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86572132988
-
2 # 賈興濤
玉米禿尖是玉米栽培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現象,常常導致玉米減產10%,甚至更多,嚴重影響了玉米種植產業的發展。那麼,玉米禿尖是什麼原因呢?
1、品種:不同品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不良環境抵抗能力不同,當不良環境條件超過其適應範圍時,易發生禿尖。
2、土壤:砂性土壤,鹽分較高,低窪易澇,耕作層過淺,蓄水保肥能力差,禿尖缺粒較重。
3、營養與水肥:施肥時,若偏施、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和微肥,尤其是玉米卡開花灌漿期缺水脫肥,會影響有機質的製造與運轉,致使玉米吐絲較晚,田間花粉減少,花粉、花絲壽命短,致使玉米禿尖。
4、氣候:玉米開花階段遇高溫乾燥天氣,影響玉米雌雄穗的發育,玉米散粉時陰雨連綿,影響正常的開花授粉,授粉時無風使授粉不良,都可以造成禿尖。
5、種植密度過大:密度大時,由於營養髮育不良,灌漿期田間鬱閉,通透性差,使果穗頂部籽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形成禿尖。
6、病蟲害:玉米紋枯病和莖腐病的發生,都可影響玉米正常的生長髮育,致使玉米生長不良,尤其是在玉米抽雄時開始大量發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開花授粉,造成禿尖。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用適合品種。
根據種植玉米地塊,選用適宜的品種。一般硬粒型品種禿尖發生輕,而馬齒型則較重。
2、合理確定種植密度。
根據品種特性、生理特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方式,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使植株得到良好的發育,減少禿尖的發生。如大穗型或平展型要適當稀植,而中穗型或緊湊型可密些。也可採用大小壟種植技術,以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狀況。
3、加強田間管理。
(1)改良土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提倡使用高溫漚制的堆肥,如農樂活性有機糞肥,每667m 2施250kg ,溝施後蓋土,改善土壤結構狀況,促進玉米的生長髮育,增強其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加強開花前後的田間管理,提供充足的肥水條件,保證雌花分化時養分的供應。尤其是在玉米拔節後培土,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玉米根系的發育。
(2)玉米拔節後生殖器官發育旺盛,水分供應要適時、適量,以防旱害和澇害,可促進雌雄穗的發育,保證玉米在開花散粉或灌漿時有充足的水分;增施有機肥,平衡施氮、磷、鉀和微肥,後期可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的尿素溶液作根外追肥。
4、科學進行肥水管理。
做到不缺水、不缺肥。開花前後採用配方施肥,提供充足的肥水條件,保證雌花分化時養分的供應。如遇乾旱,在早晚應抗旱澆水,保證玉米在開花散粉或灌漿時有充足的水分;平衡施肥,後期可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1%的尿素溶液根外補肥。
5、採取人工輔助措施。
(1)人工輔助授粉。
在晴天上午9-11時,用臉盆或紙製容器墊上紙,將雄穗花粉抖落在紙上,然後用毛筆或棉花團蘸適量花粉,逐一抖落在玉米雌穗花絲上,也可將花粉倒入紗布口袋內,用口袋在雌穗花絲上撲打,人工授粉可進行2-3次。
(2)進行隔行去雄。
也可隔株去雄,這樣能增強光照,降低養分消耗,促進頂部的子粒飽滿,且有利於花粉散落在花絲上,提高授粉率。去雄時間,以雌穗露出1/3時進行,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去雄,以利傷口癒合。
(3)剪去雌穗頂端高出玉米穗軸1cm 的部位,用剪刀將苞葉邊同花絲一起剪掉,隔2-3天再剪第二次。剪後胚軸受精的花絲不再伸長,而中間沒有受精的花絲繼續生長,從而得到受精的機會,實現多結實而減少禿尖。
6、及時排澇抗旱。
玉米生長中後期如遇陰雨天氣,田間持水量超過80%以上時,要排水防澇,以防玉米早衰。且抽雄前遇旱及時澆水,避免“卡脖旱”。
7、藥劑防治。
(1)運用生長調節劑。
①使用玉黃金,能壯根保葉,促進玉米的生殖生長,使玉米受粉好,有效解決禿尖、倒伏、空稈、小穗等問題,增產20%以上。使用方法:在玉米6~11片葉時,每畝用30毫升兌水30公斤,噴在玉米葉片上。
②使用金得樂,玉米抗倒伏增產劑。在玉米7~11片葉時,每畝用30毫升兌水15~20公斤葉面噴施。
④使用玉米矮壯飽,為超濃縮複合劑,富有調節劑及微量元素,能促進根系發育,令莖粗葉綠,提高授粉率,增產20%~35%。在玉米6~11葉時,每畝用25毫升,兌水30~40公斤葉面噴霧。
(2)防治病蟲害。
當玉米葉斑病發生後,可用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當蚜蟲發生後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0%的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
3 # 莉莉很努力
玉米禿尖是因為缺水,也就是說玉米傳過粉之後需要水份跟上,如果水份跟不上就可能禿尖。再一個也可能缺肥,也需要肥料跟上。僅供參考
-
4 # 做夢的小孩子
玉米在我們中原地區種植廣泛,玉米營養豐富,尤其在我們這兒幾乎家家戶戶都愛喝玉米麵糊糊,造成禿尖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品種:品種不適合當地氣候,當不良環境條件超過其適應範圍時,會發生禿尖現象。
2、營養與水肥:施肥時施的不均勻,尤其是玉米開花灌漿期缺水少肥,就會影響出子率;
3、氣候:玉米授粉階段遇高溫乾燥天氣,或者授粉時遇見陰雨連綿的天氣,都可能造成禿尖。
那麼該怎麼防治呢?就是加強水肥管理,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如果運氣不好在授粉期遇到陰雨天氣,要想產量高,只有辛苦農民朋友人工授粉。
-
5 # 定興小白
玉米生育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如干旱缺肥,極端天氣,高溫,玉米頂部的小花因養分,供應不足,而發育,不好,導致小花在分化過程中出現退化或者不,開花,或因為環境的原因造成玉米受精不良,不利於生長環境會降低玉米的光合作用,養分供給不足,果粒無法正常發育,或籽粒不能正常形成,玉米禿頂的原因很多
有病蟲害影響,玉米花生粘蟲呀蟲,玉米螟,大小斑,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使葉片早衰,光合作用減弱,營養供給不足,也能造成禿頂發生
很多品種耐旱,耐高溫性差,在高溫天氣容易發生禿頂,也有遺傳因素,但品種的差異性,對玉米禿頂的影響比例並不是太大
玉米花期時,如果遇到長時間陰雨天氣,無風天氣,由於光照不足,氣溫較低,都會降低玉米純粉受精的質量,使玉米發生禿頂
種植密度的大小,應當根據地塊水肥情況,地理條件,品種特性,靈活掌握,如玉米密度過大,會導致田間鬱閉,玉米的通風透光差,光合作用減少,造成玉米發育供給不足,容易發生禿頂
高溫乾旱,肥水,營養失調,都會造成禿頂
-
6 # 東北小亮
對於提問者所說的玉米禿尖狀況也是非常常見的!導致玉米禿尖的情況也有很多種,下面咱們就一起聊聊玉米的禿尖都是什麼原因!
第一
趕上所謂的年頭不好,長時間沒有自然的降雨導致乾旱缺水!其實不管是什麼農作物個人都一樣,一樣需要水的滋潤,玉米缺水輕者導致玉米杆幹黃,玉米棒小或是禿尖,嚴重會導致農作物死亡!很顯然,如果是農作物缺水導致的,就應該按情況及時的人工灌溉一些水!
第二
土地貧瘠,缺少養分,農作物需要透過土壤來獲取氮磷鉀等微量元素,來支撐果實的生長,如果土地貧瘠很可能導致農作物營養不良而禿尖,這種情況下,在耕種之前給土地施點農家肥料,讓土地更富營養,或是農作物生長期間,追加一些化學廢料如尿素等!這樣的玉米顆粒會更飽滿,更好!
第三
導致玉米禿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招染到病蟲害。一些害蟲以玉米杆或是根部和葉等為食,這樣導致玉米葉稀少,農作物遍體鱗傷,這會直接的影響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導致禿尖!自然這樣的玉米果實就會比健康的玉米果實更小,也會大大的減少農作物的產量。這樣的話,應及時噴灑相關的病蟲害農藥,去除蟲害!
以上三點是導致玉米禿尖最主要的原因。其實照顧好農作物並不容易!它成長中的每個環節都要維護好,發現問題就用相應的辦法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將產量最大化!
-
7 # 90後小農
玉米禿尖是玉米比較常見的問題,一般的情況有,選擇的品種不適合當地的氣候,容易造成禿尖,還有管理不到位營養不好,施肥不到位在玉米生長期間至少還要追加兩次水肥尿素也可以,尤其是出喇叭口時候必須要追加水肥,這樣才能提高產量,保證營養跟得上,土地太瘦,水份不足,種植密度太高為了增加產量加大了種植的密度,但是沒有想到密度太高反而會造成禿尖而降低了產量,Sunny不足等這些原因都是容易造成玉米禿尖的原因,所以在種植玉米的時候要把品種選擇好,適合當地的品種,合理有效的種植產量會更高,正確的施肥方法,提高產量
-
8 # 清清說蝦
近些年,隨著中國玉米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玉米在種植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玉米禿尖就是其中的一種。玉米禿尖症狀是怎麼樣呢?
在玉米穗頂端出現缺粒、乾癟、少粒、無籽粒的現象稱之為玉米禿尖,這是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禿尖現象對玉米的產量影響較大,可能使玉米產量減少10%--20%。
玉米禿尖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1、一側不結籽粒,果穗向缺粒的一側彎曲。2、果穗上半部分結少量的籽粒,零散分佈。3、果穗頂部籽粒細小或無籽粒。
造成玉米禿尖的原因如下:
1、密度過大。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由於種植密度過大,肥料不充足,使玉米營養不良。
2、天氣原因。在高溫乾旱或陰雨天氣時,雌雄花期分開造成不能正常授粉。
3、劣質品種。種植劣質玉米種子也會導致禿尖的現象。
4、病蟲害。當玉米上有蚜蟲、玉米螟、大小斑病等病蟲害後,如果不及時的防治,也會造成禿尖。
5、種植時間晚。玉米種植的時間太晚,受氣候的影響也容易使玉米禿尖。
玉米禿尖的預防措施如下:
1、選用優良品種。選擇抗旱、耐高溫、抗病害的優良品種。
2、合理的種植密度。根據品種的不同特性,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使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風、透光。
3、合理施肥澆水、施藥。玉米開花時正值夏季高溫、乾旱的時候,如果不及時澆水,會降低花粉的生命力和活性,甚至造成花絲枯萎。在夏季需要及時澆水,併合理的增施有機肥、氮、硼、磷、鉀、鋅等微肥。當發現病蟲害時,根據不同的情況,噴灑不同的藥物來治療。
4、人工輔助授粉。玉米在雄花開花期,如果遇到高溫或連陰雨天氣時,可以採用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提高受粉質量,減少禿尖的發生。人工輔助授粉要在露水曬乾後,當大部分的植株開始散粉時進行。可以採用搖株的方法進行授粉,一般每2天進行一次,連續3次,就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結實率。
5、合理的選擇種植時間。根據玉米的品種不同,合理的選擇種植時間,並適當的推遲玉米的採摘時間,使玉米更加成熟,籽粒更飽滿。
-
9 # 未來農業工作者
在中國,玉米被廣泛種植,是面積和產量第一大作物。正因如此,玉米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影響生產的問題都會牽動億萬種植戶的心。玉米禿尖現象就是其中之一。玉米禿尖現象就是玉米雌穗頂端籽粒敗育或根本沒受精發育而缺少正常籽粒的現象。禿尖雖是玉米生產中的普遍現象,但有輕重之分。那麼玉米禿尖對玉米生產有什麼影響,玉米為什麼會禿尖,如何預防或減小玉米禿尖現象的發生?
首先,玉米禿尖對生產的影響。玉米禿尖現象通常有兩種型別,一種是苞葉內禿尖,一種是苞葉外禿尖。前者剝開苞葉後才能看到,而後者由於禿尖暴露於苞葉外而很明顯。無論何種禿尖,一般都會減少玉米的產量,而且禿尖還會成為一些病蟲害的侵入點,影響玉米的品質。所以減少禿尖的發生,對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其次,為什麼會禿尖,即禿尖如何發生的。這個問題是禿尖現象中研究最多的問題,也是最複雜的問題,觀點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品種不同,禿尖輕重不同。品種因素(遺傳因素)是影響禿尖發生的內在因素,禿尖的大小受內部遺傳基因控制,而且這種遺傳性狀可以傳遞給下一代。所以,選擇好的品種是減少禿尖發生的關鍵因素。但,並不是禿尖的品種都不是好品種,比如先玉335,雖然禿尖但產量還行,種植面積也很大。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影響了玉米的受精作用。高溫、乾旱、陰雨寡照都對玉米結實不利。在玉米雌穗的分化過程中,若出現不良的氣候,比如高溫等,可能就會導致玉米頂端的雌穗小穗分化受限,進而導致雌穗的敗育;高溫也影響花絲和花粉的活性,使花絲木質化加快,花粉活性降低,最終導致玉米禿尖的發生;同樣陰雨寡照也會影響玉米的受精作用,使玉米出現禿尖的現象。
(3)營養因素。玉米雌穗中部或靠下的花絲先吐出,中下部的籽粒發育快,營養競爭優勢強,一般不會導致缺粒的現象,而基部和頂部的籽粒發育較晚,營養競爭力較弱,在植株外部營養不足的情況下,由於營養競爭上的弱勢,就會導致籽粒發育慢甚至停止發育而出現禿尖或禿屁股(基部籽粒小或無籽粒)。
(4)內源激素。據相關研究,內源激素對玉米禿尖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比如赤黴素、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具有促進籽粒發育的作用,減少禿尖的發生,而雌穗頂端脫落酸含量與禿尖長度呈極顯著相關。所以某些激素在調節玉米籽粒發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很值得深入研究。搞清楚這個問題,透過外源激素的噴施減小玉米禿尖的長度可能會實現。
總而言之,品種內在的遺傳因素是決定禿尖長短的的根本因素,決定著禿尖的有無,而環境、營養或激素因素影響著禿尖的長短。所以,在玉米生產中,減少禿尖的發生還需要培育推廣相應的抗禿尖品種,同時結合具體的田間管理,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禿尖對玉米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以上內容來自我的文章《玉米禿尖知多少》)
-
10 # 郭士強專注菠菜香菜
品種:不同品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不良環境抵抗能力不同,當不良環境條件超過其適應範圍時,易發生禿尖。
2、土壤:砂性土壤,鹽分較高,低窪易澇,耕作層過淺,蓄水保肥能力差,禿尖缺粒較重。
3、營養與水肥:施肥時,若偏施、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和微肥,尤其是玉米卡開花灌漿期缺水脫肥,會影響有機質的製造與運轉,致使玉米吐絲較晚,田間花粉減少,花粉、花絲壽命短,致使玉米禿尖。
4、氣候:玉米開花階段遇高溫乾燥天氣,影響玉米雌雄穗的發育,玉米散粉時陰雨連綿,影響正常的開花授粉,授粉時無風使授粉不良,都可以造成禿尖。
5、種植密度過大:密度大時,由於營養髮育不良,灌漿期田間鬱閉,通透性差,使果穗頂部籽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形成禿尖。
6、病蟲害:玉米紋枯病和莖腐病的發生,都可影響玉米正常的生長髮育,致使玉米生長不良,尤其是在玉米抽雄時開始大量發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開花授粉,造成禿尖。
玉米禿尖怎麼辦
1、因地制宜選用適合品種。
根據種植玉米地塊,選用適宜的品種。一般硬粒型品種禿尖發生輕,而馬齒型則較重。
2、合理確定種植密度。
根據品種特性、生理特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方式,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使植株得到良好的發育,減少禿尖的發生。如大穗型或平展型要適當稀植,而中穗型或緊湊型可密些。也可採用大小壟種植技術,以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狀況。
3、加強田間管理。
(1)改良土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提倡使用高溫漚制的堆肥,如農樂活性有機糞肥,每667m 2施250kg ,溝施後蓋土,改善土壤結構狀況,促進玉米的生長髮育,增強其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加強開花前後的田間管理,提供充足的肥水條件,保證雌花分化時養分的供應。尤其是在玉米拔節後培土,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玉米根系的發育。
(2)玉米拔節後生殖器官發育旺盛,水分供應要適時、適量,以防旱害和澇害,可促進雌雄穗的發育,保證玉米在開花散粉或灌漿時有充足的水分;增施有機肥,平衡施氮、磷、鉀和微肥,後期可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的尿素溶液作根外追肥。
4、科學進行肥水管理。
做到不缺水、不缺肥。開花前後採用配方施肥,提供充足的肥水條件,保證雌花分化時養分的供應。如遇乾旱,在早晚應抗旱澆水,保證玉米在開花散粉或灌漿時有充足的水分;平衡施肥,後期可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1%的尿素溶液根外補肥。
5、採取人工輔助措施。
(1)人工輔助授粉。
在晴天上午9-11時,用臉盆或紙製容器墊上紙,將雄穗花粉抖落在紙上,然後用毛筆或棉花團蘸適量花粉,逐一抖落在玉米雌穗花絲上,也可將花粉倒入紗布口袋內,用口袋在雌穗花絲上撲打,人工授粉可進行2-3次。
(2)進行隔行去雄。
也可隔株去雄,這樣能增強光照,降低養分消耗,促進頂部的子粒飽滿,且有利於花粉散落在花絲上,提高授粉率。去雄時間,以雌穗露出1/3時進行,在上午9時至下午4時去雄,以利傷口癒合。
(3)剪去雌穗頂端高出玉米穗軸1cm 的部位,用剪刀將苞葉邊同花絲一起剪掉,隔2-3天再剪第二次。剪後胚軸受精的花絲不再伸長,而中間沒有受精的花絲繼續生長,從而得到受精的機會,實現多結實而減少禿尖。
6、及時排澇抗旱。
玉米生長中後期如遇陰雨天氣,田間持水量超過80%以上時,要排水防澇,以防玉米早衰。且抽雄前遇旱及時澆水,避免“卡脖旱”。
7、藥劑防治。
(1)運用生長調節劑。
①使用玉黃金,能壯根保葉,促進玉米的生殖生長,使玉米受粉好,有效解決禿尖、倒伏、空稈、小穗等問題,增產20%以上。使用方法:在玉米6∼11片葉時,每畝用30毫升兌水30公斤,噴在玉米葉片上。
②使用金得樂,玉米抗倒伏增產劑。在玉米7∼11片葉時,每畝用30毫升兌水15∼20公斤葉面噴施。
④使用玉米矮壯飽,為超濃縮複合劑,富有調節劑及微量元素,能促進根系發育,令莖粗葉綠,提高授粉率,增產20%∼35%。在玉米6∼11葉時,每畝用25毫升,兌水30∼40公斤葉面噴霧。
(2)防治病蟲害。
當玉米葉斑病發生後,可用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當蚜蟲發生後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0%的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回覆列表
玉米禿尖是因為缺水,也就是說玉米傳過粉之後需要水份跟上,如果水份跟不上就可能禿尖。再一個也可能缺肥,也需要肥料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