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泉源居
-
2 # 友勝課堂
4歲孩子擁有1500 英語詞彙量?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有親身體會的。自我女兒出生的那天起,我就開始全部用英文對她說話(即使她聽不懂),連一個漢字都不說。這樣一直堅持到女兒四歲時,她的英文聽力非常好,日常生活英語都能聽懂,也能用英文進行簡單的交談,但也僅限於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大約有500-600的詞彙量,其中她會讀、會寫的詞彙量就更少了,也就百、八十個。
記單詞也好,學英語也好,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和系統的學習,需要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參照國家教委的要求,小學生在學校學6年英語,畢業時才要求掌握約800英語單詞;初中畢業生要求掌握約1700英語單詞;高考也不過才要求掌握3500單詞。很難想象,一個4歲孩子英語詞彙量能達到1500 個? 除非孩子是個語言“神童”。假如一個從小在全英語環境裡成長的四歲孩子,能聽懂英語日常會話,並能用英語簡單與人溝通,這是有可能的,但要說還能掌握1500英語詞彙量,即做到“四會”(會聽、會說、會讀、會寫),實在無法令人相信!
至於如何長期記憶英語單詞?
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 不能孤立地記單詞
每個英語單詞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意思,要想長期記住一個單詞,不能孤立地單個去記,要去記含有單詞的短語,比如,look 是看的意思,但是 look after 則是 “照顧、照看”的意思; look down upon 是“鄙視、瞧不起”的意思;look forward to 是“期待”的意思,等等。可見,同一個單詞用在不同的短語中意思完全不同。因此,要想記住單詞並學好英語,必須多記短語。“記單詞不如記短短。”
2. 利用零碎時間記憶
記單詞或短語最好利用每天的零碎時間去記憶。曾有位記憶大師說過,一個單詞或短語看上17遍,就永遠不會忘記。這裡說的17遍,不是連續念上17遍,而是在幾天內不同時間裡去記17遍,強調的是利用零碎時間增加與單詞“見面的機會”,比如,你可以做成單詞卡,貼在家裡的任何地方:牆上、窗戶上、桌子旁、冰箱上、甚至衛生間裡等等。在家時,你與單詞“抬頭不見低頭見”,見面多了,自然就記住了,而且記憶深刻,不易忘記。
3. 學會“見物譯詞”
所謂“見物譯詞”是我經常教學生記憶單詞的一種方法。意思是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看到什麼東西,就去想怎樣用英文來翻譯?不會翻譯的,及時查字典,記到本子上。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單詞記得又多又牢。
4. 學習常用的“構詞法”
英語“構詞法”是記單詞、擴大詞彙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當你的詞彙量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如1000單詞後,就要學習英語“構詞法”。它不但能在短時間內幫助你擴大詞彙量,還能幫助你加深記憶。
5. 多創造機會使用英語
想記牢單詞,貴在使用,這一點非常重要。假如你生活在英語環境中,每天都必須使用英語,怎麼會忘記它呢?所以有機會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齊頭並進,增加使用英語的頻率,使之在你頭腦裡生根、發芽、結果。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只要想學,機會很多:聽英文廣播、看英文電視(電影)、讀英文報刊、記英文日記等等,堅持練習,孰能生巧,單詞怎麼忘得了?
當然,除以上所述記單詞的方法外,還有其它一些方法,如聯想記憶法、思維導圖法、自然拼讀法等等,這裡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
3 #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四歲的孩子擁有1500個英語單詞,這是有可能的。我們指的是他可以識別,或者能夠說那麼多單詞。要寫出來也還是有一些難度的。
但是他們能夠識別或者說那麼多單詞就已經很不錯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也有這樣的經歷。我可以談一談我們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字:用!
這個原則也適合於我們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等等。那麼怎麼用呢?用來考試嗎?用來做練習嗎?絕對不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要用這些單詞來閱讀,實際上要記得那麼多單詞,大部分是來自於閱讀材料,而不是死記硬背之後才去閱讀的。 我們現在的學生往往記不了單詞,就是沒有好好的閱讀,相反他們用了太多的時間去背單詞了。
怎麼閱讀呢? 一開始教他們英語,就要他們閱讀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我們能夠做到嗎?可以的,只要我們循序漸進就可以。比如說現在我教小孩這個句子以及裡面的單詞:
I see a cake here.
我先用實物教會他們這個句子,保證他們會說,知道各個單詞的意思。然後我給他寫這個句子,讓他們知道這些單詞的形狀是這個樣子的。
追著我要教他這樣的句子:
I can see two cakes here.
I can see a banana here.
I can see two bananas and two cakes here.
每一次他們遇到的生詞不多,那些熟悉的詞他們卻在不停地重複. 這樣他們會說, 就能識別單詞。因為所教的東西跟他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絡, 特別是一些小吃貨, 小玩家, 他們是樂意學這些東西的。
當小孩大一點的時候能夠識別多一些單詞了,也有比較好的理解能力啦,我們就可以給他們用英語講故事,聽故事,讀故事,也鼓勵他們用英語複述故事,這一定能夠更好地提高他們英語的能力。
用這種速度,他們一天學十到20個單詞是不成問題的,而且他們的學習方式跟我們在學校完全不一樣。他們所學到的東西,是永久都難忘記的。
下面這個東西在小孩的眼中就是一個大蛋糕,加上好多大蛋糕啊,這蛋糕還有眼睛,耳朵,嘴巴,還有天線,還有那可愛的顏色,還有很好很好的味道和香味,也許還有他的小朋友。這些都是練口語的材料。我認為這不單對小孩有用,對我們成年人學英語也是有用的。
-
4 # lena147617987
可以買些幼兒英語學習影片資料,例如幼兒英語兒歌,幼兒英語故事,在家放給孩子聽。全英文動畫片,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學習單詞。
-
5 # 羅林linluo
4歲記住1500單詞,有點誇張,而且對孩子並不是好事。但是6-7歲積累1500單詞是完全可以的。
因為最早1-2歲左右開始聽英語,3歲左右開始閱讀啟蒙,經過2-3年的積累,完全可以做到。
怎麼做到讓孩子長期記憶單詞呢?
我的方法是持續輸入。
一、持續聽
讓孩子平時,沒事就多聽聽,不斷地聽力輸入。
一開始以引起興趣為主,可以選些好聽的歌曲,孩子關心的內容為主。
每天在固定時間讓孩子聽,逐漸養成聽的習慣。
也可以平時放些大人愛聽的新聞,給孩子創造英文環境。
二、持續閱讀
閱讀可以循序漸進。
4歲的小朋友可以從分級閱讀開始,可以選擇牛津閱讀樹等經典套書,由淺入深,根據孩子年齡調整。
橋樑書可以選擇Frog and Toad 系列,簡單易懂,孩子對動物系列也不排斥。
每天的閱讀輸入,可以讓孩子保持積累狀態,不容易忘記,又能養成閱讀習慣。
-
6 # 小薩爸爸
看到4歲孩子擁有1500英語詞彙量,我是嚇了一跳,本能覺得不太可能吧。
孩子從2歲開始有些認知,3歲左右才有詞彙能力,而1500幾乎達到初中要求的1800左右詞彙量,如果排除對語言記憶能力方面十分有天賦的孩子外,估計99%以上孩子做不到。
雖然4歲擁有1500英語詞彙量可能很難做到,但是長期記憶英語單詞還是很容易的。
舉個例子:當我們學會騎單車後,就約等於永遠會騎了,哪怕10年不騎,也只是技術生疏了而已,仍然屬於會騎的水平。所以把單詞做到“會”,就能長期記憶了。
什麼算把單詞做到“會”呢?
從我們學母語普通話的標準來看,就是融入生活,脫口而出,就是“會”,根據我學英語的經驗具體做法如下:
把身邊遇到的物品的單詞貼上標籤,多讀多說這是比較常見的做法,物品貼標籤,看到就順口讀一讀,也不用刻意背,刻意背單詞效果是不多的,關鍵是重複。
TIP:看一遍記不住沒關係,看個十遍八遍,自然地融入生活,不要刻意背。
逐一撕掉標籤,然後說等都記得差不多了,就把記得的單詞撕掉,每天撕掉一些,撕到沒了就真正把常用單詞融入生活了。
TIP:儘可能多貼,一個家庭裡,找出個300-500的物品貼上,效果很好。
同時可以把日曆,時鐘的數字、天氣貼上順便學。
場景融入,多練多說好了,有了基本物品的單詞就可以和家人同學聯絡場景了,一週練3-5個,把場景用到的句子多寫點,多練多說。
書寫句詞,多寫多說最好到練習,用英語書寫,讓肢體和大腦結合記憶,寫各種的信、各種聊天話語。
最好是去一些英語論壇,和別人用英語對聊。
-
7 # 魚sir家長圈
4歲, 1500詞彙量,是什麼概念?
語言教育中,聽說讀寫是衡量一個詞是否被學習者掌握的四個維度,這個大家很好理解。
對於一個小朋友而言,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詞彙量,順序大致是聽的詞彙量 > 讀的詞彙量 >說的詞彙量 > 寫的詞彙量。
什麼意思呢?
就是一個小朋友能聽懂一個單詞,他未必能自己讀出來;而能讀出來,未必能在合適的場合自主說出來;能說出來,也不意味著能寫出來。
所以,所謂的4歲1500詞彙量,其實是個偽命題,能夠聽懂1500個詞彙和能夠使用1500個詞彙,這裡的能力,差的不是一個量級。
我就先不去揣測這個段子裡所謂的1500詞彙量,是指聽說讀寫什麼層次的水平了,畢竟,牛娃上不封頂。
衡量孩子詞彙量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魚sir喜歡講尺子,喜歡講標準,想要合理的對比自家小朋友的詞彙量水平,我們完全可以藉助幾把權威的尺子來衡量。
尺子No.1:
國家英語新課標
國家英語新課標,我們可以認為是中國小朋友英語學習的底線。如果它要求的水平都還沒有達到,那就是妥妥的紅色警戒線。(牛爸牛媽先不要走開,你們的標準在後面)
根據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小學3年級開始學習英語,5、6年級應完成二級目標,9年級完成五級目標,高中階段完成8級目標。
單從詞彙量上來看,小學5、6年級的時候,要求掌握的詞彙量是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這個階段的要求,也只是讓孩子瞭解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還沒有到達認讀單詞的地步。
看到國家的這個標準線,是不是輕鬆很多?很遺憾啊,這把尺子,給家長們看一看,基本上,就是給大家做一下心理按摩,安慰一下大家。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目前比較主流的校內教材以及校外培訓機構主流的小學教材詞彙量。
校外培訓教材的詞彙量是大大超過校內要求的。所以,心理按摩過後,真正的對標,還是要結合一下“國情”的。
尺子No.2:
劍橋考試體系
魚Sir 一直都是建議,我們國內的孩子,如果不是很明確以後一定會出國的,那麼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就以劍橋考試為尺子,來衡量孩子的進階。
先給個傳送門:
必看 | 劍橋五級為什麼值得考?用這5把刻度對標孩子英語學情一目瞭然!
在單詞的詞彙量上,對標這個考試體系:
這裡要求的是四會詞彙,所謂“四會”,即一個單詞,孩子一聽就懂,一看就能讀,一寫就對,見人就會說,能夠達到這個水平,這個要求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不管是海淀還是徐家彙的孩子,都可以用這個標準做大致的衡量。
舉例來講,目前魚sir所接觸的一些追求一線城市優質民辦學校的家長,如果想要在小升初以及後來的中高考,有比較大的英語競爭力的話,那麼小學畢業前,達到劍五二級PET的水平,還是很有必要的。
用劍橋考試體系來量一量,這意味著
小學5/6年級,透過劍五二級PET, 詞彙量達到3500+.
小學3/4年級,透過劍五一級KET,詞彙量達到 1400+.
小學2/3年級,透過劍少二級,詞彙量達到900+。
小學1/2年級,透過劍少一級,詞彙量達到500+。
那麼,在幼兒園階段,透過看動畫片,聽兒歌,看繪本分級讀物,大量積累最基礎的聽力詞彙如動物、水果、顏色、家庭成員、交通工具、玩具以及一些動詞、形容詞、副詞等高頻詞彙,到達1000個左右,魚sir認為這是家長和孩子可以努力的方向。
然後再透過自然拼讀的學習,在小學前或者小學低年級,逐漸將這些聽力詞彙轉化為閱讀詞彙。
再甩兩篇傳送門
9塊9的自然拼讀課值不值得上?暑期選課避坑指南,家長必看!
課程測評 | 如何把2000塊的自然拼讀課,上出8000塊的效果?
另外,魚sir不得不再次補充和強調,牛娃上不封頂。
詞彙量達標了,就夠了嗎?
達到上述的各個階段的這個詞彙數量,夠嗎?
答案是不夠。
掌握“四會”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但詞彙量不能直接說明孩子的語言能力,魚Sir有接觸過個別孩子,家長號稱娃詞彙量達到3000+,但魚sir透過檢視他的線上外教課影片回放,居然發現小朋友完全無法和外教老師正常上課交流。
一方面可能是家長誤判孩子的詞彙量;另一方面也說明,很大一部分的單詞只是孩子的知識儲備,還不是可以運用的工具。
正如前面國家新課標中要求的,語言的能力,不僅體現在詞彙量上,還體現在詞彙的聽說讀寫的運用上;不僅體現在詞彙的運用上,還體現在語音、語法、運用語言闡述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要達到這個水平,一般來講,需要有相應的課程和大量的輸出練習(要不然魚sir也不用測評這麼多機構和課程了)。
最後魚sir總結幾點。
1.我相信大家以後會遇到越來越多這樣的段子: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只1500,只會算100以內加減法,只會背50首唐詩,夠不夠?聽到看到了,笑笑,就過了。
3.我們家長的責任,在於幫助自己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規劃,同時盡最大努力匹配相應的教育資源給孩子,但不提倡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兒。
當然,如果你有任何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可以+我:fishsirf私聊~
-
8 # 中小學英語老師王溯
孩子才4歲,擁有1500英語詞彙量,可以採用以下方法讓孩子長久記憶單詞:
1.文字記憶變成影象記憶
把單詞轉化為影象記憶,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For exmple:①look看,把oo想成眼睛.②see看,也把ee想象成眼睛.
2.獨立記憶變成以熟帶新的聯想記憶.
大腦是一個具有無限連線可能的物體,連線是它的物理屬性,聯想和想象是它的功能屬性.如:hen and eggs,由hen母雞生蛋eggs再孵化出一隻小雞chicks.
3.重複記憶.讓資訊從大腦皮層記憶轉成大腦海馬記憶.
多角度重可以透過練習,聽力,看英文電影,聽英文兒歌,跟小朋友說等方法加強記憶單詞.
4.透過多感官和加入情緒,讓大腦印象深刻,從而抗遺忘.
透過看,聽,說,聞,摸等資訊,會使人印象深刻.對單詞進行聽讀寫,記單詞時想象單詞的意思.
5.孩子才四歲,學英語如同學漢語拼音一樣,學會自然拼讀讀單詞,寫單詞.編歌訣學習英語,讓孩子樂學易記.要少教音標,音標教學適合七年級孩子學習.孩子年幼學習音標容易辨別不清發音。
-
9 # 泉源居
兒童學英語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要輕信幾歲孩子能掌握多少英語詞彙的傳言。不現實,毫無根據,商業炒作而己。
常聽人說起兒童的記性特別好,尤其是死記硬背的本領,所以家長往往讓孩子很早就認字、背詩、背英語單詞等等。到了小學階段,教師又讓學生背字詞、背誦課文,不一而足。兒童的記性真如傳言說的那樣好嗎?其實未必。這種錯覺可能導致家長和教師採取錯誤的做法,讓孩子的學習事倍功半。
兒童,尤其是童年早期的孩子,在記憶力上比起成人甚至是年齡大的兒童都要差。比如,我們都很難回憶起三四歲以前的事情,哪怕是對我們至關重要的人生經歷,這在心理學上叫“嬰兒期遺忘”。研究表明,人的記憶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強的。
人和動物的不同在於人有高度複雜的大腦,因其複雜才需要漫長的成長過程。大腦皮層在出生後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發育,其中負責意識控制、計劃、推理等高階思維功能的額葉區域是最後發育的。海馬區對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但當記憶被鞏固之後,海馬區的活動就變弱了,提取長時記憶只需要啟用大腦皮層,這說明大腦皮層是長時記憶的儲存倉庫。此外,額葉也參與記憶過程,它能有意識地記憶,採取多種策略加強記憶,對外顯記憶的儲存尤其重要。大腦皮層的發育是一個漸進過程,說明兒童的記憶力也是一個逐漸增強的過程。
語言的發展為記憶鋪平了道路。語言可以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來組織經驗,使得經驗更容易被描述和分享。研究發現,女孩能夠回憶起來的第一次人生經歷,平均要比男孩早幾個月,或許是女孩更經常和父母談論自己的經歷,使得這些記憶變得更加牢固。在嬰兒期,兒童更多地依賴非語言形式如視覺影像和動作來記憶,這使記憶難以長時間保持和被有效提取。學齡期開始時,兒童掌握了語言,能夠用語言對經驗進行編碼,才使得他們的長時記憶建立起穩固的基礎。
記憶依賴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造成兒童遺忘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尚未形成自傳體記憶,這是一種關乎自身、自身經歷的記憶形式。對於那些具有個體意義的事件,我們往往記憶深刻,比如兄弟姐妹出生、搬家、第一次坐飛機等等。自我意識對長時記憶的影響,叫“自我參照效應”。當資訊與自己相關時,人們能更好地記憶,並將這些資訊變成自己的一部分。自我參照效應離不開自我意識的形成,在最初幾年中,兒童的自我意識還沒有發展成熟,無法構建起以自我為中心的個體經驗的記憶。顯然,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給孩子們提供與其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材料,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兒童缺乏有效的記憶策略和知識基礎。 複述是一種增強記憶的簡單策略,比如默讀、背誦,低齡兒童很少採取這一策略,剛上學的孩子運用較多。但經常採取這一策略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尤其是對於那些比較複雜的問題。機械式的記憶方法造成知識的碎片化,彼此難以聯絡,低齡兒童越是一字不差地記憶知識,越容易遺忘。長時記憶中的知識是透過聯想的方式進行組織的,精細加工可以將新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絡,發現新知識的意義,這個過程就是理解或領悟,它有利於知識的編碼和提取。有意義的學習不需要不斷地重複,相對說來,以重複的方式進行記憶效率較低。
瞭解了兒童記憶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和記憶。
提供適於孩子的學習材料,循序漸進,不要給孩子過大壓力。孩子的記憶力是逐漸增強的,如果在一開始就提供大量需要記憶、背誦的東西,孩子會有畏難情緒,長此以往難免出現厭學心理。
將知識與孩子的個人經歷、感性經驗結合起來。不要教過多的抽象知識,孩子難以理解,也很難感興趣。從孩子自身的需要和能力出發,多運用自我參照效應,能取得更好的記憶和學習效果。
和孩子多交流。用語言對知識和經驗進行有效編碼,使之成為有組織的材料,可以使記憶得到鞏固。
提高兒童的語言尤其是口語水平,語言水平高的孩子編碼能力強,記憶也就越牢固。
週期性地複習,經常加以應用,都可以使知識記憶得更長久。
教給孩子一些記憶策略,比如對知識進行組織化、精細加工等,讓孩子注重對知識的理解,進行有意義地學習。當然,對於低齡兒童,教給他們過多的策略,也難以見效,因為他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限,無法同時處理太多資訊。
複述策略是孩子容易掌握的,也是家長和教師經常採用的。這種技巧在學習中也是有價值的,比如母語和外語中的詞彙記憶。但是,這樣的學習是不完善的,尤其是面對日益增多的知識,靠死記硬背是無法應付的,應該多運用精細加工等高階的記憶策略。
所以再一次強調任何學習都不要操之過急。學習是慢功夫,循序漸進的,不要相信所謂的速成。否則害了孩子!
-
10 # 友勝課堂
4歲孩子擁有1500 英語詞彙量?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我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有親身體會的。自我女兒出生的那天起,我就開始全部用英文對她說話(即使她聽不懂),連一個漢字都不說。這樣一直堅持到女兒四歲時,她的英文聽力非常好,日常生活英語都能聽懂,也能用英文進行簡單的交談,但也僅限於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大約有500-600的詞彙量,其中她會讀、會寫的詞彙量就更少了,也就百、八十個。
記單詞也好,學英語也好,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和系統的學習,需要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參照國家教委的要求,小學生在學校學6年英語,畢業時才要求掌握約800英語單詞;初中畢業生要求掌握約1700英語單詞;高考也不過才要求掌握3500單詞。很難想象,一個4歲孩子英語詞彙量能達到1500 個? 除非孩子是個語言“神童”。假如一個從小在全英語環境裡成長的四歲孩子,能聽懂英語日常會話,並能用英語簡單與人溝通,這是有可能的,但要說還能掌握1500英語詞彙量,即做到“四會”(會聽、會說、會讀、會寫),實在無法令人相信!
至於如何長期記憶英語單詞?
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 不能孤立地記單詞
每個英語單詞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意思,要想長期記住一個單詞,不能孤立地單個去記,要去記含有單詞的短語,比如,look 是看的意思,但是 look after 則是 “照顧、照看”的意思; look down upon 是“鄙視、瞧不起”的意思;look forward to 是“期待”的意思,等等。可見,同一個單詞用在不同的短語中意思完全不同。因此,要想記住單詞並學好英語,必須多記短語。“記單詞不如記短短。”
2. 利用零碎時間記憶
記單詞或短語最好利用每天的零碎時間去記憶。曾有位記憶大師說過,一個單詞或短語看上17遍,就永遠不會忘記。這裡說的17遍,不是連續念上17遍,而是在幾天內不同時間裡去記17遍,強調的是利用零碎時間增加與單詞“見面的機會”,比如,你可以做成單詞卡,貼在家裡的任何地方:牆上、窗戶上、桌子旁、冰箱上、甚至衛生間裡等等。在家時,你與單詞“抬頭不見低頭見”,見面多了,自然就記住了,而且記憶深刻,不易忘記。
3. 學會“見物譯詞”
所謂“見物譯詞”是我經常教學生記憶單詞的一種方法。意思是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看到什麼東西,就去想怎樣用英文來翻譯?不會翻譯的,及時查字典,記到本子上。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的單詞記得又多又牢。
4. 學習常用的“構詞法”
英語“構詞法”是記單詞、擴大詞彙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當你的詞彙量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如1000單詞後,就要學習英語“構詞法”。它不但能在短時間內幫助你擴大詞彙量,還能幫助你加深記憶。
5. 多創造機會使用英語
想記牢單詞,貴在使用,這一點非常重要。假如你生活在英語環境中,每天都必須使用英語,怎麼會忘記它呢?所以有機會要多聽、多說、多讀、多寫,齊頭並進,增加使用英語的頻率,使之在你頭腦裡生根、發芽、結果。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只要想學,機會很多:聽英文廣播、看英文電視(電影)、讀英文報刊、記英文日記等等,堅持練習,孰能生巧,單詞怎麼忘得了?
當然,除以上所述記單詞的方法外,還有其它一些方法,如聯想記憶法、思維導圖法、自然拼讀法等等,這裡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
11 #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四歲的孩子擁有1500個英語單詞,這是有可能的。我們指的是他可以識別,或者能夠說那麼多單詞。要寫出來也還是有一些難度的。
但是他們能夠識別或者說那麼多單詞就已經很不錯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也有這樣的經歷。我可以談一談我們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字:用!
這個原則也適合於我們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等等。那麼怎麼用呢?用來考試嗎?用來做練習嗎?絕對不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要用這些單詞來閱讀,實際上要記得那麼多單詞,大部分是來自於閱讀材料,而不是死記硬背之後才去閱讀的。 我們現在的學生往往記不了單詞,就是沒有好好的閱讀,相反他們用了太多的時間去背單詞了。
怎麼閱讀呢? 一開始教他們英語,就要他們閱讀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我們能夠做到嗎?可以的,只要我們循序漸進就可以。比如說現在我教小孩這個句子以及裡面的單詞:
I see a cake here.
我先用實物教會他們這個句子,保證他們會說,知道各個單詞的意思。然後我給他寫這個句子,讓他們知道這些單詞的形狀是這個樣子的。
追著我要教他這樣的句子:
I can see two cakes here.
I can see a banana here.
I can see two bananas and two cakes here.
每一次他們遇到的生詞不多,那些熟悉的詞他們卻在不停地重複. 這樣他們會說, 就能識別單詞。因為所教的東西跟他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絡, 特別是一些小吃貨, 小玩家, 他們是樂意學這些東西的。
當小孩大一點的時候能夠識別多一些單詞了,也有比較好的理解能力啦,我們就可以給他們用英語講故事,聽故事,讀故事,也鼓勵他們用英語複述故事,這一定能夠更好地提高他們英語的能力。
用這種速度,他們一天學十到20個單詞是不成問題的,而且他們的學習方式跟我們在學校完全不一樣。他們所學到的東西,是永久都難忘記的。
下面這個東西在小孩的眼中就是一個大蛋糕,加上好多大蛋糕啊,這蛋糕還有眼睛,耳朵,嘴巴,還有天線,還有那可愛的顏色,還有很好很好的味道和香味,也許還有他的小朋友。這些都是練口語的材料。我認為這不單對小孩有用,對我們成年人學英語也是有用的。
-
12 # lena147617987
可以買些幼兒英語學習影片資料,例如幼兒英語兒歌,幼兒英語故事,在家放給孩子聽。全英文動畫片,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學習單詞。
-
13 # 羅林linluo
4歲記住1500單詞,有點誇張,而且對孩子並不是好事。但是6-7歲積累1500單詞是完全可以的。
因為最早1-2歲左右開始聽英語,3歲左右開始閱讀啟蒙,經過2-3年的積累,完全可以做到。
怎麼做到讓孩子長期記憶單詞呢?
我的方法是持續輸入。
一、持續聽
讓孩子平時,沒事就多聽聽,不斷地聽力輸入。
一開始以引起興趣為主,可以選些好聽的歌曲,孩子關心的內容為主。
每天在固定時間讓孩子聽,逐漸養成聽的習慣。
也可以平時放些大人愛聽的新聞,給孩子創造英文環境。
二、持續閱讀
閱讀可以循序漸進。
4歲的小朋友可以從分級閱讀開始,可以選擇牛津閱讀樹等經典套書,由淺入深,根據孩子年齡調整。
橋樑書可以選擇Frog and Toad 系列,簡單易懂,孩子對動物系列也不排斥。
每天的閱讀輸入,可以讓孩子保持積累狀態,不容易忘記,又能養成閱讀習慣。
-
14 # 小薩爸爸
看到4歲孩子擁有1500英語詞彙量,我是嚇了一跳,本能覺得不太可能吧。
孩子從2歲開始有些認知,3歲左右才有詞彙能力,而1500幾乎達到初中要求的1800左右詞彙量,如果排除對語言記憶能力方面十分有天賦的孩子外,估計99%以上孩子做不到。
雖然4歲擁有1500英語詞彙量可能很難做到,但是長期記憶英語單詞還是很容易的。
舉個例子:當我們學會騎單車後,就約等於永遠會騎了,哪怕10年不騎,也只是技術生疏了而已,仍然屬於會騎的水平。所以把單詞做到“會”,就能長期記憶了。
什麼算把單詞做到“會”呢?
從我們學母語普通話的標準來看,就是融入生活,脫口而出,就是“會”,根據我學英語的經驗具體做法如下:
把身邊遇到的物品的單詞貼上標籤,多讀多說這是比較常見的做法,物品貼標籤,看到就順口讀一讀,也不用刻意背,刻意背單詞效果是不多的,關鍵是重複。
TIP:看一遍記不住沒關係,看個十遍八遍,自然地融入生活,不要刻意背。
逐一撕掉標籤,然後說等都記得差不多了,就把記得的單詞撕掉,每天撕掉一些,撕到沒了就真正把常用單詞融入生活了。
TIP:儘可能多貼,一個家庭裡,找出個300-500的物品貼上,效果很好。
同時可以把日曆,時鐘的數字、天氣貼上順便學。
場景融入,多練多說好了,有了基本物品的單詞就可以和家人同學聯絡場景了,一週練3-5個,把場景用到的句子多寫點,多練多說。
書寫句詞,多寫多說最好到練習,用英語書寫,讓肢體和大腦結合記憶,寫各種的信、各種聊天話語。
最好是去一些英語論壇,和別人用英語對聊。
-
15 # 魚sir家長圈
4歲, 1500詞彙量,是什麼概念?
語言教育中,聽說讀寫是衡量一個詞是否被學習者掌握的四個維度,這個大家很好理解。
對於一個小朋友而言,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詞彙量,順序大致是聽的詞彙量 > 讀的詞彙量 >說的詞彙量 > 寫的詞彙量。
什麼意思呢?
就是一個小朋友能聽懂一個單詞,他未必能自己讀出來;而能讀出來,未必能在合適的場合自主說出來;能說出來,也不意味著能寫出來。
所以,所謂的4歲1500詞彙量,其實是個偽命題,能夠聽懂1500個詞彙和能夠使用1500個詞彙,這裡的能力,差的不是一個量級。
我就先不去揣測這個段子裡所謂的1500詞彙量,是指聽說讀寫什麼層次的水平了,畢竟,牛娃上不封頂。
衡量孩子詞彙量水平的標準是什麼?
魚sir喜歡講尺子,喜歡講標準,想要合理的對比自家小朋友的詞彙量水平,我們完全可以藉助幾把權威的尺子來衡量。
尺子No.1:
國家英語新課標
國家英語新課標,我們可以認為是中國小朋友英語學習的底線。如果它要求的水平都還沒有達到,那就是妥妥的紅色警戒線。(牛爸牛媽先不要走開,你們的標準在後面)
根據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小學3年級開始學習英語,5、6年級應完成二級目標,9年級完成五級目標,高中階段完成8級目標。
單從詞彙量上來看,小學5、6年級的時候,要求掌握的詞彙量是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這個階段的要求,也只是讓孩子瞭解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的,還沒有到達認讀單詞的地步。
看到國家的這個標準線,是不是輕鬆很多?很遺憾啊,這把尺子,給家長們看一看,基本上,就是給大家做一下心理按摩,安慰一下大家。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目前比較主流的校內教材以及校外培訓機構主流的小學教材詞彙量。
校外培訓教材的詞彙量是大大超過校內要求的。所以,心理按摩過後,真正的對標,還是要結合一下“國情”的。
尺子No.2:
劍橋考試體系
魚Sir 一直都是建議,我們國內的孩子,如果不是很明確以後一定會出國的,那麼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就以劍橋考試為尺子,來衡量孩子的進階。
先給個傳送門:
必看 | 劍橋五級為什麼值得考?用這5把刻度對標孩子英語學情一目瞭然!
在單詞的詞彙量上,對標這個考試體系:
這裡要求的是四會詞彙,所謂“四會”,即一個單詞,孩子一聽就懂,一看就能讀,一寫就對,見人就會說,能夠達到這個水平,這個要求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不管是海淀還是徐家彙的孩子,都可以用這個標準做大致的衡量。
舉例來講,目前魚sir所接觸的一些追求一線城市優質民辦學校的家長,如果想要在小升初以及後來的中高考,有比較大的英語競爭力的話,那麼小學畢業前,達到劍五二級PET的水平,還是很有必要的。
用劍橋考試體系來量一量,這意味著
小學5/6年級,透過劍五二級PET, 詞彙量達到3500+.
小學3/4年級,透過劍五一級KET,詞彙量達到 1400+.
小學2/3年級,透過劍少二級,詞彙量達到900+。
小學1/2年級,透過劍少一級,詞彙量達到500+。
那麼,在幼兒園階段,透過看動畫片,聽兒歌,看繪本分級讀物,大量積累最基礎的聽力詞彙如動物、水果、顏色、家庭成員、交通工具、玩具以及一些動詞、形容詞、副詞等高頻詞彙,到達1000個左右,魚sir認為這是家長和孩子可以努力的方向。
然後再透過自然拼讀的學習,在小學前或者小學低年級,逐漸將這些聽力詞彙轉化為閱讀詞彙。
再甩兩篇傳送門
9塊9的自然拼讀課值不值得上?暑期選課避坑指南,家長必看!
課程測評 | 如何把2000塊的自然拼讀課,上出8000塊的效果?
另外,魚sir不得不再次補充和強調,牛娃上不封頂。
詞彙量達標了,就夠了嗎?
達到上述的各個階段的這個詞彙數量,夠嗎?
答案是不夠。
掌握“四會”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但詞彙量不能直接說明孩子的語言能力,魚Sir有接觸過個別孩子,家長號稱娃詞彙量達到3000+,但魚sir透過檢視他的線上外教課影片回放,居然發現小朋友完全無法和外教老師正常上課交流。
一方面可能是家長誤判孩子的詞彙量;另一方面也說明,很大一部分的單詞只是孩子的知識儲備,還不是可以運用的工具。
正如前面國家新課標中要求的,語言的能力,不僅體現在詞彙量上,還體現在詞彙的聽說讀寫的運用上;不僅體現在詞彙的運用上,還體現在語音、語法、運用語言闡述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要達到這個水平,一般來講,需要有相應的課程和大量的輸出練習(要不然魚sir也不用測評這麼多機構和課程了)。
最後魚sir總結幾點。
1.我相信大家以後會遇到越來越多這樣的段子: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只1500,只會算100以內加減法,只會背50首唐詩,夠不夠?聽到看到了,笑笑,就過了。
3.我們家長的責任,在於幫助自己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規劃,同時盡最大努力匹配相應的教育資源給孩子,但不提倡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兒。
當然,如果你有任何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可以+我:fishsirf私聊~
-
16 # 中小學英語老師王溯
孩子才4歲,擁有1500英語詞彙量,可以採用以下方法讓孩子長久記憶單詞:
1.文字記憶變成影象記憶
把單詞轉化為影象記憶,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For exmple:①look看,把oo想成眼睛.②see看,也把ee想象成眼睛.
2.獨立記憶變成以熟帶新的聯想記憶.
大腦是一個具有無限連線可能的物體,連線是它的物理屬性,聯想和想象是它的功能屬性.如:hen and eggs,由hen母雞生蛋eggs再孵化出一隻小雞chicks.
3.重複記憶.讓資訊從大腦皮層記憶轉成大腦海馬記憶.
多角度重可以透過練習,聽力,看英文電影,聽英文兒歌,跟小朋友說等方法加強記憶單詞.
4.透過多感官和加入情緒,讓大腦印象深刻,從而抗遺忘.
透過看,聽,說,聞,摸等資訊,會使人印象深刻.對單詞進行聽讀寫,記單詞時想象單詞的意思.
5.孩子才四歲,學英語如同學漢語拼音一樣,學會自然拼讀讀單詞,寫單詞.編歌訣學習英語,讓孩子樂學易記.要少教音標,音標教學適合七年級孩子學習.孩子年幼學習音標容易辨別不清發音。
回覆列表
兒童學英語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要輕信幾歲孩子能掌握多少英語詞彙的傳言。不現實,毫無根據,商業炒作而己。
常聽人說起兒童的記性特別好,尤其是死記硬背的本領,所以家長往往讓孩子很早就認字、背詩、背英語單詞等等。到了小學階段,教師又讓學生背字詞、背誦課文,不一而足。兒童的記性真如傳言說的那樣好嗎?其實未必。這種錯覺可能導致家長和教師採取錯誤的做法,讓孩子的學習事倍功半。
兒童,尤其是童年早期的孩子,在記憶力上比起成人甚至是年齡大的兒童都要差。比如,我們都很難回憶起三四歲以前的事情,哪怕是對我們至關重要的人生經歷,這在心理學上叫“嬰兒期遺忘”。研究表明,人的記憶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強的。
人和動物的不同在於人有高度複雜的大腦,因其複雜才需要漫長的成長過程。大腦皮層在出生後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發育,其中負責意識控制、計劃、推理等高階思維功能的額葉區域是最後發育的。海馬區對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但當記憶被鞏固之後,海馬區的活動就變弱了,提取長時記憶只需要啟用大腦皮層,這說明大腦皮層是長時記憶的儲存倉庫。此外,額葉也參與記憶過程,它能有意識地記憶,採取多種策略加強記憶,對外顯記憶的儲存尤其重要。大腦皮層的發育是一個漸進過程,說明兒童的記憶力也是一個逐漸增強的過程。
語言的發展為記憶鋪平了道路。語言可以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來組織經驗,使得經驗更容易被描述和分享。研究發現,女孩能夠回憶起來的第一次人生經歷,平均要比男孩早幾個月,或許是女孩更經常和父母談論自己的經歷,使得這些記憶變得更加牢固。在嬰兒期,兒童更多地依賴非語言形式如視覺影像和動作來記憶,這使記憶難以長時間保持和被有效提取。學齡期開始時,兒童掌握了語言,能夠用語言對經驗進行編碼,才使得他們的長時記憶建立起穩固的基礎。
記憶依賴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造成兒童遺忘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尚未形成自傳體記憶,這是一種關乎自身、自身經歷的記憶形式。對於那些具有個體意義的事件,我們往往記憶深刻,比如兄弟姐妹出生、搬家、第一次坐飛機等等。自我意識對長時記憶的影響,叫“自我參照效應”。當資訊與自己相關時,人們能更好地記憶,並將這些資訊變成自己的一部分。自我參照效應離不開自我意識的形成,在最初幾年中,兒童的自我意識還沒有發展成熟,無法構建起以自我為中心的個體經驗的記憶。顯然,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給孩子們提供與其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材料,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兒童缺乏有效的記憶策略和知識基礎。 複述是一種增強記憶的簡單策略,比如默讀、背誦,低齡兒童很少採取這一策略,剛上學的孩子運用較多。但經常採取這一策略不一定能取得很好效果,尤其是對於那些比較複雜的問題。機械式的記憶方法造成知識的碎片化,彼此難以聯絡,低齡兒童越是一字不差地記憶知識,越容易遺忘。長時記憶中的知識是透過聯想的方式進行組織的,精細加工可以將新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絡,發現新知識的意義,這個過程就是理解或領悟,它有利於知識的編碼和提取。有意義的學習不需要不斷地重複,相對說來,以重複的方式進行記憶效率較低。
瞭解了兒童記憶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和記憶。
提供適於孩子的學習材料,循序漸進,不要給孩子過大壓力。孩子的記憶力是逐漸增強的,如果在一開始就提供大量需要記憶、背誦的東西,孩子會有畏難情緒,長此以往難免出現厭學心理。
將知識與孩子的個人經歷、感性經驗結合起來。不要教過多的抽象知識,孩子難以理解,也很難感興趣。從孩子自身的需要和能力出發,多運用自我參照效應,能取得更好的記憶和學習效果。
和孩子多交流。用語言對知識和經驗進行有效編碼,使之成為有組織的材料,可以使記憶得到鞏固。
提高兒童的語言尤其是口語水平,語言水平高的孩子編碼能力強,記憶也就越牢固。
週期性地複習,經常加以應用,都可以使知識記憶得更長久。
教給孩子一些記憶策略,比如對知識進行組織化、精細加工等,讓孩子注重對知識的理解,進行有意義地學習。當然,對於低齡兒童,教給他們過多的策略,也難以見效,因為他們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限,無法同時處理太多資訊。
複述策略是孩子容易掌握的,也是家長和教師經常採用的。這種技巧在學習中也是有價值的,比如母語和外語中的詞彙記憶。但是,這樣的學習是不完善的,尤其是面對日益增多的知識,靠死記硬背是無法應付的,應該多運用精細加工等高階的記憶策略。
所以再一次強調任何學習都不要操之過急。學習是慢功夫,循序漸進的,不要相信所謂的速成。否則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