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典解歷史
-
2 # 陳大舍
《康熙王朝》是一部影響力很大的清宮劇。雖然從整體上來說比《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差了一個層次,但劇中的主要演員陳道明、斯琴高娃、薛中銳、高藍村等人的演技實在是不遜色於任何一部歷史劇。
不過作為一部歷史劇 ,《康熙王朝》的劇本對歷史進行了非常大的改動,從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這次就舉幾個康熙帝一派的角色來說一下。
第一是蘇麻喇姑。在劇中的蘇麻喇姑是康熙帝的初戀,也是相與羈絆一生的人。但是歷史上的蘇麻喇姑是一位深得生存之道政治家。
蘇麻喇姑本命蘇茉兒(蒙語為毛制的長口袋,滿語則名為蘇麻喇),科爾沁人,後來給貝勒寨桑(大公&宰相,可以翻譯為“相君”)博爾濟吉特·布的二女兒本布泰(意為天降偉人),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後當侍女。而那是一個侍從、侍女們最輝煌的時代——西洋有路易大帝與亞歷山大•邦當,而東方則有孝莊文後與蘇茉兒。
蘇麻喇姑的法國同行,亞歷山大•邦當。
蘇茉兒對主子十分忠誠,除侍奉孝莊文後之外,也幫著拉扯大了孝莊文後的兒子、孫子、曾孫,或曾照料,或予訓迪,或曾撫養。康熙四十四年(1705AD,此時孝莊文後已經歸天十八年)舊曆的九月初七,年逾九旬的蘇茉兒,走完了自己漫長而輝煌的一生,清朝皇室為了尊崇這位卓越的女性,尊稱為“蘇麻喇姑”,並以皇室女性的禮儀將其安葬於孝欽文後的陵寢之旁。
第二是朱國治。朱國治在歷史上是個惡貫滿盈的貪官酷吏。其擔任巡撫江蘇之時為了殺人媚人,便屢興大獄。奏銷案、通海案、哭廟案不是由此人參與就是由此渠一手炮製。以至於吳地百姓對他是人人切齒。據《研堂見識雜記》載:
“撫臣朱國治既以賦稅興大獄,又殺吳郡諸生一二十人,知外人怨之入骨,適以丁憂罷。故事:隸旗下者例不丁憂(朱國治為正黃旗漢軍),守喪二十七日,即出視事。公守喪畢,具疏請進止,朝議許其終制,另推新撫韓公世琦。尚未蒞位,朱恐吳人為變,倉猝離位,輕舟遁去,吳中為幸。朝議以大臣擅離汛地,擬降五級,而嚴旨切責,除名為民。”
過了幾年,因朝中有人,朱國治又起復為雲南巡撫,結果 老毛病不改竟然剋扣軍餉,於是被彈劾去職。至康熙十一年復任雲南巡撫。最終在吳三桂起兵後被挖心梟首以謝天下。
前明山海關總兵平西伯吳三桂反正這一段是《康熙王朝》中非常精彩的一段。
最後說一下純屬虛構的“藍齊兒格格”。歷史上並沒有“清孝慈仁後(也就是容妃)”和她的女兒“藍齊兒格格”。而且也沒有清朝公主嫁給黃金家族之外的蒙古王子(葛爾丹是綽羅斯部)。但歷史上確實有一位榮憲公主,也就是康熙帝的第三個女兒,聰明可愛,很得父皇的疼愛。榮憲公主十九歲那年被封為和碩榮憲公主,並招二十一歲的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王烏爾袞為駙馬。烏爾袞性格溫和開朗,而且是當時蒙古數一數二的勇士,之後在烏蘭布通之役率軍輔佐岳父打破準噶爾大汗葛爾丹的大軍。從此更得到清廷的禮遇和信賴。故而榮憲公主出嫁後的生活也就像童話一樣美滿。
至於準噶爾汗國的葛爾丹,也就是博碩克圖汗也確實有一位勇敢而美麗的同夢之人——阿努哈屯(和碩特汗國鄂齊爾圖徹辰汗的女兒)。夫婦二人都為了準噶爾的未來戰至最後一刻,他們的故事也是可歌可泣的。
衛拉特(瓦剌)最後的國母,阿努哈屯。
-
3 # 一點點歷史
比如明珠倒臺後,大阿哥曾訓斥牢房的守衛,“如果再有一個蝨子我就把你砍了。”而且大阿哥和明珠對朝局還有一番分析,比如太子之位等等。
還有容妃死後,康熙曾說“她是紮在朕心裡的一根刺。”這一段也說明了康熙對於容妃的感情之深!這些內容都沒有體現在廣大觀眾面前。
電視劇中大的歷史背景和主要人物都基本符合歷史,但是在個別人物和事件方面還是有出入。
虛構的歷史人物
在電視劇中,容妃,魏東亭,藍齊兒都是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人物,這些人物的加入讓康熙皇帝變得更加有血有肉,讓她不只是個皇帝,還是個父親,丈夫,朋友。
虛構的歷史事件
在劇中圍繞著康熙一生幾大事件來描寫,年少登基,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殺噶爾丹。
其中平三藩時期的周培公,收臺時期的姚啟聖這兩個關鍵人物的作用被明顯誇大,尤其是二人都被塑造成為有經天緯地之才,與歷史出入較大。
總體來說,《康熙王朝》既然是藝術作品,對於一些人物和歷史事件有些再加工可以理解,並不影響這部劇的經典。
-
4 # 巴塞電影
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裡,對於清朝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的描寫,一改當年稗官野史對於兩人刻薄與兇殘的寫法,用偉光正的正史褒獎態度,將他們重新扶植到一代明君的地位上。
而因為要維持康熙的形象,《康熙王朝》電視劇更是經過了一系列的加工與修改,將形象塑造得更加符合主旋律要求的勤政愛民,任勞任怨的地步!但是,這樣原本在歷史上本身留有瑕疵的人物,就成為了挑刺的必然發展。
首先,《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文太后經常性的自稱“我,孝莊……”,這一點就不符合歷史傳統。孝莊作為文太后的諡號,是在她去世之後康熙皇帝追加的,在她生前,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死後諡號,而且天天掛在嘴邊自稱的!
其次,為了突出皇家姻緣的政治性。康熙的容妃以及容妃的女兒藍齊兒兩代女性的悲劇,將最是無情帝王家的緣由講得淒涼婉轉。但是實質上,容妃和藍齊兒格格並不是歷史裡真實存在的人。藍齊兒借用了康熙一個格格的名字,但是與容妃無關,也並沒有和親以及後來的一系列事端的存在。就算是貫穿全劇,康熙的發小魏東亭,以及貼身太監李德全都是為了豐富戲劇元素而虛構的人物。
其三,《康熙王朝》塑造了康熙皇帝玄燁和孝莊太后侍女蘇麻喇姑的戀情。但是,作為實際養育康熙皇帝成人的蘇麻喇姑,是一個和孝莊文太后年紀相仿的長輩,玄燁受她照顧,一直視為親人,但是畢竟年紀,地位和輩分相差懸殊,兩人不可能產生愛情。
-
5 # 老龔166916589
大清皇朝。
康熙,乾龍史稱康乾盛世。
康熙。確實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那個時代資訊,交通不便,俗稱:天高皇帝遠。皇帝要做好全國性的工作,確實困難很大。有很多事情都被一些心懷不良的人蒙弊,所以他推頌,微服私訪,起初還是偶然出巡,但是在每次出巡中,遇到的問題也不少。所以後來成為一種制度,每隔一段時間在全國輪翻私訪。這個辦法效果很好。在私訪中能解決很多問題。
比如他發現各地市場混亂,他為了打擊奸商,體驗經營過,綢布行,茶葉行,藥材行,食鹽行……等。讓百姓享受到平價高品,並打擊了一大批不法奸商。
另一方面打擊了官商勾結。楨破了私開金礦大案,取蒂了很多貪官汙吏。
微服私訪起到一定的清政,廉政的良好效果。
祗於真實性問題。必竟是做戲。文學藝術。一定要有吸取觀眾眼球的藝術性。同《三國演義》一樣,作者不寫,失,空,斬如何能顯視,諸葛亮的髙明,偉大。失空斬實際存在與否,直得壞疑。
-
6 # 攜手笑風雨
電視劇《康熙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小說《康熙大帝》,歌頌了康熙一生的政績。《康熙王朝》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優秀電視劇,但由於是電視劇肯定有所改動,與真正的歷史有所差異。
1.康熙的皇后赫舍裡不是索額圖的女兒,而是索額圖的侄女。
2.孝莊在康熙二十六年就去世了,並沒有像電視劇那樣康熙親征葛爾丹途中才不在人世。
3.康熙的大兒子並沒有像電視劇那樣厲害,老大其實是個情商很低的阿哥,早早的就被康熙給軟禁了。
4.歷史上索額圖由於參與皇太子黨爭,在1703年得時候就死了,電視劇最後舉辦千叟宴還有索額圖,那時候已經是1722年了。
以上僅為本人自己的觀點,希望大家能給予補充。
-
7 # 吃瓜群眾愛看劇
電視劇《康熙王朝》是一部經典的歷史劇,很多人對裡面的情節深信不疑,實際這部劇是基於二月河先生的歷史小說《康熙大帝》改編而成,嚴格來說不屬於歷史正劇,裡面很多情節都是作者編寫的故事,接下來看看當時康熙還未親政時,《康熙王朝》有多少不符史實:
首先最明顯就是蘇麻喇姑,她是孝莊的陪嫁女,年齡與孝莊相仿,兩人在宮中情同姐妹,經過孝莊的言傳身教下,很快就掌握了滿語和漢語,文化素養得到很大提高,充當了幼年康熙的滿語老師,在晚年還撫養過胤祹直至成年。算下來蘇麻喇姑比康熙大將近40歲,不知道作者和導演是怎麼想的,愣是寫成姐弟戀。
之後少年康熙拜師伍次友,當時伍次友與蘇麻喇姑暗生情愫,當然這也是虛構的。伍次友是虛構出來的人物,並沒有在民間拜師一說。
康熙的父親順治皇帝寵愛董鄂妃,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之女,費揚古的姐姐並不是漢人。順治寵愛董鄂妃,在董鄂妃死後剃度出家讓位給玄燁。真實是順治臨死前跟孝莊商量過繼承人最終定下玄燁為繼承人。
順治是出天花死的,康熙之所以能即位一方面是年長,另一方面是因出過天花,當時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就只有福全和玄燁,只有玄燁得過天花,這就保證了皇位繼承人的穩定。
吳良輔在歷史上是真有此人,受到順治的寵信,在順治時期吳良輔與官員賄賂勾結,但由於順治的袒護並沒有受到處罰。順治死後,康熙元年就被孝莊給賜死了,而非像電視劇中是鰲拜的人。
電視劇中康熙詢問老師濟世自己的學問如何,濟世言相當於秀才水平,再進修兩年可以達到進士,康熙決定匿名參加科舉。清朝參加科舉考試至少要經過生員(秀才)、舉人和進士三個系列的考試,生員考試就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考取秀才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劇中康熙匿名龍兒,高中三甲,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科舉是大事,歷代對科舉都是很謹慎,從搜身到檢查再到糊名制都採取了嚴格措施,主考官也是身居要職,不可能不認識康熙。而且能參加進士考試肯定是經歷過舉人和生員的考試,名額有限,這時候多出一人就會很明顯。
《康熙王朝》中有個從小陪康熙一起長大的侍衛魏東亭,魏東亭在劇中分量很重,下一部《雍正皇帝》中也出現過,當時的雍正胤禛追繳國庫欠款的銀子,因還不出欠國庫的銀子,直接在家中自盡。實際上魏東亭和他的父親魏承謨都是虛構出來的人物。
電視劇中有個讓人不得不笑的梗,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
8 # 吟風社
《康熙王朝》改編於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其實也是打著歷史劇旗號的戲說劇,加上本劇編劇朱蘇進的水準(看過新三國應該都見識過),本劇歷史錯誤極多,我就從幾個方面來回答。
一、人物關係孝莊和蘇麻喇姑
孝莊太后和蘇麻喇姑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兩位在歷史上是同齡人,是孝莊太后還未出嫁時就帶著的婢女,而在劇中直接給蘇麻喇姑降了兩個輩分,成了到了順治十八年才帶入皇宮的,還和康熙關係曖昧。
索額圖和赫舍裡
在劇裡赫舍裡是索額圖的女兒,然而在歷史上她是噶布喇之女,噶布喇是索額圖的大哥,也就是說赫舍裡是索額圖的侄女,而且歷史上索額圖只是索尼的第三子,劇中好像是長子似的。
聖祖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輔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孫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女。
另外,赫舍裡的第一個兒子也非胤礽,而是承祜,四歲時夭折了。
姚啟聖和施琅
在劇中,施琅曾是姚啟聖的弟子,因不聽教化被姚啟聖逐出師門才棄文學武,然而歷史上施琅出生於1621年,姚啟聖則出生1624年,施琅比姚啟聖還要大上三歲,雖然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年級大,但絕非劇中這個樣子。
圖海和周培公
圖海在歷史上才是平定三藩之亂的主帥,周培公只是圖海麾下的一個謀臣,主要功績是勸降王輔臣。劇中大大誇大了周培公的作用,甚至給人感覺沒有周培公,康熙就玩完了,圖海在劇中也成了周培公的副手。這完全是朱編的自我發揮,在二月河的小說中周培公的作用也沒那麼重要。
二、臺詞的歷史知識嚴重不及格這個又是主編的鍋,劇中臺詞歷史常識錯誤比比皆是,簡要舉幾個例子:
1、楊起隆假冒朱三太子去見三藩,他手持天潢玉牒,天潢玉牒上寫著“朱慈炯出生於崇禎二十一年”,楊起隆固然是假貨,但吳三桂卻說這個天潢玉牒是真的,可是我們都知道崇禎在崇禎十七年就上吊死了,還能在四年後寫下這段話?莫不是詐屍?吳三桂應該大喝一聲:“一派胡言,崇禎皇帝在崇禎十七年已然殉國,你卻出生於崇禎二十一年,莫不是哪吒轉世?”
二、先帝皇太極與吳三桂歃血為盟
孝莊和吳應熊閒聊時曾說:“當年吳三桂在順清和抗清舉棋不定時,先帝皇太極與吳三桂殺馬為盟,相約永不相負,併力排眾議,封他為平西王”。那啥,吳三桂降清時,皇太極都死了快一年了,封他為平西王的是多爾袞不是皇太極。
三、五百年前,鐵木真沿著這條道打進北京,使大宋失去半壁江山
這是劇中康熙帝親征葛爾丹時說的,這段話有兩處錯誤,第一、終大宋一朝三百多年就沒控制過北京(那時叫燕京);第二、使大宋失去半壁江山是靖康之變,是女真人,不是蒙古人。
三、人物年齡問題幾乎所有主角都有這方面問題,蘇麻喇姑、施琅、姚啟聖的前面已經說過,再舉幾個例子:
胤禔和胤礽:這兩位在平臺篇已經是成年人了,一個曾與施琅交戰,一開始取勝,後來貪功冒進,吃了敗仗,還要地方官給他背黑鍋。一個陪康熙祭朱元璋。然而胤禔生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胤礽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平臺是在二十二年(1683年),兩位阿哥一個十歲,一個八歲,卻能領兵作戰,參與祭祀,真是神童啊。
索額圖和明珠:索額圖死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明珠死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劇中讓這兩位多續命十幾年,雙雙出現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千叟宴上,繼崇禎二十一年後的又一起借屍還魂?
李光地:歷史上李光地出生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比康熙帝還要大上12歲,劇中卻和康熙女兒談起了戀愛,看起來也像比康熙晚一輩。此外,歷史上彈劾明珠的是御史郭琇,也被張冠李戴到李光地身上。
尚可喜:尚可喜出生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比吳三桂還要大上八歲,劇裡卻叫吳三桂大哥,人設也不對,尚可喜在歷史上是大清忠臣,三藩之亂時與吳三桂血戰到底,劇中卻好像是和吳三桂一夥似的,與吳三桂聚會雲南,談論天下。
鄭經:鄭經死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康熙收臺的前兩年病逝,劇中讓他續命兩年,改成自刎身亡。
四、其餘各種常識錯誤劇中孝莊太后一口一個“我孝莊”早已淪為笑柄就不說了,各種錯誤比比皆是,比如官員品級,朱國治雲南巡撫竟然說是一品,而大同知府竟然是二品。葛爾丹的大旗寫著葛字,那康熙的大旗上是不是應該寫一個玄字?
總之,這劇問題太多,好在節奏緊湊,人物突出,加上幾個主演演技過關,還是可以算上良劇的,可惜朱編在給新三國寫劇本時,連節奏緊湊這個優點也給丟了,各種常識錯誤卻依舊保留,於是搞出了新三國這個四不像。
-
9 # 蝸牛影視雜貨鋪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帝與歷史上的康熙帝大相徑庭,幾無相同之處:例如,編導把少年康熙帝沉靜、愛思考、刻苦讀書一筆抹煞,卻憑主觀想象,把他描繪成不愛讀書、頑皮、使性子、挑剔老師的頑劣少年。治黃、河務、撤三藩三件大事,本是少年康熙帝提出,而《康熙王朝》將此重要史實轉嫁到子虛烏有的所謂“伍次友”其人,由他提出被少年皇帝採納的。
為了迎合“觀賞”的需要,又製造出康熙帝、蘇麻喇姑、伍次友的“三角戀愛”。蘇麻喇姑的記載非常少,據悉在滿文中有點滴記載,說她是孝莊自瀋陽帶來的一個奴婢,從小侍候孝莊文皇后。她與孝莊文皇后歲數相差無幾,比康熙立帝約年長40餘歲,當為康熙帝的奶奶輩。她是康熙帝的啟蒙老師,晚年還帶助康熙帝教育子女。
關於康熙少年時代比較正確的兩件事就是:第一,他確實出過天花,所以真實的康熙皇帝很可能臉上有麻子。第二,他確實參加過科舉考試,還得了第三名。
孝莊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 並不是說歷史上並沒有孝莊這個人,而是在康熙的年代是沒有孝莊這個稱號的。因為這是諡號,這個諡號是什麼時候存在的呢?根據歷史記載是雍正和乾隆完善的,而完善的最終名稱是“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
在電視劇中,斯琴高娃扮演的孝莊一口稱呼自己一個孝莊。可以說是非常常識的錯誤,但是這個錯誤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是便於觀眾理解,如果孝莊說自己“博爾濟吉特”那麼估計就沒有幾個人知道了,不便於觀眾理解。
瞭解康熙年間歷史的人都知道,蘇麻喇姑這個女人對康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康熙能夠安然無恙長大、並且成為一代帝王,除了要感謝自己的祖母外,第二個應該感謝的就是蘇麻喇姑。
在《康熙王朝》中,蘇麻喇姑的形象發生極大偏差,甚至將康熙和蘇麻喇姑之間濃厚的親情改編成了所謂愛戀?這是一種極大誤差。要知道蘇麻喇姑可是孝莊太后的陪嫁丫頭,歲數都趕得上康熙的奶奶了,又怎麼可能與他喜結連理,書寫一段愛恨情仇呢?
在現實生活中,每每與有人談到這個話題,也會有許多人為之驚訝,表示在他的認知中康熙和蘇麻喇姑本就是天生一對,更不知蘇麻喇姑的年齡都能當康熙的奶奶了!而這種誤差,大多來源於電視劇帶來的真情實感,大家往往會投入於精彩的電視劇情節之中,甚至根本不願去追究,真實的歷史史實到底是何種樣子的。
-
10 # 達摩說
作為一個影視劇,《康熙王朝》是不錯的,很是氣勢磅礴。如果以影視劇的標準來看,其實《康熙王朝》的史實問題不是特別嚴重,因為基本的主線情節不算太離譜。但如果真的是死扣史實,那《康熙王朝》中的歷史錯誤可就太多了,兩天兩夜都說不過來。
既然如此,那就挑幾個比較嚴重的史實錯誤說說。
01:蘇麻喇姑蘇麻喇姑不叫蘇麻,叫蘇麻喇,原名叫蘇茉兒。她也不是康熙帝的幼時玩伴,紅顏知己。她最初是孝莊文皇后的侍女,陪著孝莊文皇后一起出嫁。康熙帝得天花時,外出避痘,蘇麻喇姑陪在身邊。康熙四十四年,以九旬高齡去世。
02:周培公周培公也不是啥擎天保駕之臣,平定察哈爾和三藩之亂也跟他沒啥關係。這兩件大事是誰做的呢?恰好是劇中周培公的副手,圖海。周培公只是一個小小幕僚,他提出要勸降割據陝甘的王輔臣,並親自進城遊說,立下大功。
03:鄭經鄭經在劇中很不堪,沒啥能耐還很自負,最後清軍平臺,他也只好自刎而死。但在歷史上,鄭經死於清廷平臺之前,時間是1681年。清軍平臺時,在位的是鄭經之子鄭克爽。當然了,鄭經也不會是自刎而死的,而是病死的。
04:噶爾丹劇中的噶爾丹戰敗,被大阿哥一刀捅死,死相極慘,侮辱性極強。歷史上的噶爾丹雖然死得也挺慘,但並不是被大阿哥或康熙帝手刃,而是逃亡途中病死。而且噶爾丹也並不是像劇中那樣,很輕易地就被康熙帝滅掉了。歷史上,康熙帝三次發兵,圍追堵截,但噶爾丹至死也沒有被康熙帝生擒過。
05:一些歷史人物是虛構的為了劇情需要,《康熙王朝》虛構了一些人物。雖然無可厚非,但對於想透過看劇去了解歷史的觀眾來說,就有點誤導的嫌疑了。比如伍次友、魏東亭、李德全、藍齊兒等等。
至於“我孝莊”之類的低階錯誤就不涉及了,這種小錯誤小瑕疵簡直不勝列舉。
當然,《康熙王朝》只是一部影視劇,不是歷史書,不用強求它與史實完全一致,只要基本史實一致就可以了。
回覆列表
《康熙王朝》雖然比較符合原著,但是原著畢竟是一部小說,並不是史書,當然會有很多史學性的錯誤,今天就列舉一下主要的幾條。
1.電視劇《康熙王朝》說是清軍攻入明宮,但事實上是李自成攻進明宮,導致明朝崇禎皇帝的死亡。
2.孝莊太后的“孝莊”這個稱號是康熙在她死後給祖母上的諡號,所以劇中她說“我孝莊”明顯是錯誤的。
3.歷史上沒有容妃,也就沒有藍齊兒和親的事了,魏東亭也是虛構的,包括太監李德全,伍次友,周培公只是一個小角色,沒有得到重用。
4.鄭經死於1681年,此時臺灣並沒有被清廷收復,1683年向清朝投降的是他的兒子鄭克爽。而劇中安排鄭經自殺於清軍攻克臺灣之日,是錯誤的。
5.蘇麻喇姑比孝莊太后還大一歲,比康熙皇帝大42歲,而不是比康熙皇帝大三歲,不可能和康熙發生戀情,而她死於康熙四十四年,不是跟孝莊隔一天。
6.明珠和索額圖在康熙辦千叟宴的時候已經入世,不可能參加的。
《康熙王朝》雖然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但是戲說成分比較多,不能當成史書來看,不符歷史的地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