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史之策

    雍正的四大寵臣,是年羹堯,田文鏡,李衛, 隆科多。而其中年羹堯在獄中被賜死,隆科多被囚禁,李衛和田文鏡都是正常的病逝,所以說,只有李衛善終是不準確的。

    年羹堯是由雍正的父親康熙提拔上來,雍正在位期間幫助雍正平息了青海戰亂。雍正對年羹堯可以說是十分寵愛,很多事情時會問他本人的意見,年羹堯的家人生病時還會給年羹堯送一些名貴的藥材。

    就在這樣的寵幸之下,年羹堯越來越驕傲,最後變得恃寵而驕,做事十分張揚,並且在公眾場合多次駁了雍正的面子。雍正實在不能忍受,於是聯合朝中大臣將其判罪入獄,並在獄中賜死。

    隆科多是皇親國戚,當年在雍正繼位時大力擁護,所以雍正對隆科多寵幸有加,平時稱隆科多為舅舅。在雍正上位前期,隆科多權利很大,可以直接選拔官吏,不必向皇帝請示。但就像年羹堯一樣,他仗著雍正對他的寵愛,也變得肆無忌憚起來。因私舞弊,收受賄賂。最後被定41條罪行抄家並軟禁於暢春園,最後在園中死去。

    李衛當年是花錢捐了個小官,家底豐厚。後來到了京城做官,因為看不慣有些親王剋扣上繳國庫的銀子,就在銀庫門前弄了一個箱子,寫著:某親王盈利。當時還是雍親王的雍正看中了李衛不畏權貴的性格,在繼位後將李衛提拔為自己的親信。

    相比與年羹堯和隆科多,李衛一直都距離權力核心很遠。他平時基本都是在做地方官,為百姓做事,並且體察民情,深受百姓愛戴。也因為這樣,雍正對他很放心。

    相比前面三個人,田文鏡有點不同。他在基層崗位上幹了20多年的縣官,中年仕途順利官至封疆大吏。然而就是這樣,他的家境還是一貧如洗,在當時大清朝的文臣武將中顯得格格不入。

    要說田文鏡真的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就只有他在晚年瞞著河南的災情。由於他的隱瞞,百姓們流離失所,甚至靠賣兒賣女為生。但是雍正也並沒有因此而對他進行責罰,甚至在田文鏡逝世後,雍正帝賜葬泰陵附近,諡號端肅。命河南省成為他設立專門的祠堂,並且將他入祀河南賢良祠。

    但是當乾隆即位後,在前往祭拜雍正的路上,因為感覺田文鏡的墓穴擋了去路,直接命人把他的墳墓推平。

  • 2 # 奇天8

    雍正這個人的性格里面有一些女性化,或者說是他處理事情像個女人,感情用事。在對待大臣的態度上像閨蜜,恨不得好成一個頭,問題是哪有大臣什麼事都向皇帝說呢(好事說,壞事一般不說),所以一旦有什麼壞事情被披露出來,那麼寵臣的形象立馬變樣了,雍正就像被欺騙了感情的女人,對他們是毫不留情的打殺!

  • 3 # 醜哥床墊設計

    任何時候的皇帝都喜歡有種神聖的感覺,都喜歡下面的臣子非常忠心。有種駕馭的感覺當然也需要臣子有能力。

    現在的企業老闆也是需要這樣的高管,不但要有能力而且還有忠心。這樣才能長久。

    對李衛而言他從草根開始,有能力,性格直爽,能替老百姓出力,再加上他和雍正四爺有性格上的彌補慢慢就有了主子和臣子之間的感情。

  • 4 # 源稚生

    在中國,雍正帝以嚴苛出名,他雖然嚴苛,但是他確實是一位很敬業很有作為的帝王。在雍正朝有很多重臣,有四位大臣被稱為“四大寵臣”,他們是: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靜,李衛。這四個人是雍正帝的心腹。可是他們卻結局迥異,但李衛低調踏實,得以善終也很正常。

    年羹堯:驕橫跋扈,最終“反誤了卿卿性命”;

    年羹堯是中國清朝名將。原籍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懷遠縣),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賜自盡。

    隆科多:侍寵獲罪,結局悲涼;

    隆科多是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國維兒子,清朝大臣。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相稱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就是這個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之間撲朔迷離、明爭暗鬥的皇位大戰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兩朝皇權交替之際最為關鍵的核心人物。

    雍正帝即位之初清廷銓選官吏,隆科多可以不經奏請,任意挑選,當時被稱為“佟選”。 雍正元年(1723年),隆科多與川陝總督年羹堯一起被加封為太保。雍正三年(1725年),隆科多被撤掉了步軍統領的職務。次子玉柱因為品行惡劣,被奪職罷官,交由隆科多管束。時值年羹堯獲罪,雍正帝以都統範時捷疏劾欺罔貪婪諸狀,及妄劾道員金南瑛等,並下吏部議處。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於禁所。

    田文靜:模範疆吏,病死任上;

    田文靜是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原隸籍漢軍正藍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漢軍正黃旗。監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歲的田文鏡出仕縣丞,升知縣、知州,歷二十餘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內閣侍讀學士。雍正帝即位後,深受寵待。

    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調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撫。田文鏡憑藉多年擔任地方官的經驗,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以整飭弊政。清查積欠,實行耗羨提解;限制紳衿特權,嚴限交納錢糧;嚴行保甲制度等。但引起一些官員不滿,先後受直隸總督李紱、監察御史謝濟世參劾。然而雍正帝以其實心任事,稱之為“模範疆吏”,任用如故。雖然後來田文靜有些微問題,但是雍正帝沒有追究,雍正年間田文靜病死。

    李衛:低調為人,高調做事;

    李衛是清朝名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入朝為官,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為官清廉,不畏權貴,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李衛於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清史稿》:“世宗以綜核名實督天下,肅吏治,嚴盜課,實倉庫,清逋賦,行勘丈,墾荒土,提耗羨,此其大端也。衛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然當時謂衛所部無盜賊,斯亦甚難能矣。”李衛一生自跟隨雍正帝后,做事自不更說,做人亦低調,能得以善終也是有其原因的。

  • 5 # 東野洛

    李衛不能叫善終,只能叫平安落地。乾隆皇帝對李衛相當有意見,無奈李衛死得早。後來乾隆把怨氣撒到李衛兒子李星垣身上了,李作為武探花官場一路走來,做到廣西右江鎮總兵,在任內被人舉報貪腐。最終乾隆拿下了李星垣,李家被抄家,李作為高官被作為全國的典型通報處理。若干年乾隆下江南路過西湖看到花神廟的塑像,想起李衛雍正年間在做浙江巡撫任內,認為花神廟塑像以李衛妻妾為原型,這事被記錄進官方檔案,實錄和清史稿均有記載。實際上是乾隆皇帝對李衛遺恨未消的緣故。

  • 6 # 小小看歷史

    因為李衛做官謹慎,雖然只是當初四爺和十三爺在賑災的時候帶回來的乞丐,但是人確是個機靈人,有的事情敢做,有的事情卻不敢做,說來說去就是對雍正忠心不二,對救了自己的主子忠心不二,而年羹堯,隆科多,李紱等人都都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落下個好下場。

    李衛當初被帶回來的時候只是一個四爺家裡的僕從,後來被年羹堯帶去了四川,當了一個縣官,這也算是第一次當官,但是回來看望主子還是對主子尊敬有加,坐轎子到了四爺家還有挺遠就要步行過來,雖然李衛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但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卻很明白。

    後來雍正繼位之後,就提拔李衛當了江蘇巡撫,推行雍正的新政,不僅乾的很好,而且還做了榜樣,再到後面就是兩江總督,而在弘時想要謀殺弘曆的時候,也是第一時間通知李衛去救他,可見雍正對李衛多麼信任,所以不管怎麼說,得到善終是李衛應該得到的,他一生都獻給了朝廷,不求做什麼驚天的大事,只求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只要照著雍正就肯定是沒有錯的。

    而再看看年羹堯,也是雍正的寵臣,就連西北叛亂連自己的皇室兄弟都不派,而是派年羹堯,但是叛亂平定之後就開始驕橫跋扈,大量的貪圖朝廷錢糧,天天有人參他,無奈逼的做後雍正只能殺了他。隆科多就不用多說了,原本也是得寵之人,但是莫名其妙的叛變要去幫助八爺逼宮,也是悲哀,年紀大了糊塗了。李紱就不用多說了,本來是雍正一手提拔上來的,但是這傢伙帶著大家一起反對雍正的新政,最後被告老還鄉,也是悲哀。

  • 7 # 遠方品味歷史

    李衛作為雍正和乾隆年間的重臣,在歷史上也確有記載,為官清廉、能力出眾,在百姓中的口碑和歷史書上的評價都相當高。

    電視劇中以及小說中的李衛和歷史上的李衛比起來一些細節、具體事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歷史上的李衛可能很少人知道,而電視劇中的李衛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我們就電視劇中的李衛為什麼能夠善終做一個簡單的分析。雍正王朝李衛的劇照

    我認為四個字能說明李衛善終的原因:忠、能、敏、愚。

    忠:李衛本是一個叫花子出身,在集市上險些被人賣為奴隸,多虧了雍正(當時還是四阿哥胤禛)在江南賑災籌款的時候恰好遇到,看到李衛伶牙俐齒、冰雪聰明,就收到了身邊。從此以後在雍王府跟隨胤禛一心辦差。期間和翠兒男女關係的私情被發現,按照雍王府的家規是要被處以死刑的,雖然是鄔先生好言相勸胤禛饒其性命,但也不能否認是胤禛憐憫李衛的能力而借坡下驢故意放他一馬的。從此之後,李衛對雍正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哪怕是在九子奪嫡遇到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二心,這和年羹堯的一些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胤禛登基後更是成為了雍正的左右手,一些不方便為外人道的私密事都由李衛來辦。雍正王朝李衛劇照

    能:電視劇中的李衛雖然目不識丁,但是不論是在雍王府做書童端茶倒水整理文案還是外出為官成為封疆大吏,李衛的洞察能力和辦事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治下百姓對其評價都很高。更是很能準確的理會雍正的旨意,為主分憂,精明能幹。

    敏:正是因為李衛從小的悲慘經歷造就了他聰明伶俐的性格。從書中記載倒賣八王府的照壁就能看出來他的八面玲瓏和瞞天過海的本事。這在雍正爭奪皇位的過程中亟需的人才,更是雍正登基後地位不穩時在外難得的靠山,也正是因為有了李衛在外掌握大權,朝中一些反對勢力也心有忌憚。雍正王朝李衛劇照

    愚:愚並不是李衛笨,而是說李衛大智若愚。自己分內的事全力辦好。而涉及到皇家的秘密以及雍正的家事的時候則裝聾作啞、退避三舍。重點表現在雍正的兩個兒子爭奪儲位的時候,位高權重處於權力中心的李衛都是雙方拉攏的物件,而李衛長袖善舞、運籌帷幄,很好的處理了這件事情。在乾隆登基後依然受到重用。李衛當官劇照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讓李衛善終也是雍正的政治需要。在雍正登基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幾個人如隆科多、年羹堯等都已經煙消雲散了,只剩下李衛,如果李衛也被清洗的話雍正本來就不好的口碑會引來更多的非議。

  • 8 # 歷史簡單說

    雍正有四大寵臣,分別是李衛、鄂爾泰、張廷玉、田文鏡,題主的說法不大準確,這四個人都得以善終,只是李衛的結局會比較圓滿一點,而其他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美中不足,那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結局都是怎麼樣的。

    李衛,歷任兵部尚書、加太子少傅、刑部尚書、直隸總督,在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因病去世,終年五十一歲,諡號敏達,乾隆五年,入京師賢良祠。

    賢良祠是雍正八年時候建立的,匾額是雍正帝親自書寫的四個大字:崇忠念舊。一共有九十九名,祀對大清朝有功的人,包括王公、大學士、尚書、總督、巡撫、提督等等。

    我們比較熟悉的人有怡親王允祥、李光地、施琅、于成龍、張廷玉、劉墉、福安康、阿桂、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

    鄂爾泰,歷任雲貴總督、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太傅、襄勤伯,乾隆十年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諡號文端,配享太廟,入京師賢良祠。但在乾隆二十年,因為受他的侄子鄂其和他的門生胡中藻之案的影響,被撤出了京師賢良祠。

    清代配享太廟,分為東西兩殿,各有十三人,東殿為親王,西殿為功臣,西殿裡有鄂爾泰和張廷玉,而張廷玉是唯一的漢臣。

    田文鏡歷任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河南山東總督、加太子太保、北河總督,雍正十年病逝,終年七十二歲,諡號端肅,河道總督上疏奏請將田文鏡入入祀河南賢良祠。乾隆五年,河南巡撫上走河南百姓怨恨田文鏡,要求將田入鏡撤出河南賢良祠,而乾隆帝最終沒同意,將此奏疏退回。

    張廷玉,官至禮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雍正臨終的時候,與莊親王允祿、鄂爾泰成為顧命大臣,並且遺詔配享太廟。乾隆二年,進三等伯爵。此時已過七十歲的張廷玉比較固執、激動,漸漸和乾隆生了嫌隙。

    張廷玉怕乾隆帝不肯在他死後讓他配享太廟,所以請求乾隆寫一個憑證,乾隆帝很不高興,還是擬了一套詔書,說會遵從雍正帝的遺命,讓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張廷玉就讓自己的兒子張若澄去向乾隆帝謝恩。

    乾隆帝又惱火了,他覺得張廷玉竟然不親自來謝恩,就讓軍機大臣擬旨讓他入宮謝恩,但是旨意還沒有發出去,張廷玉就自己來了,乾隆帝更為不快,他覺得是軍機處把訊息透露給了張廷玉,最後廷議,削去張廷玉的伯爵。

    乾隆十五年,張廷玉請求歸鄉,乾隆帝又生氣了,他拿著配享太廟的諸臣,讓張廷玉自己看,讓他自己說能不能配享,最後乾隆帝召大學士和九卿一起商議,罷了張廷玉的配享。乾隆二十年,張廷玉去世,終年八十四歲,乾隆帝終究還是遵從雍正帝的遺命,讓張廷玉配享太廟。

    如果光從結果來看,結局最好的是張廷玉,因為他即配享太廟又入京師賢良祠,而鄂爾泰次之,因為他配享太廟,但被撤京師賢良祠,李衛再次之,進京師賢良祠,而田文鏡最後,進河南賢良祠。

  • 9 # Heua5

    雍正時期,李衛心中只有“四爺”,為雍正盡心辦差而且講規矩,不中飽私囊、結黨營私。

    乾隆時期,能激流勇退。

  • 10 # shawn25

    你有這樣的疑問,很明顯是電視劇看多了。

    李衛只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間辦事很有能力和一個官員而已,根本談不上雍正的寵臣了,他連核心政治圈都算不上,不要說寵臣了。

    第一 李衛不是雍正的家奴

    第二 李衛從來沒有進入過軍機處

    第三 歷史上從來沒有記載李衛參與過什麼核心政治決策。

    李衛屬於常年活躍值基層的官員,主要的能力是具體辦事,像是追款,緝捕盜賊,治理河防之類的具體事物,並不怎麼參與政治。

    想這樣的幹事實,不玩政治,不觸及皇帝貴族核心利益和人,一般是非常安全的,只要自己不作死,一般是沒有人會動這樣的官員的。

    至於小說電視劇,那都是藝術創作,虛構的故事。人家編劇怎麼編,作者怎麼寫是人家的自由,沒有為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手下有那麼多武將還有諸葛亮這個智囊,為什麼不能統一三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