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首詞有什麼特殊之處,被譽為張炎的壓卷之作?
6
回覆列表
  • 1 # 吳季玄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浙江杭州,是南宋偏安時的京都。社會生活會呈現出高度的繁華。西湖作為杭州的主要名勝,自然也成了繁華競逐的主要場所。所謂“山川秀俊,四時畫舫遨遊,歌鼓之聲不絕。”(祝穆《方輿勝覽》)然而,隨著南宋的覆亡,昔日的繁華也就有如一場春夢似地消逝了。當春天又來臨的時候,詞人放舟湖上,眼望著斜日荒煙,撫今思昔,發出了淒涼的喟嘆。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茂密地交接著的樹裡,黃鶯兒在做窠;平靜的水波上,漂著楊柳的殘絮。我乘著歸船,經過斜映照的斷橋。

    接葉巢鶯:杜甫詩:“接葉暗巢鶯”。

    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能夠賞多少次呢?(春天一晃眼就過去了)想看花,又只有等明年了。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東風啊,你姑且陪伴薔薇花多逗畱一陣子吧!唉,輪到薔薇花開時,春天的景況也就相當可憐了。

    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更加淒涼的是,西橋那邊,依然一片濃綠,可是昔日的人家全不在了,只賸下一抹荒煙。

    —————————————————————————————————————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過去每年來築巢的燕子轉移到哪裡去了呢?當時達官貴人聚居的韋曲,如今都長滿了厚厚的苔蘚;那風景優美的斜川,也埋沒在叢生的雜草裡了。

    韋曲:在陝西長安城南。唐朝時的名門望族韋氏世居於此,因名韋曲。時諺雲:“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此借指南宋時達官貴人邸宅。 斜川:在江西星子、都昌兩縣間的湖泊中。陶潛有《斜川》詩歌詠斜川的優美景色。此借指隱士們居住之所。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聽說連那毫無機心的海鷗,如今也變得悶悶不樂。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當年在歌臺舞榭中追歡逐笑的舊夢,我已經沒有心情去重新繼續了。我只願意躲在家裡,關上重重門戶,獨自喝得微醉,躺在床上打發這難堪的時光。

    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啊,可別把簾子開啟,我怕看見那片片飛花,聽見那聲聲啼鵑。

    —————————————————————————————————————

    上片寫西湖春遊情況,以足題面;下片著意引申“能幾番遊”之感。

    接葉、平波為歸船所見,斷橋句指明遊春。斷橋點出西湖,斜日點出時候。能幾番遊設問提起。“又是明年”寫出盛時不常。薔薇承看花說。未到明年,似尚能看花,然今薔薇花開,已是春闌。極寫盛景不再之意。再以更字遞進一層,以悽然點明情緒,以“荒煙”平遠之景盪開作收。

    當年句復以問提起。燕子當年所在,即西泠,即“能幾番遊”處,筆斷意連。但字一轉,寫如今韋曲荒涼,繁華不復,是為頓挫。見說句以鷗襯托,鷗本無愁,今愁到鷗邊,是深一層寫法。笙歌夢,即當年韋曲情事,夢不可續,唯閉門閒眠,且簾不忍開,“飛花”、“啼鵑”不忍見聞,是加倍寫新愁。

  • 2 # 詩書畫賞析

    高陽臺·西湖春感

    宋 · 張炎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這首《高陽臺 西湖春景》是張炎的代表作之一。寫於宋亡之後,詞人重遊西湖時寫的。西湖的春日美景,曾經繁華豪奢已成過往歷史,此詞寫的極度淒涼哀婉,風格又空靈優雅。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接葉巢鶯,平波卷絮。巢作動詞,四字句對仗。起句直寫所目的西湖春景,濃密濃密的綠葉深處,有遮住了黃鶯的香巢,平靜的湖水輕輕的將柳絮捲入波心,斜暉脈脈水悠悠,斷橋邊橫蕩著歸舟,此時此刻,靜靜的,恐怕只有“葉底黃鸝三兩聲。"如果沒有亡國恨,這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靜好!

    “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詞人心中是憂鬱的,如此美景,還能再遊幾次?柳絮是春的最後一縷魂,鶯啼絮飛,花事了,春消盡,看花又只能到明年了,而明年又如何?國已破,家已散,明年還能來麼?“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所以只能盼望:東風呵,慢點吹,伴著薔薇花留下來,薔薇花開,已預示著春盡夏來。詞人多想春風多伴薔薇花永遠住下來。“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只是留春不住,那萬綠叢中的西泠橋,如今卻只剩一抹荒煙,曾經的“暖風十里麗人天"如今只一片悽然,詞人的哀思憂愁全入了景語。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苔深韋曲,草暗斜川"也是四字句對仗的。物是人非,“舊時王謝堂前燕"今又何處?“韋曲"“斜川"這裡代指當年的遊覽盛地,如今卻“苔深"“草暗",一片荒涼,故國的繁華已不在,詞人滿目淒涼,又不能直說,只能借景抒情,暗寫這些地方已遭元人蹂躪。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有愁不能說,借辛詞來訴。“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沙鷗又怎會愁,都是自己愁而已。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過去笙歌已成夢,國破家亡,再也無心繼續,只好掩重門,閒眠淺醉。 “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沒有心情,什麼都怕,不敢開窗簾,怕見飛絮落花,怕聽鵑啼。

    絮飛花落,鵑聲歷歷,春去了,詞人傷春又傷國,以鶯聲起句,以鵑聲收尾,情景交融,含蓄曲婉!這是張炎詞的特色,有亡國之痛,卻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 3 # 一之橋

    文學批評大家博覽眾文,評選某位文人的壓卷之作定有大家的眼光和風範。《高陽臺·西湖春感》是不是張炎的壓卷之作,我不予評論。一是不懂,二是不敢。您能拿這首詞出來提問,一定是極為喜愛這首詞。只要是自己喜愛的,是不是壓卷之作倒並不重要,或者您認為這就是壓卷之作也未必不可。當然,這個說法只是針對我這個對詩詞沒有深入研究的人,文學專業或精通此道的人自有他們的專業眼光。

    以下是我對於此詞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若能對你理解此詞有些許幫助,必是我的榮幸!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

    接葉巢鶯:杜甫詩:“接葉暗巢鶯”

    化典開篇,如太極起勢。是否有拿腔作勢之感?不懂,不說。張炎立足西湖邊,情至而意到,意到而詞出。但詞是詩餘,是感情的外顯,外顯的情感不是意識流,講究結構、平仄、用典、押韻等等外在表現形式。張炎擅長此道。

    張炎滿腹經綸,在構詞時,思緒飄至“接葉暗巢鶯”,想化典自然,開篇起勢,首先應契景,西湖邊,葉茂鳥歸巢。畫面感中,西湖美景依舊蓋世無雙,千百年來不因國滅而景破,春來自盎然。詩詞很重要的要有畫面感,有了畫面感才有想象空間,才能把自己帶入詩詞營造的世界。接葉巢鶯應該是一個有景有聲的畫面,黃昏下的張炎的家愁國愁,應是被鶯鳴歡巢勾成了愁緒萬千。契景之外,無非要契情,聯想張炎的身世境遇,不就是鳥歸巢,船歸渡,人歸何處?

    順著思路聯想。

    杜甫漂泊尚有友,張炎落寞一人遊。同是美景風光好,大唐雖衰國還在,杜甫與友同遊賞山色,張炎孑然一身,四處漂泊,嬌妻也只在夢裡溫存。

    平波如何卷絮?風捲絮飄搖,不卷絮自落?西湖的美景應是少不了西湖水,整首詞關於西湖水就平波兩字,言簡是真的,意賅不至於。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來講,湖波最能代表情緒的起伏。張炎的平波,他此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應該是相對平和的,還沒有遞進到波動和起伏。

    從詩歌的音樂性、故事性和結構來講,高潮總在後半段。好的音樂、詩歌應該是在故事和旋律中層層遞進,在合理的鋪墊中情緒漸漸起承轉合,最終到達高潮後沉澱。

    從張炎的自我命運和國仇家恨來講,我比較傾向與個人的命運哀愁要強過與故國的哀思。談張炎的時候,少不了對與文化遺民的探討。

    我們思考一下陸游和辛棄疾,南宋沒有滅亡之前的愛國詩人,在他們的詩歌中,南宋雖身處飄搖動盪之中,但依然有國家政權基礎,不管是北上收復故土還是抵禦外敵侵略,他們內心中有南宋的國家觀念和政權軍隊的依賴感。所以他們有熱情、激情和抱負,亡國的急迫感和憂愁。

    張炎不一樣,宋亡之前,臨安富貴之家之公子,南宋已亡,元朝建立強大統一的政權,張炎不說如喪家之犬,也是在元軍刀光劍影之下苟且偷生。張炎祖上雖是軍功顯赫,但張炎是公子、文人,手無縛雞之力,也無兵將氣魄和能力。

    在元朝的強大統治之下,在南宋政權上的恢復上是幾無可能,張炎內心是排斥異族的統治,不願涉足政治,但當時在元朝統治者的恩威籠絡之下,大多文人已開始向元政府俯首稱臣。在這些情況下,張炎是不可能有陸游、辛棄疾的豪放與悲痛之感,就像他號樂笑翁一樣,大多南宋的文人,少了豪放與激情,更多的是注重內心的品格和修養。

    個人的命運和家國的命運是息息相關,南宋滅亡和家破之後,張炎並沒有一無所有,反而當時他還是有豐厚的家產和殷實的物質條件,但後期他贈送和放棄了自己的所有家產,獨自漂泊和遊歷。在我看來,作為南宋貴族後裔,張炎最切膚的應該是家破人亡的悲痛、故國哀思和南宋文化的緬懷。其中,個人和家族的命運應是最主要的痛楚。

    那麼我認為張炎在哀愁中的平和是有這樣的背景基礎支撐。

    西湖孤山斷橋,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畫家取殘山剩水之意。至於是不是柳絮又有什麼關係呢?所謂的觸景生情,又何嘗不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日斜船歸,日向西山落,船歸何處?

    也許張炎獨立西湖邊,暮霞的籠罩下,他孤獨的望著艄公搖曳歡愉的遊客,也許是張炎惆悵之中,立於舟頭,不知自己的命運前路又在何處。

    對於他們這個時代的文人的命運是幾多坎坷,是繼續堅守內心,如孤舟飄零,還是像大多數文人一樣在歷史中所有的政權交替之下,俯首效力。張炎動搖過麼?

    詞中所有的意象平鋪無非是張炎內心哀愁的寄託。

    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這句,很多人推崇。在前面意象堆砌之後,畫面感和空間感都有了,情感脈絡開始遞進。按我在學生時代學詩歌的套路來講,傷春有了,惜春有沒有,看完全詞我沒有感覺到。除了濃郁的哀傷,哪來的珍惜?

    我在前面寫過,張炎是主動放棄了富足的生活,選擇了漂泊,從價值觀來講,張炎的堅守值得欽佩(張炎北遊抄經謀官一事有待考證,還沒有查閱相關的資料,按我目前對張炎這個人的分析,我估摸著主動謀官一事是不可信的),從人生觀來講,他晚年號樂笑翁,應該是如隱士般的恬淡、自得,當然這個有點強人所難,但此時的張炎應該是處於內心無所依的狀態,遠沒有做到樂笑自得。

    張炎在心無所依的狀態下,應是對自己的現狀和前路是茫然無措。

    古代不像現在,想去杭州看看西湖,不是那麼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張炎是長期寓居臨安,意思是,張炎願意的話,西湖賞春對他來講應該不是一件難事,畢竟又不像現在賞個西湖還要收門票。就算西湖只有春景可賞,一整個春天,張炎來個幾次也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哪有什麼能幾番遊的說法?當然張炎的具體情況,無從考察,這個說法僅僅是我的揣測。對於臨安的老百姓來講,他們也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和機會可以遊賞西湖,只是我覺得對於文人來講,即使窮困潦倒,骨子裡是有寄情山水的需求。

    春與花這種意象,在文人的寫作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我對文人寫作中的真真假假,借物寄情這種手法不是很看重。現實中的張炎所遇到的困境和內心的哀愁無依是他發出能幾番遊的感慨。我覺得唯一要注意的是,張炎在西湖春景的平鋪之後透過能幾番遊的反問(應該是反問吧?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怪語文沒學好)讓情感如涓涓流水般引申出來。此時的情感還是在理智中漫湧。

    看花又是明年,從結構來講,自然是跟後面的春已堪憐進行過渡、銜接。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此時,哪怕只從張炎的用字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情感的厚度已經飽滿。前面說張炎的情感還在基於自身和內心的延伸,在理智中漫湧,這時的他是屬於壓抑後的迸發。

    薔薇這個意象有意思。

    像之前說的平波卷絮。不管是柳絮隨風飄落,還是絮落平波,在平波上飄蕩還是被捲入平波,這個並不重要,張炎想表達的是他的意思,你怎麼去理解是你自己的事。但他所寄託的意象是需要有所把握。

    一般說柳的時候,都會講到留,古人在送別之時,折柳相送,以表惜別。但是柳絮是一個單獨的意象,遠比別離、思念的意味豐富。

    摘抄三種柳絮意象的象徵:

    1、柳絮輕揚,從樹上飄然而下,悠悠落地,風流繾綣,搖曳生姿。在富有閒情的詩人看來,這無疑是一種雅緻。

    2、因楊花、柳絮具有隨風飛舞、漂泊無定的特點,與遠離故鄉、漂泊他方的遊子極具相似性,於是柳絮又成了飄零的象徵。

    3、楊花、柳絮飛舞之時春色將老,人們自然會聯想大好春光易逝,人生聚散無常。

    張炎此時用的平波卷絮,暗合了春已堪憐,春色將老之意,也契合了家仇國愁的飄零之感。

    薔薇就很有意思,唐代人很推崇薔薇,陸龜蒙《薔薇》:“倚牆當戶自橫陳,致得貧家似不貧”,意思窮人家裡擺了一盆薔薇,家裡就顯得富貴不貧了。

    白居易《戲題新栽薔薇》:“少府無妻春寂寞,花開將爾當夫人。”意思是,春天再好,但我沒有老婆,真是好寂寞,等你開花了,我就把你當老婆來供養。

    我一直覺得,不管是作為南宋名將之後,還是作為南宋遺民,張炎應該跟大多數的南宋文人一樣,對於家破國亡是有切膚之痛,但不可能有激進的情感,更多的都是沉浸在傷痛和無奈當中。詩歌中也多是多於自身飄零命運和故國的懷念。而且我覺得不管張炎寫的薔薇在這首詞中有沒有暗指他夫人的意思,但張炎與妻子的生死離別,以及張炎對妻子的懷念之情都是貫穿於張炎的一生。

    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這句本身沒什麼好說的。在理解張炎的詞的時候,別忘了他是一個精通音律的人,也別忘了,他在詞中經常是以意脈貫穿。

    更悽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悽然應垂淚,只是淚已幹。春來春逝,馬齒漸長,特別是經歷過生離死別之人,悲痛無淚,人生中多大的悲哀。似乎對於男人來講,到了一定的年紀,早已忘記了眼淚的滋味,生而為男人,想想確實是有些悲哀。此時詩詞的情感已不再含蓄,高潮總是要來的。

    萬綠從中一點紅,春意的盎然,體現在萬花爭豔,為何只盯春走花謝,綠色的生命在此時張炎的眼裡就不該這麼不值錢。看花又是明年,今年的春天一過,再等花紅,只能來年,來年,我張炎還能在西湖。春已堪憐,薔薇凋零,歡盡客散,萬籟冷寂,暮色中的西湖美景在張炎眼裡如何不是一抹荒煙。

    荒煙意思是荒野的煙霧。常指荒涼的地方。如果此時你的眼前出現了兵荒馬亂的感覺,南宋朝廷被洗劫一空,百姓慘遭殘殺的畫面,我想可能會更貼切。

    按對比的角度來講,勝春中的西湖和暮春中的西湖自是會無趣和一些,但想到南宋滅亡以前,張炎是貴族公子,風度偏偏,才情高達,應是多少次縱情在西湖之上,此時的對比更能體現出悽然,暮春過後,無非再待來年花開,南宋已滅,昔日與友,與妻,與家人恣意西湖美景對張炎來說,只是夢中回味,詞中懷念。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果不其然,個人的漂泊命運上升到家破國滅,我覺得除了情感的昇華外,其實也可以理解在完整的篇章中,解釋了情感濃郁的由來,難道張炎可不是一個春逝而哀的造作少女。張炎的傷春之愁不是這個年代寫現代詩,不知道愁來何處。我看了很多朋友寫的現代詩,很少有代入感,一是情感不真實,二是情感不合理。

    當年燕子知何處?和上闋的第一句一樣,又是用典。巧合嗎?當然不是。

    劉禹錫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和上闋的用典不一樣,我覺得張炎至少會把這首詩吟誦一遍,都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在時空重疊之中,劉禹錫似乎站在了西湖邊,張炎似乎又立足於烏衣巷,文人之間應是有惺惺相惜之感,從個人經歷來講,張炎更是詩中人。

    當年燕子知何處?張炎又魂歸何處?

    韋曲:在長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諸韋世居此地,因名韋曲。

    京兆韋氏是唐代最重要計程車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區很有影響,民間有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嶺南韋氏在唐初立有軍功,世襲刺史,韋氏家族成員拜相者共計二十為,冠絕全唐,家族仕宦率極高。

    這裡的苔深韋曲,韋氏家族輝煌後的沒落苔深,對應的是張炎家族的命運。

    江山易主、家破國滅,無依無靠,滿腔才華,又不願向異族朝廷稱臣,張炎選擇了出世為隱。只是家國之痛又怎是出世就能解脫,於是又有了草暗斜川。

    斜川:在江西廬山側星子、都昌二縣間,陶潛有遊斜川詩,詞中借指元初宋遺民隱居之處。

    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

    辛棄疾《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新愁?張炎的新愁自不會是舊愁,也不應是春愁,若說春逝,年華衰老,是人之常情,但不至於也到歐邊。張炎點明是新愁,必是他目前所碰到的困境、愁苦也是極為濃厚的。我的推測是應與元政府對南宋遺民的招攬有關,個人的生活愁苦不至於,特別是後句的無心再續笙歌夢,也對應了張炎主動放棄優渥的生活。不管怎樣,新愁加舊愁,是愁上加愁。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第一次讀到這裡,我是不喜的。明顯這個生活態度就不對嘛!我想這也是很多人說其與此詞消極的原因。我在上面強調,張炎晚年號樂笑翁,張炎在寫這首詞的時候,還遠沒有達到樂笑自得的狀態。雖沒有整體讀過張炎的詞,但我覺得這型別的詞創造對於張炎心態和詞集分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一次讀詞當然是最直觀表面的感受。我也不是學生時代了,意氣風發,在面臨失戀的痛苦,工作的不順,家庭的矛盾,生活的壓力時,我也不知道多少次輾轉難眠,解酒澆愁。我也不記得又多少次體會了酒醉之後,天旋地轉,頭痛欲裂的苦楚。近些年來,血壓升高,又準備要小孩才把白酒慢慢戒掉,偶爾才喝一倆罐啤酒。

    我們推己及人,你可以欣賞陸游、辛棄疾的滿腔熱血和不屈,但又有什麼資格來批評張炎呢!

    笙歌夢不再續,重門重掩,淺醉閒眠。立於西湖邊的張炎寫下這句時,真的是心灰意冷了嗎?這是他給自己以後的生活選擇的道路。還是說不看元政府的侵擾,以此詞來表達自己的無心無力為官。我當然希望是第二種,雖不是自身的經歷,斯人也已逝,依然不願見你在千百年前泣血飄零。所謂的愁苦,非親身經歷,哪來的感同身受,唯有一聲嘆息。

    怕見飛花,怕聽杜鵑。

    回想上闋,平波卷絮,鶯鳴暗巢,春不憐薔薇。從詞的結構來講,首尾呼應,從表達的情感來講,濃郁深厚。從結構和藝術效果來講,張炎自是專業的,此時張炎營造的情感氛圍是深鬱濃厚又千轉百回。

    飛花營造的畫面感和杜鵑意象的象徵,我覺得已沒有再續的意義,我個人更為欣賞的是怕見、怕聽二字(讓我想起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我看來,這裡丟棄了詩詞寫作的一貫含蓄委婉,感情濃烈而直白,這種直白雖說缺失了詩詞的美感,但情感猶如一顆子彈直擊人心。

    上闋張炎的傷春,傷的真是春嗎?張炎的傷的家國自我命運罷了。藏在張炎內心深處的記憶有多美好,西湖邊上的張炎現在就有多傷痛!

    對於一個遭受國難家破,生離死別的人來說,誰又願意去觸碰那內心的傷疤!

    在我看來,除了實用性文字,寄託文人情感的文字應該是很私人化的東西,是文人在自己的靈魂深處鐫刻的一個精神世界,他(她)會向你展示他(她)的精神外貌,但不包括他(她)的精神核心。你按照所謂的背景、結構、邏輯等等方向去分析,也架不住靈魂的飄渺之旅。更何況,在我看來,人本應就是道貌岸然之輩,文字如同一張面具遮住了文人真實的表情。

    關於壓卷之作,我的想法是,知道當然是一件好事,特別是是對知識有所渴求的人,但我來說,不知道也無傷大雅,自己喜歡,對你有所觸動和裨益比所謂的壓卷之作來的更為生動。

    我不知道您是學生還是已經畢業了,對於我這種已經畢業的人(特別是非專業的人)分析和看詩詞定是不會像應試教育中的理解詩詞。在我看來,看一首詩詞無非是在體會人生,在體會作者的人生,也在體會自己的人生。所以說,你要理解張炎這首詞,應該先好好的瞭解以下張炎這個人。

    你怎麼看待作者的人生和價值,以及你自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理解和分析詞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說,你的人生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在分析張炎詞時,我認為下面一句話值得你參考。

    張炎《詞源》:命意既了,思量頭如何取,尾如何結,方始選韻,而後述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湯臊子面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