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視覺航空館
-
2 # 當狗容易做人難
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登陸是改變二戰盟軍和軸心國戰略態勢的關鍵性登陸戰役,盟軍153萬大軍在5300艘軍艦,13700架飛機的掩護下登入歐洲,拉開了大反攻的序幕。而在當時納粹德國的反擊力度很有限,只看空軍僅僅只有450架飛機投入作戰,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自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戰爭爆發以來,納粹德國總兵力的65%都投入了東線戰場,空軍自然也大多數都部署在東線戰場。而到了1944年諾曼底登陸的時候,蘇聯大軍早已進入戰略反攻,將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國土,在東南歐地區和德軍展開多場大戰,納粹德國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難以將空軍調往西線戰場。
其次從1940年5月到1944年6月間,英美兩國出動數百萬架次的飛機對於德國本土展開戰略轟炸,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科隆、漢堡、柏林等重要城市都遭到嚴重破壞,上百萬人死亡,德國的潛艇工業、航空工業、交通運輸系統、石油工業等遭到重創。為了應對盟軍的轟炸,德國不得不將很多空軍部隊留在德國本土進行防空作戰。
最後隨著納粹德國在北非、東歐各個戰場的失利,特別是位於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被炸燬後,德國的燃油供應出了問題。因為航空汽油的短缺,德國空軍空有數萬架作戰飛機,卻必須控制飛機出動的時間和規模,難以大規模作戰了。
所以1944年諾曼底登陸的時候,德國空軍完全是有心無力,就是投入作戰的450架飛機都是竭盡全力了。只不過面對盟軍的13700架飛機的龐大規模,納粹德國空軍也只能進行一些騷擾性的空襲,顯示一下德國空軍還在戰鬥罷了。
-
3 # 優己
在當時由於蘇聯收復了烏克蘭,德國的燃油供給被切斷,使得德軍完全沒有燃料可以起飛迎戰!當時德國在西線雖然還有兩千八百多架戰機,卻只有八百架戰機具備起飛迎戰的能力,而且,是八百架次。也就是說,這八百架戰機只能飛一次,沒有燃油飛第二次。而盟軍也是偵查到這個情況才發動諾曼底登陸的。因此,當諾曼底登陸發生的時候,德國空軍就是在咖啡館裡喝茶,看著一整排戰機在那邊乾瞪眼,愛莫能助。
德國缺物資從1943年末就已經很明顯了,由於蘇聯的反攻,使得大量的物資被消耗在東部前線,德國甚至沒法組織訓練!在西線戰場的德軍飛行員甚至只來得及理論訓練,就沒有實際開過戰機就被倉促投入戰場了。但就是這麼一個情況下,還能跟美英空軍打成一比一的傷亡比例。足以見得德軍的兇悍與理論學習的紮實。
由於德國缺油,沒有足夠戰機給轟炸機護航,根本沒法對盟軍實施打擊,所以德國科學家又給德國空軍研製了V1V2導彈,前者是巡航導彈,後者是彈道導彈。這種導彈無需戰機護航,使用燃料也更省。諾曼底登陸時,發射導彈成了德國空軍唯一能做的事。
-
4 # 圖文繪歷史
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時的德軍已是強弩之末,義大利的投降,後院起火,蘇德戰場德軍一再潰退,大量西線兵力和預備隊調往阻擊蘇軍,各地反法西斯興起,德軍已立腳不穩,於是盟軍達成協議在1944年5月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艾森豪威爾為盟軍總司令。
圖為1943年7月,盟軍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登陸,為日後大兵團登陸提供經驗。
於是就有了代號“霸王”的諾曼底登陸行動,而在西北部諾曼底登陸之前,盟軍為了迷惑德軍,在法國北部加來地區狂轟濫炸,強攻其防禦陣地,並且在加來地區堆積了大量登陸用的艦艇和器材,製造了盟軍將在法國北部加來地區登陸的假象。
圖為攜帶防空氣球的盟軍船隊,正駛向諾曼底。
信以為真的德軍將僅有的重兵集團在加林地區建立起900公里的海岸防禦線,60個師共150萬人,飛機500架,艦艇300艘,5個裝甲師。其餘的部隊零星的分佈在荷蘭、諾曼底,康坦丁半島等地,諾曼底地區只部署了6個步兵師,不足10萬人。
圖為美軍海岸警衛隊在諾曼底登陸。
1944年的德軍已經深陷泥潭,40多個裝甲師全部投入到了蘇德戰場,有的早已報銷,有的建制被打亂,飛機也基本投入蘇德戰場,歐洲戰領區僅剩十幾個裝甲師,一部分駐守挪威荷蘭,一部分部署在義大利戰場預防英美,所以能抽調阻止盟軍登陸的僅B集團軍群和G集團軍群的5個裝甲師、500架飛機和150萬部隊,結果還部署錯了,盟軍沒從北部加林地區登陸,從西北部諾曼底上岸了。
圖為諾曼底奧馬哈海灘,盟軍正在卸下物資裝備。
1944年6月6日,盟軍總兵力280多萬,飛機13000架,艦艇9000多艘像潮水湧入諾曼底,在此地駐軍的德軍僅有6個步兵師10萬人,到7月份,盟軍全部登陸成功併合圍加林地區德軍集團,一舉收復了西歐。
-
5 # 隨雨飄渺
德國空軍和裝甲部隊調往加來與比利時去了,因為盟軍的騙術,騙過了德國最高統帥部,西線長官隆美爾去了柏林開會,又遇上了惡劣的天氣,使德軍判斷失誤,主觀認為不可能在諾曼底登陸,因此放鬆了警惕,增強了加萊登克爾克一線的防衛,結果錯誤的選擇,當諾曼底登陸已經開始了,而德軍認為那是假攻,策應加萊方向,等到幾天後才發現是真的時,盟軍已經佔穩了登陸橋頭堡,再回師增長諾曼底時,已經晚了。
況且德軍缺乏油料,使空軍升空時間受限,支援力度減弱,盟軍的空軍完全壓制,使德軍裝甲部隊,在沒有空中掩護下,失去了主動權,盟軍以登陸地點源源不斷增兵,擴大了戰果,推進速度加快,造成了德軍節節敗退。
-
6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總的來看,就是到了戰爭的相持階段,德國“戰爭潛力”已經被消耗大半,力不從心的表現。
第一、諾曼底戰役中,致使德軍被動的很大原因是制空權的劣勢。
到了二戰的相持階段,尤其是1944年,德國四面臨敵,從挪威到北非,廣大的東歐、蘇聯佔領地,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到處都需要分配空軍,空軍的動能分散各地,但是此時的空軍已經不比開戰之初了,富有經驗的飛行員也非常短缺,加上燃油供給出現危機,制空權自然難以確保。沒有了制空權,地面的裝甲部隊幾乎就等於在“裸奔”。
同時,隨著美國的參戰和英國空軍實力的恢復,盟軍對德國的轟炸開始變得頻繁。盟軍的戰機不斷的對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科隆、柏林等大城市進行轟炸。工業區的轟炸阻礙德軍兵工工廠的生產,和運輸線路的暢通,同樣也給德國民眾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慌,容易滋生失敗情緒,對元首的信仰產生動搖。
所以,在此情形之下,為了確保本土的安全,不得不把德空軍主力部署在本土用於防禦盟軍的空襲,保護佔領區的重要工業設施。
另外就是油料短缺。德國工業生產能力確實厲害,但原材料,尤其是石油的缺口很大。而此時,盟軍境外轟炸的重點就是德軍位於羅馬尼亞的油田設施,和運輸交通線。
飛機還在流水線上就被英美戰略大轟炸炸掉了,沒被炸掉又因為交通癱瘓運不出去,運到前線又沒航空燃油飛不起來,進入一個惡性迴圈。。。。
大量富有經驗的飛行員消耗在了前幾年對付英國的“鷹日”計劃,東線戰場也損失了不少王牌飛行員,新飛行員訓練不足,所以,飛機產量即便是上升的,但飛行員配不上了,飛行員好不容易訓練好了,煉油廠又被炸了。。。。。。。。。。
諾曼底登陸時,德軍在法國北部至少擁有1000架的飛機,但是實際起飛的架次不足三百架,而盟軍則出動了上萬架次的戰機。第二,奇襲效果,登陸行動所選定的時間和地點都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德軍中了盟軍的障眼法,誤以為登陸地點在加萊,所以在加萊安置了23個師,諾曼底9個師,造成諾曼底部署的空軍和裝甲部隊不足。
從盟軍方面看,經過分析,法國西岸只有兩個地點適合登陸,諾曼底和加萊,其他地區要麼不在螺旋槳飛機(續航力比較低)航程內,要麼氣象、地理登陸條件不適合。加萊,從中世紀開始就是英國在歐洲大陸登陸的首選,距離也是最近,氣象條件也好。但盟軍權衡再三,選擇了諾曼底,為了偽裝,就將加萊作為欺騙地點,開始施展障眼法,盟軍準備了一個假的美國第1集團軍群,司令巴頓,並製造出大量相關的假情報,甚至還有假的上校屍體攜帶“有關登陸的重要會議記錄”,同時在反方向佈局了大量的飛機模型和木板做的裝甲部隊。德軍情報部門把這些情報一分析,決定要重點防守加萊。
同時,因為兵力有限,所以,擔任諾曼底海岸防禦任務的德國國防軍第243岸防師和第709岸防師配屬了數個“東方營”(烏克蘭人,高加索人以及哥薩克人,蒙古人、北韓人等,很多是投降德軍的俘虜)。而且在盟軍登陸前不久,相對精銳的第739擲彈兵團第1營就被調往東線,該部隊主力只剩下了2個“東方營”,責構築海岸防禦工事。這些“東方營”士兵戰鬥經驗明顯不足,訓練不夠,也缺乏戰鬥熱情。盟軍諾曼底登陸首先遭遇就是“東方營”。可見,諾曼底沒有得到德軍的充分重視。
電影《登陸之日》中,駐守諾曼底的德軍“東方營”士兵,鮮見金髮碧眼的日耳曼人,多數是中亞或者東亞面孔。
但是,隆美爾也想到過這個可能性。他接管後,開始修築“大西洋牆”,諾曼底也是重要部署點,比如,設定大量海灘障礙物和反空降障礙物,在防禦地段埋設大量的地雷等等。這些防禦線的外緣就是防禦區,都分佈在海灘上,由反坦克壕,戰壕和防護堤等組成,建在離海岸幾百米的距離內,通常是有一系列巨大的鋼筋混凝土堡壘組成,按照不同的用途分別是大口徑火炮堡壘、機槍碉堡、通訊中心、彈藥庫、食物儲藏庫、電力設施、人員宿舍等,甚至還有小型的野戰醫院。各個碉堡之間都密佈著地雷和帶刺的鐵絲網。由隱蔽的交通壕或者地道相連。每個主要防禦區就是一個可以堅持較長時間獨立戰鬥的單位。然而,如此大的工程和防線,兵力是不夠調配的,況且,隆美爾又不是西線的總指揮,有關兵力的部署並不是全由他一個人說了算。比較寫實的德國電影《隆美爾》裡面就有這樣的片段,在盟軍登陸前一個月,隆美爾覺得諾曼底比較危險,加萊可能是障眼法,要求希特勒立刻調3個師到諾曼底,但是希特勒沒同意,於是隆美爾趁著給老婆過生日的時候回柏林親自要求向諾曼底增兵(並不是之前描述的單純是送夫人生日禮物——自己親手設計的小白鞋),結果這時候盟軍登陸了。李德哈特本人也說過,如果當初隆美爾在諾曼底的佈防被德軍重視並且認真執行了,諾曼底登陸盟軍的境遇可能還會慘百倍。
所以,諾曼底登某種程度上的確被忽視了。雖然,隆美爾之前有所頓悟,依然不能扭轉全域性。二戰中後期,德國四面臨敵,從挪威到北非,廣大的東歐、蘇聯佔領地,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到處都需要兵力和物資。針對隆美爾在諾曼底增兵的申請,希特勒對隆美爾說,我的將軍,希望你發揚德意志精神挺過難過關;盟軍方面,丘吉爾對蒙哥馬利的要求盡力滿足,還從美華人那要了幾百輛謝爾曼坦克。德軍兵力的不足,加上一些指揮、部署上的分歧,德國已經處於明顯的劣勢。
總之,以當時雙方的實力對比,即使諾曼底登陸失敗,盟軍也會重整旗鼓之後,在法國南部、荷蘭或者其他地區再次登陸。畢竟,盟軍戰爭潛力巨大,對戰損裝備和人員的補充,比德軍從容的多。戰爭的結局還是一樣,只是結束的時間會有所不同。
-
7 # 探測衛星A
在42年年中過後開始直至44年6月美英聯軍登陸前,在與美國陸航的戰略轟炸機的較量中,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主力已經被消耗掉了。特別是44年1月底開始“直射行動”,更是把德國空軍賴以對抗的資本消耗殆盡,所以在登陸日,面對鋪天蓋地的美英空軍,殘存駐法及周邊的JG1、2、11、26、27等戰鬥機聯隊幾乎沒有多少飛機和飛行員了,機場也被悉數破壞了。此時的美英空軍如入無人之境,對地面頑抗的陸軍毫無支援力量了。
地面陸戰情況,略。
-
8 # 戰略論
1944年盟軍在西線登陸前,德軍在西線總計有58個師的兵力,其中只有半數是戰鬥力較強的野戰師,包括10個裝甲師和裝甲步兵師,而他們需要防守的是長達3000英里的海岸線。加之希特勒又保留了一半的裝甲部隊於後方,沒有佈置於前線,所以在盟軍於諾曼底發起大規模登陸時,德軍部署在諾曼底附近的只有一個第21裝甲師,這是唯一一支在登陸當日同美軍作戰的裝甲部隊。
德軍這個第21裝甲師擁有坦克160輛,突擊炮和自行火炮60門,裝甲運兵車300輛。即使是這點裝甲兵力也沒能完全集結起來,由於盟軍佔據了戰區上空絕對的制空權,擁有眾多重型裝備的裝甲師極易遭到盟軍空軍的打擊,最終只能以戰鬥群的方式投入前線的反擊。即使如此還是有一個裝甲戰鬥群衝到海岸邊。隨著盟軍緊急向該師的後方投擲了大量的傘兵,加之僅一個裝甲師的反擊過於微薄,最終失敗了。
此時距離諾曼底最近的就是駐紮於巴黎附近的德軍精銳裝甲教導師和黨衛軍第12裝甲師,這支裝甲部隊實力雄厚,在盟軍剛剛發起登陸之時,當時的德軍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元帥就已經命令這兩個裝甲師準備開動,然而這支部隊的調動權掌握在希特勒的手裡,他們對盟軍的主要登陸地點的判斷仍舊猶豫不決,等到裝甲部隊正式開動時已經是登陸日黃昏了,最為關鍵的一天已經失去。
德軍在諾曼底前後共投入了四個裝甲師的兵力,但由於盟軍空軍對德軍運輸線的打擊,這些師都是一個一個的投入前線的,所以沒能集中起來發起強大的反擊,由於前線兵力兵器損耗很快,這些裝甲師在到達前線後就不得不去填補殘缺的防線,無法集中使用於關鍵的地方。德軍前線指揮官曾試圖用步兵來替代防線上的裝甲單位,但收效甚微。
至於德軍空軍,在1944年盟軍開始為戰略轟炸機群實施全程的戰鬥機護航後,德軍的戰鬥機部隊就在同盟軍空軍連續不斷的作戰中消耗殆盡了。加之盟軍在登陸發起之時便大規模摧毀了戰區附近的絕大部分德軍飛機場,所以德軍空軍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作用非常有限,用德軍前線士兵的話說,根本沒有看到德國空軍的影子。
-
9 # 孤獨的人209381559
自從蘇德戰爭開始,納粹德夷的陸軍和空軍主力,就去填蘇聯這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了。狂妄而又固執短視的希特勒,不曉得戰略和戰術退卻為何物,多次否決了其下屬作出的從蘇聯進行戰略退卻的建議,從而使精銳的德夷陸空軍在蘇聯戰場大量消耗。在英、美、法、加拿大等多國聯軍在諾曼底登陸時,德夷的精銳部隊已大半消耗在蘇聯,無力抽調更多的力量支援法夷戰場,從而讓英美等同盟國軍隊撿了個大便宜。(圖片來源於網路)
-
10 # 使用者聽松閒人
1944年6月6日,史記永不會遺忘的日子。戰爭史上一次扭轉二戰決定性勝負的搶渡諾曼底戰役在加萊港和諾曼底港同時發生。
之前,德軍判斷盟軍搶渡的可能性也是這兩個海港,而加萊港緊靠敦刻爾克,離英國也近,瀕臨英吉利海峽。德軍更相信盟軍會在加萊港搶渡。
盟軍依照加萊港的地理位置也判斷出德軍會在加萊港重兵防守。於是盟軍作出兩種作戰方案:一是出動18萬兵力在加萊港佯攻,同時化費了大量的財力製造了許多橡膠的艦艇來迷惑德軍。美英盟軍同時在諾曼底集結了280萬戰鬥兵力搶灘登陸。
當然,德軍在加萊港的防守更是嚴格,從裝備AB兩個集團軍並有隆美爾指揮,駐守法國北部,39個師是德軍西線的主力,下轄15個集團軍,由薩爾穆特上將駐紮在加萊港。其中還包括14個海防師,4個步兵師,同時裝備5個機械師,於是大量坦克也在加萊港嚴陣以待,準備與盟軍決一死戰,可見盟軍18萬士兵有多艱難!德軍此外還有7個集團軍由多爾曼上將駐防在列塔尼半島。
加萊港德軍的坦克兵團(師)。
德軍在諾曼底的兵力相對就顯得簿弱的多,只有6個師的兵力,數量之少,只佔加萊港的1/4,還都是海防和步兵。裝甲部隊只按排了一個師,而數量的佔比只達到1/5。加萊港與諾曼底相距有200公里。這是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的主要原因。
到了6月7日,希特勒覺悟過來,發現上了盟軍的當,方才將指揮權交給隆美爾。隆美爾將大量坦克開往諾曼底的途中卻遭到盟軍轟炸機的空襲,這些坦克怎能抵抗得了盟軍的"空中來客"呢?
德軍被炸燬的坦克。
哪麼為什麼在諾曼底戰役中未見有德軍的戰機呢?其實早在1943年的3月,美英發動了大量戰機對德軍西線的軍事設施進行有效的摧毀,特別是德國的軍用機場。雖說美軍戰機在相對作戰中也損毫了4萬架,但當時美國飛機的生產量快得驚人,一天可以生產數十架戰鬥機,到了後來更是研發出了"p51"轟炸機。而德國在1943年的飛機總量也只有2萬架,到了1944年的總數產量還不滿4萬架。由於在這一年中,美英對德國機場的轟炸,德軍消毫了一半的戰機;這就讓德軍的戰機失去了制空機。
下圖是美國的P51轟炸機。更要命的是:美軍自從有了P51轟炸機,很順利地炸燬了德軍在羅馬尼亞的石油基地,從而切斷了德軍飛機油源的後備供應,加上飛機駕司員嚴重短缺。一方面德國飛機的技術力量與美機產生了差距,德軍戰機已不敢與英美對抗作戰。一方面數量已無法與美英可比。一方面油源和飛行員奇缺,所以諾曼底戰役德軍無法有空軍參戰,都趴在國內"休養"哩!
諾曼底戰役中德軍的坦克大部分集結在加萊港。而戰機卻在國內趴窩。諾曼底登陸的成功也使德國法西斯從此走向滅亡之路。
回覆列表
諾曼底空戰,盟軍出動接近10000架戰機實施空中打擊,在戰爭大片電影《最長的一日》中,觀眾得到的印象是JG 26的兩架Fw 190是德國空軍唯一的存在,盟軍統治了諾曼底的灘頭。實際上並非如此,當天德國空軍第3航空隊有500架戰機,但實際上只有185架部署到位。當天德國空軍一共出動172架飛機執行作戰任務,宣稱擊落20架戰機,自身損失15架。相比之下盟軍出動14500架,因而德國空軍的兵力和盟軍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但並非完全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