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山話史

    一說到童貫,大家就想到閹宦奸臣的形象。但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並不能簡單用好壞去衡量,童貫特別如此,他是個很複雜的人,活躍於北宋末年的軍政舞臺,是個實幹家,做了許多事,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他以宦官身份掌兵權,打過西蕃,剿過方臘,是宋金海上之盟的策劃人,聯金滅遼,幹過很多大事情。

    如果事情到此結束,童貫可以流芳後世了,他所建之功業,在歷朝太監中,恐怕僅次於鄭和。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聯金滅遼後,宋金戰爭爆發,靖康之變起,童貫從英雄的神壇跌落,一下子成了引狼入室的民族罪人,最後被殺了,落得個遺臭萬年的下場。對於這個複雜的人物,很難用簡單的“奸臣”去概括。

    我把童貫比較重要的經歷做一番梳理如下:

    1、建功業於西北,掌兵二十年

    童貫是太監,但他是個比較特殊的太監。一說到太監大家想過去就是很柔弱的人,但童貫長得“狀魁梧,偉觀視”,“皮骨勁如鐵”,雄性特徵發達。他一生好謀善兵,也是有點能耐的。

    崇元二年(1103年),宋朝發動湟州之戰,西征吐蕃。蔡京推薦童貫,說他曾經十次出使隴右,熟悉西北情況。於是童貫以宦官身份成為監軍,十萬人馬出湟州。這時,正好皇宮失火,宋徽宗覺得兆頭不好,快馬傳詔書給童貫,讓他停止前進。

    童貫看到詔書是怎麼表示的呢?他看完後就塞進自己的靴筒裡。總司令王厚問他,詔書寫了什麼,他淡淡地答道:“皇上祝我們馬到成功。”竟然置詔令於不顧,下令出兵。湟州之戰,宋師大獲全勝,收復四州。

    違抗詔令可不是好玩的事,儘管宋徽宗頗信任童貫,若是戰敗,童貫就算不掉腦袋,估計也要受到重罰。從這裡可以看出,童貫對建功立業是有極大的慾望。童貫這一賭,賭來了前程,他不僅未受處罰,還升遷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不久後,童貫任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擢升武康軍節度使。後來,他又接連收復積石軍、洮州,加官為檢校司空。

    從建功於西北始,童貫掌兵權二十餘年,成為北宋末年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2、代皇帝下罪己詔,平方臘之亂

    宣和二年(1120年),爆發方臘起義,起義軍攻陷杭州,東南為之震動。

    為了對付方臘,大宋帝國把血本都押上去了。皇帝任命譚稹為兩浙制置使,童貫為宣撫使,率領中央禁軍及秦晉蕃漢兵共計十五萬人,殺向浙江。

    在童貫領兵出征時,宋徽宗給了他很大的許可權:“如有急,即以御筆行之。”就是說,倘若有必要,童貫可以直接釋出皇帝旨令,而不必事先徵得皇帝同意。童貫到了吳地,就發現問題出在哪了——百姓造反,都是造作局、花石綱這些苛政惹的禍。如果不從根子上剷除苛政,根本無法平息民眾的不滿情緒。

    我們不要小看童貫這個太監,他又來一次驚人之舉,代皇帝寫了一份“罪己詔”,代表皇帝向大家說聲對不起,寡人有過錯。雖說宋徽宗有言有先,可以用皇帝名義釋出旨令,可是皇帝的意思,是你可以命令別人,沒叫你罵皇帝啊!所以大家看,童貫是有些魄力的。在沒有得到皇帝允許的情況下,代皇帝釋出“罪己詔”,我估計在歷史上也就只有這麼一回。

    不僅如此,童貫又以最快的速度罷除蘇杭造作局與花石綱。要知道蘇杭造作局與花石綱的存在,完全是投宋徽宗所好,童貫自作主張,統統罷免了。宋徽宗為了自保,也不得不採取某些平民怨的措施,罷免了朱勔父子以及其家族其他當官的成員。在偉大的農民造反運動面前,大宋朝廷作出了必要的讓步,這個作法是相當明智的。

    這裡可以看出,童貫絕不是普通的宦官。他會用兵,也懂得政治。若不是根源上剷除問題,如何迅速平定叛亂呢?

    宣和三年(1121年),童貫兵分兩路,一路向杭州,一路向歙州,打算得手後會師於起義的發源地睦州,徹底剷除農民軍。

    很快,官兵收復杭州,十幾萬大軍節節進逼,連續收復衢州、婺州。在桐廬之戰中挫敗義軍的反撲,佔領睦州,並攻陷青溪縣。方臘的部隊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裡,被打得潰不成軍,只得回到老巢幫源洞。宋軍名將韓世忠突襲方臘的指揮部,殺數十人,擒方臘。在方臘被擒後,義軍群龍無首,遭到官軍的血洗,共有七萬人死難。

    平定方臘之亂,童貫又為宋室立下大功。

    3、海上之盟始末:童貫命運的轉折點

    我覺得童貫這個人是比較有志向的,至少他是想幹一番大事的。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童貫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認為遼國可圖,請派遣使者入遼國,以偵察其國情。宋徽宗同意了,便派端明殿學士鄭允中為正使,童貫為副使,出使大遼。此行童貫攜帶了大量奇珍異寶,實際上就是在遼國搞間諜活動,刺探各種情報。您還別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居然打探到不少內情。

    童貫此行最大的一個成果,是認識了一位遼國破落貴族,此人名為馬植,本來也算是遼國之一大族,只是行為不端,搞得聲名狼藉,在國內混不下去。馬植偷偷拜會童貫,自稱有取幽燕之計。這個馬植畢竟是貴族出身,對遼國政局十分熟悉,更知曉其弱點。童貫聽了馬植的話後,暗自稱奇,便偷偷把他帶回大宋,推薦給了宋徽宗。

    馬植向皇帝提出滅遼計劃,其核心是:遼國氣數已盡,女真正在崛起,大宋應從登州、萊州渡海,與女真人取得聯絡,與之約定聯合發動進攻,勢必可瓜分遼國。他最後對宋徽宗說:“遼國必亡,陛下念舊民遭塗炭之苦,復中國之舊疆,以治伐亂,必能克服。”

    不出馬植所料,女真崛起成為遼之勁敵,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政權,對遼發動疾風暴雨般的進攻。在此背景下,“聯金滅遼”的構想漸趨現實,在童貫的努力下,宋金在在1120年時達成聯手夾攻遼國的協定,史稱“海上之盟”。

    由於被方臘起義所延誤,大宋一再推遲對遼國的軍事行動。直到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童貫被任命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統兵十五萬,兵分兩路,向遼國發動進攻,意在收復幽燕之地。

    然而,童貫實在低估了遼國的軍事力量,他在西北戰場、東南戰場上順風順水,說到底,並不是宋軍太強,而是敵人太弱。遼軍雖然打不贏金兵,但對付宋軍綽綽有餘,兩路宋軍都被打得狼狽而逃,不得不班師回朝。

    就在這個時候,遼天錫帝意外病死。宋徽宗聽到訊息後,詔令童貫再度北伐。童貫遣大將劉延慶率十萬大軍從雄州出兵,在憫忠寺與遼國大將蕭幹決戰。宋軍大敗,遼軍一路追擊至涿州。

    在出兵伐遼整個過程中,童貫指揮的大宋軍隊顆粒無收,這似乎也預示他的好運到頭了。

    4、身敗名裂,成為無能朝廷的替罪羊

    儘管在“聯金滅遼”之戰時毫無建樹,金國還是依海上之盟的約定,歸還一部分土地給大宋。當年宋神宗留有遣訓,誰能收復幽燕之地,則進王爵。童貫首倡“海上之盟”,又是北伐軍的總指揮,儘管沒打勝仗,還是收回了燕京。朝廷依神宗遺訓,封他為廣陽郡王。

    童貫搖身一變,以宦官身份,成為“童大王”。童大王,也不過是童話裡的大王罷了。封王是童貫一生的巔峰時刻,然後就是跳崖的表演了。

    遼國滅亡後,大宋幹了些蠢事:對遼國將領招降納叛,與遼國流亡的天祚帝秘密聯絡,試圖扶植其勢力以遏制金人的擴張。這種做法大大違背“海上之盟”不得單方面與遼國談判的約定,這給了金人發動戰爭的藉口。

    宣和七年,金太宗下詔,大舉侵宋。

    金國大將宗翰派遣使者入太原城見童貫,指責大宋方面背棄海上盟約精神,招降納叛。在寫給童貫的信中,他語氣十分強硬,把責任統統推到大宋一方。當童貫得知金軍已傾巢而出的訊息後,目瞪口呆,問金國使者道:“如此大事,何不早來交涉?”

    金國使者冷冷道:“大兵已發,不須先告。童大王何不速割河東、河北之地,以大河為界,這樣大概還可以儲存宋朝宗社吧。”

    童大王慌了手腳,金兵大舉入侵,很快就會殺到太原城下。金兵的戰鬥力,他是見識過的,自己打遼兵都不行,如何與金兵交鋒呢?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童貫找了個藉口,稱自己要回朝廷請示,說得冠冕堂皇的。此言一出,眾皆譁然。太原知府張孝純趕忙勸道:“大王若臨陣而去,人心士氣動搖,河東非宋所有矣。”童貫哪聽得進去,弄了輛馬車,頭了不迴向開封急奔而去了。

    金兵南下勢如破竹,竟一路殺向開封。宋徽宗退位,宋欽宗登基,新皇帝為了保命,答應金人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的請求,金人方才從開封退兵。

    金兵退走後,新皇帝宋欽宗得找幾個人開刀。說實話,國家壞到這種程度,首先要負責的當然是宋徽宗。欽宗當然不能找老爹開刀,於是揪出六大奸臣:蔡京、梁師成、李彥、朱勔、王黼、童貫。皇帝要童貫死,他還活得了嗎?在六奸中,他下場最慘,被皇帝下令誅殺。其餘五人,有的流放,有的被刺殺,有的被賜死,公開處決的,只有童貫。

    童貫是什麼罪名呢?童貫專權那麼久,有皇帝的寵幸,有蔡京為朋黨,壞事當然也做過不少,但這不是要殺他的主要原因。他被列入六奸臣的罪名是:“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隙。”、“搆造邊隙,棄盟啟戎,招寇胎禍”。宋朝一直苟且偷安,如今給童貫一搞“海上之盟”,沒得偷安了,你說是誰惹的禍,這口黑鍋,童貫必須要背!

    誅殺童貫時,朝臣們個個像嫉惡如仇的正人君子。可是,童貫好歹是幹了些事,好歹有點政治抱負,這些朝臣們又做了些什麼呢?跟童貫相比,他們更無能。如果沒有發生宋金戰爭,那麼童貫就是收復幽燕的英雄,永載史冊,“聯金滅遼”的海上之盟或許會跟諸葛亮“隆中對”一樣成為戰略的範例。與金戰爭的責任,不能完全由童貫來負,在戰場上一潰千里,這是長期積弱的結果。

    事功的成與敗,聲名的好與壞,有時距離不遠,僅僅一步之遙。不管你怎麼樣去評價童貫這個人,有一點是必須承認的,他是個很有能力的人。

  • 2 # 葦說歷史

    童貫,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牛叉的宦官了。

    他封疆掛帥執掌大宋兵權近二十年,東征西討鎮邊平叛,儼然一國之兵馬大元帥;最後位列三公拜為太師,並領樞密事成為大宋的最高軍事執政,已是位極人臣。並且是史上唯一一個封了王爵的宦官!這些,可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單從職業成就方面來看,宋朝的童貫絕對是把太監這個職業做出了花

    他以太監之身掌握兵權二十年之久;他以太監之身出任國防部長;他以太監之身代表國家出任外交使團副團長;他以太監之身被冊封為王。

    也許是因為宋徽宗身為藝術天才的關係,他所信任和親近的身邊重臣,儀表一般都很出眾。《宋史》中能看到對童貫的外貌描述。

    其人有三大特點:

    第一是“頤下生須十數”,頤,便是下巴,也就是說童公公的下巴不同於一般公公,他的下巴是“生須十數”;

    第二是“狀魁梧,偉觀視”,說明這位童公公不但英俊,而且很魁梧,看上去還很偉岸,確實是一個“長身麗人”;

    第三是“皮骨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 ,面色黢黑,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歲才淨身有關。

    由於他善於逢迎,很快得到賞識,當時還是端王的趙佶非常喜歡他,將其攬入門下,幫自己蒐羅古玩字畫,珍奇異物等。

    如果沒有童貫,也許也沒有後來的大金國,童貫堪稱“金國之父”

    按照當時宋朝的情況,封王那是不可能的,能成為太師已經是非常的了不起了。所以當時的童貫並沒有封王的念頭。

    雖然沒有直接和金國去攻打遼國,但是宋朝開始暗中扶持金國,在金國日漸強大後,金國攻克了遼國的黃龍府才引起了遼國的注意,但是為時已晚。由於遼國在南方主要防禦宋國,在北方並沒有什麼防禦,非常容易被騎兵突擊,於是遼國皇帝天祚帝放棄國都,逃到了雲中府(現在的蒙古)。

    之後北宋才拍童貫率兵十五萬去夾擊遼軍。遼國派來使者說大宋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幫金國滅遼眼界不夠遠,會為他日的大禍埋下伏筆。

    在遼國叛軍郭藥師的幫助下快速攻下了燕州燕山府,宋徽宗遵照宋神宗的遺詔;誰能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可以異姓封王,因此,封童貫做了廣陽郡王。

    蔡京,高俅,童貫,楊戩四人誰的地位更高一些?或者說實際權力誰更大?

    蔡京,太師,魯國公

    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了,職務是宰執大臣,文官之首,亦百官之首,且此人不同於一般的宰相,他是個權相,宋徽宗之下最大的實權人物。

    童貫,樞密使,廣陽郡王

    童貫本人長期統兵,早年跟西夏打了幾十年的仗,後又平定了方臘,最後還收復了燕雲地區(雖然實際上是贖買),軍威很重,且官職上也做到了樞密使,所以是實打實的武官之首。

    他的權力沒有他的地位那麼顯赫。他應該主要是軍權,但宋朝的軍權又是幾處分化,且很容易被最高統帥(皇帝)收回的,所以軍權大也沒個啥。

    楊戩,太傅、太師(追贈),吳國公(先追後奪)

    按宋朝官制,太傅就是正一品的大官了,不過面對上邊兩人,這個太傅基本打醬油。

    高俅,殿帥府太尉

    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據史料記載,真正的高俅與《水滸傳》中的描述相差甚遠。

    據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後錄》記載,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也就是小秘書一類的角色,《水滸傳》中說是書童),他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而高超的蹴鞠技術只不過是他多項旁騖的雜學之一。

    然而,高俅的頭銜就只有殿帥府太尉這一個,沒有其他的光環。比起童貫,差了點。

    順便八卦一下,高俅與當時權傾朝野的大奸臣童貫、蔡京等也非一黨。

    靖康元年(1126年),徽宗得知金軍渡過黃河後,便連夜倉皇逃往東南避難。《靖康要錄》記載徽宗南逃到了泗州後,童貫、高俅也趕到與之會合,一時間又組成了一個徽宗的親信小班子。不久,童貫與高俅發生衝突。

    童貫護從徽宗等人繼續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後高俅以生病為由,回到了開封。史書記載,當時隨從徽宗皇帝的童貫等“六賊”後來都被宋欽宗處死並梟首。恰恰是因為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鬥爭,亂世之秋,他的下場比童貫、蔡攸(蔡京長子)等人幸運,倒也並非偶然。

    收復燕雲十六州,算是童貫一生的唯一汙點

    童貫的汙點,也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的事件了。

    大宋伐燕失敗,童貫出錢給女真讓幫取燕雲十六州,然後再花錢從女真手裡買來,吹噓自己的伐遼偉業,最後得以封王。

    童貫雖然有著許多黑點和不小的汙點,但是作為當世的第一統帥,童貫這個廣陽郡王還是擁有著不弱的軍事指揮能力,強大的戰略眼光,耀眼的軍功戰績,足以當得起一時名將了。

    童貫這個太監,並不全像文人史書寫的那樣不堪。

  • 3 # 趣觀歷史

    如果古代也有吉尼斯紀錄的話,那麼童貫可能是獲獎最多的太監。他是史上所掌軍權最大的太監,全國軍權悉數在手;他是史上掌控軍權最久的太監,累計長達二十多年;他是史上第一個代表國家出使其他政權的太監,曾以副使身份出使遼國;他也是史上第一個被封冊封王爵的太監,曾因功被封為廣陽郡王。

    ▲童貫劇照(史料記載童貫長有鬍鬚)

    童貫生前所受的罵名很多,甚至有人會當面諷刺他。有一天,童貫去秦州巡視,下屬錢昂需要提前等童太尉的到來。然而童貫卻並沒有按時到,時間過去了很久,童貫才騎驢到來。錢昂詢問太尉的情況,為何來得如此之晚。童貫說:“只因為我今天坐的這頭驢,個頭小卻桀驁不馴,因此來遲。”童貫這話一語雙關,暗諷錢昂和這驢一樣,個子矮且目無領導。錢昂聽出了童貫的意思,哈哈一笑,隨即問道:“敢問太尉所騎的是否是公驢?”童貫說:“當然是。”錢昂接著說:“太尉如果奈何不了這頭公驢,還不如把它閹了。”童貫這下終於聽出來錢昂在暗諷自己的“太監”身份,當場氣得發抖。

    ▲宋徽宗趙佶畫像

    宋徽宗在位時期,童貫因為收復燕京有功,被宋徽宗封為廣陽郡王。一時間,朝堂內外譁然,畢竟太監封王這種事,在歷史上可謂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太學生陳東上疏痛陳外敵入侵的原因,將其歸罪於“六賊”,而童貫就是“六賊”之一,“結怨遼金,創開邊隙”。此封上疏贏得了當時有識之士的贊同。

    ▲今人仿建的宋皇宮

    可以說,北宋上下對童貫都是充滿咒罵的,就連《宋史》對他也下了定論,至於相關的野史更是數不勝數,將他罵得狗血淋頭。童貫因此成了人們心中當之無愧的奸臣,備受後世唾棄。然而客觀地說,童貫並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仔細翻閱史料,對比斟酌之下就會發現,他跟蔡京很像,更像是一個有點小才幹的弄臣,有一點奸詐,喜歡投機取巧,經常討好權貴,耗盡心思為徽宗蒐括書畫奇巧。

    童貫為宋朝做出了兩大貢獻。一是幫助宋朝取得與西夏和吐蕃作戰的勝利,收復了許多失地,收復包括湟州、鄯州、廓州以及積石軍、洮州等在呢的大片土地,這也是北宋對外戰爭中少有的幾次勝利之一。二是率領了十五萬大軍,鎮壓了方臘的農民起義,宋朝軍隊大獲全勝,客觀上鞏固了大宋王朝的統治。

    ▲西夏國主、將領形象

    換做是北宋其他任何將領,如果有這樣的貢獻,估計都會名揚千古,那麼童貫為何偏偏就留下罵名呢?首先是因為他的太監身份,對於宦官謀權執政的行為,無論是哪個社會階層,基本都無法容忍。其次作為駐守太原的宋軍統帥,童貫在金兵入侵南方時卻臨陣脫逃,最後導致金兵長驅直入。

    ▲宋徽宗被俘時期蠟像

    第三則是為宋徽宗“背鍋”,宋徽宗的很多過錯都由他一人擔當了,導致人們誤以為宋徽宗的很多錯誤決策都是受他讒言所影響的。不過童貫之所以如此臭名昭著,和他自己做的很多事也脫不了干係。在罵名這件事上,童貫又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了——他應該是史上生前身後所受罵名最多的太監了。

    參考文獻:

    《宋史》《宋稗類鈔》

  • 4 # 九魚亭

    童貫是北宋一有名宦官,大名鼎鼎的“六賊”之一,不過作為一個奸臣,他的破壞力遠遠不如王黼、梁師成、朱勔等人。一方面童貫是個宦官,這無疑會降低眾人對他的印象分,畢竟太監這個詞就代表著邪惡勢力。

    (童貫)

    另一方面,童貫也是北宋末年的最高軍事長官,他也曾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也曾恪盡職守。做為一個人而非聖人,自然會有自私、貪婪的表現,而對童貫我們同樣要辯證地看待,不能一棒子打死,他對北宋的滅亡負有責任,卻不是主要責任。

    在那風雨飄搖的北宋末年,我們看看童貫都做了哪些事情?

    收復河湟四州

    河湟地區原本在神宗年間已經成為宋朝國土,之後的元祐更化,令這片土地成無主之地,而此地對於平定西夏至關重要。在蔡京和童貫的共同努力下,徽宗終於同於出兵河湟,主將為王厚,王韶之子,童貫作為監軍,節制諸軍。

    宋軍兵力總共大概10萬左右,這幾乎是宋軍的全部家底,此戰也是北宋最後的輝煌。西北軍從設立開始,在一直和西夏吐蕃爭雄,尤其是熙河軍,戰鬥力是最強的,而童貫所率領的就是這支軍隊。

    不靠譜的徽宗在關鍵時刻給了童貫一個難題。在行軍到河湟的時候,聖旨從京城傳來,而這聖旨也只有童貫能看,童貫冷靜地開啟聖旨,默然地看完,接著就放到了靴子筒裡。和沒事人一樣繼續命令軍隊行軍。

    史料記載“至湟川,適禁中火,帝下手札,驛止貫毋西兵。貫發視,遽納鞾中。厚問故,貫曰:「上趣成功耳。」師竟出,復四州。”

    統帥王厚著急地問:“聖旨上寫了啥?”童貫答:“沒什麼,皇帝祝我們馬到成功!”事實上,那份詔令上寫的要求撤軍,在童貫領兵出征不久,皇宮突然著起大火,深度迷信的趙佶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於是馬上要求撤軍。

    (宋徽宗趙佶)

    這無厘頭的聖旨可是讓童貫壓力極大,只有他一人看到了聖旨的內容,全部風險都他一人身上,假如戰爭失敗,童貫可能會有掉頭之罪。童貫做了所有武將該做的事,最終戰勝敵人,河湟四州收復,這才化險為夷。等一切結束,童貫才打開了那道詔令給眾人開,皆唏噓不已。

    對此,童貫在軍中威信大增,不論是軍功還是手段,他都是當時最強的軍事將領。

    平定方臘起義

    在宋廷準備出兵聯金滅遼的時候,南方的方臘舉起了造反的旗幟,於是宋廷只能推遲出兵滅遼,而是令童貫帶領15萬宋軍前去平定叛亂。叛亂的原因很簡單,源自徽宗趙佶的愛好,趙佶最喜歡的就是奇珍異石、亭臺樓閣,於是命朱勔父子到處蒐羅奇特的石頭。

    朱勔是皇家大買辦,他負責給皇帝採買各種裝飾物,最著名的就是“花石綱”。為了給皇帝送石頭,朱勔需要大量的船,一般十艘船組成一“綱”,給皇帝做事的權力可以大到沒邊,朱勔可以隨機支取國庫的錢,地方上所有資源都可以被他一人調動。

    (方臘)

    於是乎江南的百姓遭殃了,濫用民力,搜刮民脂民膏,在那富庶的江南地區,竟然把百姓逼反了。這才出現了方臘起義,童貫到了當地並沒有著急開戰,而是下了一道聖旨。這個權力是趙佶給他的,詔旨的內容是免除大家的徭役,只要離開起義軍就可有免除責罰等等。

    在軟硬兼施的政策下,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平定了叛亂。收復河湟四州和平定方臘起義童貫做得都沒錯,他盡職盡責地完成了使命,雖然他對北宋滅國負有責任,但也無法掩蓋其曾經的功勳。

  • 5 # 毛劍傑

    公眾認知的童貫形象,有兩個標籤,一是太監,二是《水滸傳》無能且兇惡、貪婪的反派奸黨。

    但這與真實的童貫形象相去甚遠。

    事實是,他以太監之身掌握兵權二十年之久;以太監之身出任樞密院使;以太監之身代表國家出任外交使團副團長;以太監之身被冊封為王……而這一切始於童貫在軍界實實在在的打拼。

    童貫少年時在宦官李憲門下。李憲也是立過軍功的太監,所以童貫也想像他那樣,建功沙場。宋徽宗即位後在杭州置金明局,來網羅書畫,童貫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此事,正好在杭州為官的蔡京尤善此道。

    蔡京進京任官,得力於童貫。蔡京任相後,贊成攻取青唐,並對皇上說童貫曾十次出使陝右,熟悉那五路的情況與各將帥的才能,竭力推薦他。宋合兵十萬,命王厚為統帥。童貫為監軍。軍至湟州,恰好宮中失火,宋徽宗覺得不是好兆頭,下手諭傳達詔令到前線,要求先停止進軍。童貫開啟看後就收入靴中。王厚問他為何,童貫答:“陛下希望出兵成功而已。”這一仗,宋軍成功收復四州。慶功宴上,有點喝高的童貫老神在在地拿出皇帝的命令,傳閱之下,所有人都震驚了。

    童貫解釋說,當時軍隊士氣整高漲,要是一盆冷水潑上去,以後就麻煩了。要是打了勝仗,皇帝不會說什麼,要是敗了,我一個人背鍋。

    童貫絡腮鬍的雄健形象,以及此次擔任監軍時的擔當,贏得了軍方的認可。

    童貫少年時性情乖巧,從做給事宮掖時起,就善於揣度皇帝的意旨,預先做出順承的事。然而他也能做到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可見其眼光和謀略。

    之後童貫以宦官身份出使契丹,攻打西夏,平定方臘,累累軍功讓童貫升遷到太師的位子,改封為楚國公,到達了他一生事業的巔峰。

    然而,在歷史的洶湧洪流中至,其中的每個人都只能隨波逐流,只是大時代的棋子。

    金國興起後,向北宋提出聯金抗遼之策。燕雲十六州一直是宋朝廷的心病,便與金國結成了海上之盟,金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結果,接戰金兵的遼軍主力一敗塗地,而以偏師應戰童貫率領的二十萬軍隊,卻大獲全勝。童貫只能請求金兵進取燕京,在以百萬貫贖回空城燕京,但是也讓金國見識到了宋兵的羸弱,埋下了靖康之變的禍根。據宋神宗的遺詔,收復燕雲者封王,於是童貫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太監之身封王的人。

    宣和七年,也是在童貫封王的同一年,他連同整個北宋王朝的厄運開始了:金兵以宋朝收留金國叛將為名舉兵南侵,當時童貫在太原,尚未接戰就逃回京城。

    童貫前半生征戰沙場,這次卻臨陣退縮,不是簡單的貪生怕死。童貫熟知軍事,在攻打燕京的時候他已經瞭解到宋兵的腐敗不堪一擊,和金兵的強悍善戰,知道此戰毫無勝算,才打算一走了之。

    童貫逃回京城,宋欽宗已即位,下詔親征,以童貫為東京留守,童貫沒接受而是同徽宗南逃。童貫在西部邊境曾招募青少年組成勝捷軍,有近萬人,他把他們作為親軍,守衛他的住所,這時又讓這支軍隊跟著他。徽宗過浮橋出城時,衛士們緊隨他的後面,有往橋上爬的,有抱怨的,有號哭的,生怕被丟下。

    童貫怕走得慢,命親軍射箭,有一百多人中箭而死,一路哭聲,於是諫官、御史和人們議論紛紛,說童貫的罪惡。起初貶童貫為左衛上將軍,連續降官,謫為昭化軍節度副使,發配到英州、吉陽軍。還沒到地方,又下詔歷數他十大罪狀,命監察御史張澄沿他所走路線,到途中斬掉他,在南雄斬童貫。童貫被殺,他的頭被帶回京城懸首示眾。

    童貫被列為六賊之一,但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是複雜,童貫曾建功立業,也曾臨戰逃跑,他曾為國殺敵,也曾殘害百姓。後人常把靖康之難歸罪於童貫、蔡京等人。然而雪崩之時,沒有任何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北宋末年出現了六賊是因為整個朝廷都爛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籌股和指標股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