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星57592912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當仁不讓於師。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克己復禮。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愛人。知人。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克。伐。怨。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 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朝聞道。夕死可矣。 吾道一以貫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予一以貫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德不孤。必有鄰。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君子無所爭。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驕。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貧而樂。富而好禮。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以德報怨。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有教無類。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辭。達而已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唯酒無量。不及亂。 食不語。寢不言。 溫。良。恭。儉。讓。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猶不及。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觀其行。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禮之用。和為貴。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西漢·劉向《列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漢 劉向 《說苑·脩文》:“曾子曰:‘禮有三儀,知之乎?’對曰:‘不識也。’ 曾子曰:‘坐,吾語汝:君子脩禮以立志,則貪慾之心不來;君子思禮以脩身,則怠惰慢易之節不至;君子脩禮以仁義,則忿爭暴亂之辭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孝經援神契》:“天子尊事三老,兄事五更。”《白虎通義·鄉射》:“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者何?欲陳孝弟之德以示天下也。”漢 揚雄 《太玄·攡》:“三儀同科,厚薄相劘。” 範望 注:“三儀,謂天、地、人也。”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毘黎國》:“三儀靈長於宇宙,萬品盈生於天地,孰是空哉?”《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史記·孝武本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漢 班固 《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師。”《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三省吾身,謂予無愆。 宋·洪邁《容齋續筆·十五·逐貧賦》 漢 王符 《潛夫論·本訓》:“是故天本諸陽,地本諸陰,人本中和。三才異務,相待而成。”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世以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者,列三才開始之序,繼以有巢燧人伏羲神農者,明人群進化之程,殆皆後人所命,非真號矣。”《南史·宋紀上》:“三靈垂象,山川告祥。”《資治通鑑·後晉高祖天福三年》:“臣光曰:治國家者固不可無信。然彥珣之惡,三靈所不容, 晉高祖赦其叛君之愆,治其殺母之罪,何損於信哉!” 胡三省注:“三靈,謂天神、地祇、人鬼。”《敦煌曲子詞·鳳歸雲》:“訓習禮儀足,三從四德,針指分明。”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一折:“那堪媳婦 潤蓮 ,三從四德為先。”《紅樓夢》第四七回:“我聽見你替你老爺說媒來了,你倒也三從四德的。只是這賢慧也太過了!” 《說苑·敬慎》:“ 孔子 之 周 ,觀於太廟,右陛之側,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唐 孟郊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箇夫人。”《西遊記》第十九回:“像你強佔人家女子,又沒個三媒六證,又無些茶紅酒禮,該問個真犯斬罪哩。”《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就願意給,也要三媒六證,大家說明,成個體統才是。” 《左傳·僖公十五年》:“ 秦 獲 晉侯 以歸…… 晉 大夫三拜稽首。” 北周 宣帝 時,始改三拜為常禮。《周書·宣帝紀》:“宣政元年九月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儀禮·鄉射禮》:“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眾賓皆答一拜。” 鄭玄 注:“三拜,示徧也。” 賈公彥 疏:“三拜示徧也者,眾賓無問多少,止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宋 道誠 《釋氏要覽·禮數》:“今釋氏以三拜首,蓋表三業歸敬也。《智論》雲:內式禮拜,大約身口業也。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故三拜為禮數也。”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明朝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五回:“按行軍三十里一停,謂之一舍,三舍九十里。言異日晉楚交兵,當退避三舍,不敢即戰,以報楚相待之恩。”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大學,曲禮,檀弓,王制,月令,曾子問,文王世子,禮運,禮器,郊特牲,內則,玉藻,明堂位,喪服小記,大傳,少儀,樂記,雜記,喪大記,喪服大記,祭法,祭義,祭統,經解,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記,中庸,表記,緇衣,奔喪,問喪,服問,間傳,三年問,深衣,投壺,儒行,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喪服四制。古代行禮有“九拜”。《周禮·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稽首是跪下後,兩手著地,拜頭至地,停留一段時間,是拜禮中最重者。頓首是引頭至地,稍頓即起,是拜禮中次重者。空首是兩手拱地,引頭至手而不著地,是拜禮中較輕者。這三拜是正拜。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後稽顙,即將額頭觸地。兇拜,是先稽顙而後再拜,頭觸地時表情嚴肅。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褒拜,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也稱“報拜”。肅拜,是拱手禮,並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禮。推手為揖,引手為肅。其實也就是揖。這是軍禮,軍人身披甲冑,不便跪拜,所以用肅拜。其他幾種拜禮都是正拜的變通。“九賓之禮”。這是中國古代最隆重的禮節。它原是周朝天子專門用來接待天下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個諸侯國,周天子按其親疏,分別賜給各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諸侯國內的官職又分為三等:卿、大夫、士,諸侯國國君則自稱為“孤”。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來稱為“九儀”或稱“九賓”。周天子朝會“九賓”時所用的禮節,就叫“九賓之禮”。“九賓之禮”是很隆重的:先是從殿內向外依次排列 九位禮儀官員,迎接賓客時則高聲呼喚,上下相傳,聲勢威嚴。按古禮,“九賓之禮”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戰國時代,周朝衰微,諸侯稱霸,“九賓之禮”也為諸侯所用,演變為諸侯國接見外來使節的一種最高外交禮節了。《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設九賓之禮”就是指此。 “跪拜禮”。早在原始社會就以產生,但那時人們僅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並無尊卑關係。進入階級社會後,情況就不同了,特別是在封建社會里,“跪拜”是一種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輩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跪拜禮”其表現形式有多樣,但主要有以下幾種:⑴“稽首”:是臣拜君之禮。拜者頭首著地,並停留較長一段時間;⑵“頓首”:即叩首、叩頭。頭一觸地就起,是一種用於平輩間的,比較莊重的禮節。古人就常常在書信的頭或尾書以“頓首”二字,以表敬意;另外,還有“空首”、“再拜”等。 “揖讓禮”。“揖”是作揖,雙手抱拳打拱,身體向前微傾;“讓”表示謙讓。這是一種大眾化的禮節,一般用於賓主相見時,或平輩間、比較隨便的場合。“打拱作揖”即是一種引見,也表示一種寒暄問候。這一禮節,最能體現中華民族“謙讓”的美德。 “袒臂禮”。又叫“左右袒”,是一種特定場合下的特殊禮節。所謂“左右袒”,是指露出左手臂或右手臂,以表示擁護哪一方面的意思。它一般用於事態嚴重的場合,透過“袒臂”表示擁護誰,藉以解決爭端。相當於今天的舉手表決。這種禮節,大約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 “虛左禮”。古人一般尊崇右,故以右為較尊貴的地位。但乘坐車輛時,卻恰好相反:車騎以“左”為尊位。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車騎,虛左,自迎夷門後生。”後來經過演變,“虛左”就表示對人的尊敬。在“待客”或“給某人留下官位”時。常謙稱“虛左以待”。“虛左以待”的行為,就成為尊重人的一種禮節。禮是儒家學說中的核心部分。先秦的六經中有《禮》,漢代立五經學官,其中也有《禮》。唐立九經,中有“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宋代立十三經,中間也有“三禮”。禮一直是古代貴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課程。過去的三千年裡,大多數士大夫的知識結構中,禮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儀禮》原來就叫《禮》,漢朝人稱為《士禮》,對《禮記》而言,又叫《禮經》。到了晉代才稱《儀禮》,比如《晉書·荀崧傳》就有請立鄭玄《儀禮》博士的話。其實,改稱《儀禮》也不無道理,因為《儀禮》十七篇,全是禮儀的詳細記錄,這書一般光記儀節,不講禮的意義。 《儀禮》是儒家傳習最早的一部書。以前人們說這書是周公姬旦做的,不大可信。《史記》和《漢書》都認為出於孔子。《史記·孔子世家》上說:“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述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觀殷夏所損益,曰;‘後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漢書.儒林傳》上說孔子“論《詩》則首《周甫》,綴周之禮”。司馬遷說《禮》記自孔氏,班固說孔子把周代殘留的禮採綴成書。《禮記·雜記下》上也說:“恤由之喪,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顯然,《儀禮》成書於東周時代。 《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十三種,因為歷代將它們尊為儒家經典,故稱為“經”。內容博大,在悠久的中華文明程序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長期根植於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社會生活觀念中.其成書年代各不相同,上自上古,下迄秦漢;其內容極其廣泛,包括哲學、文學、歷史、政治、經濟、語言文字、倫理、民俗、地理、科技、典章制度等,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歷史文獻。“十三經”的確立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最初儒家的經典為“六經”,就是孔子所說的“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其中的《樂》早在戰國後期即已失傳,所以漢武帝時隻立了《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 由於漢朝統治者標榜“以孝治天下”,至東漢時,又在“五經”之外把《論語》、《孝經》定為讀書人必讀之書,這樣儒家的經典便擴大為“七經”了。到了唐朝,在國家官辦學校的學習科目中以及科舉考試專案中,又有“九經”之說。這就是《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左氏傳》等九部經書。 顯然在“七經”、“九經”中,已經把古代闡述經義的一些《傳》、《記》也包括到經的範圍之內了。 在唐代,《論語》和《孝經》是要求所有讀書人都要研讀的,稱之為“兼經”。 唐文宗年間,朝廷下令把九經以及《論語》、《孝經》、《爾雅》都刻在石碑上.,總共十二部書,稱為“十二經”。這些經書刻石至今儲存下來,就是有名的“開成石經”。 在宋朝,理學家們把《孟子》也提高到經書的地位。 北宋哲宗元佑年間的科舉考試中就包括《孟子》了。 從此儒家的經典便成了“十三經”。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到西漢前期《禮記》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為《小戴禮記》。東漢後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而且和《周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作了注,於是地位上升為經。書中還有廣泛論說禮意、闡釋制度、宣揚儒家理想的內容。 宋代的理學家選中《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把他們合稱為“四書”,用來作為儒學的基礎讀物。《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 。 《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制度的記述,又有關於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學術思想的論述。這裡,僅就有關《儀禮》一書的一些問題作一些簡要的說明。 《禮記》有《冠義》釋《士冠禮》;有《昏義》釋《士昏禮》;有《問喪》釋《士喪禮》;有《祭義》、《祭統》釋《郊特牲》、《少牢饋食禮》、《有司徹》;有《鄉飲酒義》釋《鄉飲酒禮》;有《射義》釋《鄉射禮》、《大射禮》;有《燕義》釋《燕禮》;有《聘義》釋《聘禮》;有《朝事》(《大戴禮記》)釋《覲禮》;有《喪服四制》釋《喪服》,都不出《儀禮》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見,今本《儀禮》,應該說是一部體系和內容完備的著作。邵懿辰認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禮記。禮器》),古來之禮,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漢書·藝文》 、《禮記》,儒學經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漢朝學者戴德將漢初劉向收集的130篇綜合簡化,一共得85篇,稱為《大戴禮記》,後來其侄戴聖又將“大戴禮記”簡化刪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樂記》,一共49篇,稱為《小戴禮記》。“大戴禮記”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禮記”則成為今日通行的《禮記》。 《禮記》:“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諫;士之孝也,以德從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惡食;任善不敢臣三德。”(《大戴禮記·曾子本孝》)任善:指君王之孝。三德即三老。漢代設“三老五更”之位,以養老人,三老五更各一人,天子以父兄養之,因此說,君王之孝在於“任善不敢臣三德”。

  • 2 # 胡謅文學

    原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編輯本段譯文 君子說:道行最高的人不限於擔任一種官職;懂得大道理的人不侷限於一定的用處;最講誠信的人不必靠立約來約束;天有四時而不只有一季。能懂得這四種道理,就能立志於根本。夏商周三代君王祭祀山河而後祭海,因為河是水的來源,海是河的彙集處。這就叫做致力於根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迅先生寫的《阿Q正傳》到底是什麼?要透過他表達什麼?