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開機速度慢、執行速度慢,需要了解開機過程涉及的各個環節,看看每個環節是否能夠減少執行時間;要檢查電腦的資源如CPU、記憶體、硬碟等的使用情況,監控程序和top程序的資源消耗。
01 開機流程
兩種引導方式匯合在作業系統引導階段,如果是從休眠狀態恢復,則直接讀映像檔案恢復休眠前的狀態;如果是冷啟動,則要載入作業系統核心、系統服務、應用服務,載入啟動項,啟動會話管理等。
最後出現登入介面,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口令,進入系統,就可以正常使用電腦了。
02 電腦啟動方式
BIOS和 UEFI 是兩種不同型別的計算機韌體,固化在電腦主機板上非易失儲存器(EEPROM)中,是一組底層程式,電腦啟動時先啟動它,然後再載入真正的作業系統。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IBM在1982年研製成功並用到IBMPC機上的。BIOS的主要功能是:加電後硬體自檢、硬體初始化、資源分配(如IO地址、IRQ號、DMA通道等)、呼叫系統硬碟主引導記錄MBR中的bootloader引導作業系統。
下圖是系統加電後BIOS執行的常規的流程。
UEFI是統一可擴充套件韌體介面(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的縮寫,是電腦系統中替代BIOS的升級方案。UEFI接近一個小型的低階作業系統,能操控所有硬體資源。當UEFI所有元件載入完畢時,系統可以開啟一個類似於作業系統Shell的命令解釋環境。
下圖是UEFI引導作業系統的大致流程。
03 兩種啟動方式的比較
使用者體驗方面:UEFI引導作業系統的流程中簡化了硬體自檢的環節,可以節約1-2分鐘的開機時間,開機速度較傳統BIOS方式快一些;啟動時原生解析度、圖形介面、可以使用滑鼠,友好性更好一些。
簡化硬體自檢流程,不是EFI中不存在和不需要硬體檢測。傳統BIOS的POST加電自檢不僅僅是自檢,還會呼叫硬體裝置的init初始化硬體,為它們分配IRQ、記憶體對映等資源。
如果硬體完好並且沒有發生變化,這些配置資訊不需要每次都重新分配,但傳統BIOS沒有辦法儲存這些資訊的,所以BIOS只好每次啟動都執行一遍POST硬體裝置自檢。
UEFI設計了自己的ESP硬碟分割槽,可以儲存裝置的配置資訊,所以就不用每次都進行硬體自檢。硬體發生變化時會呼叫UEFI提供的API檢測硬體,並將硬體配置資訊寫入ESP的配置檔案中。
安全方面:UEFI 支援Secure Boot,抵禦bootkit攻擊。Bookit是電腦啟動時,惡意程式碼早早載入到系統中,比作業系統核心載入到系統中還早,這時作業系統還不完備,防毒程序可能還沒有啟動。在這個時間間隙如果惡意程式碼開始執行,後果很嚴重。
擴充套件性方面:UEFI可以支援更多主分割槽,可以支援更大的硬碟;Legacy受MBR 容量所限,無法容納多個作業系統的bootloader,無法實現網路啟動,UEFI可以實現。
從實現技術方面:傳統BIOS使用匯編語言編寫;EFI採用高階語言,超過99%的程式碼是用C語言編寫的,並提供了開發環境,可以使更多的程式設計師有機會接觸到底層程式碼的編寫,任何有想法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PC上進行驗證。
電腦廠商、主機板廠商、晶片廠商、BIOS供應商的角色職責發生了變化,基於UEFI平臺初始化(PI)規範,圍繞UEFI BIOS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的分工合作模式發生了變化。
由此,除專業人士以外,我們普通的終端使用者可能只對EFI/傳統BIOS對電腦啟動速度的影響比較感興趣。可以考慮和嘗試檢查自己的電腦的啟動方式,決定自己的策略。
04 主機硬體是否支援EFI
下圖是華碩 P8H77-V LE主機板的設定介面。電源開關→DEL鍵→BIOS設定選單,進入的主畫面的啟動順序有UEFI字樣,見紅色標識,說明可以從UEFI裝置啟動。其他主機板情況類似。
再點選高階模式,進入高階畫面,點選畫面中的啟動圖示,開啟啟動畫面,點選UFI/Legacy Boot 選項,出現三個啟動選項,Enable both UEFI and Legacy / Disable UEFI /Disable Legacy。
說明該主機板可以按照傳統BIOS方式啟動;也可以按照UEFI方式啟動;也可以按照UEFI+Legacy的混合模式啟動。相關設定選項其他主機板也類似。
比較新的電腦都支援UEFI,如果你的電腦主機板都不支援UEFI,就不要考慮UEFI模式了
05 已經安裝的系統是按照什麼模式安裝的
下圖是另一臺電腦磁碟管理顯示的資訊:磁碟0啟動分割槽是GPT的,其他磁碟例如磁碟2是MBR的。所以這臺電腦是按照UEFI+Legacy混合模式安裝的,開機速度沒有問題,非GPT形式的磁碟在讀寫方面效率會差一些。
06 主機板支援UEFI,但採用傳統BIOS方式引導的,可以調整
備份資料資料,配置主機板BIOS,設定UEFI引導方式,啟動安裝,安裝過程中使用 diskpart磁碟分割槽工具將磁碟轉換為GPT格式,之後繼續windows10的安裝。這種安裝方式原來安裝的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就都沒有了,要慎重。
網上有傲梅分割槽助手,可以無損的將MBR磁碟轉換為GPT格式,省去重新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的時間,沒有用過,想轉換成UEFI啟動方式的可以試試,但之前切記要備份自己資料。
下圖是傲梅分割槽助手將MBR硬碟轉換成GPT硬碟。系統盤可以轉換;資料盤也可以轉換,上面提到的磁碟2是非GPT磁碟,可以用傲梅分割槽助手轉換成GPT格式。
引導方式確認了,就需要調整作業系統載入過程中載入的服務、載入項等內容,必須載入的要載入,可以延後載入的延後載入,可以手工的手工,可以禁用的禁用,這樣才能保證總的開機時間最少。
07開機啟動項最佳化
執行msconfig作業系統命令可以進入下面的介面,取消勾選載入啟動項,實際沒有效果,需要在任務管理器中設定開機啟動的載入項。
需要注意兩點:下面圖中的360安全衛士我可以禁用,我的電腦裝了諾頓,如果你本來就是用360保護電腦的,就不要禁用;某些啟動項可以使用對應軟體的設定功能,配置成開機啟動或禁止開機啟動。
08開機時非windows服務的啟動最佳化
服務的啟動型別:手動,指該服務任何時候都不會自動執行,只能透過人工方式啟動;自動,指該服務會隨系統啟動時自動執行;自動延遲,則是滿足相應條件時自動執行;禁止,指不允許該服務運行了。改為手動方式的服務,要啟動,必須進入服務中手工啟動。
Windows引導時載入的系統服務分為兩類:windows服務和非windows服務,當然windows服務對於作業系統的正常執行更為重要。
在任務管理器的服務介面中,不好區分哪些是windows服務,哪些是非windows服務,可以執行msconfig命令進入配置介面,點選“服務”tab標籤頁,出現下圖所示的服務列表,選擇“隱藏所有Microsoft服務(H)”後,列出的服務都是非windows服務。
可以“全部禁用”這些服務,不會對作業系統的正常執行有任何影響。這個介面可以分類批次啟停服務,不能單個操作,單個服務啟停可以到任務管理中開啟服務,可以設為禁用、延期啟動、自動啟動等。
全部禁用後重啟電腦,發現還有兩個非windows服務沒有停止:Norton WSC Service是諾頓的服務,不需要停止;主動防禦是360的服務,因為我安裝了諾頓,這個服務就不需要了。
360安全中心安裝後即便不再啟動360的功能,這個防護服務還會自動執行,需要到360自帶的設定功能禁用這個服務,在任務管理器中是操作不了這個服務的。另,360安全中心安裝時預設啟動了“每日趣聞”,時不時冒出彈出介面,比較煩人,建議到360設定中去掉。
非windows全部禁用後發現,Norton Security停掉了,但是我不想停,可以單獨再啟動起來。
如下圖這些非windows服務,是執行oracle資料庫需要的,平時可以禁用,想使用資料庫時再啟動起來。這些服務的啟動會對CPU、記憶體消耗都較大,會降低其他程式的執行效率。你也可以按照這些原則處理你的電腦上的其他服務。
09開機時windows服務的啟動最佳化
在服務設定介面可以匯出服務列表到txt檔案,根據windows提供的描述瞭解對應服務的功能,作為最佳化服務的參考。
對於windows服務,匯出的服務列表都有比較清晰的服務功能描述,可以根據需要,選擇 自動/禁用/手工/延遲,如果關閉後某些功能不好用了,可以嘗試再開啟對應服務。感覺禁用和手工都差不多,需要開啟時都要到服務管理介面手動開啟。
下圖是部分匯出服務的示例
windows服務中的登入身份為本地系統帳戶、本地服務帳戶、網路服務帳戶等,安裝系統或應用時就確定了,可以修改登入型別,建議不做修改,避免造成故障。
本地系統帳戶具有完全的系統訪問許可權,是超級帳戶。如果一個服務在一臺域控制器上用本地系統帳戶登入,該服務就可以訪問整個域。某些服務被預設的配置為使用本地系統帳戶登入。不要改變這些預設的服務設定。
本地服務帳戶是一個類似於經過認證的使用者帳戶,是特殊的內建帳戶。本地服務帳戶具有和 Users 使用者組成員相同級別的資源和物件訪問許可權。如果個別的服務或者程序有危害的話,這種危害就侷限在有限的範圍內。
網路帳戶,類似本地服務帳戶,用網路服務帳戶執行的服務使用計算機帳戶的證書訪問網路資源。
建議禁用的windows服務
檔案搜尋服務:Windows Search,強烈建議關閉該服務,尤其比較早的windows版本中該服務大量佔用系統資源,導致其他程式執行緩慢。關閉後對正常使用電腦沒有任何影響。
Windows Update服務,系統的自動更新功能,建議關閉,需要時自己啟動更新檢查和系統更新。
Windows防護中心:Windows Defender是系統自帶的防禦工具,如果安裝了第三方的防毒軟體,Windows Defender可以禁用。建議的優先順序:第三方防毒軟體、windows自帶的防毒軟體、類360等電腦助手提供的防毒功能。不用安裝多個防毒軟體,既佔資源,又有可能產生衝突。
檔案、印表機共享服務:Function Discovery Provider Host ;Function Discovery Resource Publication; Print Spooler。如果不打算在家庭內各電腦之間共享檔案和共享印表機,可以關閉這些服務。
Fax:利用計算機或網路上的可用傳真資源傳送和接收傳真,不使用傳真可以關閉。
ssdp Discovery:啟動家庭網路上的upnp裝置自動發現功能,家庭環境沒有必要。
Smart Card:管理計算機對智慧卡的讀取訪問,基本上用不上。
Performance Logs & Alerts:採集系統性能日誌。個人使用者,可以關閉。
Remote Registry:使遠端使用者能修改此計算機上的登錄檔設定。關閉吧,為了安全。
IP Helper(使用IPv6轉換技術),禁止沒有影響。
Bluetooth Hands free Service沒有藍芽的使用者可以禁用
Bluetooth Support Service沒有藍芽的使用者可以禁用
Diagnostic Policy Service:診斷策略服務,個人使用者就禁用吧
Application LayerGateway Service:為 Internet 共享提供第三方協議外掛的支援,可將其禁用。
TCP/IP NetBIOS Helper:設為手動,有需要時會自動觸發啟動。
Portable Device Enumerator Service,可移動裝置的組策略,沒有必要這麼複雜,禁用。
Program Compatibility Assistant Service為應用程式相容性助手提供支援,可禁用。
Secondary Logon,不玩遊戲可禁用。
Xbox類:不玩遊戲可禁用。
Security Center 監視並報告計算機上的安全健康設定,個人使用者可禁用。
Server 支援計算機透過網路進行共享,若單機,可以改為禁用。
Windows Error Reporting Service報告錯誤並提供現有解決方案,個人使用者可禁用。
Windows Image Acquisition (WIA) 沒有必要,可禁用。
確定了啟動方式,也確定了作業系統需要載入的服務和啟動項,為了計算機能夠高效執行,需要給計算機減負。該解除安裝的程式解除安裝;定時任務該取消的取消,並做好規劃;垃圾及時清理,給硬碟瘦身;硬碟該最佳化的最佳化;監控高度消耗資源的程序並進行處理,保證系統正常運轉。
10不常使用的程式及功能的清理
分為windows作業系統自帶的功能和使用者自己安裝的程式。
控制面板中“啟用或關閉windows功能”裡面有大量的Windows自帶的功能,有很多功能普通終端使用者根本用不到,有些功能是給windows應用開發者用的,有些是給網路管理員用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啟或關閉預設windows功能。
使用者自己安裝的應用,有些可能很長時間根本就沒有使用過,這些程式留在電腦中,既浪費資源,影響效率,又顯得很零亂。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新增或解除安裝程式”、“解除安裝程式”來管理使用者自己安裝的程式,也可以下載一些電腦管家管理這些應用程式。
11 軟體更新和定時任務的規劃
Windows自動更新已經關閉,MS Office自動更新也要關閉,需要時可以手工啟動執行。
建議關閉自動更新,對於Norton等和系統安全有關的軟體,自己形成習慣,經常性的手工檢查和安裝更新;其他軟體定期檢查更新和安裝更新。補丁程式不是不用,而是規劃好什麼時間啟用。
對於有後臺自動任務的要規劃好執行方式。例如norton的自動掃描,放在電腦閒時進行,如果個人電腦使用的比較精心,可以不自動掃描,待有系統提示時手工啟動掃描。
對於磁碟碎片整理,乾脆選擇不自動執行,有需要時自己手工處理。其他涉及有自動執行的軟體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設定執行方式,不要讓電腦自己莫名其妙的就瘋狂執行。
12 硬碟瘦身
軟體安裝和解除安裝會產生垃圾,用常用的清理工具可以清理一些;對於清理不掉的佔用空間較大的資料夾和檔案,可以手工清理,例如使用windows 10 自帶的虛擬機器安裝虛擬機器環境,在虛擬機器環境中安裝其他作業系統,解除安裝虛擬機器環境後,虛擬機器軟體,更重要的是安裝的新的作業系統的巨大檔案都不清除,需要手工清除。手工清除檔案需要謹慎。
規劃好自己的電腦使用;規劃好個人文件資料;定期轉儲個人文件;確保自己電腦執行需要資源充足,才能保證軟體的執行速度。
13 固態硬碟4K對齊
這是個歷史問題,新電腦、新硬碟、新安裝的作業系統都沒有問題。
4K對齊就讓是作業系統的最小分配單元和固態硬碟的一個頁,或者機械硬碟的一個塊大小匹配,這樣作業系統寫入一個4K的資料,一次就能完成,不用跨扇區,因此,4K對齊能夠提升硬碟工作效率,減少讀寫次數,延長硬碟壽命。
判斷硬碟是否4K對齊,下圖是我的一塊SSD硬碟的資訊。分割槽起始偏移1048576/4096=256,能整除。說明該NTFS分割槽起始偏移之前是4K的倍數,使用者可以使用的該分割槽的位置又是一個新的4K的開始,所以4K對齊了,固態硬碟要求一次寫4K資料不會跨扇區或跨塊了。
下圖是另一塊SSD硬碟,分割槽起始偏移32256/4096=7.875,不能整除,說明該NTFS硬碟分割槽的引導區佔用總數不是4096的倍數,不是4K對齊。按照4K在該硬碟寫資料就會跨扇區。需要調整。
新安裝Windows10作業系統,都已經預設4K對齊了,沒有任何問題。以前安裝的系統或者以前使用的硬碟是否4K對齊,就不好說了。對於非4K對齊的可以透過重灌系統劃分磁碟時指定4K對齊即可,但重灌系統很麻煩。傲梅分割槽助手可以實現無損轉換。
14 查詢嚴重耗費資源的程序
硬體配置過低、硬體故障、硬體老化都會造成系統緩慢。本文基於硬體、軟體基本正常,但感覺系統執行緩慢,或者突然就變慢了的情況進行分析。
這時可以開啟任務管理器,一般執行緩慢,多和CPU佔用居高不下、空閒記憶體少、大量的磁碟IO等待、硬碟空間緊張,對換區空間不足有關。
首先看看彙總情況,看看總的CPU、記憶體佔用情況。下圖CPU使用率26%,記憶體使用率59%,是正常的。不正常時,或者想看看哪些程序使用資源較多,可以開啟程序選項卡。
下圖說明單個程序的資源佔用情況,為了達到說明效果,當時我手工啟動了norton的安全掃描,可見norton程序佔用cpu和記憶體很多。這樣的程序就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印象中前些年膝上型電腦一度執行很慢,透過檢查程序,發現windows的檔案索引服務佔用資源你很高,停止該程序,則系統就很空閒,系統執行恢復正常,啟動該程序系統又變得很慢,當時確定該服務有問題,後來就一直禁用該程序,現在該程序可能沒有那麼耗費資源了吧。但透過程序監控確實可以看到很多程序問題。
活動程序數量、所有程序合計佔用資源數量、高耗資源的單個程序,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對於系統很空閒,但系統還是很慢,可能還需要查詢其他原因。例如網路瀏覽很慢,但自己的電腦CPU記憶體都很空閒,網路流量也很小,這有可能是公網的某個地方發生了網路擁塞,或者訪問的伺服器當時狀態不佳,或者伺服器方進行了限制,和自己的電腦關係不大。
15 使用第三方工具最佳化系統
手工最佳化windows系統還是比較麻煩,並且有一些風險,第三方工具做的都不錯,可以試用。
象360安全衛士、各種最佳化大師等,都可以用來做系統最佳化。最佳化完成後要禁用或解除安裝這些軟體,省得他們佔用資源,並且有時會留些頑固的東西在電腦中,比較煩人。例如360的主動防禦、360的每日趣玩提醒等很頑固。但總體上軟體還是挺好的,還算優秀。
360功能很多,有很多電腦管理的工具,最佳化加速包括開機加速、系統加速、網路加速、硬碟加速、win10加速、釋放記憶體等。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服務最佳化、啟動項最佳化等等,360給出的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出問題的時候不多,並且都有記錄可以恢復。
系統修復包括常規修復、漏洞修復、軟體修復、驅動修復等,很實用,例如包括windows、office的一些補丁的下載和安裝等等。
電腦清理可以清理外掛、系統垃圾、軟體垃圾、cookie、登錄檔、痕跡等等。其中痕跡清理需要注意,例如我們希望開啟word後前一段時間使用過的檔案列表還都在,不要不小心清理掉了,對於使用系統就不太方便了。
登錄檔中的垃圾不少,清理後對系統影響也不大,我們自己手工清理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可以留給第三方工具來清理。一般是對比登錄檔中的內容和實際硬碟上的資料夾或檔案資訊,如果後者不存在,則對應登錄檔中的表項就是垃圾。
360設定中心的設定項很多,想經常使用360的,需要仔細研究這些設定項,確保360的行為和自己的設想一致。
結合第三方工具,自己再對電腦加深瞭解,保持電腦的高效運轉還是沒有問題的。
電腦開機速度慢、執行速度慢,需要了解開機過程涉及的各個環節,看看每個環節是否能夠減少執行時間;要檢查電腦的資源如CPU、記憶體、硬碟等的使用情況,監控程序和top程序的資源消耗。
01 開機流程
兩種引導方式匯合在作業系統引導階段,如果是從休眠狀態恢復,則直接讀映像檔案恢復休眠前的狀態;如果是冷啟動,則要載入作業系統核心、系統服務、應用服務,載入啟動項,啟動會話管理等。
最後出現登入介面,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口令,進入系統,就可以正常使用電腦了。
02 電腦啟動方式
BIOS和 UEFI 是兩種不同型別的計算機韌體,固化在電腦主機板上非易失儲存器(EEPROM)中,是一組底層程式,電腦啟動時先啟動它,然後再載入真正的作業系統。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IBM在1982年研製成功並用到IBMPC機上的。BIOS的主要功能是:加電後硬體自檢、硬體初始化、資源分配(如IO地址、IRQ號、DMA通道等)、呼叫系統硬碟主引導記錄MBR中的bootloader引導作業系統。
下圖是系統加電後BIOS執行的常規的流程。
UEFI是統一可擴充套件韌體介面(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的縮寫,是電腦系統中替代BIOS的升級方案。UEFI接近一個小型的低階作業系統,能操控所有硬體資源。當UEFI所有元件載入完畢時,系統可以開啟一個類似於作業系統Shell的命令解釋環境。
下圖是UEFI引導作業系統的大致流程。
03 兩種啟動方式的比較
使用者體驗方面:UEFI引導作業系統的流程中簡化了硬體自檢的環節,可以節約1-2分鐘的開機時間,開機速度較傳統BIOS方式快一些;啟動時原生解析度、圖形介面、可以使用滑鼠,友好性更好一些。
簡化硬體自檢流程,不是EFI中不存在和不需要硬體檢測。傳統BIOS的POST加電自檢不僅僅是自檢,還會呼叫硬體裝置的init初始化硬體,為它們分配IRQ、記憶體對映等資源。
如果硬體完好並且沒有發生變化,這些配置資訊不需要每次都重新分配,但傳統BIOS沒有辦法儲存這些資訊的,所以BIOS只好每次啟動都執行一遍POST硬體裝置自檢。
UEFI設計了自己的ESP硬碟分割槽,可以儲存裝置的配置資訊,所以就不用每次都進行硬體自檢。硬體發生變化時會呼叫UEFI提供的API檢測硬體,並將硬體配置資訊寫入ESP的配置檔案中。
安全方面:UEFI 支援Secure Boot,抵禦bootkit攻擊。Bookit是電腦啟動時,惡意程式碼早早載入到系統中,比作業系統核心載入到系統中還早,這時作業系統還不完備,防毒程序可能還沒有啟動。在這個時間間隙如果惡意程式碼開始執行,後果很嚴重。
擴充套件性方面:UEFI可以支援更多主分割槽,可以支援更大的硬碟;Legacy受MBR 容量所限,無法容納多個作業系統的bootloader,無法實現網路啟動,UEFI可以實現。
從實現技術方面:傳統BIOS使用匯編語言編寫;EFI採用高階語言,超過99%的程式碼是用C語言編寫的,並提供了開發環境,可以使更多的程式設計師有機會接觸到底層程式碼的編寫,任何有想法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PC上進行驗證。
電腦廠商、主機板廠商、晶片廠商、BIOS供應商的角色職責發生了變化,基於UEFI平臺初始化(PI)規範,圍繞UEFI BIOS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的分工合作模式發生了變化。
由此,除專業人士以外,我們普通的終端使用者可能只對EFI/傳統BIOS對電腦啟動速度的影響比較感興趣。可以考慮和嘗試檢查自己的電腦的啟動方式,決定自己的策略。
04 主機硬體是否支援EFI
下圖是華碩 P8H77-V LE主機板的設定介面。電源開關→DEL鍵→BIOS設定選單,進入的主畫面的啟動順序有UEFI字樣,見紅色標識,說明可以從UEFI裝置啟動。其他主機板情況類似。
再點選高階模式,進入高階畫面,點選畫面中的啟動圖示,開啟啟動畫面,點選UFI/Legacy Boot 選項,出現三個啟動選項,Enable both UEFI and Legacy / Disable UEFI /Disable Legacy。
說明該主機板可以按照傳統BIOS方式啟動;也可以按照UEFI方式啟動;也可以按照UEFI+Legacy的混合模式啟動。相關設定選項其他主機板也類似。
比較新的電腦都支援UEFI,如果你的電腦主機板都不支援UEFI,就不要考慮UEFI模式了
05 已經安裝的系統是按照什麼模式安裝的
下圖是另一臺電腦磁碟管理顯示的資訊:磁碟0啟動分割槽是GPT的,其他磁碟例如磁碟2是MBR的。所以這臺電腦是按照UEFI+Legacy混合模式安裝的,開機速度沒有問題,非GPT形式的磁碟在讀寫方面效率會差一些。
06 主機板支援UEFI,但採用傳統BIOS方式引導的,可以調整
備份資料資料,配置主機板BIOS,設定UEFI引導方式,啟動安裝,安裝過程中使用 diskpart磁碟分割槽工具將磁碟轉換為GPT格式,之後繼續windows10的安裝。這種安裝方式原來安裝的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就都沒有了,要慎重。
網上有傲梅分割槽助手,可以無損的將MBR磁碟轉換為GPT格式,省去重新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的時間,沒有用過,想轉換成UEFI啟動方式的可以試試,但之前切記要備份自己資料。
下圖是傲梅分割槽助手將MBR硬碟轉換成GPT硬碟。系統盤可以轉換;資料盤也可以轉換,上面提到的磁碟2是非GPT磁碟,可以用傲梅分割槽助手轉換成GPT格式。
引導方式確認了,就需要調整作業系統載入過程中載入的服務、載入項等內容,必須載入的要載入,可以延後載入的延後載入,可以手工的手工,可以禁用的禁用,這樣才能保證總的開機時間最少。
07開機啟動項最佳化
執行msconfig作業系統命令可以進入下面的介面,取消勾選載入啟動項,實際沒有效果,需要在任務管理器中設定開機啟動的載入項。
需要注意兩點:下面圖中的360安全衛士我可以禁用,我的電腦裝了諾頓,如果你本來就是用360保護電腦的,就不要禁用;某些啟動項可以使用對應軟體的設定功能,配置成開機啟動或禁止開機啟動。
08開機時非windows服務的啟動最佳化
服務的啟動型別:手動,指該服務任何時候都不會自動執行,只能透過人工方式啟動;自動,指該服務會隨系統啟動時自動執行;自動延遲,則是滿足相應條件時自動執行;禁止,指不允許該服務運行了。改為手動方式的服務,要啟動,必須進入服務中手工啟動。
Windows引導時載入的系統服務分為兩類:windows服務和非windows服務,當然windows服務對於作業系統的正常執行更為重要。
在任務管理器的服務介面中,不好區分哪些是windows服務,哪些是非windows服務,可以執行msconfig命令進入配置介面,點選“服務”tab標籤頁,出現下圖所示的服務列表,選擇“隱藏所有Microsoft服務(H)”後,列出的服務都是非windows服務。
可以“全部禁用”這些服務,不會對作業系統的正常執行有任何影響。這個介面可以分類批次啟停服務,不能單個操作,單個服務啟停可以到任務管理中開啟服務,可以設為禁用、延期啟動、自動啟動等。
全部禁用後重啟電腦,發現還有兩個非windows服務沒有停止:Norton WSC Service是諾頓的服務,不需要停止;主動防禦是360的服務,因為我安裝了諾頓,這個服務就不需要了。
360安全中心安裝後即便不再啟動360的功能,這個防護服務還會自動執行,需要到360自帶的設定功能禁用這個服務,在任務管理器中是操作不了這個服務的。另,360安全中心安裝時預設啟動了“每日趣聞”,時不時冒出彈出介面,比較煩人,建議到360設定中去掉。
非windows全部禁用後發現,Norton Security停掉了,但是我不想停,可以單獨再啟動起來。
如下圖這些非windows服務,是執行oracle資料庫需要的,平時可以禁用,想使用資料庫時再啟動起來。這些服務的啟動會對CPU、記憶體消耗都較大,會降低其他程式的執行效率。你也可以按照這些原則處理你的電腦上的其他服務。
09開機時windows服務的啟動最佳化
在服務設定介面可以匯出服務列表到txt檔案,根據windows提供的描述瞭解對應服務的功能,作為最佳化服務的參考。
對於windows服務,匯出的服務列表都有比較清晰的服務功能描述,可以根據需要,選擇 自動/禁用/手工/延遲,如果關閉後某些功能不好用了,可以嘗試再開啟對應服務。感覺禁用和手工都差不多,需要開啟時都要到服務管理介面手動開啟。
下圖是部分匯出服務的示例
windows服務中的登入身份為本地系統帳戶、本地服務帳戶、網路服務帳戶等,安裝系統或應用時就確定了,可以修改登入型別,建議不做修改,避免造成故障。
本地系統帳戶具有完全的系統訪問許可權,是超級帳戶。如果一個服務在一臺域控制器上用本地系統帳戶登入,該服務就可以訪問整個域。某些服務被預設的配置為使用本地系統帳戶登入。不要改變這些預設的服務設定。
本地服務帳戶是一個類似於經過認證的使用者帳戶,是特殊的內建帳戶。本地服務帳戶具有和 Users 使用者組成員相同級別的資源和物件訪問許可權。如果個別的服務或者程序有危害的話,這種危害就侷限在有限的範圍內。
網路帳戶,類似本地服務帳戶,用網路服務帳戶執行的服務使用計算機帳戶的證書訪問網路資源。
建議禁用的windows服務
檔案搜尋服務:Windows Search,強烈建議關閉該服務,尤其比較早的windows版本中該服務大量佔用系統資源,導致其他程式執行緩慢。關閉後對正常使用電腦沒有任何影響。
Windows Update服務,系統的自動更新功能,建議關閉,需要時自己啟動更新檢查和系統更新。
Windows防護中心:Windows Defender是系統自帶的防禦工具,如果安裝了第三方的防毒軟體,Windows Defender可以禁用。建議的優先順序:第三方防毒軟體、windows自帶的防毒軟體、類360等電腦助手提供的防毒功能。不用安裝多個防毒軟體,既佔資源,又有可能產生衝突。
檔案、印表機共享服務:Function Discovery Provider Host ;Function Discovery Resource Publication; Print Spooler。如果不打算在家庭內各電腦之間共享檔案和共享印表機,可以關閉這些服務。
Fax:利用計算機或網路上的可用傳真資源傳送和接收傳真,不使用傳真可以關閉。
ssdp Discovery:啟動家庭網路上的upnp裝置自動發現功能,家庭環境沒有必要。
Smart Card:管理計算機對智慧卡的讀取訪問,基本上用不上。
Performance Logs & Alerts:採集系統性能日誌。個人使用者,可以關閉。
Remote Registry:使遠端使用者能修改此計算機上的登錄檔設定。關閉吧,為了安全。
IP Helper(使用IPv6轉換技術),禁止沒有影響。
Bluetooth Hands free Service沒有藍芽的使用者可以禁用
Bluetooth Support Service沒有藍芽的使用者可以禁用
Diagnostic Policy Service:診斷策略服務,個人使用者就禁用吧
Application LayerGateway Service:為 Internet 共享提供第三方協議外掛的支援,可將其禁用。
TCP/IP NetBIOS Helper:設為手動,有需要時會自動觸發啟動。
Portable Device Enumerator Service,可移動裝置的組策略,沒有必要這麼複雜,禁用。
Program Compatibility Assistant Service為應用程式相容性助手提供支援,可禁用。
Secondary Logon,不玩遊戲可禁用。
Xbox類:不玩遊戲可禁用。
Security Center 監視並報告計算機上的安全健康設定,個人使用者可禁用。
Server 支援計算機透過網路進行共享,若單機,可以改為禁用。
Windows Error Reporting Service報告錯誤並提供現有解決方案,個人使用者可禁用。
Windows Image Acquisition (WIA) 沒有必要,可禁用。
確定了啟動方式,也確定了作業系統需要載入的服務和啟動項,為了計算機能夠高效執行,需要給計算機減負。該解除安裝的程式解除安裝;定時任務該取消的取消,並做好規劃;垃圾及時清理,給硬碟瘦身;硬碟該最佳化的最佳化;監控高度消耗資源的程序並進行處理,保證系統正常運轉。
10不常使用的程式及功能的清理
分為windows作業系統自帶的功能和使用者自己安裝的程式。
控制面板中“啟用或關閉windows功能”裡面有大量的Windows自帶的功能,有很多功能普通終端使用者根本用不到,有些功能是給windows應用開發者用的,有些是給網路管理員用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啟或關閉預設windows功能。
使用者自己安裝的應用,有些可能很長時間根本就沒有使用過,這些程式留在電腦中,既浪費資源,影響效率,又顯得很零亂。可以使用控制面板中“新增或解除安裝程式”、“解除安裝程式”來管理使用者自己安裝的程式,也可以下載一些電腦管家管理這些應用程式。
11 軟體更新和定時任務的規劃
Windows自動更新已經關閉,MS Office自動更新也要關閉,需要時可以手工啟動執行。
建議關閉自動更新,對於Norton等和系統安全有關的軟體,自己形成習慣,經常性的手工檢查和安裝更新;其他軟體定期檢查更新和安裝更新。補丁程式不是不用,而是規劃好什麼時間啟用。
對於有後臺自動任務的要規劃好執行方式。例如norton的自動掃描,放在電腦閒時進行,如果個人電腦使用的比較精心,可以不自動掃描,待有系統提示時手工啟動掃描。
對於磁碟碎片整理,乾脆選擇不自動執行,有需要時自己手工處理。其他涉及有自動執行的軟體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設定執行方式,不要讓電腦自己莫名其妙的就瘋狂執行。
12 硬碟瘦身
軟體安裝和解除安裝會產生垃圾,用常用的清理工具可以清理一些;對於清理不掉的佔用空間較大的資料夾和檔案,可以手工清理,例如使用windows 10 自帶的虛擬機器安裝虛擬機器環境,在虛擬機器環境中安裝其他作業系統,解除安裝虛擬機器環境後,虛擬機器軟體,更重要的是安裝的新的作業系統的巨大檔案都不清除,需要手工清除。手工清除檔案需要謹慎。
規劃好自己的電腦使用;規劃好個人文件資料;定期轉儲個人文件;確保自己電腦執行需要資源充足,才能保證軟體的執行速度。
13 固態硬碟4K對齊
這是個歷史問題,新電腦、新硬碟、新安裝的作業系統都沒有問題。
4K對齊就讓是作業系統的最小分配單元和固態硬碟的一個頁,或者機械硬碟的一個塊大小匹配,這樣作業系統寫入一個4K的資料,一次就能完成,不用跨扇區,因此,4K對齊能夠提升硬碟工作效率,減少讀寫次數,延長硬碟壽命。
判斷硬碟是否4K對齊,下圖是我的一塊SSD硬碟的資訊。分割槽起始偏移1048576/4096=256,能整除。說明該NTFS分割槽起始偏移之前是4K的倍數,使用者可以使用的該分割槽的位置又是一個新的4K的開始,所以4K對齊了,固態硬碟要求一次寫4K資料不會跨扇區或跨塊了。
下圖是另一塊SSD硬碟,分割槽起始偏移32256/4096=7.875,不能整除,說明該NTFS硬碟分割槽的引導區佔用總數不是4096的倍數,不是4K對齊。按照4K在該硬碟寫資料就會跨扇區。需要調整。
新安裝Windows10作業系統,都已經預設4K對齊了,沒有任何問題。以前安裝的系統或者以前使用的硬碟是否4K對齊,就不好說了。對於非4K對齊的可以透過重灌系統劃分磁碟時指定4K對齊即可,但重灌系統很麻煩。傲梅分割槽助手可以實現無損轉換。
14 查詢嚴重耗費資源的程序
硬體配置過低、硬體故障、硬體老化都會造成系統緩慢。本文基於硬體、軟體基本正常,但感覺系統執行緩慢,或者突然就變慢了的情況進行分析。
這時可以開啟任務管理器,一般執行緩慢,多和CPU佔用居高不下、空閒記憶體少、大量的磁碟IO等待、硬碟空間緊張,對換區空間不足有關。
首先看看彙總情況,看看總的CPU、記憶體佔用情況。下圖CPU使用率26%,記憶體使用率59%,是正常的。不正常時,或者想看看哪些程序使用資源較多,可以開啟程序選項卡。
下圖說明單個程序的資源佔用情況,為了達到說明效果,當時我手工啟動了norton的安全掃描,可見norton程序佔用cpu和記憶體很多。這樣的程序就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印象中前些年膝上型電腦一度執行很慢,透過檢查程序,發現windows的檔案索引服務佔用資源你很高,停止該程序,則系統就很空閒,系統執行恢復正常,啟動該程序系統又變得很慢,當時確定該服務有問題,後來就一直禁用該程序,現在該程序可能沒有那麼耗費資源了吧。但透過程序監控確實可以看到很多程序問題。
活動程序數量、所有程序合計佔用資源數量、高耗資源的單個程序,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對於系統很空閒,但系統還是很慢,可能還需要查詢其他原因。例如網路瀏覽很慢,但自己的電腦CPU記憶體都很空閒,網路流量也很小,這有可能是公網的某個地方發生了網路擁塞,或者訪問的伺服器當時狀態不佳,或者伺服器方進行了限制,和自己的電腦關係不大。
15 使用第三方工具最佳化系統
手工最佳化windows系統還是比較麻煩,並且有一些風險,第三方工具做的都不錯,可以試用。
象360安全衛士、各種最佳化大師等,都可以用來做系統最佳化。最佳化完成後要禁用或解除安裝這些軟體,省得他們佔用資源,並且有時會留些頑固的東西在電腦中,比較煩人。例如360的主動防禦、360的每日趣玩提醒等很頑固。但總體上軟體還是挺好的,還算優秀。
360功能很多,有很多電腦管理的工具,最佳化加速包括開機加速、系統加速、網路加速、硬碟加速、win10加速、釋放記憶體等。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服務最佳化、啟動項最佳化等等,360給出的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出問題的時候不多,並且都有記錄可以恢復。
系統修復包括常規修復、漏洞修復、軟體修復、驅動修復等,很實用,例如包括windows、office的一些補丁的下載和安裝等等。
電腦清理可以清理外掛、系統垃圾、軟體垃圾、cookie、登錄檔、痕跡等等。其中痕跡清理需要注意,例如我們希望開啟word後前一段時間使用過的檔案列表還都在,不要不小心清理掉了,對於使用系統就不太方便了。
登錄檔中的垃圾不少,清理後對系統影響也不大,我們自己手工清理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可以留給第三方工具來清理。一般是對比登錄檔中的內容和實際硬碟上的資料夾或檔案資訊,如果後者不存在,則對應登錄檔中的表項就是垃圾。
360設定中心的設定項很多,想經常使用360的,需要仔細研究這些設定項,確保360的行為和自己的設想一致。
結合第三方工具,自己再對電腦加深瞭解,保持電腦的高效運轉還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