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武松是打虎英雄,是威風凜凜的硬漢,但他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嫂嫂潘金蓮,立馬低下了頭,之後又兩次低頭,前後一共三次低頭,他為什麼會低頭?
6
回覆列表
  • 1 # 少讀紅樓
    無論是在《水滸傳》還是《金瓶梅》中,武松都是一個英雄人物的形象,是正義的化身,似乎就應該是完美的,沒有任何瑕疵,但武松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金瓶梅中,武松打虎歸來,被清河縣知縣聘作了都頭,後來就遇到了自己的哥哥和嫂子,他與潘金蓮的第一次見面,寫的非常有意思。

    這個威風凜凜的打虎英雄,見到“自幼生的有些姿色,纏的一雙好小腳兒”的潘金蓮,竟然前後三次低頭!他為什麼會低頭?這裡面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第一次低頭。武松在哥哥武大的介紹下,第一次見到潘金蓮時,原文是這麼說的:武松見婦人十分妖嬈,只把頭來低著。

    這是武松第一次低頭,他為什麼低頭?答案很簡單。這時候的武松只有二十八歲,在今天來看正是精力旺盛的年輕小夥子,但在古代,按理早已經結過婚了,但武松二十八歲了還單身,不曾婚娶,算是晚婚了。

    這時候的他,剛剛打完虎,胸中有使不完的力氣,見到長得十分妖嬈的嫂子,跟猛虎完全不一樣的另一種嬌媚,心中自然會“小鹿亂撞”,但因為是嫂子,又不能造次,所以只能非禮勿視地低了頭。

    從武松的低頭,我們可以看出,他也是有愛美之心的,有七情六慾,只是限於小叔的身份,他不得不被道德所約束,所以他的低頭,既是一種男子見了美女的害羞,更是用道德標準在自我約束。

    張竹坡在這裡點評說武松“不老氣”,也就是武松之前可能從未經過這事兒,猛然看到一個長得美豔的婦人,心裡七上八下,有些招架不住,因此低頭。

    第二次低頭。武大買了些肉菜果餅回來,潘金蓮陪著武松吃了幾杯酒,然後就一邊勸他多吃點,一邊不停地看著武松,原文是這麼說的:那婦人陪武松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就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她看不過,只得倒低了頭。

    這是武松同一天裡第二次低頭,她這次低頭,是因為潘金蓮一直看著他,看的他不好意思,所以低了頭。武松打虎眼睛都不眨一下,但卻被潘金蓮看的不自覺地低下了頭,果然“英雄難過美人關”。

    武松這次低頭,更多還是害羞,這種害羞是男子見了可意的女子之後常有的表現,要麼臉紅,要麼低頭。武松作為一個打虎英雄,如果寫成他見了潘金蓮三次臉紅,似乎不合適,於是就寫成了低頭。

    但這次低頭,跟第一次低頭又有所不同,第一次是他見了潘金蓮主動低頭,這一次是她被潘金蓮看的不好意思,被動地低頭。但無論是第一次的主動,還是這一次的被動,都說明了一件事:武松也是個有著正常的情感的男子。

    張竹坡在這裡下了一句評語“二官太嫩”,這顯然是說武松雖然打虎厲害,但還從未經見男女之事,被潘金蓮多看幾眼,就敗下陣來,只得用低頭來應對,他哪裡是“慣會小意兒”“一片引人心”的嫂嫂的對手啊?

    第三次低頭。武松第三次低頭是在搬到哥哥家之後,潘金蓮一心都在武松身上,有事沒事,就常把些言語來撥他,武松是個心直口快的硬漢,一直沒放在心上。

    這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天下了很大的雪,潘金蓮又一次請武松喝酒,這一回她已經按耐不住了。原文是這麼說的:那婦人也有三杯酒落肚,鬨動春心,哪裡按捺得住。欲心如火,只把閒話來說。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己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

    這一回有意思了,透過潘金蓮的一舉一動,加上搬到哥哥家之後一個多月的相處,武松應該對這個嫂嫂的品行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所以說他知了八九分,但奇怪的是,他非但沒有及時制止嫂嫂,反而是裝傻充愣,還心甘情願地跟嫂嫂單獨相處……

    這一次武松低頭,跟前兩次大不相同了,他不再害羞,不再羞於與嫂嫂四目相對,而是不想讓潘金蓮繼續這麼錯下去,更不想自己把持不住,做下不倫之事。此時武松坐在那低頭烤火,潘金蓮去燙酒,氣氛非常尷尬。

    奇怪的是,在潘金蓮去燙酒的這段時間裡,已經知了八九分的武松,竟然沒有藉機離開,而是一直在烤火,低頭的他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他是等著潘金蓮更進一步的動作以便撕破臉皮,還是心中對這種撩撥充滿了抗拒的同時,又有所期待?

    此時的武松,心中應該是十分矛盾的,他的矛盾在於如何處理這件事,是選擇撕破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是一直保持沉默,裝作不知。他的心中,對潘金蓮的行為有沒有某種更隱秘的期待?

    從後文看,武松的這次低頭,對潘金蓮的越來越大膽的行為不加制止,似乎正是為了自己忍無可忍之時,讓潘金蓮徹底反省自己的羞恥行為。但他對嫂子難道一點都沒有動過心嗎?從第一第二回低頭來看,顯然不是這麼回事。

    只是日復一日的相處,使得武松的理智最終戰勝了情感,倫理關係戰勝了男女之情,他對帶潘金蓮,心中認的是嫂嫂,而不是一般女子,這個關係決定了他的低頭,必然會由男子見到女子最初的害羞,轉變為後來的小叔對待嫂嫂的道德自我約束,以至於看到潘金蓮不知廉恥,不斷突破底限的行為,終於忍無可忍。

  • 2 # 玩偶世界

    無論在“水滸”還是在“金瓶梅”中,武松都是一位年少英雄,他雖浪跡天涯,有足夠的江湖閱歷,但在男女情感上,還是涉情不足的小鮮肉,所以根本就不是見過風月情場的潘金蓮的對手。武松空手打死猛虎,受到鄉親們的跨街歡迎,真是四面威風,這時偶遇哥哥武大郎。武大將武二引見給妻子潘金蓮。武松初次見到如此美貌的嫂子,自然是怦然心動,不敢目光直視,所以第一次低下頭來。其實,是因為武松感到難為情,害羞所致。每個少年初見美女時都會因害羞而低下頭來。從心理學講,低頭其實就是表示一種臣服。武松第二次低頭是在餐桌上,那時是潘金蓮用那雙攝人魂魄的媚眼不停地瞟著武二郎,使武二郎受不了,所以他再次低下頭去,是為了躲避潘金蓮的目光。從禮節上講,尤其從西方禮節來看,女人多看幾眼男人並沒有什麼不可,甚至女性主動親吻男性也是可以接受的。還有,心理學告訴我們,不太熟悉的一對男女目光相碰達3秒,並且多次目光相碰,就說明他們一見鍾情,有情有意。武二與潘金蓮初次見面,應該說他們互有好感。武松兩次低頭只能說明他害羞,並且喜歡潘金蓮,是感情微妙的表現。設想一下,如果你對一個女子根本不來電,會這樣嗎?你一定會對女人的目光視而不見,根本不會因害羞而低頭。事實也證明武松是喜歡潘金蓮的,否則他怎麼會與哥嫂住在一起呢?“水滸”與“金瓶梅”都告訴讀者,起初,武松與潘金蓮的感情很好,還相互關照送禮。這段時間,是這戶家庭最和睦的時期。武松與潘金蓮即使是獨處,也感到自然,根本就沒有在潘金蓮面前害羞低頭。就在這時,潘金蓮想進一步發展與武松的關係,武松明白了她的心意,再次低下了頭。這次低頭與前兩次不同,並不是害羞,而是逃避,是不接受。是倫理上的不許可。當潘金蓮試探武松讓他喝下自己的殘酒時,低頭的武松就發飆了,弄得潘金蓮一點面子也沒有。

    “金瓶梅”把潘金蓮寫成了淫婦,最後還是被西門慶拋棄,落得個可悲下場。

    就“水滸”而言,潘金蓮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武松害得的。

    下面我們來細細分析下“水滸”中的潘金蓮。

    潘金蓮其實是一個受害者。起初她是大戶人家的丫鬟,因為拒婚,被迫嫁給武二郎。可見,潘金蓮具有自主獨立反抗精神,嚮往美滿幸福的生活,只是身不由主,值得同情。

    嫁給武大後,儘管有無賴上門挑逗,潘金蓮不出門,不理睬,更沒出軌,在家做針線活貼補家用,可見她並不是什麼蕩婦,而且還是勤勞持家的良家婦女。

    如果沒有武松的介入,武大一家可安安穩穩過下去。其實,武松先前已經害了次武大,他打傷人逃跑了,讓武大頂罪。可惜,這次武松又回來了。

    武松的來到是潘金蓮泛起愛情的漣漪。(先前,潘金蓮與武大的結合根本談不上愛情)從心理學看,就是愛情彌補的心理缺失。可惜武松智商高,情商低,沒用柔和言辭穩住潘金蓮,卻惡語相向,沒有尊重潘金蓮的愛情,我們知道,愛一個人是無錯的。潘金蓮羞愧萬分,在情感上一落千丈,毫無寄託。從而導致後來出軌西門慶。就像現代的女子被男友甩了,馬上出軌另一個男人一樣。所以說,掌握主動權的武松沒處理好與潘金蓮的關係,導致武大家庭的毀滅。

  • 3 # 大先生的故紙堆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不知道這句外國詩句適不適合武二郎的心境。

    如果非要一句華人的詩句來形容的話,我覺得還是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比較契合武松三次面對潘金蓮時的狀態。雖然,對於一位硬漢來說,他不會有如女子樣的水蓮花般的嬌羞。

    武松,不論是在《水滸傳》中,還是在《金瓶梅》裡,都是狠且狂的代名詞。難道,他的內心就沒有柔軟的一面嗎?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自己的嫂子面前,他在一開始表現出來的,是一位不諳世事少年獨有的心態。

    在一位純真的人,親情有的時候就等同於愛情,而愛情卻不是慾望的代名詞。武松渴望著一個安定而又踏實的港灣,而在哥哥與嫂嫂的住處,他確實也找到了這一所在。

    武松的三次低頭,也許是一種預設,更是一種退讓。在他心中,只要那層窗戶紙沒有被捅破,他們三人之間是可以相安無事的,他肯定有慾望,但他的慾望發洩絕不是自己的親人,說的文雅一點,那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想法,對於武松來講,是有些齷齪的。而說的庸俗一點,大眾的閱讀心理,其實很多程度上,武松被“好玩不如嫂子”這樣的世俗心態所驅使著,低下了頭,他想用自己的低頭,懺悔和迴避,甚至否決自己的有關倫理層面的妄想。

    一個男人,面對一頭猛虎的進攻,可以與它殊死搏鬥。而一個男人,面對一個女人的挑逗,他卻在步步退縮。

    武松的低頭是表面上的下意識動作,更是內心深處的心裡鬥爭。

    《金瓶梅》是大俗的,又是大雅的。在那個充滿情慾的世界裡,只有武松把自己擺到了一個完人的高度,其實這是一種煎熬。我們有的時候會糾結,他在對潘金蓮起殺意的一剎那,為啥會扒下她的衣襟,面對一個女人粉嫩的胸膛,他在手起刀落時,有沒有一點點私心雜念。

    我覺得,武松是有的。

  • 4 # 無為無不為0632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知道有哪三次低頭。

    先把原文貼出來檢索一下:

    相見。因說道:“前日景陽岡上打死大蟲的,便是你的小叔。今新充了都頭,是我一母同胞兄弟。”那婦人叉手向前,便道:“叔叔萬福。”武松施禮,倒身下拜。

    第二次:武松見婦人十分妖嬈,只把頭來低著。

    第三次:那婦人陪武松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只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過,只得倒低了

    頭。

    知道這三次低頭,那再來分析原因便簡單不過了。

    第一次是叔嫂初相識,二人相互施禮,叔倒身拜嫂,禮也!

    第二次是武松見嫂子十分“妖嬈”,且那年代,是程朱禮教興起的時期,講究的是男女受授不親。武二做為小叔子,直視嫂子自然是失禮的行為

    第三次是“武松吃他看不過”自己又低下頭來,其實和第二次是一個原因,不想因之失禮,落人口舌。

    這樣一看,三次低頭,其實都只是為一個“禮”而已。

    禮節,禮法。

    江湖人尚知禮,何況今日我輩?!

  • 5 # 梅月竹風

    【讀金瓶梅隨筆】(第12期)

    武松在嫂嫂面前三次低頭,為什麼?我們來一起看看?

    (一)第一次,武松“把頭來低著”...

    炊餅哥在街上賣炊餅,有一天看到幾隊人拿著紅纓槍,鑼鼓喧天,一頂花紅軟轎,簇擁著一條壯漢,那正是炊餅哥的弟弟,英雄武松打虎歸來,受知縣相公抬舉,做了巡捕都頭。這是街上老人慶賀,送他回下處。

    炊餅哥當然就把弟弟請到家裡,和嫂嫂相見。自然免不了行禮。

    潘金蓮叉手向前,說了句: “叔叔萬福。”武松施禮,倒身下拜。這是應該有的禮節,不消多說。

    坐下後,炊餅哥的女兒迎兒倒來了茶。

    這時,武松看到面前的嫂嫂“十分妖嬈,只把頭來低著”。

    這是第一次。我們知道,潘金蓮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

    生得一雙好小腳兒。

    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

    又經過王招宣府裡嚴格的藝術訓練。書中有很多她的外貌的描寫。寫得一次比一次讓書中人丟魂失魄。而且還被後來那家張大戶那個雜毛狼禍禍過。妖嬈相貌,風流體態。不是一般的美,很性感。

    你說,武松是咬鋼嚼鐵的血性男兒,哪裡見過這個?而且又是自己的嫂嫂,在一個家庭裡,沒有前輩,嫂嫂為大!

    別以為是西門慶,見了女人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向上走。人家是武松。當然是低下頭,看了眼暈。

    (二)武松第二次

    潘金蓮第一眼看到武松時,懷疑人生!炊餅哥和武松一娘所生,兩個人天差地別。一個是又矮又黑又粗糙,另一個是高大威猛,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居然能空手打死老虎,該有多大的氣力。金蓮就想,原來一段姻緣卻在這裡!她想多了。這時大概有點兒春心蕩漾。在酒桌上用話來撩武松。試探他。又用一雙勾人魂魄的眼睛看武松。武松被她看不過,“只低了頭,不理她。”

    這是武松第二次低下了頭。

    俗話說,女追男,一層紗。一般的人,見了潘金蓮這個架勢,就像豬八戒似的,雪獅子烤火,整個都要化了。武松可不是豬八戒、西門慶之流。

    (三)第三次低頭是什麼情況呢?

    第三次,是武松被要求搬回這個家裡住。

    是在一個大雪天,潘金蓮下了決心,要俘虜武松。事先安排炊餅哥出門去賣炊餅,她央及隔壁的那個有名的王婆燒菜,送到武松的房裡,潘金蓮和武松單獨在一起喝酒。

    酒上喉頭,又到了心頭,潘金蓮一臉春色。一面問叔叔外面有沒有相好的,一面酥胸微露,雲鬟半軃(duǒ),欲心如火,把閒話來說。

    武松又不是傻子,什麼不知道?“自己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

    這是書中第三次寫到武松在嫂子面前低頭。

    後來潘金蓮幾次三番地撩撥武松,說的話不堪入耳。最後,武松動怒了,一把推去,差點把潘金蓮推得摔在地上。

    三次低頭,潘金蓮仍然不死心。終於鬧到不歡而散。這就是《金瓶梅》裡面寫到的武松拒絕嫂子的過程。

    三次低頭,是武松這個漢子,這位打虎英雄的又一次值得稱讚的舉動。說明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好漢!

  • 6 # 大洲文苑

    《水滸》中武松在與潘金蓮的交往一共低過兩次頭,到了《金瓶梅》裡就改為了三次,這 三次低頭,各有奧妙。

    初遇潘金蓮,“見婦人十分妖嬈,只把頭來低著”。這第一次低頭,源自於青年男性面對美貌女性時本能產生的羞澀心理。都說武松不近女色,但在這個細節裡,武松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對女色都有敏感的反應。當然,這裡面也有初見嫂子時的靦腆。不過,這樣的低頭,在通曉風情而又風流成性的潘金蓮眼裡心裡,卻又有著特別的意味——一見有情。可以說,初次見面,不僅是武松的“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吸引了潘金蓮,也是武松這“只把頭來低著”的微妙動作,強烈騷動了潘金蓮的春心。

    武松第二次低頭,發生在接下來的吃酒時。“那婦人陪武松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只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過,只得倒低了頭”。這一次低頭,與第一次低頭的成因相反。第一次是武松見潘金蓮“妖嬈”而主動低頭,這一次,卻是武松因為潘金蓮的“一雙眼睛只看”自己身上而被動低頭。表面上看,這兩次低頭,都是由雙方眉來眼去所為。不同的是,潘金蓮由第一次被看,轉為第二次主動看,表明此時潘金蓮內心裡已湧起了春潮,呈躍躍欲試態勢。潘金蓮本來就敢於突破傳統倫理觀念束縛,敢於在男女欲求上有所作為,而此時武松的兩次低頭,在她看來,就是情投意合的暗示,從而對她的大膽追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更何況,酒後潘金蓮讓武松搬到他們家裡來住,武松當即回道:“既是嫂嫂厚意,今晚有行李便取來。”這一問一答,一來一往,武松響應得如此積極,給潘金蓮造成一拍即合的假象,怎能不讓她產生非分之想呢?

    武松對潘金蓮的第三次低頭,發生在武松冒雪歸來,潘金蓮陪他喝酒取暖聊天時。“那婦人也有三杯酒落肚,鬨動春心,那裡按納得住。欲心如火,只把閒話來說。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己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武松這時的低頭,在潘金蓮看來,和前二次的低頭如出一轍,都是為她的美貌所動心,為她的挑逗所動情。羞澀是進攻的暗示,拘謹是含蓄的默許。而事實恰恰相反,這一次的低頭,是武松看清了潘金蓮的真實面目和真實用心之後的強忍不發而已,是強壓住滿腔怒火後的隱忍之態。果然,等到潘金蓮公然說“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時,武松“匹手奪過來,潑在地下”,昂首說道:“嫂嫂不要恁的不識羞恥!”又“把手只一推,爭些兒把婦人推了一交”。武松睜起眼來說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 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

    武松的“三低頭”,是出神入化的白描,極有層次感,極有表現力,同時又極形象極含蓄地表現了他和潘金蓮交往中情態及心態變化的過程。而且,正是有了這“三低頭”,也將潘金蓮不顧倫理常情而敢於追求性愛的情態心態的變化過程,令人信服地極為自然地展示出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武松與潘金蓮的這一段故事取自《水滸傳》,但文字上已有許多改動。

    《金瓶梅》中的武松“三低頭”在《水滸傳》中只有“二低頭”,少了第一次的“武松見婦人十分妖嬈,只把頭來低著”。這一改,至關重要。因為後二次的武松低頭都緣自於潘金蓮的主動挑逗進攻,而第一次,卻是武松疑似對潘金蓮主動發出為其美色所動情的訊號。增添了第一次低頭的細節,從而給後二次潘金蓮主動大膽挑逗作了有力的鋪墊,使情節發展更具合理性和必然性。當然,《水滸傳》是把潘金蓮作為一個頂級淫婦來刻畫的,根本不會考慮潘金蓮動邪念會有武松“低頭”慫恿的客觀因素存在,不近女色的武松也不會因為婦人“十分妖嬈”而低頭。正因為如此,《金瓶梅》中的潘金蓮形象更具真實性、多面性和複雜性,因而也更具有典型意義。

  • 7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結果在人群中,武大郎主動站出來認親。兩兄弟再度相見,熱淚盈眶,於是武大郎將武松帶回了家中,就是這樣,武松見了嫂子潘金蓮。

    結果打虎英雄武松在“自幼生的有些姿色,纏的一雙好小腳兒”的嫂子潘金蓮面前竟然前後三次低頭!

    這位頂天立地的漢子為什麼會低頭?原來裡面含有不可告人的玄機。

    第一次低頭是武松第一次見到潘金蓮時所做的舉動,原文是這麼說的:武松見婦人十分妖嬈,只把頭來低著。

    武松當時二十八歲,正值血氣方剛的年齡,但在古代早婚的年代,武松二十八歲還是單身,顯然屬於“剩男”了,還要面對很嚴重的社會輿論壓力。

    驟然間見到長得十分妖嬈的嫂子,這是怎樣的一種嬌媚?他心中 “小鹿亂撞”,但因為是嫂子,只能非禮勿視地低了頭以掩蓋自己的窘態。

    第二次低頭是武大買了些肉菜果餅回來,潘金蓮陪著武松吃了幾杯酒,然後就一邊勸他多吃點,一邊不停地看著武松,原文是這麼說的:那婦人陪武松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就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她看不過,只得倒低了頭。

    只是因為潘金蓮一直盯著他看,打虎時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武松竟然不自覺地低下了頭,可見武松心裡對這位漂亮嫂子也是“蠢蠢欲動”的,只是倫理道德的約束,他又不得不收斂起自己的情感,只好做低頭之舉動。

    第三次低頭是武松在搬到哥哥家居住之後,潘金蓮一腔真情都系在武松身上,不但對他噓寒問暖,而且常用言語來挑撥他,武松一直佯裝不知。

    這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天下了很大的雪,潘金蓮請從衙門“下班”回來的武松喝酒,原文是這麼說的:那婦人也有三杯酒落肚,鬨動春心,哪裡按捺得住。欲心如火,只把閒話來說。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己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

    透過一個多月的朝夕相處,潘金蓮對武松已是心有所屬,愛如狂潮。而武松顯然也感受到了嫂嫂對他的愛慕之情。結果這次兩人都喝了酒,與嫂嫂四目相對,武松內心很難受,他怕自己把持不住,做下不倫之事,於是趕緊低頭烤火,潘金蓮去燙酒,氣氛非常尷尬。

    武松這三次低頭之後,對潘金蓮的“狂舉”顯然也忍耐到頭了,因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限於小叔的身份,他不敢也不能做出非分之舉,後來看到潘金蓮不知廉恥,不斷突破底限的行為,終於忍無可忍。最終武松就發飆了,弄得潘金蓮一點面子也沒有。

    其實潘金蓮的最終墜落,武松是離不開干係的。

    要知道潘金蓮本身就是一個受害者,她起初她是大戶人家的丫鬟,因為“拒婚”,後來無奈之下“屈嫁”於五短三粗的武二郎。

    儘管如此,潘金蓮還是守婦道的。武大郎起早貪黑的賣燒餅,而深居在家的潘金蓮在家做針線活貼補家用,儘管有無賴上門挑逗,她也不出門不理睬,更不出軌,可見她是“性本善”的。

    武松其實先前已經害了一次武大郎了,他打傷人逃跑了,結果武大頂罪。後來又被逼舉家外遷。而這一次,“回來了”的武松再次害了武大。

    潘金蓮對武松動心很正常。武松高大威武,英氣逼人。而武大郎五短三粗,其貌不揚。同樣是親兄弟,兩人差距太遠了。原本就是屈嫁給武大郎的潘金蓮見了武松後產生巨大的落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潘金蓮只是心裡不平衡,想彌補缺失的愛情,然而武松的做法卻令人大跌眼鏡,可以用6個字概括他:智商高,情商低。

    雖然出於倫理道德,武松不能接受嫂子的愛,但他的處理方式顯然是欠妥的,他不應該惡語相向,不應該不尊重潘金蓮的愛慕之情,而是應該用柔和的言辭穩住潘金蓮,講清楚箇中道理,讓嫂子回心轉意,伺奉好哥哥。這樣的話,潘金蓮很可能會潔身自從,也就不會因愛生恨,從而出軌花花公子西門慶。

    總之,正是情商低的武松沒處理好與潘金蓮的關係,導致婚變,導致武大郎整個家庭的毀滅,從這一點來看,潘金蓮出軌花花公子西門慶,罪魁禍首其實不是“媒婆王乾孃,而是打虎大英雄武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魯伊15級裝備在哪打?有哪些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