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悅漫步海邊

    這兩個問題放到一起有點無厘頭的感覺,在中國秦漢時代出現於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匈奴,在遭到漢王朝的重擊後分化,一部分向西遷徙到了中亞、西亞地區,後來元氣恢復,出現到了歐洲,最著名的就是匈奴王阿提拉攻打西羅馬帝國的故事。

    再轉回到第二個問題,1900年為什麼有11個國家要進攻中國。

    緣由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當時中國國內發生了嚴重的排外活動即義和團運動,而清王朝也無法保證在華外華人的生命,甚至出現了外國外交官被殺,以及使館區處在被圍攻下的情況。這些顯然都是有悖於現代國際法秩序的,也一一違反了清王朝和相關國家的建交條約的約定,因而英、法、日本、俄國、奧匈、德國、義大利、美國等8個在中國設有使館,且在遠東駐紮有軍隊的國家聯合出兵干涉,最終釀起了戰爭。

  • 2 # 老頑童374236889

    匈奴是歐亞大陸北部遊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國家。其存在年代約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48年。後分裂為北、南匈奴。統治領域約略在蒙古國、南西伯利亞、中亞及中國北部地區。公元4至5世紀又陸續在中原和西域建立漢趙、北涼、西夏和高昌等政權。東漢末年,南匈奴逐漸強大,趁著“八王之亂”,單于劉淵乘機獨立,建立王朝,開啟了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人經過長期漢化,逐漸融入華夏一族。並改漢姓,如劉、賀、叢、呼延、万俟等。現今其後人大都生活在陝西、山西、山東等地。而另一部分匈奴人則向西直到歐洲與當地的馬札爾人融合,成為匈牙利人,並建立了國家。

    慈禧愚昧顢頇,過高地估計義和團,過低估計了先進的外洋軍力,喪失民心,不自量力。慘遭失敗是必然結果。

  • 3 # 我淡如菊

    三個問號實際是兩個問題,而且風馬牛不相及,咋一看讓人有點眩暈。

    先說第一個,匈奴人最後去哪兒了。

    自西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開始討伐匈奴,經過西漢、東漢對匈奴持續的戰爭,匈奴分裂,其中南匈奴內附,歸降漢朝。到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漢朝聯合南匈奴繼續給於北匈奴以打擊,北匈奴接連大敗,政權全面瓦解,北匈奴單于率部分族人西遷,留下的20餘萬人歸降漢朝。漠北地區被西進的鮮卑族佔據,而留在草原東部的匈奴尚有10餘萬人。他們歸順了鮮卑,以鮮卑人自稱,成為鮮卑族的一部分。

    先說西逃的北匈奴

    第一站:先遷到烏孫駐地(伊犁河流域上游一帶),在其立足後,仍然出沒於天山南北,實施掠奪。公元124年、126年漢西域長史班勇兩次擊敗北匈奴,137年漢將斐岑率軍擊斃北匈奴呼衍王於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151年,漢將司馬達率漢軍出擊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開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第二站:錫爾河流域。錫爾河是中亞的內陸河,流經今天的烏茲別克、哈薩克等國,注入鹹海。在漢時,這裡是康居國。因為缺乏史料記載,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動就不得而知了。

    後世還原的匈奴騎兵形象

    第三站:頓河、伏爾加河以東、裡海以北。大約在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現在頓河以東的阿蘭國,這段歷史在中國《北史.西域傳》和羅馬帝國的《歷史》中,都有過記載。北匈奴殺死了阿蘭國國王,徹底征服了阿蘭國。經過1.2萬公里的長途跋涉後,匈奴人終於來到歐洲的東境。從此,歐洲人的噩夢開始了。

    第四站:頓河以西多瑙河以東。憑藉著在阿蘭國的休整和補給,北匈奴徹底恢復了元氣。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單于巴蘭姆伯爾的率領下,從裡海北部寒冷的草原出發渡過了頓河,向東哥特人(日耳曼人的一支)發動了進攻。東哥特人遭遇慘敗,其族人一部分向匈奴人投降,一部分則倉皇向西逃竄投奔西哥特人(居住在今天的羅馬尼亞),將壓力和恐懼帶給了兄弟民族。自覺大禍臨頭的西哥特人將全民族的安全寄託在德涅斯特河(流經今天的烏克蘭和摩爾多瓦)上,在匈奴騎兵來到德涅斯特河東岸之時,在西岸佈置防線企圖阻止匈奴人渡河。結果,能征善戰的匈奴巧妙地繞道而行,趁著月夜在德涅斯特河上游偷渡成功,奔襲了西哥特人的後路。本已成為驚弓之鳥的西哥特軍隊,竟不戰而潰,連同家屬在內數十萬人潮水般地向西逃竄至多瑙河。後經羅馬帝國皇帝的批准,東、西哥特人得以渡過多瑙河,進入到羅馬帝國避難。

    遭受匈奴人攻擊的阿蘭人(左)和薩爾馬提亞人(右),儘管同樣屬於尚武的馬背民族,但他們在匈奴人的攻擊下遭到了慘敗。

    哥特人是匈奴西侵推倒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在其身後,還有法蘭克、汪達爾、盎格魯-撒克遜等日耳曼人部落。這些羅馬人眼中的蠻族,彪悍尚武,信奉“向鄰人掠奪財富成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戰爭成為民族生活正常職業”的野蠻人,眼下卻遇到比自己更為兇猛的匈奴人,受到可怕的衝擊,紛紛喪魂落魄,四處奔逃,這是名副其實的民族大遷徙。受到匈奴人驅趕的“蠻族”最後走投無路,被趕進了多瑙河與萊茵河彼岸的羅馬帝國。

    在打敗哥特人,佔據南俄羅斯草原後,匈奴人得以休整,人口開始急劇增加。同時,匈奴騎兵仍然不停歇,一部分渡過多瑙河,與哥特人一起騷擾羅馬帝國;一股騎兵向南攻克了亞美尼亞;一股騎兵進攻美索不達米亞,396年打到波斯(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一個以匈牙利草原為統治中心的匈奴帝國已基本建立起來,單于王庭穩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附近。

    第五站,四面出擊。

    公元395年,最後一位被稱為“大帝”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去世,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西羅馬皇位分別由他的兩個兒子統治,而此時的匈奴正處於烏爾丁大單于的統治。400年,匈奴人的遊騎已經出現在色雷斯和馬其頓地區,西哥特首領阿拉里克(Alaric)深知自己不是匈奴人的對手,第二年西哥特人就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為了保衛義大利,西羅馬不得不火急調回邊境駐軍。萊茵河上的堡壘被放棄了,甚至守衛不列顛島上 “哈德良長城”的軍團也被召回。匈奴一舉奪得了整個多瑙河盆地,並一度攻入了義大利。這一事件的連鎖反應就是逼迫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為躲避匈奴人,只得向西羅馬腹地進軍。

    匈奴鐵蹄下的歐洲

    公元408年,烏爾丁率軍騷擾東羅馬帝國,在搶得大量財物準備撤退時,遭羅馬人的襲擊,烏爾丁大單于戰死沙場。烏爾丁(Uldin)曾經這樣向族人宣佈:“凡是太陽能照到的地方,我都將對其加以征服。”這成了其後匈奴人的國策。烏爾丁死後,匈奴帝國的繼任者俄塔、蒙杜克、盧加(阿提拉的舅父),在繼承王位的同時都繼承了這一政策。盧加大單于在公元422年和426年兩次蹂躪東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和馬其頓,逼迫東羅馬帝國皇帝向匈奴帝國年貢350磅黃金,此後,東羅馬帝國又被迫在邊境向匈奴帝國開放互市,來確保邊境的安寧,在東方被漢人打得落荒而逃的匈奴人的榮耀終於在西方找了回來。434年,盧加單于去世,阿提拉和布萊達共同繼承王位。兩位單于即位不久,便發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爭,東羅馬皇帝受武力脅迫,只得答應年貢翻番,由350磅黃金上漲到700磅黃金。445年,阿提拉刺殺了兄弟布萊達單于(跟他的老祖宗冒頓單于學的吧),成為匈奴帝國唯一的大單于。由此,匈奴帝國進入它的鼎盛時期,整個歐洲在匈奴的鐵蹄下瑟瑟發抖。

    阿提拉首先把戰爭的矛頭指向了北歐和東歐。在北歐和東歐,盎格魯撒克遜人為躲避匈奴人,逃亡到英倫三島,而許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戰敗,紛紛向匈奴投降。在鞏固了東方和北方後,阿提拉於447年大舉進犯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軍隊接連戰敗,匈奴騎兵長趨直抵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布林)城下,迫使東羅馬皇帝狄奧多修斯二世乞降。雙方在448年簽定和約,東羅馬除了向匈奴支付賠款6000鎊黃金,年貢也由700磅黃金漲到2100磅黃金。同時又被贈予了多瑙河以南面積可觀的領土。至此,匈奴帝國的疆域東起裡海,北到北海,西到波羅的海和萊茵河,盛極一時。東西羅馬均被迫向其納貢,以求免遭蹂躪。

    對於阿提拉來說,打擊東羅馬,焚掠巴爾幹不過是一個前奏,而徹底佔領高盧則是他第一個目標。所謂高盧地區,主要包括內高盧和外高盧兩部分。前者指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以南的波河流域地區,公元前三世紀始就己處於羅馬帝國治下。後者指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現在的法國、比利時、盧森堡,以及荷蘭、瑞士的一部分,公元前51年被愷撒大帝征服。在阿提拉的計劃中,完成了對高盧的征服之後,下一個目標將是羅馬城。也就是說,他的最後目標是要把整個西羅馬帝國納入自己的版圖。

    在隨後的幾年裡,阿提拉作了充分的準備。451年2月,匈奴大軍在阿提拉的指揮下抵達了萊茵河,步兵和騎兵在接下來幾天渡過了它,掃蕩了毫無防備的高盧地區。在蘭斯,城內的大主教唱著聖歌試圖擁抱敵人,但結果卻是被敵人砍為兩段。包括萊姆斯、美因茨、斯特拉斯堡、魯昂、科隆、沃姆斯和特里爾在內的一系列歐洲大城市都遭到了搶劫和焚燬,居民幾乎全被屠殺,屍臭在數年後仍清晰可聞。

    吉娜維芙,後來巴黎的主保聖人,據說是她的虔誠讓阿提拉撤軍。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巴黎當時只是一座小城市,並不值得匈奴大軍洗劫。

    匈奴人強勁而迅猛的軍事行動不僅使西羅馬危在旦夕,而且更直接地威脅著各新建之日爾曼國家的安全。面對共同的敵人,被稱為“最後一個羅馬人”的羅馬的最高指揮官埃提烏斯將這些對匈奴人有仇恨的各方勢力迅速聯合起來組成一個有效的軍事聯盟,組織了一隻同樣強大的聯軍來迎擊阿提拉。聯軍主要由羅馬高盧人組成,包括有西哥特人、阿蘭人、勃艮第人、法蘭克人。

    公元451年6月20日,阿提拉的匈奴大軍與西羅馬、西哥特聯軍,在今天的法國香檳地區(巴黎郊外)展開決戰,這就是西方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之一沙隆平原之戰。由於不共戴天的民族都匯聚於此,因此戰鬥的慘烈程度從開始便已註定了。據說第一天雙方戰死者即達16萬人,西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一世戰死。沙隆平原戰役沒有以任一方的勝利告終。在付出高昂的傷亡後,各自掩埋了死者後悄然後撤。

    沙隆平原之戰

    但在戰略上,阿提拉不得不直面他的失敗:他並沒有如願征服高盧。為了洗去這段恥辱,第二年他決定突襲義大利。被稱做“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開始了對西羅馬的懲罰。

    452年,阿提拉率匈奴大軍繞過阿爾卑斯山,從東面進入北義大利,位於亞德里亞海岸的阿奎利亞城(Aquileia)幾乎被從地面上剷除了,人們不顧一切逃向沿海地區。當倖存者站在礁湖中間,不禁發出感嘆:“Veni Etiam”(我終於到了)。後來,這個避難所幾經變遷,成為中世紀的財富之都威尼斯(Venezia)。

    阿奎利亞古城遺址,倖存者後代後來建立了威尼斯。

    在羅馬帝國的宮廷,壞訊息接踵而來:帕維亞被佔領,維琴察被破壞,維羅納、曼圖亞和米蘭遭洗劫,匈奴人幾乎徹底焚燬了整個北義大利。而一年前在沙隆成功阻擋了阿提拉的英雄埃提烏斯再也集結不起隊伍,只能在後方來回踱步。

    在當時整個西方世界看來,羅馬城就要成為阿提拉的囊中之物了,然而緊接著發生的事極富傳奇色彩。由於瓦倫丁三世早已遷住拉文那,此時的羅馬城實際上由教皇管轄。就在阿提拉逼近羅馬城時,教皇利奧一世捨身出城,在北義大利的米西諾河和波河的匯流處面見了阿提拉。

    拉斐爾作品《教皇利奧和阿提拉的會面》,畫面中:聖彼得和聖保羅在利奧一世頭頂顯聖,讓阿提拉頗為驚駭

    他身著華麗的教皇服飾,以其滔滔雄辯居然把阿提拉說服同意退出義大利。不僅如此,後面的傳說更是邪乎,居然聖保羅和聖彼德同時在阿提拉麵前顯聖,並下神示說如若不理會利奧的要求則立即賜死。這個傳說在西方中世紀史上非常著名,至今在羅馬梵蒂岡的一座教堂內還有一副以此主題的油畫。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阿提拉的軍隊給養短缺,整個義大利在450-451年期間又經歷了一場饑荒,而且匈奴軍中突發瘟疫。東羅馬帝國的援軍也快到達。因此,阿提拉便答應議和,但在撤軍前仍揚言,如果西羅馬皇帝不把他的妹妹霍諾里婭公主送到匈奴,他還會來攻打西羅馬。就這樣,羅馬人眼睜睜地看著匈奴人滿載著搶奪來的財物揚長而去,只留下義大利北部的一片廢墟。

    公元453年,阿提拉退兵回到匈牙利之後,忘記了霍諾里婭公主,又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日爾曼少女伊爾迪科,婚禮是在多瑙河彼岸的木結構的皇宮裡舉行,匈奴全軍舉行了盛大的歡宴,當晚阿提拉醉熏熏地帶著新娘入了洞房。次日清晨,人們卻發現他在酩酊大醉中死去,而那位可憐的新娘卻哆嗦著倦縮在床角。

    描繪阿提拉之死的油畫

    事後,各種傳說都有。有的說他是因醉酒血管爆裂,被自己的鼻血嗆死;也有的說新娘是羅馬皇帝派來的刺客,用匕首在床上刺死了他;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新娘實際是遭屠殺的勃艮第人的後代,因此在新婚之夜,她立刻對族人的苦難展開了報復,一口咬掉了阿提拉的丁丁......一個曾經狂言“被匈人鐵蹄踐踏過的土地,將寸草不生”的征服者,就這樣怪異和反高潮地逝去了。

    歐洲自此得到了拯救,歐洲歷史就此改寫

    由於阿提拉正值盛年(47歲)並沒有立下遺囑,這位卓然超群的匈奴王的突然死亡所造成的巨大的權力真空,令他的幾個兒子和黨羽捲入了內訌和權力爭奪,大打出手。趁此機會,被征服的各部落起兵造反,阿提拉的兒子們無法對付這種局面,一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匈奴帝國就這麼迅速的瓦解。從此以後,匈奴人定居在多瑙河下游和俄羅斯南部地區。他們後來信仰了基督教,學會了農業,漸漸融合於其他民族。

    匈奴帝國瓦解後,在東、西羅馬帝國軍隊服役的匈奴人有很多,大多駐紮在北敘利亞、北非洲與南英格蘭地區,有幾個匈奴邦隨西哥特人進入法國與西班牙,有一個匈奴部落隨東哥特人進入義大利。之後也都逐漸融合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佇立在匈牙利的阿提拉銅像

    再說歸降的南匈奴

    公元140年(順帝永和五年),南匈奴發生內亂,東漢政府為了避免侵擾,將河西、上郡、朔方等郡內移,塞外匈奴隨之進一步內遷,大多數定居於汾水流域一帶,這為他們由畜牧經濟向農耕經濟轉化,並進一步入遷中原提供了有利環境。

    公元202年,漢丞相曹操逼降南匈奴末代單于呼廚泉。公元216年,呼廚泉單于率諸王朝見曹操,曹操趁機把單于留在鄴城,而讓右賢王回去管轄各部。隨後,曹操又把呼廚泉的部眾分為5部:左部 10000餘戶,居於太原郡茲氏縣(今山西汾陽);右部6000餘戶,居於祁縣(今山西祁縣東南);南部3000餘戶,居於蒲子縣(今山西隰縣);北部 4000餘戶,居新興(今山西忻縣);中部6000餘戶,居於大陵縣(今山西文水縣東北)。每部以貴族為領導者,並用漢人對他們實行監督。從此,單于徒有虛號,沒有實際能夠控制的地域。單于庭雖仍在平陽,單于卻被困鄴城;五部帥雖也分駐五部,卻都家住晉陽汾水之濱。匈奴的部落組織雖然儲存,但匈奴上層貴族已不能直接統治他們的部眾,統治的實權已轉移到曹魏手中。從此,南匈奴部眾被納入曹魏政權體系,他們接受所在郡縣地方官的管理,並被編入戶藉,與漢人一樣都是平民了。真正的匈奴王朝就此從歷史上消失。

    雖然《三國演義》把曹操刻畫成了一個奸臣,但是歷史上對於消滅匈奴曹操是有貢獻的

    最後的匈奴

    西晉立國不久就發生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使得西晉初年並不十分發達的經濟,受到更為嚴重的破壞。關東地區又爆發了罕見的蝗災和瘟疫,天災人禍加在一起,北方已是屍骨遍野,民不聊生。其時,北方遷入中原的胡人已高達數百萬,很多地方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

    八王之亂讓胡人看到了西晉統治集團的虛弱,於是他們伺機而起,紛紛起兵作亂。這就是華夏民族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五胡亂華”。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公元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漢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其後,鮮卑、羯、羌等胡人也紛紛建立政權。前前後後這些民族一共建立了十幾個政權,其中匈奴部族建立了三個。

    劉淵所率的部族稱“屠各”,又叫“休屠各”,是漢代匈奴休屠王的後裔。他們原本被安置在西北邊郡,劉淵對外聲稱自己是匈奴單于於扶羅之孫,左賢王左部帥劉豹之子。其後,屠各匈奴和南匈奴聯合起來,建立了前趙。滅亡後,被羯族人建立的後趙政權滅族。

    另一個部族叫做“盧水湖”族,定居於甘肅張掖到武威一帶。沮渠蒙遜在此建立北涼政權。

    還有一支是叫做“鐵弗匈奴”。這一支是鮮卑與匈奴兩族融合而產生的民族。他們原本居住在內蒙古河套一帶,後來逐漸遷徙到塞內。公元407年,鐵弗匈奴首領赫連勃勃(父親姓劉,其子孫也姓劉,只有赫連勃勃自號“赫連”。現在陝北姓劉的很多,或許是匈奴的後裔。)建國,稱天王大單于,國號夏,建都於統萬城。

    此二個政權先後被北魏所滅。

    五胡亂華使得大批漢人逃離原本的家園,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遷徙。北方漢人被大量屠殺,銳減至六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留在北方的漢人在冉魏國的開國皇帝冉閔的帶領下,以《殺胡令》為號召,展開了民族仇殺,很多胡人部族被殺光,徹底滅族。表現最兇殘的氐族、羯族、匈奴族隋唐時不再見於史籍,相對溫和的羌族進入西南地區紮根,併成為56個民族一員。

    北魏(鮮卑族,有部分匈奴血統)統一北方後迅速開始主動接受漢文化,並且逐步融入了漢族群體。

    匈奴的部族很多,留在中國境內的匈奴民族漸漸被漢族同化。除了陝西、山西、甘肅外,在河南、山東、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匈奴的後裔。

    歷史上一度十分強盛的匈奴,在中國北方、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各地不斷地進行爭戰、遷徙、再爭戰、再遷徙,經過幾個世紀與當地居民的混雜、通婚和民族融合,在公元6世紀後基本消失,漸漸同化到其他民族肌體之中,匈奴作為民族不再存在,或者說其所經地區其他民族或多或少都帶上了匈奴“因素”。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

    1900年6 月21 日,清廷正式釋出“宣戰詔書”,稱列強“三十年來,欺凌中國家,侵犯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日甚一日,無所不至”;“昨日公然有社士蘭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臺,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危詞恫嚇,意在肆其猖獗,震動畿輔。“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清廷決定”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韃伐,一決雌雄。“

    這份《對萬國宣戰詔書》如果不被認為是對11國宣戰,只能說誠會解讀。

    至於11國(實際只有八國出兵)為什麼打清朝,起因就是經過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的失敗後,經濟衰敗,民族矛盾上升,百姓排外情緒濃厚。有意瓜分中國的歐洲列強開始蠢蠢欲動。1897年11月,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被衝入教堂的村民殺死,德國藉機佔領了膠州灣和青島,接著,俄軍進駐了旅順,英國和法國之後分別派兵佔領威海和廣州灣(現在廣東湛江)。外國的進佔,更激發起山東各地的排外情緒。此後,義和拳民眾開始衝擊教堂,打死傳教士和信教教徒,而此時的山東巡撫毓賢,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對義和拳採用撫的辦法,將其招安納入民團。於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教士;抵制所有外國事物和之前失敗的“洋務運動”。

    戊戌政變後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對西方反對她廢黜光緒感到十分不滿,也滋生了很強的排外情緒,並想借重義和團的力量對抗洋人以求得自己一直垂簾聽政。1900年1月,慈禧不顧西方外交人員的抗議,釋出維護義和團的詔令。於是,義和團逐漸蔓延到直隸(河北)。6月,大批義和團抵達北京,燒教堂,殺教眾,逐步發展到搶劫商戶平民,姦淫擄掠,並殺死了日本使館書記官,最後的導火索是6月20日伏擊並殺死了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的德國公使克林德。事件最終演變為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 4 # 理工學渣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匈奴是和我們漢族是同源的,在中國古代夏朝的之前就是一個名族,也就是華夏族。但到了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

    在漢朝的時候,我中原大國於匈奴戰爭衝突過大,這個歷史上記載也是非常多的。後來匈奴內亂,分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東漢,在漢和帝的時候北匈奴被漢朝打敗了,匈奴遠走到中亞,而原來的地盤被鮮卑族佔領,還有絕大部分人被漢化,蒙華成為了其他名族。

    第二個與第三個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當時的國情,清政府剛剛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全是完勝,可是還是有很大損失,甲午中日海戰失敗割地賠款,國力大損。

    慈禧太后的確對十一國發了戰書。但是手下大臣沒有積極響應。

    11國打清政府是因為清政府閉關鎖國,國力落後,說白了都是為了錢,有利可圖。自古打戰的原因都是為了利益,利益最終都可以轉化成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登山臨水的出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