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麗南寧邕城
-
2 # 大殼家的美食
香菇對於地理位置沒有太大要求,主要是對產地環境有要求
1、溫度條件:在潮溼的狀態下,擔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2-26℃。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在5-24℃,最適宜溫度24-27℃,但由於木材的保護作用,在氣溫低於-20℃的高寒山地或高於40℃的低海拔地區,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絲不會死亡。香菇是低溫和變溫結實性的菇類。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實體在5-24℃範圍內發育,8-16℃為最適。同一品種,在適宜範圍內,較低溫度(10-12℃)下子實體發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實,質量好;在高溫(20℃以上)上子實體發育快,菌柄長,菌肉薄,質量差。在恆溫條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實體。
2、水分條件:在鋸木屑培養基中,菌絲生長的最適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適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種成活率不高,在10%-15%條件下菌絲生長極差。子實體形成期間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氣溼度80-90%為宜。
3、營養物質基礎
香菇是一種木腐菌,主要的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等。菇木和培養基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只有溶解在水裡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香菇菌絲能利用廣泛的碳源,包括單糖類、雙糖類和多糖類,糖濃度在1-5%比較好。
②氮源:香菇菌絲能利用有機氮和銨態氮,不能利用硝態氮和亞硝態氮。在香菇菌絲營養生長階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為好,高濃度的氮會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長階段,要求較高的碳。
④維生素類:香菇菌絲的生長必須吸收維生素B1,其他維生素則不需要。適合香菇生長的維生素B1濃度大約是每升培養基100um。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絲分泌多種酶類分解木質素、纖維素、澱粉等大分子,從菇木的韌皮部和木質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礦質元素。
4、產地的空氣:香菇屬好氣性菌類,足夠的新鮮空氣是保證香菇正常生長髮育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栽培環境過於鬱閉易產生畸形的長柄菇、大腳菇。
5、產地的光線: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強度適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研究表明:波長為380-540nm的藍光對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但對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實體的分化和生長髮育需要光線。沒有光線不能形成子實體,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強度比較適宜。香菇原基在暗處有徒長的傾向,蓋小、柄長、色淡、肉薄、質劣。
6、酸鹼度條件:適於香菇菌絲生長的培養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適於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發育。在段木腐化過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斷下降,從而促進子實體的形成。
-
3 # 在下阿波
一、香菇適宜在什麼地方栽培?
需要營養、溼度、溫度、空氣、光線、營養基。
1、光線:菌絲可在黑暗條件下很好地生長,強光對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子實體不形成。
2、光線不足,則菇少、柄長、朵小、色淡、質差,但強烈的直射光對香菇尤其是幼小菇蕾有很大的傷害,因此適當的散射光對子實體發育十分重要。
3、pH 香菇和其他木腐菌類一樣,喜歡在偏酸性培養基質上生長,要求pH為5.5~6.5。在適宜的酸鹼度範圍內,不同的pH對香菇菌絲生長影響不大。
4、總而言之,香菇菌體能否順利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並結菇,主要因子是溫差刺激、溼度和光照。
5、當原基形成之後能否進一步發育,關鍵是保證適宜的溫度和通風換氣,同時還必須保證有適當的相對溼度和光照。
6、在栽培中儘量模擬和創造最適於香菇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才能獲得高產優質。
二、花菇是怎樣產生的?
當香菇子實體生長髮育到一定程度,突然遇到低溫、乾燥、颳風、強烈光照的惡劣環境,不適宜香菇子實體的正常生長髮育,菌蓋表面細胞由於失水和低溫停止生長或極緩慢生長,而菌肉和菌褶等內部組織有菌蓋表皮的保護和由於新陳代謝的作用溫度也較表皮高,仍能不斷地得到培養基質輸送來的營養和水分,細胞緩慢地增殖發育膨大。因此,造成了菌肉細胞分裂快,表皮細胞分裂慢,表皮細胞與菌肉細胞的分裂生長處於十分不協調、不同步的狀態。這種不協調狀態在初期,個體會透過自身調節,比如經表皮層的擴張和收縮,以適應菌蓋肉質部分的變化。但當這種不協調、不同步狀態繼續發展時,菌蓋表皮細胞(蠟質層)因繼續幹燥,其擴張和收縮的功能逐漸消失,已無法起保護肉質部分的功能時,唯有開裂才能保持個體生命,保護菌蓋下部的菌褶,以及生於菌褶上的擔子器、擔孢子的正常發育。香菇子實體發育過程中,由於菌蓋表皮裂開而裸露出肉質,便成為花菇。但香菇菌蓋表皮開裂,肉質裸露,決不影響菌褶形成和擔孢子的發生,這也是對自身生命的一種保護性生理變化。因此,愈是空氣乾燥,水分不足,光照強,又能生存下來,完成發育階段的,白色裂紋就愈多、愈深、愈大。自然界中花菇的形成和人工培育的花菇形成過程中,常常由於菇蕾冒出有先有後,卻同樣遭受惡劣環境,使剛露出的初蕾無法維持生命,成為死菇,長至1.5~2釐米直徑的菇蕾由於乾燥,菌蓋已開裂,這部分菇蕾停止生長而成為花菇丁;菇蕾已發育至2~3釐米的這部分菇蕾因菌絲集結量大,自身貯存的養分充足,能繼續生長,菌蓋繼續加大、加厚,但其個體自身含水量由正常狀態下的85%~95%降至40%~50%。在這種現象繼續的條件下,為了延續後代,只有頑強地進行細胞分裂增長,增加菌肉厚度。因此這種環境下細胞分裂緩慢,菌肉細胞含水量少,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空隙也小,菌肉結構緻密而堅實。由此造成裡外生長的明顯不同步,唯有菌蓋表皮裂開以保持個體生命,發育成花菇。
-
4 # 三農開拓者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我們泌陽花菇種植比較早。起源於八十年代,泌陽的花菇最具有特色,從菇型到品質都比較突出,被譽為花菇中的“菇皇”,更有“泌陽花菇甲天下”之說。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定的地位。(做為泌陽人的我來說很驕傲呀)花菇和香菇都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常見的食品,其實二者是同一種菌生出的兩個名字。花菇與香菇有很大區別的,其形狀上有一定的區別。顯然,花菇外表上看起來像一朵花,而香菇沒有花的形狀,二者營養價值豐富,通常用來煲湯或炒菜,有很高的食療價值。河南省是中國花菇生產的大省,主要分佈在南陽市的西峽縣、南召縣、內鄉縣。三門峽市的盧氏縣。駐馬店市的泌陽縣,生產的花菇比較獨特,是中國七大栽培模式之一。香菇栽培在中國來說從南到北都可以種植,只要解決營養基問題。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菌種特性(在當前栽培的品種中,有高溫型、中溫型、低溫型之分),再確定具體的接種和出菇季節。營養基配料主要包括:樹木屑,麥麩或米糠,玉米粉,石膏及菌種等。栽培流程是:備料→配料→裝袋→滅菌→冷卻→接種→菌絲培養→脫袋排場→轉色管理→變溫催菇→出菇管理→採收。花菇的生長與溫度控制有很大的關係,是在袋栽香菇成長過程中,遇到低溫、乾燥、溫溼差等逆境時的結果。說白了就是香菇栽培中生長的畸形香菇。花菇的龜裂紋越寬、越深,品質越好,即天白花菇或爆花菇,屬香菇上品。花菇的形成有五個要求:1 空氣乾燥,2 溫度適中,3 光照充足,4 通風條件,5 適時摧花。花菇還是一種立體栽培也就是上架栽培。
回覆列表
香菇品種型別及適合的栽培條件
香菇品種繁多,可按需要劃分品種型別,可按栽培基質劃分、按出菇早晚劃分、按銷售型式劃分、按大小劃分、按出菇溫度劃分等.
①按栽培法劃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為若干型別,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劃分為段木種、木屑種(代料種)草料種、菌草種、段木代料兩用種等五大型別.
④按大小劃分.可分為大葉種、中大葉種、小葉種三大類.前者菌蓋多在5-15釐米,後者4-6釐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為中大葉種.
⑤按出菇溫度劃分.可分為低溫種、中溫種、高溫種、廣溫種4類.
低溫種:出菇的中心溫度大致為5-15℃.
中溫種:出菇的中心溫度大致為10-20℃
高溫種:出菇的中心溫度大致為15-25℃.
廣溫種:出菇溫度範圍較廣,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質最好.栽培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適當品種.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種
近年中國代料栽培香菇已佔總產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種限制生產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對段木種和栽培技術進行介紹,而只介紹代料栽培的品種.為了便於栽培者瞭解品種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節介紹品種.
1.春栽遲生品種
目前,代料香菇應用的主要有241—4、慶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個菌株.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中國第一個大量應用於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遲生型品種,從1988年始至今累計應用量約25億袋以上.該品種由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研究所吳克甸主持選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廣品種.241—4菌株系從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實體分離獲得的自然變異新菌株.其子實體大葉型,朵型園整,肉厚,菌蓋真徑6—10釐米,肉厚1.8—2.2釐米,柄短而細,品質優,國外稱為“仿生菇”,屬中溫偏低型,出菇溫度範圍6-20℃,以12—16℃為最適,接種到出菇(菌齡180天,適宜的接種期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該菌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在全國香菇產地均有應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溼、脫袋出菇的方式為主,在一定的溫差範圍內利用乾溼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觀和品質最優的品種,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種. (2)慶元9015(花菇939)該品種由浙江省慶元縣食用菌研究所吳慶甸主持選育成功,並透過認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廣的三個香菇品種之一,屬自然變異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當家品種.全國應用9015(花菇939)量佔代料花菇總面積75%左右,其朵形圓整,蓋大肉厚,產量高,菌蓋直徑4—14釐米,柄長3.5—5.5釐米,不易開膜,易形成花菇:屬中溫型,出菇溫度為8- 22℃,以14—18℃最適,菌齡90天左右.該菌株最大優點是接種期間可在3—8月之間接種.不同接種期菇木的香菇產量一致,但5—7月接種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勻.該菌株抗逆性強,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溫能力最優的品種,出菇期9月—翌年5月.該菌株是花菇栽培的優良品種,也是採用低棚保溼、脫袋出菇方式的高產優質品種. ③135該品種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種,經代料栽培馴化成為栽培花菇的品種之一. 其菌蓋大,肉厚,菇柄短,菇質優,菌蓋直徑5—13釐米,柄長3—4釐米,易形成花菇;屬中低溫型,出菇溫度範圍6—18、,以9-13℃為最適;菌齡200天以上,接種期2—4月,出菇期為10-翌年3月.該品種抗逆性較差,在菌絲生長髮育階段遇夏季高溫會影響菇木質量,輕則區域性黴爛,重則病蟲滋生.接種的菇木培養環境光線要弱,以免菌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
(2)栽培關鍵技術.①科學安排栽培接種期,春栽秋生型品種從接種到出菇有一個較長的菌絲生長髮育過程,接種期過早培養料的營養消耗多會影響香菇後期產量,接種期太遲香菇菌絲營養積累少,第一至二潮菇的畸形菇多.從中國南方的氣候條件來看,春栽秋生型的接種期分別為:241—4為2-5月,慶元9015(花菇939)為4-7月,花菇135為2—4月.中國北方氣溫偏低,秋季出菇適溫要比南方來得早,接種期可稍提前,但要注意,接種期必須安排在氣溫5℃始日之後.
②合理的培養料配比.以上菌株均適宜用雜木屑78%,麥麩20%,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60%左右的常規配方,花菇 135品種的培養料含水量略低些更好.
③適時刺孔通氣.刺孔通氣的工具常用1.5寸元釘製成,每段菇木刺孔的總量視菇木劃分別進行.較緊實的菇木刺孔數要多些,含水量較大的菇木刺孔要深些.每段菇木一般掌握在100個左右,深度為1.5釐米.在菌絲生長過程中一般刺三次孔,第一次在接種孔香菇菌絲圈直徑6—7釐米,第二次在香菇菌絲蔓延到培養料50%左右,第三次在香菇菌絲布滿全袋.第 1-2次刺孔的位置選在香菇菌絲圈內1.5釐米,第三次刺孔則在接種孔的背面.第二及第三次時培養料袋壁必須出現玉米粒大小的白色瘤狀物. ④調整菇木堆形,調節料溫.接種的菇木一字形排列,堆高8-10層,第二次刺孔通氣的菇木橫二縱三排列,堆高8層,第:次刺孔之後的菇木六角形排列,堆高5-6層.堆與堆之間要有空隙,行與行之間須有40釐米通道.在室內培養的要加強通風換氣.
⑤菇木適時轉場.促使菇木轉色形成均勻菌膜需要較強的散射光線.241-4、9015(花菇939)的菇木,香菇菌絲布滿全袋後2個月左右開始轉場,最遲為出菇前30天;135菇木不宜全面轉色後再轉場,因為轉色太深菌膜太厚,菇蕾不易發生,應採取長期的較暗光線培菌,出菇季節轉場,邊轉場邊出菇. ⑥促使菇蕾發生均勻.香菇241-4和慶元9015(花菇939)菌株系菇蕾多發生型的品種,在香菇菌絲達到生理成熟和出菇適溫季節來臨時,採取溫差刺激出菇較宜.若採取震動、擊木(驚蕈)刺激,菇蕾就會大量發生影響香菇質量;花菇135菌株則必須有一定的震動或擊木(驚蕈)刺激,否則出菇不均勻.
(3)雜菌和蟲害的預防措施
對春栽遲生型品種,在雜菌和蟲害預防上的重點是越夏管理階段.主要技術措施有:精細管理,儘量疏散菇木,及時通風降溫,菇棚保持良好的遮蔭度以及搞好環境衛生等.發生區域性汙染的菇木可用清菌素、撲黴靈等塗刷,菇蚊可用專用蚊香、敵敵畏等防治.
2.春栽夏生品種
①武香1號,是目前應用的出菇溫度最高的品種.該品種子實體大葉,菌肉肥厚,菌菌蓋色較深,柄中粗,稍長,其最大的優點是出菇溫度高,在28℃的高溫條件下能大量出菇,最高至34℃,出菇溫度範圍10-34℃,最適20-26℃,菌齡60天,適易的接種期為3-4個月,出菇期5-11個月.其抗逆性強一般地區可作為夏季出菇的首選品種,主要適宜鮮銷和保鮮銷售.
②CR04,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採用雜交育種法選育成功的中高溫型品種.子實體大葉型,朵型圓整,菌肉肥厚,菌蓋為茶褐色,有鱗片,有時蓋頂有稍突起的尖頂,柄中粗,稍長,其出菇溫度範圍10-28℃,最適18-23℃,菌齡70天,適宜的接種期為 1-4月,出菇期4-11月.其抗逆性強,適應性較廣,適宜在中高海拔地區使用,主要適於保鮮和脫水烘乾銷售.
③廣香47,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選育的高溫型品種,其子實體朵型圓整,蓋大肉厚,菌蓋黃褐色,柄中粗,稍長,出菇溫度範圍14-28℃,最適14-24℃,菌齡60天,適宜的接種期為2—5月,出菇期5—11月,出菇高峰期分別在5-6月以及9-10月,冬季出菇量極少.可在中高海拔地區使用,主要適於脫水烘乾和保鮮銷售.
④8001,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選育的中高溫型品種,其子實體單生,朵型圓整,中大葉型,肉質肥厚,菌蓋茶褐色或深褐色,柄粗,稍長,出菇溫度14-26℃,最適為18-23℃,菌齡60天以上,適宜接種期2-4月,出菇期5—11月,冬季低溫不宜出菇,適於鮮菇銷售或脫水烘乾銷售.
(2)栽培關鍵技術
①選擇合理的培養料配方,培養料要求有充足的營養,並且碳氮比合適.區域性地區在配方中加15%-20%棉子殼,2%— 3%玉米粉.
②菌絲生長階段進行刺孔通氣,菇木接種口不用石臘或膠紙等材料封口時,刺孔通氣2次,總刺孔量50—60個,先少後多.刺孔結合散堆,加強通風降溫.
④脫袋後保溼促轉色,然後拉大溫差催蕾.
(3)雜菌及蟲害預防
夏季高溫高溼,雜菌及蟲害主要發生在脫袋後的出菇管理階段,具體的措施有:搞好菇棚環境衛生及消毒殺蟲工作,掌握適宜的排場脫袋時間,降低菇棚溫度,加強通風散熱,發現雜菌汙染可在沒長香菇時用清菌素、撲黴靈噴霧或塗刷,蟲害可用菊酯類農藥防治.
3,秋栽早生品種
目前,在生產上應用的品種主要有:L82-2、856、L9612、133、L62、L66、L26、Ct02、申香2號等. ①1.82-2,該品種繫上海農科院食用菌所與慶元縣食用菌研究所合作選育的早生型高產品種,其子實體朵型圓整,中大葉型,單生或少有樅生,菌蓋深褐色,柄較細,中等長,畸形菇少,菇質較好,出菇溫度8—22℃,最適為14-19℃,菌齡60天,適宜接種期為7-9月,出菇期為10月~翌年5月,為秋春多生型.菌絲抗逆性強,宜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區應用,適於鮮菇脫水烘乾銷售.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肉質厚嫩,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品質佳。花菇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具特殊紋理形態的香菇。當香菇菇蕾生長至2cm左右時,受到乾冷空氣襲擊,菌蓋表面細胞由於惡劣環境的刺激而停止生長或極緩慢生長;而菌柄內所含的水分,仍可正常輸送供給菌肉細胞生長,這樣表皮細胞與菌肉細胞分裂不能同步,表現被脹裂而露出潔白菌肉;隨著裂痕的逐漸加深,潔白的菌肉細胞又形成一層防護膜,使白色傷痕變成淡褐色,但明顯區別於菌蓋表面細胞的顏色,從而形成花斑,即所謂花菇。透過人工培育出來的花菇,形成的裂級的程度有別:裂痕深而大,橫錯交差,菇蓋裂紋呈白色的稱白花菇,質量最優;花紋裂痕淺而小,菌蓋茶褐色的稱為茶花菇,質量稍次。菇蓋形成的裂紋為白色,說明條件適宜;如形成茶褐色,說明條件還欠適宜;未能形成花紋,說明條件還不具備。
1 花菇形成的條件
1.1 品種特性 花菇的白色裂紋並非某一品種的固有遺傳特性,而是適應惡劣環境條件的一種性狀變化。因此任何一個菌株只要能滿足花菇生成的環境條件都可以形成花菇。但生產上應選擇低溫型和中溫偏低型菌肉特厚的品種,其花菇形成速度快且質量高。
1.2 菇蕾生長度 2~3.5cm的菇蕾能形成質量好的白花菇,3.5cm以上菇蕾只形成傘花菇,近開傘的子實體不能形成花紋。1cm左右的菇蕾若處於適宜花菇形成的低溫環境中,低溫會使小菇蕾萎縮死亡。花菇實際栽培中包含著催蕾和催花兩個過程,應先把菇木催蕾並讓子實體生長到2~3.5cm,再置於催花所適宜的環境中,形成的花菇數量多,質量高。
1.3 溫度、溫差 適當的低溫與較大的溫差有利於花菇形成並影響花菇的質量。如菌肉的厚薄在一定範圍內,溫度高子實體生長快,但菇肉薄,柄長,品質下降;溫度低子實體生長緩慢,組織緻密,肉厚,品質好。
1.4 菇木含水量 菇木含水量應保持在60%左右,若菇木含水量低於32%,因不能正常地向菇蕾輸送水分和養料而使菇蕾死亡。
1.5 溼度 溼度對花菇形成影響最明顯,當相對溼度達58%~68%,所有菇蕾能形成花菇;60%左右形成白花菇,溼度在68%以上只形成茶花菇;80%以上不能形成花菇。此外,栽培場地要求適當乾燥,使地面蒸發量小,空間溼度能保持在相對穩定狀態。1.6 光照 一定的光照,是香菇子實體生長和花菇形成的重要條件,同時光照強度的變化還影響到溫度、溫差和溼度的變化,間接地影響花菇的形成。充足的散射光能促使子實體花紋長得潔白厚實,菇蓋色澤好,柄短,加快菇體表皮乾燥。若夜晚無光照,菇面裂紋仍會加深加大;但菇蕾若長期處於完全黑暗的環境,則花菇不能形成。
2 花菇的培育技術
2.1 菇場的設定 花菇場對光照要求嚴格,適宜的遮蔭條件即“三陰七陽”或“四陰六陽”,漫射光或短時間直射光照,形成的花菇品質好。
2.2 選種與制袋 選擇朵大、肉厚、適應性廣的低溫型或中溫偏低型菌株。培育地最好選在高海拔的山區。培養基配製、滅菌接種、室內發菌這些工序均按常規。但在菌袋培育過程中,當部分瘤狀菌絲突起時,需適時在袋面薄膜上刺孔通氣,避免瘤狀菌絲凸起來破袋而引起失水。
2.3 催蕾與養蕾 菌絲成熟後,菌袋移室外排放,並按常規的轉色處理。人為控制溫差刺激3~4d,使原基分化為菇蕾;在畦床上鋪粗幹砂,控制空氣相對溼度在65%左右。當菇蕾發生後,要剔除部分劣蕾,每筒保持3~5個。
2.4 控溫 形成花菇的適宜溫度為6~15℃,以8~12℃最佳,能掌握10℃最好。若溫度太低,白天可把蔭棚遮蓋物拉稀引光增溫,晚間重新遮嚴保溫。
2.5 降溼 花菇產生的最適空氣相對溼度為58%~68%。降溼方法:不雨淋,不噴水,加大通風,地面覆蓋地膜,防止地下水氣蒸騰,培養料含水量在50%~60%為最適宜。
2.6 調光 掌握適宜光照量也是促花的重要因子,促花期以“三陰七陽”到“四陰六陽”為宜。
2.7 調水 菌筒內含水量以60%為宜,如含水量不足時,可注水入筒補充水分。春天雨水多,注意排水,空氣相對溼度大不利花菇形成,必須加強通風。
2.8 促花 花菇棚內,由於菌袋接受Sunny、溫度、溼度不同,形成花菇率不同。在促花期內移到低溫、低溼、光照略強的位置上能提高提早形成花菇。如移棚外或條件更好的地方,待花菇形成後再轉換到菇棚內管理;如基質含水量太多,可移到光照較強的環境中。其次,花菇房內也可裝排風扇、活動氣窗,人工調節花菇的發生。當菇蕾長到2cm左右時,可將菇木移入花菇房,開啟空調機,排氣扇,降低菇房溼度,菇房外若干燥,房內溼度大時可開排氣窗,經3~4d,花菇就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