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813318238947
-
2 # 使用者3813318238947
說起核武器,大家的第一反應大多是原子彈,畢竟原子彈已經在實戰中使用過。但是,在原子彈之上,還有一種威力更大的核武器,那就是氫彈。
威力大的同時也意味著技術要求更多、研製難度更大。那麼,要想造出一枚成熟的且能夠投入作戰的氫彈,需要熬過哪些技術難關呢?
【第一關:構型】
各國製造的氫彈,其實本質原理差不多。氫彈包括初級和次級,依靠初級裂變能量爆發出的X射線,引發次級的聚變反應。通俗講,就是“點火”。那麼,達到“點火”條件就是氫彈構型的核心要求。
聽上去容易,但是實現起來著實困難。如果簡單地把次級放在初級的邊上,那麼初級一炸,次級就“吹”散了,核聚變就難以形成了。
有專家說,當今世界,僅有兩種氫彈構型。
【第二關:多學科協同】
說到核武器,大家想到的第一個學科肯定是核物理研究。但是,要想掌握成熟的氫彈技術,僅靠核物理是遠遠不夠的。
簡單來說,研製氫彈需要力學、光學、化學、計算機科學下多個子學科的協同配合,相關知識設計十餘個大類上百個小類的學科體系。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造出氫彈,需要的是巨大人才儲備。【第三關:試驗】
綜上所述,氫彈研究涉及的知識龐雜,構型困難,那麼怎麼才能確定構型是不是適合呢?只能依靠試驗,去模擬氫彈爆炸所需要的極端條件。
也就是說,即便掌握了原子彈技術,如果不能更進一步,也無法成功完成“點火”。因此,需要不斷透過試驗與驗證當量、聚變時間和點火溫度。
【第四關:核材料儲備】
通俗講,氫彈其實是“雙黃蛋”,又包括原子彈,又涉及氫彈。
原子彈需要鈾、鈽等,氫彈則需要氘、氚、鋰等,這些材料都需要依賴反應堆生產,要想掌握原子彈和氫彈技術,必須經過足夠多的試驗,也就是說,需要消耗大量的核材料。核材料不夠,氫彈就不可能完成。【第五關:工業和經濟能力】
生產核材料需要建立同位素工廠,核試驗需要進行大規模工程建設,還要有大量複雜、精密的核測裝置。因此,製造核武器,尤其是製造氫彈,都是對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檢驗。
有專家表示,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援,難以掌握成熟的氫彈技術。
【第六關:武器化】
造出氫彈是一回事,能把氫彈投入作戰又是另一回事兒。
首先,需要解決核彈小型化的問題。彈道導彈的運載能力有限,如果核彈不能小型化,缺乏可靠性(比如要經受發射震動和大氣層外的考驗),那就無法用於彈道導彈。
其次,需要突破再入段難關。核彈頭再入段是指核彈頭從大氣層外重返大氣層內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彈體外部的複合材料需要承受極高溫度的考驗。
第三,還要解決運載工具的難題。本身而言,研發彈道導彈或許不難,但是,如果要研發出精度和穩定性足以配備核武器、尤其是氫彈的彈道導彈對國家的綜合國力、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轉載自科普中國——焦點科普:造出一枚氫彈需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這只是從技術層面對氫彈的製造難度進行的概略性分析,而最大的制約還是來自國際的壓力和NPT法理的制約。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五個合法的核武國家,即使印巴坐擁核武已成現實,從聯合國的角度來說他們仍是非法擁核國家,不要小看NPT的法理約束,一旦一個國家試圖擁核,任何對其懷有敵意的國家都不介意暗下黑手或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落井下石:伊拉克被以色列突襲轟炸了其核設施、伊朗被安理會全面制裁、印巴在核試驗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國際制裁……值得一提的是,制裁伊朗的提案中國投的是贊成票。在兩極對立已成歷史,多元合作的今天,擁有研發核武的技術且能經受住聯合國的全面制裁兩個條件就能篩選出200多個國家中的絕大多數國家,這也是以色列至今也不願意公開自己擁核的原因。核實驗到氫彈研發的科技門檻又能卡死這少數國家中的大多數(即使是印巴這類核俱樂部中的第二梯隊至今也沒無法確認擁有氫彈),因為目前國際認可並確定成功的氫彈設計只有兩種,均為五常私藏。此外,要玩氫彈,你就要擁有一整套核工業體系,核原料製造要大規模工程建設,核試驗要大規模工程建設,核武器配套工業也要大規模工程建設,國力弱的國家玩不了,長時間收到制裁無力保證生產的國家玩不了,政權不穩定的國家更玩不了。更別提大量複雜、精密的核測裝置,以及氚的衰變週期的原因導致的氫彈每隔12年就要換一批,所以玩氫彈玩的其實是國力、經濟和政治,這都與絕大多數的國家無緣。繼續補答題主的問題,于敏構型完爆T-U構型純屬無稽之談,因為兩者均為世界上最頂級的機密,對於構型除了少數的公開資料外,大部分都是猜測的,之所以有“完爆”的結論,我想原因是這樣的:上圖為1951年美國爆炸的第一顆使用了液態氘的試驗氫彈“喬治”,於1951年5月爆炸成功,不過它的重量是……62噸,其中大部分是冷卻裝置,換而言之,這是一種無法運用於實戰的氫彈。
這是世界上第一枚氫彈,1952年11月爆炸成功,高6米,直徑為1.8米,重達65噸的“麥克”,同樣無法用於實戰。
這是美國50年代研製出的第一顆航空投擲型氫彈-MK17型氫彈,它的體重是……21噸。
這是掛載“狂飆一號”氫彈的中國空軍強-5攻擊機。狂飆一號特寫……中國彝族飛行員楊國祥於1972年1月7日,成功地投擲的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但摸著良心說,這顆氫彈準確的說只是核武小型化的初級試驗品,而中國擁有氫彈的時間為1967年,同樣因為無法小型化,並不能運用於實戰。綜上所述,有人就揣測……于敏構型小型化做的好,必須完爆美帝的T-U構型,但事實是,只有少數人才知道兩者的優劣,所謂據說均為揣測。
最後只知道法國的氫彈是從英國獲得的技術,坊間流傳法國的核武器小型化技術可能有中國的“血統”,題主的問題,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分割線————————————————————————裝逼分享點小知識,T-U構型的發明人愛德華·泰勒同學曾聲稱斯特尼斯瓦夫·烏拉姆對氫彈的研發無顯著貢獻,于敏構型其實也叫於-鄧構型。
回覆列表
說起核武器,大家的第一反應大多是原子彈,畢竟原子彈已經在實戰中使用過。但是,在原子彈之上,還有一種威力更大的核武器,那就是氫彈。
威力大的同時也意味著技術要求更多、研製難度更大。那麼,要想造出一枚成熟的且能夠投入作戰的氫彈,需要熬過哪些技術難關呢?
【第一關:構型】
各國製造的氫彈,其實本質原理差不多。氫彈包括初級和次級,依靠初級裂變能量爆發出的X射線,引發次級的聚變反應。通俗講,就是“點火”。那麼,達到“點火”條件就是氫彈構型的核心要求。
聽上去容易,但是實現起來著實困難。如果簡單地把次級放在初級的邊上,那麼初級一炸,次級就“吹”散了,核聚變就難以形成了。
有專家說,當今世界,僅有兩種氫彈構型。
【第二關:多學科協同】
說到核武器,大家想到的第一個學科肯定是核物理研究。但是,要想掌握成熟的氫彈技術,僅靠核物理是遠遠不夠的。
簡單來說,研製氫彈需要力學、光學、化學、計算機科學下多個子學科的協同配合,相關知識設計十餘個大類上百個小類的學科體系。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造出氫彈,需要的是巨大人才儲備。【第三關:試驗】
綜上所述,氫彈研究涉及的知識龐雜,構型困難,那麼怎麼才能確定構型是不是適合呢?只能依靠試驗,去模擬氫彈爆炸所需要的極端條件。
也就是說,即便掌握了原子彈技術,如果不能更進一步,也無法成功完成“點火”。因此,需要不斷透過試驗與驗證當量、聚變時間和點火溫度。
【第四關:核材料儲備】
通俗講,氫彈其實是“雙黃蛋”,又包括原子彈,又涉及氫彈。
原子彈需要鈾、鈽等,氫彈則需要氘、氚、鋰等,這些材料都需要依賴反應堆生產,要想掌握原子彈和氫彈技術,必須經過足夠多的試驗,也就是說,需要消耗大量的核材料。核材料不夠,氫彈就不可能完成。【第五關:工業和經濟能力】
生產核材料需要建立同位素工廠,核試驗需要進行大規模工程建設,還要有大量複雜、精密的核測裝置。因此,製造核武器,尤其是製造氫彈,都是對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檢驗。
有專家表示,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援,難以掌握成熟的氫彈技術。
【第六關:武器化】
造出氫彈是一回事,能把氫彈投入作戰又是另一回事兒。
首先,需要解決核彈小型化的問題。彈道導彈的運載能力有限,如果核彈不能小型化,缺乏可靠性(比如要經受發射震動和大氣層外的考驗),那就無法用於彈道導彈。
其次,需要突破再入段難關。核彈頭再入段是指核彈頭從大氣層外重返大氣層內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彈體外部的複合材料需要承受極高溫度的考驗。
第三,還要解決運載工具的難題。本身而言,研發彈道導彈或許不難,但是,如果要研發出精度和穩定性足以配備核武器、尤其是氫彈的彈道導彈對國家的綜合國力、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轉載自科普中國——焦點科普:造出一枚氫彈需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這只是從技術層面對氫彈的製造難度進行的概略性分析,而最大的制約還是來自國際的壓力和NPT法理的制約。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五個合法的核武國家,即使印巴坐擁核武已成現實,從聯合國的角度來說他們仍是非法擁核國家,不要小看NPT的法理約束,一旦一個國家試圖擁核,任何對其懷有敵意的國家都不介意暗下黑手或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落井下石:伊拉克被以色列突襲轟炸了其核設施、伊朗被安理會全面制裁、印巴在核試驗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國際制裁……值得一提的是,制裁伊朗的提案中國投的是贊成票。在兩極對立已成歷史,多元合作的今天,擁有研發核武的技術且能經受住聯合國的全面制裁兩個條件就能篩選出200多個國家中的絕大多數國家,這也是以色列至今也不願意公開自己擁核的原因。核實驗到氫彈研發的科技門檻又能卡死這少數國家中的大多數(即使是印巴這類核俱樂部中的第二梯隊至今也沒無法確認擁有氫彈),因為目前國際認可並確定成功的氫彈設計只有兩種,均為五常私藏。此外,要玩氫彈,你就要擁有一整套核工業體系,核原料製造要大規模工程建設,核試驗要大規模工程建設,核武器配套工業也要大規模工程建設,國力弱的國家玩不了,長時間收到制裁無力保證生產的國家玩不了,政權不穩定的國家更玩不了。更別提大量複雜、精密的核測裝置,以及氚的衰變週期的原因導致的氫彈每隔12年就要換一批,所以玩氫彈玩的其實是國力、經濟和政治,這都與絕大多數的國家無緣。繼續補答題主的問題,于敏構型完爆T-U構型純屬無稽之談,因為兩者均為世界上最頂級的機密,對於構型除了少數的公開資料外,大部分都是猜測的,之所以有“完爆”的結論,我想原因是這樣的:上圖為1951年美國爆炸的第一顆使用了液態氘的試驗氫彈“喬治”,於1951年5月爆炸成功,不過它的重量是……62噸,其中大部分是冷卻裝置,換而言之,這是一種無法運用於實戰的氫彈。
這是世界上第一枚氫彈,1952年11月爆炸成功,高6米,直徑為1.8米,重達65噸的“麥克”,同樣無法用於實戰。
這是美國50年代研製出的第一顆航空投擲型氫彈-MK17型氫彈,它的體重是……21噸。
這是掛載“狂飆一號”氫彈的中國空軍強-5攻擊機。狂飆一號特寫……中國彝族飛行員楊國祥於1972年1月7日,成功地投擲的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但摸著良心說,這顆氫彈準確的說只是核武小型化的初級試驗品,而中國擁有氫彈的時間為1967年,同樣因為無法小型化,並不能運用於實戰。綜上所述,有人就揣測……于敏構型小型化做的好,必須完爆美帝的T-U構型,但事實是,只有少數人才知道兩者的優劣,所謂據說均為揣測。
最後只知道法國的氫彈是從英國獲得的技術,坊間流傳法國的核武器小型化技術可能有中國的“血統”,題主的問題,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分割線————————————————————————裝逼分享點小知識,T-U構型的發明人愛德華·泰勒同學曾聲稱斯特尼斯瓦夫·烏拉姆對氫彈的研發無顯著貢獻,于敏構型其實也叫於-鄧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