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方閏土養木
-
2 # 東義義
——2015年,美國奧巴馬政府和中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同伊朗簽訂了《伊核協議》,這份《協議》當時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透過,是一份六方都接受的,合法的《協議》,美國特朗普上臺後,粗暴的撕毀了此《協議》。特朗普的傲慢、粗暴、霸道,也讓美國西方盟友非常氣憤,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以德國,法國和英國為首的歐盟沒有跟隨美國退出,沒有懼怕美國的“淫威”想方設法執行《協議》,承受著來自美國和伊朗的雙重壓力,堅定的執行《協議》。今天早些時候又爆出歐盟要繞開美國製裁,給在伊朗投資的歐洲企業於金融方面支援,給伊朗繞開美國製裁得到石油收入找辦法!——從以上可以看出美國的“霸道”做法,使美國的傳統歐洲盟友也要和他分道揚鑣了!
——個人看法。
-
3 # 給哥看個手相
美國本來就有壟斷石油市場的想法,要不然美國就不會搞單邊貿易主張,所以對於中東石油,把世界石油權力掌控在手中,就可以掌控全世界,為所欲為,對不聽話的國家就以各種罪名為藉口,發動侵略戰爭,等掌控全世界時,就可以指鹿為馬,那怕你做的是對的,也要讓你說是錯的,這麼多年了,美國為世界做個啥好事了,你來評評,除了戰爭,還是戰爭
-
4 # 孤獨的人209381559
因為歐盟有經濟利益和伊朗有聯絡,美夷和伊朗沒有經濟上的聯絡,所以他們之間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迥然各異,美夷是和伊朗結下了深仇的。一九七九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激進的伊朗大學生把美夷駐伊朗外交人員扣為人質,意欲強迫美夷交出封存的伊朗在美夷資產。美夷隨之企圖重演一九七六年以色列軍人萬里飛赴烏干達,在虎穴中救回被劫持的人質之舉。但是,美軍的冒險失敗了,前去伊朗營救人質的美夷特種部隊,幾乎全軍覆滅。而最後,幾經周折,在第三方的斡旋下,飽受折磨的美夷駐伊朗外交人員才得以回到美夷……
冷戰後,儘管西歐與伊朗逐步恢復了來往,但美夷依然對伊朗採取封鎖制裁的政策。2015年,儘管因為達成了有關伊核問題的協議,美夷與伊朗之間的關係有所緩和,但是隨著特朗普的上臺,美伊關係又重新惡化,直至近日來的美夷宣佈退出伊核協定,美伊關係更是跌到了更低的歷史水平!所以,西歐與美夷對伊朗的態度,各不相同。(圖片來源於網路)
-
5 # TJZ4252118
一一應該說美國和歐盟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控制伊朗發展核武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致的。因此才有了通過幾年艱辛談判後共同簽署的《伊核協議》。現在的問題是,特朗普掌權後對《伊核協議》不滿,認為該協議是奧巴馬簽署的最糟糕的協議,協議的執行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2月前特朗普硬是不顧英,法,德三國領導人的勸阻,單方面地宣佈退出《伊核協議》。8月6日起又恢復了對伊嚴厲制裁。歐盟英,法,德三國是反對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至今仍保留在《伊核協議》中。美國和歐盟對伊核問題以及《伊核協議》為什麼會出現立場不一樣呢?主要因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一首先,戰略考量不一樣。美國與伊朗的矛盾遠遠大於歐盟與伊朗的矛盾。美國對伊朗可以說有咬牙切齒之恨。當年使館幾十個外交人員被伊朗活活地扣押了幾百天,美國能不恨伊朗嗎?。歐盟不一樣,與伊朗不但沒有矛盾,還有恩於伊朗現政權,被稱為伊斯蘭革命之父的霍梅尼曾獲法國庇護好多年。由於切身感受不一樣,直接導致美國和歐盟的戰略考量完全不一樣。美國的戰略考量不但不充許伊朗發展核武器,最終戰略目標還要搞垮伊朗現政權。歐盟則不一樣,歐盟與伊朗現政權沒有其它矛盾,也沒有搞垮伊朗現政權的目標,歐盟只要求伊朗不發展核武器就行了,認為《伊核協議》能有效地控制伊朗發展核武器,所以不放棄執行巜伊核協議》。美國戰略考量不一樣,控制伊朗發展核武器是一方面,更大的目的是搞垮伊朗現政權。因而藉口說《伊核協議》不能有效控制伊朗發展核武器,進而單方面宣佈退出。並開出諸如控制伊朗導彈發展等諸多條款的新協議強行伊朗接受,想以此徹底控制伊朗的軍事實力。伊朗強硬回擊,表示堅決不接受美國的強霸條款。特朗普於是惱羞成怒,於8月6日恢復了對伊嚴厲制裁,還威脅到了11月4日,要使伊朗的石油出口為零,以此想徹底扼死伊朗現政權。
一一其次,經濟獲益不一樣。《伊核協議》簽署執行後,由於地緣政治關係,歐盟對伊朗進行了大量投資,並用歐元結算採購了大量伊朗石油,歐盟的眾多產品也得以進入伊朗市場,可以說歐盟在伊朗還是大大地賺了一把。反觀美國,除了波音公司獲訂幾百億美元的遠期訂單外,基本沒有獲得更多的實質性經濟利益。相反,石油美元結算體系還遭到了伊朗的破壞。要知道,石油美元結算體系是美國的霸權支柱體系之一,這等於直接動了美國的經濟乳酪,美國哪裡會容得下這樣的破壞行為。因此,特朗普不顧馬克龍,默克爾的苦苦勸阻,一意孤行,堅決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步步緊逼,其目的就是要伊朗就範,恢復石油美元結算體系。
一一最後,伊朗自身存在的因素,伊朗現政權沒有將《伊核協議》執行後伊朗獲取的經濟收入用於改善民生,而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與美國戰略衝突的敘利亞,黎巴嫩和葉門,支援巴沙爾政權,支援黎巴嫩真主黨,支援胡塞武裝分子。這幾方面的支援直接與美國和美國的盟友以色列,沙特產生戰略對抗。這必然遭到美國及以色列和沙特的報復反擊。以色列,沙特均是美國的盟友,美國作為盟主老大,為了盟友的利益,當然也有自已中東戰略利益所需,肯定要想法遏制伊朗的挑釁行為。因此,打壓伊朗,搞垮伊朗現政權就是特朗普要實現的既定戰略目標。而退出《伊核協議》,恢復對伊嚴厲制裁,使伊朗石油出口為零等都是特朗普認為用來打壓伊朗,使伊朗屈服的有效手段。
一一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美國和歐盟在對伊核問題上的戰略考量不同,經濟獲益不相等,認知分岐比較大,因此出現了美國和歐盟對伊核問題上的不一樣。
-
6 # 世界淺談
歐洲世界第六大洲,國土總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七億多,近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資本主義的締造者,殖民主義創造者。曾經最大的夢想是統治全世界,奈何國家太多眾口難調,當歐洲各國由資本主義向終極形態帝國主義過度的時候,積蓄已久的矛盾迅速惡化,爆發了對人類影響深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定會有讀者質疑我說你這跑題了,人家問的是美國和歐洲對伊朗的問題,之所以說前面那一段,就是要讓大家瞭解,這個世界上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止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因為資本主義內部的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
下面咱們就聊聊他們為什麼對待伊朗的問題立場是有區別的。
第一,歐洲一直想要擺脫美國的束縛,也一直想重複昔日的榮光,兩次世界大戰已經讓歐洲清醒的認識到只有團結的歐洲才能讓他們重新強大,所以在對外政策上他們不想成為美國的附屬品,所以一定要發出不同的聲音。
第二,歐洲能源相對匱乏,對外需求巨大,先前跟隨美國已經得罪了俄羅斯,如果在得罪伊朗,那歐洲石油購買渠道就所剩無幾了,到時勢必會影響歐洲各國的能源儲備。
第三,美國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保持美元的統治地位,當初歐洲為了擺脫美元,在1999年1月1日發行了歐元,直接在短時間內吞噬掉了美元市場30%得份額,美國立即警惕起來,在三個月後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其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讓歐元區的經濟政治發生動盪,結果就是歐元暴跌,所以說歐洲骨子裡是想超越美國的,這就是資本主義矛盾的不可調和性。
第四,在美國歐洲裔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又以英法為主,所以英法美在二戰後同氣連枝,但歐盟在經濟上又是以德國為支撐,所以在這種混亂的局面下,歐盟和美國有意見分歧很正常,但是分歧是絕對可以調和的。
歐洲與美國的矛盾,其實主要就是德國和美國的矛盾,其實美國能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強國,最應該感謝的國家就是德國,正是以德國為首的國家發動的兩次世界大戰,把歐洲打成廢墟,美國才借勢崛起。
-
7 # 英武
美國透過伊核協議除了波音公司獲利幾百億之外,沒有更多的獲利;歐盟在伊核協議簽署後第一時間開始與伊朗進行各種合作,雙方的年貿易額連年增加,而隨著伊朗在敘利亞甚至中東軍事力量的滲透與影響,已經成為美國要繼續控制中東地區甚至牢牢把握國際能源美元結算權的最大威脅!
1.經濟效益不同。這方面已經分析很多文章了,這裡不再贅述。
2.美國與伊朗的矛盾要比歐盟與伊朗的矛盾深刻而複雜。如果大家還記得當初美國開出的對伊核協議的“12條”就會明白,歐盟與伊朗更多的是合作一起發財的關係,而美國卻是要顛覆現有伊朗政權,企圖恢復美國對伊朗的控制。
3.美國和以色列都希望一個可控的、混亂的中東地區符合他們的利益。而如果出現一個地區性的大國,美國一定會帶著“帶刀侍衛”以色列開始大開殺戒的。比如埃及,比如沙特(現在完全成了美國陣營的人,還跟以色列關係很好!),而現在能夠稱為中東地區性大國,就剩下伊朗了。所以,美國對一個軍事影響力已經深入中東腹地的伊朗,自然是十分不爽的。
4.伊朗這幾年,利用美國鬆綁,積極開展經貿合作,同時在敘利亞內戰中,給予阿薩德政權大力支援,維護並鞏固著自己作為什葉派領袖的地位。尤其是伊朗將掙到的錢,沒有用於改善民生,而美國和以色列認為伊朗在發展自己的“大殺器”,這是美國和以色列不能容忍的。
因此,這種立場上的不一致,有差別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再次就是政治影響力方面。
-
8 # 毒刺劍客
美國敢於在伊核問題上大放厥詞,甚至退出《伊核協定》,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處在大洋彼岸,無論美伊之間發生什麼事,美國本土都不會受影響,最多就是在無法收拾殘局時全身而退。
但是歐盟就完全不同,歐盟國家離中東地區很近,一旦類似伊朗這樣有一定軍事實力的國家爆發戰爭,歐盟國家就等於站在了火堆旁邊,隨時可能被四處濺射的火星燙傷。退一步講,即便歐盟國家沒有捲入軍事衝突,戰爭造成的大量難民也會讓歐洲苦不堪言。
最後一點也是最要命的,美國持續挑釁伊朗,可能引起俄羅斯強烈不滿,如果激怒俄羅斯,對整個歐洲來講都是噩夢。美國退出《伊核協定》,逼著伊朗研製核武器,對歐盟國家來講同樣是噩夢。所以德國等歐盟核心成員國在伊核問題上必須考慮地緣政治因素,採取不同於美國的策略,以確保本國利益不受損失。
-
9 # 天太2
美國和歐盟在伊朗問題的立場上不一致主要是基於《伊核協議》。這本來是6個國家經過努力達成一致的東西,但,美國認為自己沒討到更大的便宜,而是便宜了歐洲,好過了伊朗。所以美國一直耿耿耿於懷,奧巴馬時,美國國內就有較大的反對意見,國會通不過。奧巴馬乾脆以行政的方式簽字了事。到特朗普上臺,各種因素的總合又給了特朗普廢除伊核協議的藉口。
特朗普是逢奧必反的。所以,伊核協議作為奧巴馬的政治遺產,特朗普肯定是看不順眼的。尤其是近年,世界能源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和伊朗在經濟利益上迎頭相撞,這使美中國產生了以廢除伊核協議重新把伊朗關進籠子裡的想法。
由於新型能源的不斷出現,美國改變了對國內石油資源的政策,加大了開採力度。特別是“頁岩氣革命”的成功,美國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出口國。但,伊朗也正在擴大其能源生產和出囗。一方面,由於多年來西方世界對伊朗的制裁,解除制裁後,伊朗需要較多的資金來彌補虧欠。另一方面,伊朗在中東的利益,如支援胡塞武裝,支援敘利亞等也需要很大的資金。在這種情況下,伊朗的石油生產很快就恢復到了制裁前水平。
石油生產過多,價格自然下降,價格下降對美國的石油,頁岩氣生產是不利的。當它沒利潤時,生產自然會停止,經濟就會下滑,失業就會增加。特朗普是不願看到這種現象出現的。所以,美國必須找到藉口,讓伊朗賣不出石油。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退出伊核協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成為特朗普政府的一項重要舉動。
但,歐盟不同,歐盟缺油。伊朗石油比美國石油便宜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同時,石油來源多元化也是一個國家的戰略選擇。所以,伊核協議簽定後,歐盟國家,特別是德國,在伊朗加大了石油與其它方面的投資。但,現在美國製裁伊朗,歐盟在伊朗的投資勢必受到影響。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利益面前不可調和,立場自然不同。
-
10 # 昨思今明未武
美國與歐盟在伊核問題上立場不一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伊朗政策會損害歐盟的利益!
第一,美國的伊朗政策會讓歐盟在難民等問題上蒙受財政損失及政治責難
在阿拉伯之春及利比亞戰亂的影響下,非洲的難民開始大規模的從利比亞等地橫渡地中海來到歐洲。再加上美國推動的敘利亞內戰,整個北非及西亞的難民大規模的前往歐洲。
數百萬的難民給歐洲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為了保證難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及融入當地生活的培訓,各國政府都花費了不菲的財政資金。這讓原本對削減本國福利來應對國家經濟危機有意見的民眾更加不滿!
由於語言、生活習性、宗教信仰等眾多的無法相容的問題,難民給所在國帶來了例如搶劫等惡劣的社會問題,治安環境急劇惡化,政府受到民眾的嚴重質疑。例如德國執政聯盟內部因為移民問題,差點導致政府解體。
而伊朗擁有8000萬人口,一旦伊朗政權垮臺或著受到美國的攻擊,那將產生海量的難民,這些難民絕大部分將會前往歐洲來躲避災難。
因此,歐洲需要一個穩定的西亞及北非。只要這些國家穩定,才可以減少向歐洲輸送難民,緩解歐洲在財政及政治等方面危機。這就導致在伊核問題上,歐洲與美國在立場上有根本性的對立。
第二,伊朗是歐洲重要的石油供應地及最新開闢的外貿市場
伊朗是歐洲重要的石油供應地,每年向歐洲提供近千萬桶的原油,一旦美國製裁或著破壞伊朗的石油輸出能力,歐洲有可能會出現能源危機。歐洲的能源危機會對歐洲經濟產生非常嚴重的破壞性影響。
由於2015年美國與伊朗達成伊核協議,美國解除了對伊朗的各種制裁,使得歐洲眾多的企業參與到伊朗國內經濟中去。
德國2017年就與伊朗交易了超過30億歐元的產品,如果今年沒有美國的掣肘,德國與伊朗的經濟交易將會繼續擴大。放眼整個歐洲,與伊朗的貿易往來一定非常可觀。一旦美國製裁伊朗或著美國對伊朗動武,這些協議將會成為廢紙,還有可能讓歐洲的企業付出鉅額的違約金,這對剛剛復甦的歐洲經濟當頭棒喝。近期歐洲經濟增速放緩,美國的制裁佔到很大的一部分因素。
因此,從歐洲的實際利益出發,美國與歐洲還有很多的問題要談。這不僅僅是伊核協議,還有更多的民生及經濟問題!
回覆列表
美國的利益在控制石油霸權和美元霸權,而伊朗石油恰恰是用歐元交易的,伊朗又不聽話,正好突破了美國所有的底線。所以美國就想搞死伊朗,起碼搞亂。就算最終不能幹掉伊朗也可以用這個作為條件訛詐一下石油進口大國,俄國和歐盟吧,好處總是有的。
歐盟的問題除了經濟還有政治,一個被搞亂的敘利亞給歐洲帶來了幾十萬難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善後,萬一伊朗再來又多上百來萬人歐洲就真的要哭瞎咯。地中海窄,能漂一下,大西洋說什麼也漂不過去,所以美國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