其作戰高度已經達到10-4000米,同時射程最大也達到了6000米,從射高上來看已經不再是僅停留下低空,超低空了,而是已經上升到了中低空,在這一高度戰機出現的機率更大。
2、精確制導技術進一步提升
當然光有高度肯定是不夠的,還要有精準度,現代戰機通常飛行速度極快,加力情況下2-3馬赫都有可能達到,同時由於具備了較好的隱身效能,所以其擺脫導彈追擊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在這種情況下第三代防空導彈也隨之進行了變化。在2015年莫斯科航展上展出的9K333“楊柳”防空導彈系統已經彈配備了三波段鐳射導引頭,無論是制導精度還是制導範圍都已經大幅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戰機被鎖定,逃離的機會也就變得渺茫了許多。
3、自身便攜性令發揮空間更大
單兵便攜防空導彈,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便攜,目前第三代的單兵便攜防空導彈其發射重量基本上都在10公斤左右,在這種這種情況下其輕便性更加突出,而這意味著什麼?在特種作戰過程中完全可以潛伏到敵後,在敵軍機場附近部署,一旦對方戰機起飛,在還沒有爬升到一定高度時就將其擊落,這可是該型裝備獨有的技能。
當然最後還要提一下,在曾經的阿富汗戰爭中阿富汗使用340枚便攜防空導彈擊落了整整269架蘇軍戰機,這一資料足夠耀眼了。不過行動式防空導彈想要打下戰鬥機還有客機還需要客觀條件,首先要飛行高度足夠低,飛行速度足夠慢,在這種情況下才有機會被擊落,因此總的來看即便現在行動式防空導彈具備擊落客機以及戰鬥機的可能,但想要百發百中這並不現實。
-
7 # 科羅廖夫
當然有機會,因此各國都很重視近程防空導彈尤其是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印度軍隊也一樣,日前,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一個部門主管感嘆道,印度三軍超過70%的武器都是蘇俄製品。他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因為印度可是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的重要夥伴之一。
剛剛,卡拉什尼科夫集團與印度簽署了首個用於“箭”系統的新型防空導彈9M333的出口合同。據俄羅斯衛星網訊息稱,俄印雙方在2020年底有關“箭-9M333”防空導彈的供應談判取得了進展。這筆交易的最大特點在於,印度沒有要求俄羅斯改進‘箭-10M3’防空導彈。因為新導彈完全適合印度,無需進行畫蛇添足式的改進。
印度進口的T-90坦克、蘇-30MKI戰鬥機、卡-226直升機以及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都是從俄羅斯手裡買到的。正因為有這層軍購關係,俄羅斯還有意在印度境內實現米格-35戰鬥機和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本地化生產。因此印度與卡拉什尼科夫集團的關係十分密切。
“箭-9M333”防空導彈是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剛剛研製成功的,在去年年末才成功完成了對新型“箭-9M333”防空導彈的測試。“箭-9M333”防空導彈研發於上世紀80年代,但受制於資金和技術原因,一直沒有任何進展。直到2018年,俄軍指定卡拉什尼科夫集團重啟該型導彈的研發工作。結果在2020年12月底,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宣佈,“箭-9M333”最新型防空導彈的試驗成功,並且開始為俄羅斯國防部批次生產。
“箭-9M333”防空導彈在“箭-10M”防空導彈系統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它擁有8個發射筒,配備了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平均飛行時速可達550米/秒。
而且採用了履帶式輕裝甲車載運,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它的機動性。由於採用了自動化和紅外被動發射方式,所以9M333型防空導彈也具備了“發射後不管”的能力。
9M333型防空導彈一旦發射,就無需操作人員干預,可自動鎖定目標並實施打擊。此外,“箭-9M333”防空導彈最大速度為700米/秒,具備連續發射能力,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可以在靜止或者運動中以較小間隔時間發射導彈的近防武器。
“箭-9M333”防空導彈的問世,適合當下的戰爭形態。當下的戰爭形態主要以斬首行動、定點清除為主,這就要求防禦的一方必須擁有各類精確防空武器,才能與進攻一方相抗衡。
而俄羅斯恰恰在防空導彈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擁有一些非常具有前景的防空武器,像S400、S500等國際上炙手可熱的武器。這些武器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能夠進行全天候作戰,隱蔽機動性強,命中率高。而“箭-9M333”防空導彈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的問世,填補了俄羅斯近防系統的一些缺陷,增強了俄羅斯的空天一體的防空體系的能力。
因此,印度看到“箭-9M333”防空導彈之後感到欣喜若狂,第一時間與俄羅斯進行洽談,並且還有意簽下訂單。這意味著,印度或將成為“箭-9M333”防空導彈的第一個外國買家。印度著急引進“箭-9M333”防空導彈,主要原因是印軍目前的野戰近程防空系統太爛了,主要武器是小口徑高射炮,主力為ZU23式雙管23毫米高炮,ZSU23-4式石勒喀河四聯裝自行高炮。地面防空系統的主流力量還是採購自俄蘇聯的30個薩姆-3導彈中隊和8個薩姆-8導彈中隊。而近程防空導彈以30年前的古老的蘇制薩姆-7導彈為主。
儘管印度還向美國買了400枚FIM-92L毒刺導彈,但這種導彈是給阿帕奇直升機配備的。印度原計劃是向採購5175枚9K338針-S/“超級針”(SA-24)單兵防空導彈及相關裝備。針-S導彈由俄羅斯機械設計局(KBM)負責研製,最大射程為6千米,最大射高為3500米,屬於20年前的技術。當更先進的“箭-9M333”防空導彈擺在印軍面前,印軍果斷拋棄的9K338針-S導彈。
印度在搶購俄式武器方面是非常積極的。即便印度在與美軍簽署《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允許印度使用美國衛星和地圖資料的情況下,印度也沒有放棄跟俄羅斯的軍務聯絡,看來,印度也深諳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的道理啊!
回覆列表
肩扛防空導彈射程短,只能攻擊低空目標。一般是攻擊飛行速度比較慢的直升機好用。
客機都是在萬米高空飛行根本打不到,再說打民用客機是不人道的行為。戰鬥機飛的太快,也很難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