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孝公渠梁
-
2 # 商文君
達成某事的實質條件和輔助條件往往是需要區分的,它們也許都可以理解為“基礎”。假如你問我一個牧羊人生存的基礎是什麼,我會問答是羊群,但肯定有人認為鞭子等工具也同樣重要。
就這個問題而言,我個人認為:中國皇帝的權力根基存在於一個不斷下探的過程,從大貴族到小貴族,最後落腳於千千萬萬的農民,這是一個與直覺相悖的結論,其本質就在於,將權力基礎構築在技術條件所允許的最基層,將盡可能多的人力和資源納入皇權的統轄範圍內。事實上,沒有任何君主比古代中國皇帝更明白和強調民本、愛民如子等思想。
中國古代皇權的擴張史體現為對帝國的中層貴族及文官集團的打擊分化和對下層農民的拉攏和組織,前者是皇權的工具和手段,後者是皇權在基石和目的。具體說來:
▶1.皇權萌芽於封建時代的法家思想。東周的封建制類似於西歐的封建制。但在戰國時代殘酷的生存壓力下,以及陪臣執國命的下克上風潮,諸侯們發現,將國內的農奴從封建貴族手裡搶奪過來以為己用,才是富國強兵的最好辦法。所以,法家要行法令、重軍功、破世襲、設郡縣,誰能控制基層生產力並打壓國內貴族,誰就在生存競爭中勝出。三晉和秦的改革,本質都是去封建化而集權化,廢王道而興霸道,所以戰國時期戰爭規模和殘酷性遠逾春秋,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結構的權力組織方式發生了質變。帝制只是這個過程的必然結果罷了。
▶2.秦帝國的覆滅,說明了過於激進的法家改革超越了時代,而遭受了客觀規律的懲罰。項羽乃是一個致力於恢復舊有封建體制的人,看看他的分封制度就知道了。而他的鬥爭思想也是舊貴族式的,最後敗於劉邦不擇手段的底層哲學。劉邦的漢朝,開始時封建與律令並重,行郡國體制。但事實上,皇權一旦確立,自有其擴張意志,與諸侯的割據自主意志水火不容。皇權的鬥爭思路始終明確,拉攏老三打擊老二,把大家都變成老三。所以皇帝要削藩推恩,外儒內法,興經學,舉孝廉,培植忠於皇帝的官僚集團,對抗割據諸侯。大膽假設一下,假如皇帝無法消滅諸侯,雙方妥協,簽訂某種盟約,歷史就會是另一種樣子。這種假設確實存在,那個盟約就叫大憲章。
▶3.但不管怎麼樣,中國皇帝在漢朝就完成了法蘭西在十五六世紀、德意志在十七八世紀才完成的事,中國的制度確實相當早熟。割據諸侯是貴族的最高階表現形式,卻非唯一表現形式。割據貴族被消滅後,貴族以門閥士族的形式重新崛起,以相權的姿態挑戰皇權。王與馬共天下,李氏未列《氏族志》第一位,再看看六朝隋唐的宰相都姓什麼,就可以知道此時士族大姓的地位有多高,隋唐時皇權依然強烈依賴各大貴族。王謝二家完全有可能發展成日本藤原攝關那樣的地位,元和方鎮距離戰國大名也就是一步之遙了。不過我大中華代有人才出,一個長期被汙名化的暴君,實則是中華帝制轉型期的偉大推手,隋煬帝設立的科舉制,逐漸消解了氏族大家賴以立身的經學基礎,等到後來進士科壓倒明經科,世襲的門閥學霸就徹底沒落了。皇帝的策略依然是吸收下層瓦解中層,科舉對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敞開了懷抱,只要你識字,能透過國家的文化考試,就可以進入權力體系,這個條件真的不能再低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擴大公務員招生考試範圍,打破官二代權力壟斷,將貴族改組為文官。這件事,我大中華帝國在宋朝時就圓滿完成,而不列顛直到十八九世紀才完成。
▶4.明清兩代,皇權達到頂峰,作為個人的宰相消失了,而是以內閣的形式出現。內閣集中了帝國最優秀忠誠的人才,卻只甘於做皇帝的顧問和參謀,制度設計可謂臻於完美,以至於皇帝藉助於宦官就能將文官系統玩弄於股掌之上,而這個文官系統頗具受虐狂體質,在皇帝長期怠政時依然正常運轉,若論“天才設計的制度,傻瓜都能執行”,後世的美利堅也不過如此吧。其秘密在於何處呢?簡單來說,明清皇權進化到了人類專制文明史上的最高階段,神馬埃及法老、土耳其蘇丹、俄羅斯沙皇都比不上,皇帝碾碎了一切可以挑戰他的力量,將貴族改為技術官僚,將基層百姓改組為原子化的自耕農集團,對農民之外的工商業者實行嚴格管制。
明朝官員俸祿之微薄,貪腐懲戒之嚴酷,地主認定標準之低下,工商業發展之貧弱,都體現了這種制度設計的良苦用心。皇帝透過占人口1%的官僚集團來管理99%的自耕農集團,皇帝把這個官僚集團調教打造的越來越聽話和順手,越來越沒有自主意識和自身立場。皇帝是牧羊人,官僚集團是鞭子,農民是羊群。顯然,羊群才是牧羊人的核心關注,所以,用不著懷疑中國皇帝愛民如子的真心,看看崇禎的遺言和嘉慶的罪己詔,滿滿的都是愛。皇權的強大穩固,還體現為逐漸解決了困擾前代的各種痼疾,如強藩、貴戚、女主、權相、宦官、軍鎮、邊患、立儲等等問題逐一解決,連皇帝的良品率也有明顯上升。
但是,這也是皇權最危險的時刻。皇帝徹底消滅了貴族制度,貴族全部降格為技術官僚,其人格尊嚴與創新意識都遠遜於貴族時代,士大夫精神淪落為官僚習氣,官僚集團既然只是皇帝的工具,那麼皇帝自然就成為承擔最終責任的那個人(當然在小事上皇帝總能拉幾個奸臣給自己擋箭),開始直面千千萬萬的平民。從好的方面講,皇帝將自己與每一個平民捆綁在一起,也就是我所謂皇權的根基在農民。但從壞的方面講,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皇帝接管了最廣大的基層,那麼就得有治理基層的本事,否則,就會被屌絲的力量反噬。至少有兩個問題,中華皇權一直很難解決:
▲第1、官僚系統的腐敗和低效化就像癌症一樣無法醫治。
好的監察機制仍在探索階段,分權制衡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這與皇權日益集中的歷史大勢又相違背,分權只能在皇權達於鼎盛時才可以,皇權孱弱,則無權可分。此時,皇帝已經透過內閣構建了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行政系統,透過軍機處構建了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軍政系統,宦官和后妃制度保證了家族延續,科舉和儒教統一了意識形態,而就後期中華帝國的病症而言,皇帝還需要構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司法監察系統來制約行政系統,然後發展工商業,釋放民間活力。而皇帝本人,始終牢牢掌握立法權和最高的自由裁量權。
可惜帝國的反腐方針彼時仍停留在道德說教和嚴刑峻法的階段,新的制度設計來不及嘗試,帝國的命運就終結了。
▲第2、對自耕農經濟的過渡依賴扼殺了工商業和社會活力,皇帝締造了一個沒有貴族的國家,雖然他本意是消滅武力和權力上的貴族,但資本上的貴族,知識上的貴族,技術上的貴族也被一併消滅了。而穩定的農耕經濟只需要幾代人就達到了帝國所能供養和管理的人口上限,帝國墮入人口陷阱,成了一個憂心忡忡的皇帝+瞞上欺下的官僚+怒火中燒的屌絲所組成的國家。因為沒有其他途徑容納多餘人口,一切問題都會在僧多粥少的前提下放大。天災和腐敗成為導火索,憤怒的流民將直接否認皇帝的合法性,改朝換代,血流成河。新朝由於一切重來,看起來很好很強大,但實際上,一切都沒有改變,很快就會循入老路,反而強化了部分人動不動就改弦更張,推倒重來的慣性思維。
而這種頻繁的格式化重灌系統,一次次消滅了民間自發產生的資本、知識和思想,製造撕裂和斷層,而社會的嬗變,本來是要靠他們來孕育的。所以,腐敗和流民,是中國兩千年來無解的難題。但歷史的慣性很難打破,雖然這套制度安排一再崩潰,並被人恥笑為中華王朝週期律,可沒有皇帝輕易放棄,那些外行人根本不知道我們的皇帝有多拼。古人不比今人,無法跳出那時的侷限做超前的制度設計。事實上,中華帝國的悲劇不是設計得不夠好,而是太專注於制度設計,忽略了道法自然的哲學,而很多東西,除了瞎碰,想是根本想不出來的。從秦到清,歷代帝國的穩定性一直在增強,前代的問題後代改進後就不是問題了。
到了近代,其實唯一的問題就是腐敗(人口和工商業發展問題超越了古人可以設計的範疇,不能強求。其實這個反倒是最不用刻意設計的),皇帝希望有一個高效順手的官僚系統,農民也是如此,於是,問題簡化為皇權和“民權”如何一起馴服官僚系統了。皇帝和百姓致力於建立一隻思想過硬,令行禁止,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最好死後遺物就是一件補丁衣服的官僚集團,雖然治標不治本,但總體來看,我仍然認為中國的皇權是不斷進化完善的,唐無漢之貴戚,宋無唐之權宦,明無宋之冗吏,清無明之昏君。
兩千年來,偉大的中華帝國不重科學,不事工商,在一條看似不可能的道路上,設計了一系列超越同期歐洲的制度,凝結了上百代人的智慧和血汗,反覆改進和最佳化,就在即將升到三級基地那一刻,被歐風美雨堅船利炮一波推倒,盪滌殆盡,實在令人慾哭無淚,嘯不自禁!不過兩千年的歷史軌跡如果說改變就能改變,中國就不叫中國了。君不見,帝國其實從未走遠,它一直身在曹營心在漢,在西方諸教的藏經閣裡潛心學習,專揀高精尖的來練,說不定哪天就逆練九陰真經成功,榮耀歸來,大殺四方了。
▲結語:這個問題我也不能說理解得很透徹,想說清楚肯定也很難。可以跟你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過程。我第一次觸及到這個問題,是翻書時讀到秦昭襄王稱西帝的
典故,那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在古代政治語境下,“王”帶有封建共主的意思,“帝”則有後世獨裁者的意思。所以王與王道對應,與孔子的學說對應,與傳統大
貴族也即“卿大夫”階層對應,是封建化的。而帝與霸道對應,與法家的學說對應,與新興小貴族也即“士”階層對應,是去封建化的。這才能解釋為什麼法家改革
最成功的秦國建立了集權的帝制,戰國那些血淋淋的戰例,往往發生在那幾個法家改革的強國之間。而傳統儒家最興盛的齊魯宋衛等國,卻是東周封建制最發達、小
國林立的地區,並且相對和平。而法家,實際是儒家的左派。我第二次加強對皇帝的理解,則是受到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轉變的啟發。這裡有一個與我們華人所
接受的教育觀念相抵的事實:皇帝都是功勳卓著的將軍,先以軍功獲得實力,然後,他們都討好民眾,以人民的保護者自居。最擁護皇帝的,恰恰是平民階層,最反
對皇帝的,恰恰是元老院所代表的共和國傳統貴族。也即,大凡打著全民大眾旗號的,恰恰是最獨裁的。也因此,古希臘人就有關於民主-寡頭-獨裁-民主的迴圈
論證,皇帝集天意民心於一體,這個民心,就是最底層大眾的意志合流,這就是帝制的根基。因此,中國皇帝不是親貴族的,他恰恰是反貴族的,所以中國後來演變成一個無貴族的社會。皇帝不是什麼貴族統治者階級的代理人,而是整個統治階級都只是皇帝意志的體現和工具罷了。皇帝一直苦惱的,是這個工具總是被玩壞,讓他失去民心,害得他不停改朝換代。
-
3 # 風正輕搖雨自飄
皇權被認為至高無上的,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因素足以危害到它的穩定性上。
1、名門士族與士大夫層面,和朝廷官員層面,由於理念上的相通,形成了對皇權的很大的壓力,造成皇權的不穩定性。
2、各地有實力、握有兵權的藩王、藩鎮節度使、朔方藩鎮節度使、擁有重兵的將領等也對皇權有極大的威脅,也足以危害到皇權的不穩定。
3、宦官閹黨集團造成的破壞力也對皇權形成極大的威脅。
4、官員拉幫結派形成黨爭,對皇權也會造成危害。
5、政令失和嚴苛,足以危害到皇權。
6、天災人禍,造成民間重大疾苦,流民的產生也會對皇權產生致命危害。
7、邊患頻仍,戰亂不止對皇權的危害也是極大的。
8、皇權自身的腐朽是皇權不穩定的最重要因素。
綜合上述,內憂外患都足以危害到皇權的不穩定,但皇權本身的專制和至高無上,造成的社會危害和人民苦難,才是它最不穩定的因素,而且無解。
-
4 # 長安旭哥
歷史課本告訴我們,皇權和相權之爭始終貫穿著整個封建社會,但實際上,回看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相權從來都沒有威脅過皇權。
反而是,外戚集團和地方割據勢力,時時刻刻威脅著皇權的安危。
王莽畫像
外戚集團外戚就是皇帝的母族或者妻族,雖然和皇帝不是一個姓,但好歹也是親戚,總比士大夫這些外來人可靠。
所以,歷朝歷代,外戚勢力往往得到重用,但他們真的靠得住嗎?
西漢初年的諸呂之亂,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外戚奪權事件,好歹被劉姓諸王和功臣集團鎮壓了下去,保住了劉姓江山。
但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西漢滅亡。王莽是誰?是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漢成帝劉驁的生母。所以,王莽是典型的外戚,不但擅權專政,還滅了西漢,黃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
後世的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是北周宣帝宇文贇的老丈人,也就是北周靜帝宇文闡的外公。宣帝去世後,年幼的靜帝宇文闡繼位,楊堅作為託孤大臣輔政,逐漸掌控了國家大權。在公元581年,直接逼迫靜帝宇文闡禪位給自己,直接奪取了外孫的江山!
大名鼎鼎的一代女皇武則天,也是由皇后之位,掌控國政,臨朝稱制,然後廢了自己兒子的帝位,武周代李唐!
漢初七國之亂形勢圖
地方割據勢力地方割據勢力分為兩種,一種是分封制下的各諸侯王,一種是中央王朝管制下的地方藩鎮。二者的共同點是,都具有相當大的財政、人事以及軍事自主權,所以,當中央政府衰弱時,地方割據勢力便蠢蠢欲動。
秦國本是周王室的分封國,但周王朝卻最終亡於秦國之手。
西漢初年,地方諸侯坐大,威脅中央政府,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建議,推行削藩令,引發七國之亂,中央政府差點被推翻。
明成祖朱棣也是以藩王的身份,起兵造反,奪了侄子的皇位,不過大明朝還是大明朝,皇帝只是換了一個姓朱的人來當。
唐朝從唐玄宗時期,邊疆形勢由攻轉守,開始在邊疆設立節度使,賦予財權和軍權,守衛邊關,但地方節度使權力不受控制,迅速發展成足以威脅中央政府的地方割據勢力,很快引發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而衰。
最終唐朝也是亡於地方割據勢力之手。
唐朝藩鎮割據形勢圖
可見,外戚集團和地方割據勢力時刻威脅著皇權的安危,稍有不慎,便有亡國之虞。
宦官集團也被認為是皇權的一大威脅,但是宦官無後,奪了位又給誰呢?所以,宦官集團多是依附於皇權,擅權專政,而無奪權。
反而被皇帝處處提防的丞相,卻從來沒有一個篡權奪位的,箇中緣由,大概他們都是儒家體系下生產出來計程車大夫,天然的具有忠君愛國的情懷吧!
-
5 # 歷史飛凡觀
從秦始皇建立帝制以來,至高無上的皇權就是每個君王的本能追求,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在朝著擁有最大力量的皇權出發,但是中間偶爾也有意識清醒的皇帝認為權力是把雙刃劍,所以他們會自發的為皇權加上一些制約的枷鎖,雖然看起來是限制皇權,但是從長遠來看是為了保障皇權更穩定的發展。
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危害到皇權的不穩定因素呢?主要有以下幾個階層或者說群體。
第一、 宗室。宗室,也叫做內親,一般是指皇帝的親屬,比如秦二世胡亥登基之後為了避免被宗室奪位,將其他的兄弟姐妹全部誅殺,再加上他奪位之前就矯詔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秦始皇的嫡系血脈除他自己全部都幹掉了,胡亥後來被趙高所殺,秦朝王室後來也被項羽殺的乾乾淨淨,一代霸主秦始皇的嫡系血脈就此全部斷絕。
第二、 外戚。漢朝吸收了秦朝的教訓,劉邦在分封諸侯王之後就開始後悔了,認為這些異姓王會是天下動亂的根源,這些後患不能留給子孫解決,於是劉邦自己出手將諸侯王剿滅,並大封劉氏子弟為王。可惜事實證明同姓王也不見得就可靠到哪裡去,因為諸侯國阻礙了大漢朝經濟的發展,漢景帝劉啟下令削藩遭到了地方的反彈,地方諸侯國發動了“七國之亂”,雖然很快被平定下去但是景帝也沒敢再削藩,後來還是武帝時期利用“溫水煮青蛙”的推恩令才將地方諸侯王削弱。
第三、 藩鎮武將。這個可以放到一起說,因為藩鎮首領基本都是武將,而武將如果厲害的話,那基本就會出現功高蓋主的情況。兩漢基本都可以說是亡國於外戚之手,西漢亡於王莽,東漢亡於董卓,再說曹操將女兒嫁給漢獻帝劉協,也算是外戚,只不過大家都被他權臣的名號吸引住了,而且曹操的身份太複雜,集權臣、外戚、藩鎮於一身,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兵不血刃由後世子孫取而代之,後世的五代的開國君主和北宋的趙匡胤,基本都是武將出身。
第四、 世家大族。雖然藩鎮武將奪取了天下,但是可以馬上得天下卻不可以馬上治天下,於是治理天下還是要依靠讀書人,而在許多時候,讀書人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的,所以世家很容易就攫取了朝廷的權力,於是也慢慢開始了取而代之的過程,司馬氏就是這麼幹的。
第五、 異族。這個有點無奈了,一個朝代總有強盛和衰弱的時候,最可怕的就是正當它衰弱的時候,在它的邊疆有另一個民族崛起,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任你幾路來,我自一路去”。
而皇帝千百年來苦心限制的相權,並不是危害皇權的不穩定因素,相反正是有著相權的制約,皇權才沒有成為脫韁的Mustang,而是在有序的發展著,最重要的一點,兩千多年來,還沒有哪一個宰相造反成功自己登基當皇帝。
-
6 # 盛夏一抹清涼
感謝提問。
封建時代,皇權至高無上,但是皇權並不是無所不能,也要受到制約。歷史上可以威脅到皇權的因素有丞相領銜的相權,士族,文官集團,後宮力量以及閹黨。
相權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施行了一套官僚體系,即在中央設立丞相,為百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其餘太尉、御史大夫等負責軍事和監察百官,而丞相則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一旦皇帝幼小或者軍政大權盡歸於丞相,那麼皇帝的地位便會受到挑戰,嚴重的甚至會失去皇位甚至是性命不保。
例如漢代的四朝元老霍光便是一位能夠威脅到皇權的人物。漢武帝臨死之前,命霍光等人輔政,漢昭帝在位期間,霍光權勢日重。昭帝死後,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結果劉賀荒淫無度,被霍光聯合大臣廢了他的帝位,另令武帝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為帝,也就是漢宣帝。
東漢末年的丞相曹操就更是生猛了,曹操就任丞相期間,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整個北方,皇帝就要屈服於他的權勢之下。而繼承他的衣缽的曹丕直接廢掉了漢獻帝,自己當皇帝。
士族士族是可以危害到皇權的第二大因素。自漢代以來,由於選官制度如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的實行,使得世家門閥的力量越來越強大。
到了南北朝時期,更是形成了幾大著名的門閥貴族,如關隴貴族集團、山東士族、江南士族、隴西士族等等,基本都是以地域關係形成強有力的集體。
士族聯合在一起,可以與中央朝廷分庭抗禮,甚至是影響朝代的更迭,北周、隋朝、唐朝都是在關隴貴族的支援下建立的。
除去丞相和士族之外,還有文官集團也是危害到皇權的一大因素。
文官集團唐朝以後,士族門閥漸漸淡出了統治階層。由於科舉制度的興起,寒門士子成為了文官集團的主力,並且走到了對抗皇權的前沿。
尤其是明清時期,丞相這一職位的廢除,使得文官的權力不但沒有減弱甚至是得到了增強。這一集團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張居正,張居正在位期間,萬曆皇帝的吃穿用度都受到了很大制約。
而且明代的文官相當有毅力,不達目的不罷休,常常與皇帝斗的難捨難分,使皇權受到很大影響。
後宮與閹黨此二種力量常常是一起出現的,後宮的妃子想要干政,必須要有人傳遞訊息,擔當傳聲筒,而太監是最合適的角色。
而後宮的代表人物就非常多了,如漢朝的呂后、晉朝的賈皇后、唐朝的太平公主、清朝的慈禧太后等。而閹黨則是明朝的比較出名,畢竟明朝的太監是真真正正登上了歷史舞臺的,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
在明代的政治體系中,明成祖朱棣死後,後世子孫的威望壓制不住文官集團,只好引入另外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宦官,也就是閹黨。
結語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基本就是皇權與相權、文官、後宮、閹黨等政治力量較量的歷史。因為自帶主角光環,因此皇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佔據主導地位,但也有例外,這時就是另外幾種力量爭鬥的時刻。
回覆列表
第一個是身邊的宦官,為什麼是身邊的宦官呢?身邊的宦官,他其實是離皇帝最近,照顧皇上的飲食起居。對待皇帝瞭如指掌,如果他想要害你,簡直太簡單。歷史上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皇帝被身邊的宦官殺了很久都不知道。
第二個皇帝身邊的嬪妃和皇后,這也是離皇帝身邊很近的,皇帝很受身邊女人的影響。由於宮中嬪妃眾多,女人爭風吃醋的現象特別嚴重。為了權力的爭鬥和上位,也是非常影響政權的穩定。歷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著名的是周幽王,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國家滅亡自己被殺。
第三個,朝廷的大將擁兵自重,有很大的權利。由於將領控制著大量計程車兵和軍隊,是非常不穩定的因素。歷史上的功高震主說的就是這類人,例子也不少。最出名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最後當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