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有: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以袁紹為盟主。

    而當時的曹操依附在陳留太守張邈軍下,也算是一股獨立的小勢力。

    雖說號稱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但真正與董卓動手的,只有依附於張邈的曹操,和依附於袁術的孫堅。其它諸侯,打著討伐的旗號,無非就是坐山觀虎鬥,並沒有真正出兵與董卓軍作戰。

    曹操當時的勢力較小,又不是朝廷的官員,曹操自號代理奮武將軍,所得的兵馬都是自已花錢召募的,與董卓交戰時,張邈和鮑信都支援了曹操一部分士兵,曹操與董卓手下中郎將徐榮交戰,大敗而歸,要不是曹洪把戰馬讓給曹操,恐怕曹操就會戰死沙場了。

    而與董卓軍交戰的另一方諸侯,就是孫堅,孫堅是唯一擊敗董卓的人,不僅擊敗了董卓手下中郎將胡軫,兩次擊敗呂布,而且還斬殺了華雄,並且擊敗親自領兵作戰的董卓,孫堅以雜牌軍大敗董卓手下精銳的西涼軍,在當時可謂是名震天下。

    董卓被孫堅擊敗後,放棄洛陽,向西邊退守長安,但董卓部下都在長安以東防守,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軍,並沒有因此而追擊董卓,之後就各自發展自已的勢力。

    曹操雖然說慘敗於董卓手下,但在其後的發展中,並不是最先崛起的,最先崛起的諸侯是袁術與袁紹。

    曹操在之後,先是在兗州的東郡發展,打敗當地的黃巾軍,成為東郡太守,之後在陳宮、鮑信等人的支援下成為兗州牧,在曹操東征徐州時,陳宮、張邈反叛曹操擁立呂布入主兗州,曹操為了奪回兗州,又打了兩年的兗州爭奪戰,奪回兗州控制權。

    196年,曹操迎立漢獻帝,又獲得了司隸的控制權,官渡之戰前,曹操又擊敗呂布,趕走了劉備,佔領了徐州,到199年,曹操憑藉自已的能力佔據了兗州、徐州、司隸三州。

    袁紹是從冀州開始發展的,最早是任冀州下屬的渤海太守,袁紹以計謀奪了韓馥的冀州牧,佔據了冀州,依據自已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拉攏冀州士族百姓,實行仁政,之後與公孫瓚進行了長達8年的戰爭,最張在198年擊敗了公孫瓚,到官渡之戰前,袁紹逐步佔據了北方四州,勢力達到頂峰。

    199年時,袁紹佔據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州,擁有20萬軍隊。成為當時天下最強大的諸侯,曹操的勢力遠遠不如袁紹。

    袁紹是從南陽開始發展的,當時天下最能打的孫堅是依附於袁術的,孫堅在戰死後 ,其部將繼續跟隨袁術作戰,之後袁術將重心發展到淮南及豫州一帶,先後佔據揚州、豫州,並與陶謙爭徐州,與曹操爭兗州,之後又陸續平定江東六郡之地,到196年時,袁術就佔據了江東六郡和豫州的沛國、陳國、汝南3郡,成為當時南方較大的諸侯。

    袁術的敗筆,是從他的稱帝開始,自197年袁術稱帝后,就開始走下坡路,首先 江東孫策反叛,之後眾叛親離,到199年時,被曹操擊敗,在投奔袁紹的路上嘔血而死。但在196年袁術勢力頂峰時,甚至比袁紹、曹操的勢力都要大,但稱帝后,袁術就迅速敗亡。

    其它諸侯大多是被消滅,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就只有袁紹、袁術、曹操三家勢力發展得大些,而袁紹、袁術兩家在早期也比曹操勢力大,曹操並不是最先崛起的,反而是最後崛起的,在袁術敗亡後,官渡之戰戰勝袁紹後,曹操才成為天下勢力最強大的諸侯。

  • 2 # 命立民生

    失敗的不一定是庸才,但能在亂世中成為一方霸主並能長久屹立不倒的沒點真本事那還真不行。曹操小時候就屬於那種特別皮的熊孩子,曹操有個叔叔覺得他每天無所事事,經常向他老爹打小報告,曹操就假裝生病躺在地上抽風,他叔叔看見後就趕緊去找他老爹過來,結果過來之後看見曹操好好的,從此之後他老爹就不再相信他叔叔說的話了。後來曹操請名士許邵對自己作一個評價,許邵開始不願出面,後來實在拗不過給了一個治世之英雄,亂世之奸臣的評價。曹操聽後不怒反喜。董卓亂政,曹操借獻寶刀為名想以一人之力刺殺董卓,後失敗後星夜逃走。

    由以上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個有心機,有膽識,有抱負的人。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失敗後,曹操看出這些人都是些烏合之眾,於是廣納人才,招兵買馬,加之刺殺董卓,聯合諸侯贏得的名聲,所以能夠迅速崛起!

  • 3 # 王二講史

    既然探討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從正史出發吧,《三國演義》有點坑老曹。

    討董卓的聯軍加上曹操本人一共11路,確實,這裡面最後成事的只有曹操,袁術,袁紹,而後面這哥倆又被曹操乾死了。

    雖然討董卓的征戰中曹老闆損失最慘,但我們先來看下他在本戰中的言論:

    可以說對時局的看法一針見血,對戰術的安排也是非常得當。倘若這些人合心按著曹老闆的想法幹,董卓蹦躂不了太長時間吧!

    縱觀曹操的一生,他打過的敗仗之多恐怕只有劉備能與其比一比了。無論是征討馬超,打張秀,打漢中,他都沒少失敗,但每次失敗後他都能迅速回過勁來。

    個人覺得這和他的眼光是分不開的,他要的不是偏安一隅,而是在下統一中國這步大棋,雖然他最終沒有完成,不過是因為輸給了時間。還有就是他後來的失敗沒有動搖根基,當然赤壁之戰把他整的夠嗆的。

    回過來看他在討董卓時的表現,敢想敢幹,看破局勢,知道該走哪一步,再加上有一群鼠目寸光的人給他做陪襯,他能笑到最後不應該是合情合理的嗎?

  • 4 # 暮雨夜行歸何處

    曹操有能力也有背景,加上他用人不拘一格。

    不同於漢末按門第出身來取士,他提拔了很多寒門學子。

    讓自己的事業成長的極為迅猛!

  • 5 # 使用者68063485589苗青

    兩位一齊提問,在此一併回答:

    曹操沛國譙郡人,其父曹嵩,夲姓夏候氏,中常侍郎曹騰養子,故冒姓曹,生曹操,小名阿瞞。

    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他在十八路諸候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雖然敗得最慘,但他能認人唯賢,廣納人才。這點我們可以從《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中的比箭奪袍中不難看出。他把參與者分為兩隊,曹氏宗族俱穿紅,其餘將士俱穿綠,操夲人穿綠錦羅袍,與曹氏宗族以外的將士一般。這一點做得極高明,以此表明他對其他將士也是一視同仁,沒有偏袒曹氏宗族一方,使將士們深為感動!相比劉備就沒能做到這點,僅僅有一次,在長坂坡當趙雲救回阿斗送與他時,他故意將阿認擲於地上,曰:幾乎損我一員大將!還有老將黃忠的死也是他出言不遜,激惱黃忠,黃忠便一人偷偷出戰,中箭受重傷而亡。操禮行下士,深夜知許攸來投,連鞋都不穿,急忙出迊。由此可見,劉備和曹操尊賢納賢方面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兩種做法。也充分表現了二者在組織網羅人才方面的能力。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

    在曹操任人唯賢的用人方針下,在滅袁紹中和滅了袁紹後,有許多謀臣武將都投奔到他的帳下,曹操陣營一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典韋、許褚、張郃、徐晃、于禁、李典、張遼等,先後投奔到曹操陣營。再加系宗族的名將夏候惇、夏候淵、曹仁、曹洪。

    文臣有許攸、荀彧、郭嘉、等等。相比劉備,文臣乃諸葛一人大小事需獨撐,<後期有姜維、法正等人相助>無怪呼累得病逝五大源!

    曹操能敗後迅速興起的主要原因除以上外,他佔據了當時人口較多,工農業比較發達的華北、中原地區和西北的陝西地區,再加他採取以挾天子令諸候,拉大旗作虎皮的策略,再加袁曹官渡之戰取得勝利後,袁紹等北方諸候的幾乎所有人馬、物資地盤都歸了他,使他軍隊從過去的幾萬人馬變成了號稱百萬的大軍。

    以上是我對曹操能在失敗後迅速興起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望諸君不吝指教!

    武乃關、強、趙、馬、黃外,有個魏延、周倉、姜維、關興、張苞、王平、廖化、馬岱等,其中,張苞、關興還早病逝。中將、少將級的武將明顯不足不夠用,有很多場合只得派出五虎上將。趙雲去世後,稍能與張郃相鬥的就只剩魏延了。

    以上請加在蜀國方面的人物對比。

    致謝!

    五大源更為:五丈源。關、強,趙、馬、黃,更為:關、張、趙、馬、黃。

    變字,致歉!

  • 6 # 大飛熊騎士

    十八路諸侯其實只有十一路,還要加上歸附張邈的曹操,歸附張超的臧洪,歸附袁術的孫堅,歸附袁紹的張楊,南匈奴的於扶羅單于,這樣算起來,十八路諸侯也沒錯。我們來看看這些人在討董過程中的表現,以及結局,就知道曹操為何崛起了。

    袁紹,關東聯軍盟主,討董後最先崛起的諸侯了。因為袁紹條件好,連韓馥都是他們家門生,於是袁紹吞併了冀州,進而控制了北方。至於袁紹後來的敗亡,分析很多,這裡不再贅述。袁術,早在討董前,就接受了孫堅讓出的南陽,崛起更早,實力更強大。可惜,在討董過程中,態度不堅決,掣肘孫堅,使其不能深入。袁術作為條件最好的諸侯,能力不足,又因稱帝導致眾叛親離,不敗亡也不合常理。袁遺,袁紹堂兄,山陽太守。討董後,袁遺作為袁紹派出任揚州,被袁術打跑,終被亂兵所殺。

    韓馥,冀州牧,由於州里殷盛,專門給討董軍提供軍糧後援。但是,韓馥雄氣不足,讓州於部下渤海太守袁紹,最後懼而自殺。劉岱,兗州刺史,作為漢朝宗室,討董中卻毫無作為,後被青州兵所殺,倒成全了曹操入主兗州。王匡,河內太守,和袁紹連合討董,進兵孟津,河陽一帶,被董卓軍打得全軍覆沒,估計關東軍也因此折了銳氣,不敢前進。後來,王匡準備東山再起時,卻聽袁紹的話,殺妹夫胡母班,導致被圍攻,單單主觀能動性,就遠不如曹操了。

    張邈,陳留太守,討董中表現不錯,卞水之戰派部將幫助曹操,又責罵袁紹,袁紹便讓曹操殺了張邈,曹操不聽。但是後來張邈反水曹操,恩將仇報,不成大事,終被手下所殺。張超,廣陵太守,張邈之弟,討董中只貢獻了一個領讀誓詞的臧洪,後來被曹操攻滅。孔伷,豫州刺史,討董就去世了。橋瑁,東郡太守,討董後被劉岱攻殺。鮑信,濟北相,和曹操一起打了汴水之戰,後來迎接曹操入兗州,成了曹操崛起最大的“貴人”。

    歸附的眾諸侯裡:

    孫堅,破虜將軍,討董中兩敗呂布,連董卓都忌憚,無奈獨木難支。最可惜的是,孫堅後來意外死在和劉表的交戰中。否則以孫堅的能力,早晚也會作為諸侯崛起。臧洪,廣陵功曹,慷慨激昂領讀關東聯軍的誓詞,讓全軍振奮。搞笑的是,關東聯軍大部分嘴上說得好聽,身體卻很誠實!討董後,臧洪任青州刺史,成績不錯,可惜和袁紹關係破裂,屬於即將崛起便被攻滅的。南匈奴單于於扶羅,劫持張楊背叛,被鞠義打敗最後歸順曹操。張揚,討董中被劫持,後來東山再起任河內太守,因支援呂布被“親曹派”的部下所殺。

    曹操,行奮武將軍,討董中雖然被打得大敗,還負了傷,但是,務實的精神讓關東諸侯們刮目相看的,比如鮑信就很推崇曹操可見曹操能力和魅力。在亂世中,要崛起有能力還是不夠,曹操也不得不在討董後的“二袁爭霸”中,選擇和袁紹連合。所以,真正讓曹操崛起之時,是青州黃巾軍入兗州動亂,劉岱戰死,此得天時;時任東郡太守,得地利;鮑信請曹操入主兗州,得人和。

  • 7 # 董慶江645

    東漢末年曆經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氣數已盡,國賊董卓褻瀆朝綱,天下人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袁紹召集天下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匯聚了十八路諸侯,其實準確的說加上劉備兄弟的應該算是十九鎮諸侯。袁紹因其四世三公加之手握雄兵被奉為盟主,由袁術負責調配糧草,為盟軍提供後援。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實際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雖然在劉備三兄弟大戰呂布以後盟軍出兵攻擊董卓,但是各方所圖利益不同,有的孤軍深入,有的則是被袁術故意剋扣糧草,導致最終落敗。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名義上攻伐董卓,實則各懷鬼胎,給有各的目的,說白了就是對十八路諸侯的一種檢驗,看看哪些是英雄,哪些是狗熊。

    結果顯而易見,曹操雖落敗,而且可以說是敗得最慘的,但也可以看出曹操的雄才大略,其次就是劉備三兄弟,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卻擊退呂布,為盟軍解了燃眉之急,也堪稱盟軍中的英雄也。

    曹操在大敗以後能夠迅速崛起,並且成為天下第一大雄主,一方面是因為他自身的雄才大略,其次是他本身的家底也不錯,雖然人不是很多,但是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曉勇之將,加之手下以郭嘉、荀彧為首的一干謀士很是給力,曹操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的崛起,他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就是當時的十八路諸侯,除了曹操之外,有實力的或者說是有機會能夠成為霸主的也就袁氏兄弟,江東孫堅和劉備三兄弟。袁氏兩兄弟雖然手握雄兵,但是自視甚高,總覺得自己出身名門望族,瞧不起其他諸侯最終被曹操所滅。孫堅則被傳國玉璽所害,導致被殺。而劉備三兄弟既沒有兵馬,又沒有城池,基礎最差,起步階段比較吃力,所以縱觀十八路諸侯唯獨曹操最先崛起,並統一了北方。

    (全文完)

  • 8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曹操在討伐董卓失敗後,並未“最先崛起”。而他之所以能成為笑到最後的勝利者,一是他本身還是有很深厚的人脈底子,二是因為他吸取了昔日的教訓,不再純以一腔熱血行事,而是更多順勢而為,任用英武,最終掃蕩群雄,統一北伐。

    在漢末諸侯討伐董卓中,曹操確實是敗得最慘的,一度被打得只剩幾百人。但後來曹操還是成為一鎮諸侯,並最終建立三國中最強大的曹魏集團,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回顧下曹操從慘敗到崛起的歷程,從中分析其能夠崛起的幾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曹操本身擁有很深厚的人脈。

    東漢末年剛剛天下大亂時,一個軍閥能夠有多大力量,除了取決於他現有兵力外,還跟他的人脈網有關。人脈越廣,那麼能夠拉攏的盟友越多,回血的速度也就越快。一般我們說曹操出身不高,那是和袁紹這種四世三公、根正苗紅的相比。實際上曹操的身世拿出來依然是東漢末年的一個二等大戶。他爺爺是權傾朝野的大太監曹騰,他爹曹嵩出錢一萬萬做過太尉(國防部長),曹操自己二十歲就當上洛陽北部尉(首都警備北區司令官),他的背景是很深的。所以190年討伐董卓,曹操當時沒啥官職地盤,卻能很快糾集五千兵馬。他追趕董卓時並不是單槍匹馬,相反擁有二萬人馬的濟北相鮑信跟隨他一起去的。

    190年被董卓打敗後,曹操一度只剩幾百人。他去揚州募兵,揚州刺史陳溫和丹陽太守周昕一下子就給了他四千人馬,基本補齊了曹操在汴水之戰的損失數額。後來這些人發生譁變,曹操鎮壓變亂後,還剩一千多人馬,就跑到河內去和盟主、老朋友袁紹待在一起。191年,因為東郡太守喬瑁被劉岱所殺,袁紹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自此曹操有了一塊穩定的地盤,實力已經比一年前剛剛討伐董卓時強大的多了。到192年,兗州刺史劉岱戰死,曹操又被好友鮑信迎接為兗州刺史,並在鮑信的捨命配合下,打敗青州黃巾軍,站穩了根據地。

    這時候,曹操已經成為天下屈指可數的諸侯了,其綜合實力大致弱於袁紹、袁術,略弱於劉焉、公孫瓚,而與陶謙、劉表、孫堅等差不多。這時候距離汴水之敗才兩年而已。

    由此可見,靠著自己的人脈,曹操在汴水損失的幾千人馬根本就不算啥。他的好友如鮑信、袁紹等人很快就給他補足了損失,並讓他擁有更多的實力和機會。當然,能夠抓住這些機會,用好這些資源,也和曹操本人的能力密切相關。

    第二點,是曹操在汴水之敗後,拋棄了原本的一腔熱血,開始學習更為厚黑的處事原則。

    前面說過,曹操遭遇丹陽兵譁變後,一度無家可歸,是袁紹先讓他到了河內,後來又舉薦他為東郡太守。但這不僅是出於友誼,背後也有骯髒的PY交易。據考證,曹操的這張居住證,是拿別人的血換來的。袁紹讓曹操領兵參與了截殺王匡的行動。要知道,王匡和曹操無冤無仇,相反在討伐董卓上,算是相當積極的一個人,也是歷史上在討董中損失兵力最嚴重的人之一。

    而這種厚黑的原則,與曹操本身具有的謀略相結合,產生了相當可怕的能量。

    第三點,是曹操本身具有很強的才能,第四點,是曹操善於用人之長,第五點,是曹操和他的智囊團抓住了幾個好時機,當機立斷,一步一步取得戰略上的先手。這些其他人分析很多,本文就不贅述了。

    下面最後梳理下曹操崛起的道路:

    190年,曹操討伐董卓,汴水之戰幾乎全軍覆沒,但得到陳溫、周昕、袁紹等人的扶持,恢復部分元氣。

    191年,曹操被袁紹推薦為東郡太守,獲得一方地盤,實力超過汴水之戰前,在天下諸侯中能排十餘名左右。

    192年,曹操被鮑信迎為兗州刺史,打敗青州黃巾,成為天下坐十望五的較強諸侯。

    193-196年,曹操在袁紹支援下,打敗了北上的袁術,嚇死的徐州的陶謙,趕走了一度霸佔兗州的呂布,逼死了自己的好友張邈。到196年初,曹操擁有兗州、豫州之地,其實力已經達到坐五望三。

    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遷都許城,擁有足以和袁紹分庭抗禮的政治名分。加上袁術、公孫瓚的衰敗,此時曹操綜合實力已經僅次於袁紹,名列天下第二。

    197-199年,曹操先後禽殺呂布、攻滅袁術、趕走劉備、安撫張繡、傳檄關中,成為地盤面積與袁紹相當,綜合實力與袁紹接近,而遠遠凌駕劉表、劉璋、馬騰、孫策之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二號人物。

    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從而取得與袁紹勢均力敵甚至略勝之的地位。

    202年袁紹死去,諸子內爭,曹操成為完全的天下第一霸主。此後曹操又用了5年消滅袁氏殘部,統一河北,擁有天下三分之二。曹魏王朝的基礎,至此完全奠定。

  • 9 # 人者仁義也

    用正史說三國。

    你這個問題是不對的,曹操敗的是很慘但是第一個崛起的軍閥卻不是他,準確來說應該是袁氏兄弟是在冀州的袁紹和在南陽的袁術。我們可以看看當時的大背景。

    討伐董卓的十一路諸侯和曹操慘敗的原因

    與《三國演義》不同,討伐董卓的諸侯其實只有十一路,而且分佈在不同的地方,但是盟主是公推的袁紹。主要的地區和諸侯如下:

    冀州方向:冀州牧韓馥屯鄴縣,河內郡太守王匡屯河內郡酸棗方向:兗州刺史劉岱、陳留郡太守張邈、廣陵郡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郡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和曹操,曹操當時沒有任何官職,袁紹上表封他為奮武將軍。豫州方向: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郡。南陽方向:後將軍袁術屯南陽郡魯陽縣。

    曹操當時在聯軍中的地位十分尷尬,他沒有任何官職和地盤,奮武將軍也是袁紹為了他行事方便給他一個稱號,曹之所以率先發起對於董卓的大戰,除了一腔憤血想要打倒董卓以外,更為重要的是現實的考慮,曹操手下有五千人馬,吃喝拉撒都要錢啊,當時其他的諸侯都是有地盤的,最不濟的孫堅沒有地盤,但是他依附袁術,由袁術給孫堅提供錢糧,但是曹操只靠自己,怎麼可能支撐的下去,於是曹操就準備和董卓開戰。

    當然曹操的五千人馬是不夠 ,而且還都是新兵,董卓的人馬是西涼兵,久經沙場,於是曹操找當時的諸侯求援,只有濟北相鮑信願意幫助曹操,鮑信有1萬多人,有他的加入,曹操手裡就有了一支近2萬人的隊伍,不算少了。於是曹操就直接進軍,而當時在酸棗的諸侯日夜飲酒,沒有一個出戰,都想儲存實力。

    曹操先開始的進軍十分順利,基本上沒有遇到西涼軍,但是在汴水突然遭遇西涼軍,雙方交戰,結果是對於曹操是一場慘敗,在戰況激烈的時候,曹操的戰馬直接被西涼軍射死,在這個時候是曹洪把自己的戰馬給了曹操,曹操才得以逃出生天。曹軍全軍覆沒。曹操逃出來了以後,計劃到當時的丹陽郡重新召集士兵,但是召集的新兵在路上就基本上全部跑了。曹操只好北上去依附自己的朋友袁紹。

    聯軍的崩潰和袁紹,袁術兄弟的崛起

    十一路聯軍看上去聲勢浩大,但是很快就崩潰了。首先是酸棗方面的聯軍。兗州刺史劉岱和東郡太守橋瑁有很深的矛盾,他們自己動起了手,劉岱殺了橋瑁。酸棗糧草也沒有了,這些諸侯大多直接都回了老家。

    在南陽方向的袁術,由於孫堅猛攻當時的董卓,董卓接連大敗,連華雄也被孫堅陣斬,兵鋒直抵洛陽南郊,董卓只好遷都。孫堅的軍隊進入了洛陽,孫堅也在洛陽得到了玉璽,隨後後方就出了問題,孫堅被袁術表為豫州刺史,這裡的表就是上表,也就是先報備一下朝廷而已,在東漢末年,雖然天下大亂,但是軍閥還是承認朝廷的權威,任命官員來一個上表就行了。當時袁紹也是一樣,他派周喁當豫州刺史,公然來搶孫堅地盤。於是雙方打了起來,而這個時候豫州刺史孔伷去世,周喁被孫堅擊敗,但是隨後劉表和袁術打了起來,孫堅南下攻打劉表,在襄陽城的攻堅戰裡被劉表部將黃祖射殺。南陽的聯軍就此崩潰。

    只有袁紹的北方聯軍還在,但是袁紹命王匡攻打董卓,結果王匡大敗,袁紹又奪取了韓馥的冀州,北方的聯軍也沒有了。

    雖然聯軍沒有了,但是造就了兩個大軍閥,也就是袁紹和袁術兄弟。袁紹吞併了韓馥的冀州,冀州士民百萬,甲士十數萬,同時民殷國富,袁紹有了爭霸天下的基礎,同時袁紹以諸侯盟主的身份派曹操南下東郡開始奪取兗州,又北上攻打公孫瓚,派長子袁譚奪取青州,一時之間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勢力。他的弟弟袁術也不甘示弱,他雖然被劉表所逼,但是他吞併了孫堅的部眾,派兵奪了豫州,同時派兵南下攻打揚州,孫策就是作為袁術的部下攻取了揚州,袁術一時之間也成為了南方最大的諸侯,這使得他的野心不由自主的膨脹起來了。

    而當時的曹操是袁紹派到黃河南面的東郡來抵禦袁術和陶謙聯軍的馬前卒,這個時候其實曹操只是袁紹的一個部下,遠遠談不上崛起,他真正崛起是攻下兗州,迎奉漢獻帝,不過那是幾年以後的事情,這個時候他還在兗州掙扎。

    結論

    曹操在討伐董卓之時全軍慘敗,這是事實,但是之後的他一直在袁紹的羽翼下生存,根本沒有崛起。直到迎奉漢獻帝之後,曹操趁著袁紹消滅公孫瓚,袁術稱帝被四方討伐的時候才得以崛起為黃河以南最強大的軍閥勢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赤壁之戰中真正讓曹操失敗的原因是龐統連環計和周郎的火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