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淺議輕談
-
2 # 御前帶刀侍衛
日本陸軍和海軍不和是有深刻的歷史淵源的。這要從明治維新初期開始說。
第一明治維新的主力軍是薩摩藩和長洲藩,比如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都是出自薩摩藩和長洲藩。明治政府出現兩大派系。
第二日本維新開始後建立新軍隊的基礎是從薩摩和長洲召集的,薩摩成為海軍,長洲成為陸軍。而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沒有議會,沒有憲法,完全是藩閥政治。薩摩藩和長洲藩各自擁兵自重,左右日本政局。陸軍和海軍成為各個派系的工具。
第三日本海軍學習英國,日本陸軍先學習法國,普法戰爭後改學德國。從這時開始日本海軍和陸軍就開始了各自不同的發展路線。
第四發展海軍和陸軍都要耗費資源,而海軍和陸軍有分別代表了不同藩閥的利益,所以在爭奪發展資源,比如鋼鐵,石油上矛盾很多。海軍又是吞金獸,把資源都吃得差不多了。
第五20世紀30年代陸軍內部分裂為皇道派和統治派,226兵變后皇道派被打壓,以東條英機為首的統治派上臺。陸軍親德國義大利,海軍親英美。陸軍要加入軸心國,海軍反對軸心國,要與英美妥協。最後陸軍占上峰,打壓海軍。海軍出身的首相米內光政下臺。陸軍東條英機出任首相,二戰全面爆發 ,日本陸軍基本負責中國和南洋戰線,海軍負責太平洋及其島嶼戰線。二戰日本海軍損失最大,全軍覆滅,海軍指責陸軍偷懶,陸軍指責海軍不打勝仗浪費資源。東條英機後來兼任陸軍大臣,首相,參謀總長等要職,偏向陸軍。海軍軍令部長成了東條的傀儡。
-
3 # 文儒風
日本軍制最早師承於大英帝國,和大英帝國的一樣,都是位於歐亞大陸邊緣的巨大島國,日本想成為亞太的大英帝國,於是相大英帝國那樣以“海陸軍”為標準軍政用語,言外之意實際上是把海軍的地位置於陸軍之前。但是日本人很快發現全盤學習大英帝國已經不切合實際。首先是海外殖民地已經被歐美國家瓜分殆盡,日本自然不敢從他們嘴裡奪食。其次是因為鐵路出現引發了陸權的復興,相鄰的統治中國大陸的滿清王朝腐朽無能,引來了無數Continental強國的覬覦,但是因為鞭長莫及一時難以得手。於是,日本內部的有識之士意識到可以利用清王朝衰落的機會經略東亞大陸,但是要是知道,歷史留給日本的發展空間極其有限,必須加快速度。
於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首先把“海陸軍”的習慣用語改成“陸海軍”,然後設立陸海軍聯合參謀本部,下設陸軍部和海軍部。但是,陸海軍的矛盾由此產生了。但是隨著矛盾的加深,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又設立了單獨的海軍軍令部,聯合參謀部只剩下陸軍一家,於是改成了陸軍參謀總部。這樣一來,日本陸軍、海軍兩虎相爭、兩峰並峙的格局正式形成。為了確保戰爭期間的統一指揮,日本設立戰時大本營,由陸軍總參謀長出任戰時總參謀長,統一指揮陸海軍,甲午戰爭就是在這樣一個體制下進行的。但是戰爭一結束,陸海軍之間的矛盾便迅速反彈,特別是海軍。導致海軍在戰後謀求獨立性的願望更加強烈。同時這樣的體制也不利於和平時期維護兩個軍種之間協同一致的軍令、政令。無奈之下,日本只好修改大本營條令,使陸軍總參謀長和海軍軍令部長處於平行關係,直接向天皇負責。
明治天皇在位時期憑藉個人威望和能力還多少能夠起到平衡兩個軍種之間的矛盾,但是也左右不了戰時統一指揮體制的逐漸喪失。明治時代以後,陸軍、海軍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劇烈到影響日本整體的國家戰略狀態。經略東亞大陸是明治維新後製定的既定國策,這就需要有一支可以強大到可以同中國、蘇聯進行大規模陸戰的陸軍部隊,先奪取中國的滿蒙地區,然後將蘇聯勢力趕出東北亞。因此,這就成為陸軍提出的發展戰略和建軍思想。但是海軍卻恰恰相反,因為日本自立國以來完全依賴美英國家,日本對外擴張很大程度上受美英操控,在之前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的對外擴張行動中都曾因為在陸地擴張受到美英掣肘,每次完事後日本都必須吐出一部分勝利果實給美英當“份子錢”。因此,海軍認為,日本應該南下奪取美英控制的南洋、東南亞資源地帶,徹底實現自給自足。要實現這一計劃,就必須擁有一支足以同美國、大英帝國進行大規模海戰的海軍艦隊!陸軍和海軍的策略可以說各有道理,但是在強調注重外交和軍事行動統籌兼顧、戰略資源合理分配的國家戰略上,因為兩個軍種之間的矛盾引起使得決定國家命運的國家戰略搞得極為糟糕。
作為最高統帥天皇和最高統帥部內閣,尤其不被軍方放在眼裡的內閣,根本不敢得罪軍方。同時又沒什麼好法子,只好在制定國家戰略時毫無原則的和稀泥。制定了確保一個把中美英蘇四國同時列為假想敵、在陸地海洋四面出擊的戰略,即“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的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這樣做表面上看緩和了陸海軍矛盾,但是一到戰時馬上又開始劇烈反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陸海軍之間既不做有效溝通,還常常封鎖訊息、爭奪本就不多的戰爭資源,極大地破壞了日本的軍事戰略。更可怕的是,兩大軍種高層之間的爭鬥風氣很快蔓延到下面中基層的各個系統,統一的軍政體制迅速斷裂。日本正是以這樣一個國家戰略缺位、軍事戰略分裂的支離破碎狀態走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並最終走向了覆滅。 -
4 # 瘋狗的輕武
這故事先從幕末開始,美華人佩裡開著黑船到日本江戶一轉悠之後,加速了幕府和藩之間的矛盾。於是倒幕運動就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開始了,其中主力就是上邊這四強藩。
而長州和薩摩是四強裡邊最強的兩個,到後來幕府倒臺,大政奉還,天皇終於不再是純粹的吉祥物了。而它身邊的內閣組員們也大多數長州和薩摩的人,
然後問題來了,薩摩和長州本身就是日本最強的兩藩。倒幕那會雖然攜手,但是在此前的矛盾本身就深。等到推翻了幕府,建立新的內閣,長州負責了陸軍建設,而薩摩負責了海軍建設,為了擴大己方的實力,兩家開始爭奪國家為數不多的資源和產能。繼而演變成了海軍和陸軍的撕逼
海軍師承英美,陸軍師承法國(後來又跟了德國),他們整一套的理念也不同。畢竟英美本身是海權國家,而德法是陸權國家,博弈戰略都根本不同。可想而知兩種理念在日本這個資源缺乏的島國碰撞,有多不對付。
到了二戰時期,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雖然說是陸軍的人,但財政大權在海軍手裡。因此給海軍的撥款比陸軍的多的多,這也就出現了大和旅館吃好住好,而陸軍有口飯吃就好。
其他諸如海陸軍分別都問德華人購買飛機發動機技術啊~ 子彈不通用之類的段子我就懶得說了。
總的來說日本海陸軍之爭實際上就是長州和薩摩的藩爭,而日本本來就是個資源匱乏的小國。兩邊對於資源的爭奪趨於白熱化之後,矛盾就直接擺在了檯面上。
-
5 # 穿越再現彼岸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和陸軍互相不對付是不爭的事實,當時日本陸軍和海軍為爭奪資源發展打得不可開交;在戰略方針上,陸軍主張北上打擊蘇聯,並發動了諾門坎戰役;海軍則主張進攻東南亞英美等國殖民地,獲取資源,利於以後戰爭的發展。北上戰略諾門坎戰役中日本陸軍遭到蘇聯軍隊的無情打擊,導致慘敗,這才採用海軍進攻東南亞的南進策略。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海軍和陸軍的爭鬥由來已久。(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四強藩)
倒幕運動中的薩摩藩和長州藩。德川幕府末期,薩摩藩和長州藩都是尊皇攘夷的代表藩,長州藩藩主毛利氏是激進派,薩摩藩島津氏是溫和派。
1864年的“禁門之變”中,長州藩進攻京都,關鍵時刻,薩摩藩的援軍到來,擊敗了長州藩的進攻,長州藩人士對薩摩藩人士極度不滿,稱薩摩藩的人為“薩奸”。緊接著薩摩藩等聯合外國軍艦進行第一次長州征戰,擊敗了長州藩的軍隊。(伊藤博文像,長州藩代表人物,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將領大都出自長州藩)
1866年,薩摩藩和長州藩的高層在坂本龍馬的撮合下,成立了薩長同盟,成為倒幕運動的主力,併成功迫使德川慶喜“大政奉還”。
明治維新開始後組建新式軍隊,軍隊主要成員以長州藩和薩摩藩出身計程車兵最多。1870年日本陸海軍分離,長州藩人士主導了日本的陸軍,薩摩藩人士主導了日本的海軍。原有的仇恨並沒有解決,日本的陸軍和海軍之間一般是不通婚的。(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維新三傑,薩摩藩代表人物,海軍將領大都出自薩摩藩)
日本陸海軍雙方在明治(天皇)時期、大正(天皇)時期一直到二戰時期就不對付。
日本陸海軍不對付的表現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日本海陸軍不對付的案例應該在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當時日軍和沙俄在中國的東北爭奪旅順港要塞,日本陸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日本海軍艦隊提議幫助陸軍炮擊沙俄旅順要塞,當時日本陸軍司令斷然拒絕,用人海戰術,損失了4萬人才拿下旅順港要塞。
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為了發動戰爭,雙方都急於裝備自己的武器,海軍要發展航母戰鬥群,陸軍要發展坦克、大炮等重武器。雙方在資源分配上互相掣肘,日本海軍的有些軍艦外一層是鋼板,內一層可能就是木材來代替了;而日本的陸軍也研發了重型坦克,但是因鋼材短缺也只能束之高閣了,只建造了一些輕型坦克。
雙方不但在日軍全軍的戰略上唱對臺戲,也爭奪戰爭的指揮權。即便是到了最後日本本土防禦的時刻,雙方仍然爭執不下。在戰爭中雙方也互相鄙視對方,揭對方的傷疤。
日本投降後,日本軍隊解散,日本軍隊中的爭鬥也煙消雲散。
-
6 # 狼煙火燎
熟悉二戰的都知道,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矛盾非常之大,大到日本航母被美國擊沉,而陸軍卻拒絕艦載機降落在自己的機場,而且雙方互相看對方都不順眼,戰爭中甚至互相使絆子。由於兩個海軍和陸軍互相的不協調,在戰爭中也不敢相信和指望對方,因此甚至出現了陸軍造了大量軍艦,海軍自己造坦克的事情!
其實二戰德國也是一樣,國防軍和黨衛軍互相看不起對方,矛盾也非常大,但這並不影響雙方都效忠希特勒。而比起德國,日本的海軍和陸軍也同時效忠天皇,但是雙方的矛盾之大簡直無法調節,而且矛盾可謂自古以來都存在,甚至發展到雙方在戰場上互相使絆子!
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矛盾早在日本幕府時期就打得不可開交了,當年長州藩和薩摩藩兩大集團天天都打仗,一日不打手就癢癢,誰也不想對方有好日子過。後來天皇重新掌權,兩大軍閥同時為天皇效忠,長州藩成長為日本陸軍,薩摩藩成長為日本海軍,這也就是日本海軍和陸軍矛盾的源頭!
最初雙方還只是競爭,互相看不上眼,矛盾沒有擺在檯面上來,甲午戰爭是優於清政府避戰,日本海軍和陸軍各打各的,矛盾也就沒有這麼明顯。但是到了日俄戰爭時期,這這的矛盾徹底爆發,日本陸軍在進攻旅順港口的時候,日本海軍並沒有給予海軍火力支援,在擊敗沙俄海軍後選擇了撤退,對陸軍的死活不管不顧,導致這一仗打下來日本陸軍死亡4萬人(這恐怕是日本陸軍旅順大屠殺的直接原因,日俄打仗華人受罪)。很快陸軍到天皇那裡去理論,而海軍狡辯說主要是來和沙俄海軍交戰,而且不確定沙俄海軍會不會反撲,因此沒有顧得上陸軍的進攻。這一次可以說徹底將兩者的矛盾公開化,而且達到了不可調節的地步,從此日本海軍和陸軍從互相看對方不順眼,發展到互相看對方已經是敵人的地步了,要不是有個天皇在那裡,恐怕雙方會像幕府時期那樣又開始幹上了!
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矛盾貫穿整個二戰,首先雙方的戰爭思想和戰略方針就完全不一樣,日本海軍本來就是在英國的扶持下發展起來的,師從英美海軍,因此更希望與英美結盟;而日本陸軍更傾向戰鬥力強大的德國陸軍,而且整個亞洲已經被英美法瓜分了,陸軍想重新洗牌瓜分利益,自然更希望與德國結盟,最終由於日本大本營中陸軍大臣佔據絕對優勢,才促成了日德結盟。
另外在戰爭選擇上們,日本海軍提出了南進計劃,日本陸軍則提出北進計劃,雙方僵持不下,誰也不願意讓步,最終日本不得不兩個計劃同時進行,當然最後陸軍與蘇聯在諾門罕事件中打了一場後,意識到雙方的巨大差距,因此也就放棄了北進而已!
七七事變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很快佔領了大半個中國,而獲得日本絕大多數軍費和資源的海軍卻碌碌無為,成為陸軍的笑柄,這時候雙方在戰場上還沒有什麼交集,矛盾基本都限於打口水仗的地步!
而到了珍珠港時間後,日本陸軍和海軍的矛盾就徹底爆發了,比如日本海軍航母被美軍擊沉,而艦載機還在天上,於是要求停靠陸軍修建的島嶼機場,結果卻遭到了直接拒絕,甚至發出狠話,如果飛到自己上空就要擊落,這就充分體現了海軍和陸軍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而且在戰爭資源分配不均,也促成了這種矛盾的加劇,日本這種島國要想走出去必須依耐強大海軍,在加上海軍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作用明顯比陸軍更大,因此在海陸軍發展過程中,海軍獲得了大量的軍費和資源,而陸軍的裝備就有些可憐了,所有的坦克裝甲車不得不做成薄皮大餡,而且海軍已經發展到了至少排行世界前三,而陸軍則是一支傳統步兵為主,有裝甲車輔助作戰的兵種(當然對付的是裝備更差一大截的國軍),這與歐洲列強們陸軍差距可就非常大了,這樣的資源分配不均也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
7 # 達拉姆大主教阿塔尼斯
軍費就那麼點,為了爭奪軍費,海陸撕逼這種事屢見不鮮。其中又以日本人的海陸撕逼最為出名和嚴重。
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中,英,俄)不用擔心海陸撕逼,和一個國家(美)能處理好海陸撕逼問題。很顯然這四個國家裡沒有日本,所以日本自明治維新後,海陸就一直在各種撕,軍費,戰略走向,甚至到了工廠的掌控權,內閣的組建等等等等。
所以日本海陸撕逼問題就空前的大,在戰略走向上,陸軍要和德國結盟,海軍要和英美妥協。陸軍要北上,海軍要南下。陸軍要先拿下中國,海軍則要迅速佔領東南亞。
種種矛盾造就了很多問題,同時也間接的為我們的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說大慶油田,日本陸軍明明知道下面有油,但是由於提不出理論依據,愣是被海軍說成樣本造假。結果,日本就這麼沒挖到大慶油田。其次就是東南亞,由於東南亞大部分島嶼實際上是陸軍打下來的,自然那些煉油廠也就被陸軍接受了。結果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報復,陸軍愣是沒有讓日本海軍在東南亞加上一滴油,日本海軍想加油只能等著日本本土運來。就這樣,日本海陸撕逼大戰直到最後也沒有能消停下來一致對外。
-
8 # 兵器世界
一般認為,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對立,始於長州藩和薩摩藩的恩怨。
這種對立,也可以說這是日本社會結構導致的必然結果!日本並不算是大一統的國家,它大部分歷史都是小國林立的割據時代,歷史上的幾次幕府都只能說是諸侯國的首領,改變不了諸侯割據的根本問題!也就是各個小國之間相互對立、瞧不起!幕府與強藩之間有時候也是水火不容,德川幕府時代的藩國距離江戶(東京)越遠,與幕府的關係就越糟糕,這也是為什麼長州藩、薩摩藩、土佐藩和肥前藩那麼著急倒幕了,總之藩國之間的恩怨可以用仇深似海來形容。(四強藩距離江戶都很遠)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後,天皇依然要依靠諸侯才能夠行使權力,尤其是東京根本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援建立現代化軍隊,只能交給有能力的藩國負責。其中,長期控制海上貿易的薩摩藩負責打造海軍,而相對傳統一些的長州藩負責組建陸軍,為了確保對這兩大軍種的控制,長州和薩摩都在軍隊裡大量安插自己人,長此以往海軍就成了薩摩藩的代名詞,而陸軍成為長州藩的代名詞!兩個藩國的恩怨自然就成了兩個軍種之間的恩怨,對立也就在所難免了!
那麼長州藩和薩摩藩的恩怨是怎麼來的呢?首先,1853年日本大門被佩裡艦隊踢開之後,整個社會和我們的大清王朝是一樣!當時的日本首都是京都,這裡就是各大藩國、各個派系的匯聚地,大家都帶著救國的使命而來,同時又各懷鬼胎企圖取代德川幕府,稱霸的傳統思想仍然束縛著各藩國領主。就像大清王朝裡的守舊派總是佔據上風一樣,日本各個勢力中比較保守的長州藩曾一度掌控京都。(長州藩的位置和標誌)
長州藩的保守並不是說反對外來文化,恰恰相反,長州藩是第一個被列強打服,開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藩國,這裡說它保守是因為它主張激進的攘夷,就是把列強全部趕出去,加上它有最早的現代化軍隊,在日本國內的名氣如日中天,成為幕府的頭號對手。
而其它相對比較強大的藩國,諸如土佐藩、會津藩和薩摩藩等,包括德川幕府在內的勢力當然都對長州藩不滿了!再加上,長州藩的政治主張比較激進,它強烈要求驅逐外國列強在日本的勢力,因此招致英國、法國、荷蘭等列強的仇視;又因為它不斷抨擊德川幕府與列強簽署不平等條約大開國門,為自己積攢政治資本,因此遭到德川幕府的嫉恨!而站在薩摩藩的角度看,大家都是經濟和軍事實力靠前的強藩,憑什麼讓你長州藩控制京都號令天下呢?(薩摩藩的位置和標誌)
當這種矛盾積攢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這就是“禁門之變”,以薩摩藩和德川幕府為首的勢力,企圖驅逐控制京都的長州藩勢力(據說連皇宮門口的侍衛都換成了長州藩士兵),不甘示弱的長州藩派兵進攻京都,與幕府、薩摩藩、會津藩等聯軍大幹一場!把整個京都燒了個精光!天皇對霸道的長州藩早就忍無可忍,這次直接宣佈長州藩為反賊,幕府找到了討伐它的口食!於是組建聯合軍征討長州藩,而薩摩藩的軍隊也在其中。
薩摩藩本就是將長州藩驅逐出京都的始作俑者之一,如今又作為幫兇協助幕府軍隊要滅掉長州,兩國的樑子就這樣結下了!
但還好,薩摩藩和長州藩在漫長的尊王攘夷運動中都認識到了日本的渺小,兩個藩國甚至不約而同的改變口號,從尊王攘夷變成了開港倒幕,也就是積極的與西方列強通商,學習人家的先進科技和文化,但一定要推翻喪權辱國的幕府。所以當討伐大軍逼近長州藩時,薩摩人西鄉隆盛說服長州藩認錯(投降),與聯軍達成妥協避免了流血衝突!也就在這時候,長州藩和薩摩藩都認識到,日本沒有實力攘夷,但一定要推翻幕府!於是在坂本龍馬的撮合下達成了“薩長倒幕同盟”。這又引起了幕府的警覺,並最終爆發了幕府和長州藩之間的大戰(第二次長洲征伐)。但結果出人意料,薩摩藩走私給了長州藩7300支步槍,協助它擊敗了幕府的10萬大軍,不久之後在薩長同盟打擊下幕府倒臺了。(倒幕運動示意圖)
說到這裡不難明白,長州和薩摩確實有仇,但也有情啊!要不是薩摩藩出力,長州在第一次討伐中就會亡國了!沒有薩摩提供的那7300支步槍,長州也不可能戰勝幕府,那為什麼兩國的矛盾不能化解,而且還依舊給了後來的海軍和陸軍呢?
以下就是本文的主旨,也是日本海軍和陸軍對立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兩大集團對資源、權利的爭奪。上文提到,薩摩負責海軍、長州負責陸軍開啟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大幕,這個維新其實就是富國強兵的建設之路,薩摩和長州都有自己的政策和經濟計劃,說白了明治時代的日本是由兩個政府管理的,一件事交給兩個人幹肯定會引起矛盾,更別說是一個國家交給兩撥人來建設了。
薩摩藩藉助英華人的支援,大力發展海上貿易和工業化,因此經濟實力遠在長州藩之上;而長州藩雖然也學習西方先進文明,但它在列強眼裡遠沒有薩摩那樣值得信賴,之前激進的攘夷政策讓長州藩徹底得罪了列強,在靠做生意賺錢的資本主義時代,長州藩註定不如薩摩藩有錢,這是後來陸軍生活艱苦的重要原因!
長洲、薩摩聯合倒幕之後,歷經了明智(45年)、大正(15年)、昭和(20年時日本投降)三代80年的演變,藩國軍閥之間的對立已經轉變為海軍、陸軍之間的利益之爭,也就是兩撥人對權利、財富的爭奪,要說完全是因為長洲、薩摩兩個藩國的恩怨,也是不正確的。
回覆列表
因為日本的海軍和陸軍的矛盾十分的多
有段子曾經講到:在日本“陸軍造航母,海軍造坦克”二戰時期陸軍想要登陸艦找海軍要不給,海軍找陸軍要陸戰裝備也不給。特別是陸軍擁有航母,這在其他國家是基本上不可能的。而陸軍造的軍艦噸位不小於海軍,海軍造的坦克比陸軍強大。甚至為了區分,海軍和陸軍用的螺絲,擰的方向都不一樣。
為什麼二戰時的日本陸海軍的矛盾會這麼多呢?這個是有歷史原因的,這要從明治維新初期開始說。
第一明治維新的主力軍是薩摩藩和長洲藩,比如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都是出自薩摩藩和長洲藩。明治政府出現兩大派系。本維新開始後建立新軍隊的基礎是從薩摩和長洲召集的,薩摩成為海軍,長洲成為陸軍。而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沒有議會,沒有憲法,完全是藩閥政治。薩摩藩和長洲藩各自擁兵自重,左右日本政局。陸軍和海軍成為各個派系的工具。日本海軍學習英國,日本陸軍先學習法國,普法戰爭後改學德國。日本開始學習西方建立近代化軍隊,軍隊就形成了薩摩藩和長州藩兩股互相敵視的勢力。雙方派系不同,建軍理念也不同,陸軍主張學習德國,因為德國陸軍橫掃歐洲,海軍主張學習英國,因為日本和英國一樣是君主立憲制國家,還都是島國,應該建立強大的海軍。從這時開始日本海軍和陸軍就開始了各自不同的發展路線。日俄戰爭當中,兩者的矛盾就徹底暴露無遺了,在打旅順的時候,日本陸軍在沒有炮火的支援的情況下,陣亡了將近4萬多人,戰後究其原因的就是因為當時的日本海軍不給陸軍炮火支援導致。主要是資源分配不合理,日本陸軍橫掃中國獲取的大多資源被用來給海軍打太平洋戰爭。相對海軍,陸軍的發展就緩慢了一些,除了小口徑的山炮,就只剩下皮薄餡大的輕型坦克。結果海軍勝少敗多損失最大,全軍覆滅,海軍指責陸軍偷懶,陸軍指責海軍不打勝仗浪費資源。海軍和陸軍之間可謂是互相欠下了血債,也正因如此,才互相看彼此不順眼,都覺得對方拖了自己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