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此箋
-
2 # 宛如清揚
不可否認,探春是個優秀的姑娘,她識文斷字,精明能幹,也有一番志向,就連巾幗英雄王熙鳳都感嘆這個姑娘不得了,如果是託生在太太肚子裡,前程不可限量。可是探春再優秀,也不過是凡人一枚,在她的身上,也同樣有著人性的弱點,她最在乎的就是她的庶出身份,所以對給她這個身份的趙姨娘,態度相當差,極其勢利。
在探春眼裡,她的母親是王夫人,當然了,按宗法制度來講,王夫人的確是她的母親,嫡母嘛。王子騰的確是她舅舅,這個沒誰敢質疑。只是有的時候,話不是那麼說的。她的親舅舅趙國基死後,按府裡慣例,可以領到一筆銀子。當時正好是探春幫忙理家,趙姨娘在得知自己只能領到二十兩時,覺得自己不值,所以她跑去理事廳訴苦,說自己熬了這麼多年,現在親弟死了,得的銀子連襲人都比不過,實在是苦得很,希望探春也能拉扯拉扯她們娘倆。
面對趙姨娘的哭訴,李紈表示探春就是想拉扯,也不好明說。探春當即炸毛,說自己的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哪裡又跑了一個舅舅出來?而且,他們的好歹,與她有什麼相干?她根本用不著去拉扯什麼奴才!平心而論,趙姨娘此舉對探春造成了困擾,但是其情可憫,一個生了兩個孩子的女人,想得到一個大丫頭的待遇而不得,嫌趙國基當下人丟人可以理解,可是為什麼要當面罵趙姨娘是個奴才呢?趙姨娘一生的痛處就是當了個奴才,後來升級成了半個奴才,說來說去,她和探春一樣,身份的卑微,讓她無法釋然。別人嫌她可以理解,親女兒這麼作踐她,又怎麼過得了人情這關?
探春心裡,王夫人比趙姨娘重要得多。邢夫人替賈赦求納鴛鴦不成,賈母大怒,連著把王夫人一起給罵了(她心裡有氣,正好指桑罵槐),眾人都不敢吱聲,探春上前替王夫人辯解,巴拉巴拉地,賈母讓寶玉替她賠不是,王夫人的尷尬自然也被化解了。這當然是探春的孝心。
寶玉和鳳姐被魘著了,已經不行了,第四天早晨,上下重要人等都在寶玉屋裡,趙姨娘上前去勸說賈母讓哥兒早日離開,賈母啐她一臉,罵得狗血淋頭。趙姨娘當然該罵,這事情就是她作出來的。咱且不說內鬥的對錯,咱只看看同樣的被罵,同樣的難堪,探春替王夫人解了圍,可是她的生母被訓,她一句話也沒說——雖然勸解有難度,但是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探春根本就不想試。按她的想法估計是,她最親的哥哥都要死了,一個奴才說了不好聽的話,被罵也是正常的,活該她不成體統不懂事!
對趙姨娘,探春通常是拿出主子的款來的,趙姨娘時常會到探春房裡去,而探春從沒去過趙姨娘的房裡,奴才給主子請安,大約是這樣的吧;趙姨娘為賈環被騙去找芳官的麻煩,話說得不好,事做得不圓滿,被芳官等五人圍毆,探春喝住訓了她一頓;探春給寶玉用綾羅作鞋,趙姨娘抱怨了幾聲,寶玉傳給探春聽,探春大罵趙姨娘糊塗昏憒,想讓探春做雙鞋給賈環是陰微鄙賤的見識——她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別人一概不管!
別的且不說吧,以上,足以能證明探春是個勢利的姑娘。再喜歡她,也掩蓋不了這個事實。趙姨娘的確是生事精,的確給她很多困擾,她也有理由這麼想。但是想歸想,做歸做。趙姨娘再不堪,那也是生了她的人,難道趙姨娘不想有個好哥哥,趙姨娘不想當正室夫人,趙姨娘不想自己養她?趙姨娘是惹事精,可是她為什麼惹事?別人欺她壓她可以理解,親生女兒不能,狗還不嫌家貧呢,探春不理趙姨娘也行,有必要在她的痛腳上再踩一踩,大聲啐她奴才嗎?有必要到處嚷嚷她的糊塗嗎?有必要高聲宣揚自己只認老爺太太,她趙姨娘是個奴才,是屬於她不管的那一類人嗎?
-
3 # 馮星亮167
探春雖然是趙姨娘親生的,但是她和趙姨娘完全不是一類人,也可以這麼說,她和趙姨娘雖是母女,卻有主僕之分。探春是從小被賈母養在身邊,由王夫人教導,她是正規的大家小姐。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和薰陶也是人上之人的習慣和做法。而趙姨娘是個窮苦人出身,她從小接受的教育或者思想就是仰人鼻息、忠心事主。在對待一些蠅頭小利或者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她很當一回事。也就是很看重。所以在對待家裡的日常事情上,她和趙姨娘矛盾重重。
她們兩個最集中的矛盾就出現在了辱親女愚妾爭閒氣這一回。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探春這個時候管家,依照舊例賞了二十兩。但是襲人的娘死了,賞的是四十兩,這個時候趙姨娘就不幹了,跑過去大鬧。而此時的探春既無奈又絕望,她多麼不希望自己的母親不是這個樣子,但是又改變不了這種祖宗的家法。自己的母親是個奴才,並且是個不爭氣淨出洋相的奴才,探春何嘗不想母慈子孝的,但是趙姨娘偏偏一點也不上道,她在奴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探春不喜歡被人瞧不起,但是她卻同樣很自卑,她庶出的身份一度讓她活的很壓抑,她想掙脫這種局面,因此她和王夫人走的很近,但是趙姨娘理解不了,她覺得探春是在攀高枝疏遠她,因此母女兩個鬧的很僵。
-
4 # 君箋雅侃紅樓
探春是《紅樓夢》奇女子,每每看到探春的言行和作為都慨嘆,賈家若生男兒如此,當不至於後繼無人。探春能力人所公認,但也有人對探春詬病,認為她對趙姨娘太過冷漠。我卻認為這是吹毛求疵,探春對趙姨娘的態度符合豪門庶女的處事行徑,若她對趙姨娘太過親熱才更失禮,也讓人看不起。
首先,姨娘還是奴趙姨娘和芳官打仗,芳官口不擇言說:梅香拜把子都是奴。這表明趙姨娘雖然生了探春和賈環,依然還是奴。
古代的妾分很多種,以地位類推:側室、副室、偏室、偏房、陪房、侍妾、婢妾、通房、外室、外妾!趙姨娘被稱姨娘表明是家裡女子生子後提拔的,屬於侍妾範疇。這個等級有一個最大的弱勢是不能被扶正,也就是說哪怕王夫人死了,她依然還是妾。邢夫人口中說迎春的母親比趙姨娘強十倍,顯然,迎春母親妾的身份高於趙姨娘。
趙姨娘的出身決定她從地位上比女兒探春差很多,屬於主奴有別。
其次,探春對趙姨娘不可以太親熱探春是主,趙姨娘是奴。如果主人對奴才太親熱恭敬違背禮法,那樣不會有人說趙姨娘不好,反倒會嘲笑探春不守規矩不知禮!對一個大小姐來說是很嚴重的行為汙點,探春不可能明知故犯!
探春名義上是王夫人的女兒。王熙鳳說:太太又疼她,雖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趙姨娘那老東西鬧的,心裡卻是和寶玉一樣呢。王夫人對探春投桃,探春必然要報李,沒有人家給你臉你還給臉不要臉。王夫人不喜歡趙姨娘人所共知。探春自然需要避諱一點。
最後,探春對趙姨娘並非無情讀者誤會探春對趙姨娘無情就是五十五回探春對趙姨娘不假辭色。我認為是誤解。一來,探春公事公辦,不可徇私;二來人前要注意自己身份;三來趙姨娘所求確實過分。工作私情要分開正是探春懂禮守禮,秉公辦事的分寸。
書中數次說趙姨娘頻繁往來探春處,比方順腳看林黛玉,安排邢岫煙住處時都有隱寫,這表明探春和趙姨娘平時相處並不冷淡。趙姨娘和芳官打架,探春一得到訊息立即過來阻止,都是對趙姨娘的感情。不然趙姨娘鬧成那樣沒臉事,探春該躲開才對。
探春作為賈家的三小姐,雖然是趙姨娘生的。但地位決定她和趙姨娘主奴有別,身份差異大。探春也並非對趙姨娘沒感情,只是她所處的禮教規定她不可以把趙姨娘當一般母親看待。趙姨娘又屢屢不知進退。造成探春不得不對她人前保持距離。其實人後,趙姨娘來往探春處頻繁,二人相處是融洽的。你覺得呢?
-
5 # 亮月半
探春對趙姨娘有感情,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然而她又對其母為人看不慣。探春想當上等人,要讓別人看得起她,又在人群中樹立威望,不受母親地位低影響,只是表面上對其母當冷心人,看似與其母撇清關係。這麼不遺餘力一切往上不甘人後,是想自己出頭,也實質是維護其母。如果沒有探春,趙姨娘被王夫人,王熙鳳踩腳底下太容易了。因為戒備探春,不敢把趙姨娘怎麼樣。探春表面上親近王夫人,是其為人處事的精明之處。不得罪父親正妻,攀附她,其母,其一房少受欺辱。
她遵照制度辦事,未給其舅亡四十兩銀子,而給二十兩銀子,少於襲人母死給四十兩。為其自己代理當家不落人褒貶。受王夫人重用,為母爭光。趙姨娘體會不到探春良苦努心。探春屬於沒有資本的孩子努力奔跑,做到別人前面。從她對寶玉與王熙鳳作閥子,引起寶玉不滿,認為她有心計。寶玉看出探春借勢上位,一旦自己有能力,並未放過二人。對王夫人抄園子,王熙鳳領人去不滿。並打王善保,訓人,都是對王夫人有權,王熙鳳有勢為所欲為的不滿並開始反擊。其內心真正與誰一心,為誰可想而知。
-
6 # 大先生的故紙堆
探春最為人詬病的一段是和趙姨娘吵架時的剖白心跡。在這一段中,趙姨娘的兄弟去世,希望賈府多賞一些銀子。這也有個原因,因為襲人還沒有正式成為姨娘,母親去世就有40兩,趙姨娘已經生育了兩子,是明公正道的姨娘,親人死了卻只有20兩,矮人一頭,她心裡難過。
這個時候探春管家,趙姨娘自然來找探春。趙姨娘是個內心沒有算計的人,所以一上來就用最激烈的方式表達不滿。此時探春剛剛管家,正處於需要“立威”的時刻,在趙姨娘之前,管事的媳婦吳新登家的早已碰了一鼻子灰。趙姨娘這個時候哭哭啼啼地進來,哭著說“姑娘踹我的頭”,又豈能讓探春說出好話呢?
每個人都不是神仙和聖人,每個人都有弱點,每個人都有跨不過去的“侷限”,探春的侷限就是出身低,自己的母親又不能給自己掙臉。面對突如其來的攪局,探春這樣駁斥生母“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太太滿心裡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管家務。還沒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來作踐我。”
李紈勸解說探春“滿心裡要拉扯趙姨娘”,希望平息這場爭鬥,被探春說“糊塗”,“哪個主子拉扯奴才?”
這奴才兩個字真是傷心,生母為奴是探春跨不過去的,這牽涉到探春未來的前途,而趙姨娘渾然不知,只是一番洋洋得意,恨不得告訴每個人自己生了個有出息的女兒,這是母女二人無法跨越的心結。
探春積極靠攏王夫人,努力自強,這是她立足的根本。迎春也是庶出,她沒有探春的殺伐果斷,結果連日常佩戴的首飾都被伺候的奴才偷偷賣掉,想要不受欺辱,探春只能自強自立起來,這是環境所迫。
同時,探春是個有鴻鵠之志的人,對待王夫人,她也並不是無原則地執行任務,在抄檢大觀園一回,她一個巴掌下去,是對這條命令的直接反擊。
她有才有志,但時不我與,真的是悲哀。
-
7 # 元元的天下
說探春無親情,源於她的舅舅趙國基死了,李紈要送四十兩銀子做人情,而探春按規矩只送二十兩。趙姨娘前去"辱親女",探春氣得哭了,說她只認王夫人,不認趙姨娘,也沒趙舅舅。
既然李紈已吩咐下去,探春不表態,各方面都不會說什麼。但探春偏要叫住下人,一個釘子一個眼的較真,難道她沒有想過後果,對親人涼薄嗎?
面對不知進退的親生母親,探春的表現令人心寒,卻有不得已的苦衷。拿自己家人開刀立威,雖然符合規矩,因為孃舅是送賈環上學屬園子裡的人,襲人未正式成為姨娘,卻給了四十兩。但那是王夫人的臉面,又不是在府裡當差的。所以探春外理得不錯。
不必說府裡的人,個個一顆富貴心,一雙勢利眼,探春為王夫人指派協管大觀園,就是要作法開端,不是為爭權力,而是為樹主子正人的威風。
眾人皆稱平姑娘,探春吃飯時卻直呼其名:"平兒這裡站著,叫他去。"表面上不勞平兒,言語間卻分得清楚,縱是鳳姐她也不懼的,因為賈府裡姑娘的地位勝過媳婦。
而李紈和稀泥,說姑娘苦心,原是有意幫扶她母親兄弟的,這倒是實在話,面上絕情,打斷骨頭連著筋呢。可探春對寶玉的好,一雙鞋費工費料,對比待兄弟環兒態度又叫人懷疑,再說環兄弟不爭氣,可畢竟凍貓子惹人憐的。
探春偏不領李紈的情說:
"這大嫂子也糊塗了,我拉扯誰?誰家姑娘們拉扯奴才了?他們的好歹,你們該知道,與我什麼相干?"心中再委曲,也不該對親母說出這樣寒心的話來,自視高於母親奴才身份一等,害怕眾人將之聯絡在一起,可是心中難消之痛!
探春在王夫人身邊長大,但養母畢竟不如生媽母子血脈相連,如果探春要出人頭地,擺脫庶出的陰影,對趙姨娘的態度至關重要。因為這影響著她和太太王夫人的關係。為什麼呢?
鳳姐說:“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子裡。"平兒不解,鳳姐嘆道:"你哪裡知道,雖然正庶一樣,但只女孩兒不比男人,將來說親的時候,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庶出不要的…”這才是探春心中最忌諱的,縱然心比天高,終不免以婚姻定終身。偏生趙姨娘恨她與太太親熱,忘了根本,不解女兒之心,生怕別人不知她是姨娘養的,每過幾個月就得鬧一番,她沒臉,探春也沒臉。所以探春此番折騰,是自找的,完全故意為之。
縱才才高志大,恨不生為男兒身,要不早走了的探春,雖說是無情親母,日後沾著太太的光成了王妃,但一別天涯,母親兄弟骨肉齊拋散,唯各自保平安!
嘆人間事常難遂人願,命比紙薄豈止探春一紅顏?
-
8 # 太平洋之遠
探春為何不給生母面子?
因為鳳姐養病,探春代行榮府的家政大權,第一天就遇到了諸多挑戰。諸如管事婆回事故意說半截留半截,存心要看探春的笑話,被探春一眼識破;管事婆申領寶玉哥倆在學中的零用錢,探春認為這是例外開支並予以駁回;等等。顯示出探春潑辣幹練、敢於擔當任事的可貴品質。最值得一敘的是探春母親申領其兄趙國基喪葬費被駁所引發的母女口舌之爭,從中可窺曹雪芹筆下女孩兒的曲折命運。
本來舅舅死了,外甥女應該難過才是,並依例拔給銀倆作喪葬之用。但探春在與母親的爭執中,關於"誰是舅舅"倒有一番說法___
......趙姨娘氣的問道:“誰叫你拉扯別人去了?你不當家我也不來問你。你如今現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們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無處使。姑娘放心,這也使不著你的銀子。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探春沒聽完,已氣的臉白氣噎,抽抽咽咽的一面哭,一面問道:"誰是我舅舅?我舅舅(指王夫人的哥哥王子騰)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習按理尊敬,越發敬出這些親戚來了。".....
依血緣關係,王子騰是賈寶玉、薛寶釵的親舅舅,趙國基是探春、賈環的親舅舅。為何探春會如此張冠李戴呢?關鍵是探春這次"執政",是王夫人派的差,是王夫人對她的"特別恩典"。且看探春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母與王夫人的___
......."依我說,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靜些養神罷了,何苦只要操心。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太太滿心裡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務,還沒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來作踐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為難不叫我管,那才正經沒臉,連姨娘也真沒臉!”......
現代職場人為抬高身價,要麼炫耀自己的出身背景,要麼吹噓自己的社會關係。此處,探春為自己的庶出身份而自卑,為地位顯赫的王夫人對自己的委任而沾沾自喜,目中無人(母)。母親固然地位低、覺悟低,為自己的兄長多要幾個燒埋錢,竟遭到親生女兒的批駁,倒底是誰作踐誰?探春的一番言語讓人齒冷心寒。
為什麼趙姨娘抱怨自己的待遇竟不如丫嬛襲人呢?且看母女的說辭____
......忽見趙姨娘進來,李紈探春忙讓坐。趙姨娘開口便說道:“這屋裡的人都踩下我的頭去還罷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該替我出氣才是。”一面說,一面眼淚鼻涕哭起來。探春忙道:“姨娘這話說誰,我竟不解。誰踩姨娘的頭?說出來我替姨娘出氣。”趙姨娘道:“姑娘現踩我,我告訴誰!”探春聽說,忙站起來,說道:“我並不敢。”李紈也站起來勸。趙姨娘道:“你們請坐下,聽我說。我這屋裡熬油似的熬了這麼大年紀,又有你和你兄弟,這會子連襲人都不如了,我還有什麼臉?連你也沒臉面,別說我了!”探春笑道:“原來為這個。我說我並不敢犯法違理。”.....
這就奇怪了!探春為何就要跟自己的母親過不去呢?這首先要從她的庶出地位談起。當王熙鳳從平兒那裡得知探春與母親爭執的情況,有這樣一番議論___
......鳳姐因問何去這一日,平兒便笑著將方才的原故細細說與他聽。鳳姐兒笑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平兒笑道:“奶奶也說糊塗話了。他便不是太太養的,難道誰敢小看他,不與別的一樣看了?”鳳姐兒嘆道:“你那裡知道,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別說庶出,便是我們的丫頭,比人家的小姐還強呢。將來不知那個沒造化的挑庶正誤了事呢,也不知那個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
可見,如此好強,寧願得罪大觀園的兄弟姊妹,乃至自己的母親,無非是要為自己的出生"爭口氣",雖然自己的母親、兄弟被賈府上下排斥怨憎,但自己卻必須出人頭地,不輸給任何人。因此,當她手握家政大權之時,正氣凜然,秉公執法,雖然心中壓力極大,幾次委屈落淚,但滿腔抱負,殺伐決斷,絲毫不讓王熙鳳。且看王鳳對平兒說道:
......"如今他(探春)既有這主意,正該和他協同,大家做個膀臂,我也不孤不獨了。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論,咱們有他這個人幫著,咱們也省些心,於太太的事也有益。若按私心藏奸上論,我也太行毒了,也該抽頭退步。回頭看了看,再要窮追苦克,人恨極了,暗地裡笑裡藏刀,咱們兩個才四個眼睛,兩個心,一時不防,倒弄壞了。趁著緊溜之中,他出頭一料理,眾人就把往日咱們的恨暫可解了。還有一件,我雖知你極明白,恐怕你心裡挽不過來,如今囑咐你:他雖是姑娘家,心裡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利害一層了。如今俗語‘擒賊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開端,一定是先拿我開端。倘或他要駁我的事,你可別分辯,你只越恭敬,越說駁的是才好。千萬別想著怕我沒臉,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探春興利除弊,雖然只有短暫的篇章,但歷來博得人們的讚賞,多認為她這樣的氣質和能力,足堪勝任未來遠嫁海外的輔佐君王的王妃角色。不過,筆者倒是看到曹雪芹筆下探春人格特質的另一方面,即:因為自卑,所以必須自強。她是不得不強出頭,必須搏名聲,必須爭上游!
這心思不可為人道!哪怕是曹雪芹____他不忍揭穿真象,為探春保留些自尊,或許製造讓讀者一頭霧水,似懂非懂地閱讀體驗?哪怕是探春___也許她自己都未必意識到,這就是心理學講的"內驅力"。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刀闊斧,六親不認,力掃舊習,惹得包括自己母親在內的眾多利益群體的怨憎,這固然是"改革"過程中必須付出的成本,也是因"庶出"這一可憐身份所誘發的一種變異力量。(9.30.2018)
回覆列表
探春在小說中,諢名叫“玫瑰花”,興兒說“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對於探春來說,她身上的這個根刺,就是庶出的身份。在探春心裡,嫡庶有別的宗法等級關係遠大於她與趙姨娘的血緣關係。
這種等級森嚴的倫理觀念,是由當時那個吃人的封建禮教所決定的,探春對於趙姨娘有些不近人情的態度,有值得被理解和同情之處。尤其她舅舅趙國基去世那件事,探春和李紈一起協理榮國府,本就是按規矩辦事,趙姨娘確實有些搬弄是非。就喪禮錢這件事而言,探春的不近人情,不在於不多撥些銀子,而在於她不承認死去的是她親舅舅,而那個九省檢點的王子騰才是她舅舅。這樣的說辭,或許符合當時的封建禮教,也或許只是探春的氣話,但還是讓人感覺有些不近人情。
探春對於趙姨娘諸多埋怨,卻不讓人感覺她絕情,是因為趙姨娘本身就是一個惹事生非之人。探春對於趙姨娘的態度,更多是夾雜著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緒。在探春心裡,趙姨娘就應該像周姨娘一樣,守好自己的本分,絕不惹是生非。但偏偏趙姨娘不是這種性格的人,她與馬道婆作法陷害鳳姐與寶玉,賈環用燈油燙傷寶玉,在探春管家不能徇私枉法的時候前去徇私,不斷給探春拖後腿。這正如探春說的,“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
趙姨娘在賈府不討喜,主要原因不在於她庶出的身份,而在於她太喜歡惹事生非。庶出的身份固然也令探春焦慮,但她更寄希望於自強不息贏得賈府眾人的尊重,而不是像趙姨娘這樣在背後使陰招,招小人。那樣的做法,太過惡毒,違揹人之善性。除此之外,探春與迎春、惜春,在賈母膝下養大,多受王夫人照拂。生恩不如養恩,這也使得探春對於趙姨娘沒有那麼深的母女感情。她對趙姨娘的感情,要建立在嚴格的封建禮法之上,尤其在很多公共場合,要維護好大家都認同的禮法,不惜與趙姨娘作對。
探春對於趙姨娘的態度,外表看起來愛憎分明,但其實裹挾著封建禮教束縛下的庶出焦慮。就連王熙鳳也為她惋惜,“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這是探春身上的一根刺,也因為這根刺的存在,探春這朵玫瑰花既芬芳美麗,又倔強堅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