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按照陳壽的《三國志·蜀志·諸葛亮》的記載,諸葛亮在《隆中對》分析,曹操一時難以撼動:“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一是兵多,一是政治號令有優勢,可以以漢王朝天子的名譽發號施令。

    諸葛亮認為孫權不可圖:“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孫權家族佔地時間較長,民心歸服,手下有能人,吳國可以憑籍的險阻固守。

    除此之外,諸葛亮認為:荊州西通八達,是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諸葛亮認為劉備的優勢: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北上,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諸葛亮認為江東險固但孫權用賢民附則不能圖,而益州同樣也險阻、民殷國富卻能圖,從邏輯上是沒道理的,實際是靠自己的大體感覺說話下結論。

    事後的歷史走向的事實證明他的這個感覺也對。劉備最後也如諸葛亮所願佔了益州。

    但是,諸葛亮企圖等天下有變劉備一方準備充足再去直取曹魏。這個邏輯也無法自圓其說,事後歷史走向也證明這個唯一的生死較量方向是錯的。這個感覺不對。

    諸葛亮不敢攻打不是很強的孫吳卻敢攻打最強的曹魏,連“隆中對”講得很清楚的“南撫夷越”與孫吳有均等機會並有嶺南和越南北部一帶的戰略之地也不去佔,讓孫吳垂手而得,本來機會同等的地帶與較弱對手爭都爭不到,指望與較強對手拼生死手,怎麼可能呢?

    而且,諸葛亮是想等漢室被廢除即所謂的“天下有變”而能以漢室繼統討伐逆賊的號令天下。但事後接諸葛亮的六出祁山的所作所為來看,他的光復漢室的旗號完全已沒有什麼號召力,在漢室未被廢除尚且不能利用他們作為圍棋上必救的生死“劫材”不斷打劫來打活,等這個“劫材”死了再指望他發揮威力,這怎麼可能呢?

    諸葛亮料定漢室必被廢,等到漢室被曹魏廢了天下人心會大變,必有利了與漢室同宗的劉蜀,事實上,曹魏敢廢漢室必然是已更強大之時,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沒有人敢與他爭鋒,不需要這個沒有用的天子令肯定是漢室天子令已經完全沒有用,令不了諸侯,不如作廢,諸葛亮帶領劉蜀卻想以一張廢牌翻身,寄望以一個廢“劫材”擊活全盤,怎麼可能呢?

  • 2 # 9紫氣東來

    為什麼有些人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一出臺,就註定了蜀國的滅亡。

    隆中對只不過是一種想法,得了荊州為門戶,進出自如,有益州為大本營為後方,而荊州也是吳國的門戶,是蜀,吳必爭之地。

    諸葛亮隆中對的不足之處是要分兵守護,本來兵馬就少還得分兵幾處,事實證明後被各個擊破,分兵關羽守荊州結果呢荊州城,荊州人馬包括關羽父子腦袋都被東吳割了,從此時開始已宣佈隆中對胎死腹中。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諸葛亮以舉國之力,長期連年征戰,死傷無數幾次北伐勞而無功,理由是要連吳抗曹(魏國)東吳未必一心一意,還發生了更不應該的夷陵之戰,其實夷陵之戰失敗後就已宣告了蜀國滅亡已為期不遠了。

    在諸葛的隆中對中,有一句最關鍵的一句,那就是要等待《形勢發生大的變化時》蜀國在不失荊州的情況下改變歷史,但蜀國沒有等到這種機會,那僅是想當然,但蜀國反到發生了滅國之象,失了關鍵的荊州,五虎上將去其四,劉備在夷陵之戰後也亡了,當時的蜀國龜縮在益州已無多大作為了,這跟中國在建國前內戰時也有人等第三次世界大戰來改變歷史,可惜沒有如願,孔明沒等到,即使等到荊州已失,再無機會,連出祁山機會都沒有,所以軍事家們把隆中對有缺陷的地方指出來,讓後人總結提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3 # 三觀粉碎機

    那個,我想說一句,《隆中對》不是諸葛亮寫的,他的作者是陳壽。

    首先我們要知道,《隆中對》是文學作品,並不是歷史真實紀實,同時也並不是戰略構思。而是一個已經知道結果的人,為了推動劇情的進展所編寫出來的內容。當然了,也有人說《隆中對》的作者是荊州名士,並且《隆中對》這個名字是後世人取的,原先叫做《草廬對》,反正不管如何,作者肯定不是諸葛亮。

    所以說如果你認為《隆中對》註定了蜀國的滅亡,那當然啦,因為寫這對的人都已經看到蜀國滅亡了,那還能不註定麼?

    當然,這其實是有點雞賊的答法。假如《隆中對》真的就是諸葛亮說的,是註定蜀國滅亡了?答案顯然並不是。

    諸葛亮在構築蜀國藍圖的時候就把說了,“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我知道自古蜀道難,難於青天。只要守好荊州,關閉蜀門,蜀國根本沒那麼快亡,自然機會無限。

    但是,有些事就是料不到的嘛,什麼大意失荊州,失街亭等。其實當初諸葛亮在說《隆中對》的時候,對於蜀國的要求是如何守,不管是結緣孫權還是竊取荊州,採用的都是守的方式。事實也證明了,曹操以北方士兵攻打南方,會有諸多不順。

    然而實際上諸葛亮卻不量力頻頻北伐,導致將損兵失,國力被極大的消耗,以至於最後連守都守不住了。這其實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以當時蜀國的國力,守守綽綽有餘,可惜進攻卻毫無勝算。

  • 4 # 歷史偵查處

    隆中對,千古第一對,它的出現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也為劉備構築了一條南據荊州、西取益州克復中原的宏偉戰略規劃。在劉備投呂布、歸曹操、附劉表、寄孫權惶惶如喪家之犬之際,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勾勒出了一幅合理可行的戰略藍圖,讓此後的他在王者霸業征途的道路上不斷取得勝利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隆中對的功勞可謂功不可沒。

    隆中對的高明之處在於哪裡?

    首先,對於敵友關係問題,諸葛亮作出了精準定位。

    根據當時天下群雄並起的紛繁複雜格局,諸葛亮給勢力微末的劉備定下了“東連孫權,北拒曹魏”的外交策略,作出這種外交態勢的依據就在於曹操北據天時,孫權南托地利,而力量弱小的劉備只能憑藉人和佔領荊、益二州方能徐圖霸業。這種對敵友關係的深刻剖析正切劉備要害。

    我們知道劉備自中平元年(184年)起兵鎮壓黃巾軍以來,23歲的他因鎮壓有功被朝廷封為安喜縣縣尉,後來由於東漢朝廷害怕武人專權便下令褫奪軍功升遷的將領頭銜,劉備一氣之下將前來傳達詔令的督郵鞭笞三百亡命天涯。從他23歲起事到孫吳聯軍在赤壁之戰擊敗號稱80萬大軍的曹操,劉備王者之資端倪初現,直到此時他整整走過了24年的流蕩漂泊寄人籬下的政治流亡生涯,而比至赤壁大戰前夕,劉備已經從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小夥變成了兩鬢斑白47歲的中年大叔了。倘若沒有正確處理敵友這一關乎劉備集團生存的根本性戰略問題,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赤壁之戰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夙願或許就能成為萬古流芳的定局了。

    其次,隆中對解決了劉備根據地的問題。

    對於任何一支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時代背景下生存的武裝集團,根據地問題首當其衝成為決定著這支力量能否在日後的激烈火拼中存在下去的基本大前提。

    劉備早年起兵後有根據地嗎?客觀的來說,他也一度有過徐州這塊根據地,但大凡對三國有過研讀的學者朋友們都知道,徐州這塊地方歷來是兵家必爭的“四戰之地”,沒有足夠的武裝力量想要守住這塊無險可守的平原城市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而當時兵不過千、將只關、張的劉備想要依託徐州這塊基地成就自己的王者霸業完全就是白日做夢,雖然劉備取得徐州這個戰略要地有幾分“狗屎運”,從名義和道義上來講也可謂名正言順,但他也明白其實不可能守得住這塊肥肉,更何況在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時代,道義在強者面前完全就是一坨“狗屎”,呂布的巧取豪奪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在那個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年代,誰的拳頭硬誰說出來的話就是道理,以實力決定道義的軍閥混戰背景下,仁義成為強者面前不堪一擊的“遮羞布”,劉備因此數度流離顛沛委身於各大軍閥之間,既要問鼎天下又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鐵打的營盤”,根據地問題時刻成為擺在劉備腦子裡最為頭疼的問題。

    然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出現,壓抑在劉備心頭多年的疑惑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了,當隆中對分析各路人馬後首次提出先取荊州,再下巴蜀的戰略決策後,彷徨在劉備腦海中久久無法解決的困惑終於迎刃而解了,這從後來赤壁之戰劉備借荊州,取西川的戰略節奏上來看,完全與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合拍而行,可以說沒有隆中對的指引,劉備也不可能有兩塊穩固的革命大本營,也就更不會三分天下有其名了。

    再次,隆中對劉備的身份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詮釋。

    劉備雖從起事第一天開始時時不忘打著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招牌,他這種做法對於幫助其創立王霸之業起到了多大作用,相信當時的各路軍閥除了措辭方面為了避免對劉備“織履販鞋”身份的直呼,大抵以“皇叔”來打口角辭令外,這種表面流於形式的“飯局式”稱呼,在講求實力的東漢末年顯然沒有給劉備集團帶來過任何實惠。討個口頭便宜歷來是華人的習慣,劉備也不另外。

    那麼劉備“漢室貴胄”的身份在“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情況下有用嗎?放在當時如果利用的好還真有用。這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來看,漢朝雖然歷經四百餘年而大廈將傾,但天下畢竟名義上還是漢王朝的天下,曹操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漢獻帝劉協牢牢掌控於股掌之間就很能說明這一問題,否則以曹操的精明不可能拖著累贅大費周章擴張勢力,而袁術在東漢末年過早的稱帝招致慘敗也從側面上說明了漢朝雖名存實亡,但其影響力尚在不少百姓,乃至名士中波及深遠,荀彧阻礙曹操的王者霸業也很能深刻反應這個問題。

    因此,劉備“漢室貴胄”的身份不僅不是他的負累,反而是他人生當中不可多得的天然政治遺產。但劉備前半生顯然沒有將這種先天儲備的政治遺產最大效益發揮出來,直到隆中對的出現,諸葛亮作了全方位規劃後,這種令劉備頗感“雞肋”的金字招牌才完全釋放出巨大的政治動能。

    此話又從而說起?其實,我們看隆中對諸葛亮為劉備規劃的根據地就能明白諸葛亮的良苦用心。隆中對為劉備集團選定了兩塊根據地,一塊是荊州,而另一塊則是益州,對於當時的劉備而言,“劉皇叔”這塊金字招牌雖未能發揮無比強大的潛能,但劉備的仁德相較於曹操喜愛屠城的節奏,加持“漢室貴胄”的牌匾,無形中劉備的聲望和人氣也累聚了不少,因此後來才會發生劉備不惜代價的“攜民渡江”的感人一幕。

    那麼益州呢?益州除了四川盆裡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劉璋闇弱、張魯無能外,還在於當年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王時,大漢王朝的開國之君就是憑藉著這塊頗具王者之氣的土地傾巢而出殺奔三秦最終擊敗項羽問鼎天下,因此對於已經秉持漢室血統的劉備,西川無疑是最佳政治地緣根據地,可以說益州乃大漢王朝的“龍興之地”毫不為過,有了“漢室貴胄”這樣一重身份,加持施以仁政之策,劉備想不三分天下有其一都難。

    然而,隆中對諸葛亮雖然替劉備集團作出了全方位的深度剖析,但卻有一個致命性的問題沒有切中時弊,這也導致了後來諸葛亮數度北伐未能克復中原,最終病逝五丈原。

    是什麼樣的問題致使“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亮臨死前發出“悠悠蒼天,曷此其極”的感嘆?

    我認為,隆中對雖然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確實為劉備集團定下了前進方向的戰略大格局,甚至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三分天下的態勢格局。

    但隆中對卻有一個致命性的弱點是諸葛亮所沒有深度思慮過的,那就是群眾基礎薄弱的問題。

    隆中對是劉備與諸葛亮二人在隆中裡的一段精闢對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並指出了劉邦集團前進的方向,為劉備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王者霸業指明瞭正確的政治方向,甚至末尾提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然而,問題的關鍵就出現在了隆中對最後的這段政治意圖上。諸葛亮闡述的隆中對雖結合了當下各大軍閥混戰的局面作出了深度分析,但從他與劉備的對話中看,二人始終以劉邦奪取天下作為藍本,話語之中時刻充斥著漢高祖劉邦的身影。

    那麼我們用逆向思維大膽忖度下,秦朝末年劉邦奪取天下的形勢又是什麼樣的?雖然秦朝末年與東漢末年的形勢頗為相似都是亂民趁勢崛起,但劉邦卻有一個政治優勢是劉備所無法企及的,那就是劉邦破咸陽後,以“約法三章”的方式徹底拿下了帝都的人心,史載“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也就是說劉邦為了收攏秦地關中民心,讓人到咸陽附近各鄉縣宣傳劉邦集團新約定的法律簡章,劉邦這種深入基層展開政治攻勢的做法收到了奇效,史書更是以“唯恐沛公不為秦王”來描述關中父老的對劉邦的擁戴,要知道在古代通訊極為不便的情況下,拿下帝都收復國中命門百姓的民心不啻於取得反秦鬥爭乃至為擊敗項羽奠定了堅實後盾,這也從後來劉邦輕易拿下三秦剿滅項羽足見不凡。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西方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很早就作出了這一著名論斷,諸葛亮雖然透過隆中對給劉備集團提供了一條穩健可行的軍事戰略規劃,但卻忽略了“天下有變”後外部環境民心的依附問題,而也正是由於這種拋開群眾漫談軍機的致命性問題,才導致隆中對空有其頭,卻無其尾的慘淡結局,也為蜀漢後來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參考資料:《三國志》、《漢書》

  • 5 # 源稚生

    誠邀。

    在中國,諸葛亮被譽為智慧的化身,其智近乎妖,諸葛亮於東漢末年跟隨劉備,並向其提出了自己的隆中對戰略思想,確立了劉備軍事政治集團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也為後來蜀漢政權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但是隆中對戰略思想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它的不完美恰恰為後來蜀漢覆滅埋下了伏筆。

    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建議是分三步走:首先取荊州,其次取巴蜀。最後以待天時,取天下,前兩步都成功了,唯獨第三步出現了差錯。諸葛亮策劃的“取天下”是分兩條路線進行的。

    第一條:“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第二條:“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但這兩條路線施行的前提是“天下有變。”人和是可以爭取的,地利是可以控制的,唯獨這個天時是難以預料的。

    天下的確變了,對劉備來說,沒往好處變,反而變得越來越糟。孫權暗中聯合曹操,偷襲荊州,荊州這條路線算是夭折了。而劉備東征,折戟沉沙,益州這條線也元氣大傷。荊州是主力,益州是助力。如今主力沒了,僅剩一個助力,想去取天下那就難上加難了。

    劉備早年屢戰屢敗,兵馬不過數千,曹操袁紹劉表孫權這些諸侯卻無不以禮相待,隆而重之,以其為附庸客將,而不能貿然吞併;正是因為其巨大的政治聲譽和號召力,是漢室宗親的傑出代表,反曹興漢勢力的一面大旗。

    攻取益州也是有利有弊的,奪取西川自然讓劉備得以從“進退狼跋”到“翻然翱翔、不可複製”,有了一方基業,步入其勢力鼎盛期,扭轉了此前在反曹聯盟中對孫權的實力劣勢; 但另一方面,背信棄義,攻取盟友劉璋奪其基業的行徑,也讓其早先數十年積累的政治信用在相當程度上破產,從原本天下聞名、人人敬重的的反曹英雄和正義化身,淪為和其他割據群雄並無本質不同的一路軍閥。

    劉備實力的增長,自然導致孫吳不滿,為了安撫孫吳,劉備付出了荊南三郡,但是仍不能滿足孫權的慾望,雙方關係開始破裂。而這段時間,曹操攻佔了漢中,給劉備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劉備雖竭巴蜀之力苦戰經年奪下漢中,卻得其地不得其人,被曹操將百姓盡數遷移,蜀地更因此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精疲力竭數年,只能眼睜睜看著關羽孤軍敗毀、荊州丟失。

    兩漢十三州,劉備最鼎盛時只有益州+荊州一部分,取漢中時已讓出荊南;自己稱帝時更已損失關羽軍團,僅剩益州一州。而此時曹魏佔據九個州,東吳也佔據交州全部、揚州荊州絕大部。蜀吳兩國只是從後世版圖上看著地盤似乎不小,其實以當時戶口和開發度而言,國力加起來也不過相當於曹魏一半多。

    諸葛亮說得天下有變,指的是在曹魏集團內部出現動盪局面。但是,只要曹操還活著這種局面就不會出現,因為曹操這根弦始終都繃得特別緊。更何況關羽出兵的時候曹操還活得挺好,曹魏內部並沒有出現達到“天下有變”標準。

    實際上,《隆中對》從來沒有真正落實過,因為劉備一開始就從來沒有完全擁有過荊州。荊州最重要的門戶屏障襄陽一直牢牢握在曹魏手裡,從這一點來講,孫權和劉備無論夷陵之戰之前還是之後是一樣的,沒有襄陽,就沒有荊州。

    關羽徵襄樊是一場錯誤時間發動的錯誤戰爭,是完全違背諸葛亮《隆中對》的構思的。 劉備徵東吳也是一樣的,因為諸葛亮的外交思想政策一直以來都沒變過,就是東和孫吳。 必須說明的就是:如果之前還有那麼一份期望,期望在曹魏內部動盪的時候,荊州將領能夠從曹魏手裡奪得襄樊,去實現《隆中對》,那麼當荊州淪陷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永遠不可能再實現。

    《隆中對》戰略構想本身沒有問題,錯就錯在外部形勢不允許,荊州長期以來就是蜀漢和孫吳的矛盾面,雙方都不可能捨棄,劉備佔據益州和漢中後,實力大增,天下已成三足鼎立之勢,但是蜀漢缺乏靈活的外交,加之關羽北伐失利,荊州被奪,夷陵大敗,蜀漢政權元氣大傷,無力東顧的同時,也決定了它只能偏安一隅,最終滅亡也是必然的。

  • 6 # 亭殿閣

    千古成敗隆中對

    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提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戰略計劃,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劉備最終還是沒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否隆中對本身就是錯誤的呢?

    隆中對“二分兵力”並沒有錯

    隆中對中提到“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和“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兵分二路與曹操爭奪天下。毛主席曾經批評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但我認為:二分兵力並沒有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既然荊州益州距離千里,不二分兵力難道還能合兵一處?不荊州益州二路協同進攻,難道要把荊州兵全部調到益州再合兵北伐?那樣豈不是多此一舉,自己讓自己軍隊疲敝?以益州之兵攻秦川,以荊州之兵攻宛、洛,都是採用的就近原則,糧草供應也要比合兵一處方便吧。毛主席說的“二分兵力”也好,“三分兵力”也罷,指的其實是劉備集團的兵力被逐步損耗。關羽失荊州,導致荊州兵覆滅。劉備兵敗夷陵,又導致益州精銳覆滅,最後只剩下諸葛亮孤軍北伐。而隆中對的“二分兵力”強調的是協同進攻。又何必斷章取義覺得“二分兵力“是錯的呢?可是關羽沒有等到“天下有變”就貿然北伐,劉備剛剛得到漢中需要休養生息,所以沒有從益州出兵秦川,之後孫權背叛盟約,荊州失守,隆中對才化為泡影。

    隆中對的前提之一是“跨有荊益”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孤軍深入都打到了距離長安只有一步之遙的渭水南岸。如果不是積勞成疾,奪取長安只是時間問題,從而實現法正的漢中策中提到的“蠶食雍、涼,廣拓境土”。而理想狀態下整個荊州都是蜀漢的,從荊州南陽郡出發,可以直接威脅洛陽,從荊州江夏郡出發,可以直接威脅許昌。不需要蜀漢主動進攻,只需要陳兵於江夏南陽,魏國就不敢出兵支援長安。魏國不敢出兵支援長安,雍州就會劃入蜀漢版圖。雍州劃入蜀漢版圖,涼州和中央聯絡同時被切斷成為一塊飛地,遲早屬於蜀漢。雍、涼劃入蜀漢版圖,此消彼長下不只是實力差距的縮小。同時可以居高臨下俯視關中,威脅魏國統治核心的洛陽。

    隆中對的前提之二是“天下有變”

    天下有變意味著魏國發生內亂,譬如未來發生的八萬之亂那種級別,魏國發生內亂自相損耗,無法集中兵力。荊州益州雖然千里之遙,但是魏國國境更加狹長,除了應對來自諸葛亮的威脅,魏國還得到處分兵抵禦異族,羌人經常響應武侯發動叛亂,遼東公孫氏在東北虎視眈眈,佔據江東的孫權也非善茬,比起隆中對的二分兵力,魏國兵力更加分散,譬如當諸葛亮襲擊雍、涼,難道還指望遙遠的青冀幽三州兵力支援雍、涼麼?另一方面,全據荊州意味著佔據長江上游,類後來西晉沿江滅東吳,“跨有荊益“的劉備集團實力遠遠超過東吳,隨時可以沿江而下先滅東吳,退而求其次,形成與魏國對峙的南北朝之勢。

    但是,隆中對的前提不可能實現

    當然,隆中對本身也是有問題的。而這個問題導致理想狀態不可能實現。“跨有荊益”和“東和孫權“根本就不可能兩全。劉備要實現隆中對必須全據荊州。但是早在劉備三顧茅廬的八年之前,孫權集團的戰略家魯肅就提出了著名的塌上策: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

    也就是說孫權集團要實現戰略目標必須奪取荊州,隆中對和塌上策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節的程度。即使後來劉備孫權相互妥協,湘水劃界,依然沒能阻止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劉備一旦跨有荊益,給孫權帶來的威脅甚至超過給魏國帶來的威脅。這種矛盾的不可調和性,導致隆中對不可能成功。但是這只是隆中對過於理想化,不可能實現,而不是二分兵力的問題。

    綜述,隆中對的確有問題,但是問題不在於“二分兵力”,在於隆中對過於理想化,導致很多設想不可能實現。但是也不能因此否認隆中對的作用,它的確為顛沛流離的劉備集團指出了一條明路,看到了統一天下的希望。所謂“兼弱攻昧”,除了謀取荊州、益州,劉備集團別無選擇。在當時,也沒有比隆中對更好的辦法了。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DR獨角獸基金開始發行,週期三年,散戶值得投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