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臻藝齋
-
2 # l石崑崙l
傳承指的是透過傳授和繼承,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東西,如我們中華民的的優秀的書法藝術的傳承,中國書法歷史悠久,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在中華文明發展中,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藝術青春常在。
至於傳承二字用行草怎麼寫更好,我目前正在學習楷書,但我查了一下歷代名家對傳承兩字的書寫,謹供各位老師欣賞
下面就我剛練的楷書傳承二字,敬請各位老師指導
-
3 # 麓風軒
一、個人經驗分享
書法“傳承”二字如何寫,如何佈局才好看,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先用簽字筆演示行書、草書兩種寫法:
1、行書寫法,基本傳承二王的行書寫法
2、草書寫法及要領
“傳”字較正,較為收斂;“承”字較為放縱,形成對比;特別是最後一筆收尾,頗有“曲終收撥當心畫”似的感覺,戛然而止,餘音繞樑。
二、古人經驗解讀(一)、王羲之行書:1、《晉 · 王羲之 · 金剛經》;2、《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
(二)、王獻之行草:1、《晉 · 王獻之 · 益都帖》;2、《晉 · 王獻之 · 夏節帖》
(三)1、《唐 · 李邕 · 雲麾將軍碑》、2、《唐 · 李邕 · 李思訓碑》
(四)、唐 · 歐陽詢 · 千宇文
(五)唐 · 顏真卿 · 祭侄文稿
(六)米芾行書
1、宋 · 米芾 · 紫金研帖;2、宋 · 米芾 · 面諭帖
(七)趙孟頫行書:元 · 趙孟頫 · 杜甫秋興詩
-
4 # 聽雨齋溫茶
首先從用筆,做到“中鋒取質,側鋒取妍”的根本,一副作品先不看技巧,先看線條的質感,做到“入木三分”,有一種錐畫沙,屋漏痕的味道,筆在畫中,才能寫出線條的質感,其次再看用筆的技巧,比如,露鋒,還是藏鋒,虛實結合……
再看結構,要注意疏密、向背、收放、留白布局、高低錯落……
再次看章法,比如“傳”字寫得輕巧靈動一些,“承”寫稍微厚重感,行成對比,或者一個字中,如“傳”,左邊“人”寫得厚重一些,右邊“專”寫得輕巧靈動一些。
-
5 # 故城清欣
書法主要是講究章法、筆法和結構,三者都很重要,但就簡單寫幾個毛筆字而言,結構比較重要一點,書寫技巧就是注意整體和諧,筆畫間架平衡,重心儘量垂直,寫出來就能湊和,下面是我塗鴉“傳承”倆字。
-
6 # 南寧小碼
解決方案1:
一、從基本功入手
三個結合:臨貼與創作結合、大字小字結合、楷書與行書結合。
三看:1、平時多看名帖、2、看書法展、3、看名家揮毫。從好作品中汲取養分。
二、推薦範本
“多景樓”、“虹縣詩”、“研山銘”、“李太白憶舊遊詩”、“花氣詩”等。
三、三大創作原則
四、七大整體佈局要點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與字之間有呼應,上承下啟,左映右帶,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書眼放中央,可大些,字與周邊氣貫。
3、整體上展出適合墨跡濃重的作品。掛家中適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錯別字,異體字不過於冷僻。
5、作品整體佈局上面重下面輕。
6、評作品好壞主要看總體視覺效果:節奏、墨色、用筆。
7、三三兩兩,似散還續,氣脈一貫,此佈局之妙也。
五、十個書寫關鍵詞
1、八面出鋒。藉助於八面出鋒,自然顯出墨色濃淡,溼中有幹,幹中有溼,濃中有淡,淡中有濃,變化千萬,使作品富有節奏感。
2、剛柔相濟。剛力-----鐵劃銀鉤(粗):柔力-----行雲流水(細)。
3、惜墨如金。楷書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一筆寫3-5字,每筆結束筆毛復原,要求紙上調鋒。
4、豁然開朗。留白處有寬有窄,寬處給人以忽然開朗之感。藝術是製造矛盾,到解決矛盾的過程。
5、中側並用。中鋒得法立骨,側鋒得勢求變。中鋒是理性的要求,是書法審美的核心所在;側鋒是情性的化身,是書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慮。創作前要深思熟慮,反覆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氣呵成。書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現。要在身體與心情皆好的狀態下寫字。書寫時隨意揮灑,一氣呵成。
8、錯落有致。一般情況下,作品的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並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9、筆情墨趣。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無形的舞蹈。求變化中有呼應,使整體和諧,有強烈的節奏和視覺衝擊力。用好拙筆,用筆略慢,動中有靜,寫出墨趣。
10、重視貫氣。書法的氣,是指點劃與不同字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趨向。
六、十二條用筆細節
1、草書不見橫畫。行草書有橫線條的儘量短些,要有縱向感。可用虛、細線替代。
2、忌由快產生的平拖、幹筆、粗細一樣的現象,行處皆留,留處皆行。
3、墨淡無神。重新起筆用濃墨,濃墨字的筆畫要交代清楚。
4、忌單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間一行是作品重點。一作品中,要有幾個突出、精彩、有個性的字。這也叫“書眼”。
6、長線條字很重要,收筆時要謹慎,一般筆勢結束時用幹筆。
7、筆墨重的字不能面積相等,字的重輕要有過渡,忌團狀。
8、細筆要有韌性,粗筆要結實。要有鐵劃銀溝的粗筆,又要有行雲流水的細筆。
9、墨干時速度稍慢,溼時略快,粗時略慢,細時略快。行草有楷意,楷書要行寫。
10、交筆時,起訖分明,每筆要交代清楚。
11、講究提按:齊而不齊,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著筆向下按”。
12、中側並用,八面出鋒,細處用中,厚處用側。
中國的書法藝術最講究的就是用筆。元代趙子昂說的“用筆千古不易”, 是指在用筆的法則上千古不易,是對筆法重要性的高度強調。
我們理解,這法則是:要用毛筆書寫出高質量的,具審美有表現力的點畫。這是書法藝術無可爭議的一條法則。
-
7 # 井底之蝸
顧名思義,行草的風格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兼具行書和草書的一些特質。一方面,具有較為獨立完整的單字結構,能展現出每個字的各種優美形態;另一方面,又具有草書線條的連貫和變化,可以展現出波瀾起伏,搖曳多姿的美。
傳承二字有多種寫法,個人比較喜歡二王和米芾,現成的寫法在網上可以找到不少。我結合自己的一些書寫習慣,嘗試了一下,有諸多不足,希望有些參考價值。
-
8 # 六品堂旗艦店
草書書寫重在掌握筆畫的枯溼濃淡結構的聚散欹側,當書寫字數較少時,建議不要枯筆,可以加強字的結構和筆畫上的變化。
如圖,“傳承”二字傳字散承字聚;傳字往左上斜承字往右上斜;傳字大承字小;傳字粗承字細。並且兩個字內又有粗細聚散對比,這樣寫出來的字就好看!
-
9 # 國粹文化傳奇
“行草”書是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不僅僅是楷書的快寫!它是有筆畫的省略、連帶、錯位以及體勢的變化的!寫好行草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書法傢俱備深厚的楷書功底,否則用行草書寫出來的線條、筆畫就會軟弱無力,無精打采,缺少筆力和質感!
筆者學書30多年,篆、隸、草、真、行五體皆能,至於“傳承”兩字怎麼寫好看,筆者先來分析一下它們的字形結構然後再來嘗試著寫一寫,不足之處請方家指正。“傳”字左右結構,“承”單一結構或者說獨體結構。“傳承”兩字放在一起書寫,則要注意整體的美感和章法的協調統一!
“傳”字可以用繁體字和簡化字兩種字型書寫,左邊的單人旁筆畫少,應該寫得稍微粗一些,整個字左收右放,左緊右松,左邊佔三分之一,右邊佔三分之二。單人旁的寫法有很多種,起筆那撇可以藏鋒、露鋒,也可以用側鋒,或方或圓,上大下小,或者上小下大,或者撇豎分開,下面那一豎順勢往右挑,左右呼應比較連貫。右邊中間那橫和那點可以省略不寫,但要注意筆畫的穿插,中部寫得稍微緊湊一些,有相同筆畫的要有粗細、長短、方向、角度、方圓的變化,力求生動而不呆板!
“承”字起筆一般橫撇與豎鉤連在一起,也有用一點代替的,更有甚者把左右橫撇和撇捺省略不寫的,如唐代書法家陸柬之,明代的書法家王寵等人就是那樣寫的,筆畫非常減省,筆意非常連貫。一般情況下,左邊大多寫成一個“7字”或者“z字”,也有用一點代替的,中間寫出連帶的兩點,順勢向右挑出連線右邊的撇。右邊可以寫出撇點,也可以寫成一撇一捺或者一個類似“3字”或者“2字”的形狀。
寫這兩個字的時候,要注意用“氣勢”把它們銜接起來!力求結體多變,於平正中見險絕,險中求穩!還要注意墨色的濃淡乾溼的對比!總之,寫好行草書要一氣呵成,切勿斷斷續續,應該力求多變,在變化中求氣勢!
回覆列表
關於書法“傳承”二字,其主要是對中國漢字書寫的藝術歷史精隨的繼承。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在中國五千年有系統文字記載的歷史中,書法藝術無疑起到了承載歷史,傳承歷史文化的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中國書法藝術在魏晉唐達到頂峰,其後有發展,只是在傳承中的發展罷了。
在那個以毛筆作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的時代裡尚且如此,那麼,在現代社會中,鋼筆等等硬筆成為主要書寫工具,而今日電腦的大普及,又把文字書寫變成了鍵盤的敲擊和傳送或儲存,使得社會成為了一個資訊快捷遞送的社會,連計算機也快到每秒億萬來計算了。如此快捷的現代資訊社會中,還想回到古時候那樣,希望毛筆書法大普及,這已是不合時宜的,也不確實際的了。因此,在今日社會中,中國書法家們的責任主要也就是傳承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致力於弘揚光大,讓中國書法藝術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走向世界,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光彩奪目。同時,也要大力培養書法愛好者和促進書法藝術家的成長。因為,只有獨具個性的,具有高度藝術修養和造詣的書法家才是中國書法藝術傳承和發展的希望所在。
中國書法藝術的愛好者,這其中也包含了未來的中國書法藝術家,因此,即使在市場經濟的湧潮中,作為一種精神美學享受的和尋求文化藝術知識的需要,中國書法藝術也不會消失,她會和地球一樣的長壽。這就是書法之傳承。
關於行草書如何寫的好看,這裡面主要是在書寫過程中所要掌握行草書法的筆法、字法、章法、落款等等才行,具體講如:
一、從基本功入手
三個結合:臨貼與創作結合、大字小字結合,行書與草書結合。
三看:1、平時多看名帖、2、看書法展、3、看名家揮毫。從好作品中汲取養分。
二、推薦範本
“多景樓”、“虹縣詩”、“研山銘”李太白憶舊遊詩”、“花氣詩”等。
三、三大創作原則
四、七大整體佈局要點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與字之間有呼應,上承下啟,左映右帶,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書眼放中央,可大些,字與周邊氣貫。
3、整體上展出適合墨跡濃重的作品。掛家中適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錯別字,異體字不過於冷僻。
5、作品整體佈局上面重下面輕。
6、評作品好壞主要看總體視覺效果:節奏、墨色、用筆。
7、三三兩兩,似散還續,氣脈一貫,此佈局之妙也。
五、十個書寫關鍵詞
1、八面出鋒。藉助於八面出鋒,自然顯出墨色濃淡,溼中有幹,幹中有溼,濃中有淡,淡中有濃,變化千萬,使作品富有節奏感。
2、剛柔相濟。剛力-----鐵劃銀鉤(粗):柔力-----行雲流水(細)。
3、惜墨如金。楷書要求蘸一次墨寫一個字,甚至數字;行草一筆寫3-5字,每筆結束筆毛復原,要求紙上調鋒。
4、豁然開朗。留白處有寬有窄,寬處給人以忽然開朗之感。藝術是製造矛盾,到解決矛盾的過程。
5、中側並用。中鋒得法立骨,側鋒得勢求變。中鋒是理性的要求,是書法審美的核心所在;側鋒是情性的化身,是書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慮。創作前要深思熟慮,反覆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氣呵成。書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現。要在身體與心情皆好的狀態下寫字。書寫時隨意揮灑,一氣呵成。
8、錯落有致。一般情況下,作品的行距要寬,字距要緊。字忌並列,要錯開。節數間有空隙,排列組合要有節奏,大小字參差,突出中間書眼。
9、筆情墨趣。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無形的舞蹈。求變化中有呼應,使整體和諧,有強烈的節奏和視覺衝擊力。用好拙筆,用筆略慢,動中有靜,寫出墨趣。
10、重視貫氣。書法的氣,是指點劃與不同字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趨向。
六、十二條用筆細節
1、草書不見橫畫。行草書有橫線條的儘量短些,要有縱向感。可用虛、細線替代。
2、忌由快產生的平拖、幹筆、粗細一樣的現象,行處皆留,留處皆行。
3、墨淡無神。重新起筆用濃墨,濃墨字的筆畫要交代清楚。
4、忌單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間一行是作品重點。一作品中,要有幾個突出、精彩、有個性的字。這也叫“書眼”。
6、長線條字很重要,收筆時要謹慎,一般筆勢結束時用幹筆。
7、筆墨重的字不能面積相等,字的重輕要有過渡,忌團狀。
8、細筆要有韌性,粗筆要結實。要有鐵劃銀溝的粗筆,又要有行雲流水的細筆。
9、墨干時速度稍慢,溼時略快,粗時略慢,細時略快。行草有楷意,楷書要行寫。
10、交筆時,起訖分明,每筆要交代清楚。
11、講究提按:齊而不齊,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著筆向下按”。
12、中側並用,八面出鋒,細處用中,厚處用側。
中國的書法藝術最講究的就是用筆。元代趙子昂說的“用筆千古不易”, 是指在用筆的法則上千古不易,是對筆法重要性的高度強調。
我們理解,這法則是:要用毛筆書寫出高質量的,具審美有表現力的點畫。這是書法藝術無可爭議的一條法則。
在書法方法技巧中,筆法是佔第一位的,沒有筆法,就無從談字法、章法、墨法。所以,對筆法的研究就顯得尤其重要。歷代書家、書論家對筆法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並且給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而且精彩絕倫的論述。尤其是其中的“萬毫齊力”、“力透紙背”、“屋漏痕”、“錐畫沙”、“折釵股”等,至今仍是指導我們學習書法的重要指南。可以說,在書法技法的研究中,對筆法的研究應該是長久的課題。
鑑此,我們用今天的視角,對筆法中的問題作一番研究和探討。
七、中鋒與側鋒、圓筆與方筆
書寫之際,運筆的方向和鋒變總是處在變化之中的,筆跡總是形成短線、長線、直線、弧線的反覆轉換交*。筆鋒常常是由中鋒而轉變為側鋒,又由側鋒而轉變為中鋒,這樣的反覆轉換。發力的目的,就是調領鋒毫完成這樣的轉換並刻畫點畫。歷來人們對中鋒側鋒的研究給予了很大關注。
以往,人們對中鋒的判斷比較一致,“令筆心在畫中行”就是中鋒筆法的核心技巧。我們的理解是,其中鋒就是指毛筆的主毫,將主毫調領中正,利用主毫鋒變刻畫點畫的方法,既中鋒的典型筆法。但對側鋒的判斷則莫衷一是,我們認為,側鋒指的是毛筆的副毫,控制副毫鋒變刻畫點畫,同時,也包括用鋒尖刻畫點畫,既為側鋒筆法的技巧所在。
鑑此,我們對中鋒與側鋒的判斷是:
中鋒用筆的核心是對“主毫”和“正鋒”的控鋒鋒變技巧。
側鋒用筆的核心是對“副毫”和“鋒尖”的控鋒鋒變技巧。
有些論家對側鋒存有偏見,其結症是在側鋒與偏鋒的區別和判斷上。偏鋒與側鋒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側鋒與中鋒一樣,也是筆法技巧中優良的技巧,偏鋒則是敗筆。側鋒的線形、線質具有豐富的造型和表現力,並具有多方面的審美素質,它可以充分表達和烘托作品的風格與氣息。偏鋒的鋒變則有著典型的病筆形態,鋒尖與副毫(筆肚)各在一側執行,其線形必然呈一側平滑,另一側鋸齒狀,線形、線質十分拙劣。側鋒與偏鋒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透過研究我們發現,凡圓筆者,主要是以中鋒來刻畫的;凡方筆者,主要是以側鋒來刻畫的。
一個筆畫的方與圓,主要體現在筆畫的兩端和筆畫中部的轉折處。此外,圓筆的鋒變又主要體現在點畫的粗細、長短、曲直上;方筆的鋒變又主要體現在點畫的稜角、方折處。
方筆的鋒變技巧,關鍵是對副毫和鋒尖的控制,點畫的稜角是用副毫和鋒尖刻畫出來的。在魏碑的筆法技巧中,側鋒的用筆佔有很大比重。被認定為“方筆之極則” 的《始平公造像》的方筆,就須用側鋒鋒變技巧。
以橫為例:入筆側鋒切鋒而入,隨即翻鋒右行,收筆切鋒回收。入筆切鋒是用筆尖和筆肚刻畫筆畫首端的方筆筆形,翻鋒是為了由側鋒變為中鋒,收筆切收是用筆肚副毫刻畫末端的稜角。在折筆處的方與圓要看折筆的程度,直折之筆為方筆,弧折之筆為圓筆。
毫無疑問,中鋒用筆在筆法技巧中是占主導地位,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任何人在運筆時,是很難做到絕對地筆筆中鋒的,都是中側間互的。故而才有“取險”、“取妍”之說。
在古典法書之中,任何字型都有方圓之筆的存在。方筆典型的範例有:篆書《天發神懺碑》、隸書《張遷碑》、楷書《始平公造像》。趙之謙的行書具有明顯的方筆色彩。草書基本是以圓筆為主,也偶有少量方筆的成分存在。圓筆典型的範例非常之多,大量的金文、小篆幾乎都屬圓筆系列,隸、楷、行大多方圓兼備。
八、主筆的概念
在筆法技巧中,主筆的概念是非常需要強調的,尤其是篆、隸、楷,主筆至關重要。
之所以稱為“主筆”,是因為它在一字之中充當最主要的角色。主筆有三個主要功能特點:
1、 佔有重要位置,起一字的主體支撐作用。
2、 筆畫最長,書寫難度最大的一筆。
3、 表現力最強的一筆。
篆、隸、楷的主筆一般是比較穩定的,變異幅度比較小。行、草的主筆極不穩定,其變異的幅度非常大。所以,在篆、隸、楷的創作中,主筆是不能出現敗筆現象的。如果苛刻一點,一幅作品之中、甚至連一筆的敗筆也不能出現。主筆若寫敗,整字則必敗,一字已敗,通篇失色。當我們在審視一件楷書作品時,如果有一個字的主筆出現敗筆,那麼,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字是整幅字中最顯最跳的一個字,敗筆的暴露尤其明顯。所以,篆、隸、楷的創作對主筆的要求是極為嚴格和挑剔的。
古人對主筆的研究也多有論述,劉熙載在《藝概》中有:“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餘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餘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
行、草書的創作,在主筆的把握上要比篆、隸、楷複雜得多,其難度也大得多。複雜的原因是講求變異,主筆可以變異成副筆,主筆自身也可以有各種造型的變異。難度大的原因是,不但要精而且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行、草書不僅僅主筆變異,副筆的變異更大,副筆有時可變為主筆,更多的是自身的變異。當副筆和主筆的功能特點發生變化時,對變異的副筆須作主筆對待。由於行、草書的創作有即興性和隨意性的特點,“同字不同貌,同筆不同形”是行、草書創作的重要技巧法則。它更須作者要具有較強的控鋒能力、變化能力、應變能力、表現力以及對字型的組塑能力等等。
九、連續書寫的控鋒問題
不同的字型在書寫時有不同的控鋒技巧。篆、隸、楷在書寫時的調鋒過程可以比較自由,也就是說,當鋒變失控或不理想時,可以並允許隨時停頓,可以在硯蓋上將鋒理順。因為,這類靜態字型的筆畫是獨立的,一筆寫完,毛筆要離開紙面,然後寫下一筆,每筆之間有一小的停頓間歇,所以,在書寫的途中有能夠停筆理毫的機會。這種調理鋒毫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紙外調鋒”。
行、草書寫時的調鋒與篆、隸、楷有很大區別,因為,它有筆意的銜接,氣韻的通貫問題。由於這種筆意氣韻要求上制約,使得在書寫過程中不能隨意停頓,否則,行氣會氣斷意阻。寫行、草時必須是要連續書寫的,這樣,就要求書寫之際邊寫邊調鋒,其調鋒的過程須在書寫的一瞬間完成。這種調鋒方法,我們稱之為“紙上調鋒”。
行、草書連續書寫的技巧往往與其它的技巧糾纏在一起。首先,與筆速有關。沒有筆速也就無從談連續書寫的問題。其次,與把握線性的技巧相關。行、草書線形的變化非常複雜,連續書寫,瞬間紙上調鋒,要寫出高質量的點線。第三,與字法、章法相關聯。要注重字形的組塑、行氣的通貫和章法的和諧等等。第四,與墨法技巧關係緊密。行書講究墨的層次,講究行氣間的蘸墨點,只有筆在蘸墨時才是間歇與理毫之處。頻頻停筆蘸墨必然擾亂連續書寫的節奏。第五,與風格樣式等關係密切。
此外,連續書寫的技巧與其它非技巧因素也往往糾纏在一起。如文字內容和字的大小因素,書寫時几案的寬窄與紙的移動因素,等等。可知連續書寫的技巧其難度是不容忽視的。
運用上述之方法,堅持數年或一生,勤學苦練,學書悟道就能把行草寫的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